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俄羅斯科幻小說論文

俄羅斯科幻小說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1-27 07:31:56

① 寫科幻小說論文 用得到的參考書推薦

有點不能理解你的意思。科幻小說就科幻小說怎麼又是論文呢?根本就是兩個文體啊。對於科幻小說,雖然我不是很擅長寫,但多少還是知道的,其實對於目前的狀況還是那種在「硬科幻」更簡單,雖然「軟科幻」比較好些,不過要求的技術難度會比較高。「硬科幻」的話,就是目前物理啊生物之類的進行運用和想像。可以在不違背目前科學規律的前提下對我們未來的生活進行想像。最好是那種能夠將未來科學融入到現實生活平常能夠用到的東西上,這樣更具「科幻」特性,寫出來的東西相對更容易接受。科幻小說的話,我比較推薦「凡爾納」,尤其是《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等。如果你平時有多看什麼外國大片啊,九州啊之類的你的想像能力可能會好一點。如果非得要說科幻論文的話,《外國科幻論文精選》作 者:王逢振。好像是重慶的出版社的吧。聽說那是本好書,價值性很高,網上我沒找到,你得到書店看看。看了這本書可能對你有很大的幫助。至於具體的相關理論的書籍啊,難找。我也實在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有這些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吧!

② 求一篇關於俄羅斯文學史的論文

題目倒是好弄的。
我推薦幾個:
1.托爾斯泰筆下探索型人物形象。
2.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小人物的基督受難精神。
3.俄國文學史上的「多餘人」形象。
4.俄國文學史上的「小人物」形象。
5.屠格涅夫人道主義局限性在其作品中的體現。

關於參考的資料,第一,你可以參見相關的文學史。第二,如果你們學校購買了期刊網的資料庫,你可以從學校網路進去,免費下載相關材料。第三,可以參見外國文學的參考書,到淘寶網搜一下就可以看見。

③ 求一篇關於俄羅斯的論文,歷史 文化 宗教等方面都可。字數在3500字左右。謝絕復制粘貼!(學年論文

字數大概在1000字左右,可以引用!分享到: ...「東正教在俄羅斯歷史上、俄羅斯精神和文化形成與...作品,是拜占庭傳統中的一篇光輝的宗教哲學論文。...

④ 我要寫論文有關俄羅斯的誰能出個好題目

1.俄羅斯國情
2.千年俄羅斯
3.我心中的俄羅斯
4.我眼中的俄羅斯!

