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剑江湖可爱小说阅读
Ⅰ 游剑江湖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链接:
Ⅱ 求一部小说的名字。小时候看过的。
根据补充来看像是梁羽生的《游剑江湖》。
【故事梗概】保定名武师杨牧英年早逝,死因不明,其姐姐杨大姑和众徒弟都怀疑为其妻云紫萝害死,然棺中空无一人,云紫萝面对众人责难,也不辩白,悄然离去。而云紫萝留下的儿子七岁的杨华却被一蒙面人所带走。
云紫萝离开杨家后,独自前往故乡想见一见昔时爱人孟元超。原来云紫萝、孟元超和宋腾霄为少年好友,后来云紫萝更同孟元超倾心相恋。就在云紫萝怀有孟元超的孩子之时,孟元超却因师傅家有难赶去救助,云紫萝苦候孟元超不至,为保名声,只得嫁与保定名武师杨牧为妻,杨华实为孟元超之子。三年的挂名夫妻等来的却是孟元超的死讯误传,云紫萝终为杨牧所感动,与杨牧成为真正夫妻。又五年过去了,云紫萝无意中得知孟元超尚在人间,且成为义军少年领袖的讯息,思念之心日增。而杨牧也明白妻子内心所爱的人为孟元超,故设下假死的圈套,想借此挽回妻子的心。孰料却令妻子背上嫌疑而离家,这也是各人所始料未及之事。而劫走杨华之人为云紫萝的旧日好友宋腾霄。
云紫萝往见孟元超,在窗外却见到孟元超与师妹吕思美一起,云察觉吕思美对孟元超之情意,又念及嫁与杨牧之事难以向孟元超解释,踌躇再三,适逢孟元超师傅的仇家点苍双煞卜天雕、段仇世前来寻仇,云紫萝助孟元超击败对手后悄然离去,而一切更令同在暗处的杨牧妒火中烧。一时心起歹意,竟同点苍双煞密谋抢走杨华暗害孟元超,却被点苍双煞所拒并羞辱一番,此事又被清廷鹰爪石朝矶作为要挟迫杨就范,杨牧一念之差,竟成清廷鹰爪,受命于江湖中散布谣言中伤孟元超。点苍双煞从宋腾霄手中抢走杨华,却深爱其资质过人,决心收为徒弟。
孟元超离开苏州后遇到扶桑派女侠林无双,结为朋友。而他的内心依然深爱着云紫萝,但他不知这时杨牧已在江湖中对其进行中伤,前途艰险。
云紫萝离开孟元超到太湖姨妈家暂住,无意中却结识了江湖豪侠缪长风,两人互为对方豪气英资所吸引。这时扶桑派的开山大会在泰山举行,各路英豪纷纷上山观礼。云紫萝也改装同缪长风一同上山。林无双的表哥牟宗涛本为扶桑派的杰出之士和武林第一剑客金逐流的好友,近年却功利之心日增,终为御林军统领北宫望所拉拢,步入歧途。为挽救整个门派不致被牟宗涛带进歧路,林无双在孟元超和一神秘之客的暗助下,在大会上击败牟宗涛,成为掌门人。而这时杨牧也在石朝矶指使下,挑拨姻亲四海游龙齐建业一同现身,诬陷孟元超诱拐其妻子,妄图将孟元超置于死地,好在江湖豪侠尉迟炯等相助,段仇世又于关键时刻挺身作证,孟元超才得以洗刷不白之冤,至此云紫萝也认清了杨牧的面目,大感痛苦,在缪长风开解下,决心与之断绝关系。
杨牧在陷害孟元超未成之下,羞怒交加,在清廷的暗助下,又多次挑动齐建业、震远镖局韩威武等人与云紫萝、缪长风及云紫萝姨母一家为难,几欲置云紫萝于死地。幸得缪长风拼死相助,孟元超等人也终赶到,云紫萝才摆脱困境,并与杨牧最终一刀两断,但这时,云紫萝却也生下了杨牧的儿子杨炎。缪长风内心深处虽深爱着云紫萝,但碍于周边压力,同时也渐渐明白云紫萝与孟元超原为爱侣,只得痛苦地和云紫萝分手,独自一人来到京师。会同孟元超,救出了被擒的天理教副总舵主李光夏。
牟宗涛失去了掌门之位后,利欲之心更重,终堕落为北宫望所用,几次暗害林无双、孟元超二人,幸好二人同心,又几次得神秘高手之助,才摆脱险境。泰山大会上,牟宗涛再一次策动阴谋,绑架林无双,以重新夺回掌门之位,形势危急中,那神秘高手终于现身,原来此人为扶桑派老一辈高手牟宗涛的师叔,牟宗涛阴谋败露,被其师叔带回扶桑,至此扶桑派清除内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气象。
云紫萝产后,寄居于武林前辈刘隐农家中,身子渐渐恢复,这日缪长风亦来探访。而段仇世也在同一日赶到,言寄居于点苍山和师兄卜天雕一起的杨华有难,众人在打败来袭的清廷高手后,又赶到大理。在段仇世家中了解到段原来曾有一场沉痛的情感创伤,性情才逐渐偏激。而这时卜天雕已被人杀害,杨华也被劫走,后幸得段仇世的朋友崆峒派高手丹丘生出手,才救了杨华,杨华又再成了丹丘生之徒。
