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海洋科幻小說群

海洋科幻小說群

發布時間: 2022-02-16 12:55:13

『壹』 有什麼值得推薦科幻小說

很多人推薦劉慈欣的《三體,這是近段時間比較火的科幻小說,有的人甚至覺得應該把《三體》的部分內容納中學的語文教學中,據說現在有些老師推薦學生讀《三體》,這種大面積、高深度、多寬度的推廣《三體》,給人一種很火的印象,據說《流浪地球》的編劇就是劉慈欣可見《三體》的影響力。中國人最後拯救了世界,成為這個世界的救世主!雖然我們現在距離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不可否認中國人創造了很多的奇跡!這是一部弘揚主旋律的科幻小說,它反映了一個宏大的價值觀,也是第一部講述中國人拯救世界的科幻小說,而不再是歐美國家的人!

Bedford本想找Cavort博士吵一架,卻被Cavor博士的新發明吸引住了。Cavor博士發明了一種類似塗料的特殊物質,無論塗在任何物體表面,都能去除地球引力對該物體的影響。Cavor用一個蘋果作實驗,結果這個蘋果自己飛向天花板,砸了個稀巴爛。

edford立刻想到這東西有極高的商業價值,但Cavor卻有更好的主意:他們可以去月球旅行!Bedford一開始不同意,但Cavor騙他說月球表面可能有很多金子,Bedford立刻答應了。Cavor用鐵、木頭和絲絨毯做了一艘奇怪的太空船,兩人就此踏上「月球之旅」。

『貳』 求韓松的科幻小說《紅色海洋》電子版

很遺憾的告訴你,《紅色海洋》至今還沒有電子書,我之前也在網上找了很久都沒找到,後來沒辦法了才買了一本看。書還是不錯的,如果你很喜歡韓松的科幻的話,絕對是必讀書,建議你買一本吧。

嘻嘻,其實這個問題我之前已經回過你郵件了,這里再回答一下就是看中你的懸賞分了。。。

郵箱里我剛發了你一個韓松的電子書合集,希望是你沒有的。

『叄』 摘抄科幻小說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於一八七0年問世,暨今已逾百年,而仍能以多種文字的各種版本風行世界,廣有讀者,僅此一端,即可見其生命力之強,吸引力之大。主張書不及百歲不看的讀者,是大可放心一閱的。 書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個半——「亞伯拉罕·林肯」號驅逐艦艦長法拉格特,只在小說開頭部分曇花一現,姑且算半個;內景只是一艘潛水艇。但就是這么四個半人,這么一艘潛水艇,在將近一年的時間中,縱橫海底兩萬里,為我們演繹出一個個故事,展現出一幅幅畫面;故事曲折驚險,引人入勝,畫面多姿多彩,氣象萬千。這樣一部小說,讀來既使人賞心悅目,也令人動魄驚心。 故事並不復雜:法國人阿羅納克斯,一位博物學家,應邀赴美參加一項科學考察活動。其時,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科考活動結束之後,博物學家正准備束裝就道,返回法國,卻接到美國海軍部的邀請,於是改弦更張,登上了一艘驅逐艦,參與「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動。經過千辛萬苦,「怪物」未被清除,驅逐艦反被「怪物」重創,博物學家和他的僕人以及為清除「怪物」被特意請到驅逐艦上來的一名捕鯨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虜!「怪物」非他,原來是一艘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潛水艇,名「鸚鵡螺」號。潛艇對俘虜倒也優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潛艇艇長內莫從此。永遠不許他們離開。阿羅納克斯一行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遊各大洋。