⑤ 求俄羅斯電影欣賞課的結課論文。。。題目是,「我眼中的俄羅斯電影」,2000——3000字

我眼中的俄羅斯電影,以接近真實的故事和情感為血肉,以博大精深的俄羅斯文化為精魂,點綴以極具西伯利亞風情的景色和音樂,生動而豐富,扣人心弦。 一、俄羅斯電影中的文化
俄羅斯電影,無論題材如何,時代背景如何,故事情節如何,都無一例外淋漓盡致的表現和還原出了俄羅斯文化的內涵以及俄羅斯這個古老民族的民族性格。所以說,俄羅斯電影是以文化為標簽的,通過電影,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民族的品質——博大,寬廣,豪邁奔放,堅毅自強等。下面就結合電影,談談其所體現的俄國文化特徵。 1、強烈的愛國情懷: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當五個女戰士英勇犧牲她們花一樣的生命時,她們每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無畏、果敢和光榮,讓我不禁潸然淚下。永遠無法忘懷那一幕,熱妮婭高歌著在叢林中穿梭與德國兵周旋。她直面敵人的勇敢,她倒下時依然揚起的嘴角,為我們展現的不僅是這個人物的偉大的愛國情懷,更是無數俄國人的赤子之心。同樣無法忘懷的還有《無畏上將高爾察克》中,貧苦的俄國底層人民在呼嘯的西伯利亞寒風中,一個個跪倒在皚皚雪地上宣誓誓死效忠俄羅斯民族,在彈葯已盡的戰場上他們以血肉之軀抵擋槍林彈雨死死逼近敵人。在這一刻,我忘記了政治,激盪胸間的只有俄羅斯人對這個民族生命一般的信仰。
2、堅毅自強的精神:《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卡捷琳娜,在遭受愛情事業的雙重打擊時,並沒有消沉。她憑借著自身超凡的毅力克服生活的困難,終於在邁入中年時,迎來了人生的春天。卡捷琳娜身上的堅忍並不是個例,而是反映了這個民族的堅強的特徵。同樣的品質,我們在《雁南飛》女主人公薇若妮卡身上也能看到。
3、其他的民族特性,如悲憫的情懷,風趣幽默的性格,樂觀以及對女性的尊重和保護都能在俄羅斯電影中體現出來。
俄羅斯電影,真實的反映了俄羅斯文化和民族性格,使電影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傳播和介紹俄羅斯文化的媒介,同時也使電影帶上了鮮明的民族特徵。 二、俄羅斯電影的取材
俄羅斯電影的題材十分豐富,如果我們跟隨電影回到其製作的年代,就不難發現,它們中的許多其實就取材於當時的社會背景。然而盡管如此,電影卻並沒有因其而體現出過多的政治色彩或商業色彩。
如梁贊諾夫的《辦公室的故事》,雖然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社會模式,但它以小人物的視角,描述了處在這種模式中的人們的生活,因此仍保持了俄羅斯電影一貫的詩意和隱喻的特徵。

其次,一部分俄羅斯電影以著名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為題材,再現當時的社會背景。但值得注意的是,與我們現在電影中的過分扭曲誇張歷史不同,俄羅斯電影對待歷史的態度是嚴肅的。以《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為例,在講述這個人物的一生時,電影不過分誇大哪一方面,甚至不人為的加上對這個人物的評價,不過多引導,而只是客觀真實反映歷史,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三、俄羅斯電影的取景和音樂
