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作家周

科幻小說作家周

發布時間: 2021-11-12 17:47:12

1. 為什麼科幻小說作者不被視為受人尊敬的作家

這不僅僅是科幻小說。它是任何題材的作品。

問題是,偉大的小說有一個標准。有許多作者(他們通常在某個時候進入學術界)真的想寫一些相同水平,或更好的東西。他們在書中填滿了超現代的故事結構,盡量在政治上精明(確保勾選所有右翼的框框,即使他們不傾向於那樣),並確保每一段都尖叫著:「這是藝術!」

不管評論家們是否極力贊揚,這本書都賣不出去。他們的第二本書和第三本書都沒有,也沒有對美國人如何愚蠢到無法欣賞這些顯而易見的天才作品的尖刻的個人抨擊。他們的文學和學術同行也經歷了同樣的周期,他們點頭表示同意。

在他們的痛苦中,他們忘記了在帳篷里,人人都有容身之處。我是特里·普拉切特的觀眾,也是雷·布拉德伯里的觀眾。我也是E. Annie Proulx和Raymond Carver的。他們都有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寫作時的態度是,如果我是終點,我娛樂並啟發了那些花時間閱讀我作品的人,那麼我就成功了。

遺憾的是,總是會有太多的人只是苦。同樣不幸的是,許多人都是足夠莊重的潮流引領者,以至於人們願意聽他們的。他們既想受到批判的崇拜,又想獲得大量的金錢,當這不可避免地無法實現時,他們就會在職業生涯的剩餘時間里試圖削減那些成功的人。

2. 科幻小說的鼻祖和大師介紹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2.8.~~1905.3.17)生於法國西部海港南特。主要作品《八十天環游地球》,《海底兩萬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這三部是有名的海洋三部曲)、《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等。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年9月21日—1946年8月13日),英國著名小說家,新聞記者、政治家、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他創作的科幻小說對該領域影響深遠,如「時間旅行」、「外星人」、「反烏托邦」等都是20世紀科幻小說中的主流話題。代表作有《時間機器》《隱身人 》《世界大戰》等。
羅伯特·A·海因萊因(Robert Asn Heinlin1907—1988)是美國最具影響的科幻大師級作家之一,也是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奠基人。他的《雙星》、《傀儡主人》深受我國讀者的喜愛。今年的7月7日,是海因萊因誕辰90周年,為此,我們編發了這篇由海因萊因夫人所撰的小傳,以作紀念。其代表作還有《嚴厲的月球》、《銀河系公民》等。
艾薩克·阿西莫夫(1930-1992)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作品竟達到500部之多,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最有名的當然是《基地》三部曲和《我,機器人》了。
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1917-)是英國著名科幻作家,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以及國際通訊衛星的奠基人。 最有名的就是《2001:太空探險》(又名《2001:太空奧德賽》,同名電影在科幻影視界的地位同樣重要)。