缪长风终知危害师兄师嫂的仇人正是御林军统领北宫望和手下,当时的仇人已一个个授首,而这时北宫望正作为监军进兵小金川。小金川战场上一场生与死的大战,义军终败清军。孟元超受了重伤,云紫萝在战场中救了重伤的孟元超,而这时缪长风与北宫望也正在进行一场决斗,几番生死拼杀,缪长风张取胜。这时北宫望这边又有高手赶来,好在关键时分云紫萝也赶到,继续一场未完的战斗,最终强敌尽歼,然云紫萝和缪长风均已中了剧毒暗器,命在旦夕。云紫萝为救缪长风,舍去自身,为其吸去毒液而最终毒发不治身死。缪长风踽踽独行,狂歌当哭,此生他将负起教养云紫萝遗孤的责任。
Ⅲ 游剑江湖的点评鉴赏
游剑江湖——一代人的沧桑与浪漫
源远流长的天山派,在梁氏武侠中,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宏大的体系以及一个个鲜明的英雄形象常常惹人惊叹。然而,梁老不知不觉间建立起的一座广厦,也使自己深陷其中,成为了束缚想象与思考的枷锁,以至于他在《云海》中借厉胜男之手,给予这样一个体系毁灭性的打击,但厉胜男在个人升华的同时,却仍然未能带走渐趋体制化的天山派,之后的梁公,又再次回归到了《风雷》《侠骨》的沉闷场面中,天山派戏份是减弱了不少,但天山派的传人们仍在辉煌着,同时也把这个坑继续挖大。或许,梁老需要一次彻底的停顿与反思,需要一个独丆立丆的架构,以使他的创作灵感不再受着体制的束缚,让笔下的文字从一滩死水再次化为一泓清泉。
于是便有了《游剑江湖》。
《游剑》创作于1969年至1972年。这三年是怎样的三年?正是文革最盛的时候。而同时创作的两部小说,《鸣镝风云录》与《风云雷电》,无疑都被打上了文革的印记,革命与反抗继续成为主流旋律,繁琐的说教让人多少有些觉得乏味。而实际上,《游剑》的时代烙印却更为深刻,它所带来的,不止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与风貌,更有着迷惘与反思,苦闷与释放,而这种对人生的探索和思考以及对那个时代的反映与升华,是只有在天山派这个框架之外才能实现的。于是梁老毫不犹豫地将陈年的窠臼击碎,也在不惑之年再次收获了一次心灵的伟大回归。
《游剑》这部书,时常会让我想起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及电视剧《血色浪漫》。这三者都可以说是文革的产物,却都在文革苦闷的现实之中挖掘出了一些新鲜的东西,那个时代独特的爱情,及关于人性的思索,这些都是时代的产物,只不过却在混乱与教条的作用下最终湮没在茫茫文海之中。
偶尔能在父母的絮絮叨叨之中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点滴,这段时间无疑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段噩梦。下乡、插队、公社、批斗,这些简单的名词或多或少都在暗示着一个字,那就是“乱”。而《游剑》中同样是一个混乱的格局,不但清廷鹰爪和反清志士的争斗愈演愈烈,战争规模一再升级,而且还有海外扶桑岛的牟宗涛和扶桑七子各怀鬼胎,在中原搅风搅雨,这样严峻的形势,可以说是清系列前面任何一部作品都未有过的。文革乱,战争也乱,这样的乱殊途同归,只造就了流离失所,造就了人隔天涯,望穿枯眼的思念与等待。
脑海里时常浮现出一方天空,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晴朗的天空,虽然晴朗,却仍显得有些灰蒙蒙的,似乎还能嗅到几分萎靡的气味。然而这仍是骄阳似火的晴空,《游剑》中的晴朗,是只会出现在回忆里的,出现在梦境中的,和《阳光灿烂》以及《血色浪漫》的从青涩冲动到成熟的叙述方式不一样,梁老采取的是一种倒叙的方式,少年时期的片段是只在零碎的回忆里才会出现的,他不愿过多地去触碰少年时的青春与美好,只是用一种沧桑而凝重的笔调将这本书染成了彻头彻尾的灰色。但这部书里的人物,同样经历着这样一个成长过程,经历着动荡漂泊,死别生离,也造就了一些现代社会中很难发生的一些“奇观”,而这些独特的经历,都是那个时代人的专利,《游剑》中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正是这些专利的拥有者。