相信很多人都對電影《西伯利亞理發師》中開場那一片廣袤的西伯利亞原林印象深刻吧。一望無際的廣闊平原上鬱郁蔥蔥的針葉林,生機勃勃,讓人頓覺心胸開闊。諸如此類的獨具俄羅斯風情的景色在俄羅斯電影中不在少數。無論是泥濘冰冷的沼澤,茂密的原始森林還是狂風肆虐的雪地或結冰的伏爾加河,還有寂靜無人的紅場和街邊美麗的白樺樹,這些富有特色的景色在烘托電影情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另一方面也成為了俄羅斯電影的又一個標簽。
經典的俄羅斯電影除了具有情節真實感人這一共同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特徵,就是它們都伴隨著十分好聽的音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主題曲《亞歷山德拉》就是一個典型代表。這首歌不僅曲子優美動聽,其歌詞也十分貼近電影的主題,為電影博得了更多的喜愛。「萬事並非與生俱有,莫斯科不是一天建成。莫斯科不相信話
語,但相信愛情」娓娓道來的歌詞伴隨著優美的曲調,成為了這部電影的又一記憶點。 四、俄羅斯電影的新發展

隨著電影《守日人》《守夜人》的出現,我們看到了俄羅斯電影追求突破和發展的努力。怪誕的場景,獨具一格的故事,特殊電影手法的應用,血腥的場面,幽默風趣的對話,都讓我們似乎看到了好萊塢大片的影子。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魔幻電影把以往在好萊塢影片中出現的虛幻的超級都市背景變換成了當代莫斯科的真實景象,同時還加入了伏特加、黑麵包和拉達車之類的俄羅斯生活細節,使得電影又與一般好萊塢影片有所不同。
當然,這只是俄羅斯電影走向復興的第一步。與目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科幻片相比,俄羅斯國產影片還是顯得比較稚嫩。情節老套,過於血腥,同時有依靠裝神弄鬼來博取噱頭的嫌疑。然而,不論怎樣,這樣的嘗試,依然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相信有蘇聯經典電影的輝煌為指引,俄羅斯電影會重新找到它的方向,涌現出更多帶有鮮明俄羅斯特色的好電影。 五、思考與借鑒
反觀目前中國的國產電影,我不禁感慨頗多。中國國產電影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為何困難重重,我想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不夠中國化。當然,所謂的中國化不是一味的武俠動作,也不是氣宇軒昂的宮殿或昂貴的華服,而應該更多的包含文化的元素。通過電影完整的表現中華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這些東西若
能以細節的方式融入到電影的方方面面,自然會帶上獨特的民族魅力。而這一點正是我們要向蘇聯電影借鑒的。

