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愛的科幻小說
Ⅰ 問一部外國電影(關於母愛偉大的,又很科幻)
◆原 名:The Forgotten
◆譯 名:靈異拼圖/迷失記憶/失落兒魂
◆導 演:約瑟夫·魯本 Joseph Ruben
◆演 員:朱莉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 Telly Paretta
阿爾法·沃德 Alfre Woodard .... Det. Anne Pope
肯·阿巴拉漢姆 Ken Abraham .... Gas Station Attendant
安東尼·愛德華茲 Anthony Edwards .... Jim Paretta
Kathryn Faughnan .... Lauren Correll
Tim Kang .... Agent Alec Wong
Christopher Kovaleski .... Sam
Kathrina Miccio .... Mrs. Munce
萊納斯·羅徹 Linus Roache .... A Friendly Man
加里·辛尼斯 Gary Sinise .... Dr. Jack Munce
Riley Stewart .... Sam age 1
李·泰格森 Lee Tergesen .... Al Petalis
多米尼克·威斯特 Dominic West .... Ash Correll
Matthew Pleszewicz .... Sam at 5
Jessica Hecht .... Eliot
◆類 型:劇情/科幻/驚秫/冒險/動作
◆片 長:88 分鍾
◆上 映:2004年
◆國 家:美國
◆語 言:英語
◆字 幕:中文點擊打開
◆文 件:49 x 15MB x 2
◆鏈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56618/
◆評 分:5.9/10 (10,297 votes)
-----------------------------------------------------------------
◆視頻尺寸:800 x 448
◆壓縮格式:XviD + AC3
-----------------------------------------------------------------
◆簡 介:
泰莉(朱莉安·摩爾飾)有個幸福的家庭,聽話可愛的孩子,體貼溫柔的丈夫,一切都是那麼完美。只要有空,她每天都會陪八歲的兒子山姆去公園玩,直到14個月以前,山姆死於一場空難。泰莉的生活一下成了碎片,她無法從悲痛中自拔,而她與丈夫吉姆的關系也漸漸疏遠。
一天早晨,依然痛苦的泰莉醒來,卻發現擺在床頭的全家福里失去了兒子的蹤影。震驚的她翻出所有相薄,卻沒有一張有孩子的相片,泰莉開始責問丈夫,認為是他把兒子所有的照片全部銷毀。奇怪的是,丈夫反而一臉納悶的問她什麼時候有過孩子!
轉而尋找一直以來的心理醫生的她,卻被告知,兒子根本就不存在,以往8年來的所有和孩子有關的記憶都只是她自己的想像!不敢相信的泰莉開始到處尋找兒子存在過的證據,可是毫無所獲。就在幾乎快忍不住要放棄的時候,她遇上一個和她經歷類似的男人,心細如發的泰莉這次終於發現了蛛絲馬跡。可是,陰謀才剛開始……
◆印度阿三帶動恐怖新時代◆
1999年,印度阿三耐特·沙馬蘭推出了一部《第六感》,用曲折離奇的情節和出人意料的結尾,敲開了好萊塢那扇堅如磐石的大門。從此心理恐怖片在好萊塢盛極一時,也帶出了一大堆跟風仿製的作品。時隔兩年後,西班牙導演亞歷桑德羅·阿曼巴拍攝了《小島驚魂》。想當年沙馬蘭也不過是讓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兒童心理醫生,在結尾驚爆自己原來已經作古,玩了一出「鬼戀世」的把戲;阿曼巴卻發揚了他的光榮傳統,直接導演了一部「群鬼嚇中嚇」的大步頭,一時間成為這股心理恐怖浪潮的頂尖佳作。那麼朱莉安·摩爾領銜的《靈異拼圖》會打出什麼王牌?據說,他們要懸疑變科幻,直逼《小島驚魂》,玩死《第六感》。
◆故事:虛構了八年的記憶◆
在一次嚴重的飛機失事中,泰莉·派瑞塔(朱莉安·摩爾飾)不幸失去了年僅8歲的兒子,對兒子的思念讓她的精神變得越來越脆弱,與丈夫吉姆(安東尼·艾德華茲飾)也越來越疏遠,原本健康幸福的家庭關系瞬間崩塌了。更為離奇的是,家中所有關於兒子曾經存在過的跡象--一家人的合影、生活用品一切的一切,也都隨之消失不見了。無論她怎樣瘋狂地尋找,都無法得到兒子的一點信息。她不得不向精神科醫生姆恩斯(加里·辛尼斯飾)求助,卻被告知她的兒子只是她的幻覺而已,而她為這個幻覺虛構了整整八年的記憶。泰莉將信將疑地離開了,直到她遇到同樣經歷的艾什(多米尼克·韋斯特飾),他最近也失去了自己的女兒,於是兩個痛苦的人決定攜手證明孩子的存在……
