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双风旗
1. 请问《双凤传奇》是戊乾写的武侠小说吗
戊戟先生 作品有《江湖传奇》、《神州传奇》、《黑鹰传奇》、《奇侠传奇》、《隐侠传奇》、《黑豹传奇》、《青凤传奇》、《神女传奇》、《岭南一剑》以及现在连载的据说是封笔之作《刀客传奇》共11部。
2. 曹颖演过哪些古装剧
曹颖演过的古装剧《铁将军阿贵》《红顶商人胡雪岩》《文成公主》《九岁县太爷》《凤在江湖》《乌龙闯情关》《桃花扇传奇》《中华英豪》《双凤奇案》《日落紫禁城》《古吴春秋》《攀梨花》《曹操》《罗贯中》《书剑恩仇录》
1、2005年:三十集电视连续剧《铁将军阿贵》饰:女主角 红绸 合作演员:孙兴 郭冬临 徐峥 王艳 张铁林
2、2004年:四十集电视连续剧《红顶商人胡雪岩》饰: 女主角 罗四 合作演员:巍子 吕良伟 彭丹
3、 2001年: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文成公主》 饰: 女主角 文成公主 合作演员:仁青顿珠
4、2001年:三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九岁县太爷》 饰: 女主角 徐莲 合作演员:吴孟达 曹骏 释小龙
5、2001年:四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凤在江湖》 饰:女主角 青蜓 青蛾 九岁县太爷饰演徐莲合作演员:戴娇倩 周里京 赵鸿飞 孙强
6、2001年:四十集电视连续剧《乌龙闯情关》 饰:女主角 霍水仙 合作演员:释小龙 林心如 孙耀威
7、2001年: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桃花扇传奇》饰:女主角 李香君 合作演员:薛佳凝
8、2000年7月:三十集电视连续剧《中华英豪》(《中华第一保镖杜心武》)饰:女主角 红辣椒 合作演员:李湘 邵兵 周杰 郭晓冬 修庆 赵靓(赵晨)
9、1998年:根据京剧《拾玉镯》改编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双凤奇案》饰:女主角 尤彩凤 合作演员:盖丽丽
10、1997年: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日落紫禁城》饰:封库伦公主 小格格
11、1997年:二十五集历史电视连续剧《古吴春秋》饰:女主角 西施
12、1997年:河南电视台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攀梨花》饰:窦仙童
13、1996年: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合拍五十集电视连续剧《曹操》饰:貂蝉
14、1996年:八集电视连续剧《罗贯中》饰:女主角 朱秀娘
15、1994年:香港三十二集电视连续剧《书剑恩仇录》饰:李沅芷
古装电影
1994年:香港永发电影公司电影《刀剑笑》饰:红叶 合作演员:刘德华 林青霞 1993年: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电影《醉拳II》 合作演员:成龙
《盛夏晚晴天》
文/柳晨枫
2012华语言情小说大赛的获奖网络小说。小说已被改编成电视剧,将由当红明星刘恺威担任制作人,搭挡人气女星杨幂共同主演。刘恺威表示该剧将携同《千山暮雪》导演杨玄、编剧郭宝贤共同打造《盛夏晚晴天》,并将突出该剧“商战悬爱”的特点。由于刘恺威与杨幂这对超高人气的情侣档出演,使得该剧未播先红。
《
女人,你把爱丢在哪里
》
文
/
九天明月
这是两个单身女人的一段艰难的情感历程,有辛苦,有心酸,有对生活的感概、感叹,也有对人性的探究和思索。
《
佛罗伦萨,最后一封情书
》
文
/
veras
《
不是非要嫁给你
》
文
/
若雪飞扬
这是红袖添香言情小说站看过的文哟。楼主试读看看呗。
