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海因萊茵科幻小說

海因萊茵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6-25 17:58:21

❶ 科幻世界雜志中有關羅伯特海因萊因的作品。

《嚴厲的月亮》,《雙星》。

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Robert Anson Heinlein)1907年7月7日生於密蘇里州的巴特拉市,曾就讀於密蘇里大學,1925年進入安那波利斯海軍學院學習,畢業後作為航空母艦和驅逐艦的士官在海軍服役五年。1934年因病復員。他一度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物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費城海軍航空試驗所任工程師。被譽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美國科幻空前絕後的優秀作家"、"美國科幻黃金時代四大才子之一"。
海因萊因的科幻創作
海因萊因的科幻創作始於1939年,第一篇小說《生命線》刊登在《驚異》(Astounding)上。由於該雜志編輯坎貝爾的賞識,海因萊因的早期作品大多發表在《驚異》上。這些早期作品大多屬於他的「未來歷史」系列,後來收集在《出賣月亮的人》(1950)、《地球青山》(1951)和《2100年起義》(1953)中。《梅瑟斯拉神的孩子們》(1943)和《天堂的孤兒們》(1963)兩部長篇也屬此系列。海因萊因在這些作品裡展露了他的才華,他視未來為既成事實,在寫作上避免冗長的陳述和解釋,而是通過對話和行為,巧妙地把信息傳遞給讀者。機敏而含蓄的描寫,明快的行文,對人物的關注勝過對科技新玩意兒的興趣,使他成為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四大才子之一。
1947年起,他的短篇作品出現在《星期六晚郵報》及其它高價雜志上,而他的長篇則是一系列少年兒童科幻故事,如《伽利略號火箭飛船》(1947)、《太空軍官候補生》(1948)、《紅色的行星》(1949)、《星球人瓊斯》(1953)、《星球獸》(1954)和《銀河系的公民》(1957)。這些作品不僅吸引了青少年,而且擁有成年讀者,一些評論家甚至認為這些是他的傑作。
自50年代起,海因萊因基本上轉向長篇小說的創作,如《傀儡主人》(1951)、《雙星》(1956)、《進入盛夏之門》(1957)和《星際船上的部隊》(《星船傘兵》)(1959)。《星際船上的部隊》的發表在科幻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盡管它獲得了雨果獎,但有不少人認為這部描寫星際戰爭的作品內容過激,帶有軍國主義傾向。當然,也有評論家認為這是一部愛國主義的科幻小說。
【最具轟動效應的作品——《異鄉異客》】
海因萊因最具轟動效應的作品是《異鄉異客》,在這部長達800頁的小說里,作者敘述了一位來自火星的年輕的救世主式的人物史密斯在地球上了解到地球文明存在的危機之後,竭力傳播火星的思想和哲理,最後卻遭到與耶穌基督同樣的命運。小說既抨擊地球文明和清規戒律,又闡述了作者對社會文化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完全迎合了美國60年代反文化的潮流,故而深受大學生的推崇,甚至被視為嬉皮士的聖經。
【獲得雨果獎的作品——《月亮是位嚴厲的主婦》】
《月亮是位嚴厲的主婦》(又譯名《嚴厲的月亮》)(1966)為海因萊因第四次獲得雨果獎的作品,它描寫月球殖民者中間的一場革命,小說中的許多事件顯然與美國獨立戰爭遙相呼應。這部作品之所以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它清楚地表明了海因萊因的政治觀點,證明作者深受社會達爾文哲學的影響,是位自由意志論者。
海因萊因作品的特點
總體來看,海因來因的作品具有以下一些特點:作家是一個優秀的故事結構者;其主人公都是美國式的,其小說是「美國夢」的一種表現;大量使用美國俚語和民間故事;注重美國傳統,所謂「未來史」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史;重視因果性和細節可信性。不足之處主要在於科學深度不夠,此外其作品的主要思想帶有軍國主義傾向。
盡管他後期作品不夠生動,但是他仍不失為美國最有影響的科幻作家。他曾是1941、1961和1976年三次世界科幻大會的嘉賓,又是1957、1960、1962、1967年雨果獎得主,1975年又榮獲一級大師星雲獎。即使在他1988年去世後,廣大讀者仍然推選他為「空前最佳作者」。
海因萊因生平
