武侠小说武当
A. 金庸小说大名鼎鼎,武当和少林,谁才是金庸第一门派呢
我觉得少林才是金庸小说中的第一门派,因为在金庸先生的所有武侠小说中,少林寺的出场次数是最多的,而且很多武林上的绝世武功秘籍都藏在了少林寺的藏经阁,像燕国皇室慕容博父子都曾偷偷潜入少林寺学习武功,另外《倚天屠龙记》中的大反派成昆就一直潜伏在少林寺这个大帮派中。
在武侠中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天下武功出少林”,所以很多武侠人士都希望到少林寺学到绝世武功。事实确实如此,例如《倚天屠龙记》里的三渡和尚和《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都是少林寺中的隐藏高手,他们都是隐姓埋名偷偷的潜入少林寺学习武功秘籍的,并且个个都学有所成。 特别是《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是当时鸠摩智单挑少林寺的时候,就是扫地僧出来阻止的,据说这位扫地僧其实就是天龙八部中慕容博的父亲。
B. 武侠小说中,武当派的“绵掌”功夫厉害吗依据是什么呢
武当派创始于明代,作为内家武术的宗派由宋人张三丰开创。武当派武术源于道家,主张重内丹法,修缮生命,实现了道家内丹气功和武术的完美融合。注重静制动,注重柔柔制刚,以短胜长,以慢快、意运、气运运身,偏阴柔,形成了主呼吸、短手、贵柔尚意的独特风格。武当派的武术有王屋山的邋遢派、三丰的自然派、三丰的正统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个宗派。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内家拳都是从武当派的武术繁荣发展起来的。
“绵掌”来自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是以“水”的哲学思想发展起来的。把柔和弄到法门的极致,道家柔柔地表现了刚的真正含义。注重刚柔,阴阳相随,看起来坚苦不屈。这套一共36只,手以手掌为主,动作像棉花一样展开。动作是连续的。手的拿法是指环。力要求内部积蓄刚力。
C. 武侠小说里,武当派的历代掌门是谁
武当初代掌门是张三丰。
二代掌门名义上是宋远桥,但是实际上主事的是二师兄俞莲舟。
以上都是倚天屠龙记中提到过的。是元末明初的事
碧血剑中提到的木桑道人是金庸小说中提到的最后一位武当掌门。
笑傲江湖中提到的玄虚道长也是武当掌门,但是故事年代不清楚,不知道排序。
D. 武当派的武侠小说门派
武当是张三丰所创名门正派。武当派的武功小部分是张真人得益于当年少林觉远大师自小所传《九阳真经》,而大部分是之后又从道教典籍及练气之术中领悟出。讲究以柔克刚,借力打力,以气息悠长见 胜。武当派太极拳特点是形神合一,用意不用力;太极剑的妙谛是圆转如意,绵绵不绝。
武当派功夫讲究养气,不以外家劲力见长,而是注重内功的修养,初始修炼进境稍缓,而越到后来进步越快,兼且利用“四两拨千斤”和三丰真人自悟的道家冲虚圆通之理在各家各派中占据了最高的地位,几乎掩盖了盛名传了数百年的少林寺! 创派人:张三丰
二代弟子: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
三代弟子:谷虚,清虚,张无忌(挂名弟子),宋青书(因触犯门规,行事邪恶而被张三丰赐死)
历代掌门:张三丰、俞莲舟、谷虚子、太禅真人、赤阳道长、武当蓝襟、天一真人、冲虚道长、愚茶道长、离情道长、妙一真人、飞道人、马真
武当弟子
镇山守阙真人
“剑若游龙”卓非凡
赤阳道长首徒凌风剑客
神鹤詹平
九宫剑李治华
白木
青松剑客柳若松
天一真人大徒弟凌虚
蓝襟弟子:蓝雁、白雁、孤雁
妙一真人之徒:飞鹤子
武当四仪剑客:丹阳、玄机、飘尘、凌云
苍玄、苍穹、苍松、苍荆
马真师弟:陆菲青,张召重 ● 内功心法