另一方面,目前的國產電影,商業化氣息太濃。依靠強大明星陣容博取眼球,以扭曲歷史為代價贏得噱頭,斥巨資打造卻內容老套的中國電影始終顯得過於浮誇,明顯後勁不足。我一直覺得一部電影,只有當它不再依賴於明星、導演、資金、服飾等一切外在條件時,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它作為電影的使命。為什麼我們不能試著把電影當作一種藝術品,創造出像蘇聯電影一樣的詩一般的影片呢?
【總結】無論經歷怎樣多麼漫長的歲月,俄羅斯電影就像歷史天空中的璀璨明星,帶著那個年代的特殊味道,在無數人的心中留下了一種名為蘇聯情節的東西。我心目中的俄羅斯電影,像普希金的詩,像托爾斯泰的小說,觸動人的靈魂,給人以思考,歷久彌新。

⑥ 求大神推薦一下,俄羅斯的小說,最好是大作家寫的,關於莫斯科或聖彼得堡的故事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白痴》,《卡拉馬佐夫兄弟》,《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群魔》等。
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⑦ 有關俄羅斯的論文

網路學術搜索中有很多 http://opendata..com/xueshu/s?rn=10&wd=%D3%D0%B9%D8%B6%ED%C2%DE%CB%B9%B5%C4%C2%DB%CE%C4%3F

⑧ 俄羅斯文學畢業論文

你們寫論文有什麼要求,可以寫關於一個作者或是一部作品嗎?天下文章一大抄,應該看哪方面資料比較多,就寫哪方面。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很哲學,應該好分析吧。還有屠格涅夫的作品中女性形象都很突出,她們獨立,有主見,也可以分析。普希金的創作分為幾個時段,可以寫他的經歷對他的創作的影響。

⑨ 求一篇關於俄國文學的論文

在19世紀俄國文壇上,曾出現了一條「輝煌燦爛」的「多餘人畫廊」。在這畫廊中聳立著許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他們是普希金筆下的葉甫蓋尼·奧涅金;萊蒙托夫《當代英雄》中的畢巧林;屠格涅夫《羅亭》中的羅亭;岡察洛夫《奧勃洛摩夫》中的奧勃洛摩夫等。在這些人的靈魂深處一半蘊藉著先進的民主革命意識,閃爍著為祖國進步而奮斗的思想光芒,迸發著積極尋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標的火花;而另一半則被西方利己主義和懷疑主義的消極思想所侵蝕,他們在情感與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復雜的生命形態:個性意識的覺醒,使他們萌發去尋找精神解放的途徑,而自身性格軟弱的鉗制,又使他們找不到新生活的定位,徘徊、孤獨、苦悶。他們既不滿俄國社會現狀,憤世嫉俗,但又不願站在人民一邊,精神上無所寄託。他們一面覺得在鄙俗的上流社會無以容身,但又對上流社會以外的生活同樣感到索然無味。因而到頭來盡管不甘心沉淪卻又無力超出社會的束縛與羈絆。他們只能是否定和懷疑的精靈,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尋求自我實現,終因不能在生活中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而變成了「多餘人」。關於「多餘人」這個概念早在普希金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第八章的一種譯稿中就出現了,寫到奧涅金時有這樣的兩句:有人遠在他們之外,像多餘的東西煢煢孑立。後來俄國評論家赫爾岑給「多餘人」下定義說「他們充滿高貴的願望,但羽翼折斷,眼睛看到哪裡就奔到哪裡:他們想隱遁起來,避開生活,這是多餘的,沒有益處的人。」 文學反映青年的生活已形成諸多傳統的主題,「多餘人」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群體。同創世英雄、尋夢者和毀滅者等類型相比,「多餘人」題材更具綿延性、復雜性和普及性。