海因萊因生於美國密蘇里州,成長於堪薩斯市,是三位科幻巨人中惟一一位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這個環境雖然對他的作品有很多影響,他後來在寫作和個人生活中卻沖破了很多此時此地的價值和道德觀。他參加了美國海軍學院,於192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在美國海軍服役,被分發到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華盛頓號上服役。關於他第一次婚姻的記載不多。他1932年開始的第二任妻子萊斯琳·麥克唐納(Leslyn Macdonald)是一個政治激進分子;據阿西莫夫回憶,海因萊因在此期間是一個「徹底的自由派」。1933-1934年期間,他在USS Roper艦上服役,升至中尉,1934年因肺結核退役。其後在漫長的住院治療期間,他發明了水床,只是因為後來他在三本書中的詳細描寫失去了申請專利 的機會。軍隊生活給了海因萊因第二重要的終身影響:他強烈相信忠誠、領導能力等與軍人有關的品質。
退役後,海因萊因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非正式地讀了幾個星期研究生的數學、物理課程,之後因為健康原因、政治計劃、或者兩者而罷休。之後他從事了一系列的職業,包括房地產和銀礦,來維持生活。30年代前期,他參與了Upton Sinclair的社會主義「結束加州貧困」(EPIC)運動。1934年,海因萊因為Sinclair失敗的民主黨加州州長競選努力做了工作。他自己又於1938年親自競選加州議員,也以失敗告終。在後來的歲月里,海因萊因對這個參與社會黨活動的階段諱莫如深,對自己的政治歷史也是寫得很隱諱。比如,1954年,他寫道:「很多美國人堅認麥卡錫開創了一個『恐怖統治』。你害怕了么?我沒怕,雖然我有很多政治背景可比麥卡錫議員左多了」。
雖然有海軍的病殘津貼,不算太窮困,他為了付款買房開始了寫作。1939年,第一篇小說《生命線》發表於美國科幻教父坎貝爾主編的雜志《震撼科幻小說》。很快,他成為了社會科學幻想運動公認的領袖之一。他的早期作品被逐步拼湊成相當一致的未來歷史系列。該系列的年表在1941年被編輯坎貝爾印在《震撼科幻小說》雜志,後來在他的合集《The Past Through Tomorrow》中重印。
二戰期間,海因萊因為海軍從事航海機械方面的工作,並拉了還年輕的阿西莫夫和L. Sprague de Camp受雇於海軍飛機工廠。1945年,戰爭進入尾聲,海因萊因開始重估職業走向。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以及冷戰的開始,驅動了他寫關於政治的非小說作品。同時,他有四篇重要故事作品在《 星期六晚郵報 》上發表,其首篇《地球的綠山》(The Green Hills of Earth)發表於1947年二月,是美國科幻作者第一次發表於主流文藝雜志。他為之寫作劇本和設想特殊效果的電影《目的地:月球》(Destination Moon)獲得奧斯卡獎 特技獎。更重要的是,此期間他開始為Scribner's出版社寫一系列的青少年小說作品,一直延續到50年代,1952年出版了《滾石家族游太空》。
海因萊因於1948年和第二任妻子萊斯琳離婚,1948年娶了第三任妻子佛基尼亞(吉妮)·海因萊因(原名Virginia Gerstenfeld)。她不但與海因萊因白頭到老,而且還是他作品中很多聰明、極端獨立的女性人物原型。1953-1954年期間,海因萊因夫妻做了一次環球旅行。這次旅行被他在《Tramp Royale》里描述,也為他有些關於太空旅行的小說(比如《Podkayne of Mars》)提供了背景。阿西莫夫認為,海因萊因娶吉妮的同時,政治上突然向極右轉彎。海氏夫妻1958年成立了「帕特里克亨利聯盟」,1964年為Barry Goldwater競選總統工作,而且海因萊因的書《Tramp Royale》中包括兩大段對麥卡錫聽證會的辯解。然而,這種大轉彎的印象可能是由於傳統的美國政治左右翼區分法不一定適用自由意志主義,加上海因萊因本人獨出一格而且不願意受拘於傳統的意識形態定義(包括自由意志主義)。吉妮對丈夫的影響更明確見於文學和科學方面。她是他手稿的第一個讀者,而且據說在工程方面比他還要強。
海因萊因的少年文學作品造就了後來一代科學和社會方面敏感的成年讀者。他的少年文學系列多數重復使用一系列題材,。然而1959年的《星艦戰將》被Scribner's出版社編輯認為太有爭議而拒絕出版。海因萊因認為這倒是解除了兒童作品對他的束縛,開始「以我自己的風格寫我自己的東西」,寫出了一系列有挑戰性,重新劃定科幻界限的小說。這些小說包括他最著名的《異鄉異客》(1961年)、和被認為是他最佳作品的《嚴厲的月亮》(1966)。
1970年以後,海因萊因經歷了一系列的健康危機,間以努力工作。70年代初的一場腹膜炎,他養了兩年多才恢復。但恢復之後他馬上提筆寫作《Time Enough for Love》(1973年)。他和吉妮穿越美國全國宣傳獻血,並第三次任世界科幻大會(密蘇里堪薩斯城,1976)的嘉賓。1977年,他因為一根阻塞的心血管幾乎中風,之後為此接受了最早的心臟搭橋手術之一。同年,他在美國國會兩院特別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以親身經驗作證空間技術的副產品對老年體弱者的幫助。術後,海因萊因的精力再次旺盛。從1980年到1988年五月八日因肺氣腫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於睡夢中去世,他共寫了五部小說,最後還在組織早期材料寫作第六部《World as Myth》。