4. 求鲁迅或者王维的生平事迹,要非常详细,可以用来写一篇作文的!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服药佯为□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诗现存不满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旧唐书·王维传》说代宗时王缙编次王维诗 400余篇。又王缙《进王右丞集表》云编次王维诗文凡10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麻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后归陆心源□宋楼。北京图书馆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以影印出版。元刻有刘须溪评点《王右丞集》(诗集) 6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其中已杂有钱起、卢象、崔兴宗等人作品。明人顾起经有《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附文集4卷,这是现存最早的王维诗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为止较好的注本。除笺释全部诗文外,并附评语,对于作者可疑的诗歌加以说明,间有考订;又收辑有关王维生平和诗画评论的资料,作为附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1年将赵注本重加校订,排印出版。又郑振铎曾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用赵殿成注本等四种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文库》中。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顾起经注本和赵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王维年谱。今人陈贻□有《王维生平事迹初探》一文,后附《王维简要年表》(载《唐诗论丛》)。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雪景 传为王维作 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例如“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青溪》)、“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以及《鸟鸣涧》、《鹿柴》、《木兰柴》等诗,都有体物入微之作。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插图 选自清代光绪刻本《名家画稿》
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不少出色诗篇。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洛阳女儿行》、《西施咏》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还有抒写妇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些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如《送别》“山中相送罢”、《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归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君自故乡来”等,千百年来传诵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这些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媲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王维画像 选自《三十六诗仙图卷》
