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怎樣閱讀科幻小說
『壹』 高考現代文閱讀怎麼做,平時怎麼訓練
買本書做
高三一輪復習的時候老師會講一些答題技巧
答題語言等基礎知識
基本的思路就是分段,理清思路,抓重點句子,找隱含意義等,這里說不清楚的。我有個課件你看一下
2007年高考散文閱讀突破訓練與練習題
訓練點:
1.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考查的是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作進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一段文字內容很多,可以分別歸納出其內容要點,還可以用一句或幾句話來概括其核心意思。
本考點通過分析辨別、篩選組合、闡釋述解、歸納概括等方法,檢測考生歸納概括語言文字的能力。其測試能力層級為C。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要求考生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語句、語段乃至整篇文章的中心和要點。它常常從以下三個方面出題來檢測考生分析概括能力的高低:能否對具體的內容(比如某一段落)加以概括,能否對整篇文章的中心加以歸納,能否對文中含蓄的內容(比如某些人、某些事的特點)加以解說。考查的題型靈活多樣,可以是客觀選擇題,也可以是主觀簡答題或填空題等。
解題時,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帶著題目,通讀全文,把握大意。
(2)對照考題,找到答題區間,篩選出相關的語言材料,選好答題的角度,組織好答題的語言。
(3)快速瀏覽全文,驗證答案。
為了真正達到准確地分析歸納文章的內容要點和中心意思這一目的,還需要重視以下幾點:
⑴注意理清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點句、歸納句,這些句子常常是提煉文段(或全文)內容要點(或中心意思)的依據。
⑵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現的詞語、意義相近的詞語,這些詞語是內容要點、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現,不可忽視。
⑶概括時,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層次要恰當,內容要涵蓋得全面正確,概念要限制准確,表述要精練確切。
⑷注意弄清作品的社會背景,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知人論世,這是准確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中心意思的必要條件。
⑸充分利用題干所提供的信息。
要充分發掘題干中所隱含的有效信息,從題干中尋求啟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准確答題。
⑹藉助歸納概括內容要點、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2.鑒賞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審美活動,設置本考點的目的是為了檢測考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其能力層級為E。
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要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1)鑒賞文學形象,應以整體閱讀為基礎,注意形象的特徵、意義以及語言背景。文學作品的形象是廣義的,既包括具體人物,也包括典型環境下的具體群體或個體,甚至於是一種意象,一種精神的象徵。另外,文學形象都是在互相聯系的生活畫面中刻畫而成的,因而要立足現實,聯系時代,依據整個作品來鑒賞文學形象;同時,還要通過作品的語言,對作品進行深層次的挖掘,以便更好地把握形象。
(2)鑒賞文學語言,首先應該弄清文學語言生動、形象、富於感情的基本特點,其次還應該明白精到、奇妙、鮮活是文學語言的高級檔次。品味作品的語言,應該在領會原文、弄清語境的基礎上,注意從語言的貼切、修辭的精妙、聯想的豐富、意蘊的深刻、句式的靈活多樣等方面去思考作品的語言魅力。鑒賞作品的語言,要突出以下內容:①分析語言特點,如准確、簡練、生動、形象等;②把握語言風格、如幽默、辛辣、平實、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等;③辨析修辭手法以及表達效果。
