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喝酒场面
1. 古代武侠小说里,为何江湖侠士只会点熟牛肉配好酒
“小二,给爷捡好的牛肉上二斤,好酒一壶。”这几乎是武侠小说里,最为常见的台词,但凡有武功的大侠,到了饭馆必然会点一份上好的牛肉,再来他几斤上好酒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把那种洒脱的侠士风采展现的是淋漓尽致。这个主要就体现在《水浒传》上,经常看到林冲包几斤熟牛肉喝酒吃,武松吃熟牛肉等等,书中描写在店里要熟牛肉就酒喝的情景不下百处。
受其影响,金庸笔下最大的两个大侠,郭靖和乔峰,都是牛肉达人。古龙也是牛肉迷,在小说里介绍过一道菜“蚝油牛肉”,而且规定炒这道菜只能炒七下。陆小凤还有一个女朋友就叫做“牛肉汤”。梁羽生写的大侠南霁云,也是一进酒店就喊:“打五斤好酒,切三斤牛肉来!”
总的来说,武侠小说中的大侠套餐,主要是为了从侧面刻画人物形象。本来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被我们普遍认可,也就成为了一种潜意识里的文化符号。以至于我们只要看到“一坛好酒,再切几斤熟牛肉”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武侠和江湖。但是为什么这些大侠们都喜欢吃牛肉,不来点其他肉,比如猪肉、狗肉、鸡肉、鱼肉呢?其一,小说是明清之际流行的,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个时期,虽然没有太严厉的律法规定牛肉不允许贩卖的,但是牛还是很珍贵的。历史上的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耕牛对于国家的兴衰十分重要。简单来讲,耕牛几乎直接影响了当时的GDP,牛的地位自然与众不同。甚至在很多朝代,私自宰牛吃牛肉都会受到严厉的刑罚。明代公案小说《包公案》就曾经描写过一桩杀牛案。说两户邻家有怨,其中甲户偷偷把乙户的牛的舌头割了,乙户告包公调查,包公让他宰牛卖肉。于是甲户就抓住乙私自杀牛的罪过,将其告官。包公就此推理是甲割的牛舌。说明古代有这样的罪名。而英雄好汉多是义薄云天,天不怕地不怕。选择吃牛肉,更能体现他们的豪情。
无论是越喝酒越厉害的萧峰,还是憨直的郭靖,亦或是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他们的出场几乎都离不开酒水和熟牛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符合大众在潜意识里对于豪杰的想象。(骨子里敢于反抗,行事中豪气干云)其二,得从古代祭祀说起,祭祀的最高规格为“太牢”,就是用“牛,羊,猪”三畜祭祀上苍,是皇帝祭祀上天是用的。如果没有牛的话,那只能叫“少牢”,规格要低一些的,是是士大夫们祭祀时用的。既然牛是祭祀上苍的最高牲畜,是三牲之首,只有皇帝才配使用,所以熟牛肉有多贵可想而知。大侠豪杰都是视钱财如粪土、一掷千金的主儿。一坛陈年女儿红再切三斤熟牛肉,这个标准套餐是相当的豪华啊。普通百姓几乎是不可能享用的起,而大侠们都是义字当头,重情义轻财锦,这种套餐更符合他们的身份。
而且在古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是造反精神的表现,喝酒不用讲礼制,下层阶级吃上层阶级才能吃的食物,寓意在吃喝上不仅平等分配,并且夺取财富分配话语权。其三,豪杰大侠们神勇无比,自然需要消费能量高,营养价值高的牛肉。除此之外,当然最重要的是熟牛肉适合食用啦。酒食相配,熟牛肉在烹制的过程中已经加了多种佐料草药卤料,味道鲜美,而且快速加工,一热一切即可装盘,不用性子急的英雄们久等。温一壶老酒,与牛肉特别是酱牛肉切片相配,可谓是绝配。
2. 小说中描写大侠喝酒的句子
守望 当岁月在指尖飞舞,散乱的青丝,不经意间冷落了红颜。细数着苍白而凌乱的句子,浅吟着悲欢离合的唱词,默念着寂寞情思的惆怅,让幽锁的眉帘在唐诗宋词里慢慢绽放。斜月如钩,折骨焚香,独立中宵,为谁消瘦?
3. 武侠小说中的酒肉文化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七公嗜吃如命,九指神丐的大名,就是因为年轻时贪吃误事,没能救成义士的性命,一狠心便砍了自己的食指。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该吃还是要吃,该喝还是要喝。杨过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华山之巅。在暮色茫茫的华山绝顶,杨过见到这头发花白的老者,天生狂傲的他,竟也生了敬意。七公背上一个大葫芦,满满的装着美酒,背囊里藏着无数佐料和吃饭的家伙,这一老一小,二人一起风卷残云般得消灭了百来条大蜈蚣。
4. 我的论文是写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酒文化。谁能给点信息
长篇的引用篇幅就不多说了,3楼的很全,足够了。我想针对楼主的“文化”提点意见
对金庸酒文化的讨论,除了三楼引用的篇幅,也就是酒,作为一种饮品的饮用文化,更重要的是酒的氛围中所催生的侠文化。
我觉得比较经典的段落应该算是《天龙八部》中的章节。除了二楼所提到的乔、段之交以外,还有以乔峰为主角的聚贤庄、少林寺两战。从两次大战的文字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主角基本处在绝境(虽然我们都知道主角是不会半路死掉的),绝境之中,酒作为一种催化剂出现,第一次是同中原群雄的决裂,第二次是对整个中原武林的挑战,情况之严重可想而知。关于酒的所有场景都很简单,举起酒碗(袋),将酒吞下去。这个时候,酒本身的意义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同情况之下,酒对当事人情绪的催化!
综上所述,我觉得酒文化里比酒本身更重要的是酒对人情绪的影响。
金庸的作品中类似的章节还有的,自己去找下。不过觉得古龙的小说酒味更重一些
个人意见,不要笑话啊
5. 金庸武侠小说中天龙八部的精彩片段 不要太多,150字 并简要分析一下
那声音冷笑道:“你又不是我的徒子徒孙,我怎能指点于你?”虚竹道:“是,是!小僧妄言,前辈恕罪。敌方人众,小僧不是他们敌手,我……我这可要逃走了。”说了这句话,提气向山峰上奔去。背后那声音道:“这山峰是条绝路,他们在山峰下把守住了,你如何逃得出去?”虚竹一呆,停了脚步,道:“我……我……我倒没想到。前辈慈悲,指点一条明路。”
这里用幽默的手法叙述了虚竹的性格,并映射了虚竹所处环境下所造就的人生经历、一个老实不通窍的小和尚却遇上童姥学得一身武学,这也印证了佛家的万事不可强求,无心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