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网络小说史

网络小说史

发布时间: 2021-06-21 06:53:57

网络小说历史人气最高的是哪本

斗破苍穹
斗罗大陆
琴帝
诛仙

㈡ 求网络小说的发展史

网络小说的形成在中国网络发展最快的那几年鲜有好的小说出现,是因为当时作为网络小说第一大的网站对小说的原创并不关注,而后随着几大原创小说联盟的逐渐强盛网络小说才真正的抬起了他的头,网络小说的形成是因为网络时代人们对阅读娱乐的需要和追求正在转变又加上有商业公司的推动使得网络小说如鱼得水一般蓬勃发展目前中国网络小说的数量正逐步取代其他的小说类别成为中国第一的小说群。网络小说的兴起可以追溯到西路文学具体时间记忆已经模糊,最早的网络小说其实是论坛形式的YY小说~~~当初只是游戏之做最早崛起的几个团体分别是天鹰文学(已倒闭)、幻剑书盟等,因为起源相同所以初期关系相对不错,后来因为起点的出现相成了三足鼎立的形态。因为盛大的加入使得起点一枝独秀。1991年4月,中国留美网络作家少君在网络上发表《奋斗与平等》,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一篇中文网络小说。网络小说的特点网络小说与一般的小说形式有些许不同,它比较宽松的文体使的内容包含很广泛,仙侠、玄幻、网游都市,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就是正规的小说形似所不能包含、容忍的小说一般都可以算做网络小说(或者可以用另一种解释,在网络上首发的就是?) 。 绝大多数网络小说是以快餐文学为定义,大都情节冗长,很大一部情节不符合了常理逻辑,有时情节还很虐,口水话多,结构枝枝蔓蔓,内容有时相互矛盾,缺乏经典之作,有作家认为现在的网络小说99%是垃圾,我也很赞同这个观点。 造成这些弊病的原因:一是网络小说的写作成本太低,从读者到作者作者很容易,很多缺少文化修为的人大量涌入;二是以字数多少为盈利模式,导致作者重量不重质;三是作品大都是即时更新,而不是先写好再发表,读者催促作者更新,一般每天至少更新几千字,这样很难出经典;四是很多读者大概是雅的东西看太多了,要看点俗的,雅俗共赏嘛! 在网络小说制造大量垃圾的同时,也造就了少数作品是拥有灵魂的比如今何在的悟空传。对于网络小说来说,真是“成也网络,败也网络”。

㈢ 网络小说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作者有哪些

萧潜

唐家三少,本名张威。1981年1月10日生于北京,中国内地网络小说作家,炫世唐门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2004年2月,在读写网开始创作处女座《光之子》,后转战幻剑书盟。

5月,成为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之一。

2008年12月,开始创作《斗罗大陆》。2009年10月,受邀出席法兰克福书展。

2011年11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2年11月,问鼎第七届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

2013年12月5日,问鼎第八届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

同月25日,开始担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网络文学专业教授。

同月30日,与盛大文学成立工作室“唐 Studio”。

2014年5月,入选2014福布斯中国名人榜。

㈣ 网络小说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作者有哪些

萧潜

萧潜本名刘晓强,南京人,著名网络玄幻写手,是网络玄幻修仙类型小说的创始者,因创作多部轰动一时的玄幻修仙作品,被业内尊为“修仙小说界开山鼻祖”著有《飘邈之旅》、《超级进化》《歧天路》《秒杀》《霸天雷神》《超凡传》等作品。
萧鼎

萧鼎,原名张戬,中国作家。1976年出生,福州仓山人,毕业于中华职业大学(今福建工程学院)。写作了《诛仙》,最早连载于幻剑书盟网站,影响力较大。2016年新作《天影》在起点中文网开始连载。
玄雨

玄雨,本名黄宇,广东河源人。出生于1980年5月31日,属猴,双子座。平时爱看各种漫画书、武侠小说、各类人物传记。喜欢听着音乐写东东,任何音乐都听。喜欢喝着啤酒看球赛。喜欢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2017年2月,第二届网文之王评选中位列百强大神。
忘语

