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最好的科幻小說
那肯定一定要閱讀一下三體了,而且一定要閱讀三體這三本小說的系列。第1本是講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麼宇宙中有共同的思想道德准則嗎?第2本是作為國內最受矚目的科幻小說,可讀性非常強,情節緊張。第3本在你讀完以後,就有一種暢遊了浩瀚宇宙後的快意與滄桑直沖腦海。
❷ 請給我推薦幾本科幻類小說
經典作品有很多
威爾斯的一些作品不錯,凡爾納的作品則類似於冒險小說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機器人」系列;
羅伯特·海因萊因「未來歷史」系列;
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遊」四部曲;
傑克·威廉森的
太空歌劇作品;
還有像安德系列、邁爾斯系列、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
《神經浪遊者》是經典賽博朋克作品;
另外反烏托邦三部曲:奧威爾的《1984》、扎米亞京都《我們》和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這三本書甚至在主流文學史中都佔有重要地位;
日本也有很多名家,如星新一、小松佐京、筒井康隆、田中芳樹、小林台三等,很多作品都翻譯到中國了,你可以去找來看看。
國內的推薦劉慈欣的《三體》系列、球狀閃電、超新星紀元及他的一些短篇,宏大厚重很值得一讀;王晉康的一些作品也廣受好評;韓松的比較陰暗晦澀,也有很多人喜歡;還有何夕、柳文揚、潘海天、飛氘等人的作品都還不錯。比較偏流行小說的像江南的《上海堡壘》,喜歡的人也不少。還有架空歷史科幻《天意》,是近年銷量最好的國內科幻之一了
❸ 求好看的科幻小說
世界著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幻大師、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他是一位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品極其豐富,代表作有《我,機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鋼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陽》(The
Naked
Sun)
等。他他於1941年發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即: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二、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給與的任何命令;三、在不違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盡力保護自己)。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至今仍然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志。
這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的副教授,先是業余寫作科幻小說,1958年開始專職寫作,以他淵博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為引人注目的科學作家。其科幻小說的代表作為「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學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學簡史》、《化學簡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識》、《空間知識》、《聖經入門》、《莎士比亞入門》等。阿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改變了原來科幻小說中機器人老套的奴隸工具或人類敵人的怪物面目,開始成為人類的親友,他在科幻小說中制訂的「機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為機器人科幻的經典,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進偵探與推理小說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中國作家的最好讀劉慈欣,王晉康或星河的比較好.
❹ 求韓松的科幻小說《紅色海洋》電子版
很遺憾的告訴你,《紅色海洋》至今還沒有電子書,我之前也在網上找了很久都沒找到,後來沒辦法了才買了一本看。書還是不錯的,如果你很喜歡韓松的科幻的話,絕對是必讀書,建議你買一本吧。
嘻嘻,其實這個問題我之前已經回過你郵件了,這里再回答一下就是看中你的懸賞分了。。。
郵箱里我剛發了你一個韓松的電子書合集,希望是你沒有的。
