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中国古代小说经典片段

中国古代小说经典片段

发布时间: 2021-06-20 03:17:05

Ⅰ 求5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片段赏析!

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悲哀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完人。他集智慧、忠恕、正直、谦洁于一身,是世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偶像。可惜,诸葛亮人格中有相当的完美主义品质,这使得他在处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马虎,凡事放心不下,终而成为一个悲剧人物。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情结表现出来。一、效忠以死情结二、克复中原情结三、云长—文长情结

Ⅱ 中国古典小说写景段落

可以看看红楼梦

Ⅲ 中国古典小说写事的段落

汉武帝的连年征战、穷奢极欲,导致国库空虚,为了弥补用度,汉武帝允许买官和犯法者以钱赎罪。“用度不足,乃行壹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是以天下奢侈,宦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 (《汉书?贡禹传》)
吏治混乱,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各地纷纷起义。“百姓贫耗,穷民犯法。” (《汉书?刑法志》)。“盗贼滋起。南阳有梅免、百政,楚有段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趋具食;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 (《汉书?酷吏传》)。
汉武帝采用的政策则是任用张汤、赵禹、王温舒、咸宣、尹齐、杨仆等酷吏,实行残酷的高压政策。汉武帝之前,从高祖到景帝,历经四代皇帝,《汉书?酷吏传》不过收录了两个酷吏,而汉武一朝,就有酷吏十一人。
刑罚一再加重。律令从汉初刘邦在位时的九章,增至三百五十九章,只大辟一项就有四百零九条,一千八百八十二事。以死刑为例比的刑法多至一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汉书?刑法志》)。
即使如此严苛的刑罚,依然不能阻止走投无路的百姓起义。
汉武帝一直希望臣服四夷。但直到他死,四夷问题也并没真正解决。因为内乱,匈奴、西羌、西南夷、乌桓等外族的外乱也起。
汉武帝晚年,面对岌岌可危的大汉天下,想到秦朝亡于穷民起义的前车之鉴,才意识到自己一生之过,向天下颁布《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悻,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只是汉武帝虽有心改过,却年事已高,无力回天,只能将一个风雨飘摇的大汉社稷传给了年仅八岁的汉昭帝。

摘于《云中歌》

Ⅳ 求中国古代小说中精彩片段~

到了十二点半钟,看那台上,从后台帘子里面,出来一个男人: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但觉得那人气味到还沉静。出得台来,并无一语,就往半桌后面左手一张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将三弦子取来,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人也不甚留神去听。后来弹了一枝大调,也不知道叫什么牌子。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这曲弹罢,就歇了手,旁边有人送上茶来。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到十分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钅从钅从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了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他们的调儿呢?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说着的时候,黑妞早唱完,后面去了。这时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卖瓜子、落花生、山里红、核桃仁的,高声喊叫着卖,满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停了一会,闹声稍定,只听那台下正座上,有一个少年人,不到三十岁光景,是湖南口音,说道:“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空中设想,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这一段出自《老残游记》中的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Ⅳ 名著名篇的经典片段五个(每个200-300字)

《红字》霍桑
1 不过,在人性里,却还有一条既惊人而又慈悲的成规,受难的人在受苦的当时,从不会明了那有多么的剧烈,倒是事后的绞痛叫他最难堪。
2 女人们是很会从琐琐碎碎的事情上调制出微妙的毒药的。
3 在那凄凉古老的时代里,鄙俗的人们对于使他们的想象发生兴趣的事,总是赋予它一种古怪的恐怖。
4 人类的秉性,除去自私心特别活跃时意外,爱总是比恨来得容易。恨,倘非原有的敌人继续受着新的刺激外,经过逐渐平静的发展,甚至都可以转变为爱。
5 公众在气质上是专横的; 一般的公道,当过份作为一种权利来要求时,人们就会拒绝;但是如果按照一般暴君所喜欢的那样,完全听凭他们的宽宏大量,倒时常可以得到超过普通应得的报偿。
《简爱》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让我的一口面包从嘴里抢走,让我的一滴活水从我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我不能想像这样一个人,他认为开棋的时候先走马而不是先走卒对他来说是英勇的壮举,而在象棋指南的某个犄角里占上一席可怜的位置就意味着声名不朽,我不能想像,一个聪明人竟然能够在10年、20年、30年、40年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全部的思维能力都献给一种荒诞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把木头棋子王赶到木板棋盘的角落里,而自己却没有发狂成为疯子。(《象棋的故事》)
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麦田的守望者》)
我看到了各个民族彼此敌视,而且默默地,无知地、愚蠢地、甘心地、无辜地在互相残杀。我看到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还在发明武器和撰写文章,使这种种敌视和残杀更为巧妙,更为经久。(《西线无战事》)
现在我说的您要特别注意听:在别人心中存在的人,就是这个人的灵魂。这才是您本身,才是您的意识在一生当中赖以呼吸、营养以至陶醉的东西,这也就是您的灵魂、您的不朽和存在于别人身上的您的生命。(《日瓦戈医生》)
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高老头》
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堂吉诃德》10、我并不愿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还大,希斯克利夫。我只愿我们永远不分离:如果我有一句话使你今后难过,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样的难过,看在我自己的分上,饶恕我吧!——《呼啸山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临终前他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Ⅵ 要古代的小说片段(男女闹别扭的),谢啦

