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科幻小說空中石子有感
Ⅰ 尋找一本計較老的世界科幻小說集
你找到這本書了嗎?我也在找這本書,很厚的一本。和你說的一樣!
Ⅱ 請問,哪本科幻小說,是你最喜歡的呢
太空漫遊2010
Ⅲ 艾薩克·阿西莫夫
艾薩克·阿西莫夫
艾薩克·阿西莫夫(1930-1992)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作品竟達到500部之多,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
阿西莫夫是俄裔猶太人,他於1920年出生在俄國,3歲時舉家遷往美國,5年後取得美國國籍。阿西莫夫的父親在紐約布魯克林區開有數家糖果連鎖店,阿西莫夫則一邊讀書一邊幫忙照料店鋪。阿西莫夫的父親保守刻板,對子女要求嚴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類的報刊書籍,於是阿西莫夫選擇了科幻小說,並從9歲開始痴迷。
在阿西莫夫18歲那年,他將自己的處女作《宇宙瓶塞鑽》投給著名科幻作家兼編輯坎貝爾主編的科幻雜志,但是坎貝爾認為這篇作品「作為短篇太長,作為長篇則太短」,而且他「不喜歡慢騰騰的開頭,以及自殺的結局」。不過坎貝爾還是給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勵。結果在1939年3月,阿西莫夫終於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離灶神星》。
就在這同一年,阿西莫夫獲得了哥倫比亞學士學位,1941年他又獲得文學碩士。二戰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戰後於1948年獲得博士學位,並進入大學教書。 阿西莫夫一生寫有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有兩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為讀者展示了一個浩瀚龐大的宇宙畫卷。它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其時人類已遍布250萬顆行星,人口達到1000 ,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宇宙帝國。而這時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卻根據推算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帝國行將崩潰,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長達30000年的黑暗時期,所有的文明都將盪然無存;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通過建立基地的方法,則可以將人類文明的火種保留下來,並將黑暗時期縮短為1000年。於是,「物理學基地」和「心理學基地」相繼被建立,它們將完成保存並發展人類文明的艱巨任務……
「機器人」系列中的短篇作品主要收集在《我,機器人》和《其餘的機器人》等作品集當中,其中前者本刊已在以前介紹過。此外阿西莫夫有關機器人的科幻還有長篇《鋼窟》和《裸日》等。阿西莫夫利用自己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為機器人建立了一套行為規范和道德准則,從而演繹出一系列推理性和邏輯性極強的漂亮故事。本期要介紹的,就是阿西莫夫的長篇推理偵探科幻《鋼窟》。
除上述兩大系列之外,阿西莫夫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科幻作品,比如描寫某文明星球數千年才出現一次星空的《黃昏》,描寫「平行世界」中外星人的《眾神自己》,以及他唯一涉及時間旅行的《永恆的末日》,……可謂不勝枚舉,不一而足。
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阿西莫夫不僅創作科幻小說,同時也寫作科普作品,他的科普作品同樣讓人百讀不厭。正如阿西莫夫逝世後一位評論家所說:「他的作品愉悅了數百萬人,同時改變了他們對世界的看法。」
主要作品:《空中石子》(1950)《太空潮》(1952)《鋼穴》(1953)《終結》(1955) 《赤裸的太陽》(1956)《基地三部曲》(1964)《我,機器人》《機器人的其他故事》
