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大洋深處

科幻小說大洋深處

發布時間: 2022-02-09 12:47:23

① 中國科幻之父是

中國科幻之父 鄭文

2003年6月17日晨,一代科幻宗師鄭文光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享年74歲。
鄭文光1929年4月9日出生於越南海防。20世紀40年代,鄭文光曾經在越南、香港、廣東等地從事文學活動,並任香港培僑中學教師。1951年,鄭文光回到新中國的首都北京,進入中國科協科普局擔任編輯。1957年調入中國作家協會,擔任《文藝報》和《新觀察》記者。文革期間,他調入鞍山市文聯工作。70年代初期,鄭文光回到北京,進入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從事天文學史研究,歷任副研究員和研究員。在此期間,鄭文光出版了《康德星雲說的哲學意義》(1974)和《中國歷史上的宇宙理論》(1975,與席澤宗合著)、《中國天文學源流》(1979)等作品,其中《中國天文學源流》獲得次年中國科學院科研成就二等獎。他還參加了當時國內最重要的天文辭典的編制工作。
鄭文光的文學活動開始於1940年。是年,11歲的鄭文光發表了第一篇抗日雜文《孔尚任與桃花扇》。1954年,鄭文光發表了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50年代,鄭文光除了出版過科幻小說集《太陽探險記》(1955)之外,還出版過科學文藝讀物《飛出地球去》(1957)、科普譯文集《宇宙》(1958)。他的短篇小說《火星建設者》(1957)曾經獲得1957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科幻大獎。他撰寫的紀念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的傳記文學《火刑》(1957)多年來一直是全日制中學課本中的語文教材。
從1978年以後,鄭文光的主要精力放在從事科幻小說的寫作方面,出版了《飛向人馬座》(1978)、《大洋深處》(1980)、《神翼》(1982)和《戰神的後裔》(1983)等4部長篇小說和《命運夜總會》(1982)、《地球的鏡像》(1980)等多部中短篇小說。其中《飛向人馬座》榮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神翼》榮獲1980—1985年中國作家協會少年兒童文學創作一等獎、1990年全國第二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銀制獎(金質獎空缺)。《戰神的後裔》是鄭文光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他的4卷本小說全集於1993年由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除科幻小說之外,鄭文光還撰寫科學游記、動物小說、科學童話和科學小品等。他是中國作家中第一個到達西沙群島進行采訪並發表游記的作家(1959)。他的動物小說《猴王嗚呼魯》(1982)獲得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鄭文光的科幻小說創作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時期。50年代到60年代,他主要致力於在新中國引進科幻文學的文本,此時的作品主要供兒童閱讀。70年代,他開始全方位探索科幻文學的成人化,並在這一領域中作出了突出成就。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轉軌期,他試圖將科幻小說與社會思考和哲學思考相互結合,以科幻文學觸及中國的現實,並取得了讀者的認可。鄭文光還是中國科幻文學理論的主要探索者。早在50年代,他就撰寫過論述研究凡爾納和魯迅科學文藝思想的文章。80年代之後,他與童恩正、葉永烈、金濤等人共同提出的科幻文學新觀念,實現了中國科幻文學從兒童讀物和科普讀物領域的全面突圍,為中國科幻文學的更大發展提供了理論的基礎。由於在文學領域中的突出成就,鄭文光曾多次被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科學文藝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鄭文光為人謙虛、朴實、真誠、正直。他熱愛祖國,對他所從事的科學和文學事業,抱有宗教般的情感和專注。他還熱衷於鼓勵和提攜青年作家。從1979年到1985年,他犧牲個人創作時間,主持了大型科學文藝雜志《智慧樹》雜志,為發掘新作家,繁榮科學文藝的多種門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作為新中國科幻文學的主要開拓者,鄭文光在讀者心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是世界科幻小說協會(WSF)的會員,作品曾經被翻譯成英、法、德、日、捷克等多種文字。80年代初,香港《亞洲2000》發表長文認為,鄭文光是新中國科幻文學的創始人。美國、英國、日本、港台和泛美華人地區都對鄭文光的文學活動給予過高度評價。
1983年以後,鄭文光因腦中風停止小說寫作。在長達20年與疾病抗爭的生活中,他一直保持著樂觀態度,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期望。他做過各種恢復創作的嘗試,更與其他人合作發表過小說和論文。他還多次在家中接待青年作者,熱情地為他們的專輯作序,為中國科幻的繁榮搖旗吶喊,為扶持文學新人殫精竭力。
鄭文光的一生,是為中國科幻文學事業開拓的一生。他在科學和文學兩個領域中的出色工作,將被載入科學文化和科學傳播工作的史冊。

