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平行宇宙理論
Ⅰ 誰知道關於平行宇宙的一些理論以及多維空間的構想
平行宇宙的大概定義:假設你手裡拿著一片樹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一片樹葉,當然啦,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么。能不能換種看法呢:你手裡拿著無數片樹葉,只不過它們全都一模一樣,在時間空間上疊合在一起了,所以你只能看見一片樹葉,甚至連你自己都有無限多個,只不過疊在一起了,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沒准會分一個出來呢。但是分出來的不止你一個人,整個世界都會跟著分出去了,於是有兩個互不相乾的世界,其中各有一個一模一樣的你,只是你們倆永遠都不會碰到一起,也就無從知道對方的存在,這就是所謂平行宇宙了。
往高深里說,這牽涉到量子物理學,往淺顯里說,估計大家小時候閑來沒事也想到過這個。它可以叫:平行宇宙、平行世界。 舉一個大家都可能想過的例子:穿越時空。 比如說有一天,我要回到過去去殺我的外祖母。那我殺了我的外祖母,我豈不是本來就不存在?所以說這種穿越時空是矛盾的,這也就是著名的《外祖母悖論》。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看,如果我穿越到了的是一個與我本來的世界完全不相乾的世界,只是在我去到之前,那個世界的一切都跟我原先的那個世界的過去完全相同,我就算是殺了我全家,原本的那一個世界也是什麼都不會改變的。那「穿越時空」似乎就可以說通了,而所謂的那個「與我本來的世界完全不相乾的世界,只是在我去到之前,那個世界的一切都跟我原先的那個世界的過去完全相同」的世界就是我們要說的平行宇宙理論中的一種。 平行宇宙理論最早是由埃弗萊特於1957年提出。量子平行宇宙
基本理論
在量子學的多世界理論(不用理它是什麼東東,重要的是看後面的解釋)中提到這些平行宇宙彼此之間都有著相同的起源,而這些宇宙彼此之間的基本物理定律相同,但物理常數可能會有所不同,而它們亦可能處於不同的狀態,而且這些宇宙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的聯系,因此它們彼此之間沒有任何訊息互通,這些宇宙彼此之間的關系由它們之間的疊加態決定的。
疊加狀態
上一段中提到了「疊加」狀態。所謂的疊加,大概就是說:平行宇宙是重疊在一起的。它們是以重疊的狀態存在的,就是在我們的這個空間中,疊加了無數的平行宇宙,無數的平行宇宙重疊在一起,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無數分之一的一個平行宇宙。 我們看不到其他的平行宇宙,因為我們重疊在一起了,由於我們這個宇宙的空間這能讓無數的平行宇宙重疊存在,如果平行宇宙彼此之間分解出來,不再重疊,而是讓各個平行宇宙之間可以取得聯系,那麼整個宇宙就可能變得極其混亂,不同的物理常數互相存在著(這是相當的恐怖的,舉個例子:光在你家裡可能比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裡的你的家快一點。)這些改變,可能會讓不同的宇宙之間的物質互相影響,改變他們的本質,甚至引起一場恐怖的大爆炸,將所有的量子平行宇宙都毀於一旦。
存在和形成方式
根據上一部分,量子平行宇宙是互相重疊的。 現在來說說這類的平行宇宙的形成。 根據這類的理論,量子平行宇宙是隨時隨地的、不知不覺地就會產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會產生一個平行宇宙,就是說,每一件事會出現不同的過程和後果,而這些不同的過程和結果都產生了一個新的平行宇宙。比如說你拋一個骰子,骰子落地後,你看到的是1點朝上,而骰子有6個面,每個面都有可能朝上。正在這個時候,就已經產生了許多個平行宇宙,每個平行宇宙中,這個骰子朝上的那一面都不同。(換一個例子:當我橫穿馬路的時候,在我的這個平行宇宙中,我可能是安全的走過去了,但就在我走到一半的時候,分解出了另一個相同的世界,在相同的那條馬路上,我可能已經給撞死了。) 總之,量子平行宇宙說明了李寧的那句:一切皆有可能。 很多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都是根據這類的平行宇宙來編故事的。