王维集中最不足取的是那些歌功颂德的应制诗、阿谀奉承的唱和诗和直接宣扬佛理的作品。它们的内容多不足道,语言亦多陈词套语,或是枯燥乏味。但其中也有少数名篇佳句,如“云里帝城双风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气象高华,体物细致,亦为人所称道。王维诗《少年行》插图 选自明代万历集雅斋刻本《唐诗七言画谱》
王维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绝造诣最高,同时其他各体也都擅长,这在整个唐代诗坛是颇为突出的。他的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所师法。七古《桃源行》、《老将行》、《同崔傅答贤弟》等,形式整饬而气势流荡,堪称盛唐七古中的佳篇。散文也有佳作。《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与其山水诗的风格相近。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殷□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河岳英灵集》)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若清□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但这派诗歌,往往陶情风景,缺乏社会内容
5. 有一部武侠剧剧里面有严小青
《双凤旗》,改编自卧龙生同名小说,剧中有“严小青”这个人物,是俞若仙之徒。
1966年香港粤语电影《双凤旗》共两集,主演:陈宝珠、萧芳芳、李红、石坚
6. 我负责一个游戏, 就是用身体语言表达词语让对方来猜, 各位能给我提供50个词语吗
肢体传话所用词语十二个:猪八戒背媳妇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还 ,守株待兔 ,手舞足蹈 , 嫦娥奔月 ,眉来眼去,闻鸡起舞,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掩耳盗铃,金鸡独立,好马不吃回头草,抓耳挠腮
7. 我要写神话魔法类的小说,帮弄点招式名称吧!!
按狗低头 暗香疏影 獒口夺杖 遨游东海 拗鞭 拗步拉弓 八步赶蟾
八方藏刀势 把臂拦门横铁闩 霸王扛鼎 霸王卸甲 白帝斩蛇势 白鹅手
白鹤亮翅 白虹贯日 白虹经天 白露横江 白马翻蹄 白蛇吐信 白雾茫茫
白燕剪尾 白猿取桃 白猿偷桃拜天庭 白猿问路 白猿献桃 白云苍狗
白云出岫 百鸟朝凤 百丈飞瀑 拜佛听经 班姬赋诗 傍花拂柳 棒打狗头
棒打双犬 棒挑癞犬抱残式 抱虎归山 豹尾脚 鲍鱼之肆 北回晨风
背棍撞钟 背心钉 闭门铁扇 闭门铁扇刀 碧鸡报晓 碧鸡展翅
碧箫声里双鸣凤碧渊腾蛟 避扑击虚 变势掌 冰河倒泻 冰河开冻
拨草寻蛇 拨狗朝天 拨云见日 搏狮手 搏兔手 捕风式 采和献花
彩笔画眉 彩凤旋窝 彩虹经天 彩楼抛球 参拜北斗 苍松迎客 苍鹰搏兔
曹国舅拍板 曹令割鼻 插花盖顶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长虹经天
长江三叠浪 长空落雁 长者折枝 嫦娥窃药 朝拜金顶 朝天势
朝天一柱香 撤身倒步一溜烟 沉肘擒拿 持剑归原 赤日金鼓 赤日炎炎
赤焰暴长 冲天炮 冲天掌苏秦背剑 冲阵斩将 抽撤连环 抽梁换柱
出势跨虎西岳传 杵伏药叉 穿手藏刀 穿心锥 穿掌闪劈 穿针引线
垂手破敌 春风拂柳 春风杨柳 春雷乍动 春雷震怒 春云乍展 刺肩式
