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納科幻小說預言了哪些事情
『壹』 有哪些凡爾納的科幻小說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2.8.-1905)1828年生於法國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構成市區一部分的勞阿爾河上的菲伊德島 生活學習到中學畢業。父親是位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但是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嚮往遠航探險。11歲時,他曾志願上船當見習生,遠航印度,結果被家人發現接回了家。為此凡爾納挨了一頓狠揍,並躺在床上流著淚保證:"以後保證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許正是由於這一童年的經歷,客觀上促使凡爾納一生馳騁於幻想之中,創作出如此眾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歲時,他遵父囑,去巴黎攻讀法律,可是他對法律毫無興趣,卻愛上了文學和戲劇。一次,凡爾納自一場晚會早退,下樓時他忽然童心大發,沿樓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紳士身上。凡爾納非常尷尬,道歉之後隨口詢問對方吃飯沒有,對方回答說剛吃過南特炒雞蛋。凡爾納聽罷搖頭,聲稱巴黎根本沒有正宗的南特炒雞蛋,因為他即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紳士聞言大喜,誠邀凡爾納登門獻藝。二人友誼從此開始,並一度合寫戲劇,為凡爾納走上創作之路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位胖紳士的名字是??大仲馬。畢業後,他更是一門心思投入詩歌和戲劇的創作,為此不僅受到父親的嚴厲訓斥,並失去了父親的經濟資助。他不得不在貧困中奮斗,以讀書為樂。他十分欣賞雨果、巴爾扎克、大仲馬和英國的莎士比亞。在巴黎,他創作了20個劇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滿浪漫激情的詩歌。 後來,凡爾納與大仲馬合作創作了劇本《折斷的麥稈》並得以上演,這標志著凡爾納在文學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繼續創作的過程中,凡爾納感到文學創作似乎缺乏出路,而且他發現當時文壇上的人都在找出路,都在試圖把其他領域的知識融進戲劇。比如大仲馬是將歷史學融進文學,而巴爾扎克則把社會倫理學融進文學……這時凡爾納發現,只剩下地理學還沒有被開發。於是凡爾納利用一年的時間進行試驗,創作出《冰川上面過冬》等作品,但未發表。 1856年凡爾納乘火車來到北部城市亞眠,遇到一名帶著兩個孩子的漂亮寡婦,一見終情並求婚,繼而結婚。接著凡爾納搬家過去,從此開始認真創作。其時29歲。 凡爾納創作出《氣球上的五星期》後,16家出版社無人理睬,憤然投入火中,被妻子搶救出來,送入第17家出版社後被出版。賞識此書的編輯叫赫茨爾,從此凡爾納遇到了知音,與之結下終身友誼。黑格爾與凡爾納簽訂合同,一年為其出版兩本科幻小說。 《氣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後,凡爾納的創作進入了一個多方面的探索時期,他試驗多種寫法,朝多種方向進行探索,一發不可收拾。每年出版兩本,總標題為《奇異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記》《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海底兩萬里》《神秘島》等等,囊括了陸地、海洋和天空……此後探索停止,開始成熟,進入平穩的發展時期,創作出《80天環繞地球》《太陽系歷險記》(中譯《大木筏》)《兩年假期》等優秀作品。隨著聲望的增高,凡爾納的財富也在迅速增長。 凡爾納的晚年不是十分幸福,創作減少並進入衰弱期,其《卡爾巴阡的古堡》有一定的自傳性,表現了生活中隱秘的側面。 1905年3月17日凡爾納出現偏癱,24日失去知覺,25日晨8:00去世。 1905年3月28日大出殯,全世界紛紛電唁,悼念這位偉大的科幻作家。 凡爾納的故事生動幽默,妙語橫生,又能激發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熱愛科學、嚮往探險的熱情,所以一百多年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表明,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爾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通俗小說作家,有一種能夠把自己的幻覺變得能夠觸摸的本領,其感覺是全方位的,從平淡的文學中傳達出某種人類的熱情。但凡爾納的小說中人物除了少數幾個外都是一模一樣的,他似乎塑造不出更重要的人物,人物都是臉譜化的簡單的好人壞人,沒有什麼心理活動;從其作品人物性別單一化上還可看出他對女人的偏見,隱隱流露出深受其苦的心態。此外凡爾納的作品中充滿了明顯的社會傾向,是一個愛國者(法國人最好)、民族解放主義者(支持被壓迫民族斗爭),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從某些作品中表現出無秩序者),最後還是一個銀河帝國主義者(有締造宇宙帝國的慾望)。 凡爾納的作品裡充滿了知識,但他本人卻是一名宇宙神秘主義者,對世界有一種神秘的崇拜。在他的小說中,有時候思考問題不夠深刻,主題也常常重復。 但總的來說,凡爾納的嘗試仍然是偉大的。他寫的雖然都是平凡小事,但讀後仍使我們激動不已。正如1884年教皇在接見凡爾納時曾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