忘语是当代中国著名网络小说家之一,现为起点白金作家。
真名丁凌滔,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曾在徐州某企业供职,在长篇小说《凡人修仙传》成功后,辞职成为专职网络作家。2013年11月,《魔天记》开始在起点中文网上连载。2015年12月底,忘语新书《玄界之门》开始在起点首发。
天蚕土豆

天蚕土豆,本名李虎。1989年出生于四川,中国内地网络小说作家、85后著名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8年4月,在起点中文网开始创作处女座《魔兽剑圣异界纵横》,5月,成为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之一。2009年4月,创作长篇玄幻小说《斗破苍穹》,此书在起点中文网高达1亿4千多万的点击率,凭借此书的巨大人气,天蚕土豆一书成名,成为2009年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
2014年4月,一部绝密作品在没有任何网络连载的情况下横空出世,此书名为《斗破苍穹前传之药老传奇》,此次新书上市之后,再次获得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第三名。其作品相继被改编为网游和手游,所有作品都已改编为漫画,《斗破苍穹》更是被万达改编为电影。
唐家三少

唐家三少,本名张威。1981年1月10日生于北京,中国内地网络小说作家,炫世唐门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2004年2月,在读写网开始创作处女座《光之子》,后转战幻剑书盟。
5月,成为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之一。
2008年12月,开始创作《斗罗大陆》。2009年10月,受邀出席法兰克福书展。
2011年11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2年11月,问鼎第七届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
2013年12月5日,问鼎第八届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
同月25日,开始担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网络文学专业教授。
同月30日,与盛大文学成立工作室“唐 Studio”。
2014年5月,入选2014福布斯中国名人榜。

㈤ 介绍几个好看的网络小说,历史题材的

龙挣大唐、大唐盗帅、唐朝好医生、唐骑

㈥ 谁能给个网络小说发展史

一楼的建议还可以但是后面的我是不太苟同。
网游小说应该是《梦幻魔界王》
超脑小说应该是《代言人》
YY科幻类的应该是《龙战星野》
修真炫彩类的应该是《紫金传说》
封神类的应该是《佛本是道》
盗墓类的是《鬼吹灯》
机甲类的应该是《九灭重生》
异界修真类的是,哦那什么我忘了。
那么先说这些吧

㈦ &求有史以来最好的十大网络小说!&

有史以来最好的十大网络小说:《坏蛋是怎样炼成的》、《诛仙》、《小兵传奇》、《缥缈之旅》、《紫川》、《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回到明朝当王爷》、《异人傲世录》、《无限恐怖》、《神墓》。

1、《诛仙》

《缥缈之旅》讲述资产过千万的成功商人李强遭遇女友与好友的背叛,愤怒伤人。就在他万念俱灰时,神秘人物傅山利用真气将李强改造成高大俊美的年轻人,带领他穿越星空,从地球瞬移到火星。当他们进入古代传送阵准备前往“封缘星”时,由于花媚娘的捣乱,李强单独一人被送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星球,踏上了惊异未知的缥缈之旅。

4、《紫川》

神话般的西川大陆,一代代的热血传奇。帝都,河丘,远京,蓝城,帕伊,特兰,每一座雄伟的城市,都有自己的英雄传说。人类、魔族、远东各族……血与火的交融,刀与剑的碰撞,迷与迷的交织,构成了庞大的史诗般的巨著——紫川。

5、《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虚构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主角谢文东,讲述了谢文东从一个好学生学生到中国黑道第一人的经历。谢文东从一个原本文弱、本分、听话、成绩优秀但被人欺负的好学生“成长”为杀人不眨眼的黑社会老大。

㈧ 当前网络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什么意义

摘抄一段别人的观点(作者赵苏),向原作者致歉! 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生代文学。它以外在形式的不同和能独立地反映时代精神不同于传统文学。虽然现在的网络文学还处于“卡拉OK文学”的供人们消遣娱乐状态,但是随着网络在社会生产中地位的提高,网络文学终会以一种新生文学的姿态成熟起来,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
关键字:网络 网络文学 文学
二十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也悄然兴起。虽然这几年网络文学在自发和无序的状况下生长,但是它仍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网络文化的“布道者”。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对它的理论阐述却一直处于缺席状态。尤其在中国大陆,学者们不知是缺乏对它的了解,还是不屑与之为伍,总之对有关网络文学的理论探讨是乏人光顾。特别是对网络文学的定义没有明确统一的概括。