所以,我称他们为一代人,他们便是我们的父辈。他们的身上,有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迷惘与困惑,有少年时期的懵懂与冲动,也有渐渐长大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稳与坚强,他们比我们更明白责任的意义,也比我们更强烈地追求着某些慰藉,追求着在这样一个苦闷的环境中能够相伴一生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叫做“爱情”。爱是不会因为动丆乱丆与颠簸,以及混乱的人生价值取向而发霉变质的。正如书中云紫萝与缪长风以及孟元超的爱情一样,虽然最终无法再结出果实,却仍是绚烂地绽放,当生命在命运的打击之下行将枯萎之时,展示出生命的极致,这样的爱不需要长相厮守,却赋予了这样的时代里那些迷茫的人物以生机与活力,让他们见证了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刻。
混乱的时代所造就的不止是痛苦的别离,还有对人性的压抑。文革中的人们价值取向是混乱的,步步如履薄冰,只能按着那条路摇旗呐喊,真正的性情被埋没了。而《游剑》中,主角们是有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这种价值便是推翻清廷的统治,然而这种统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动摇的,也不是这种茫然的造反所能真正改变的,他们只能将大部分心血交给不知何处是尽头的反清斗争,从本质上来说无论对前景还是爱情与生活都是迷茫的,而对于云紫萝来说,这样的迷茫更甚,她终究只是一个女人,不是柳清瑶,也不是于承珠,她不会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构想,也不会革命论的长篇说教,柔弱与坚强两个对立的名词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只是在告诉人们,她是一个女人,只是一个女人,她有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与对孩子的母爱与温情。但不幸的是,她还是分得清“大是大非”的,所以仍是跟随在一些男人背后坚定不移的履行着革命的历史使命,所以她献出了爱情,献出了青春,献出了贞节,最后,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然而,人性终究是压抑不住的,过度的压抑只会使人对于某些方面的渴望愈发强烈。我们可以注意到,云紫萝和缪长风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聊的并不是革命大业,他们聊红楼,聊纳兰,也聊曾经那些美好或痛苦的回忆,而这,都是环境所压抑不住的。而对于人性的压抑,尤其使得人对于性的渴望愈发强烈。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及《血色浪漫》中,对于性的懵懂与冲动,都使主角干出了所无法弥补的蠢事。而《游剑》中的云紫萝与孟元超也在懵懂的少年代早早地共赴云雨,为后来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埋下了伏笔。缪长风同样在爱与性中懵懂和困惑着,尽管他早已年逾不惑,但这方面的理解甚至弱于许多少年。少年时期对于师姐朦胧的爱慕在他心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梁老也不断给出他对此苦苦思索的镜头,以至于当他遇到云紫萝时,很快就对这个性格方面和师姐很相似的女子产生了感情。好在中年人的沉稳仍使他与云紫萝的爱情从“性”中剥离出来,最终上升到爱情与友情的高度。