《基地》系列:《基地邊緣》(1982)《黎明世界的機器人》(1984)《機器人與銀河帝國》(1985)《基地與地球》(1986)《基地序曲》(1988)《復仇星》(1988)《轉交基地》 (1993)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消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接,謝謝
Ⅳ 阿西莫夫的出名作品有那些。我看過基地。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美籍猶太人,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 阿西莫夫是一位多產得驚人的作家,自50年代初,至今已出版了300多部著作。
他的一生就是一個傳奇。
1920年1月2日,阿西莫夫出生在原蘇聯斯摩棱斯克的彼得洛維奇,雙親是猶太人。3歲時,他隨家庭遷居美國紐約州的布魯克林,1928年加入美籍。
阿西莫夫生性聰明,記憶力極強,5歲時就在當過會計師的父親的輔導下開始自學。7歲時,他居然已能教5歲的妹妹念書了。後來,父親開了一家雜貨店。由於本小利微,家境並不殷實,阿西莫夫便利用課余時間幫忙照應:站櫃台、發報紙、為固定客戶傳遞電話信息…… 常常忙得不可開交。
這段經歷對阿西莫夫的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家庭背景不同尋常,小時候又受到嚴格的管教,再加上從小就承擔起家中的一些責任,這使得阿西莫夫具有極強的責任感。正如他的傳記作者米歇爾?懷特所言:「所有這一切不可避免地將阿西莫夫塑造成了後來那個自覺、自律、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的工作狂。在他的一生中,停止寫作幾乎能夠給他帶來生理上的痛苦。」 而且,阿西莫夫對科學產生興趣,也跟他父親開的這家雜貨店有關。
創辦伊始的《奇異故事》每期都刊載一些科學試題。這些試題以及那些充滿幻想的科學故事令9歲的阿西莫夫十分著迷。每看完一期他總是又熱切地盼望著能早一天看到下一期。阿西莫夫後來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科幻讀者就像棒球迷期待雙殺或全壘打一樣,渴望太空船或新的電子技術能產生奇跡。在和同伴玩官兵捉強盜的游戲時,我把手中的玩具槍當成激光槍,去射殺甘尼美星上長著犄角的恐怖怪物。我從前就是這樣的一個少年……各位讀者可以想像出,腦筋死板、只重視普通常識的家長們,在看見我們閱讀原丨子彈、電視飛彈、登陸月球、火箭等等故事書時的滑稽模樣。對他們而言,那都是不可能發生的無聊故事罷了。」
流行雜志為阿西莫夫開啟了閱讀之門,使他對知識產生了一種渴求,並且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讀書求知和思考、鑽研問題的樂趣。這不僅給他帶來了學業上的成功,而且還將他引入了寫作生涯。
中學時代的阿西莫夫喜歡獨來獨往,常給人以傲慢的印象。在展示自己令人驚嘆的記憶力並考高分的同時,他還喜歡瞎起鬨和搞惡作劇,跟老師們對著干(他的這種鬧騰和插科打諢的「習性」,到了大學時代和踏上工作崗位伊始仍在「發展」,並給他帶來了不少麻煩)。因此,雖然阿西莫夫的功課很棒,但他卻不招老師待見。
而在這個時期,調皮搗蛋的阿西莫夫也完全能夠靜下心來學習。他有著強烈的求知慾,並且毫不挑剔,什麼都想學。他15歲便念完高中,邁進了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的課堂。課余時間里,他一邊大量閱讀科普和科幻作品,一邊積極思考問題,內心的創作沖動也越來越強烈。18歲那年,他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被放逐的維斯塔》。21歲時,他在著名科幻編輯約翰?W?坎貝爾點撥下,寫出了科幻短篇經典《黃昏》(日暮)並一舉成名。 1939年,阿西莫夫從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畢業,其後又相繼取得了該校的碩士和博士學位。自1955年起,他開始擔任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從事酶學、光化學的研究。這期間,除了在部隊服役的短暫歲月,他一直沒有中斷科普和科幻創作,並且已經寫出了奠定他科幻小說大師地位的幾部重要作品:《我,機器人》和《基地》系列。而他在20世紀50年代初創作的一些科普作品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早期的科普創作實踐使阿西莫夫認識到,他不僅喜歡而且也非常擅長撰寫科學類題材的作品(而不只是將它們作為科幻小說的情節與對話的陪襯)。