❷ 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的創作歷程

羅伯特·海因萊因出生於美國,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其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且曾在美國海軍服役,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一個政治激進分子。正是因為這些生長環境、學習生活環境和伴侶的選擇等因素,在羅伯特·海因萊因的科幻小說作品中蘊含了許多他與眾不同的獨特觀點,主張和思想。
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的科幻創作始於1939年,第一篇小說《生命線》刊登在《驚異》上。由於該雜志編輯坎貝爾的賞識,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的早期作品大多發表在《驚異》上。這些早期作品大多屬於他的「未來歷史」系列,後來收集在《出賣月亮的人》(1950)和《2100年起義》(1953)中,《梅瑟斯拉神的孩子們》(1943)和《天堂的孤兒們》(1963)兩部長篇也屬此系列中。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在這些作品裡展示了他的才華,他視未來為既成事實,在寫作上避免冗長的陳述和解釋,而是通過對話和行為,巧妙地把信息傳遞給讀者。機敏而含蓄的描寫,明快的行文,對人物的關注勝過對科技新玩意兒的興趣,使他成為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四大才子之一。
從1947年起,他的短篇作品出現在《星期六晚郵報》及其他高價雜志上,而他的長篇則是一系列少年兒童科幻故事,如《伽利略號火箭飛船》(1947)),《太空軍官候補生》(1948) ,《紅色的行星》 (1949),《球人瓊斯》(1953),《星球獸人》(1954)和《銀河系的公民》(1957)。這些作品不僅吸引了青少年,而且擁有成年讀者,一些評論家甚至認為這些是他的傑作。
自20世紀50年代起,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基本上轉向長篇小說的創作,如《傀儡主人》(1955))和《星際船上的部隊》(1959),《星際船上的部隊》的發表在科幻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盡管它獲得了雨果獎,但有不少人認為這部描寫星際戰爭的作品內容過激,帶有軍國主義傾向。當然,也有評論家認為這是一部愛國主義的科幻小說。
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長期被認為是硬科幻小說的大師,但是他後期的作品的內容經常引起爭議,藝術質量也有所下降。在其後期作品中,《拉澤獸斯的生活》(1973),《獸之數》(1983),《穿壁貓》(1985)是他「未來歷史」系列姍姍來遲的尾聲。

❸ 尋找一部短篇科幻小說海因來萊因的關於世界末日後,一部小飛船載著人類的胚胎在宇宙中尋找適宜的星球,最

日落處遠航

推薦幾部科幻小說,最好是美國的。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我,機器人》《夜幕低垂》《正子人》
布爾——《水晶天》
希勒弗布格——《機器人俾斯曼》
羅伯特·海因萊茵——《異鄉異客》《星艦戰將》《嚴厲的月亮》《傀儡主人》《替身明星》