以上內容在網上均有更為詳細德介紹。

3. 中國最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是誰

中國科幻之父 我國著名科幻作家鄭文光先生(1929-2003),是我國最重要和最優秀的科幻作家之一,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就開始創作發表科幻小說,成為當時著名的科幻作者。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第二次科幻浪潮中他重返科幻文壇,發表了一系列優秀作品並創作了中國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長篇小說《飛向人馬座》。鄭文光於1998年獲得中國科幻終身成就獎。 鄭文光,1929年生於越南。1954年開始發表科幻小說。1983年因患腦血栓停止創作。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設者》、《猴王烏呼魯》,中篇《飛向人馬座》、《命運夜總會》,長篇《神翼》《戰神的後裔》等。另有學術著作《康德星雲說的哲學意義》、《中國古天文學源流》,翻譯作品《宇宙》、《地球》等。曾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世界科幻小說協會會員。 鄭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華僑,解放初回國。鄭文光受過系統的天文學教育,象當時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樣,學術研究是他的主業。鄭文光自幼喜文,十一歲就在越南的《僑光報》上發表作品。這樣的經歷使鄭文光具有超過一般自然科學家,甚至超過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鄭文光走上科幻小說創作之路,是必然也是偶然。1954年,他作為專職科普工作者,發現少年對枯燥的科學知識不感興趣,因此,他突發奇想,要把謎一樣的天文學和詩一般的文學結合在一起。當時,國外新型的科幻小說還沒有譯進中國,甚至連科幻小說是什麼,大家也不清楚。於是,就有了鄭文光的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這也是中國大陸的第一篇科幻小說。1954年,鄭文光在 《中國少年報》上發表了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成為中國科幻第一次高潮到來的標志。《從地球到火星》是一個短篇。講的是三個中國少年渴望宇航探險,偷開出一隻飛船前往火星的故事。雖然篇幅不長,情節也不復雜,但卻是新中國第一篇人物、情節俱全的科幻小說。鄭文光也沒想到,這篇作品在《中國少年報》刊出之後,竟引發了北京地區火星觀測熱潮,人們在建國門的古觀象台上排起長龍看火星。鄭文光被深深感動了,也被激勵著。從此,創作科幻小說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欲罷不能。 此後的一段時間里,鄭文光又發表了幾個短篇,以1957年發表的《火星建設者》為最成熟。該文曾獲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大獎。是中國第一篇獲國際大獎的科幻小說。《火星建設者》採用了當時科幻文學作品中少有的悲劇寫法,講的是在共產主義大同世界裡,人類開始在火星上建設基地,雖經多般艱苦奮斗,仍然由於當地細菌的侵染而功虧一匱。 鄭文光的艱難完全是一個拓荒者的艱難,但他堅持了下來,他堅信他的作品是有價值和意義的。不但堅持創作,他還開始了對科幻小說理論上的探討。這其中,他經歷了一個非常痛苦和復雜的漫長過程,他曾試圖在作品中盡量多地「放入」科學知識,但最後,他越來越明確認識到,科幻小說也是小說,遵從小說(也即文學創作)的一切規律,它姓「文」不姓「科」,當然,也不能排除其中的科學內容。所以,鄭文光對科幻小說總的看法是「洋為中用、幻為實用」;科幻是「舶來品」,有個民族化的問題;科幻又應該用科學的幻想(而不是神話)結合現實,反映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鄭文光於1958年在《讀書日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談談科幻小說》的文章。該文幾乎談到了科幻文學的所有基本理論問題,如科幻小說的文學本質、科幻小說對古代神話的繼承關系、科幻作品中的科學如何與真實的科學相區別,等等。自此以後四十多年,在這些基本理論問題上,中國科幻界竟再無大的突破,而只是一直就這些問題與不了解科幻藝術的外界輿論反復爭辨。其理論探索的停滯頗為可嘆。 一九七六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的年月里,葉永烈發表了十年動亂後期第一篇科幻小說《石油蛋白》,標志著中國科幻在大陸掀起第二次高潮。這次科幻高潮實際上就是上一次高潮的延續。被稱為「中國科幻小說之父」的鄭文光在這次高潮中又創下了一個新紀錄:1979年出版了新中國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飛向人馬座》。該作品延續了《從地球到火星》的「事故加冒險」的故事框架。但場面更為宏大,人物更多,刻劃上也更出色。當然,作品裡的宇航距離也更遠。 鄭文光是我國著名的科幻作家,他自從撰寫了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以來,總共發表有100萬字的科幻作品。 大家都知道,描寫復活恐龍的《侏羅紀公園》是1993年美國最受歡迎的科幻影片,可鄭文光先生不但也曾寫有科幻短篇《侏羅紀》,而且早在1980年就寫過一篇復活古生物的科幻小說——《史前世界》。史前世界:地球形成以前宇宙是怎麼一個世界呢?人類還沒出現的地球又是怎麼樣的呢?鄭之光在這篇科幻中充分的想像,大膽的創新,把我們帶入那浩如煙海的宇宙。其中,作者充分利用一些眾所周知的典型,使得小說具有特色。 《海豚之神》是鄭之光科幻小說的又一代表作。小說描繪了一場人獸奇像的景面。主人公獸石和胡雲霸同海豚「阿聰」交上了朋友,藉助阿聰,他們得以看到海 底世界的生活,他們更深深為海豚之神的精神所感動。看來動物的感情不比人少。 《海姑娘洛麗(科幻小說)》本書是中國兒童文學叢書中的《海姑娘洛麗》,是一種科幻小說,主要構思了太平洋人、海姑娘洛麗、地球的鏡像、孔雀藍色的蝴蝶等故事。 本書體裁新穎獨特,故事情節生動曲折,構思巧妙,帶你進入一個未知的境地。 《海龜傳奇》本書是《中國兒童文學名著》系列叢書之一,由三個故事組成。根據兒童的閱讀水平和思維能力,側重本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全書力求情節連貫、流暢,生動有趣,寓教於樂。書中並配有精美的插圖,標注拼音,讓孩子在閱讀時產生興趣。 鄭文光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世界科幻協會會員等職務。