1957年,前蘇聯發射成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深深地觸動了阿西莫夫。他痛感美國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落後於由衛星上天所標志的當代科技水平。作為一名科學作家,他認為自己有責任盡力而為,使這種差距盡快地縮小,於是便毅然放下早已得心應手的科幻創作,而潛心於撰寫普及科學知識的書籍和文章了(直至15年後他才「重出江湖」,再度進行科幻小說創作)。 然而,創作需要充裕的時間,教學工作顯然大大限制了阿西莫夫的創作活動。另外,極有自知之明的阿西莫夫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雖然自己的頭腦和專業功底並不差,但自己的前途並不是在顯微鏡下,而是在打字機上:「我明白,我決不會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但是我可能會成為一個第一流的作家。我作出了這樣的選擇:去做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1958年,他毅然不顧他那時尚未離丨婚的前妻的反對,告別了講台和實驗室,成為一名專業專家。 這是阿西莫夫事業和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那時候,他已經出版了24本書。
2010-3-9 18:24 回復
土星冰環
129位粉絲
3樓
「……我不為別的,只為寫作而活著。」
全心寫作,豈止「著作等身」 淵博的學識和不懈的努力使阿西莫夫作品的數量迅速上升,並使他獲得了一系列的榮譽和褒獎。他全身心地投入寫作,每天至少寫作8小時,有時甚至整個星期都坐在打字機旁。一年之內,他往往能推出10部或更多的著作。1979年2月,他正好出版第200部作品。1985年突破300部。到了1987年8月,已上升到394部。在阿西莫夫逝世前不久,他曾自述出版過467部著作,但研究他的作品的專家稱,他至少出版過480部著作。而且其體裁廣及嚴肅的歷史和科學論著及輕松的戲劇、幽默小說,其內容不乏對科學的創見和預測、對歷史的解說以及對生活的調侃。 阿西莫夫的所有作品壘起來會有多高? 目前尚沒有人做過計算。其實,阿西莫夫豈止「著作等身」,肯定是「著作超身」了,而且極有可能打破吉尼斯紀錄。在其自傳《我,阿西莫夫》中附錄的作品分類就有:科學總論24種,數學7種,天文學68種,地球科學11種,化學和生物化學16種,物理學22種,生物學17種,科學小品40集,歷史19種,文學10種,談聖經的7種,幽默與諷刺9種,自傳3卷,科幻隨筆2集,長篇科幻小說38部,科學探案2部,科幻小小說與短篇科幻故事33集,趣味短篇故事1集,短篇科學探案故事2集,以及由他主編的科幻故事118集。 巨大的成就使阿西莫夫成了一位傳奇式的人物。卡爾?薩根在談到阿西莫夫時指出:「在這個科技的世紀,我們需要一位在科學和公眾之間起聯系作用的人物,沒有一個人能夠把這項工作做得像阿西莫夫那樣出色,他是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講解員。」 是的,阿西莫夫對科學有著精深的理解,對科學的本質有著深遂的洞察力。他不僅通曉現代科學的許多前沿課題,而且也非常熟悉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再深奧的科學知識,一經他的妙筆點綴,讀來便毫無生硬之感。 「背景廣闊,主線鮮明;布局得體,結構嚴整;推理縝密,敘述生動;史料詳盡,立足前沿;新意迭出,深蘊哲理」,這是跟阿西莫夫有過直接交往的卞毓麟先生對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特色的概括。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內容的廣泛性與敘述的邏輯性有著完美的統一。 他能在極其廣闊的知識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寫作的主線,從而揮灑自如一氣呵成。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科學性與通俗性也有著高度的統一。他經常在書的開頭,甚至在序言中,就提出種種引人入勝的問題,從而能在一開始就從心理上抓住讀者;緊接著的展開部分敘述之生動更不待言,結尾部分則更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展望性而使人感到余韻無窮。阿西莫夫的許多作品又是現代性與歷史感高度統一的典範,血肉飽滿的科學過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讀物兼具普及功能與學術價值。 更令人驚嘆的是,阿西莫夫似乎從未有過寫不下去的時候,他常常能夠迅速地從一個主題轉到另外一個主題,而且樂此不疲。這也是他創作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他天生具有一種「施教能力」,總能直截了當地說明事物,准確無誤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從而創立了自己友好、坦誠地直接訴諸讀者的風格,並頻繁地運用於寫作中。