❺ 海因萊因 作品集

海因萊因的科幻創作始於1939年,第一篇小說《生命線》刊登在《驚異》(Astounding)上。由於該雜志編輯坎貝爾的賞識,海因萊因的早期作品大多發表在《驚異》上。這些早期作品大多屬於他的「未來歷史」系列,後來收集在《出賣月亮的人》(1950)、《地球青山》(1951)和《2100年起義》(1953)中。《梅瑟斯拉神的孩子們》(1943)和《天堂的孤兒們》(1963)兩部長篇也屬此系列。 1947年起,他的短篇作品出現在《星期六晚郵報》及其它高價雜志上,而他的長篇則是一系列少年兒童科幻故事,如《伽利略號火箭飛船》(1947)、《太空軍官候補生》(1948)、《紅色的行星》(1949)、《星球人瓊斯》(1953)、《星球獸》(1954)和《銀河系的公民》(1957)。
自50年代起,海因萊因基本上轉向長篇小說的創作,如《傀儡主人》(1951)、《雙星》(1956)、《進入盛夏之門》(1957)和《星際船上的部隊》(《星船傘兵》)(1959)。

❻ 世界科幻界三巨頭海因萊因 阿西莫夫 克拉克 中誰的名氣大誰的小說寫得好

阿西莫夫 渴望太空船產生奇跡的少年——享譽全球的科普和科幻巨匠阿西莫夫。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美籍猶太人,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艾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
阿西莫夫是一位多產得驚人的作家,自50年代初,至今已出版了300多部著作。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cha/Asimov/

故事01 火星方式 故事11 灶神星畔受困記
故事02 星光 故事12 奇妙的S
故事03 最後的問題 故事13 訃告
故事04 如魚得水 故事14 鏡象
故事05 奇特的人工腦 故事15 死塵
故事06 一隻下金蛋的鵝 故事16 終夜
故事07 在火星宇宙站 故事17 鑰匙
故事08 善良的「禿鷲」 故事18 職業
故事09 世界上的所有煩惱 故事19 捉兔記
故事10 最後的答案 故事20 誰是兇手

