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和
⑴ 為什麼儒勒·凡爾納被稱為科學幻想之父
人物簡介:
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一些人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代表作品: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八十天環游地球》、《神秘島》、《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
被稱為「科學幻想小說之父」的原因:
科學幻想小說並非從凡爾納開始,但在幻想的規模上,特別是在科學的語言性上,凡爾納大大超過了前人。凡爾納的才能在於,他實際上是在科學技術所容許的范圍里,根據科學發展的規律與必然的趨勢做出了種種在當時是奇妙無比的構想。因為這些構想符合科學的發展趨勢,他們到了20世紀幾乎全都成為了現實。正是基於此,他的科學幻想就是科學的預言。
⑵ 凡爾納被譽為什麼和什麼
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⑶ 凡爾納以哪部作品被稱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儒勒·加布里爾·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法文發音:[ʒyl vɛʁn]),寫過六十多部科幻探險小說、幾個短篇小說集和幾十個劇本,大概主要因為《氣球上的五星期》、《海底兩萬里》才被稱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吧。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八十天環游地球》的科幻成分比較少,《地心游記》也不是凡爾納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
凡爾納雖被稱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但他的科幻小說占他作品的比例是很小的。」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這一稱號不夠准確,使人們只認識到了一個科幻的凡爾納,但事實上凡爾納的作品范圍很廣,不僅僅是科幻而已。還有,凡爾納的」科幻小說「,特別是晚期的,裡面的科幻成分已經大量減少,但出版商只要他寫」科幻小說「,或是直接在其作品上修改,以添加科幻成分;或是由其子米歇爾·凡爾納修改後出版。如此這樣,竟還有許多人稱他為」科幻小說作家「,這個稱號名副其實嗎?
⑷ 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是誰
儒勒·凡爾納(Jules-Verne,1828-1905,19世紀法國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1828年2月8日,凡爾納生於南特,1848年赴巴黎學習法律,寫過短篇小說和劇本。1863年起,他開始發表科學幻想冒險小說,以總名稱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異的漫遊》一舉成名。凡爾納總共創作了六十六部長篇小說或短篇小說集,還有幾個劇本,一冊《法國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偉大的旅行家和偉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還有《海底兩萬里》,《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機器島》.《漂逝的半島》.《八十天環游地球》等20多部長篇科幻歷險小說。
⑸ 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是誰
1、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751種 ,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家 。在法國,2005年被定為凡爾納年,以紀念他百年忌辰。
2、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英國著名小說家,尤以科幻小說創作聞名於世。1895年出版《時間機器》一舉成名,隨後又發表了《莫洛博士島》、《隱身人》、《星際戰爭》等多部科幻小說。他還是一位社會改革家和預言家,曾是費邊社的重要成員,會晤過羅斯福和斯大林,撰寫了《基普斯》、《托諾-邦蓋》、《波里先生和他的歷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預測》、《世界史綱》等大量關注現實,思考未來的作品。
⑹ 凡爾納被譽為什麼
凡爾納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或譯儒勒·凡爾納,法國小說家、劇作家、詩人,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該頭銜也被授予H·G·威爾斯和雨果·根斯巴克。[由於凡爾納知識非常豐富,他小說作品的著述、描寫多有科學根據,所以其小說中的一些幻想成功預見了後世的一些技術發明。
凡爾納生於南特港資產階級家庭,受訓傳承父親的律師職業,但在青年時期退出,為雜志和劇院寫作。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專輯由皮埃爾-儒勒·赫澤爾(Pierre-Jules Hetzel)出版商出版,收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
(6)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和擴展閱讀
凡爾納的《奇異旅行》和科學幻想文學體裁的關系復雜。類似H·G·威爾斯,凡爾納常被認為是該體裁的創立人之一,他對此發展的推動作用毋庸置疑;然而,許多早期作家,如琉善和瑪麗·雪萊也常被認為是科幻文學的創立人,導致歷史爭議。
另一個主要問題的爭論核心在於凡爾納的作品能否算作科幻文學的開端。莫里斯·雷納[95]稱凡爾納「從未寫出一句在科學上卓越的東西」。凡爾納多次在采訪中辯稱自己的小說不應該當作科學來讀,稱:「在任何意義上說我都不是科學家」,「我從未發明任何東西。」[98]他自己的目標是「描述地球[並]同時理解美麗風格的高尚」,正如:
我的《氣球上的五個星期》並非有關氣球的故事,而是非洲。我總是對地理和旅行痴迷,想給非洲一個浪漫的描述。現在,我的旅行家只能通過氣球來穿越非洲,這就是寫氣球的緣故.… 可以說,當我下筆的時候,我從未想過坐氣球,現在也沒有…
與凡爾納科幻名聲緊密相關的是他常被稱為科學進步的「先知」,故事裡許多技術元素在當時是天馬行空,如今卻司空見慣。這種論調歷史悠久,在美國尤是,但現代學者一致認為這是誇大其詞。作為科幻小說,凡爾納明確否認自己是未來預言家,稱科學進步和自己的作品之間的聯系「不過是巧合」,並將科學的精準無誤歸咎於自己的大量研究:「甚至在下筆前,我總是反復翻閱看到的每本書、報紙、雜志或科學報道。」
⑺ 為什麼凡爾納被稱為科學幻想之父
因為凡爾納是一位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幻想的電視機、潛水艇、霓虹燈、導彈、坦克等都陸續的被充滿智慧的人類創造出來了,他的預見性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程,所以說他被人們稱為科學幻想之父。
⑻ 法國作家凡爾納,為何被稱做「科幻小說之父」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潛水艇的發明者西蒙·萊克在他的自傳中的第一句話是「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海軍少將伯德在飛越北極後說凡爾納是他的領路人;氣球及深海探險家皮卡德、無線電的發明者馬克尼都一致認為凡爾納是啟發他們發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