阿西莫夫對寫作有一種近乎偏執的熱情,他的職業是寫作,「業余愛好」還是寫作,寫作就是他的生命,「……我不為別的,只為寫作而活著。」當有人問起阿西莫夫的創作量時,他總是聲稱自己是「不得不」寫。他說,寫作是一種動力,如果他離開打字時間稍長,就會犯癮。1985年,法國《解放》雜志出版了一部題為《您為什麼寫作?》的專集,收有各國名作家400人的筆答。這些回答豐富多彩,或庄或諧,但無一不反映了作家的心態與才智。其中阿西莫夫的回答是:「我寫作的原因,如同呼吸一樣;因為如果不這樣做,我就會死去。 」 阿西莫夫自知有寫作的天份,因此對自己的才能也從未謙虛過,有人認為他自我膨脹、自以為是,他卻喜歡稱自己的冒失為「阿西莫夫式的狂妄自大」。對於阿西莫夫成為「寫作狂」或「寫作機器」的根源,有種種猜測和說法。除了興趣的因素外,阿西莫夫自己認為,只有以如此有序的方式從事寫作才能向自己證明,自己是在做一項「正當的工作」。從本質上說,這是他表明自己像父親多年辛勤工作經營的雜貨店那樣努力地工作的唯一方式。也正是這強大的工作信念,使他如此在乎著書數量,並時刻被一種危機感所驅使。 阿西莫夫對著書數量的狂熱追求,被看作是他非常奇怪的性格特點,而且在他生前就頗為引人注目,同時也使他聲名遠揚。他的驚人的著書量甚至還被寫入了一部科幻作品中。這部名為《效仿》的小說有一段對話這樣挖苦阿西莫夫道:「『你看過阿西莫夫早期創作的親猶太人詩作嗎?《猶太人被放逐前》,就是他在2000多年前寫的那部作品?』『我只聽說過那個指導編撰了《阿西莫夫的銀河網路全書》的阿西莫夫,這個書名也太狂妄了……什麼?所有的5000冊都是他寫的?』『是的,他是個工作狂。這可憐的傢伙,沒有別的事干。』」
2010-3-9 18:24 回復
土星冰環
129位粉絲
4樓
艾薩克·阿西莫夫小說目錄
《空中卵石》雙日出版社1950年(即 蒼穹微石)
蒼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中國大陸譯名《空中石子》(施咸榮譯本)和《蒼穹微石》(漢聲譯本),是美國作家以撒·艾西莫夫出版於1950年的長篇科幻小說,也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雖然最早出版,故事年代卻是「銀河帝國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集,此時整個銀河系業已統一在「銀河帝國」的旗幟下。。。
故事的開頭發生在1949年6月的地球,芝加哥的退休裁縫約瑟夫·施瓦茨在人行道上突然被核能研究所因事故而產生的泄露射線擊中,來到了地球紀元12411年,銀河紀元827年[2]的芝加哥(這時的名字叫芝加)。他被農夫亞賓·瑪倫一家收留。此時地球已經遭到放射性物質的嚴重污染,只有少數地區可供人類存活,並只能供養2000萬全球人口,因此地球人在年滿60歲時都要被施行安樂死;每個家庭都被分配了嚴格的生產定額,不能勞動的殘疾人士也要被安樂死。亞賓·瑪倫的岳父格魯身患殘疾,但被瞞報。亞賓·瑪倫計劃將施瓦茨留在家中協助完成生產定額,但後來聽從格魯建議,將其送至城中,擔任核能研究所教授謝克特發明的「學習機」的人體試驗志願者。通過改造,施瓦茨無意中具備了判讀甚至控制他人思維的能力。
這時的地球屬於銀河帝國的一部分,帝國派駐總督(由外星人擔任,總督府邸在西丨藏高原),但實行內部自治,最高地方行政長官為「古人會」的首腦——地球大臣,實際權力則為其秘書巴爾基斯把持。地球人因為其星球具有放射性而遭到銀河帝國其他星球的種族歧視,從而對所有的外星球懷有敵對情緒,地球大臣秘書及「古人會」策劃用細菌武器來毀滅銀河帝國。
天狼星考古學家貝爾·阿瓦丹來到地球,試圖證實全銀河帝國的人類都起源於地球。他向地球大臣提出進入放射區進行考古發掘的申請,但是遭到拒絕。在芝加街頭,他碰到從研究所逃出的施瓦茨,以及謝克特博士的女兒寶拉,三人從此相識。
地球大臣秘書用細菌攻擊帝國的計劃被其送去接受「學習機」改造的助手泄露,從而為謝克特博士得知,並告訴了阿瓦丹。為滅口,秘書將博士父女、施瓦茨和阿瓦丹全部抓走。施瓦茨施展心靈感應技巧,操縱秘書帶領眾人逃出,阿瓦丹向帝國總督舉報秘書的陰謀。此時秘書前來,宣稱沒有任何針對帝國的陰謀,並自願留下擔當人質。地球密謀組織向銀河發射細菌火箭的最後期限即將來臨……
希望被您採納!