武当九阳功:
张三丰获觉远大师传授的部分九阳神功心法,但残缺不全仅有三、四成的内容。
太和功:
武当派的内功心法。
松鹤心经:
武当派的内功心法。
九转玄功:
武当的一种内功,能够练到了全身各个部位,柔软自如,而且能借别人之力生力,反击对方。
九天混元正气
武当派的内功心法,被喻为武林中的一绝。
先天无上罡气
是武当正宗内功,据说三百年来,武当已失传。能浑身生出一股柔而无匹的狂飙罡气,既纯且柔。
弱水柔易九转功:
武当派一种登峰造极的内功,把对方的掌力吸住,宛若掉入泥淖之中,不能自拔。
这种功力源自《道德经》中的一段话:“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无不知,莫能行。”。
无极神功:
是道教仙家绝学。
纯阳功:
武当一派最为精深的内功心法,也是道家隐仙宗第一内功,全篇分作筑基、胎息、泥丸等十二关练法艰涩异常章。
此功并非张三丰手创,而是道家鼻祖纯阳子吕洞宾所传经历代易主而後归於武当。
自武当祖师张三丰後,唯有秦霸先一人练成,後来郁丹枫机缘巧合下获得秦霸先出家时的手记,同样练成此功。
纯阳无极功:
道家功法之精华,由张三丰所创,此功法是武当派最高内功心法,也是护体防身必须修炼的功法。
此功内外双修,动静结合,内练五脏六腑,外练筋骨皮,通过长期吸运、闭、喷气,并配合身体外部、躯干、四肢的一系列特定动作的锻炼和排打,达到却邪扶正,治伤除病,外可抗击承打之功效。
张三丰一生并未婚娶,虽到百岁,仍是童男之体,八十余载的修为,那“纯阳无极功”自是练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此循环一周,身子便如灌甘露,丹田里的真气似香烟缭绕,悠游自在,这就是所谓“氤氲紫气”。这氤氲紫气练到火候相当,便能化除丹田中的寒毒。各派内功的道理无多分别,练法却截然不同。
张三丰所授的心法,以威力而论,可算得上各派第一。
● 轻功身法
千里不留痕:
一旦使出来,快如急烟,嗖地直溜了过去,左穿右插,未撞上一物。
梯云纵:
堪称轻功中的轻功,其注重身法的轻灵,不以步法多变来迷惑对手,要旨是身形轻巧,高低进退自如。
● 拳掌
三十二势「武当长拳」:
属武当入门功夫。共分二路,可以单路练习,也可以二路一气呵成。架势较大,动作多横击直劈,对健身壮体效果较好。拦截架格,腾挪闪让均要求出手有力,发脚迅速,手足齐到,动作分明。
绵掌:
手法以掌为主,运转舒展如绵,动作连而不断,掌法运行成环,劲力要求内蓄刚劲,外现绵柔,爆发时迅速、快捷。
回风掌:
武当掌法,双掌击出,如清风拂面。
虎爪手:
武当虎爪手是天下闻名的绝技,故武当历代将此功视为镇山法宝,非嫡传弟子而不传。
震山掌:
劲贯双臂,大喝一声,双掌推出。
八卦拳:
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术那样,或来去一条线,或走四角,所以称为“八卦掌”。
太极推手:
与敌较劲自己绝不抢先用力必定等对方出气力後这才因势利导顺势借力往往一招内便能让对方摔个大筋斗,乃是「後发制人」的内家精华。不是擒拿也非摔角而是一种阴阳动静之术,故称「太极」。
千山重叠:
武当派绝学,从武当山南岩宫上跳望,可谓千山重叠,而武当派张三丰真人将一般内息,随著峰势运转,大可以阵势压敌,小亦可以一击一拂之力应用之,手腋的袖袍,忽然卷扬起来,这袖裾激扬,如波浪一般,以袖风将“千山重叠”使得绵延无尽,便是这种绝学之上乘。
八卦游龙掌:
其技法讲究纵横交错,随走随变,其技法讲究随机应变,以变应变,八卦游龙掌以掌法变化为主,以行步和提、踩、摆、扣为主要步法,以腰胯转动,转圈为主要形式动作。
无极玄功拳:
乃玄门正宗以气御劲的上乘拳术,是完全以修炼者自身雄厚的内劲伤敌于无形。
倚天屠龙功:
反复书写「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二十四个大字,演化出一套极高明的武功,每一字包含数招变化。