『貳』 凡爾納的哪些預言實現了
1874年,儒勒·凡爾納在他的科幻小說《神秘島》中預言,水將成為未來人類的能源,水會變成未來的「煤」。百多年後,日本科學家朝實現這個預言邁出了第一步,他們用一種名為二氧化鈦的物質和幾縷陽光,首次將水分離成氫和氧。
氫是一種優質而清潔的能源,獲取氫有很多方法,但使用陽光和水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方式,這種方式效率高、無污染,它使人們對未來能源和環境的前景充滿信心。
從某種程度上說,法國科幻小說作家儒勒·凡爾納預言了20世紀宇航科技的諸多成就,只不過他的這些預言是以科幻小說來表達的。凡爾納生於法國南特,從小對航海有濃厚興趣,系統地研讀過數理化專著,1865年發表的《從地球到月球》,及1870年發表的續集《環繞月球》,這兩本小說幾乎是現代「阿波羅」登月工程的原始性預演。
《從地球到月球》及它的續集,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巴爾的摩城大炮俱樂部主席巴比康提議向月球發射一顆炮彈。法國探險家米歇爾·阿當建議造一顆名為「哥倫比亞」的空心炮彈,並乘坐它到月球去。巴比康、米歇爾和尼丘爾船長在炮彈里裝了溫度計、氣壓表、月理圖和槍支彈葯,又隨身帶上兩只狗和幾只雞,乘坐由270米長的大炮發射的炮彈出發,但在途中遇到流星而偏離軌道,在離月球4500千米處繞月飛行。三位探險家利用繞月飛行的機會,仔細觀測了月球的面貌,最後因炮彈速度越來越快而脫離了月球的引力范圍,從而進入了地球的引力圈,終於濺落在太平洋。三位月球探險家被美國軍艦救起受到美國人民的熱烈歡迎。
1877年,凡爾納又發表了一篇星際旅行小說《太陽系歷險記》。在凡爾納筆下,一顆彗星突然與地球相撞,地中海附近的36位居民被帶到彗星上,從此開始了太陽系的漫遊。在上尉塞爾瓦達克帶領下,戰勝了重重困難,途經了土星、木星等天體,終於在兩年後趁彗星與地球再相遇的機會,重返地球。經過近一個世紀之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儒勒·凡爾納小說中的主人公飛向月球的出發地坦帕城,竟然距今天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不遠。
在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前的50年,凡爾納就「發明」了直升飛機
『叄』 凡爾納的哪些預言實現了
80天環游地球實現了。還有他所設想的從海水中提取能量,電池等等想法都一一實現了。
儒勒·凡爾納 :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一些人稱作「科幻小說之父」。而隨著上個世紀後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
『肆』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三部曲是那些謝謝
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主要作品還有《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機器島》、《漂逝的半島》、《八十天環游地球》等20多部長篇科幻歷險小說。 凡爾納的作品形象誇張地反映了19世紀「機器時代」人們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並成為西方和日本現代科幻小說的先河,我國的科幻小說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啟發和影響。 凡爾納的作品情節驚險,人物生動,熔知識性、趣味性、創造性於一爐,他提出自然科學方面的許多預言和假設,至今還啟發著人們的想像力。
凡爾納的故事生動幽默,妙語橫生,又能激發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熱愛科學、嚮往探險的熱情,所以一百多年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表明,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伍』 關於儒勒·凡爾納的預言
一、飛行器。作為現代世界的交通工具,今天飛機已經廣泛地使用了。但是凡爾納在一百多年前早就設想:將來人類一定會駕駛「比空氣重」的物體作定向飛行(《征服者羅比爾》、《世界主宰者》)。一八六三年他就和友人納達爾(Nadar)共同創立過「航空機車促進協會」。他不但寫作科幻小說,而且還用實際行動去促進科學發展。
