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著名科幻小說
⑴ 美國近代著名科幻小說家弗里蒂克.克朗寫的一篇文字最短的科幻小說,雖然它翻譯成漢語只有25個字,但它
這想像太抽象了,我的想像是敲門的是智能機械人或者克隆生物,因為外星文明即使來到了地球,但它也不一定會敲門,根據費米駁論外星文明如果來到了地球,那麼外星文明必須要冒著暴露自己文明的風險,來到了地球發現了人類,人類也同樣發現了它,(敲門23333333333)如果它不消滅人類,那麼人類勢必會爆發科技革命,外來刺激迅速的使人類強大,幾百年或者一千年後這個外星文明的家園勢必會遭到人類的打擊,畢竟人類從茹毛飲血到信息化社會僅僅只用了幾千年,科技革命會讓人類對外太空充滿渴望,所以外星人必然將人類趕盡殺絕,外星文明科技必須達到能夠研發第三宇宙速度的航天器,那麼地球的資源外星文明是看不上的,宇宙有太多的資源分布在廣袤的空間里,而人類此時還像嬰兒一樣蜷縮在地球,將自己囚禁在這個矮小的恆星而不謀求將生命的種子播撒在銀河系裡,那結果是人類自然會受到無比粗暴的對待,像十九世紀英國對待全世界一樣,而消滅人類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直接毀滅恆星星系,太陽的毀滅帶來的巨大能量會讓地球人類瞬間全滅,而還有人在家聽到了敲門的聲音,外星人竟如此悠哉!它難道不怕其他的更強大的外星文明察覺到它嗎?不朝太陽擼一發就跑還慢悠悠的屠殺人類!?那肯定不是外星文明!
既然是人類自己的產物敲了門不外乎兩種,1、交代了只剩下一個人類了,那麼大量人類的消亡必然不會毀滅於隕石撞擊地球,而是另一種高效率毀滅方式
2、敲門代表了禮貌與知性,那麼人類最富有藝術的創造莫過於機械科技,喪失什麼的死開吧。。。,所以我大膽的估計,人類為了適應太空時代的節奏,而將自己改造成為了機械生命,這無疑是進化,未來時代理性行為無疑占據了人類思想的主流,這是現代人類所無法想像的,像是五百年前的人類無法想像沒有皇帝天子來統治的生活,機械改造行為將成為常態,而這個「最後的人類」無疑是無法接受機械改良人類的最後思想者與抗議者,而敲門聲則是機械文明時代對於舊人類時代禮貌的問候,並提醒他您已經到時間了。
另一種猜測是電腦的過度智能化,雖然都是結束了舊人類時代,但是後者完全沒有人類的影子,它由純粹的機械生命組成,而人類失去了電腦就像脫了水的魚一樣,此種猜測不太靠譜,畢竟如果電腦智能化到了這種程度人類如果沒辦法控制,就很說不過去了。
⑵ 近代第一部太空科幻小說的作者是誰
法國人儒勒.凡爾納。
《太陽系歷險記》凡爾納有名的作品裡面只有這本小說是寫太空的。
內容簡介:
19世紀中葉,一顆彗星突然與地球相撞,地中海附近的一些居民被帶到彗星上,從此開始在太陽系漫遊;他們在一位法國上尉的帶領下,同舟共濟,戰勝了太空嚴寒等種種困難,終於在兩年後趁彗星再度與地球相遇之際,勝利返回地球。
作者用大量篇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彗星、木星、土星等天體的特徵和許多有趣的天文知識,歌頌了人們在科學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臨危不、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操,同時也鞭笞了個別人的自私行為。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受到了各國讀者的喜愛。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一些人稱作「科幻小說之父」。而隨著上個世紀後葉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
⑶ 美國近代著名科幻小說有哪些
星球大戰 水晶天 幽靈5號 安德的游戲,如果還不夠我這兒還有.
⑷ 近代經典科幻小說
二樓應該叫當代吧?