② 鄭文光的作品簡介

《海豚之神》是鄭之光科幻小說的又一代表作。小說描繪了一場人獸奇像的景面。主人公獸石和胡雲霸同海豚「阿聰」交上了朋友,藉助阿聰,他們得以看到海 底世界的生活,他們更深深為海豚之神的精神所感動。看來動物的感情不比人少。
《海姑娘洛麗(科幻小說)》本書是中國兒童文學叢書中的《海姑娘洛麗》,是一種科幻小說,主要構思了太平洋人、海姑娘洛麗、地球的鏡像、孔雀藍色的蝴蝶等故事。 本書體裁新穎獨特,故事情節生動曲折,構思巧妙,帶你進入一個未知的境地。
《海龜傳奇》本書是《中國兒童文學名著》系列叢書之一,由三個故事組成。根據兒童的閱讀水平和思維能力,側重本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全書力求情節連貫、流暢,生動有趣,寓教於樂。書中並配有精美的插圖,標注拼音,讓孩子在閱讀時產生興趣。
《飛向人馬座》這部小說虛構了一個速度的故事:3個因為某一種速度被拋在太陽系外的少年,憑借另一種速度在5年後回到了地球。5年的外太空流浪涉及悲傷、忠誠、堅定、涉及愛因斯坦和人類的成長,因為這也是一個有關人類廣闊性的故事。
中國第一部長篇科幻
中國科幻的拓荒先行者鄭文光在1979年推出了中國第一部長篇科幻《飛向人馬座》,嗣後在三年多的時間內接連發表20多篇短篇科幻小說和出版了5部中長篇科幻作品。這位北京天文台的研究員以其科幻作品的實力成為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科幻巨星。鄭文光是我國以科幻作家身份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的第一人,也是最早把他的中國科幻小說「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先行者,美國刊物《ASIA2000》稱鄭文光為「馳騁於科學與文學兩大領域的少數亞洲科學家之一」,日本電視台曾在1981年9月播映長達半小時的專題節目《中國的科學家兼文學家鄭文光》。鄭文光的科幻代表作有《古廟奇人》、《神翼》、《大洋深處》、《命運夜總會》《戰神的後裔》、《鯊魚偵察兵》、《太平洋人》、《地球的鏡像》、《天梯》等。2003年6月,中國科幻一代宗師終於放下了60年沒停止過的筆與世長逝。
代表作
《飛出地球去》這部小說是他的代表作。
課文內容
還有,他創作的《宇宙里有些什麼》被選進蘇教版語文課本七年級上冊,第二十課。選自《飛出地球去》。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無窮無盡的宇宙。
無數顆星星在茫無涯際的宇宙中運動著。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恆星。看上去它們好像是冷的,但實際上每顆恆星都是一個火熱的太陽。洶涌的熱浪不斷地從這些大火球吐出來,射向廣漠的宇宙空間。它們的熱度非常高,表面溫度至少有三千攝氏度。即使是最堅硬的金屬,—接觸它們的表面就會熔解,甚至化為氣體。可是,當你看到靜靜的夜空中閃爍著寒光的小星星的時候,說不定還會把它們叫做螢火蟲呢。
許多紅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裝得下八十萬萬個太陽。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氣體狀態的物質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氣的幾萬分之一,比我們用抽氣機造成的「真空」還要稀薄得多。
也有一些恆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還小。可是這種星星的物質,密度特別大,火柴頭那麼大的—點點就抵得上十多個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樣大的一個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萬分之一。人到了這種星里上面休想站得起來,因為它的引力是那樣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體重壓碎了。這樣的小星星發出強烈的炫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溫度高達三萬到五萬攝氏度。