说起网络文学,就不能不提到ath.Chinese.text(简称ACT)新闻组。1993年海外华人为了能在网络上找到一个以中文交流的地方,就在USENET上开设了ACT新闻组。在1993、1994年这两年中ACT新闻组特别活跃,参加新闻组的大部分都是留学生。他们因为思念家乡,就常常在信息交流非常快捷方便的网络上交流,往BBS上贴贴子。这些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文字很快就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引起了许多在异乡留学的游子的共鸣。“打个不大贴切的比方,就象文革中往专栏上贴大字报。但又比贴大字报方便得多,有影响得多。”[1] 由于都是些在海外留学的大学生,所以当时的网上文学有着校园文学、留学生文学的许多特点。又由于他们大多是理工科出身,所写的文字不具有专业性。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创作没有流俗,更没有半途而废。因为这些人的努力,中文网络文学才得以在网络上生存并进一步发展起来。
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在中文网络上的文学成功地进驻网络空间并且成为一个活跃的臣民。于是就产生了“网络文学”这个新名词。
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当今中国。大陆已有15000多家网站,“上网族”在12.5亿中国人总数为890万,其中白领、学生占75%,又以电脑、网络、广告、设计专业等理工科居多。平均一个网站仅600多个用户。从上网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看大陆都处于较差的水平,无法与台湾等地相比。尽管如此,在中国大陆网络仍以其新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和无比强劲的势头进入千家万户,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而兴起的网络文学虽然产生的时间很短,但仍在网上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浪。从痞子蔡创作《第一次亲密接触》燃起了中国网络文学的第一把火开始,安妮宝贝、刑育森、李寻欢、宁财神等网络写手的作品纷纷出炉。他们的作品在网上和网下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将网络文学这一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迅速地燃遍了神州大地。网络文学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紧接而来的是关于网络文学的各式各样的讨论和网络文学大赛。在不到一年的短短时间内,至少有过两次对网络文学的概念进行讨论的高潮,一次是“网易”和“榕树下”两家举办网络文学大赛期间,另一次是最近由“网易”“文化频道”开展的“给网络文学下个定义”活动。可惜至今还没有人能作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与此同时,以前在各种传统媒介上发表的文学作品也在网络上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打开文学网页,在“黄金书屋”、“大唐中文”等网站中,扑入我们眼帘的是许多熟悉的名字。从《诗经》到《红楼梦》,从《红楼梦》到陈染、林白,古今中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应有尽有,只要你能想得起来的经典作家和流行作家的作品,几乎都被一“网”打尽了。读者们甚至还能在网上看到一些残缺名著的全本。自从1999年痞子蔡创作《第一次亲密接触》由网络媒介走向传统媒介,成为纸张小说一版再版的时候,网络文学就走出了网络成了出版商们的新宠。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开始慢慢地互相渗透。1999年“中国第一届网络文学奖”中担任专家奖的评委是王蒙、刘心武、丛维熙、刘震云、张抗抗、白烨和莫言等传统作家。2000年7月中旬,TOM中国文学网和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网在北京城市宾馆召开了一场颇具规模的网络文学讨论会,网络写手和传统作家会聚一堂,相互探讨。这些文学活动无一不充分说明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由互不相干到相互交流是必然的趋势。可是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不同就渐渐地模糊起来,人们不知道何为“网络文学”。所以给“网络文学”一个统一的定义就成了一件不可延缓的任务。