4. 星期一 作者

星新一,1926年9月生於日本東京,父親是制葯公司經理,曾赴美留學,還創辦了葯科大學,並擔任過參議院議員。星新一的外祖母小金井喜美子是日本著名作家森鷗外的妹妹,有名的「明星派」「歌人」 (指「和歌」詩人。和歌是一種日本詩體。),外祖父小金井良精博士是日本解剖學和人類學的草創者。星新一幼年時與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受他們的影響很深。星新一曾就讀於日本東京女子高等師范學院附屬小學,念完中學後又考入東京大學農學部園藝化學系,畢業後進入東京大學研究院繼續深造。

在公司瀕臨破產之際,星新一那種暗淡憂郁的心情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雖然星新一並非徹底的悲觀消極的厭世主義者,但坎坷多艱的經歷卻使他具備了一種對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敏銳的洞察力,寫出了許多異彩紛呈、從各個角度反映社會現實的微型小說。

微型小說最早起源於美國。美國著名評論家羅伯特·奧弗法斯特曾下過這樣一個定義:微型小說必須高度「濃縮」,富有戲劇性,在一千五百字左右的篇幅中完整地包含一篇普通短篇小說應有的情節。他認為微型小說應當具備這三個要素:一、構思新穎奇特;二、情節相對完整;三、結尾出人意料。

星新一博採眾長,除繼承了羅伯特提出的「三要素說」之外,首先沖破微型小說的篇幅限制,少則兩三千字,多則四五千字,「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大大地增強了微型小說的靈活性和表現力。其次,星新一把微型小說的題材拓寬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特別擅長於科幻小說。他的小說有的馳騁於幻想中的未來世界,有的酷似童話和寓言,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以推理和懸念引人入勝,有的賦予妖精鬼怪以人情靈性等等。星新一的微型小說往往選取一個巧妙的角度,別開生面,以小見大,宛如一面面精巧玲瓏的小鏡子,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社會生活的各個片斷。

星新一擅長於用白描的手法對作品主人公作浮雕式的刻畫,「重神似,不重形似」,讓人物在對話和行動中自然而然地展示其性格。要把微型小說寫得簡潔洗煉,詳略得當,必須掌握高超的剪裁技巧。星新一深諳此道,往往出奇制勝,長話短說,惜墨如金,尺幅千里。而星新一的微型小說之所以能給人以面目一新,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跟他把有分量的「秤砣」壓在作品結尾是分不開的。星新一有不少微型小說酷似童話,寫得生動活潑,趣味盎然,富有教育意義,成人和兒童都愛讀。星新一把筆觸深入到現實生活的各個角落裡,反映出社會上存在的各種問題和矛盾。