十個月之後,這三個人終於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博物學家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於世。《海底兩萬里》寫的主要是他們在這十個月里的經歷。 《海底兩萬里》已經有幾種中譯本,「兩萬里」也就成了個約定俗成的說法;究其實,這里的「里」指的是法國古里,而古法里又有海陸之分,一古海里約合5.556公里,一古陸里約合4.445公里;既然是在海底周遊,這里的兩萬里,理應為兩萬古海里。如此說來,他們在海底行駛的路程,就應該在十一萬公里以上了。這是要說明的。 十一萬公里的行程,是個大場面,一路所見,可以說無奇不有。誰見過海底森林?誰見過海底煤礦?誰見過「養」在貝殼里、價值連城的大珍珠?當了俘虜的阿羅納克斯和他的朋友們都見到了,而且曾經徜徉其間。他們在印度洋的珠場和鯊魚展開過搏鬥,捕鯨手蘭德手刃了一條凶惡的巨鯊;他們在紅海里追捕過一條瀕於絕種的儒艮,儒艮肉當晚就被端上了餐桌;他們在大西洋里和章魚進行過血戰,一名船員慘死;這些場面,都十分驚心動魄。此外,書中還描寫了抹香鯨如何殘殺長須鯨,「鸚鵡螺」號潛艇又是如何殺死成群的抹香鯨的,那情景也十分罕見。 阿羅納克斯是個博物學家,博古通今,乘潛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飽覽了海洋里的各種動植物;他和他那位對分類學入了迷的僕人孔塞伊,將這些海洋生物向我們做了詳實的介紹,界、門、綱、目、科、屬、種,說得井井有條,使讀者認識了許多海洋生物;阿羅納克斯還把在海洋中見到的種種奇觀,一一娓娓道來,令讀者大開眼界,知道了什麼是太平洋黑流,什麼是墨西哥暖流,颶風是怎樣形成的,馬尾藻海又是什麼樣……我們知道珊瑚礁是怎樣形成的嗎?知道海洋究竟有多深嗎?知道海水傳播聲音的速度有多快嗎?這一類知識,書中比比皆是。 「鸚鵡螺」號也曾遇險,在珊瑚礁上擱過淺,受到過巴布亞土著的襲擊,最可怕的是,在南極被厚厚的冰層困住,艇內缺氧,艇上的人幾乎不能生還。但是,憑著潛艇的精良構造和艇長的超人智慧,種種險境,均被化解,終於完成了十一萬公里的海底行程。 凡爾納時代,潛水艇剛剛面世,還是一種神秘的東西;「鸚鵡螺」號艇長內莫又是個身世不明之人,他逃避人類,蟄居海底,而又隱隱約約和陸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種特殊聯系。凡此種種,都給小說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既是小說,人物當然是虛構的,作家給「鸚鵡螺」號艇長取的拉丁文名字,更明白無誤地指出了這一點——「內莫」,在拉丁文里是子虛烏有的意思。但這並沒有妨礙作者把他描寫成一個有血有肉、讓讀者覺得可信的人物。 本書作者儒勒·凡爾納(1828—1905)是法國科幻小說家,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他出生在一個律師家庭,很小的時候就產生了強烈的探索慾望和豐富的想像力。他博覽群書,厚積薄發,第一部科幻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一炮打響,引起轟動,使他成了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後來一發而不可收,又寫了一系列科學幻想冒險小說,卷帙浩繁,不下六七十種,被收入一套名為《奇異的旅行》的叢書。《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前有《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後有《神秘島》。作者想像力豐富,文筆細膩,構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人勝,又很有教育意義,適合各種年齡的讀者。而且,凡爾納的幻想不是異想天開,都以科學為依據;他所預見到的很多器械,後來都變成了現實生活中的實有之物。