還有數量眾多的中等的恆星,這些恆星像太陽一樣,體積不太大,密度不太小(太陽的密度是水的1.4倍),表而溫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幾千攝氏度。
恆星有各種各樣的,但是全都是灼熱的龐大的氣體球,全都是發光發熱的。
這些星星里,想來會有不少不發光的行星繞著它們轉的吧。固然,今天憑地球上最大的望遠鏡,還不能直接看見別的恆星世界的行星,但是有什麼理由能說太陽系的構成是宇宙中獨—無二的呢?太陽可以有行星,為什麼別的恆星就不能有呢?
從這顆星星到那顆星星的距離,每秒鍾能飛十六點七公里的宇宙飛船得走幾萬年。
得走幾萬年,多麼遼闊的宇宙空間啊!盡管恆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顆都能裝下幾百萬個地球(只有極少數比地球小),可是在遼闊的宇宙空間里,這此恆星不過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許還要小。
還難於計算的由塵埃和氣體組成的星雲,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間,浮游在宇宙空間里,阻礙星光的通過。這些星雲有的厚到幾萬億公里,本身並不發光,如果在附近有恆星,它就反射出光亮,叫做亮星雲。否則它就是黑暗的,叫做暗星雲。
這樣就可以知道,宇宙里有發光的星星,還有亮星雲、暗星雲等。
大約一千萬萬顆以上的恆星組成一個鐵餅形狀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銀河系,太陽也在其中。從地球上望出去,銀河就像一個環,套在地球周圍。這是一個美麗的環,當它一半沒在地平線下,另一半橫過天空的時候,人們就說,這是一條天河,它把多情的織女和牛郎隔開了。
哪裡知道,這條天河淹沒了—千萬萬顆以上的星星啊!一千萬萬,你一口氣數下去,得數一千多年!
這就是整個宇宙嗎?不,這還只是構成宇宙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點點。
宇宙里有千千萬萬個像銀河系一樣的恆星系,這些恆星系大都有一千萬萬顆以上的恆星。
我們肉眼能看到仙女座里的一個恆星系。每當初冬晚上八九點鍾的時候,差不多在天空正中有一個紡錘形的小光斑,就是這個恆星系。它距離我們那樣遠,光線從它那裡到地球上得走二百二十萬年。在每一個恆星系裡,光線從這—頭到那一頭也得走幾萬以至十幾萬年。不要忘記,光線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若是宇宙飛船,不知道要走多少萬萬年呢。
我們已經發現數以億計的恆星系,可是不要以為我們已經看透整個宇宙了。要知道數以億計的恆星系仍然只是茫茫寧宙的一個極小部分。隨著望遠鏡製造技術的不斷提高,新的儀器的不斷發明,我們將會看到更遠的世界。
所有的星星和恆星系全都在飛快地運動著。太陽也帶著地球和其他行星以每秒十九公里的速度飛奔,同時,太陽系也參加銀河系的自轉運動。在這運動中,太陽系每秒鍾要走二百五十公里。
整個宇宙都在運動,在發展。
寧宙是無窮無盡的,它的運動也是無窮無盡的。
人類在「足不出戶」的時代就能夠測算出,遙遠的星星體積有多大,溫度有多高,有些什麼元素,在怎樣運動。今天,載人的宇宙飛船已經成功地實現了登上月球的飛行,將來一定會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③ 誰能介紹一些好看的科幻小說

推薦你看些正統的吧!
長篇:
劉慈欣《三體》《三體2 黑暗森林》《球狀閃電》
王晉康《蟻生》
鄭文光《大洋深處》
江南《上海堡壘》
羅伯特 海因萊茵《異鄉異客》《時間足夠你愛》《星際迷航》
艾薩克 阿西莫夫《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我,機器人》
阿瑟 克拉克《火星之沙》
中短篇:
今何在《中國式青春》
潘海天《大角,快跑》《黑暗中歸來》《孑然數身》《餓塔》
燕壘生《情盡橋》《天雷無妄》《禮物》
喬治 馬丁《迷失大陸》
特德 蔣《商人和煉金術師之門》《你一生的故事》
另外,每月有《科幻世界》和《科幻世界譯文版》雜志,很好!!!