网络文学和别的文学不同,在于其定义“网络”二字上。何为“网络”?网络,意谓:“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点”;“在通信技术中,由互相连接的通信设备组成的系统”;“数据结构中的一种结构,其中任一节点可以与另外一节点相连”。网络既是指许多台电脑(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构成网络系统,又指国际互联网。[2] 何又为“网络文学”?上网查了一下,搜索结果中有关"网络文学"的大约就有几十万条,说什么的都有。以下是现今文学界普遍存在的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 网络文学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学
这类观点普遍认为网络文学只是一个简捷的代名词,即代指发表在网络上的文学作品。它的对面是发表在传统媒介上的文学。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网络文学是网络媒介文学,网络只是作为一种发行、发布的媒介对于文学才有实际的意义。“这就像图书、报刊印刷,电影、电视的制作一样,仅仅只是传播的工具。”[3]这类观点将网络文学分为三类:一是所有的以网络为载体,在网上传播的文学作品,包括上网的传统文学作品;二是首先在网上发表的文学作品;三是不限体裁和写作目的,所有以网络为载体传播的文字。他们认为现实和网络只是人意念的差别,只是现实伦理和解脱禁锢的冲突体,网络作家走下网络在现实生活中出版创作的作品和传统作家的作品在网上发表或刊登就是网上文学和现实文学没有本质差异的很好证明。“像安妮宝贝这样的作家,通过了网络获得了名气,掌声和一个作家所能获得的一切,不过在网络上的名气是很虚幻的,要是证明这个作家在网络上的成功,途径只有一个:出书。也只有这个途径。这和作家有什么分别,要是没有出现网络之前,她的书决不会被任何一个出版社看重,因为多数是违反中国人的思想道德的,但实在网络上,一切变成了虚幻的东西,人的一切虚伪和兽性都毫无忌惮地表现了出来,网络仿佛便成了一种发泄工具。而安妮宝贝的作品,则成为这种发泄的代表作,让人觉得一些微小的颤动和留下参与的感动之余,只是剩下了更多的评论。”[4]
二. 网络文学是“卡拉OK”文学
这类观点认为网络上的文学作品无论质量好坏都是写者们自娱自乐的作品,这种自发的写作使“写作”一词变的直接、透明、自由,使写作不再成为作家们的专利,也不再需要“持证上岗”,实实在在地成为普通大众的宠物。因此有人把网络上的写作者比喻成练歌房里的卡拉OK练习者,无论声音是否大的离谱,是否嚎的惊心动魄,他们都极为满足的陶醉其中,自娱自乐。网络的这种倾诉性、互补性都远比传统媒体强。有的文学青年的作品由于不能得到出版社的认可,在传统媒体的操作模式下逐渐枯萎的,但他们却能在网络上开出鲜艳的文学之花。很多人也在网络上重新发现和发展了自己的文学才能,可以说,网络加速了人们从文学金字塔底部向顶端攀升的过程。
三. 网络文学是民间文学
这类观点认为网络文学是在自由、宽容、理解、共享的土壤上生长成的一种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的起因不仅仅是为了文学,而更是为了自身体验的表达,个体情感的渲泄,这种内容的自由给予文学创作以心灵上的解放。同时由于写作的网民来自全国各地且多为白领、学生,他们往往借网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作品内容多为一些工作生活上琐事,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由于写手们在电脑网络上写作方式的特殊,造成文学作品常常没有经过加工就直接贴到互联网上。这样产生的网络文学作品就往往具有一种“原生态”。我们千万不能小看未经深度加工的网上文学“原生态”。“中国文学史一再表明,民间的‘原生态’是新的文学形式兴起的前奏和基础。诗、词、曲和话本等,都是先在民间流传,然后才被文人袭用,并经文人之手,改造提炼为比较精致比较高雅的形式。就拿宋词来说,要先有了唐末的鄙俗的敦煌曲子词,先有了五代的‘南国婵娟,笑唱莲舟之引’(改欧阳炯《花间集》序之句),然后才有北宋苏东坡的以诗入词,才有南宋辛稼轩的经史子集拉杂缀用。谁知道网络作者会给文学带来怎样的冲击呢?他们的“即时即景化”的特点,不正和现在英美的小说与新闻报道合流的趋势暗合吗?其实又何止是英美,写了《百年孤独》的诺贝尔桂冠作家马尔克斯,最近还买了哥伦比亚的一家报社,宣布重操记者旧业呢。”[5] 现在的网络文学正具有民间文学这种特有的“原生态”,所以不少网民称网络文学就是民间文学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任何一种形式的民间文学经过文人的加工都是会发展过渡到文人文学的。难道成为文人文学的一个发展阶梯就是网络文学存在的全部价值?