◆靈感:做夢也編出個劇本◆
誰能想到《靈異拼圖》的故事靈感竟然來自傑拉爾德·迪佩戈的噩夢?當夜的情形如下:傑拉爾德的夢中出現這樣一個標準的三口之家--媽媽、爸爸和兒子。兒子的形象忽然慢慢淡去,最終消失不見。傑拉爾德隨後驚醒,他看了看鍾,已經凌晨6點半。他仍然對剛才的噩夢心有餘悸,便開始構思這個故事。兩小時後,他叫醒了妻子,告訴她:「我有了一個故事。」完成劇本後,傑拉爾德把它交給了經紀人,經紀人認為「革命製作公司」(拍攝過《黑鷹降落》、《極限特工》、《漢尼拔》、《蒙娜麗莎的微笑》、《地獄男爵》等)大當家的喬·羅斯會感興趣。不到一天的功夫,羅斯決定買下劇本,並聯系了導演約瑟夫·魯本。
◆簡評:心理懸疑變恐怖科幻◆
監制布魯斯·科漢曾經向媒體透露,他們對劇本做了很多次改動,但最終還是遵照了編劇傑拉爾德的原稿。據此拍攝出來的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開始就像一部心理懸疑劇,圍繞著一個似乎患有精神分裂的母親,她臆造了自己的孩子以及周遭的世界,然而隨著故事進一步發展,情節變得越來越離奇曲折,並最終演變成科幻驚悚劇。這是一部和《小島驚魂》風格相近的電影,也是今年9月電影的重頭戲,集中了朱莉安·摩爾和加里·辛尼斯等明星,故事融合了恐怖、驚悚、懸疑、科幻等諸多元素,也是繼《第六感》之後,情節最離奇曲折、結尾最出人意料的一部電影。
◆導演:很早就喜歡這類型◆
當喬·羅斯還在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賣命的時候,約瑟夫·魯本曾經為其導演了大嘴朱麗婭·羅伯茨領銜的《與敵同眠》。除了《與敵同眠》外,魯本還導演過驚悚片《聖子》(The Good Son)和《信徒》(True Believer),本片無疑也是他喜歡的類型。
《靈異拼圖》中蘊育的感情立即深深打動了魯本,他覺得一個母親為了思念孩子進行的掙扎,這種出於人類最本能的感情,也一定會引起觀眾的共鳴。與其他類型片不同的是,好的懸疑片會牢牢抓住觀眾的好奇心,吸引他們關注故事中出現的每一個細節。《靈異拼圖》的開始就非常精彩,因為誰也不知道這個悲傷欲絕的母親有沒有兒子,她到底有沒有患上精神分裂症。這兩個問題讓她生活在夢魘中,但我們不知道這個夢魘是她的幻覺還是真實存在。魯本也許是將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的最佳人選,他本人工作非常勤奮,會努力挖掘故事的內在實質,使演員的表演不會停留在表面。他更是一個風趣的導演,有著自我解嘲式的幽默感。劇組的每個人都相信他的判斷力,也喜歡和他一起工作。很多幕後人員跟他合作了多年,例如美術設計跟他合作了六七部電影,劇本指導也合作了三四部電影。總之一句話,他是那種會竭盡全力貢獻自己的人。
◆演員:各負其責搞恐怖◆
①朱莉安:神經母親對於每個人來說,泰莉的處境都是噩夢:某一天你醒來,發現周圍的人告訴你,過去經歷的一切都不存在,那種「眾人皆醒我獨醉」的感覺,恐怕任何人都無法承受。因此泰莉是一個對演員要求很高的角色,她既要保證角色看上去好像精神分裂,又要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和同情。《不羈夜》、《木蘭花》、《航運新聞》、《小說人生》、《遠離天堂》證明,朱莉安·摩爾是一個演技出眾的明星,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你還能在本片中體會到其他女演員少有的特殊母性。
②韋斯特:酒鬼英雄為了證明自己的記憶並非虛假,泰莉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艾什。艾什的扮演者多米尼克·韋斯特出生在英國,這個有潛力的演員在過去的幾年內事業突飛猛進。導演魯本還記得他在經典百老匯喜劇《愛情無計》中演出了一幕精彩的好戲,隨後便出現在HBO的電視劇集《電報》中,近年則和羅伯茨在《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大演對手戲。韋斯特慣於扮演壞情人,本片中他一開始也是個酒鬼,後來故事的發展把他扶上了英雄的寶座。所以這個角色對他意義重大,也許以後就可以「洗心革面」了。