關於多維空間?可以簡單參考下以下資料:
多維空間定義 「維」是一種度量,在三維空間坐標上,加上時間,時空互相聯系,就構成四維時空。現在科學家的理論認為整個宇宙是十一維的,只是人類的理解只能理解到3維,打個比喻:一個智能生物生活在我們周圍,但只能理解二維,那它就處在二維世界了嗎?但在它們周圍的我們卻分明認為是三維,雙方都是智能生物,誰對誰編輯本段具體維數
0維
○維:沒有長寬高,單純的一個點,如奇點。
一維
一維空間 只有長度
二維
二維空間 平面世界,只有長寬和寬度
三維
三維空間 長寬高 立體世界 我們肉眼親身感覺到看到的世界 三維空間是點的位置由三個坐標決定的空間。客觀存在的現實空間就是三維空間,具有長、寬、高三種度量。數學、物理等學科中引進的多維空間概念,是在三維空間基礎上所作的科學抽象。
四維
四維空間 一個時空的概念 日常生活所提及的「四維空間」,大多數都是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中提及的「四維時空」概念。我們的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時空的關系,是在空間的架構上比普通三維空間的長、寬、高三條軸外又加了一條時間軸,而這條時間的軸是一條虛數值的軸。根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相對論所說:我們生活中所面對的三維空間加上時間構成所謂四維空間。
其餘的維數還有:
五維空間 六維空間 七維空間 八維空間 九維空間 十維空間 十一維空間
「維」的定義
一維是線,二維是面,三維是靜態空間,四維是動態空間(因為有了時間)。 我們在物理學中描述某一變化著的事件時 所必須的變化的參數。這個參數就叫做維。幾個參數就是幾個維。比如描述「門」的位置就只需要角度所以是一維的 而不是二維 簡單地說:0維是點,沒有長、寬、高。一維是由無數的點組成的一條線,只有長度,沒有寬、高。二維是由無數的線組成的面,有長、寬沒有高。三維是由無數的面組成的體,有長寬高。維可以理解成方向。 因為人的眼睛只能看到三維,所以三維以上很難解釋。正如一個智力正常,先天沒有一隻眼睛,一隻耳朵的人(這樣就沒有雙眼效應,雙耳效應),他就很難理解距離了,他很可能認為這個世界是2維的. 一個簡單的說法:N維就是N條直線兩兩垂直所形成的空間 因為,人類只能理解到3維,所以後面的維度可以通過數學理論構建,但要仔細理解就很難.在量子力學,目前仍在建立的膜理論,認為世界是11維的.
多維空間存在意義
理解了宇宙的空間有更多維存在,再回過來看相對論與量子理論是如何產生矛盾的,我們就很容易理解了:這兩個理論在日常的三維空間里是不可能統一的,它們的矛盾是必然的,只有在高維空間里才能得到統一。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我們可以舉一個三維世界和二維世界的例子。我們首先假設有一些生活在二維平面世界的生命,它們的世界裡只有長和寬,根本無法理解第三維——「高」這一維。因此,它們對三維世界的感知只限於三維物體在平面世界的投影,或者三維物體與平面世界的接觸面,試想一想,一個平面生命怎麼能夠通過投影來想像三維物體的豐富性和完整性呢?當三維物體與平面世界接觸時,三維物體在平面世界上的零碎片段,比如一張桌子的四根腳柱、人印在地面上的兩雙鞋印,更讓平面生命摸不著頭腦——這些拼不到一起的碎片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它們不能想像,四片互不相連的印跡怎麼會構成一張完整的桌子呢?那斷斷續續的鞋印上怎麼會有一雙完整的鞋呢?而且,鞋的上面竟然還有一個更加完整的人!用二維的眼光來打量這些碎片,你永遠不可能將它們拼成一個整體。 於是有一天,一個足智多謀的平面生命偶然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它宣布,平面世界之外還有一個「向上」的第三維,如果順著這些碎片「向上」看,其實碎片是一個完整的整體!這真是個驚人的見解,大多數平面生命都困惑不解。 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的遭遇與這種情況非常相似,在我們的三維空間里,它們就像兩塊互不相乾的碎片,永遠也拼合不到一起。但把空間「向上」抬一抬,把宇宙變為十維空間,相對論和量子理論這兩塊看似互不相乾的碎片就會令人震驚地結合得天衣無縫,成為一個更完整的理論大廈的兩根互相依存的支柱!雖然我們在三維空間中無法想像和描述一個多維的空間,但我們卻能通過復雜的數學方程推導出它的存在。