四. 网络文学是一种速食文化
之所以称网络文学是种速食文化是因为它具有快餐的诸多特点。首先是“出炉快”。很多网络作家都是即兴写作,很少像传统作家那样在写作过程中字斟句酌、深思熟虑,往往一写完就把文章发布在网上。其次是很对大众胃口,普及快。这些作品注重对读者心理和感觉的刺激,以网恋、网虫生活等题材居多,鬼故事和讽刺寓言童话故事也风靡了整个网络。与此相适应延伸出第三个特点,即受众(网络上的读者)“消化”快。很多网络文学的读者在网上阅读作品也就是随意地点击寻找,没有目的性,只寻求一时的心理快感。阅读时也是囫囵吞枣,很少有细细咀嚼品味的,以致于发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喟叹。
五. 网络文学是后现代的文学
持这种观点的多为专家学者,他们认为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西方社会和文化经过一系列新的变化,进入到“后现代”时期。而网络技术正好产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间(西方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的第一次高峰期间)。网络是伴随着西方社会、文化、技术的“后现代化”而萌芽、成长和壮大起来的,网络自身就打着后现代的深深的烙印,有着后现代的一些鲜明特征。“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征,而‘开放’、‘互动’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可以说,‘开放性’、‘互动性’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基本特征,也是网络技术的基本特性,它同样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网络文学的基本特性。我们可以这样说,网络是后现代的技术,而网络文学则是后现代的文学。”[6] 他们指出网络写作中小说结构松散,语言聊天口语化,立意简单,有的作品有始无终、处于永远的末完成状态这些情况运用了后现代的造型艺术中拿生活日用品做成的艺术作品在手法。所以,网络文学就是后现代文学。
六. 网络文学是人学
这种观点认为真正的网络文学必须是包含网络文化特质的个人化文字。“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过:‘艺术有别于散文气味的现实,它的使命在表现理想的世界情况。’网络文学同样是一种游历于网络之间的个体生命对于理想网络的渴望。这种追求不是技术性的未来,而更多的是感性,而又更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需求。”[7] 网络文学因其自由和新颖,超越了制度化的樊篱,无论在网上还是在网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网络的自由、宽容、理解、共享使网络文学超越了被商业气息包围的困惑。在网上,作者所希望的不是更多的稿费而是更多的欣赏,网络使文学真正成为人学。
七. 网络文学是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文学
这个定义是由当今网络文学三驾马车之一的李寻欢提出的,它包含三层意思:其一,网络文学的主体必须是“网人”,即网络的使用者。其二:网络文学的传播渠道(或者说主要的传播渠道)必须是网络。其三,从作者的创作动机来说,必须是为网上受众写作的。在这三层意思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即可以认为是从“动机”或“受众”这个角度来界定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网络文学是指那种专门在电脑上书写通过网络传给网民的作品。而用传统的笔法写就然后贴在网络上的作品,从严格的意义来说仅是发表在网络的文学作品,而那种先在书卷中印制,为扩大影响而在网络中再次发表的文学作品,就更不属于网络文学了。例如:某人在BBS给网友的留言是网络文学,但他把出版过的书搬到网上来就不是,或者他给报纸写的约稿同时发在网上一份,这也不能算作网络文学。
除了以上的七种定义,现今文学界对网络文学还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如“网络文学是纯文学”等等。有些学者和网民甚至认为当今的网络文学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宽泛的网络首先需要的是一种包容和模糊的概念,不需要明确的定义。总之关于“网络文学”定义的争论一直处于白热化程度,至今没有一个较让人信服的统一概括。