Ⅳ 推薦文學作品和科幻小說。
樓上的《草房子》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的作品,他的代表作還有《根鳥》《紅瓦黑瓦》《山羊不吃天堂草》等。
現代文學作品種類繁多。
(一)、科幻小說
各大讀書網上的網路寫手的超幻想小說我就不提了。
比較經典的科幻小說有
法。凡爾納《八十天環游地球》《海底兩萬里》《神秘島》
日。新星一《新星一作品全集》
中。劉慈欣《三體》《球狀閃電》
英。柯南道爾《被遺忘的世界》
美。阿西莫夫《會說話的石頭》《危險的幻想》《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我,機器人》
英。威爾斯《時間機器》《世界大戰》《隱形人》
wait,我在網上搜到了這個,供你參考一下:
1. 八十天環游地球 (法)凡爾納
2. 火星人 (美)雷.布雷德伯里
3. 星球大戰 (美)盧卡斯
4. 銀河帝國的興亡 (美)阿西莫夫
5. 宇宙飛船歷險記 (美)斯格博金
6. 末日 (美)博德勒
7. 地心游記 (法)儒勒.凡爾納
8. 太陽系歷險記 (法)儒勒.凡爾納
9. 海底兩萬里 (法)儒勒.凡爾納
10.外星小孩 (美)伊.凡塞特
11.宇宙漂流記 (日)小松左京
12.我,機器人 (美)阿西莫夫
13.水陸兩棲人 (俄)別里亞耶夫
14.神秘島 (法)儒勒.凡爾納
15.月球人 (法)彼.布勒
16.海王星上來的人 (德)羅伯特.布倫納
17.日本沉沒 (日)小松左京
18.西西里防禦計劃 (美)克萊夫.威爾斯
19.星際竊賊 (美)哈里森
20.仙女座星雲 (俄)葉菲列莫夫
21.黑暗 (巴西)安.卡.伊羅
22.恐怖島 (德)克魯普卡特
23.世界主宰 (俄)別里亞耶夫
24.珊瑚島上的死光 (中國)童恩正
25.神秘的計算公司 (俄)德聶伯洛夫
26.飛碟遇難 (德)梯姆.道斯特
27.海底城 (美)威廉遜.波爾
28.借屍還魂 (加拿大)讓.阿普里爾
29.星際戰爭 (英)威爾斯
30.太空人遇險記 (澳)賴特森
31.較量 (美)克.西馬克
32.災難的星球 (英)詹.懷特
33.海豚之謎 (美)狄克遜
34.過去. 現在. 未來 (美)納.沙克納
35.同情電路 (英)約.溫德姆
36.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美)儒勒凡爾納
37.馬爾珂漫遊奇城記 (義大利)羅達里
38.邪惡的視線 (日)簡井康隆
39.太空少年 (澳)默文.德穆普西
40.宇宙旅行者 (日)谷甲州
41.侏羅紀公園 (美)尤.里金
42.隱身人 (美)里加
43.威獁山探險記 (英)伊安.卡麥隆
44.怪物 (匈牙利)伊涅麥利
45.萬能腦袋偵破記 (英)阿列克山大
46.外星人E . T (美)威廉.考茨溫克爾
47.空中石子 (美)道.克里特
48.陶威爾教授的頭顱 (美)瓊.斯塔可
49.2001年宇宙歷險記 (美)瓊.斯塔可
50.神食 (英)威爾斯
51.青春永駐的秘密 (俄)阿.德涅普洛夫
52.水晶天 (美)布林
53.太陽帆船 (英)克拉克
54.太空桃源 (美)克拉克
55.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英)威爾斯
56.不朽的人 (美)岡思
57.征服者羅比爾 (美)瓊.斯塔爾
58.綠星上的藍花 (英)約.基帕克斯
59.太古巨人在哪裡 (日)小松左京
60.蘇格拉底 (英)克里斯托弗
61.會說話的石頭 (美)阿西莫夫
62.猿人行星 (法)布勒
63.化身博士 (英)史蒂文生
64.奇妙的航程 (美)阿西莫夫
65.第三行星的信息 (德)貝.舒譜恩
66.太空神曲 (俄)卡贊采夫
67.歲月倒流 (美)丁.巴拉德
68.劫持"夢幻號" (美)詹.蒂普特里
69.飛船疑案 (英)約翰.布朗納
70.死亡曲 (英)范.奧克
71.電子謀士 (俄)阿.德聶伯洛夫
72.E=m c2 (法)布勒
73.赤 (日)西村壽行
74.神秘的車禍 (俄)尼.索維托夫
75.後來人 (英)威廉.戈爾丁
76.戈勃林禁區 (美)克.西馬克
77.異星探險 (美)安德遜
78.考察地球 (英)克拉克
79.銀河特遣隊 (法)吉米.居厄
80.奇父異子 (日)小松左京
81.被遺忘的世界 (英)柯南道爾
82.在深淵里 (英)威爾斯
83.天堂里的陌生人 (美)阿西莫夫
84.X-12行星上的奇遇 (英)帕.克里弗
85.魔鬼三角與UFO (西班牙)柯.加蘭
86.霜與火 (美)雷.布雷德伯里
87.時間機器 (美)柯.基爾
88.雜訊級 (美)雷.瓊斯
89.隱身犯 (美)羅.西爾費伯格
90.天空海盜 (俄)德.比金
91.飛向半人馬座 (美)弗.波爾
92.神秘的雲團 (俄)霍.沙伊霍夫
93.記憶公司 (法)巴雅韋爾
94.遠方的朋友 (英)克拉克
95.弗蘭肯斯坦 (英)威爾斯
96.睡了100年的人 (法)伯爾奈
97.長生飯 (俄)別里亞耶夫
98.蓓根的五億法郎 (法)儒勒.凡爾納
99.漫漫長夜 (法)巴雅韋爾