多維空間的產生
在宇宙的極早期,它誕生的10^-43秒內,它的直徑僅有10^-33厘米,含有豐富的十維空間,所有的空間維都平等地卷縮在一起。在那樣的空間中,宇宙的能量極高、溫度極高,所有四種力都融為一體,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可以歸結為一個理論。 但是,這樣高維度、高能量、高溫度的空間是極不穩定的,就像脹氣太多的氣球,於是大爆炸發生了。維度被解散、能量發散、溫度降低。三維的空間和一維的時間無限延伸開來,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可感知的宇宙;而另外六維的空間則仍然卷縮在普朗克尺度(即10^-33厘米)以內。 當宇宙處在10^32K這樣極高的溫度(這溫度比我們得到的太陽的溫度高10^26倍)時,引力與其他大統一力分離開來,引力隨著宇宙的膨脹而不斷延伸成長程力,。隨著宇宙進一步脹大和冷卻,其它三種力也開始破裂,強相互作用力和弱—電力剝離開來。 當宇宙產生10^-9秒之後,它的溫度降低到了10^15K,這時弱—電力破缺為電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在這一溫度,所有四種力都已相互分離,宇宙成了由自由誇克、輕子和光子組成的一鍋「湯」。稍後,隨著宇宙進一步冷卻,誇克組合成質子和中子。它們最終形成原子核。在宇宙產生3分鍾後,穩定的原子核開始形成。 當大爆炸發生30萬年後,最早的原子問世。宇宙的溫度降至3000K,氫原子可以形成,其不至於由碰撞而破裂。此時,宇宙終於變得透明,光可以傳播數光年而不被吸收。 在大爆炸發生100至200億年後的今天,宇宙驚人的不對稱,破缺致使四種力彼此間有驚人的差異。原來火星的溫度現在已被冷卻至3K,這已接近絕對零度。 這就是宇宙的演變史,隨著宇宙的漸漸冷卻,力將解除相互的糾纏,逐步分離出來。首先引力破裂出來,然後強相互作用力,接著弱力,最後只有電磁力保持不破缺。
空間中的裂縫
超弦理論還給我們帶來一個更加令人震驚的結果:我們的空間結構居然是離散的,而不是連續的!在我們的日常經驗中,空間和時間總是無限可分的,但事實卻大謬不然。空間和時間都有自己的最小值:空間的最小尺度為10^-33厘米,時間的最小值是10^-43秒。因為當空間小到10^-33厘米後,時間和空間就會融為一體,空間維度就會高達十維,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空間還能分割,那也是我們目前所不能了解的了。 事實上,量子理論就是關於「離散的量」理論,「量子」一詞的含意就是「一個量」或「一個離散的量」。早在1900年,量子理論剛誕生時,科學家們就發現,在微小的粒子世界,能量是一份一份發出的,而不是連續發出的。就像人民幣的最小單位是「分」,乒乓球只能一個一個地買,而不能半個半個地買,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關於事物不可無限分割的例子。 雖然當時科學家已經知道了粒子能量的不連續性,但他們卻不知道為何有這種不連續性,只是被迫接受而已。但現在我們都知道了,這與空間的不連續性密切相關。正是由於空間有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單位,才會影響到基本粒子的能量發射方式。 現在,我們基於時間和空間是連續的舊理論必須被拋棄,在普朗克尺度下,弦是一段一段的,開弦就是一段線,閉弦就是一個圓圈,每一個弦片攜帶的都是一份一份的動量和能量。 空間具有一個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值,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呢?我們很容易想到:我們宏觀的空間結構是由一份份最小的空間包組合起來,在這一份份的空間包中間,極有可能存在著我們無法探測的空間裂縫!所謂「蟲洞理論」中在空間中鑿開一個洞口的設想,從理論上來說真的是可行的,這就是尋找相鄰空間包之間的裂縫,然後用難以想像的高能量轟開這個裂縫,一個蟲洞就出現了!可以說,小小的十維空間包以及它們之間的裂縫存在於我們空間的每一個角落,只要我們有足夠的能量,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鑿開一個蟲洞。