其缩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纵也险劲,如狡兔之脱,淋漓酣畅,雄浑刚健。
九宫神行掌:
武当派镇山的掌法,拳法展开,身似飞鱼,步如流水,绕著对手身子滴溜溜乱转,两手忽拳忽掌,疾逾风轮,身法手法越来越诀,脚下走的却是九宫八卦方位,丝毫不乱。
这种掌法,暗藏八九七十二手点卸法,点是点穴,卸是卸骨。切斫点拿,裔正相生。正是同时对付内外两家的上乘掌法。
● 点穴法
三十九桥齐点头:
武当派一种点穴法,一击即中,一中便收。
● 刀法
玄虚刀法:
玄虚刀法乃由《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之意化出,出招变化莫测,暗合道家生生不息之意。
武当夜行刀:
在夜间便依著「绵掌」路数创出了七十二路「夜行刀」。
因出招时用劲柔韧纵使劈砍如电却也听不到一点风声夜战中自是大占便宜。
● 剑法
两极四仪剑法:
号称内家第一正宗,剑气出鞘,诡秘难测
绕指柔剑:
共分七十二路,使用时以浑厚内力逼弯剑刃,长剑竟似变成了一条软带,轻柔曲折,飘忽不定,剑招闪烁无常,敌人难以招架。
柔云剑法:
此剑术一经发动就连绵不断,在一招之後,不论对方如何招架退避,第二招顺势跟著就来,如柔丝不断,春云绵绵。
两仪剑法:
乃武当派两位前辈高手积数十年之力所创,剑法中有阴有阳,亦刚亦柔。出招时,一人迟缓,一人迅捷,姿势虽不雅观,但剑招古朴浑厚,破绽之处实所罕见。斗到紧要处,一人长剑大开大阖、势道雄浑;一人疾趋疾退、剑尖上幻出点点寒星。
神门十三剑:
共有一十三记招数,每记招式各不相同,但所刺之处,全是敌人手腕的神门穴。神门穴在手掌后瑞骨之端,敌人中剑后,手掌便再也使不出半点力道。
九宫连环剑:
共九九八十一手,剑剑连环,如长江大河之水,滔滔不绝。
连环夺命剑法:
七十二手,一招接一招连续不断如长江浪涌大海潮生,回环运用奇正相生变化,十分复杂以迅捷凌厉招数取胜。
淡然一剑:
这一剑刺来,看似平凡,实无瑕可袭。
游龙剑法:
是一种驭剑之术,人说“驭剑术”乃剑术巅峰,能人剑合一,杀人于千里。
当使出“游龙剑法”时,也真个似龙游于天、迅若游龙,煞是好看,神龙邀游于天,更如天龙皓首一般。
●绝学
太极拳法: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拨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我们平常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太极剑法:
太极剑法的精奥是以己之钝,挡敌之无锋。如撒出了一张大网,逐步向中央收紧。这路剑法只是大大小小、正反斜直各种各样的圆圈,要说招数。可说只有一招,然而这一招却永是应付不穷。
这种武功,以手中之剑为武器,剑可脱手,远近收缩自如,汇集阴阳两极之气,无论剑之轻重,也可以远近收缩自如,太极剑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兼有太极拳和剑术两种风格特点,一方面它要象太极拳一样,表现出轻灵柔和,绵绵不断,重意不重力,同时还要表现出优美潇洒,剑法清楚,形神兼备的剑术演练风。
● 阵法
大五行剑阵:
武当派闻名江湖的剑阵。二十五位道人,五个一组,像一朵梅花似的列成阵式,把敌人围在中间,剑阵流动,二十五支长剑,汇成一片精芒,同时出手,密不透风,威力无穷。大五行剑阵下少有人余生。(见东方玉《北山惊龙》)
九宫八卦剑阵:
是以九个精通连环夺命剑法的人,按著九宫八卦方位布成的,武当派的连环剑法本以迅捷绵密见长,若是九个精通连环夺命剑法的人同使,那就简直没有半点空隙,连苍蝇也飞不过的
真武七截阵:
张三丰从真武神像座前的蛇山、龟山,心想这一龟一蛇正是兼收至重至灵的两件物性,竟从中创制出一套精妙无方的武功出来。
然而,从大气磅礴的龟、蛇二山山势演化而来的武功决非一人之力能同时施为。于是他传了七位弟子每人一套武功,各有精微奥妙之处,若二人合力,则攻守妆备,威力大增。若三人同使,比二人同使的威力又强一倍。四人相当于八位高手,五人相当于十六位,六人相当于三十二位,七人相当于六十四位当世一流高手同时出手。
九宫连环:
变守为攻,以攻为守,源源如泉,抽撤连环,连环不绝
● 暗器
芙蓉金针:
(见金庸《书剑恩仇录》) 1.真武剑:张三丰少年中年在江湖上扫荡群魔所用,形式奇古,锋锐无比。
2.白龙剑:陆菲青所用,曲折如意,相当于软剑。
3.凝碧剑:利器,武当叛徒“火手判官”张召重所用。 解毒:天心解毒丹(药)
内伤:白虎夺命丹(药) 天王护心丹(药)
外伤:三黄宝腊丸(药)
E. 有什么武侠小说里边有武当少林丐帮什么的
武当:《倚天屠龙记》;少林丐帮《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金庸的书基本上都有。
F. 金庸小说中的武当七侠分别叫什么
武当七侠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的人物。
概述
在《倚天屠龙记》中,武当七侠是指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的七位弟子。他们分别是:
宋远桥
宋远桥是张三丰的第一个徒弟。宋远桥有一子宋青书。宋青书后来不幸地成为武当派的叛徒,并亲手杀死了七师叔莫声谷。
俞莲舟
俞莲舟是张三丰的第二个徒弟。
俞岱岩
俞岱岩是武当七侠中的第三位。
张松溪
张松溪是明中叶浙江鄞县人,擅长武术,师父为孙十三老,为太极拳的重要传人之一,他自言其武功传承自武当张三丰。金庸小说中的张松溪是张三丰的第四个徒弟。
张翠山
张翠山乃张无忌之父,外号银钩铁划,位列武当七侠第五。
殷梨亭
殷梨亭是张三丰的第六个徒弟,在第一版倚天屠龙记中,被称为殷利亨。
他曾经与峨嵋派纪晓芙订有婚约,后来又和纪晓芙的女儿杨不悔结婚。
莫声谷
莫声谷是张三丰的第七个徒弟。被武当叛徒宋青书和成昆的徒弟陈友谅所杀。
书中武当七侠的真实性金庸曾言:“据旧籍载,张三丰之七名弟子为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声谷七人。殷利亨之名当取义于《易经》“元亨利贞”,但与其余六人不类,兹就其形似而改名为“梨亭”。”但是那本“旧籍”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金庸没有交待。疑为《太极拳势图解》(1921年北平体育研究社出版),其中有关于七人学艺的故事,讲的是宋远桥、俞莲舟等七人为友,因同往武当山,访一个名为“夫子李”的高人不遇,刚好碰到张三丰,于是七人拜其为师,学习名为“十三式”的太极拳。实际,真正成为张三丰弟子的仅为张松溪、张翠山两人,而真正得其真传着仅张松溪一人。
G. 武侠小说中有什么小说是描写武当或者少林的经典作品
少林派的小说比较多,诸如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 》、《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等均有少林门派。
武当门派中堪称经典的小说有《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尤其是《倚天屠龙记》,武当最鼎盛的时期。
H. 金庸小说中武当派所有武功
太极霹雳(掌法)武当圣极轮(守势)伤心剑(剑法)九宵真经
道经(内功)
I. 请推荐一本有关武当派的武侠小说
黄鹰写的《天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