云紫萝这个人物,实则可看作是梁老那个时期内心的真实写照。云紫萝在爱情上迷惘,而他却在对自己的一生反思中迷惘,这种迷惘,在他的《金应熙的博学与迷惘》中有所提到,不止属于他的师友,也属于他,属于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而这种迷惘也不知不觉地流露在他的笔下,他无法通过《鸣镝》与《风云雷电》这两部近乎应付的小说中表现出来,只能诉诸于这部让他倾注了不少心血的《游剑》。他在书中一反传统地塑造出了一批独特的人物,也不厌其烦地在每一回前面附上一首精心挑选的引用或原创的诗词,只是为了尽量使这种感情显得更为深刻,更能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云紫萝代表着梁老的迷惘与坚强,那么缪长风,更像是一种感情的释放,他带给云紫萝以这个时代所难得的真情以及对爱与美的执着追求,他潇洒地吟游,狂放地长啸,那啸声掠空穿林,拨云散雾,一扫笼罩在人们头顶的重重阴霾,也一扫作者心中所郁积的苦闷,这样的人物是只会出现在这时的梁公笔下的。然而这种释放终究显得过于理想,也更像是梁老内心的一种寄托与渴望,而缪长风浓厚如醇酒般的中年心事也使他无法真正放得开。所以,书的最后,这种感情释放的重任重又交回了曾经迷惘的云紫萝身上,她用灿烂的死亡将爱情与生命发挥到了极致,终于打破了萦绕在书中人物与作者心灵之上的重重桎梏,以一种近乎暴力的美感将读者从残酷的现实中解脱出来,。然而这种死亡并不像《广陵剑》一样显得那么突兀,从一开始,梁老就赋予了这本书以强烈的命运感,那浸纸悲凉使全书中充斥着沧桑凝重的气氛,矛盾的不断深化使得死亡成了唯一的解脱与升华,成为了终结这一切矛盾的最好方式,于是枯燥和沉闷最终终结为强烈的悲剧感与命运感,达到了形而上泛宇宙的审美的高度。一个人,静静地专注于一个生命的升华与沉淀,内心不会不产生几丝微弱的悸动与震颤。在生命的极致面前,人的内心将不会有丝毫的私心杂念,他只会轻轻地,敞开他透明的胸怀,拥抱一个人世间最真实的美的诞生与完结。也只有在这种高度,人才会暂时性的忘记生命中的迷惘,在一瞬间达到精神最大限度的释放。当然,巨大的痛苦同时也宣告着一个时代的戛然终止,将那些曾经的沧桑岁月变成了只属于过往的一段回忆。
沧桑的岁月中所流逝的,不止有那些机械的革丆命丆大业,不止有迷惘的挣扎,也有着爱情的伊甸园。这些总是会不经意间在书中人的脑海里浮现出来,西子湖边,姑苏台畔,孤山探梅,灵隐参禅,时而萦绕眼前,代表着人们对于爱情的美好憧憬,这种憧憬,是任何环境与现实都无法左右的。云紫萝在战场上遇到沉睡的孟元超时,唱给他的,仍是那昔日游西湖时的小曲,仿佛将人带回年少的时光,带回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梦境,这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也令人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错觉,营造出似梦非梦的境界,云紫萝从梦中走来,还来了一段情,也为这段情划上了一个残忍却又美妙的句号。而梁老也常常把场景安排在草长莺飞的江南,碧波荡漾的太湖,以及云卷云舒的泰山,或许也正是想在这样苦闷的环境中,赋予着书中人物以最大程度的浪漫。书中的这样一代人在梁老的笔下,也逼真而深刻地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将沧桑与苦闷,深沉与悲凉,热忱与浪漫都抒写到了极致。
这是怎样的沧桑,又是怎样的一种浪漫呵!
而实际上,若将书中的这一代人看做五六十年代这一代,拥有他们所拥有的勤劳坚强等品质,那么续作中的孟华则似是七八十年代的人,独立沉稳,壮志凌云,杨炎更像是八九十年代的人,张扬的外表下隐藏是一颗嫉恶如仇,至情至性的心。而他们的境遇,比起父母来说也要好太多了,父母面临的是一个最为混乱和黑暗的时代,而且要白手起家,而留给他们的,还有义父、兄弟、姐姐、师父,他们所得到的关爱要比父辈多得多,从这点来说,他们要比上一代幸福许多。
有人可能会说,梁老写作时间是六七十年代,你能扯出这些,不纯属胡说八道?实际上,任何历史的发展,都是有着其轨迹可循的,小到当时一家之中的兄弟两人,未尝不能窥见些藩篱,而这从沉闷走向张扬的过程,都是一场动乱与压抑之后的必然产物。因而从《游剑江湖》到《绝塞传烽录》,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沉淀与终结,也见证着一个崭新时代的破茧而出。而这些,在梁老的作品中,都是有着其独特的意义的,见证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以及这段痛苦的历史所带来的独特美感。
于是,时光定格在那动人的一刻,那属于三十多年前的峥嵘岁月,属于一代人的沧桑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