大統一宇宙理論
今天,我們深深知道,浩瀚宇宙中所有紛繁復雜的現象都可以追溯到同一個源頭,人類發現的大大小小的規律最終都可以被一個根本的規律所囊括。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以地球生命的發展為例:我們人類不同的人種都可以追溯到同一個起源,而人、猩猩、猿猴又可以追溯到同一個祖先,以此類推,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擁有相同的祖先,所有的動植物也都擁有相同的祖先,最後,所有的生命都起源於同一個細胞——生命只有一個源頭。 宇宙中所有星系的起源也同樣能夠追溯到同一個源頭,太陽系中的星體都起源於同一個星雲,所有的星雲都起源於相同的分子,所有的分子都由那幾百種基本粒子演變而來。這樣,順著時間之流一直向上溯源,我們終於來到了大爆炸開始的時刻,在這里,空間、時間和物質都是融為一體的,一切都歸結為一點。 宇宙從同一點出發,經過了100多億年的漫長歲月,進化出一個復雜多變的世界,但不管這個世界是如何千變萬化,在所有現象的背後,都有一個最根本的規律在運行,這就是宇宙起點時的源頭規律。這個規律就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規律——所謂「萬物至理」即是如此。 這個「萬物至理」的理論就是超弦理論,它建構了宇宙開始時刻的十維空間圖象,隨著十維空間的崩裂,超弦理論也分裂成兩個理論——相對論和量子理論,此後,隨著物質豐富性的增加,它們又分裂成更多的理論。今天,我們不斷向上回溯,終於描繪出了宇宙大統一的圖景——一個極具神秘色彩的十維宇宙錯!
Ⅱ 關於平行宇宙的研究
首先,我覺得、主觀稱自己所在的宇宙為第一宇宙、是可以的。但按照你的說法、和實際的情況來說、若真有平行宇宙、則所有的平行宇宙都是平等的、沒有第一第二、沒有所謂的「我們」的影射。
其次、所謂的十字路口、個人認為有無限個。是這樣說的:按照現在的量子場論和相對論的e=mc^2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在小時空里,可以以空的能量產生無限多的正負粒子對(只要在一定時間內歸還能量粒子對消失),每對都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對事件產生一定影響宇宙的發展趨勢可能由此改變。
關於時間旅行、你的說法、我無法反駁、但也不贊同、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人類太弱、影響力太小、也管不了時間的腳步。
我還是喜歡現在的理論、雖然不是專家、但我認為還是有據可循的理論好、幻想無用、只能在自己的腦海里產生一個世界、難以改變現實、所以我們都是屌絲。
Ⅲ 有沒有關於平行宇宙之類的科幻小說
《時空隧道迷失記》
《月亮不是那個月亮》
《灰米星人的陰謀》
《太空激戰奇觀》
《流浪地球》
《小兵傳說》
《機動風暴》
《星際屠夫 》
Ⅳ 求時空穿越平行宇宙類的科幻小說。
超級蟲洞
超級蟲洞,能夠隨時開啟時空隧道,讓人往返穿越於各個平行宇宙。帶一面試衣鏡回到八百年前的大宋,可以換一座豪華大宅和幾個千嬌百媚的婢女。運兩百袋大米去到喪屍橫行的末世,可以換取一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壁虎尾巴上的基因樣本,可以從某個高科技世界換回一條機器人生產線。 精彩人生,源於無數次穿越……
末世超級商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商人,我的職責,就是將兩個時空的商品相互販賣。 末世的食糧,如同金子一般珍貴,這個當然不能放手。現代里稀缺的金屬?末世里隨便...