推荐你小说下载论坛,派派小说论坛,新浪爱问,27TEXT,都可以下载小说,可以先看推荐

Ⅶ 小说精彩片段摘抄古言

以你之名,冠我之姓,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少轻狂
愿用千年仙骨,换你一日盛开
玲珑色子安红豆,红豆相思,入骨相思君知否
问天何时老,问地何时绝,我心深深处,终有千千结
谱写一场盛世荣华,愿你我一世安好
你我非良人,怎知我情深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有一句话是情深缘浅,情深是她,缘浅是她和东华,有一个词是福薄,她福薄,所以遇见他,他福薄,所以错过她
江山如画,怎敌眉间一点朱砂
别再我的坟头哭,脏了我的轮回路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我若灭世,谁人阻拦,天若有怨,葬之何妨
用我一生,还你十年天真无邪
风雪中,一路走下去,会不会一路到白头

Ⅷ 小说《古都》精彩片段

《古都》“春花”节选
□川端康成
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
“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
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丫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在树干弯曲的下方,有两个小洞,紫花地丁就分别寄生在那儿,并且每到春天就开花。打千重子懂事的时候起,那树上就有两株紫花地丁了。上边那株和下边这株相距约莫一尺。妙龄的千重子不免想道:“上边和下边的紫花地丁彼此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呢?”她所想的紫花地丁“相见”和“相识”是什么意思呢?紫花地丁每到春天就开花,一般开三朵,最多五朵。尽管如此,每年春天它都要在树上这个小洞里抽芽开花。千重子时而在廊道上眺望,时而在树根旁仰视,不时被树上那株紫花地丁的生命打动,或者勾起孤单的伤感情绪。“在这种地方寄生,并且活下去……”
来店铺的客人们虽很欣赏枫树的奇姿雄态,却很少有人注意树上还开着紫花地丁。那长着老树瘤子的粗干,直到高处都长满了青苔,更增添了它的威武和雅致。而寄生在上面的小小的紫花地丁,自然就不显眼了。但是,蝴蝶认识它。当千重子发现紫花地丁开花时,在院子里低低飞舞的成群小白蝴蝶,从枫树干飞到了紫花地丁附近。枫树正抽出微红的小嫩芽,蝶群在那上面翩翩飘舞,白色点点,衬得实在美极了。两株紫花地丁的叶子和花朵,都在枫树树干新长的青苔上,投下了隐隐的影子。这是浮云朵朵、风和日丽的一天。
千重子坐在走廊上,望着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直到白蝶群飘去。她真想对花儿悄悄说上一句:“今年也在这种地方开出了花,多美丽啊。”在紫花地丁的下面、枫树的根旁,竖着一个古色古香的灯笼。记得有一回,千重子的父亲告诉她,灯笼脚上雕刻的立像是基督。“那不是玛利亚吗?”当时千重子问道,“有一个很像北野天神的大像呀。”“这是基督。”父亲干脆地说,“没抱婴儿嘛。”“哦,真的呢……”千重子点了点头,接着又问,“我们的祖先里有基督教徒吗?”“没有。这灯笼大概是花匠或石匠拿来安放在这里的,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这个雕有基督像的灯笼,可能是当年禁止基督教的时候制造的。由于石头的质量粗糙、不坚实,浮雕像又经过几百年风吹雨打,只有头部、身体和脚的形状依稀可辨。可能原来就是一尊简单的雕像吧。雕像的袖子很长,几乎拖到衣服的下摆,好像是合着掌,只有胳膊周围显得比较粗。形象模糊不清。然而,看上去与佛像或地藏菩萨像完全不同。
这尊基督雕像的灯笼,不知道是从前的信仰象征呢,还是旧时异国的装饰,如今只因古老,才被安置在千重子家庭院里那棵老枫树根旁。每逢客人看到它,父亲就说:“这是基督像。”不过,来谈生意的客人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大枫树下还有这么个古老的灯笼。人们纵然注意到了,也会觉得在院子里摆设一两个石灯笼是很自然的,不去理睬它。
千重子把凝望着树上紫花地丁的目光移到下方,直勾勾地盯着基督像。她虽然没有念过教会学校,但喜欢英语,常常进出教堂,也读读《圣经》新约和旧约。可是要给这个古老的灯笼献把花束,或点根蜡烛,她就觉得不合适。因为灯笼上哪儿也没有雕上十字架。
基督像上的紫花地丁,倒是令人感到很像玛利亚的心。千重子又把视线从灯笼移到紫花地丁上。忽然,她想起了饲养在古丹波壶里的金钟儿。