④ 鄭文光是哪個朝代的作品_________

2003年6月17日晨,一代科幻宗師鄭文光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享年74歲。
鄭文光1929年4月9日出生於越南海防。20世紀40年代,鄭文光曾經在越南、香港、廣東等地從事文學活動,並任香港培僑中學教師。1951年,鄭文光回到新中國的首都北京,進入中國科協科普局擔任編輯。1957年調入中國作家協會,擔任《文藝報》和《新觀察》記者。文革期間,他調入鞍山市文聯工作。70年代初期,鄭文光回到北京,進入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從事天文學史研究,歷任副研究員和研究員。在此期間,鄭文光出版了《康德星雲說的哲學意義》(1974)和《中國歷史上的宇宙理論》(1975,與席澤宗合著)、《中國天文學源流》(1979)等作品,其中《中國天文學源流》獲得次年中國科學院科研成就二等獎。他還參加了當時國內最重要的天文辭典的編制工作。
鄭文光的文學活動開始於1940年。是年,11歲的鄭文光發表了第一篇抗日雜文《孔尚任與桃花扇》。1954年,鄭文光發表了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50年代,鄭文光除了出版過科幻小說集《太陽探險記》(1955)之外,還出版過科學文藝讀物《飛出地球去》(1957)、科普譯文集《宇宙》(1958)。他的短篇小說《火星建設者》(1957)曾經獲得1957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科幻大獎。他撰寫的紀念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的傳記文學《火刑》(1957)多年來一直是全日制中學課本中的語文教材。
從1978年以後,鄭文光的主要精力放在從事科幻小說的寫作方面,出版了《飛向人馬座》(1978)、《大洋深處》(1980)、《神翼》(1982)和《戰神的後裔》(1983)等4部長篇小說和《命運夜總會》(1982)、《地球的鏡像》(1980)等多部中短篇小說。其中《飛向人馬座》榮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神翼》榮獲1980—1985年中國作家協會少年兒童文學創作一等獎、1990年全國第二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銀制獎(金質獎空缺)。《戰神的後裔》是鄭文光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他的4卷本小說全集於1993年由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除科幻小說之外,鄭文光還撰寫科學游記、動物小說、科學童話和科學小品等。他是中國作家中第一個到達西沙群島進行采訪並發表游記的作家(1959)。他的動物小說《猴王嗚呼魯》(1982)獲得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鄭文光的科幻小說創作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時期。50年代到60年代,他主要致力於在新中國引進科幻文學的文本,此時的作品主要供兒童閱讀。70年代,他開始全方位探索科幻文學的成人化,並在這一領域中作出了突出成就。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轉軌期,他試圖將科幻小說與社會思考和哲學思考相互結合,以科幻文學觸及中國的現實,並取得了讀者的認可。鄭文光還是中國科幻文學理論的主要探索者。早在50年代,他就撰寫過論述研究凡爾納和魯迅科學文藝思想的文章。80年代之後,他與童恩正、葉永烈、金濤等人共同提出的科幻文學新觀念,實現了中國科幻文學從兒童讀物和科普讀物領域的全面突圍,為中國科幻文學的更大發展提供了理論的基礎。由於在文學領域中的突出成就,鄭文光曾多次被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科學文藝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鄭文光為人謙虛、朴實、真誠、正直。他熱愛祖國,對他所從事的科學和文學事業,抱有宗教般的情感和專注。他還熱衷於鼓勵和提攜青年作家。從1979年到1985年,他犧牲個人創作時間,主持了大型科學文藝雜志《智慧樹》雜志,為發掘新作家,繁榮科學文藝的多種門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作為新中國科幻文學的主要開拓者,鄭文光在讀者心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是世界科幻小說協會(WSF)的會員,作品曾經被翻譯成英、法、德、日、捷克等多種文字。80年代初,香港《亞洲2000》發表長文認為,鄭文光是新中國科幻文學的創始人。美國、英國、日本、港台和泛美華人地區都對鄭文光的文學活動給予過高度評價。
1983年以後,鄭文光因腦中風停止小說寫作。在長達20年與疾病抗爭的生活中,他一直保持著樂觀態度,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期望。他做過各種恢復創作的嘗試,更與其他人合作發表過小說和論文。他還多次在家中接待青年作者,熱情地為他們的專輯作序,為中國科幻的繁榮搖旗吶喊,為扶持文學新人殫精竭力。
鄭文光的一生,是為中國科幻文學事業開拓的一生。他在科學和文學兩個領域中的出色工作,將被載入科學文化和科學傳播工作的史冊。