③辛尼斯:內省醫生曾經憑借《阿甘正傳》中泰勒上尉一角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還參演過《阿波羅13》、《蛇眼》、《綠里》和《人性的污點》。《靈異拼圖》中的姆恩斯醫生,與他以往的角色非常不同,他通常扮演一些內斂且具攻擊性的人物,姆恩斯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醫生,同時他還是一個懂得內省的人物類型,他也增強了影片故事的不可預測性。在加里·辛尼斯心目中,一部好的心理懸疑劇會吸引很多人,因為你不知道該相信誰,下一步會發生什麼,除非等到影片的結尾。
◆外景:戰天斗地玩紐約◆
由於資金的原因,現在很多電影的拍攝都選在加拿大或澳大利亞甚至北卡羅萊納州,而《靈異拼圖》偏偏將外景地放在了本土的紐約,並在曼哈頓、布魯克林區精心挑選了多個適合拍攝的景點,紐約這座城市不可避免地在這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無形的角色。導演和製片公司同時要求這部電影帶有陰冷的氛圍,而10月末的紐約正值氣候多變的時期,因此當地不可預測的天氣變化成了拍攝的最大難題。此外,導演還對影片的畫面和顏色規定了許多原則,他和攝影導演幾乎一刻不離攝影機,他們用長鏡頭表現妄想和偷窺的感覺,又用廣角鏡頭表現世界的扭曲;除了朱莉安·摩爾的頭發,電影中甚至見不到一絲紅色。
是上面這部電影嗎?
Ⅱ 主角叫李小龍的科幻小說,她母親叫李梅。他父親是外星人
是《幻龍帝國》 作者:邊緣人類
第一章少女遇險
第二章 海船之迷
第三章 男主角出生
第四章小龍兒時
第五章 少年李小龍
Ⅲ 求一本科幻小說! 忘了男主叫什麼,女主的母親是個女皇帝,女主的姨好像叫青竹劍聖
《威戰天下》
我也在找這本小說,今天才找到。
Ⅳ 1000字左右科幻小說
王璐、賀旭、杜棒是三個小學五年級的同學,同住在一個家屬院,又都是超級UFO,相同的愛好使三個小伙們形影不離。
王璐是這個小團伙的「老大」,無意間在森林裡撿到了一隻神秘的背包,裡面有三件寶貝。他神使鬼差地搞通了其中的一樣寶貝,這讓他一時間變得神通廣大,不僅能聽懂小動物的說話,還能夠克隆出一個機器人自己,成功幫自己寫功課,做家務等等煩瑣事情。他的秘密被賀旭、杜棒發現了,在好夥伴的央求下,王璐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並把另外兩個寶貝分享給賀旭和杜棒。不知是巧合還是命運使然,三個小夥伴竟然分別鼓搗出了三個寶貝的秘密,這三個寶貝既相互獨立,又互相補充,合在一起能破解人世間的許多秘密。
三個小夥伴大為歡喜,決定用三個寶貝解開自己疑惑的種種疑團。
原來三個孩子幾乎都是在單親家庭里長大的孩子。王璐的爸爸是一個刑警,媽媽不知什麼原因早早就過世了,王璐爸爸從來不向王璐提起這件事,也不許兒子問這件事,這讓漸漸懂事的王璐大惑不解,他千方百計想知道媽媽的身世。
賀旭的爸爸是一個大款,富甲一方;在賀旭記事的時候,媽媽和爸爸一直吵架,後來他們離婚了,媽媽不知去向,爸爸後來娶了一個模特給賀旭做繼母;賀旭這個聰明絕頂的小女孩在與漂亮繼母之間展開鬥智斗勇的同時,也從未放棄對媽媽的尋找。
杜棒的爸爸是一個作惡多端的汪洋大盜,出獄後行蹤詭秘,不知還要做什麼壞事。杜棒從小就跟奶奶生活,媽媽不知是死是活,他從來沒見過媽媽。杜棒從來不敢跟爸爸提起媽媽的事,一提就是一頓暴打,出於對母愛的渴望,他一直都在悄悄打探媽媽的故事。
故事就這樣展開了,孩子們運用手中的寶貝不僅穿越時空,尋找身世謎團,探尋「母愛」失蹤的秘密,還神奇地跨越時空隧道,與三件寶貝的主人——外星人交流,探知現實與未來的秘密;每每從幻想中返回生活,總是發現自己親歷親為與在科幻世界遨遊時的所見所聞,是那樣的貌合神離,——同時,他們還發現三個家庭,特別是三個父親正悄悄進行著神秘的較量,金錢與暴力,愛情與信仰讓他們難以辨別,小夥伴的友誼在父愛和家庭面前,總是面臨考驗,三個執著、聰明的孩子利用自己的寶貝一步一步介入,直到謎底的最終解開。
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神奇、搞笑的現代輕喜劇,既有五光十彩的科幻情節,也有耐人尋味的故事內容,更有親和、幽默的喜劇元素。
Ⅳ 感人的科幻短篇
閱讀地址我是網路出來的. 《鄉村教師》 作者:劉慈欣
http://tieba..com/f?kz=260754030
《傷心者》 作者:何夕(絕對能賺人眼淚!)