❺ 科幻小說推薦
科幻小說《風起智能》讀到一半可以推薦一下,這是一部知識密集型的科幻小說,但字里行間都是作者對當今社會經濟、文化形勢呈現的浮躁表象的憂患。作者用辛辣的筆鋒寫盡了近五年來的所有社會現象。
❻ 世界奇人之一韓松的書
奇人韓松
自從我在l979年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分子手術刀》後,以後也陸續發表過幾篇科幻小說,但由於我把主要集力放在科普創作上,便很少涉獵科幻領域。對新生代科幻作家的作品,偶爾翻翻。
2010年3月發生的一場引起海內外關注的《科幻世界》雜志社風波,將我的眼球重新吸引回科幻界。在這場風波中,我很想做點什麼,但由於對科幻界不夠了解,也無從下手,只能乾瞪眼。但是,在這場風波中,有一個奇人卻引起了我的特別關注。他就是世界知名的科幻大家韓松。他用在新華社擔任中央新聞采訪中心副主任兼對外部副主任的有利地位,強力介入事件,兩次對四川省委發出「檄文」,促使四川省科協在風波發生10天後做出了讓《科幻世界》雜志社社長李昶停職的決定。
奇的是,韓松在得知李昶停職的消息後,突然對李昶同情起來,他在風波暫時平息後,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引起了李昶對立面一方的一些人的不滿。這篇文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愚者見愚,特照錄如下(略,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741210100hly1.html)。
韓松是一個什麼人?我一定要見識見識。5月底,我應邀赴台灣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決定繞道北京,往返時在北京停留幾天,采訪韓松、吳岩、星河等人。我以前未見過韓松,通過吳岩,我與韓松建立了電話聯系。韓松痛快地答應了我的采訪要求。
2010年5月20日上午9時,韓松來到我下塌的酒店,吳岩派來製作視頻節目的北師大傳媒學院學生、科幻迷鄧韻也早早來到我的房間,在我12平米的陃室里安好攝像設備。采訪開始了,我為講不好普通話而抱歉,誰知韓松是我的重慶老鄉,而鄧韻是我的大老鄉—貴州人,我們用家鄉話交談起來,無比親切。
在談話中,我發現,韓松不像我想像的那麼「奇」,也一點不「怪」。他是一個很隨和的人,沒有一點新華社大記者的架子。而且他關心人,善解人意。在采訪中,我逐漸了解了韓松的身世,他走過的人生道路。從他的經歷中,我發現韓松既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又是一個不平凡的孩子,他的頭腦中經常會鑽出許多奇怪的念頭。
韓松8歲在位於重慶市中區上清寺附近的人民路小學讀書,小學畢業後先後在重慶6中、29中讀中學。那時候正值中國迎來科學的春天,科學雜志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韓松開始遭遇科幻。他從《科學文藝》《科學畫報》《知識就是力量》《我們愛科學》等科普雜志中看到了不少科幻作品,看了童恩正的《雪山上的魔笛》,看了葉永烈的《小靈通漫遊未來》,看了《十萬個為什麼》。他喜歡上了科學。
1982年韓松14歲,在29中讀初三,正遇上全國在進行科幻小說徵文,學校老師發現韓松是個科幻迷,把他找去,要他寫幾遍科幻小說去應征。他答應了,一口氣寫了幾篇。這幾篇科幻小說已顯示出韓松的特質:思維新頴睿智,反常規,寫出來的文章色彩陰暗、悲觀、凄涼、詭異。老師看了直搖頭,連聲說:「要不得!要不得!」
老師教他用傳統的方法寫,編一個故事,將一點科學知識塞進去。韓松心裡不以為然,但不得不照辦。他用這種手法編了一個用宇宙飛船將熊貓送到月球上去的故事。雖然寫得傳統,小說中仍透出韓松行文的特質。學校不敢把這篇與眾不同的科幻小說送到北京去,但仍獲得了重慶市的獎勵。
韓松第一篇科幻小說的獎品是一大堆科幻書籍,有威爾斯的,還有一部外國科幻小說選。這些小說,不僅使他眼界大開,而且,這些「軟科幻小說」中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對人類、宇宙的終極關懷,以及行文布局的神秘、詭異,不同於傳統的中囯科幻小說,很對他的味口。他在這些小說的滋潤下,開始了他獨具一格的科幻小說創作。
1985年,韓松進武漢大學讀書時開始創作科幻小說。由於韓松的作品極富文學情趣,結構精巧,內蘊深遠,獨樹一幟,被四川成都《科幻世界》的老編們看中,不斷發表他的作品,並於1988年、1990年獲得《科幻世界》雜志社頒發的科幻銀河獎。
這些作品,寫得非同凡響。有一篇科幻小說,寫地球人到達一個有智慧生物居住的星球,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到這里做生意來了!」須知,那時中國的商品經濟「小荷才露尖尖角」,人們頭腦里還沒裝進商品意識,當年沒有一個大陸科幻作家寫太空探險小說會說出這樣的話。他還寫了一篇科幻小說,說科學家將所有人都返老還童了,世界上只剩下最後一個老人。這個老人使所有的年青人都羨慕,於是年青人又都把自己變成了老人。誰知這個老人社會也不理想,充滿了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爾虞我詐。怎樣才好呢?韓松也不知道,你自己去想吧!