❼ 一篇科幻小說,只記得大概情節,求書名、作者

科幻小說 《星群》

❽ 求一本國外科幻小說的書名,只有梗概,熟悉這方面的人請賜教

Science Fiction Book Club的編輯宣布了他們選擇的「過去五十年間最優秀的科幻奇幻小說,1953-2002」名單。

《魔戒之主》(The Lord of the Rings),J.R.R.·托爾金(J.R.R. Tolkien)
《基地》三部曲(The Foundation Trilogy),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沙丘》(Dune),弗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
《異鄉異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羅伯特·A.·海因萊茵(Robert A. Heinlein)
《地海法師》(A Wizard of Earthsea),厄休拉·K.·勒吉恩(Ursula K. Le Guin)
《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
《童年的終結》(Childhood』s End),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機器人夢見電子羊?》(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
《阿瓦隆的迷霧》(The Mists of Avalon),馬里恩·齊默·布拉德利(Marion Zimmer Bradley)
《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
《新日之書》(The Book of the New Sun),吉恩·沃爾夫(Gene Wolfe)
《雷伯維茲聖歌》(A Canticle for Leibowitz),沃爾特·M.·米勒(Walter M. Miller,Jr.)
《鋼窟》(The Caves of Steel),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原子孩子》(Children of the Atom),威爾莫·施拉斯(Wilmar Shiras)
《飛行都市》(Cities in Flight),詹姆斯·布萊什(James Blish)
《魔法色彩》(The Colour of Magic),特里·普萊切特(Terry Pratchett)
《危險幻像》(Dangerous Visions),哈蘭·埃里森(Harlan Ellison)編輯
《死鳥傳說》(Deathbird Stories),哈蘭·埃里森(Harlan Ellison)
《被毀滅的人》(The Demolished Man),阿爾弗雷德·貝斯特(Alfred Bester)
《代爾格林》(Dhalgren),賽繆爾·R.·德蘭尼(Samuel R. Delany)
《龍飛》(Dragonflight),安妮·麥卡芙瑞(Anne McCaffrey)
《安德的游戲》(Ender』s Game),奧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
《異教徒湯瑪斯·寇文能歷代記》(The First Chronicles of Thomas Covenant the Unbeliever),史蒂芬·R.·唐納森(Stephen R. Donaldson)
《無盡的戰爭》(The Forever War),喬·哈德曼(Joe Haldeman)
《門》(Gateway),弗雷德里克·波爾(Frederik Pohl)
《哈里·波特與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J.K.·羅琳(J.K. Rowling)
《銀河旅行者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
《我是傳說》(I Am Legend),理查德·馬西森(Richard Matheson)
《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安妮·萊絲(Anne Rice)
《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厄休拉·K.·勒吉恩(Ursula K. Le Guin)
《小與大》(Little,Big),約翰·科羅里(John Crowley)
《光明之主》(Lord of Light),羅傑·澤拉茲尼(Roger Zelazny)
《高塔中的男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
《重力使命》(Mission of Gravity),哈爾·克萊門特(Hal Clement)
《超級人》(More Than Human),斯多爾·斯特金(Theodore Sturgeon)
《人的再現》(The Rediscovery of Man),考德維那·史密斯(Cordwainer Smith)
《海灘上》(On the Beach),內爾·舒特(Nevil Shute)
《與拉瑪相會》(Rendezvous with Rama),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環型世界》(Ringworld),拉里·尼文(Larry Niven)
《野蠻月球》(Rogue Moon),奧基斯·巴崔斯(Algis Budrys)
《斯爾瑪萊利昂》The Silmarillion,J.R.R.·托爾金(J.R.R. Tolkien)
《五號屠場》(Slaughterhouse-5),庫爾特·馮尼格(Kurt Vonnegut)
《雪崩》(Snow Crash),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
《航向桑給巴爾》(Stand on Zanzibar),約翰·布拉諾(John Brunner)
《群星,我的歸宿》(The Stars My Destination),阿爾弗雷德·貝斯特(Alfred Bester)
《星際船傘兵》(Starship Troopers),羅伯特·A.·海因萊茵(Robert A. Heinlen)
《暴風雪使者》(Stormbringer),邁克爾·摩考克(Michael Moorcock)
《莎拉娜之劍》(The Sword of Shannara),特里·布魯克斯(Terry Brooks)
《時間軸》(Timescape),格里高里·本福德(Gregory Benford)
《走向你們散落的身體》(To Your Scattered Bodies Go),弗利普·何塞·法默(Philip Jose Farmer)

❾ 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的創作特點

羅伯特·海因萊因在科幻文學作品的寫作過程中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方法,也因此其科幻小說的藝術特徵也是自成一派。因為生活環境和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影響,羅伯特·海因萊因的科幻文學作品中,無論是小說結構構成,還是小說作品的
故事內容,都充滿「美國式」內容,不論是民間理語,還是風俗習慣,就連小說作品中作者虛構出來的星際「未來史」都與美國的歷史有異曲同工之處。例如《嚴厲的月亮》中許多事件都可以和美國獨立戰爭遙相呼應,月球逐步成為地球人類的糧食基地這正是對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早起資本積累過程的反映。又例如在《異鄉異客》中,羅伯特·海因萊因筆下的地球文明與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社會現狀十分相似。羅伯特·海因萊因的文學作品中,不僅對「美國式」社會、生活等存在著細致的描述,許多作品還涉及到了「美國夢」和「美國式」個人英雄主義。《異鄉異客》中,來自火星的年輕的救世主史密斯就是個人英雄主義在羅伯特·海因萊因科幻小說中的具體表現,在不斷的磨練和戰爭中,他明白了自己的歷史使命,用愛去拯救無數生命,戰勝一切宇宙中的邪惡勢力;《星船傘兵》中,講述了富家子變成英勇傘兵的全過程。而在《銀河行商》和《銀河系公民》中則詳細完美的闡述了「美國夢」的真正含義,即世世代代的美國人相信,只要通過不懈奮斗就可以不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別人的援助而得到最好的幸福生活。
有評論家認為在羅伯特·海因萊因的科幻小說中反映了愛國主義思想,也有人認為羅伯特·海因萊因的科幻小說中帶有軍國主義的傾向。在許多科幻小說中,作者羅伯特·海因萊因都認為,只有通過革命和暴力才能到達這正的勝利,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權,民主政府,得到真正的自由,就如同《嚴厲的月亮》中所描述的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戰爭一樣。
羅伯特·海因萊因的科幻小說中還靈活的運用了黑色幽默的寫作手段,通過荒誕離奇的故事情節,詼諧的語言對現實社會進行批判。例如,在《嚴厲的月亮》中,羅伯特·海因萊因運用黑色幽默,塑造了曼尼等多個令人信服崇拜的反英雄人物,以此來呈現、表達其對於現實社會的看法。又例如,《銀河系公民》中,作者羅伯特·海因萊因通過對一個孩子和老乞丐的離奇遭遇而對對現實社會和人性作出剖析和批判。