http://tieba..com/f?kz=143909961
一部感人至深的科幻小說
其中貫穿的兩條主線是母愛和超越時代的科學思想。由於主角對數學的熱愛,對微連續理論的執著,使他與社會各方面產生了強烈的沖突,包括愛情、友情、世俗等。敘事採用第三人稱,以一個看不見的「我」,講述主角的故事。導師的不認同,相愛女友的逐漸遠去,社會各種惡俗弊端的沖擊,讓人預感到主角的悲劇結局,但偉大的母愛成為挽救一切的關鍵。當結尾講述無數傷心者的故事時,讓人為歷史上無數超前於時代卻不被時代認同,但做出了偉大貢獻的人肅然起敬。而文章最後的一句「媽媽」,無不讓人潸然淚下,也讓人看到了世界上最美最無私的愛,力量的源泉以及永恆的希望。
《歸者無路》作者 遲卉(長度比較合適)http://hi..com/blank12/blog/item/4bd4a0f341aa9b1bb17ec538.html
星塵(這個很難找了.)
下面有一些科幻小說的介紹:
http://hi..com/blank12/blog/item/94c3cfefd50d3d212df534d6
耽美的可以嗎~
Ⅶ 關於母愛的小說有哪些
母愛如雨
書籍簡介:母愛如雨,每個動作,每句話語,每個呼吸,都播撒著愛啊
冰心的《繁星與春水》
外國名著《小婦人》(Little Women)
冰心的《荷葉母親》
《血色母愛》
朱德〈我的母親〉
高爾基的〈母親〉
《自由與生命》美國作家索爾.貝洛的作品。
大意是"我"為了聽美洲畫眉鳥美妙絕倫的歌唱,捕獲了一隻小畫眉鳥放進籠中,而且畫眉媽媽還口含食物到籠前喂小畫眉。這讓"我"很高興,既能聽到美妙的歌聲,又省去了喂養的麻煩。然而接下來當"我"看到籠中已然死去的小畫眉時,卻迷惑了。鳥類科學家的答復是:當一隻母美洲畫眉看到她的孩子被關進籠中後,就一定會喂小畫眉鳥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堅信,孩子死了,總比活著做囚徒好些。
Ⅷ 求一部小說,科幻修真,主角有一個點娘戒指,是起點會員幫助修煉,有一個妹妹,母親!
正版修仙
Ⅸ 十八本必看小說是哪幾本(名著)
中學生必讀18本名著
1、《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流傳世界各國的一本兒童名著,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於1886年,書的原名是《Hou re》,翻譯是「心」。它的英譯本是《Hea r t》,譯意也是「心」。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每個人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掃煙窗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歌頌了兒童應該具備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塑造著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准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2、《繁星·春水》
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繁星》是詩集,由164首小詩組成。冰心一生信奉「愛的哲學」,她認為「有了愛,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斷唱出了愛的贊歌。她最熱衷於贊頌的,是母愛。除了摯愛自己的雙親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愛自己的三個弟弟。她在後來寫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讀者·通訊十三》里,還把三個弟弟比喻成三顆明亮的星星。冰心贊頌母愛,贊頌人類之愛,贊頌童心,同時她也贊頌大自然,尤其是贊頌她在童年時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頌大自然,歌頌童心,歌頌母愛,成為冰心終生創作的永恆主題。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詩組成。在《春水》里,冰心雖然仍舊在歌頌母愛,歌頌親情,歌頌童心,歌頌大自然,但是,她卻用了更多的篇幅,來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煩惱和苦悶。她用微帶著憂愁的溫柔的筆調,述說著心中的感受,同時也在探索著生命的意義,和表達著要認知世界本相的願望。
3、《伊索寓言》
伊索,生於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寓言家,傳說他是個奴隸,後獲得自由,因「褻瀆神明」終遭殺害。《伊索寓言》產生於希臘的古典時期,很長一段時間曾被認為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其結構短小精悍,其內容博大豐滿。既有深刻豐富的思想性,又有形象生動的藝術性。適宜任何年齡的讀者閱讀,寓永恆真理與短小故事之中,是一部輕松且充滿哲理的永世相傳之佳作。 在人類社會還沒有用法典來評判是非的歷史時期,《伊索寓言》中的道德准則便成為人們的行為規范,甚至起到了代替法律的作用。
讀《伊索寓言》不僅能使人明辯真善美與假惡丑,還能增長智慧豐富頭腦,更能從中得到巨大的藝術享受。
4、《童年》
作者是高爾基,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第一部,小說主人公——阿遼沙。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徵,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醜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另外兩部是《在人間》和《我的大學》。
5、《魯濱孫漂流記》
作者是英國作家笛福,小說描述了英國人魯濱孫在海難中倖存,漂流荒島27年,憑著自己的智慧、勇氣、頑強的毅力和勤勞的雙手生存了下來,後來他與野人「星期五」為伴,幫助一名遇水手叛亂的船長,奪回船隻,重返故土的故事。
6、《昆蟲記》
作者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融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譯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中國讀者首次領略《昆蟲記》的真實面目。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
7、《朝花夕拾》
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是「回憶的記事」,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了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本書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范愛農》等篇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8、《駱駝祥子》