《科幻世界》的老編們決定借頒發銀河獎之機見一見這個極有前途的青年科幻作家,向他面授機宜進一步培養。但是通知書發給韓松,韓松卻為難了。他非常想去,卻沒有路費!
《科幻世界》的編輯譚楷知道這一情況後,寫了一封信給武漢大學的校長。這位校長是位愛才之人,立即批了500元專款給韓松,讓他去成都開會。
韓松欣喜若狂,順利地來到成都,見到了他一直仰慕的《科幻世界》雜志社總編輯楊瀟、副總編輯譚楷等老編。老編們沒有贊揚他,卻對他耳提面命,認為他最近的創作路子不對頭,寫得怪頭怪腦的,色彩也很陰暗,把他寫的一大堆稿子退給了他。這一批退稿中包括了他自認為很得意的科幻小說《宇宙墓碑》。
對老編們的教誨,他洗耳恭聽,但內心不服。他將自己的作品交給台灣來的科幻作家呂應鍾看,呂應鍾大加贊賞,並將他的《宇宙墓碑》帶走。
《宇宙墓碑》寫的故事真是奇怪到了極點,寫宇航,寫月球,那樣不能寫,他卻去寫外星球上的墳場和墓碑,並像地球上的考古學家一樣去研究宇航員的墓葬風俗。他好像是在寫遙遠的未來,又像是在寫現在,讓人很快信以為真,隨後你便同作者一起墜入科幻故事的雲里霧里,為故事中人物哭,為故事中情節笑。寫這些有什麼意思?韓松說,不知道。
不知道這篇小說有何意義,不等於看了他的小說會無動於衷。我看完這篇小說後便產生了一些奇想,出現一些怪頭怪腦的念頭。我生前是沒機會去進行宇航了,生後我的遺體能不能進行宇航,能不能葬在外星球上,讓我在外星球上躺著,天天遙望深篴的星空,並在墳頭上也立一塊墓碑呢?這得花多少錢,我的存款夠不夠?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也許錢應該省著點用,或者將錢拿去投資,以錢生錢,攢夠足夠的錢,使我能實現死後上天,在天上的墳墓里靜靜地觀看、感受宇宙億萬年的變化,那有多爽!把錢投向什麼地方?建一個「宇宙墓碑」公司呵!公司成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將韓松的小說「宇宙墓碑」拍成影視片,充作公司的廣告片!不知韓松干不幹?給韓松一點公司的乾股,他能不見錢眼開?
這是後話,按下不表,還是言歸正傳吧。自從呂應鍾把稿子帶走後,韓松就把這事忘了。誰知1991年的一天,韓松得到通知,他的《宇宙墓碑》獲得了台灣《幻象》雜志組織的世界華人科幻小說徵文首獎,獎金10萬台幣,當時摺合人民幣2萬5千元,這對一個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台灣《幻象》雜志社通知韓松去出席頒獎儀式,並領取這一塊好大好大的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可是這時韓松已是一個新華社的國家幹部,到台灣得經上級的批准。批復很好下來了,結論是韓松同志不宜去台灣。
這有點遺憾,但韓松遇到的這一切卻影響了他一生的道路,使他能充分使用自己才能中「奇」的一部分,使他最終成長為科幻大師。韓松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三個「伯樂」,前兩個「伯樂」,一個是重慶29中的語文老師,一個是《科幻世界》的老編,他們識得韓松是「千里馬」,助他取得了初步成功。但是他們卻無法接受韓松跨越常規、常理、常識去玄想的詭異行為,不能容忍他的離經叛道。而韓松遇到的第三個「伯樂」台灣《幻象》雜志的老編們,不僅識得韓松是一匹「千里馬」,還識得韓松是一匹不同尋常的「千里馬」,是一個奇才,並欣賞他的跨越常規、常理、常識去玄想的詭異行為,欣賞他的離經叛道。