要对网络文学进行定义就必须先弄清楚“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不同。仅仅只是媒介和载体的不同吗?笔者不那么认为。这二者的不同之处有很多,媒介和载体的不同、写作方法的不同、作品内容和笔法的不同……乃至语言、作品的表现方式也不同。当然,在网络上有一部分文学作品是印刷类文学的网络化,同时还有很大的一部分用传统写作方式、内容、笔法完成的文学作品。如果说仅仅是拿这些作品做例子进行对比,那么“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就只存在于媒介和载体上。可是“网络文学”作品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网民用电脑在网上或是网下创作再发表到网络上的。由于写作的方式、写作所用的思维和语言的不同,这些作品往往带有很深的网络烙印,与传统的文学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点传统作家们也认识到了。女作家张抗抗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网络文学会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阅读的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文学本身?比方说,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要素。”[8]所以说“网络文学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学”这一观点不能成立。
对于“网络文学是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文学”这一观点,笔者承认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在充分了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观点强调“动机”,认为网络文学的若干特征都由此而来。比如说:在篇幅方面,因为网络阅读的习惯,网文一般都短小精悍,少有长篇大作;在体裁方面,多杂文、散文,小说和诗歌相对较少,其他文学体裁非常少见;在内容方面,主要是讲述生活随感,爱情故事,时尚话题等;在语言方面,比较活泼随意,幽默,有一些网络语言或社区典故等。这些都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明显的不同,也是网络文学自身的特点。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在对网络文学定义划定范围时就出现了错误。网络文学作品是只能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吗?是只提供给网人看的文学吗?仅拿安妮宝贝的作品《告别微安》为例,这部作品成名于网络上,发表于一个叫“自由村”的网站。在作者安妮宝贝成名前期,这部作品的确是一部在网络上发表、供网人阅读的文章,但后来这部作品走下了网络,通过出版社变成了纸张小说,又有谁说这不是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呢?网络文学作品并不是仅仅发表在网络上供人阅读的文学作品。
陈洁惠曾在她的文章《网络原生态》中强调“网络文学是纯文学”。那我们就来谈谈“纯文学”的定义。“按现在国内报刊上的通常用法,所谓‘纯文学’,指的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模仿‘新译文’(特别是模仿法国“新小说”的译文)的‘先锋派’作家作品。”[9] 这种文学的散文体小说,往往有十来个散漫的开端,到最后才绞接在一起,再加上许多横溢出去的评论,这让习惯于影视直观的年轻人和习惯于传统的小说故事的成年人都觉得难以阅读。在网上阅读,不适合于前后翻检地反复思考,特别是在传载速度比较慢的时候。所以“纯文学”不适合在线阅读的形式,“网络文学”也不可能是纯文学。
赫尔德认为“文学应包括在人的社会生活的复杂的统一体中,是民族历史的一个方面,自然要受到民族历史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制约。”[10]可见文学是社会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它的产生与形成与当今社会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笔者认为,若要为网络文学概括出一个定义,就应当从当今的这个社会入手。同时也不可忽略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的外在形式。
网络文学是“卡拉OK”文学、是民间文学、是一种速食文化、是后现代的文学、是人学这几种观点笔者在这都同意,但笔者认为这几种观点只给“网络文学”的一部分下定义,并不能完全地、真正地概括出“网络文学”内涵的全部。
网络文学是具有卡拉OK性和民间性。网络文学的卡拉OK性与民间性是具有必然联系的。卡拉OK性造成了民间性,民间性是卡拉OK性的产物。当今社会上,人们由于压力大、工作生活节奏快而寻找各种途径发泄。于是在网上写文章也成了一个发泄的端口。网络文学写手们的写作是一种自娱自乐。自由与平等的网络世界让所有的人都可以尽情地写作、发表和阅读。这个文化交流回环的内部不再存在以往传统文学作品发表所面临的例如编辑、印刷成本、权威批评家、有关权力部门等制造的障碍。网民在网络上想说就说,作品中充满了新鲜和自由。“这样,许多遭受权威以及既定文学体制压抑和遮蔽的声音得到了出其不意的释放:网络空间嘈杂喧哗,见仁见智。”[11] 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册网络文学文集《我是网虫我怕谁》,虽然是套用了王朔的名言“我是流氓我怕谁”,但是,这个书名还是恰如其分地证明了网络空间的自由和放肆。相对于传统的大众传媒,网络更多地被视为从文化精英手中夺回的公共空间。可是这种观点也有它的缺陷,它只是从网络文学的写作主体和自由、宽容、理解、共享等特征着手,并没有考虑到网络文学文学的一些外在形式。
同样,网络文学相对传统文学来说是一种速食文化。这种观点是从网络文学作品发表方式的限制、在写作过程中网络思维和语言的运用及写作手法等方面着手。由于上网资金和打字速度的限制人们在写作过程中不可能像在纸张上写作那样舒适与自然,思路往往会出现断层。为了节约上网经费、吸引网上读者的注意,这类文学作品的篇幅也力求短小精悍,标题和内容力求有吸引力、能博人一笑。同时,聊天室带来的许多网络语言也充斥于作品中,造成了网络文学作品同其它文学作品的不同。(例如:伊妹儿―E―mail、大虾―网络高手、GG―哥哥、886―拜拜喽等等)。这种观点虽兼顾到文学的内涵和外在的形式,但是没能较全面的概括出“网络文学”的全部。
笔者认为“网络文学是后现代文学”和“网络文学是种人学”这两种观点也是如此。笔者承认网络的身上有着后现代的烙印,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也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观点不谋而合,网络小说结构松散、语言聊天口语化、立意简单、有的作品有始无终或永远的末完成状态等等这些情况都运用了后现代的造型艺术中拿生活日用品做成的艺术作品在手法。可仔细想想就觉得这种观点好象缺了什么。原因在于持这一类观点的作品往往只拿网络文学的表面――各种写作手法、网络文学所显示出的各种特征……做文章,没有也不能深入地去研究一下网络文学的内涵本质。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观点。 “网络文学是人学”这一观点也只侧重于网络文学的内在,缺少了对其外在形式的研究。