自從日本作家兼翻譯家都築道夫在1959年把流行於歐美的微型小說正式介紹到日本以來,以這種文學樣式創作的日本作家逐年增多。但二十餘年來,星新一始終在數量和質量上遙遙領先,彷彿享有這方面的「專利權」,被尊為「日本微型小說的鼻祖」。1974年,日本新潮社出版了《星新一作品全集》,達十八卷之多。截至1983年10月止,星新一發表的作品已逾一千篇,堪稱世界紀錄創造者。

擅長在頭發絲上刻字作畫的「微雕藝術家」付出的心血,未必比與數十米高的塑像打交道的雕塑家少。同樣,創作微型小說也未必比創作鴻篇巨制來得輕松省事。星新一的微型小說由於簡煉質朴,清新雋永,詩意濃郁,在日本甚至被譽為「小說中的俳句」。他的作品中絕無雕琢堆砌之辭,綺麗華美之章,連日本的中小學生都能毫不費力地看懂。而這種質朴文風的形成,正是作家殫思竭慮,苦心經營的結果。

日本講談社1981年創辦了文學季刊《微型小說園地》,並在該刊設立「星新一微型小說文學獎」,每年舉辦一次。

星新一在《創作的道路》(《現代文學全集·星新一作品卷·解說(權田萬治)》,日本新潮社1979年版。)一文中寫道,「關於寫作的題材,我主張不受任何限制。但我卻為自己規定了三個原則:第一、堅決不描寫色情和兇殺場面;第二、不追趕時髦,不寫時事風俗類的作品;第三、不使用現代派的手法。」在文學商品化傾向日趨嚴重,色情和兇殺題材充斥日本文壇的今天,星新一能始終保持如此嚴肅的寫作態度,實屬不易。星新一的作品還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日本作家都築道夫說:「即使讀他十年前的作品,也決不會有絲毫陳舊過時的感覺。」這和他的創作方法分不開。他的作品常常不涉及具體的地點、環境、年代、事件和人名,剔除了那些可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漸趨陳舊的因素。在星新一的作品中,幾乎很難找得到詳細的人物肖像描寫詞句,甚至連主人公的名字也多以N或S等字母取代。星新一在《人物的描寫》一文中曾這樣說:「我為什麼不在作品中使用普通的人名呢?因為日本人的姓名有其特殊性,讀者往往能根據其姓名而判斷出人物的性格和年齡等。有的名字一望便知是有身分的紳士,而有的名字則使人想到嫵媚的美人。這種情況是屢見不鮮的。」星新一不希望讀者僅僅根據作品主人公的姓名就得到某種印象,而是要使人物「活」起來,以行動顯示出其性格。星新一認為,作家應當通過作品來說話,小說畢竟不是論文,與其寫出故弄玄虛,深奧莫測的「天書」來讓評論家煞有其事地作一番解說,還不如把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作品直接交給讀者,讓讀者自己去品味,評判。

5. 中國科學幻想小說作家有哪些

星河 :

網路渣滓 氣態雪 的哥 夢斷三國 同室操戈 大腦舞台 生殺予奪 決斗在網路 帶心靈去約會
我活的還算瀟灑 特別的生日禮物 第十三張照片 握別在左拳還原之前 橋殤 多彩錦緞 從天而降 千年侵權 接港
生存空間 朝聖 一則報道 同是天涯淪落人 太空搶險 火星生命基因 異域追蹤 張揚的間諜 訊問後等待裁決
離群索居 潮嘯如槍