留郵箱吧,我發給你一些
⑸ 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誰寫的(…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小說名為《最後一個人》是美國近代著名科幻小說家弗里蒂克·布朗曾所作。堪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The last man on earth sat alone in a room. There was a knock on the door...."
把它譯成現代漢語恰好是25個字,僅僅只有一句話: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盡管只有一句話,但它同樣具備了小說的特點。就小說的三要素而言,有人物(一個人)、有情節(一個人獨坐,聽到敲門聲)、有環境(僅有一人的地球上的某房間里)。科幻,重在科學幻想,其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擅長誇張、製造懸念,給讀者設置自由而廣闊的聯想、想像等思維空間。這25個字促使讀者追究、探求的問題太多了——
地球上怎麼會只剩下一個人?其他人都到哪裡去了?是去往別的星球還是都死了?如果死了是因為什麼而死的?既然地球上僅剩一個人,那麼敲門的又是誰呢?是人類,是外星人,還是其它高智能的動物?這最後一個人是否去開門?開門後將看到什麼?如果是外星人,他們能夠通過語言來溝通彼此的情感嗎?……最後故事又將會怎樣發展?……總之,將會使每個讀者都產生多維而豐富的聯想和想像,有一百個讀者,就會有一百個關於「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的故事。
⑹ 美國近代著名科幻小說家弗里蒂克·布朗曾寫過一篇就目前來說,堪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把它譯成現代漢語
Fredric
Brown寫的這篇科幻小說標題叫Knock
(《敲門聲》)
"The
last
man
on
earth
sat
alone
in
a
room.
There
was
a
knock
on
the
door...."
發表在1948年12月的THRILLING
WONDER
STORIES上。
最後一個地球人坐在家裡,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⑺ 世界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的作者是誰
作者:弗里蒂克.布朗
寫的一句話是: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⑻ 誰能介紹幾部最經典的科幻小說
介紹幾部經典的科幻作品
1、英國人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作品
1894年和1895年間的《時間機器》,第一次提出了「時間旅行」的概念。這不僅要求在科學上論證「第四維」--時間的存在,威爾斯更在小說中描寫了地球毀滅前夕的「802701年,莫洛克人的時代」。威爾斯在這部開創性的小說開頭,進行了大篇幅的科學哲理討論,為的是幫助讀者克服不可能心理」。
1898年的《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對外星人(小說中是醜陋的「火星人」)的外貌特徵進行了直接描寫,這也成了後來20世紀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一大特徵。
1901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又譯:月球上最早的人類),大膽幻想人類靠一種「可以隔斷萬有引力的物質」登上了月球。威爾斯的月球不是荒涼寂寞的,而更像是另一個地球。
2、美國著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30-1992)的作品「基地」系列(此系列為三部曲,分別是《基地》、《基地與帝國》和《第二基地》,另有前傳和後傳)為讀者展示了一個浩瀚龐大的宇宙畫卷。它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其時人類已遍布250萬顆行星,人口達到1000億,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宇宙帝國。一位「心理歷史學家」卻根據計算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帝國行將崩潰,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長達30000年的黑暗時期,所有的文明都將盪然無存;但是如果按照哈里·謝頓(心理歷史學的創始人)的方法,通過建立基地,則可以將人類文明的火種保留下來,並將黑暗時期縮短為1000年。於是,「自然科學基地」(即「第一基地」)和 「心理歷史學基地」(即「第二基地」)相繼被建立,它們將完成保存並發展人類文明的艱巨任務。
科幻小說資料簡介
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小說,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小說里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
科學幻想小說簡稱科幻小說,主要描寫想像的科學或技術對社會或個人的影響的虛構性文學作品。科幻小說是西方近代文學的一種新體裁。它的情節不可能發生在人們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礎是有關人類或宇宙起源的某種設想,有關科技領域(包括假設性的科技領域)的某種虛構出來的新發現。在當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說是最受人歡迎的通俗讀物之一,其影響和銷售量,僅次於驚險小說和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