⑤ 《飛向人馬座》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飛向人馬座》(鄭文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 1833

書名:飛向人馬座

作者:鄭文光

豆瓣評分:9.9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1979-5

頁數:283頁

作者簡介:

鄭文光,中國科幻小說創作的先驅,被譽為「中國科幻之父」。創作了科幻小說集《太陽探險記》《飛出地球去》,科普譯文集《宇宙》,長篇科幻小說《飛向人馬座》《大洋深處》《神翼》和《戰神的後裔》,中篇科幻小說《命運夜總會》《地球鏡像》等。科幻小說《火星建設者》榮獲1957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大獎,《飛向人馬座》榮獲全國少兒文藝創作一等獲,《神翼》榮獲1980-1985年中國作家協會少年兒童文學創作一等獎、1990年頒發的全國第二屆宋慶齡兒童文學銀質獎,動物小說《猴王烏呼嚕》1982年獲得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⑥ 鄭文*是誰

2003年6月17日晨,一代科幻宗師鄭文光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享年74歲。
鄭文光1929年4月9日出生於越南海防。20世紀40年代,鄭文光曾經在越南、香港、廣東等地從事文學活動,並任香港培僑中學教師。1951年,鄭文光回到新中國的首都北京,進入中國科協科普局擔任編輯。1957年調入中國作家協會,擔任《文藝報》和《新觀察》記者。文革期間,他調入鞍山市文聯工作。70年代初期,鄭文光回到北京,進入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從事天文學史研究,歷任副研究員和研究員。在此期間,鄭文光出版了《康德星雲說的哲學意義》(1974)和《中國歷史上的宇宙理論》(1975,與席澤宗合著)、《中國天文學源流》(1979)等作品,其中《中國天文學源流》獲得次年中國科學院科研成就二等獎。他還參加了當時國內最重要的天文辭典的編制工作。
鄭文光的文學活動開始於1940年。是年,11歲的鄭文光發表了第一篇抗日雜文《孔尚任與桃花扇》。1954年,鄭文光發表了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50年代,鄭文光除了出版過科幻小說集《太陽探險記》(1955)之外,還出版過科學文藝讀物《飛出地球去》(1957)、科普譯文集《宇宙》(1958)。他的短篇小說《火星建設者》(1957)曾經獲得1957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科幻大獎。他撰寫的紀念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的傳記文學《火刑》(1957)多年來一直是全日制中學課本中的語文教材。