楊平:
為了凋謝的花 暈 眩 終結 深度下潛 裂變的木偶 神的黎明 庫克岩石
千年蟲 奢侈與貧瘠

王晉康:
七重外殼 最後的愛情 解讀生命 養峰人 失去它的日子 可愛的機器犬 天火
生命之歌 亞當回歸 拉格朗日墳場 斯芬克斯之謎
終極爆炸 夏日的焦慮

鄭文光:地球的鏡象 飛向人馬座

童恩正:珊瑚島上的死光

凌晨:水星的黎明 飛鳥的天空 天隼 貓 四月一日·半條蟲子·負立方體空間

趙海虹:歸航; 樺樹的眼睛 中關村故事之游戲廳 伊俄卡斯達 痴情司

周宇坤:誰是亞當 死亡漂移 會合第十行星 心靈密約 寂寞寒秋
腦 界

劉維佳:時空捕手 黑月亮升起來 高塔下的小鎮

柳文楊:外祖父悖論 保護動物 閃光的生命 我忘了什麼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毒蛇 故事床 暗獄

潘海天:我們腳下的土地 永生的島嶼 偃師傳說 未來愛情故事 從黑暗中歸來
白星的黑暗面

韓松:暗殺; 宇宙墓地 電話之旅 冷戰和信使

蘇學軍:遠古的星辰 火星三日 黎 明

江漸離:生活方式 肉體的輕蔑者

何宏偉:異域; 缺陷 傷心者

劉慈欣:帶上她的眼晴; 坍縮; 地火; 鯨歌; 流浪地球; 三體

裴曉慶:冥王星監獄; 失去記億的人

6. 除了劉慈欣,中國還有哪些厲害的科幻作家

第一:郝景芳
這個80後的女作家不僅是清華大學的物理系高材生,還在清華大學讀了兩年的天體物理學,之後還順便考取了清華財經管理專業博士證,如果論天才和智商,十個劉慈欣也趕不上郝景芳。
更重要的是,郝景芳是中國第二個獲取「雨果獎」的科幻作家,也是第一個獲得此獎的女作家。
遺憾的是「第一魔咒」的現實如此殘酷,讓她這樣的天縱奇才也在大劉的光環下顯得「泯然眾人矣」,其實她的科幻作品是公認的比劉慈欣的更出色。

第二:王晉康
只要是科幻圈子的人,沒有不認識王晉康的,作為劉慈欣都要敬仰的科幻文學前輩,王晉康不僅在科幻文學領域,甚至在經典文學領域的成就都是空前的了不起。
王晉康雖然是科幻文壇星宿,但是他起步較晚,在2000年才開始發表自己的科幻作品,但是1948年出生的他,早就在半生的磨礪中對文字藝術有了非凡的把控。
所以王晉康的科幻作品總是非常的深沉,寓意飽滿,結構穩健,大劉的《三體》雖然精彩但是經不起推敲,可是王晉康的作品雖然沒有那麼宏大,但是在思維縝密上卻遠遠比《三體》更周詳。

第三:何夕
關於何夕在中國科幻文學界的地位,很多把他和王晉康、劉慈欣並稱為中國科幻三巨頭。
其實這樣的排名既不權威,也不公道,只能說每個作家都有不同的風格和不同的受眾。
何夕是中國科幻作家中最擅長寫「軟科幻」的人,雖然寫作的質量和數量都很高,但是科幻在中國本身受眾就很窄,更不要說「軟科幻」這種不酷的風格了。
所以何夕的科幻成就僅僅是在科幻文學專家的眼中很了不起,但是在廣大讀者的眼中則是名過其實了。

7. 求日本科幻小說家 星期一 作品全集,或者是經典科幻小說txt

我剛刪掉...其實吧,新星一比較好的小說閱讀理解都做過...像神馬<推銷員>太長了

8. 作家星期一

你說的是日本短篇小說作家星新一吧?