靜的平行世界
逝去的往日,你究竟錯過什麼風景?重來一次,你是否會更加留心那些美好?
註定的未來,你有過什麼更多期盼?改變一次,你能否得到你所期望的結果?
我家後院是異界
九道驚雷在老宅的後院轟出了一道窟窿,林風驚奇的發現,通過這條神奇的窟窿,他可以往返於地球與光明大陸。
Ⅳ 大量的科幻小說里都會提到什麼宇宙概念,,如平行宇宙,空間裂縫
平行世界,說的是在另一個次元里有個和顯示世界一樣或類似的世界但依著不同的時間軌跡。
空間裂縫那就多了,比如時空裂縫,掉進去會時空穿梭或者進入先前所說的平行世界
Ⅵ 平行宇宙理論誰提出的
你是否曾經好奇過在宇宙的別處是否存在著其他形式的生命?會好奇「別處」有什麼或者在地球上的我們人類是否是宇宙中特別且僅有的是非常自然的。
不過有的科學家早已不只是探討其他的生命形式了,他們立論表明在別處或許存在著一個和我們共存的其他宇宙。還有的科學家認為這樣的宇宙可能有無數多個,統稱為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是否可能在別處某個地方有另一個你存在於你的過去或者未來里?那些相信平行宇宙的人認為有許多同時存在的宇宙,這些宇宙處於不同的時間節點並有著不同的過去和未來,我們的宇宙只是這浩浩湯湯的宇宙長江中的一個分流。
這聽起來很像是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的情節是不是?多年來確實誕生了很多科幻作品打開了世界各地眾多讀者觀眾的腦洞。但平行宇宙的想法真的只是人們在一廂情願地相信嗎?
平行宇宙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954年,一位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學生休·埃弗雷特三世(Hugh Everett III)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認為平行宇宙和我們的宇宙一樣是存在的,並且和我們的宇宙是相關的,這些平行宇宙是從我們的宇宙衍生出的分流,我們的宇宙也是從其他宇宙衍生出的分流。
在平行宇宙中,世界大戰可能會有不同的結局。有的物種(比如恐龍)也許還存活著在特定的平行宇宙中。同樣的,在特定的平行宇宙中,人類自己也許已經滅絕了。
這聽起來是不是有些不切實際?為什麼一個年輕的科學家要提出如此激進的想法?那個年代的量子物理領域正在蓬勃發展,有許多實驗的結果無法得到解釋,埃弗雷特提出平行宇宙正是他試圖去回答這些問題的一個嘗試,而平行宇宙之後也作為多重世界理論被人們所熟知。
量子物理物理是對量子尺度下的研究,量子尺度是目前科學家所探測到的最小的尺度。存在於亞原子級別的量子物質有時候會表現得沒有規律可循,這使得科學家們相信還有一些我們並不知道的科學定律存在著。
舉個例子,研究量子物質的科學家們很快就發現,量子粒子(例如光子)會反復無常地呈現出不同的形態,觀測到光子的科學家們注意到光子有的時候會表現的像粒子,而有的時候又表現得像波。這就好比是這一刻你是一個固體的人,而下一刻你就是氣體了。科學家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波粒二象性」(Particle-wave Duality)。(波粒二象性:微觀粒子有時候會顯示出波動性有時又會顯現出粒子性。不確定性原理:一個微觀粒子的某些物理量不可能同時具有確定的數值,其中一個量越確定,另一個量的不確定程度就越大。)