Ⅸ 中国古代小说中有什么幽默片段

明朝初期,有一个贪赃枉法却又自我标榜清廉的县官,大年三十晚,在县衙门上贴了一副对子: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九居德范,十分廉明。横批:福荫百姓。谁知,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就在他的红对子上贴上了一副白对子。白对联写道: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声,七品到手,六亲不认;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横批:苦煞万民。贪官本想用民众所喜欢的对联粉饰自己,却被人用妙联反击、嘲弄。
清朝乾隆年间,某知县上任伊始,就在县衙门前贴出一副对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三不要官,四不要名。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过多久,人们就看清了这是一个贪贿无度、草菅人命的家伙。于是有人在原联上加了几个字,变成了:一不要钱嫌少,二不要命赚老;三不要官嫌小,四不要名嫌臭。
有一本《江湖奇侠传》的小说,其中有许多人物情节,却是真人真事,如曾国藩、左宗棠、郑敦谨等,以及张汶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案,其中说到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有一州官,姓柳,因其贪婪残酷,滥用刑罚,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私下里都叫他“柳剥皮”。此人心黑手辣,却起着一个很文雅的名字,叫柳儒卿。有人就以他的名字做了一副对联,趁天黑贴到衙门大门上,上联是: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形,却少三分面目;下联是:惯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对联拆“儒卿”二字,把一个贪官形像刻画得入木三分(按古代官府办公,都从卯时开始,下联说“惯开私卯”,有假公济私,以公谋私之意)。据说,这个柳儒卿看了对联后“几乎气死”
从前,江南湖州有个县官叫叶初春,他为人刁奸,鱼肉百姓,无恶不作。所以,当地老百姓对他恨之人骨。有个穷书生看不过去,在一天夜里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县衙的门上。第二天一早,叶初春见到了这副对联,见上面这样写道:霜降寒风,天意终难留老叶;惊蛰暴雨,人心无不恨初春。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副节气联;其实,书生借节气在痛骂叶初春的丑恶嘴脸。因为联中巧妙地嵌人了叶初春的名字,着实把他痛骂了一顿。怪不得叶初春看了对联,差点昏了过去。
清朝末年,某县官做寿,强迫人们送礼,老百姓怨声载道,又无可奈何,有人作一对联发泄愤怒:大老爷做生,银也要,钱也要,票子也要,黑红一把抓,不分南北;小的们该死,麦未收,谷未收,豆儿未收,青黄两不接,送啥东西。这是普通百姓的愤慨,虽然文采不多,但义正词严,一针见血,充满了辛辣的讽刺和幽默的嘲弄。

Ⅹ 古典小说中精彩人物描写片段

红楼梦中有很多人物的精彩的描写哦

1、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贾宝玉

2、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

3、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王熙凤

热点内容
老的古言小说推荐 发布:2025-05-14 12:50:01 浏览:464
小说岳峰免费阅读全文 发布:2025-05-14 11:42:17 浏览:917
股掌之上黑道言情小说 发布:2025-05-14 11:26:09 浏览:125
黑道强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4 11:13:41 浏览:512
温柔女教师小说阅读 发布:2025-05-14 10:22:40 浏览:647
双喜双喜人生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5-14 10:15:07 浏览:77
都市之我兄弟是首富小说 发布:2025-05-14 09:31:35 浏览:64
吊打各种系统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5-14 09:03:20 浏览:722
科幻进化晋级小说排行 发布:2025-05-14 09:01:08 浏览:773
s系双胞胎小说在线完结 发布:2025-05-14 07:41:42 浏览: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