星新一(1926-1977),日本現代科幻小說作家,以微型小說著名,作品最大特點是構思巧妙。

星新一(ほし しんいち),1926年9月生於日本東京,父親是制葯公司經理,曾赴美留學,還創辦了葯科大學,並擔任過參議院議員。星新一的外祖母小金井喜美子是日本著名作家森鷗外的妹妹,有名的「明星派」「歌人」 (指「和歌」詩人。和歌是一種日本詩體。),外祖父小金井良精博士是日本解剖學和人類學的草創者。星新一幼年時與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受他們的影響很深。星新一曾就讀於日本東京女子高等師范學院附屬小學,念完中學後又考入東京大學農學部園藝化學系,畢業後進入東京大學研究院繼續深造。

在公司瀕臨破產之際,星新一那種暗淡憂郁的心情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雖然星新一並非徹底的悲觀消極的厭世主義者,但坎坷多艱的經歷卻使他具備了一種對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敏銳的洞察力,寫出了許多異彩紛呈、從各個角度反映社會現實的微型小說。

微型小說最早起源於美國。美國著名評論家羅伯特·奧弗法斯特曾下過這樣一個定義:微型小說必須高度「濃縮」,富有戲劇性,在一千五百字左右的篇幅中完整地包含一篇普通短篇小說應有的情節。他認為微型小說應當具備這三個要素:一、構思新穎奇特;二、情節相對完整;三、結尾出人意料。

星新一博採眾長,除繼承了羅伯特提出的「三要素說」之外,首先沖破微型小說的篇幅限制,少則兩三千字,多則四五千字,「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大大地增強了微型小說的靈活性和表現力。其次,星新一把微型小說的題材拓寬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特別擅長於科幻小說。他的小說有的馳騁於幻想中的未來世界,有的酷似童話和寓言,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以推理和懸念引人入勝,有的賦予妖精鬼怪以人情靈性等等。星新一的微型小說往往選取一個巧妙的角度,別開生面,以小見大,宛如一面面精巧玲瓏的小鏡子,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社會生活的各個片斷。

星新一擅長於用白描的手法對作品主人公作浮雕式的刻畫,「重神似,不重形似」,讓人物在對話和行動中自然而然地展示其性格。要把微型小說寫得簡潔洗煉,詳略得當,必須掌握高超的剪裁技巧。星新一深諳此道,往往出奇制勝,長話短說,惜墨如金,尺幅千里。而星新一的微型小說之所以能給人以面目一新,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跟他把有分量的「秤砣」壓在作品結尾是分不開的。星新一有不少微型小說酷似童話,寫得生動活潑,趣味盎然,富有教育意義,成人和兒童都愛讀。星新一把筆觸深入到現實生活的各個角落裡,反映出社會上存在的各種問題和矛盾。

自從日本作家兼翻譯家都築道夫在1959年把流行於歐美的微型小說正式介紹到日本以來,以這種文學樣式創作的日本作家逐年增多。但二十餘年來,星新一始終在數量和質量上遙遙領先,彷彿享有這方面的「專利權」,被尊為「日本微型小說的鼻祖」。1974年,日本新潮社出版了《星新一作品全集》,達十八卷之多。截至1983年10月止,星新一發表的作品已逾一千篇,堪稱世界紀錄創造者。

擅長在頭發絲上刻字作畫的「微雕藝術家」付出的心血,未必比與數十米高的塑像打交道的雕塑家少。同樣,創作微型小說也未必比創作鴻篇巨制來得輕松省事。星新一的微型小說由於簡練質朴,清新雋永,詩意濃郁,在日本甚至被譽為「小說中的俳句」。他的作品中絕無雕琢堆砌之辭,綺麗華美之章,連日本的中小學生都能毫不費力地看懂。而這種質朴文風的形成,正是作家殫思竭慮,苦心經營的結果。