二、火箭。在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亮》中,書中人物梅斯頓為了實現把三個人送上月球的計劃,設計出一種「哥侖比亞炮」——今天的讀者,請不要笑他那時想像的「至少有半英里長的大炮」啊!——他仔細描述了登月機械的動力、燃料、內部裝置諸問題,寫作這本書的時候才是一八六○年。而在現實生活中,直到一九六九年才有「阿波羅號」登上月球。人類用整整一百年時間終於實現了這個大膽的設想。
三、電視。在凡爾納晚年的一本小說《2889年一個美國新聞記者的一天》中明明白白寫了電視裝置。這個中篇是由他兒子執筆用英文寫的,經作者審閱簽字之後,首先發表在紐約《論壇報》上,時間是一八八九年。書中記述一個美國報界企業家到歐洲去旅行,他可以在巴黎從電視屏幕上看到他留在紐約的妻子正在晨妝,進早餐,等等;他跟她談話就象人在對面一樣。實際上,電視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才公開放映。
三,核潛艇的潛水船,在(《海底兩萬里》
四,地行器,在《地心游記》提到
五,用鋼鐵做成的可控島,在《機器島》中提到,還有鋼城,在《貴婦人的五億法郞》表達人類征服自然願望
六,將有隱身葯水,在《隱身新娘》中
七,加拿大法裔將取得革命勝利
八,子午線將會被測出
『陸』 凡爾納寫的科幻小說神秘島是講什麼內容
一群人,氫氣球壞了,掉到一個島上。改造自然,創造生活。
『柒』 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里後來真正被發明出來了的東西有哪些
老凡在他的書中預測了多項發明,比如鸚鵡螺號,還有《征服者羅比爾》的海陸空三用飛船,《培根五億法郎》的原子彈,《兩年假期》的飛機,《喀爾巴阡古堡》的立體電影,《神秘島》的電報,《從地球到月球》的登月飛船……
當然,最著名的莫過於探月二部曲的炮彈。《海底兩萬里》虛構了「鸚鵡螺號」潛水艇
祝新年好運
歡迎到凡爾納吧做客!
『捌』 凡爾納科幻小說和他的人生觀
(1)凡爾納小說的豐富科學性 凡爾納生活的時代,既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也是資本主義上升的時代,科學知識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影響。他的作品表達了人們對擺脫手工式小生產、實現資本主義大生產的渴望,是那個時代的產物,與時代腳步緊緊吻合在一起。 在儒勒·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和探險小說里,包含有豐富的、各種各樣的科學知識,並且這些知識不是枯燥的、刻板的陳述而是和探險、旅行、地球上豐富多彩的自然界聯系在一起。比如《地心游記》是一部完全假想的科學幻想小說,其中認為通過火山口可以進入地球內部,而且地球深處又有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生活著,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作者卻以豐富的地層學和地質學知識吧我們帶進一個神奇的世界。《八十天環游世界》和《氣球上的五星期》則以地球上各個地區的豐富地理知識構成了故事發展的主要線索。知識,在儒勒·凡爾納的作品裡,已經不是外加的東西,而是情節的有血有肉的組成部分。同樣,凡爾納筆下的主角們也是這樣一些在世界各個地方探險的掌握豐富科學知識的人物。 凡爾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通俗小說作家,有一種能夠把自己的幻覺變得能夠觸摸的本領,其感覺是全方位的。讀凡爾納的小說,彷彿是和他一起歷險:從荒蠻奇特的非洲大沙漠到冷酷險惡的極地冰原,從幽邃神秘的地下迷宮到凄涼恐怖的大海孤島,一切都形同身受,如在眼前。竟有探險家曾認為他的《哈特拉斯船長歷險記》是一部「最出色的航海日誌」,而他在《氣球上的五星期》中關於尼羅河源頭的精確描述也讓一些學者迷惑不解,因為當這部小說發表的時候,歐洲的學者們才剛完成對這個地區的考察。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他絕大部分關於自然環境的描述都來自於他的想像能力,但卻把每個細節都描寫得細致入微、清晰可見。 (2)凡爾納小說的驚人預見性 凡爾納的作品不僅以流暢清新的文筆、波瀾起伏的情節吸引了廣大的讀者,更可貴的是,他那非凡的想像力,浪漫又符合科學的幻想,使讀者如痴如醉,跨過時代的門檻,提前邁進了未來世界。 從某種程度上說,凡爾納預言了二十世紀宇航科技的諸多成就,只不過他的這些預言是以科幻小說來表達的。凡爾納在自己的小說中大膽並科學地預測了許多後來完全實現了的東西,比如直升機、潛水艇、人類進入太空、中國的崛起、電子廣告、霓虹燈、電子計算機等等。《從地球到月球》這部作品中的很多數據,包括發射地點(佛羅里達卡納維拉爾角)、飛行時間、登月人數都與後來的美國阿波羅計劃完全一樣。 凡爾納的一本最有預見性、但讀過的人最少的小說是《一個美國記者在公元2890年的日記》。書中的紐約名叫環球城,公路兩邊都是一千英尺高的摩天大樓,氣候由人工控制,莊稼可在北極生長,廣告放映在雲端上;書中主人公編的《地球先驅報》,擁有八千萬讀者;記者將新聞從木星、火星、金星上轉播回來,人們坐在自己家中就可看到各地發生的大事。這些與今天的現實簡直一模一樣。然而,這是凡爾納在一百年前所描繪的情景。正如法國著名的利奧台元帥所說:「現代科學只不過是將凡爾納的預言付諸實踐的過程而已。」 (3)凡爾納小說的深遠影響 儒勒·凡爾納的書無疑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一百多年來,風靡了全世界。凡爾納為世界各地的讀者塑造了一群科學勇士和先驅者形象的同時,他自己也當之無愧地被看作是科幻小說的先驅,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今天,許多科學家都坦言,自己是受到了凡爾納的啟迪,才走上科學探索之路的。 海軍少將伯德在飛越北極後回來說,凡爾納是他的領路人;潛水艇的發明者西蒙·萊克在他的自傳中的第一句話是「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氣球及深海探險家皮卡德、無線電的發明者馬克尼和其他一些人,都一致認為凡爾納是啟發他們發明的人;愛因斯坦和星際航行技術的奠基者齊奧爾科夫斯基,都曾經生動地論述過,他們正是在儒勒·凡爾納小說的引導下,走上科學創造道路的;航海探險家奧古斯特·皮卡德、無線電發明者之一的馬可尼,在談到他們的創造發明時,也都說是從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小說中受到了啟發。 (4)凡爾納小說的人文魅力 凡爾納創作思想的直接淵源,是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思想、十八世紀法國唯物論的思想和十九世紀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因此,科學與民主之不可分,是凡爾納作品的一個十分鮮明的特色。 凡爾納的創作所反映的時代離開我們已經有一百年了,他所描述的科學也已經過時。拿潛艇來說,尼摩船長的鸚鵡螺號比起今天的核潛艇來,幾乎是小孩的玩具:八十天環游地球在一百年前應視為壯舉,如今卻已經顯得十分落伍了;《氣球上的五星期》所描寫的非洲大陸的景象,也和今天正在發展的非洲大不一樣了。但是,科學上的過時,並沒有使他的作品有所遜色。這足以說明,儒勒·凡爾納的作品,雖然包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但他並不是單純以科學知識取勝的,他的作品經久不衰的魅力,還在於作品中深刻的人文思想,以及與科學知識結合在一起的民主主義精神。正如1884年教皇利奧十三世接見凡爾納時所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 並且,凡爾納的小說生動幽默,妙語橫生,所以一百多年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表明,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凡爾納逝世時,人們對他作了恰如其分的評價:「他既是科學家中的文學家,又是文學家中的科學家。」凡爾納,正是把科學與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的大師。
神奇預言
儒勒·凡爾納在1863年寫了一部小說:《20世紀的巴黎》(Paris in the 20th Century)。這部小說被塵封並且遺忘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直到凡爾納的重孫發現了它,並且在1994年首次出版。在書中,凡爾納預言了巴黎在1960年可能會呈現的面貌。他的小說中充斥著在19世紀看來顯然不可思議的科技,包括傳真機、一個世界性的通訊網路、玻璃建造的摩天大樓、燃氣動力汽車和高速高架火車。
『玖』 凡爾納的小說中預言了20世紀的科技,有哪些已經實現了,有哪些未實現
從某種程度上說,凡爾納在19世紀預言了20世紀的諸多科技成就。
①凡爾納在其科幻小說《神秘島》中預言,水將成為人類的未來能源,成為未來的「煤」。百多年後,日本科學家用一種名為二氧化鈦的物質和幾縷陽光,首次將水分離成氫和氧。
②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和《環繞月球》,這兩本小說幾乎是現代「阿波羅」登月工程的原始性預演。
③凡爾納在自己的小說中「發明」了直升飛機,50年後,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④凡爾納的《太陽系歷險記》講的是:一顆彗星突然與地球相撞,地中海附近的36位居民被帶到彗星上,從此開始了太陽系的漫遊,經過重重困難,途經了土星、木星等天體,終於在兩年後趁彗星與地球再相遇的機會,重返地球的故事。近一個世紀之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儒勒·凡爾納小說中的主人公飛向月球的出發地坦帕城,竟然距今天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不遠。
⑤此外,凡爾納的作品中還出現了最早的電視機——」電聲像機」,而霓虹燈、自動人行道、空調、摩天樓、導彈、坦克、潛艇、飛機,這些20世紀的奇跡也早在他的故事中出現。
『拾』 在科幻小說中有哪些預言到的現代科技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預言到潛水艇,人類進入太空。據說描述的數據地點和美國的阿波羅計劃極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