從1978年以後,鄭文光的主要精力放在從事科幻小說的寫作方面,出版了《飛向人馬座》(1978)、《大洋深處》(1980)、《神翼》(1982)和《戰神的後裔》(1983)等4部長篇小說和《命運夜總會》(1982)、《地球的鏡像》(1980)等多部中短篇小說。其中《飛向人馬座》榮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神翼》榮獲1980—1985年中國作家協會少年兒童文學創作一等獎、1990年全國第二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銀制獎(金質獎空缺)。《戰神的後裔》是鄭文光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他的4卷本小說全集於1993年由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除科幻小說之外,鄭文光還撰寫科學游記、動物小說、科學童話和科學小品等。他是中國作家中第一個到達西沙群島進行采訪並發表游記的作家(1959)。他的動物小說《猴王嗚呼魯》(1982)獲得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鄭文光的科幻小說創作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時期。50年代到60年代,他主要致力於在新中國引進科幻文學的文本,此時的作品主要供兒童閱讀。70年代,他開始全方位探索科幻文學的成人化,並在這一領域中作出了突出成就。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轉軌期,他試圖將科幻小說與社會思考和哲學思考相互結合,以科幻文學觸及中國的現實,並取得了讀者的認可。鄭文光還是中國科幻文學理論的主要探索者。早在50年代,他就撰寫過論述研究凡爾納和魯迅科學文藝思想的文章。80年代之後,他與童恩正、葉永烈、金濤等人共同提出的科幻文學新觀念,實現了中國科幻文學從兒童讀物和科普讀物領域的全面突圍,為中國科幻文學的更大發展提供了理論的基礎。由於在文學領域中的突出成就,鄭文光曾多次被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科學文藝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鄭文光為人謙虛、朴實、真誠、正直。他熱愛祖國,對他所從事的科學和文學事業,抱有宗教般的情感和專注。他還熱衷於鼓勵和提攜青年作家。從1979年到1985年,他犧牲個人創作時間,主持了大型科學文藝雜志《智慧樹》雜志,為發掘新作家,繁榮科學文藝的多種門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作為新中國科幻文學的主要開拓者,鄭文光在讀者心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是世界科幻小說協會(WSF)的會員,作品曾經被翻譯成英、法、德、日、捷克等多種文字。80年代初,香港《亞洲2000》發表長文認為,鄭文光是新中國科幻文學的創始人。美國、英國、日本、港台和泛美華人地區都對鄭文光的文學活動給予過高度評價。
1983年以後,鄭文光因腦中風停止小說寫作。在長達20年與疾病抗爭的生活中,他一直保持著樂觀態度,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期望。他做過各種恢復創作的嘗試,更與其他人合作發表過小說和論文。他還多次在家中接待青年作者,熱情地為他們的專輯作序,為中國科幻的繁榮搖旗吶喊,為扶持文學新人殫精竭力。
鄭文光的一生,是為中國科幻文學事業開拓的一生。他在科學和文學兩個領域中的出色工作,將被載入科學文化和科學傳播工作的史冊。

⑦ 求類似海洋深處的現代耽美人魚文,不要未來科幻玄幻的

人魚傳說
重生之深海人魚孟楠
人魚之以寧
人魚or水怪??
漁夫和人魚
人魚也網游
另外推薦一穿越的人魚系列小說《鮫人天下》《鮫帝夜歌》,還有一部忘記了,一共三步,超好看的生子文