从心所欲 存孝打虎势 达摩面壁 打八式跺子脚 打草惊蛇打虎式 大缠丝
大关门式 大海沉沙 大海捞针 大江东去 大九天手 大魁星 大力金钢杵
大漠飞沙 大漠孤烟 大漠平沙 大母哥盐失,长鹅卤翼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鹏展翅 大三拍 大铁网 呆若木鸡
岱宗如何 带醉脱靴 丹凤朝阳 单鞭 单凤朝阳 单掌开碑 胆裂奈何桥
当头棒喝 刀光掩映孔雀屏刀枪齐鸣 倒拔垂杨 倒踩七星步 倒踩三叠云
倒打金钟 倒跌金刚 倒反乾坤 倒挂金钩 倒挂珠帘 倒卷珠帘势 倒辇猴
倒扭金钟 倒骑龙 倒提金钟 倒卧虎怪蟒翻身 倒行逆施 倒曳九牛尾
倒栽金钟 倒折梅 倒转七星步 捣虚式 羝羊触藩 狄青降龙 电母照镜
电照长空 垫步踹腿 貂婵拜月 吊客临门 跌扑步 叠翠浮青 定阳针
东施效颦 东展锦羽 斗柄东指 斗柄南指 毒龙出洞 毒蛇摆尾 毒蛇出洞
毒蛇寻穴手 独劈华山 断山绞 恶狗拦路 恶虎拦路 恶犬拦路 耳光式
二郎担山 二郎担山掌 二郎担衫 翻身劈击 翻身劈山 翻身上卷袖
翻身探果 翻天彻地 翻天覆地 反戳狗臀 反躬自省 反身劈山 反身栽锤
反脱袈裟 反腕勾锁 返腕翼德闯帐 饭角让粽臭,一官拜马猴
(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旒) 饭来伸手 飞来奇峰 飞龙在天 飞瀑流泉
飞沙走石 飞燕穿柳 飞燕回翔 废寝忘食 分花拂柳 分花拂柳式
粉蝶翻飞 风摆荷叶 风卷长草 风卷霹雳上九天 风卷云残 风扫败叶
风扫落叶 风沙莽莽 风行草偃 风云乍起 封闭手 凤点头 凤凰三点头
凤凰旋窝 凤凰旋窝回身转 凤凰展翅 凤栖于梧 凤曲长鸣 凤尾手
伏虎式 伏象胜狮 浮丘挹袖 浮云去来 抚琴按萧 抚琴式 负子渡河
附骨之蛆 盖马三拳 罡风扫叶 高山流水 高四平 高探马
哥翁喊上来 是横不敢过(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耿耿银河 弓步劈打
弓步式 弓步双推掌 弓箭冲拳 钩戈握拳 钩挂进步连环刀 钩腿反踢
孤形只影 孤雁出群 孤云出岫 古柏森森 古道扬鞭 古墓幽居
古松矫立势 鼓瑟式 瓜棚拂扇 怪蟒翻身 怪鸟搜云 关平献印 观音坐莲
归去来兮 贵妃回眸 贵妃醉酒 滚手刺扎 滚手虎坐 海市蜃楼 海燕掠波
寒鸡步 寒江独钓 寒鸦赴水 韩湘子雪拥蓝关 汉将当关 汉钟离玉洞论道
皓腕玉镯 和风细雨 河朔立威 鹤飞九天 鹤蛇八打 鹤翔手 鹤翔紫盖
鹤嘴劲 黑云满天 黑沼灵狐 恒河入海 横拜观音 横踹虎腰 横架金梁
横江飞渡 横拦天门 横扫千军 横扫千军,直摧万马 横身拦腰斩 横拖单鞭
横行漠北 横云断峰 烘云托月 红拂夜奔 红线盗盒 红玉击鼓 洪崖拍肩
鸿飞冥冥 鸿渐于陆 后叉步撩掌 后插步摆掌 后顾无忧
忽听喷惊风,连山若布逃(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 胡马越岭 虎门手
虎跳涧 虎尾鞭势 虎尾剪 虎爪手 虎纵步 护肩刀 花开并蒂 花开见佛
花前月下 华岳三神峰 划手 怀心腿 怀中抱月 环抱六合 黄蜂刺
黄龙转身吐须势 黄沙莽莽 黄莺落架 回风步 回风拂柳 回风落叶
回龙杖 回马弹 回马枪 回身劈山刀 回头是岸 回头望月凤展翅
彗星飞堕 混沌初开 混饨一破 混元式 或跃在渊 或左或右 甲鱼翻身
剪扑自如 见龙在田 见人伸手 谏果回甘 江城飞花 江河日下 江上弄笛
降龙伏虎 降魔踢斗式 蛟龙出渊 截剑式 今朝有女颜如玉金灯万盏
金顶佛光 金顶九式 金刚掣尾 金刚伏虎 金刚护法 金钩挂玉 金钩破冰
金鸡独立 金铰剪月 金龙探爪 金龙抓爪 金轮度劫 金马嘶风 金马腾空
金鹏展翅庭中站 金蛇万道 金声玉振 金锁坠地 金雁横空 金玉满堂
金玉瓦砾 金针渡劫 锦笔生花 进步搬拦捶 进步连环 进步提篮
进手连环刀 泾渭同流 荆轲刺秦 荆轲献图 井栏 敬德挂鞭 敬德卸甲
敬礼三宝 敬捧宝经 镜里观影 九鬼摘星 九连环 九品莲台 九曲折骨法
九转丹成 举案齐眉 举火撩天 举火撩天 巨象开山 觉后空空 峻岭横空
骏马脱缰 开门见山 开门揖盗 开天辟地 揩磨尘垢 亢龙有悔 渴马奔泉