一、 近現代研究「多餘人」形象現狀一瞥回眸我國對「多餘人」形象的研究,首先是從俄國「多餘人」形象入手,進而對世界文學之中與俄國「多餘人」相類似的典型進行探討,從狹義到廣義的比較研究中萌生出一個新命題,即「多餘人之世界性文學現象」。(1)對俄國「多餘人」的認識我國對俄國「多餘人」的認識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研究,我國評論界幾乎一直囿於「多餘人」是俄國文學「特產」的認識階段,普遍慣性地使用這個定型的結論。而各個歷史時期對這一形象的認識都基於時代所需,是一種「感性」的理解。在動亂前,我們對俄國文學的介紹、翻譯和研究傾向是「以我所需」、「急我所用」、「拿來天火」給苦難的大眾為我們解決燃眉之急的現實斗爭服務。這是個「全面肯定」的時期,我們對「多餘人」身上的覺醒和抗爭的積極方面,給予了最充分的關注,卻有意無意地疏忽了他們身上的消極方面。進入極左時期,對俄國文學的研究進入冰凍,「多餘人」真正變得多餘,並銷聲匿跡。總體上,這個階段我們對「多餘人」形象的認識基本上處於一個分散的初級認識階段,對「多餘人」也多是從介紹的角度進行普及性傳播。第二階段是20世紀末的20年至今,這一階段進入理性化思考。一大批對「多餘人」問題的研究論文逐漸在廣度和深度上有新的開拓,主要歸納為下面幾個方面:其一,對讀者熟悉的非「多餘人」典型重新審視,發現了「新」的「多餘人」。不滿足於已有定論,勇於開拓發現。有文章指出「達吉雅娜與奧涅金一樣,只有覺醒,沒有真正的反抗」,認為達吉雅娜也具有「多餘人」的色彩。其二,對於那些原本公認的「多餘人」形象或提出質疑或重新評價。其三,從整體上對俄國「多餘人」產生、發展情況、進步意義等重要問題作了有益的探索。在劉亞丁的專著《十九世紀俄國文學史綱》一書中提出俄國「多餘人」產生實際上「是外來文化撞擊古老俄國的結果,外來文化第一批接受者是青年貴族,他們無法停息被撞擊後的震盪。」同時這個高峰時期俄國「多餘人」的影響,也喚起了我國一代青年的覺醒和一代作家的創作。(2)「多餘人」現象的初步聯網以俄國「多餘人」為穩固的經線,我們打破國界,在「多餘人」研究中出現橫向「聯網」。評論家首先把視線投向了中國近現代文學中的「零餘者」和「孤獨者」。如《屠格涅夫和郁達夫的「多餘人」比較研究》、《論俄羅斯文學中的「多餘人」與中國現代文學的「孤獨者」》。同時也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如《賈寶玉和俄國文學中的「多餘人」形象》、《賈寶玉與奧涅金之比較》等。其次,評論者在日本和法國文學中找到了俄國「多餘人」的兄弟。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形象,被認定為世界文學畫廊里一個典型的悲劇性的「多餘人」。有的論述了日俄「多餘人」的相似之處後,還從價值觀、倫理、思維方式和民族心理等方面闡釋了日俄「多餘人」的差異。另有把法國的「世紀兒」 和「孤獨者」聯系起來,啟示我們追溯中法文學的姻緣。對於中日「多餘人」之異同也有專文進行了論述。以日本「私小說」為切入點,闡述了對中國「零餘者」的影響。(3)一個新命題的萌生——「多餘人之世界性文學現象」 對於世界近200年間的「多餘人」現象,沿著二百多年的不斷的發展歷史軌跡,得出了「多餘人的演化」軌跡。從18世紀末維特的出現為起點,其後是19世紀初「世紀兒」的「世紀症」蔓延,幾乎與此同時「拜倫式英雄」和哈洛爾德震動歐洲;到了19世紀20至50年代,俄國的「多餘人」以強大的陣容和整齊的隊伍躋身於世界文學之林;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的「逃遁者」面世,中國的「孤獨者」、「零餘者」便接踵而至。而到了20世紀中期,美國的「反映雄」雖然姍姍來遲,卻與法國的「局外人」、英國的「憤怒青年」和德國的「新維特」,互相呼應,攜手問世,構成了當代「多餘人」聯網。這一聯網真正實現了歌德最早提出的「世界文學的夢想。從「世界文學」發展的總體態勢和各國文學的自身的實際來重新審視「多餘人」現象,就不是孤立的研究,有利於促進各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共同發展。經全方位普查和多角度掃描,評論界定質定量地給世界「多餘人」現象得出一個縱橫交叉的歷史發展模式,得出這樣一個簡略的圖示:(美國) 「反英雄」 (20世紀中) (中國) 「孤獨者」 (20世紀初) (日本) 「逃遁者」 (20世紀初) (俄國) 「多餘人」 (19世紀前葉) (英國) (英國) (德國) (法國) (法國) 「憤怒青年」 「拜倫式」 「維特熱」 「世紀兒」 「局外人」 (20世紀中) (19世紀初) (18世紀末) (19世紀初) (20世紀中) (德國) 「新維特」 (20世紀中) 本圖示基本表示出世界各國文學在相同和不同歷史階段,出現的相近「多餘人」類型的各自姓氏代號。每個代號的專用名稱幾乎都包含著一個群體系列。同時圖示中的國際性的排列組合,克服了本土文學的自足性和排他性,反映出互相交融、理解和創造的新局面。