“文学”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也是一个深奥的概念, 何为文学?教科书上说:文学是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给人审美感受,影响人和精神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笔者根据此定义概括出“网络文学”定义所需的两大要素――反映当今社会的精神和网络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学的各种外在形式。而这两点也是笔者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最大区别,所以说网络文学是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生事物。
前面笔者曾经说过,当今社会是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网络文学在现阶段虽然发挥着文学反映社会精神的功能但在更大程度上还充当着发泄端口和卡拉OK的角色。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不成熟的新生命网络文学现在还处于练兵时期,它不会象有些悲观的人所认为的那样已经发展到了尽头,它的路还很长。也许现阶段还不能准确地概括出它的正确定义,我们还是可以在它身上看到美好的未来。
至于网络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学的外在形式有很多,载体的不同、写作工具的不同、发表的手法的不同、阅读方式的不同、语言的不同、句式的不同、传播的方式的不同等等。由这些外在形式可以推断出写作主体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的不同。写作主体又是和社会紧密相连的,网络文学是社会通过写作主体的艺术反映。笔者认为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网络在社会中起的作用及网络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网络越普及、在社会生产中起的作用越大则网络文学越接近成熟。在网络还不是很普及的今天,给网络文学定义下定义的确不太容易。
笔者认为“网络文学”可以分为产生、现状和未来(发展)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由于网络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的不同,网络文学的内涵也不同,具体的定义也就不同了。
1. 网络文学还处于ACT新闻组的那个阶段可以定为生产阶段。在当时中文网络最大的作用海外留学生用来交流情感的。是一种“流放文学”。海外网络作家的代表方舟子先生把网络文学称为“流放文学”的一部分。“这些文学创作在内容上具有流放文学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怀旧,……第二个特点是描写文化冲击,是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抒发在居住国的感受。”[12]
2. 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现阶段。现阶段由于网络还不是十分普及,网络在社会生产中起的作用也不大。所以现在的网络文学还只是主要起着娱乐和消遣的作用。只有小部分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学作品,而且这些文学作品大多比较粗糙。所以现阶段的网络文学可以称它为“卡拉OK文学”。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写手正用他们饱含心血的文字来浇灌这朵网络文学之花,在这个阶段我们看到网络文学的希望。
3. 从发达国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世界里网络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强大的网络能给网络文学带来成熟。笔者认为那时期的网络文学最大的职责就是反映高科技时代整个社会的精神和人们的心态及精神面貌。那时期才是真正的“网络文学”。
何为“网络文学”?笔者认为“网络文学”就是用电脑等高科技文字输入工具写作,以网络语言或传统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及写作主体精神面貌,给人审美感受,影响人和精神世界的艺术。

