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的創新模式
1. 科幻小說有沒有以經濟學作為科幻創意的
經濟學科幻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創意,我也一直在尋求與此有關的(包括所有以社會科學及交叉學科為基礎的)科幻構想.
像是阿西莫夫的《基地》於帝國三部曲中的《星空暗流》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經濟學,而海因萊因的《銀河系公民》也滲透了這一點,
但這些都比較膚淺,只體現了市場經濟或經濟對社會的作用這些比較淺顯的議題。
而以經濟學中的概率論為主體的科幻小說可就多了,如《櫥窗里的荷蘭賭徒》等等,但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經濟學科幻。
雖然我不能肯定是否世界上還沒有真正以經濟學為主體的科幻面市,但我相信這是一個一定會被寫到的主題,我們也可以發揮想像,自己提出一些構想嘛。
PS:很高興有人能對科幻的創新作這么有創見性的思考,我再回到你的問題本原說一說吧。我想你應該十分關注科幻的「預見」這一功能吧。如果說預見金融危機,太多的書都或多或少地提到過(反烏托邦小說中設想的各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崩潰;各類經濟學書籍中對未來經濟危機的預測),不過「預見」只是科幻的一個功能,而非特徵,往往也不是目的。科幻中的「預見」都不是針對於某一事件的,只是按其對未來社會走向的構想自然推理而成的產物,而後真正發生危機時,人們將小說中的描寫一套,發現很像,不過是證明了小說在科學推理上的嚴謹性於在幻想上的切實性罷了。預見的真正目的在於警示,所以我相信近幾年一定會有以科幻小說為形式的描寫金融危機的書問世,因為此時的人們,太需要警示。
2. 科幻小說的分類
科幻小說也是通俗小說的一種,與一般的傳統小說不同,其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但它又是一種文藝創作,並不擔負著傳播科學知識的任務。
從抒寫幻想的方式來看,它應歸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范疇。一些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小說,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小說里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如潛水艇、機器人、宇宙航行等。 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為基礎,以描寫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Hard SF)--無論我們有了怎樣創新的理解,這都是硬科幻的原始定義。
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試圖重置這個定義: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的。
歷史上在談及「硬科幻」時,還使用過另外一個詞Hardcore SF。按照科幻界的解釋,該詞與HardSF本不盡相同,它往往指那些「沿襲科幻黃金時代創作流派風格並重復某些主題的科幻作品」--從主題限制上講與上述硬科幻大同小異,而從「流派風格」上的限定來看實際是指一種敘述方式——也就是說,上述重置的定義更接近這個定義。 雖然「硬科幻」、「軟科幻」的分法常見於諸許多雜志、網站和愛好者之口,但贊成者內部對「軟硬」的定義也存在爭議;同樣,有許多人拒絕承認這種說法,認為沒有必要去細分科幻小說。
一個典型的混亂案例是《星球大戰》(Star Wars)。起初許多保守的愛好者因為其中「原力」(Force,某種超自然的精神力量)的設定而認為它不屬於科幻,而只能算奇幻小說,或好萊塢太空電影,反正不是科幻;另一些硬科幻小說擁護者認為好萊塢太空電影都是奇幻;而公眾一般直截了當地把它們統統歸為「科幻電影」。
一般認為這類作品嚴格上是應當歸入太空歌劇的范圍,其特點是對於非科幻迷來說,因為其模仿歷史和現實的人物言行,反而有真實的感覺,所以對於公眾來說更為嚴肅。所以阿西莫夫和田中芳樹等著名科幻作家,都因為反過來利用人不知未來卻知道過去,而故意把未來和歷史類比,吸引讀者對未來和太空的嚮往。
特攝或動畫等影像媒體的盛行,使一些人相反地以荷里活太空電影或日本超現實軍事動畫為基準,倒轉來認定,模仿威爾斯強調探索和反思的作品不是科幻。例如認為涼宮春日系列不是科幻,而是借用了科幻詞語的校園戀愛幻想故事,可見科幻的定義是隨時代和地方而變化的。