『肆』 求科幻小說《紅色海洋》TXT網盤分享。

親,資源下載查看完整後給予採納

不要自私的保留你的好人品

不會下載可以帶連接私信或評論留下分開數字郵箱即可


『伍』 求好看的科幻小說

世界著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幻大師、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他是一位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品極其豐富,代表作有《我,機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鋼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陽》(The
Naked
Sun)
等。他他於1941年發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即: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二、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給與的任何命令;三、在不違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盡力保護自己)。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至今仍然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志。
這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的副教授,先是業余寫作科幻小說,1958年開始專職寫作,以他淵博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為引人注目的科學作家。其科幻小說的代表作為「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學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學簡史》、《化學簡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識》、《空間知識》、《聖經入門》、《莎士比亞入門》等。阿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改變了原來科幻小說中機器人老套的奴隸工具或人類敵人的怪物面目,開始成為人類的親友,他在科幻小說中制訂的「機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為機器人科幻的經典,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進偵探與推理小說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中國作家的最好讀劉慈欣,王晉康或星河的比較好.

『陸』 關於海底人的科幻小說

《海底樂園》英國萊昂內爾.戴維森著作。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世界科幻小說精品叢書》第二輯

『柒』 列舉四位中國現代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

1、王晉康代表作有:《西奈噩夢》,《七重外殼》,《最後的愛情》,《解讀生命》,《生死平衡》,《養蜂人》,《水星播種》,《最後的愛情》,長篇小說《類人》等。王晉康近年並未停止創作,於2005年6月在《科幻世界》推出《一生的故事》,並於2006年在《科幻世界》分兩期推出新作《終極爆炸》。迄今為止,共獲得中國科幻大獎銀河獎9次,獲獎篇目分別是:《亞當的回歸》(1993),《天火》(1994),《生命之歌》(1995),《西奈噩夢》(1996),《七重外殼》(1997),《豹》(1998),《替天行道》(2001),《水星播種》(2002),《終極爆炸》(2006)。出版有《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4卷本。
2、劉慈欣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地球往事」系列(《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及剛剛出版的《三體Ⅲ:死神永生》)等,中短篇《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帶阻塞干擾》等。曾多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
3
、何夕
億年後的來客》
4、錢莉芳
5、飛氘
《皮鞋裡的狙擊手》(《科幻世界》2003年12期) 《千真萬確》(《科幻世界》2005年3期) 《講故事的機器人》(《科幻世界》2005年10期) 《八月之光》(《科幻世界》2006年5期) 《最後的禮炮》(《少年科普世界》2006年5期) 《去死的漫漫旅途》(《星雲Ⅳ·深瞳》,2006年8月,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節選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岩主編) 《一個末世的故事》(《科幻世界》2006年9期) 《噴嚏之王》(《科幻畫報》2006年10期) 《呵欠王朝》(《科幻畫報》2006年12期) 《三國志家庭篇》(《家長里短》) 《魔鬼的頭顱》(《世界科幻博覽》2007年1期,《中國科幻小說年選》收錄,江蘇文藝出版社,劉慈欣主編) 《眾神之戰》(《幻想1+1》2007年2期,《2007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岩主編) 《發瘋》(《科幻畫報》2007年2期) 《寵兒》(《科幻世界》2007年4期,《2007中國年度科幻小說》收錄,灕江出版社,星河、王逢振主編) 《1983年的母系氏族》(《九州幻想》2007年5期) 《群星歲月》(《幻想1+1》2007年5期) 《呼嚕情報員》(《科幻畫報》2007年6期) 《避風客棧》(《世界科幻博覽》2007年10期刊中刊) 《蒼天在上》(《科幻世界》2008年2期,《2008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岩主編) 《星潮·宇宙號角》(《科幻世界》2008年9月) 《等待消逝的電波》(《科幻大王》2008年9月) 《第三點共識》(《科幻世界》2008年增刊) 《時間足夠鬼混去愛》(《科幻大王》2009年2月) 《舉棋不定》(《今古傳奇·故事月末》) 《一覽眾山小》(《科幻世界》2009年8期)

『捌』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純虛構的科幻小說,你覺得這部書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玖』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這本科幻小說講述的故事真是大膽至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這本書確實值得去看,豐富的知識,巧妙的情節構思可以說正是凡爾衲寫作的一大特色.海底兩萬里》是海洋通俗小說的科幻門類,書中的尼摩船長是個海上堂·吉訶德式的人物,為了民族的仇恨而漂泊海底,這部作品的情節結構與流浪漢小說一脈相承.海洋通俗小說進一步表現了人類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類意志的堅韌和勇敢.
首先是科學性,凡爾納的作品向來就以科學性強而著稱,幾乎他的每本書都涉及到了各類科學,海底兩萬里也不例外.文中所涉及到的海洋知識之廣,是其他海洋小說所不能與之相比的.光的折射、珍珠的分類、採集、潛水艇的構造、以及對海底的描寫,無不體現出他的想像力和豐富的科學知識.
人物方面,我個人並不特別喜歡尼莫船長這個人物形象,雖然他的博學;他的創造力;他的勇敢等等都令人欽佩.但尼莫船長似乎有些極端.(例如他對人類的仇恨)我最喜歡書中的那個僕人-康塞爾,他對主人的忠誠及他的才能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在文中開頭部分,他在得知他的主人要去參加危險的捕鯨,甚至有生命危險是果斷的選擇了與主人同去,盡管教授表示過他可以不要去但他仍然決定追隨,這是值得肯定的.還有在落水的時候,他看到主人落水自己也勇敢地跳了下去,難得的忠誠.
還有他的博學,文中涉及到的科學知識有三分之二是通過教授和尼摩船長講述的,其他的都是通過他口中說出來的,不厭其煩的對各種水生動物進行分類,細節之具體之精確令人嘆為觀止.同時對分類學的愛好使他掌握了不亞於教授的海洋知識.比如在剛見到鸚鵡螺號里的收藏品時就開始進行分類,還有在下水的時候也在繼續著他的分類工作,到了南極的時候他也沒忘了他的分類,可以說他就是一個分類狂.為次他還有一個專門記錄分類的本子.可以想像,鸚鵡螺號里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時他仍可以氣定神閑的進行他的分類工作,可見他的內心是多麼地鎮靜,或者說他是想借分類來忘記在鸚鵡螺號里的恐懼,這是我的一個猜想.
我知道.