㈨ 史上十大畅销网络小说有哪些

1. 《圣经》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位当选的美国总统敢于抛弃手按圣经宣誓就职的传统,即便是有黑人血统的奥巴马,虽然据说手按哪本书就职是总统的个人权利,由此可知圣经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它是人类历史上所有文字出版物中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书,圣经的APP或电子书也占据着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的前列,它所拥有的读者是古今中外任何名著都无法比拟的。目前,世界上有300多种圣经译本,圣经的全译和节译本已达近两千种语言和方言。
2. 《毛主席语录》 (红宝书)
得益于那个年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数目庞大的中国人口,这一本红红的小册子伴随着如火如荼的革命热情一共发行了50亿册。拍照片时把红宝书握在胸前,这个标准动作在当时像渴了喝水饿了吃饭一样天经地义。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发展和思想变迁。
3. 《古兰经》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它被认为是真主阿拉的语言,通过大天使吉卜利里传授给穆罕默德。对穆斯林而言,《古兰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更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穆斯林须要经常诵读《古兰经》,每一位穆斯林出生时听到的第一句话和临死时听到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古兰经》经文。这本古老的伊斯兰教教义典籍已发行8亿本。
4.《新华字典》 (第一版编辑: 魏建功等)
《新华字典》最初是为了规范现代汉语,并担当扫除文盲的任务,至今仍是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它从1957年第一次出版发行以来,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如今已经出版到第11版,共售出近5亿本。各个版本不仅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新华字典》的定价也颇有意思,不论在哪个时期,发行到第几版,它的售价始终定为一斤猪肉的价格。
5. 《哈利波特丛书》 J.K.罗琳 著
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系列小说,共7部。系列小说被译成近70种语言,在两百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四亿五千万多册。《哈利·波特》系列共有七本,分别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哈利·波特与密室,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为主要舞台,讲述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本为哈利·波特在校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
6. 《魔戒》 J.R.R.托尔金 著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又译《指环王》)是英国作家约翰·罗纳德·鲁埃尔·托尔金的史诗奇幻小说,是现代正统奇幻文学小说的开山鼻祖,也引发了龙与地下城类型(Dungeons & Dragons)游戏和文学的兴盛。《魔戒》最初在公元1954年至1955年之间出版,是托尔金早期作品《哈比人》(The Hobbit)的续作,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扩展。目前已被翻译成38种语言。这部经典作品自出版以来,在全世界售出1.5亿本。
7.《摩门经》 约瑟夫·史密斯 著

摩门经是一部可与圣经相提并论的神经典,是神与古代美洲居民之间交往的纪录,包含圆满的永久福音。这本摩门教教义典籍始出版于1830年,全球销售1.2亿本。
8. 《无人生还》 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 著
《无人生还》是著名的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也是她生涯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认为是历史上成就最高的推理小说之一。这本悬疑谋杀经典小说出版于1939年,全球销量超过一亿册。被改编成多部影视、戏剧、漫画、游戏作品。
9. 《达芬奇密码》 丹·布朗 著
美国作家丹·布朗的一部小说,2003年3月18日由兰登书屋出版,并以750万本的成绩打破当年美国小说销售记录,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小说。小说集合了侦探,惊悚和阴谋论等多种风格,并激起了大众对某些宗教理论的普遍兴趣。自2003年出版以来,这部广受欢迎的悬疑小说已售出8000万本。
10. 《麦田守望者》 J. D. 塞林格 著
这部经久不衰的经典著作,最早出版于1951年,售出6000万本。它客观又深刻地指出了青少年在成长过成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巨大争议,但仍然受到大批读者的喜爱。

推荐几本春秋战国时代网络历史小说

在晋江上找的
倾城(完)
列国篇 眼眸(完)
列国篇 不如莫见(完)
盈泪(郑旦)
战国佳公子
纵横
戏谑
美人不迟暮
春秋之有女同车

热点内容
神掌异女武侠小说 发布:2025-08-11 17:53:54 浏览:282
青春嚣张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8-11 17:43:32 浏览:635
宫廷虐文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11 17:41:54 浏览:714
好看青春恋爱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11 17:39:23 浏览:633
四个字的古代小说很虐 发布:2025-08-11 17:02:47 浏览:829
茗霸霸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8-11 16:07:54 浏览:838
科幻小说内容有D级机甲 发布:2025-08-11 16:07:10 浏览:195
乱小说录阅读目录 发布:2025-08-11 16:06:55 浏览:947
异界系统召唤类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1 15:35:35 浏览:138
搞笑轻松类型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1 15:18:16 浏览: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