100.加勒比海歷險記 (美)阿普萊頓
101.青春泉 (俄)霍.沙伊霍夫
102.狐狸與森林 (美)弗.波爾
103.選擇的邏輯 (俄)德.比金
104.未來的驚濤 (美)雷.瓊斯
105.外星人 (美)柯.基爾
106.另一個世界 (英)帕.克里弗
107.被遺忘的世界 (美)阿西莫夫
108.星際旅行 (法)吉米.居厄
109.考察地球 (美)雷.布雷德伯里
110.冷酷的方程式 (英)克拉克
111. 神秘的車禍 (美)安德遜
112.冬人 (美)丁.巴拉德
113.戈勃林禁區 (英)約翰.布朗納
114.危海探奇 (俄)阿.德聶伯洛夫
115.火星人 (法)布勒
116.「起死回生」 (俄)尼索維托夫
117.布克的奇遇 (英)威廉.戈爾丁
118.殲滅黑星 (美)克.西馬克
119.一心嚮往的世界 (俄)卡贊采夫
120.科學女郎 (德)貝.舒譜恩
121.瓦戈涅爾教授的發明 (美)阿西莫夫
122.萬年凍屍復活記 (德)貝.舒譜恩
123.藍眼睛仙女 (英)克里斯托弗
124.太空知音 (美)瓊.斯塔爾
125.奇怪的驛站 (英)約.基帕克斯
126.流星 (美)岡恩
127.休眠的艾拉爾 (英)威爾斯
128.孤獨的機器人 (美)克拉克
129.AL-76走失 (美)道.克里特
130.仙女座星雲 (英)伊安.卡麥隆
131.天龍星座的黑太陽 (美)里加
132.記憶公司 (美)克.西馬克
133.神秘的按鈕 (英)詹.懷特
134.消聲器事件 (美)狄克遜
135.在北極底下 (美)納.沙克納
136.憤怒的幻影 (英)約.溫德姆
137.冰下的夢 (澳)默文.德穆普西
138.相會水星 (美)尤.里金
139.出類拔萃的新一代 (澳)賴特森
------答題者註:以上1~139來自網路圍棋吧「聖羅蘭妖精」貼吧-------------
(二)、兒童文學
楊紅櫻 《淘氣包馬小跳》系列、《非常》系列、《笑貓日記》系列、《尋找快活林》、《親愛的笨笨豬》、《鼴鼠媽媽講故事》、《會走路的小房子》、《神秘的女老師》等
(三)、啟蒙文學
尹建莉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周國平 《歲月與性情》、《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人與永恆》、《周國平人生哲思錄》、《善良·豐富·高貴》、《何來何往》
龍應台 《親愛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來》、《目送》
星雲大師 《星雲禪話》、星雲大師講《心經》
賈平凹 《愛的蹤跡》
鐵凝 《無雨之城》
劉心武 《鳥人》
池莉 《來來往往》
遲子建 《樹下》《穿過雲層的晴朗》《晨鍾響徹黃昏》
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說集》
(四)、經典文學
《百年孤獨》《活著》《麥田裡的守望者》《小王子》《歐也妮.葛朗台》《水的智慧》《格列弗游記》《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愛的教育》《紅與黑》《名利場》《威尼斯商人》《復活》《金銀島》《廢都》《圍城》《永別了,武器》《 老殘游記》《繁星》《春水》《駱駝祥子》《蛙》《草葉集》
Ⅵ 大家推薦幾本好看的星際科幻小說
我強烈推薦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對於這個永恆的傳世經典我真的沒什麼可說的,如果喜歡看科幻而沒看過基地系列真的是一個莫大的遺憾,無與倫比的劇情和邏輯,龐大而復雜的背景,基地給我帶來的震撼超過其他任何一部科幻小說,不愧為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的阿西莫夫,其宏偉的想像力讓我完全折服
簡介:《基地》是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和他的機器人小說一起成為科幻小說中的經典。《基地》是由一系列故事構成的,除了《基地三部曲》外還有基地前奏和基地續集,其中《基地三部曲》分為《基地》(foundation)、《基地與帝國》(foundation
and
empire)、《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在這個系列中阿西莫夫創造了一個未來的銀河世界,心理史學家哈里·謝頓預見未來銀河人民將會經歷長達三萬年的黑暗時期,於是找了一批最優秀的科學家來到銀河邊緣的一個荒涼行星建立「基地」,整個故事即以「基地」的興衰為線索。
如果有人問我我看過的最好的科幻長篇,我會毫不猶豫地給出「基地系列」這個答案
還有就是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目前科幻世界出了其中的兩部,為《銀河系漫遊指南》和《宇宙盡頭的餐館》,還有三部估計科幻世界會陸續推出,其文筆極其辛辣幽默,看的時候我無數次的笑到噴飯,無數次的佩服亞當斯的風趣幽默,「原因?沒什麼原因,事實上,原因去吃午餐了」。這個系列被歐美譽為喜劇科幻的聖經,為了表彰其卓越貢獻,一顆小行星的名字也以書中男主角「阿瑟」命名,劇情荒誕到了一定境界,但是正式這種極其的荒誕成就了這一偉大系列