『拾』 中國海洋文學

「縱覽中國古典文學,有山水文學,有田園文學,有邊塞文學,有戰爭文學,有愛情文學,有月亮文學,有江河文學——但卻缺少大海文學!大海,尚未大規模進入中國古典文學史中!
李白詠過黃河、長江,也到過浙江沿海一帶,但未直接寫過大海!
蘇軾詠過長江,也被貶過海南島,但卻留下一個千古之謎:在渡越瓊州海峽至儋州時,這位大藝術家為何沒有留下詠海之作?
曹操的詩作中,曾點到過大海,但他的主要詩作並不在此。
為何大海未進入中國古典精英文學中?到了近現代,孫中山、冰心、劉再復等人雖然有所彌補,但為什麼依然不能成為主流?這對於中華民族海洋意識的形成造成了何種影響?
而在西方古典、近現代精英文學中,從《荷馬史詩》一直到《老人與海》,大海則是一個連綿不斷的主題!這種對比,值得深長思之,值得深入研究 ,而非「大陸文明」、「海洋文明」兩個簡單抽象概念所能解釋。」

我以為,作為一名文科出身的中國學子,雖不敢妄稱文人,但窺己之心境,文思。也能對中國歷來文人士大夫的潛在意識有所洞悉。
不才大學念的是新聞傳播,卻不務正業,偷師了半年文獻史料。誠然,中華文學史上,罕有歌詠海洋的文字。除開故人所舉之名篇。涉及海洋主題的大抵還有《山海經》、東方朔的《海內十洲記》、班彪的《覽海賦》、西晉木華的《海賦》、潘岳的《滄海賦》、南齊張融的《海賦》,唐朝韓愈的《南海神廟碑》、宋代燕肅的《海潮論》、以及李汝珍的《鏡花緣》等,都算是極為難得的作品。
這些文章單就是數量而言,較之於華夏典藏,無異於秋毫之末之於輿薪。就是如此有限的所謂「海洋文獻」,論到內容對海洋也僅僅停留在博大,浩瀚或者幻想的層面。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中華文士對海洋缺少基本的人文關照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華民族是個感性且感恩的民族。對於養育自己的皇天後土它們頂禮膜拜。中國人也思考過自己的本源,但他們從來不認為兩岸的猿聲是在暗示自己的出處。他們把這個製造自己的光榮使命莫名其妙的交給了一個喚作女媧的人面蛇身者。而且還給她編造一個補天的傳奇。中國人對水是有感情的。無論游牧者還是農耕人。所以他們詠天詠地詠山詠水,但對於海除了險惡,浩淼實在沒有其他任何的情感維系。不詠海此其一。
其次,以農為本的思想根深蒂固,華夏文明源於江河,文明在自給自足的山川內陸得到無限弘揚,絕大多數文人士大夫都出身內地,對海洋一無所知。即便到過大海,我想除了一片茫然無知。試問還能有什麼情愫可以流入自己的筆端?換個角度,即便是生長在海邊的士子,為數不多尚且不論,他們除了博取功名,買田置地,衣錦還鄉之外,想到來也不會寄情海邊,眷戀那種出沒風波里的險惡生活。
其三,西方不同於中國,西學是求理的科學,而中國自古以來恰恰輕理重文。弄清事物的分子結構不是古老國人的思維模式,沒有人會相信人類其實誕生於海洋的浮游生物。中國人對海的印象向來都是宏觀而籠統的。做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我清楚地知道有兩種狀態最難下筆,一是一無所知,再就是知之太多。前者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後者,則是唯恐取捨弗當,有失偏頗。對於中國的文士恐怕在詠海這個問題上遭遇最多的還是前者。星海、雲海、人海、宦海、學海、書海、腦海、慾海昭示著在他們的內心世界裡,海除了大而無當可能也就是大而無邊了吧。
西方人大規模的航海雖比中國稍晚,但他的目的在於尋找財富,探索世界。海本身是否附著於球面至少是他們的一個興趣點。而中國人航海卻是沿著大陸架蝸行摸索,炫耀財富。海本身不是他們的興趣所在,他們關心的是海外異邦對自己驚為天人的榮耀。
國人罕有詠海文學,我想以上種種,當可作一面之觀。

熱點內容
奧比椰最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5-05 23:13:27 瀏覽:809
好看的破鏡重圓小說完本推薦 發布:2025-05-05 21:57:38 瀏覽:329
穿越古代虐戀情深小說 發布:2025-05-05 21:37:40 瀏覽:493
痴兒寵皇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05 20:41:22 瀏覽:256
男主重生古代成皇子的小說 發布:2025-05-05 20:30:25 瀏覽:455
有沒有小眾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05 20:25:00 瀏覽:903
小說女主名字古風蘇開頭的 發布:2025-05-05 20:13:40 瀏覽:930
好看的江湖類穿越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5 19:54:57 瀏覽:887
搞笑的玄關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5 19:47:09 瀏覽:978
主角用刀的網路武俠小說 發布:2025-05-05 19:47:00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