空谷足音 空击苍鹰 空碗盛饭 空屋住人 孔雀开屏 枯藤缠树 苦海回头
跨虎蹬山 快刀斩乱麻 快活三 魁鬼仰斗撩绿栏 魁星点元 魁星踢斗
魁星踢斗势 拉弓式 来鹤清泉 拦腰取水四门剑 拦云手 揽雀尾
懒汉闩门 懒驴打滚 懒扎衣 朗月无云 浪搏江礁 浪迹天涯 浪子回头
捞月式 老龙探珠 老枝横斜 雷公着地轰 雷针轰木 冷月窥人 礼敬如来
李广射石 鲤鱼翻身 鲤鱼翻身搅丝腿 鲤鱼托鳃 鲤跃龙门 力不从心
力劈华山 力劈三关 丽华梳妆 利涉大川 连环三击 连环鸳鸯腿帘下梳妆
两仪合德 亮刀势 撩阴掌 裂心掌 灵鹫听经 灵猫捕鼠 灵猫扑鼠
灵山礼佛 灵蛇博击 灵蛇出洞 灵蛇吐信 灵猿上树 岭上双梅 羚羊挂角
流泉下山 流星堕地 流星飞堕 流星赶月 流星经天 柳林换锏 柳叶似眉
柳荫联句 六丁开山 六神不安 龙卷暴伸 龙腾虎跃 龙腾爪 龙翔凤舞
龙战于野 搂头盖顶 搂膝勾步 鲁达拔柳 鹿死谁手 吕纯阳月下过洞庭
吕洞宾咬狗 履霜冰至 绿珠坠楼 罗汉传经 罗汉斜卧 洛神凌波
洛神微步 洛钟东应 骆驼扳 落泥招大姐,马命风小小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麻姑献寿 马瞅落花 马档推拳 马面挑心
马面掷叉 蛮腰纤纤 满天花雨 没遮拦 梅雪逢夏 梅雪争春 美人认针
猛虎伏桩 猛虎下山 猛鸡夺粟 孟婆灌汤 梦里明明 密云不雨 密云欲雨
面无人色 妙手空空 明驼骏足 明驼西来 明月羌笛 明月照妆成金屋
磨膝式 木兰回射 木兰弯弓 木叶萧萧 穆王八骏饮瑶池 拿云式
南海礼佛 南迎艳阳 逆水行舟 牛头掷叉 弄玉吹萧 女貌郎才珠万斛
呕心沥血 徘徊空谷 排山倒海 排山掌 排云双掌 排云推月 攀云乘龙
盘弓射雕 盘肘刺扎 判官翻簿 旁敲侧击 抛砖引玉 沛然有雨 鹏搏万里
批亢式 批纸削腐 披襟当风 劈卦掌 劈雷坠地 琵琶遮面
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 偏花七星 平沙落雁 凭虚临风 萍姬针神 泼风盘打
破碑脚 破鞭式 破刀式 破盾 破甲 破甲锥 破剑式 破箭式 破金锤
破牌 破气式 破枪式 破索式 破月锥 破掌式 仆腿穿掌 菩萨低眉
七步追魂 七星聚会 七星落长空 七星手 其利断金 奇峰突起 骑马式
启鹤舒翅 杞人忧天 起凤腾蛟 起手式 千峰竞秀 千古人龙 千斤堕地
千斤坠 千金一刻庆良宵 千钧压驼 千里横行 千里流沙 千刃刀山
千山万水 千头万绪 千岩竞秀 前恭后踞 前踞后恭 潜龙升天 潜龙勿用
茜窗夜话 抢背大三拍 抢珠三式 抢珠式 巧扣连环 巧手八打 峭壁断云
秦王鞭石 琴心暗通 擒狮搏象 青龙白虎 青龙出洞 青龙出海 青龙出水
青龙卷尾 青龙取水 青梅如豆 青山隐隐 青藤缠葫芦 轻罗小扇
清澈梅花 清风送爽 清风徐来 清风引佩下瑶台清饮小酌 请手式
穷途末路 秋风扫落叶 曲径通幽 驱云扫月 去剑式 泉鸣芙蓉
拳罢庭前五更天 却扇洞房燃花烛 群邪辟易 让步跨虎 人鬼同途
人命呼吸 日月晦明 如封似闭 乳燕归巢 三宝莲台 三彻连环 三环套月
三连环 三入地狱 三燕投林 三阴手扫荡群魔 扫堂腿 扫雪烹茶
沙鸥掠波 沙僧拜佛 煞神当道 山门护法 山外清音 闪通背
商羊登枝脚独悬 上步高探马 上步进肘掴身拳 上步揽雀尾 上步撩刀
上步撩阴 上步劈山 上步抢刀 上步野马分鬃 上步云边摘月 上步摘星刀
上步摘星式 上滑下劫 上马刀 上势左手抱刀 上天下地 上下交征
慑伏外道 深藏若虚 深入虎穴 神倒鬼跌三连环 神龙摆尾 神龙抖甲
神驼骏足 升天入地 声东击西 狮子搏兔 狮子回首 十二趟犀牛
十万横磨 十字手 十字斫 石关回马 石廪书声 石破天惊 时乘六龙
手到擒来 手挥琵琶 手挥五弦 守缺式 树梢擒猴 摔手穿掌 双打奇门
双风贯耳 双贯耳 双回龙 双蛟出洞 双龙出水 双龙抢珠 双龙入洞
双劈双撞 双圈手 双蛇钻腋 双驼西来 双掌移山 水泡出没 水中捉月
顺流而下 顺水推舟 朔风忽起 朔风狂啸 四海邀游 四通八达 四雁南飞
四夷宾服 松涛如雷 松下对弈 池边调鹤 苏秦背剑 损则有孚 锁手攒拳
踏步击掌 踏雪寻梅 太公钓鱼 太乙生萌 太岳三青峰 泰山压顶
探海屠龙 探海斩蛟 躺挡切掌 桃园夺槊 腾蛟起凤 踢腿撩阴十字拳