安德系列,一共有四本,《安德的游戲》《死者代言人》《屠異》《安德的影子》,系列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審視人類和蟲族的戰爭,深刻探討了種族,戰爭,正義等等等等……一套非常好的書,很值得一看
沙丘三部曲,《沙丘》《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呵呵,對於這個史上第一個包攬雨果、星雲雙獎的小說,還有什麼好說的?
Ⅶ 如何評價阿西莫夫
艾薩克·阿西莫夫(1920-1992)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作品竟達到500部之多,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
阿西莫夫是俄裔猶太人,他於1920年出生在俄國,3歲時舉家遷往美國,5年後取得美國國籍。阿西莫夫的父親在紐約布魯克林區開有數家糖果連鎖店,阿西莫夫則一邊讀書一邊幫忙照料店鋪。阿西莫夫的父親保守刻板,對子女要求嚴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類的報刊書籍,於是阿西莫夫選擇了科幻小說,並從9歲開始痴迷。
在阿西莫夫18歲那年,他將自己的處女作《宇宙瓶塞鑽》投給著名科幻作家兼編輯坎貝爾主編的科幻雜志,但是坎貝爾認為這篇作品「作為短篇太長,作為長篇則太短」,而且他「不喜歡慢騰騰的開頭,以及自殺的結局」。不過坎貝爾還是給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勵。結果在1939年3月,阿西莫夫終於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離灶神星》。
就在這同一年,阿西莫夫獲得了哥倫比亞學士學位,1941年他又獲得文學碩士。二戰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戰後於1948年獲得博士學位,並進入大學教書。 阿西莫夫一生寫有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有兩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為讀者展示了一個浩瀚龐大的宇宙畫卷。它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其時人類已遍布250萬顆行星,人口達到1000 ,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宇宙帝國。而這時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卻根據推算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帝國行將崩潰,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長達30000年的黑暗時期,所有的文明都將盪然無存;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通過建立基地的方法,則可以將人類文明的火種保留下來,並將黑暗時期縮短為1000年。於是,「物理學基地」和「心理學基地」相繼被建立,它們將完成保存並發展人類文明的艱巨任務……
「機器人」系列中的短篇作品主要收集在《我,機器人》和《其餘的機器人》等作品集當中,其中前者本刊已在以前介紹過。此外阿西莫夫有關機器人的科幻還有長篇《鋼窟》和《裸日》等。阿西莫夫利用自己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為機器人建立了一套行為規范和道德准則,從而演繹出一系列推理性和邏輯性極強的漂亮故事。本期要介紹的,就是阿西莫夫的長篇推理偵探科幻《鋼窟》。
除上述兩大系列之外,阿西莫夫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科幻作品,比如描寫某文明星球數千年才出現一次星空的《黃昏》,描寫「平行世界」中外星人的《眾神自己》,以及他唯一涉及時間旅行的《永恆的末日》,……可謂不勝枚舉,不一而足。
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阿西莫夫不僅創作科幻小說,同時也寫作科普作品,他的科普作品同樣讓人百讀不厭。正如阿西莫夫逝世後一位評論家所說:「他的作品愉悅了數百萬人,同時改變了他們對世界的看法。」