⑧ 最短科普科幻作品選四第一章讀後感

我是一個喜歡看書的男孩,在眾多書籍當中,我尤其喜歡科普科幻類作品,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本名叫《科普科幻作品選4》的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他被公認為現代科幻小說之父,他最初學的是法律,1863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獲得巨大成功,他一生共出版了六十六部長篇小說,代表作有《海底兩萬里》、《神秘島》等。
寒假中我讀了《科普科幻作品選4》,共有三篇小說節選,我最喜歡的是《空中歷險記》與《海底兩萬里》。
《空中歷險記》講述的是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一個九月,主人公來到了緬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准備乘坐熱氣球升空,,氣球的質量很好,而且體積高達三千立方米,從而能飛得很高,原來共有三位名人同行,但就在要升空的時候,旅友卻逃之夭夭,只有主人公獨自出發,更麻煩的是在即將升空的時候熱氣球上來一個瘋子,路途中不停地搗亂,而主人公憑借勇氣與智慧一次次地化險為夷,這篇故事寫得讓我身臨其境,不僅了解熱氣球旅行知識,更重要的是感受到書中主人公在旅途中,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他也決不放棄,關鍵時刻更是敢於行動,使自己轉危為安。
而另一篇小說《海底兩萬里》雖然也是關於探險的故事,但讀起來卻更加有趣,引人入勝。它講述的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世界上出現了海怪傳聞,好幾艘船都在海上遇見了一隻「龐然大物」,還有船隻因為被海怪襲擊而失事,於是美國派出林肯號驅逐艦進行遠征,清剿海怪,作為對大海頗有研究的著名博物學家,主人公阿羅納克斯教授受邀參加遠航。林肯號在海上轉了幾個月,卻一無所獲,終於在11月5日發現了海怪,但海怪的速度比林肯號快很多,好不容易才靠近海怪,這時海怪突然撞擊了林肯號,主人公與其他兩人都被拋入海中。三名落水者爬到海怪的背上,才發現它不是動物,而是一艘巨大的潛水艇——鸚鵡螺號,他們三人被抓進潛水艇中成了尼摩艇長的俘虜。尼摩艇長是一個神秘的人,擁有無數財富,因為憎恨人類的社會軼序,決定與人類斷絕關系,於是建造了潛水艇,從此生活在海底,再也不踏足陸地,他對三名闖入者較好,但為了保護鸚鵡螺號秘密,而拒絕釋放主人公三人。他們跟著鸚鵡螺號開始了一場大洋深處的環球之旅,一路上遇到了各種險情,令人驚心動魄,也有各種新奇的動植物,令人大開眼界。在尼摩艇長冷血地擊沉了不明國籍的戰艦後,主人公他們決定逃離潛水艇,並獲得成功。
在讀這兩個故事的過程中,彷彿自己也和書中的主人公一起經歷了大冒險,他們那種勇敢迎接困難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我,學習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困難,只要我們都像書中的主人公一樣,為了目標付出不懈努力,運用勇氣與智慧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⑨ 《飛向人馬座》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飛向人馬座》(鄭文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50ys

書名:飛向人馬座

作者:鄭文光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8

頁數:99

內容簡介:

這部小說虛構了一個速度的故事:3個因為某一種速度被拋在太陽系外的少年,憑借另一種速度在5年後回到了地球。5年的外太空流浪涉及悲傷、忠誠、堅定、涉及愛因斯坦和人類的成長,因為這也是一個有關人類廣闊性的故事。

作者簡介:

鄭文光(1929-2003),中國當代科幻文學的開創者,享有國際聲譽的科幻小說家。主要科幻作品有:《從地球到火星》(1954)、《太陽探險記》(1955)、《飛出地球去》(1957)、《火星建設者》(1957)、《飛向人馬座》(1978)、《地球景像》(1980)、《大洋深處》(1980)、《神翼》(1982)、《命運夜總會》(1982)、《戰神的後裔》(1983)等。其前期作品以天文學范疇內的時空可能性為主要母題,後期作品則深入人的思維、命運及自然性和社會性的探究,更多心理學和哲學的激情。1998年獲得中國科幻小說終身成就獎。

熱點內容
tfboys超甜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9 05:53:22 瀏覽:796
退燒小說免費閱讀結局 發布:2025-05-09 05:43:03 瀏覽:916
古代長篇小說百度雲盤 發布:2025-05-09 05:41:31 瀏覽:736
有哪些未來玄幻小說 發布:2025-05-09 05:40:47 瀏覽:937
都市官場小說完整版 發布:2025-05-09 05:32:05 瀏覽:455
都市後宮完結系列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9 05:09:14 瀏覽:713
假面騎士所有變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9 04:54:55 瀏覽:516
第二書包月排行榜小說 發布:2025-05-09 03:45:21 瀏覽:355
侮辱觀音菩薩的網路小說 發布:2025-05-09 03:38:39 瀏覽:880
海洋聽書 發布:2025-05-09 03:17:21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