提步高探马 提撩剑 提撩剑白鹤舒翅 提手上势 天地同寿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天教艳质为眷属 天灵千裂 天马行空 天女散花
天如穹庐 天山飞渡 天山雪飘 天绅倒悬 天孙织锦 天外飞龙 天外飞山
天外来云 天外玉龙 天王托塔 天下无狗 天衣无缝 天柱云气 挑袍撩衣
跳箭步 铁板桥 铁拐李葫芦系腰 铁门槛 铁门闩 铁牛耕地 铁蒲扇手
铁骑突出 铁树开花 铁树桩 铁闩横门 铁锁横江 通天彻地 同生共死
童子拜佛 偷龙转凤 偷天换日 偷云换日 突如其来 推窗送月 推窗望月
推刀割喉 推山式 推心置腹 腿登九天冲铁拳 退步跨虎势 退步收势
退步斩马刀 退马势 托梁换柱 托天势 拖泥带水 脱袍让位 脱靴转身
万斛油锅 万卉争艳 万劫不复 万岳朝宗 万紫千红 王字四刀 望乡回顾
望月转回还 韦护捧杆式 韦陀献抱在胸前 文丞武尉 文姬归汉 文君当垆
卧云翻 乌龟放屁 乌龙出洞 乌龙绞柱 乌龙取水 乌龙扫地 乌龙探海
无边落木 无常抖索 无孔不入 无欠无余 无色无相 无声无色 无所不为
无所不至 无中生有 吴王试剑劈玉砖 五丁开山 五鬼投叉 五雷轰顶
雾里看花 雾中初见 西风倒卷 西施捧心 西剔翠翎 西子捧心 犀牛望月
洗剑怀中抱月 喜结丝萝在乔木峡谷天风 下山斩虎 仙鹤亮翅 仙鹤梳翎 仙剑斩龙 仙人渴盹 仙人指路 掀牛喝水 湘子吹箫 响隔楼台 想入非非 削耳撩腮 萧史乘龙 小鬼扳城隍 小怜横陈 小园艺菊 晓星当头即走拳
笑口哑哑笑语解颐 笑指天南 挟山超海 斜打狗背 斜飞势 斜挂单鞭
斜批逆鳞 斜身拦门插铁闩 斜阳一抹 心惊肉跳 心伤血污池 星河在天
星落长空 星丸跳掷 星月争辉 行步蹬虎 行尸走肉 行云流水 杏花春雨 雄霸群山 虚式分金 旋风卷黄沙 旋风势 雪横秦岭 雪花六出 雪泥鸿爪 雪拥蓝关 雪拥蓝桥 雪中奇莲 沿门托钵 阎王掷笔 雁翅式 雁回祝融
雁落平沙 雁行斜击 燕归巢 燕子抄水 燕子穿云 燕子掠水 燕子入巢
燕子三抄水 扬眉吐气 阳春白雪 阳歌钩天 阳关三叠 阳关折柳
鹞子翻身 鹞子翻身刀 野火烧天 野马奔驰 野马回乡攒蹄行 叶底飞燕
夜半烽烟 夜叉锁喉 夜叉探海 夜闯三寨 夜绣鸳鸯 夜战八方藏刀式
夜战八方式 腋底锤 一鞭断十枪 一夫当关 一鹤冲天 一鹤冲天
一剑落九雁 一气化三清 一条鞭 一笑倾国 一啸风生 移形换位
以逸待劳 阴手 阴阳宝扇 阴阳归一 银河横空 银瓶乍破 饮恨吞声
印掌 英雄打虎收招势 英雄独立 英雄无双风流婿鹰扬蛇窜 迎风打
迎门腿反劈华山 迎面抢快打三拳 庸医下药 游空探爪 有凤来仪
右穿花手 右拦扫 鱼鳞式 鱼跃于渊 雨后乍逢 雨急风狂 玉带围腰
玉井天池 玉龙倒悬 玉漏催银箭 玉女穿梭 玉女拈针 玉女投梭
玉碎昆冈 鸳鸯连环 鸳鸯腿 圆转如意 猿猴摘果 怨魂缠足 月落西山
月色昏黄 岳王神箭 云横秦岭 云横西岭 云麾三舞 云里乾坤 云龙三现 云起龙骧 云绕巫山 云手 云烟过眼 云中现爪 栽锤 则天垂帘
沾地飞絮 占断人间天上福 战龙在野 张果老倒骑驴 昭君出塞 棹歌中流 震惊百里 震惊百里 枝击白猿 织女穿梭 直捣黄龙 只手擎天 指打奸邪 指东打西 指南针 指天划地 智珠在握 中平剑 钟鼓齐鸣 锺馗抉目
重节守义 肘锤 竹帘临池 转身抱虎归山 壮士断腕 捉影式 子胥举鼎
紫电穿云 紫气东来 自在飞花 总诀式 左穿花手 左挂金铃 左击右擒
左拦扫 左右逢源 左右开弓 左右跨打
8. 打或被打怎么注意
我建议您连练散打
中国武术散打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格斗对抗性(打斗)的功夫,学是很简单的你找个体校武术俱乐部都可以去学,
记住最简单的就是最难的,最难的也就是最简单的,你不要想怎么难学,只要在教练的指导下你认识学习就可以了
至于想练牛比吗,有的一年就可以,有的3、5年也不行
要看你怎么练了,教练怎么规定你就怎么练这样一年就能练的牛,最主要的你训练不要逃课,
好就这样祝你学业有成,早日成为散打高手
9. 武侠小说的经典招试都有什么要全的有特点的
少林初级拳术[示范者:魏桢余]
预备势:并步站立
1.并步抱拳嘿!