❿ 一篇羅伯特·海因萊因的小說,內容大概是 1962年,一個女嬰被拋棄在醫院。1983年,21歲的女孩

這篇文章有多個名稱,《你們這幫傻瓜》是原始的名稱,網上轉載時又出現過《IQ80以下看不懂,IQ150以上看了會瘋掉的故事》、《史上最強的科幻小說》等名稱。

1945年,一個女嬰被秘密送到克里夫蘭的一座孤兒院。被起名叫做「珍妮」。珍妮在那裡孤獨、憂郁地成長著,一直不知道她的父母是誰。1963年,她巧遇了一位流浪者,並愛上了他。但是,正當珍妮的境況終於要改觀時,一系列的災難發生了。首先,她懷上了流浪者的孩子,但是流浪者卻不見了,消失得無影無蹤。其次,在復雜的分娩過程中醫生發現,珍妮長有兩套性器官。為了挽救她的生命,醫生不得不使用外科手術改變了她的性別,使「她」變成了「他」。最後,一個神秘的陌生人從產房中綁架了她的嬰兒。

珍妮不僅失去了她的父母和情人,「他」還失去了他唯一的孩子。由於受到這些災難的打擊、社會的排斥以及命運的嘲弄,他變成了一個酒鬼和流浪者。在數年後的1970年,他跌跌撞撞地進入一家名為「大眾之地」的偏僻酒吧。他將他的悲傷故事講給一位年長的酒吧招待聽。這位富有同情心的酒吧招待給流浪者一個機會去報復那位使她懷孕並將她拋棄的陌生人。方法是他加「時間旅行者團隊」。當他倆進入一部時間機器後,酒吧招待把流浪者送回到1963年。在那裡,流浪者奇怪地愛上了一位年輕的父母雙亡的女子,而這女子不久後就有了身孕。

酒吧招待隨後往後駛了9個月,將剛出生的嬰兒從醫院里偷出來並駛回到1945年將嬰兒送進孤兒院。然後,酒吧招待又把已經徹底困惑了的流浪者送回到1985年,以便使他被准時徵募到時間旅行者團隊中。流浪者在1985年加入了時間旅行者團隊,並且成為受人尊敬的年長的一員。最後,他終於要把他的一生集中在一起了——他將自己裝扮成一位酒吧招待,去進行一項最為困難的任務:

一個命運攸關的約會,即,於1970年在「大眾之地」酒吧中會晤某位流浪者。

那麼,現在的問題是:誰是珍妮的母親、父親、祖父、祖母、兒子、女兒、孫女以及孫子?那位女孩、流浪者和酒吧招待都是同一個人。這些佯謬肯定會使你頭暈,特別是當你想解開珍妮的復雜的出身時。

如果我們畫一畫珍妮的家譜圖,我們發現所有的分支像在圓環中,都是彎曲的並且折回到它們自身。我們得出一個叫人大吃一驚的結論,她是她自己的母親和父親!她就是她自身的整個家譜圖!

熱點內容
玄幻武俠男主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3 06:10:00 瀏覽:6
軍嫂言情穿越小說 發布:2025-09-13 06:04:08 瀏覽:491
校霸言情校園小說推薦有肉 發布:2025-09-13 04:47:41 瀏覽:283
狐妖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3 04:37:39 瀏覽:809
都市當皇帝的小說有哪些 發布:2025-09-13 04:34:05 瀏覽:773
寫言情小說作文 發布:2025-09-13 03:31:47 瀏覽:902
男現代小說作家 發布:2025-09-13 03:10:20 瀏覽:850
近年最火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3 02:56:32 瀏覽:816
現代言情小說肉描寫 發布:2025-09-13 02:36:40 瀏覽:819
三體科幻小說家 發布:2025-09-13 01:59:17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