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武侠小说值钱吗
㈠ 少林派卧龙生,武当派司马翎,台湾武侠九派作家对应江湖九大门派,梦回武侠盛世
我和许多人一样,自小便沉浸在武侠小说的世界中。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港台武侠盛世,到八九十年代的大陆武侠盛世,再到21世纪前十年的大陆新武侠,武侠小说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流行。然而,如今武侠已经变得无人问津,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我曾撰写过关于大陆新武侠为何衰落的文章,并介绍过许多港台武侠佳作。今天,我想回顾一下曾风行一时的台湾武侠盛世,介绍台湾武侠九大门派及其代表作家,以此缅怀那段辉煌的岁月。
提及台湾武侠小说,便不得不提及三剑客,其中以卧龙生为首。在50年代的台湾,武侠小说被视为禁书,被称为“腹诽文学”,意指影射现实的文学。当时台湾社会黑暗,人民生活和精神都十分贫乏,这为武侠小说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的空间。
同时,大量退伍军人涌入台湾,他们在军中退役后无所事事,社会鼓励他们创业。卧龙生本名牛鹤亭,曾是装甲兵,来到台湾后失去了生活来源,开始骑着三轮车。
1954年,朝鲜战争结束,中国大陆进入建设高潮。香港和台湾经过10年的发展,社会逐渐稳定,人们开始追求文化生活和享受。
1954年1月18日,香港《新晚报》刊载了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新派武侠小说由此诞生。民国时期,武侠小说已经流行,如还珠楼主、北派五大家等,但他们的作品让武侠脱离现实,充满神怪元素。梁羽生开创的新武侠主张“以侠胜武”,重点描写侠客,刻画人物,迅速风行。
1955年,金庸开始创作处女作《书剑恩仇录》,卧龙生也看到了武侠小说的潜力,开始学写武侠。由于台湾社会对武侠小说的偏见,他的作品一度无法发表。1957年,他创作的《风尘侠隐》出版,一炮打响,1959年,《飞燕惊龙》成为畅销书,卧龙生的名头彻底打响。
台湾武侠小说由此诞生,60年代和70年代,成为台湾武侠小说的盛世。1960年,蒋介石成为“终身总统”,台湾经济迅速增长。1966年,孙中山之子孙科提倡“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武侠小说因此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1960年代,台湾出现了空前的文学盛世,几乎全民写作武侠。据统计,当时有348位作家发行了2000余部作品,40000余集。
本文将记录这次台湾武侠盛世,以叶洪生先生划分的台湾武侠九大门派对应卧龙生的武侠九大门派,介绍各位武侠作家。
一、少林派——卧龙生
卧龙生是台湾武侠盟主,他的《飞燕惊龙》是台湾新派武侠的开山之作,他的“武林九大门派”设定对金庸等作家影响深远。
二、武当派——司马翎
司马翎的小说情节精彩,加入推理、间谍等元素,最大的特色是心理描写,被称为“超技击侠情派”。
三、峨眉派——诸葛青云
诸葛青云的小说文笔优美,有古典韵味,被称为“才子佳人派”,但后期作品同质化严重。
四、崆峒派——柳残阳
柳残阳的小说热血、残酷,被称为“硬汉派”,他的作品以帮会和江湖为主,充满硬汉热血。
五、点苍派——陈青云
陈青云的小说鬼气森森,被称为“鬼派”,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六、青城派——慕容美
慕容美的小说以诗词歌赋为主,被称为“诗情画意派”,他的文笔跳脱,不拘一格。
七、华山派——上官鼎
上官鼎的小说布局奇诡,以“诡秘奇情”武侠小说闻名,他的作品具有反思性,发人深省。
八、雪山派——高庸
高庸的小说具有反思性,被称为“讽世派”,但看过了难免乏味。
九、昆仑派——云中岳
云中岳的小说以明朝为背景,具有明确的历史背景,他的作品将历史融入小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台湾武侠经历了辉煌的岁月,虽然如今已逐渐衰落,但这些作家的名字值得我们铭记。
上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陷入困境,政治气氛变得紧张,台湾人对中华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