物理學家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提出我們僅僅是觀察量子物質就會影響其行為。另一位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eils Bohr)表示贊成,他認為量子粒子在同一時刻處於所有可能存在的狀態,當我們觀察它們的時候影響了它們的行為,使得它們在那一刻坍縮到了一個確定的狀態。(海森堡主要貢獻:不確定性原理;量子力學的矩陣形式。玻爾主要貢獻:原子的玻爾模型;量子力學的互補原理。)
埃弗雷特的多重世界理論是玻爾對量子物質的觀點的另一種解讀。從埃佛雷特的視角出發,觀察量子物質並不是引發了狀態的坍縮,而是宇宙的現實分裂。不誇張地說,宇宙在不斷地復制,為量子物質可能存在的每一種狀態分裂成了多重平行宇宙。
多重世界理論有一些令一些科學家感到不快的暗示。舉個例子,加入你曾經經歷過一個你有可能會因此死亡的事件,那麼根據埃佛雷特的理論就會存在著一個你已經死亡了的平行宇宙!許多人同樣不喜歡埃佛雷特的理論,因為它和我們對時間的概念的基本理解是有沖突的。
埃佛雷特的理論多年來都被認為是牽強附會的,但是一些科學家的思想實驗表明了其理論上是有可能成立的,使得最近科學家們又開始對該理論產生了興趣。
有趣的是,埃佛雷特的理論不是解釋量子力學的唯一途徑。另一種名為弦理論(String Theory)表明有一種比量子物質還要小的粒子存在,且弦理論也表明平行宇宙是可能存在的。
所以誰知道呢~也許真的有平行宇宙存在呢!也許你某天可以開始學習量子物理然後來解答所有這個世界想知道的所有問題吧!
Ⅶ 科幻小說中有哪些驚艷的技術或理論
一般的硬科幻作品裡會大量運用已知科學理論,例如劉慈欣的《三體》系列裡面就用到了一些現代物理學理論知識,具體可參考李淼老師的書《三體中的物理學》。
Ⅷ 關於平行宇宙,你知道嗎
不要覺得平行宇宙的這個概念是科幻小說家們的靈光一現,其實,早在上個世紀初,就有科學家提出了在我們所知宇宙中,存在著另一些的平行宇宙!首先,讓我們來說一下平行宇宙的這個概念是什麼。
可能有的小夥伴讀了一些科幻小說,說在我們的世界裡,存在著另外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有著跟我們一樣的生物,這些生物過著跟我們一樣的生活,這其實是科幻小說作家為了吸引讀者眼球而想像出來的故事,這不是平行宇宙的全部概念,平行宇宙,不是說那個宇宙跟我們的這個宇宙是一模一樣的!而是一個理論上的!記住,是理論上的,有限個或無限個可能的宇宙集合。
以上,就是現代最具代表性的平行宇宙的概念,但不止於此,還有諸如由空間膨脹所提出的暴脹平行宇宙,還有由弦理論提出的膜平行宇宙,等等,但筆者水平有限,只懂得以上兩種平行宇宙的概念,其他不能跟大家一一說明,希望讀者多多包涵,如果有讀者對平行宇宙感興趣,筆者可以推薦一本書,由美籍日裔科學家加來道雄所撰寫的【超越時空】,裡面有提及到另幾種平行宇宙的概念和起源。
Ⅸ 科幻小說異次元和平行宇宙之類的怎麼寫還有沒有其他類似的空間概念也介紹一下。
咦,你不是在寫歐洲,還有美國的農場嗎?之前沒辦法幫到你,這點有一本《奧術神座》可參考
Ⅹ 科幻小說中的平行世界,到底存不存在
基於現代量子理論來看,平行宇宙個人認為很可能存在,不建議看那些晦澀的科學論文,有個電影叫彗星來的那一夜,個人認為是很硬核向的科幻片。裡面有大量關於平行宇宙、薛定諤的貓,相乾性等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