(3)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應該聯系文章的主旨與背景,聯系作品的具體內容與語境。表達技巧是指文章運用了哪些寫作原則、規律和方法來表達文章的內容。表達技巧主要包括:①表達方式;②表現手法;③選材剪材;④行文的結構;⑤意境的創設、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辭方法的運用等。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選擇什麼樣的表達技巧,都是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因此,分析語言、理解文章內容,必須認識表達技巧的作用。
解答這類題應注意以下四點:
(1)先讀題目,明確要求。然後,再帶著問題仔細地讀文章,這樣有助於很快地找到答案。
(2).把握全文,順序作答。注意不要任意打亂試題順序,因為命題者在安排題目順序時往往有整體構思,上下題往往有關聯。
(3)分辨題型,因題制宜。一般說來,考題的形式不外乎為選擇題、是非題、填空題、簡答題等,做題時應該根據題型的不同特點進行解答。對於選擇題的選擇項要進行比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確差異,去偽存真。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與立意的核心,注意排除干擾,選出正確的選項。
友情提醒:
一、文學作品閱讀的客觀題主要考查鑒賞和評價能力,設題時大多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盲目聯系作者
賞析題備選項設題時,往往把文章中描述的內容所體現的具象的生活意義或抽象的精神意義全部與作者的情感、思想聯系起來,造成一種錯誤的表述。
2.胡亂聯想推測
散文描述的事物、景物和人物都與文章表達的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並不是每一個語句都有著深刻的內涵的寓意。而選項卻利用文章中的段落、句子或詞語胡亂推測、聯想、聯系,毫無根據地生發出不切合實際的觀點、思想等。
3.真假判斷融合
散文對人、情、事、物、理的表述,是多角度、多層次的,但選項往往故意片面地表述,真真假假,隨意結合,造成內容的真實與虛假的判斷混雜。
4.局部和整體混合
無論文章的語言還是作者的觀點態度或文章的主旨,都是通過全篇內容完整地表現出來的;局部內容是為整體服務的,是隸屬於全文的。但選項故意把局部的意思說成整體的內容,造成選項的錯誤表述。
二、解答散文閱讀的主觀題,往往容易犯以下的錯誤:
1.缺乏整體觀念,不注意前後文的聯系,只取一點,不計其餘。
2.不能充分利用原文的關鍵詞句,忽視其明確的提示性與暗示性。
3.不能以作品的思想內容為前提,去鑒賞表達技巧;不能依據表達技巧,去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調和思想內容。不能充分利用聯想與想像去體味、補充、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對語言的感悟去體味作品語言的精妙。
4.不能抓住文體特點,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體知識,巧妙答題。
5.思維定勢,不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意拔高,隨意貶損。
同學我通過了上海高級口譯,我的經驗應該還是有參考價值的。所謂「直面高考的英文科幻小說」是沒有這種東西存在的。經典的科幻小說多會提凡爾納的作品,《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等。另外我不是很懂你讀的是什麼班,一般很少要求看科幻小說的;因為科幻小說專有名詞太多,這些單詞大都又難記使用頻率也低,對高考沒什麼大用處。而且看英文原版小說對英文綜合能力要求很高,像你的水平硬要去看,只會吃力不討好,進步慢且勞心勞力,高二了也耗不起這個時間。我的建議是:你如果需要增加科技方面的詞彙,找這方面的報刊來看,新聞、科普介紹短文都行。還有,我認為最有效的應付高考英文作文的方法是,找一本高考作文範文、模板方面的書(要盡量新一點的和你們現在的題型類似的,不然就白背了)每種文體、每種題材等的範文都下苦功背個一兩篇,高考怎麼考都不怕。這是我的經驗談,希望能幫上忙。
『叄』 高考的時候寫科幻小說能不能得高分
你文筆很好嗎?寫的小說必須要緊扣主題啊。而且,高考改卷速度很快,小說要細細看的,閱卷老師不會花太多時間看的,寫的再精彩也沒有什麼用,作文填寫字數和時間也有限啊,要是寫科幻小說,我認為風險很大。