二、「多餘人「形象研究之我見(1)「多餘人」的特徵 「多餘人」是多棱多角多面的立體,身上混雜著復合的色彩,反映了復雜的人生。他們是思想上的「報曉的先覺者」,行動上則是「貧乏的殘疾者」。他們是屬於精神世界中最鮮活和最憂郁的「精神貴族」。用一句話概括,「多餘人」的心理特徵是,意識和意志的不相協調。意識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這也是「多餘人」大起大落的精神歷程和悲劇。他們有勇氣從厭惡的環境中拔了舊根,卻找不到適宜的土壤扎新根,成了「無根浮萍」、「身外客」、「局外人」、「逃遁者」、「隱身人」。(2)國度「多餘人」典型的分析 ①自省和探索——俄國「多餘人」 俄國「多餘人」的精神探索,具有東方人的憂患意識和民族的整體特徵,在民族興亡中實現個人的價值。這使俄國「多餘人」閃耀著某種靈光,格外動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許這也是俄國「多餘人」在文學家筆下獲得不朽價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俄國「多餘人」是從俄國的舊文化和歐洲新文化撞擊融合的血肉土地上產生出來的。這是「多餘人」產生的一般性回答。俄國盛產「多餘人」特別是從貴族階級中不斷地裂變處「多餘人」,與俄國貴族階級所處的特殊歷史地位有著密切關系。另外,在這些反映傳統主題的傑作里,我們明顯地看出文學家本人的精神和心理與他所塑造的主人公的親緣關系。因此,這些「傳統主題」中的貴族青年形象在一定意義上是作家的精神的再生兒。 ②東方隱士——日本「逃遁者」 無論是二葉亭四迷《浮雲》的主人公內海文山,還是夏目漱石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日本式「多餘人」形象,都表現出「隱士」的特點。他們是「內向的」,拘謹、沉重、遲緩,遠沒有歐洲和俄國「多餘人」那種無所顧忌的灑脫、豁達和冒險精神,但它們具有更強的忍耐力和承受力。首先是舊思想的強大和根深蒂固,羈絆著「多餘人」新思潮的萌發;其次,東亞文化儒釋道的精神和日本民族傳統的打「和」精神對他們「隱士」精神的造成有著密切的制約作用。日本「逃遁者」是東方文學中最早出現的一批「多餘人」形象,它為年輕而短暫的日本近代文學開拓了現實主義道路。同時也為中國「零餘者」的誕生不斷吹來了春風。 ③最具社會和民族責任感——中國「零餘者」 從郁達夫筆下的自敘的「沉淪者」到魯迅筆下的孤獨的魏連殳,從丁玲筆下的沙菲到巴金《愛情三部曲》中的周如水,從老舍筆下的祁瑞宣到錢鍾書《圍城》中的方鴻漸,中國「零餘者」蜂擁而來。古老的封建王國在不可避免的社會大變革中,開始整個民族的蛻變,走向現代化社會的歷史性轉變軌道,是中國「零餘者」大批萌生的文化背景。同時,20世紀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加速,成為了中國「零餘者」的催生劑。「五四」時期中國覺醒的知識青年,與近代西方意識的接軌決定了中國「零餘者」精神含量的豐富性和深刻性,決定了中國「零餘者」思考的濃縮性和情感的強烈尖銳度。(3)「多餘人」形象的巨大魅力首先來自形象本身所蘊含的豐富的社會內涵,這是由「多餘人」的崇高的悲劇性格所決定的。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任何一個社會人都一定處於社會關系網路中的某個點上,而對於「多餘人」來說,他們恰恰處於社會關系網路的最敏感點上,因而他們的性格悲劇也就成了歷史的必然。而且較之一般性像,他們更集中、更深刻地反映著社會關系兩極的對立和沖突,或者說,他們本身就是社會關系兩極尖銳對立和激烈沖突的產物。 其次,「多餘人」都具有性格缺陷,因而形成其悲劇的性格特徵。在靈與肉、理智與感情的沖突中往往陷於強烈的內省和懺悔意識。從而產生一種深刻的「內源性」憂鬱症。在這種復雜的性格中,才真正體現人物性格真實的美,同時產生復雜的美學效應,使讀者獲得悲與喜交融、崇高與滑稽相混雜的復雜深刻的審美感受。這就是多餘人形象具有強大感染力的美學原因。閱讀「多餘人」,走進他們的世界,你能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瞬間發現「自我」,產生共鳴,帶來思索。

參考書目: 1、《「多餘人」論綱——一種世界性文學現象探討》,張偉著,東方出版社,1998年 2、《比較文學基本原理》,方漢文編,蘇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 3、《東西方跨世紀作家比較研究》,張承舉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 4、《《葉甫蓋尼.奧涅金》,普希金,譯林出版社,1996年

熱點內容
校園高中校草小說全集 發布:2025-05-18 02:10:06 瀏覽:393
小說封面是摩天輪的小說名字 發布:2025-05-18 01:44:53 瀏覽:271
玄幻小說宗門解散 發布:2025-05-18 01:21:30 瀏覽:405
好看的糙漢文有肉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18 01:16:32 瀏覽:761
星際類小說完結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5-18 01:16:09 瀏覽:724
完結變嫁都市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17 23:59:45 瀏覽:201
多男搞一女的小說現代 發布:2025-05-17 23:57:42 瀏覽:261
女同武俠穿越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17 23:39:28 瀏覽:416
像小蠻腰一樣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5-17 23:15:37 瀏覽:986
某天成為公主第一季漢化完結小說 發布:2025-05-17 23:10:15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