這使筆者想起著名作家沙葉新2009年5月2日在北京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一次演講中說的對作家的希望:「一個稱職的作家,一個有尊嚴的作家,一個真正想為這片多災多難的熱土、為你深愛著的人民寫出好作品的作家,必須:獨立蒼茫,頂天立地。天馬行空,無傍無依。無拘無束,豪放不羈。不當奴才,不做工具。不接聖旨,絕不遵命。敢想敢說,敢於直筆。敢愛敢恨,敢於犯忌。敢哭敢笑,敢於放屁。只信科學,只服真理。心靈自由,不為權力!」
於是,韓松這樣一個如沙葉新希望的天馬行空的奇才,才能在以後的創作生涯中,不斷發揮他「奇」的特質,寫出很特別的書,逐漸成長為世界級的科幻大師。
(待續)
❼ 求好看的科幻小說~~~~~~~~~~~~~~~~~~~~~~~~~~
1。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史詩般的世界構造,超強的劇情。中考前一晚,熬通宵看完的- -!魅力就是這么大!不過翻譯版本良莠不齊,推薦譯文版的。
2.田中芳樹《銀河英雄傳說》
一代人心中的經典啊,人物塑造非常成功。語言頗有一種黑色幽默。我每年都會翻出來讀幾段的。
3.星雲3的基因戰爭。
不要看網上的版本,網路文庫里叫這個名字的根本就不是原書。原書超強,不過作者碼字的速度讓人想殺了他,都好幾年了。還沒把2寫出來。這個書是本大坑。。。。
4.《寂靜之城》這個是短篇,不過諷刺時政非常深刻啊。
5.《浪漫服務公司》和《幽靈5號》
都是短篇集,作者深得歐亨利的精髓,抖包袱的功夫出神入化。劇情非常不錯。
6.國內的作者推薦韓松和拉拉。《地鐵驚變》和《掉線》都不錯,韓松的《紅色海洋》也可以的。
❽ 求幾部好看的科幻小說, (已完結,篇幅大)謝謝!
首先請從這兩個作品裡選出你認為是科幻的:
A.吞噬星空 B.銀河系漫遊指南
選A的話請無視以下內容
選B的話 推薦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 韓松的火星照耀美國 克拉克的太空漫遊系列
當然 首推大劉的三體
❾ 你如何看待韓松的科幻小說《高鐵》
我喜歡韓松科幻小說的許多地方,都是以獨特方式反照當前中國和世界的。他談到中國被逼走上這條速度之路時充滿了無奈,而談到為了速度,不得不「山寨」其他民族的科技時又顯得那麼可憐。為了給自己的行動增加合理性,高鐵建造者還會偽造敵情,農耕者的面子轉化為雄心,這使他們鋌而走險,但萬一落得失敗,又立刻自暴自棄,膽小如鼠。
韓松沒有一本小說不去關注中國的現實。但這本《高鐵》的獨特之處,是它已經成為近距分析儀,跟中國發展現狀短距相接。小說把中國人的個性、中國的現實困境和個性困境所激發出的新的行為組合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閱讀的過程,就是你思索那種所謂「本民族的宇宙」能否存在、「中國例外論」能否持久、侵入整個社會肌體的「細菌」能否徹底清除的過程。掩卷遐思,一種科幻跟現實的對話在你的腦海中被建立起來。這種對話讓你質疑今天,質疑物質世界,甚至質疑多年來我們所建構起的偉大夢想的價值。與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三體》中談論「降維」(指外星人採用降低維數的方法打擊對手)攻擊不同,韓松的小說用於觀察世界的方式可以叫做「升維」處理,它讓讀者不是簡單地進行視覺三維觀察,而是要走入11維或26維世界,更多視角地徹底分析中國式高鐵本身的存在和移動。
❿ 如何評價韓松的科幻小說
只能說,也看不懂韓松的絕大部分科幻小說。
但韓松的小說實際上是很現實的,以至許多東西不能真正寫出(懂得),韓松用一種極其荒誕的手法諷刺現實,但由於過於荒誕,許多東西如果不深入研究完全不知道指代何物。
想這樣的解釋或許能夠幫助理解韓松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