『肆』 高考後想看科幻小說,除了《三體》《無人駕駛帝國》《北京折疊》還有什麼書推薦
劉慈欣
《球狀閃電》,《流浪地球》
儒勒·凡爾納
海洋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
村上春樹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
《銀河系漫遊指南》,《宇宙盡頭的餐館》,《生命,宇宙及一切》,《再見,多謝你們的金魚》,《基本上無害》。
萊姆
《完美的真空》(短篇科幻小說集)
阿西莫夫《日暮》等
『伍』 高中生應該怎樣閱讀世界名著
我剛剛高考結束,加上自己是個愛看書的人,就隨便說點吧。
其實看書就是個興趣的事,對什麼感興趣就去看什麼,當然,我指的的健康的書。讀書,重要的是一種過程,享受讀書的過程,你才能體會到讀書的快樂。
書分不同的種類,假如有一種書讀起來沒興趣,那就別讀了,換另一種試試,千萬別失去了讀書的興趣。有的書可能中間的一部分很沉悶,但不影響書的整體,這一部分就可以跳過去不讀,比如〈悲慘世界〉里描繪修道院布局的部分就大可不讀。
有些名著讀的時候需要領會其中的含義才能算是真正讀了這書,比如〈悲慘世界〉〈霧都孤兒〉〈雙城記〉〈遠大前程〉〈牛虻〉〈復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
有的書只要當做故事讀讀便可,沒必要深究,只需享受讀書之樂,比如〈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魯濱遜漂流記〉〈達芬奇密碼〉〈福爾摩斯全集〉〈教父〉等
這些書,雖然有的需要深究,有的不必要,但他們的價值卻並不決定於此,而在於讀書人的理解,只要你認為它有價值,它便有價值,假如你覺得一本書不好,那麼即使其他人都說它好,在你面前,它也不是本好書。
讀書的關鍵,在於自己的興趣。
『陸』 科幻小說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第一,足夠的詞彙量,以及對這些詞彙的正確理解和正確使用。 語文詞彙散見於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廣泛的閱讀和細心的積累可以提供幫助。
第二,精讀文章的能力。 讀一篇文章不僅僅要讀懂內容,還要讀懂文體、結構、技巧、主旨。不能總是讓自己成為讀者,而應該從創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作者說了什麼,他怎麼說的,他用了哪些技巧,他想表達他對於世界的什麼認識和觀點。
第三,對於語言和文化的基本了解。 掌握語言基本詞彙和特點,讀懂淺易的文言文,了解古代文化常識、古人的觀念和追求。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也是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追根溯源,才能傳承發展。
第四,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足夠多的古詩文,對古代知名作家有基本的了解。 凡是要求背誦的古詩文最好能熟讀成誦,理解深刻,經久不忘。對於知名作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王安石等最好能讀一下相關傳記。一方面有利於理解其作品,另一方面有利於理解古代社會和文化。
第五,觀察、體驗、閱讀、思考、表達是一體的。 沒有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不可能有對世界的感性認知,沒有廣泛的閱讀不可能加深對世界的理解。這里的廣泛閱讀不僅僅局限於文學作品,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哲學、心理等方面的著作都可涉獵,他們不僅可以增廣見識,還能提供認識世界的不同角度,提供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 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是我們表達的基礎。沒有對這些問題的個性化思考就只會人雲亦雲。
科幻小說考查的不僅僅是語言表達能力,而是對整個語文能力的綜合考察。沒有體驗、閱讀、思考,空洞的表達是打動不了人心的。科幻小說閱讀理解雖有技巧,但一切技巧的前提是實力的提升。
『柒』 高考小說閱讀常見題型及解題技巧是什麼
1、拿捏詞義的輕重
近義詞雖然表達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現事物的某種特徵或程度上,往往有輕重之別。辨析時就要注意區別。