日本講談社1981年創辦了文學季刊《微型小說園地》,並在該刊設立「星新一微型小說文學獎」,每年舉辦一次。

星新一在《創作的道路》(《現代文學全集·星新一作品卷·解說(權田萬治)》,日本新潮社1979年版。)一文中寫道,「關於寫作的題材,我主張不受任何限制。但我卻為自己規定了三個原則:第一、堅決不描寫色情和兇殺場面;第二、不追趕時髦,不寫時事風俗類的作品;第三、不使用現代派的手法。」在文學商品化傾向日趨嚴重,色情和兇殺題材充斥日本文壇的今天,星新一能始終保持如此嚴肅的寫作態度,實屬不易。星新一的作品還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日本作家都築道夫說:「即使讀他十年前的作品,也決不會有絲毫陳舊過時的感覺。」這和他的創作方法分不開。他的作品常常不涉及具體的地點、環境、年代、事件和人名,剔除了那些可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漸趨陳舊的因素。在星新一的作品中,幾乎很難找得到詳細的人物肖像描寫詞句,甚至連主人公的名字也多以N或S等字母取代。星新一在《人物的描寫》一文中曾這樣說:「我為什麼不在作品中使用普通的人名呢?因為日本人的姓名有其特殊性,讀者往往能根據其姓名而判斷出人物的性格和年齡等。有的名字一望便知是有身份的紳士,而有的名字則使人想到嫵媚的美人。這種情況是屢見不鮮的。」星新一不希望讀者僅僅根據作品主人公的姓名就得到某種印象,而是要使人物「活」起來,以行動顯示出其性格。星新一認為,作家應當通過作品來說話,小說畢竟不是論文,與其寫出故弄玄虛,深奧莫測的「天書」來讓評論家煞有其事地作一番解說,還不如把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作品直接交給讀者,讓讀者自己去品味,評判。

9. 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是誰

1、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751種 ,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家 。在法國,2005年被定為凡爾納年,以紀念他百年忌辰。
2、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英國著名小說家,尤以科幻小說創作聞名於世。1895年出版《時間機器》一舉成名,隨後又發表了《莫洛博士島》、《隱身人》、《星際戰爭》等多部科幻小說。他還是一位社會改革家和預言家,曾是費邊社的重要成員,會晤過羅斯福和斯大林,撰寫了《基普斯》、《托諾-邦蓋》、《波里先生和他的歷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預測》、《世界史綱》等大量關注現實,思考未來的作品。

10. 日本現代科幻小說家星期一他的一些人生經歷,生活事業什麼的,哪有要百度百科搜不到的。

星新一(1926——1997)
堪稱日本科幻界的一個奇才。以1000多篇精巧別致、富於哲思的超短篇小說享譽世界。
星新一生於東京的一個科學世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年,他進入東京大學攻讀農業化學,畢業後在該大學的研究生院研究微生物學。1956年為逃避生意上的失意加入飛碟研究會。
1957年,星新一和柴野拓美一起創辦了日本最早的科幻小說同仁雜志《宇宙塵》,為日本科幻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個刊物哺育出很多專業科幻作家。同年,他發表處女作,受到江戶川亂步等人的賞識,繼而佳作迭出。
星新一的作品龐雜,除科幻小說外,還寫有大量推理小說、幽默小說、散文和隨筆。1976年他榮獲日本推理小說家協會大獎。
在科幻方面,代表作有《惡魔天國》(短篇集)、《人造美人》(短篇集)、《聲網》(長篇)和《夢魔的標靶》(長篇)。

熱點內容
穿越之校園小說txt下載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4 17:02:45 瀏覽:521
男生看的好看校園小說排行榜完本小說 發布:2025-07-04 16:50:56 瀏覽:24
玄幻校園高甜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4 16:11:37 瀏覽:605
激情文學自拍有聲小說校園春色 發布:2025-07-04 16:10:36 瀏覽:714
迪鹿小說完結 發布:2025-07-04 15:50:22 瀏覽:142
都市小說男主是妖精 發布:2025-07-04 14:56:46 瀏覽:19
什麼小說搞笑玄幻好看 發布:2025-07-04 14:21:37 瀏覽:736
校園系列小說一 發布:2025-07-04 14:00:10 瀏覽:198
極好看的現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4 13:19:48 瀏覽:822
女主努力生活的現代小說 發布:2025-07-04 09:39:15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