還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凡爾納是「硬科幻」的鼻祖;威爾斯則是「軟科幻」的宗師。實際上,威爾斯的作品中對科技的幻想和直接描寫一點也不比凡爾納保守;《海底兩萬里》也花費了幾個章節來描寫世界各地對神秘的「鸚鵡螺號」的猜疑與震動。因此將他們並列對立起來難免有失偏頗。
為了解決上述混亂,曾經出現一種新的說法,SF不再是「ScienceFiction」或者「SciFi」、「ScientiFiction」、「Science Fantasy」之類的縮寫,而變為代表「Speculative Fiction」,即推測性小說。這個「SF」的定義比較寬容,試圖涵蓋之前糾纏不清的科幻定義。
3. 科幻小說中有哪些驚艷的技術或理論
一般的硬科幻作品裡會大量運用已知科學理論,例如劉慈欣的《三體》系列裡面就用到了一些現代物理學理論知識,具體可參考李淼老師的書《三體中的物理學》。
4. 科幻小說。。。不知道如何起筆
如今國內的科幻市場很不景氣,如果是純粹抱著感興趣的態度去寫科幻小說的話希望你能寫出自己的觀點,國內從事科幻小說創作的人才凋零和斷層很嚴重,劉慈欣、王晉康都接近50歲了,他們的小說離我們青年人的期望值相差很遠,主要原因是無法全面深入把握青少年群體的價值取向和閱讀愛好。
如果你是理工科出身的具有扎實技術功底的可以考慮寫一下硬科幻小說,硬科幻對文筆的要求不是很高,如果是對社會的認識程度較高,可以寫一些軟科幻題材的小說,希望你能寫一些硬科幻小說,因為由於國人科技文化知識的匱乏導致硬科幻實在是太少了。
要想寫出具有自己的觀點的科幻小說實在是太難了,不過要是短篇小說,努力下也能做到標新立異,當然要是寫長篇的話最好還是嘗試對別人的一些觀點和寫作模式進行組合吧,否則單憑自己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我也是科幻愛好者,以後准備寫一部長篇的以星際戰爭為背景的宇宙探險類奇幻青春硬科幻小說,以後可以多交流。
《銀河英雄傳說》雖然有點老,但也算得上是硬科幻,日本人的科幻想像力從這部小說中可見一斑,《沙丘魔堡》雖然更老,內容晦澀,不符合國人的閱讀口味,卻是科幻迷的必看小說,因為作品建立一個完整的科幻體系,內容涉及科技、社會、政治、軍事等各方面,連同名游戲都出來了,硬科幻小說之父阿西莫夫的幾部長篇系列也是必看的,如果能完全看懂,並基本掌握了寫作框架、模式、敘事手法等宏觀層面和細節上的東西,對以後的創作絕對是受益無窮的。
5. 我想寫一本科幻小說,要怎麼寫才能受歡迎必須要有創新性嗎
想像力是必須的,但是寫的好,小說內容必須要足夠的吸引人。
6. 科幻小說中譯英翻譯策略論文有何創新點
要每天詳細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每周都把當周的實驗整理成 word 和 ppt 的形式,及時總結失敗原因以利於進一步實驗,整理成功的成果,把它們做成類似於你要發表期刊要求的圖片和表格的形式,這也是論文寫作的一部分。
7. 科幻小說里產生了哪些對未來的有趣構想
原子進化論,描述了人類的進化。
建議大夥去看看,起點,(愛奇藝文學都可以看。)
8. 科幻小說有助於創新嗎英語作文120左右
科幻小說有助於創新嗎?英語作文在120喝完,小說當然有利於創新,但是創新的不要沒譜就好,要尊重事實規律為基礎。
9. 科幻小說的寫作特色
你是想要寫作指導還是俗套橋段集?
下面是寫作指導,正統奇幻的,不是網路上流行的垃圾小說的。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10. 科幻小說的特點
在文學中,奇幻小說這種小說形式包括了長篇小說、短篇小說、角色扮演游戲和電影,依文化背景可區分為東方奇幻小說與西方奇幻小說,故事結構多半以神話與宗教以及古老傳說為設定,因而具有其獨特之世界觀。典型的奇幻小說大都發生在與地球迥然不同的世界中,充滿了神話生物和魔法力量。奇幻小說這種體裁與科幻小說與恐怖小說既有聯系,又有不同。這三種體裁起重要作用的都是幻想成分,都以現實為基礎或者推測現實曾經怎樣、應當怎樣。奇幻小說的特點是魔法、勇敢的騎士、不幸的少女、虛構生物和探索。奇幻小說有悠久、卓越的歷史,起源自希臘神話和羅馬神話(特別是荷馬的奧德賽)、其他史詩如貝奧武甫、和中世紀浪漫文學的廣泛基礎。亞瑟王的傳說是當代奇幻小說的另一個先驅,充滿了大量的魔法、劍術、浪漫和輪廓鮮明的道德問題。與科幻小說不同之處,在於奇幻小說之背景,通常較偏向非百分之百理性或是不可預測的世界結構上(內容多有魔法、劍、神、惡魔、先知),以時間序區分,奇幻小說較偏向過去也就是歷史中尋求背景依據或是相似,而科幻小說則會偏向現有科技的延續,強化及加強想像。
62
5 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