作者是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一個滿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歸程,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他的筆變得沉重起來。《駱駝祥子》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隸心理和無法實現的希望的最終破滅。隨著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祥子熄滅了個人奮斗的最後一朵火花,成為這個衰朽社會的殉葬品。 主人公 ——人力車夫祥子、車主女兒虎妞、小福子。
9、《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保爾·柯察金作為一個普通工人的兒子,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把對舊生活自發的反抗改變為自覺的階級意志。保爾的成長不是「性格的自我發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憶自己一生時所說:「鋼是在熊熊大火和驟然冷卻中煉成的……我們這一代也是在斗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
保爾的英雄主義是早期布爾什維克的理性真誠,個人價值和集體事業在觀念上處於和諧狀態。小說不僅通過一個接一個的困境來塑造這位主人公,還通過激動人心的獨白、發人深省的警句格言直抒這種赤誠情懷。
10、《西遊記》
本書作者——吳承恩(明)。《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吳承恩最後完成。它是中國神話小說中最優秀的作品。濃郁的浪漫主義是《西遊記》的基本藝術特徵。主人公——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11、《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作者儒勒·凡爾納(1828—1905)是法國科幻小說家,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前有《格蘭特船長的女兒》,後有《神秘島》。作者想像力豐富,文筆細膩,構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入勝,又很有教育意義,適合各種年齡的讀者。而且,凡爾納的幻想不是異想天開,都以科學為依據;他所預見到的很多器械,後來都變成了現實生活中的實有之物。
12、《名人記》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19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所著《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的總稱。本書的三位傳主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創建至偉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歷經世代而不衰。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有著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經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歷路程,凸現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從而為我們譜寫了一闋「英雄交響曲」。
13、《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本書描寫了北宋晚期宋江領導的山東梁山泊農民起義,真實地再現了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直到失敗的全過程。這部書也塑造了魯智深、林沖、武松、李逵等一大批農民起義的英雄好漢形象。
14、《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傅聰的愛卻沒有淪為那種庸俗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可以說,傅雷夫婦作為中國父母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超脫小我,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15、《培根隨筆》
培根是英國傑出的哲學家和文學家。本書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等,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培根對他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之見。 16、《格列佛游記》 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十八世紀英國小說家。小說主人公——里梅爾·格列佛船長。該書通過里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敘述了周遊四國(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智馬國)的奇特經歷。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並寄寓著作者的理想。
17、《簡·愛》
這是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小說。小說主要描寫了簡愛與羅切斯特的愛情。簡愛的愛情觀更加深化了她的個性。她認為愛情應該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礎上,而不應取決於社會地位、財富和外貌。只有男女雙方彼此真正相愛,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在追求個人幸福時,簡愛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純真、朴實的思想感情和一往無前的勇氣。對羅切斯特說來,簡愛猶如一股清新的風,使他精神為之一振。
18、《讀讀泰戈爾》 泰戈爾(1861―1941),出生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一個富有文學教養的家庭。泰戈爾一生共寫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詩集,12部中篇和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和20多部劇本,並於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泰戈爾對中國懷有崇高的感情,曾於1924年訪問中國。中國人民也把他看作印度文化的傑出代表,郭沫若、鄭振鐸、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的創作,曾受到過他的影響。泰戈爾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幾十年來翻譯出版了為數不少的他的作品。
喜歡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