2.弓步推掌
3.并步勾手
4.立身靠肘
5.别肘抱拳
6.马步双冲(拳)
7.弓步穿掌
1.弓步按掌
2.弓步穿掌
8.丁步架勾(丁步架 掌勾手)
9.半马(步)格肘
10.弓步冲拳嘿!
11 冲拳弹踢
12.马步架冲(拳)
13.换步架冲拳
1. 并蹲砸拳嘿!
2. 换步架打(马步)哈!
14.上(弓)步劈掌
15.虚步下挂(掌)
16.换跳步推掌
1. 抡臂换跳
2. 半马步按掌
3. 弓步推掌呼!
17.独立推掌
18.垫步单拍(脚)
19.扑步亮掌(摆、穿、 看、亮)
20.歇步后勾手
21.上步摆掌
22.转身里合(腿)
23.退步推掌
24.退(弓)步抄拳
25.转身(上步)劈拳嘿 !
26.弓步顶肘呼!
27.并步双摆(掌)
28.弓步双挑(掌)
29.半马步架栽(拳)呼 !
30.并(步半)蹲砸拳
31.退步分掌
32.并步对拳
收势:上步还原(并步 抱拳礼)
初级剑术三组
第一组 五剑势 第二组 八剑势 第三组 青冥剑法
刺、点、架、挂、抱
预备式:并步背剑(起 势)
第一式: 开步平举
第二式: 虚步接剑
第三式: 蹲步刺剑
第四式: 矮步上提
第五式: 叉步后点
第六式: 上步刺剑
第七式: 提膝架剑
第八式: 退步挂剑
1. 退左挂剑
2. 退右挂剑
第九式: 开步架剑
第十式: 歇步抱剑
第十一式: 换步刺剑
第十二式: 转身蹲刺
1. 转身扣提
2. 蹲步刺剑
第十三式: 矮步上提
第十四式: 叉步后点
第十五式: 上步刺剑
第十六式: 提膝架剑
第十七式: 退步挂剑
1. 退左挂剑
2. 退右挂剑
第十八式: 开步架剑
第十九式: 歇步抱剑
第二十式: 换步刺剑
第二十一式:腕花收剑
第二十二式:背剑摆指
第二十三式:并步亮指
还原式:收势还原并步 背剑
(带、点、撩、劈、崩、 截、挑、压)
预备式:并步背剑(起势)
第一式: 开步平举
第二式: 云腕接剑
第三式: 弓步带剑
第四式: 提膝点剑
第五式: 上步撩剑
第六式: 转身劈剑
第七式: 并步崩剑
第八式: 横步截剑
第九式: 丁步下截
第十式: 上步挑剑
第十一式: 转身压剑
第十二式: 腕花带剑
第十三式: 提膝点剑
第十四式: 上步撩剑
第十五式: 转身劈剑
第十六式: 并步崩剑
第十七式: 横步截剑
第十八式: 丁步下截
第十九式: 上步挑剑
第二十式: 转身压剑
第二十一式: 腕花带剑
第二十二式: 云腕收剑
第二十三式: 背剑摆指
第二十四式: 并步亮指
还原式:收势还原并步背剑
预备式:并步背剑
第一式: 背剑亮指
第二式: 转身云接
第三式: 插步横截
第四式: 翻身腕花
第五式: 望月崩剑
第六式: 蹲步刺剑
第七式: 歇步后穿
第八式: 弓步上截
第九式: 独立下截
第十式: 提撩腕花
第十一式: 退步倒提
第十二式: 独立上提
第十三式: 退步后穿
第十四式: 行步抱剑
第十五式: 抱剑并步
第十六式: 插步横截
第十七式: 翻身腕花
第十八式: 望月崩剑
第十九式: 蹲步刺剑
第二十式: 歇步后穿
第二十一式: 弓步上截
第二十二式: 独立下截
第二十三式: 提撩腕花
第二十四式: 退步倒提
第二十五式: 独立上提
第二十六式: 退步后穿
第二十七式: 行步抱剑
第二十八式: 抱剑并步
第二十九式: 插步横截
第三十式: 转身云收
第三十一式: 背剑摆指
第三十二式: 并步亮指
二十四式太极拳简谱(示范者:魏桢余)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左右共三次)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左右共三次)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左右共四次)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左右共三次)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风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各一次)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揽、捶
22.如风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6/akiko/martia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