例如:「損壞」「毀壞」「破壞」其表現的程度就層層升級,依次加重。再如:「陌生」與「生疏」,兩個詞都有「不熟悉」的意思。但「陌生」表示對一個人或事物因初次接觸而不熟悉;
「生疏」則可表示對一個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經有過接觸,因相隔時間長變得不熟悉了,或者因接觸時間不長次數不多所以不熟悉。
2、限定詞義的范圍
有些近義詞雖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圍卻有大有小,這種分別也是辨析近義詞的一個標准。
例如:「邊疆」「邊境」「邊界」范圍是越來越小。「邊疆」指遠離中心的地方,靠近國界的領土,范圍大,同時這個概念比較抽象;「邊境」指靠近國界的地方,范圍較小,同時這個概念比較具體。「邊界」僅指一條界限,范圍最小。
3、揣摩詞義側重
有些近義詞雖指意義相似,但由於詞素構成不同往往所指的側重點不同,使用就有所不同。
例如:「景色」與「景點」,「景色」側重指景象、情景。「景點」側重指景物的地點。再如:「詭辯」與「狡辯」都指無理強辯,但「詭辯」著重在「詭」,即欺詐、怪異,「詭辯」就是用欺詐的手段,奇怪的言辭,似是而非的論證來為自己的謬論辯護。
4、分清詞性和語法功能
近義詞一般詞性相同,但也有詞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
例如「誕生」與「誕辰」,前者為動詞,後者為名詞,詞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也有因詞性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就不同,如「突然」(形容詞),「猛然」(副詞)。
5、語感與第一印象
選詞填空題還考察學生的日常詞彙和語言積累,許多固定搭配或者約定俗成說法,憑借語感即可做出答案。
學生在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積累,不要耗費兩大量時間迂迴於一道試題。此外,有些詞語習慣搭配我們也需要注意,這些就是考察學生的詞語積累了。
『捌』 高考小說閱讀的技巧
我還沒有練就照相讀書術,可以一分鍾讀到萬字甚至更多,目前我的水平是在每分鍾1500字左右,理解度視內容而定。近來可以達到一天一本書的速度, 分享一下自己的體驗:
1、要相信快速閱讀術是可以練就的,我們並不用達到每分鍾一萬字的水平,基本上,只要在一二千字的速度,就算不錯了。 知道有人可以更快,對我們來說,也會更有信心,不用覺得那些荒誕不稽;
2、耐心練習。我主要是通過《快速閱讀》一書中給出的練習方法——數 字練習、閱讀練習——以及通過速讀網站上的舒爾特表格來擴展自己的視角,我覺得這幾種辦法都是有用的,不過需要耐心,我中間有些中斷,目前還沒連上,准備 還是要繼續練習,直到達到一個自己認為比較理想的速度——平均水平提高到2000字每分鍾;
3、專注。專注非常重要。很多人,之所以讀書 慢,是因為在過程中容易分心,要麼被外界環境打擾,要麼是自己心煩意亂,在讀書過程中,可能不時走動,或者喝水吃東西,最好是給自己連續的時間,如果需要 喝水,把水準備好放在手邊,這樣可以一邊讀書一邊喝水,而不會使喝水中斷了讀書;有時候,人難以維持較長時間的專注,那麼可以把時間分成段,在小段時間內 保持專注;
4、連續。一本書,在讀完之前,最好不要換其他書,也不要幾本書同時讀,如果需要作主題閱讀,也要在讀完一本書以後再讀其他書。 讀完一本,略微留一點時間回想,以鞏固記憶,然後讀下一本,讀完同一主題後,可以再把這同主題的幾本書都略復習一下,這樣便於對同一主題的理解和把握;
5、 充分運用碎片時間。我說自己可以一天讀一本書,並不是一天的時間全用來讀書,往往是白天要做事情(尤其是工作日),閑暇時間才有空讀書,我採取的辦法是, 只要是能夠利用的時間都利用上,比如等待的時間(等班車、等電梯、等人),比如在車上的時間,如果車行平穩,也可以看書(地鐵尤其如此),當然,在車上要 保持警覺性,不要太沉迷於看書而忽略了其他,這與專注相悖,所以如果沒有練到既專注又能夠保持適當的分心,不要這樣做;事實上,當你想要在指定時間內完成 一本書,自然而然會關注到那些碎片時間,並且,也會注意提升做事的效率,以避免加班;同時,也會避免做浪費時間的事情,比如泡網、泡微博;
6、 保持愉悅輕松的心情。讀書是快樂的事,不要當成苦役。我爬山的時候也會帶本書,走累了會坐下來讀書,這樣,讀書運動兩不誤,也是不錯的方式。心情愉悅也有 益於知識的吸收。
7、吸收。讀書,不是求速度,而是求質量,所以,復習很重要,我有時候會花10多分鍾時間把一本書從頭翻到尾,這 是典型的速讀,因為已經讀過,不須逐字逐句讀,在快速翻過的過程中,腦子會強制記憶,對於吸收也有好處。另外,我還是習慣於做筆記和勾畫,只是可能會加快 速度。在閱讀完一本書後的復習中,也包括了把目錄再掃視一遍,把勾畫的句子再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