主要作品:《空中石子》(1950)《太空潮》(1952)《鋼穴》(1953)《終結》(1955) 《赤裸的太陽》(1956)《基地三部曲》(1964)《我,機器人》《機器人的其他故事》
《基地》系列:《基地邊緣》(1982)《黎明世界的機器人》(1984)《機器人與銀河帝國》(1985)《基地與地球》(1986)《基地序曲》(1988)《復仇星》(1988)《轉交基地》 (1993)
Ⅷ 阿西莫夫的資料
艾薩克·阿西莫夫(1930-1992)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作品竟達到500部之多,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
阿西莫夫是俄裔猶太人,他於1920年出生在俄國,3歲時舉家遷往美國,5年後取得美國國籍。阿西莫夫的父親在紐約布魯克林區開有數家糖果連鎖店,阿西莫夫則一邊讀書一邊幫忙照料店鋪。阿西莫夫的父親保守刻板,對子女要求嚴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類的報刊書籍,於是阿西莫夫選擇了科幻小說,並從9歲開始痴迷。
在阿西莫夫18歲那年,他將自己的處女作《宇宙瓶塞鑽》投給著名科幻作家兼編輯坎貝爾主編的科幻雜志,但是坎貝爾認為這篇作品「作為短篇太長,作為長篇則太短」,而且他「不喜歡慢騰騰的開頭,以及自殺的結局」。不過坎貝爾還是給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勵。結果在1939年3月,阿西莫夫終於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離灶神星》。
就在這同一年,阿西莫夫獲得了哥倫比亞學士學位,1941年他又獲得文學碩士。二戰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戰後於1948年獲得博士學位,並進入大學教書。 阿西莫夫一生寫有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有兩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為讀者展示了一個浩瀚龐大的宇宙畫卷。它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其時人類已遍布250萬顆行星,人口達到1000 ,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宇宙帝國。而這時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卻根據推算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帝國行將崩潰,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長達30000年的黑暗時期,所有的文明都將盪然無存;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通過建立基地的方法,則可以將人類文明的火種保留下來,並將黑暗時期縮短為1000年。於是,「物理學基地」和「心理學基地」相繼被建立,它們將完成保存並發展人類文明的艱巨任務……
Ⅸ 銀河帝國三部曲的內容簡介
1、《繁星若塵》
《繁星若塵》(The Stars, Like Dust),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1年的長篇科幻小說,是「銀河帝國三部曲」中年代最早的一部。
在這部小說里,人類還處於星際戰國時代,銀河帝國及其前身「川陀王國」皆尚未出現。 年輕的拜倫.法瑞爾王子,天霧星未來的牧主,在地球學習期間,險遭核輻射的傷害。
而其父受人尊敬的維迪莫斯牧主落入兇狠的太暴人手中,身陷險境。 拜倫被迫踏入浩大宇宙的征途,尋找失落了的,足以毀滅整個世界的神秘文件。
另一方面,被強權統治下的各星際人民,受到了反叛軍的煽動,團結起來准備推翻太暴星人。在分秒必爭的時間,拜倫急需找到神秘文件,並阻止反叛軍挑起全世界的戰斗。
2、《星空暗流》
《星空暗流》(The Currents of Space),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2年的長篇科幻小說,「銀河帝國三部曲」的第二部(依出版順序則是第三部)。在這部小說里,川陀王國已經席捲半壁銀河,處心積慮繼續擴展勢力。
經過若干年的星際爭霸戰,川陀已經席捲銀河的半邊江山,只剩下富甲一方的薩克世界能與之抗衡。薩克的經濟命脈是其殖民地弗羅倫納的特產,這種稀有植物無法在其他星球生長,因而為薩克賺取了全球的財富,川陀對此覬覦已久。
愚可,一個曾經過心靈改造的白痴,無人知道他的來歷,只知道他突然出現在弗羅倫納,某一天,愚可突然宣稱弗羅倫納的未日即將來臨,即個銀河帝國亦將遭到同樣的命運。為了挽救整個銀河,薩克和川陀攜手合作,破壞陰謀者的奸計。
3、《蒼穹一粟》
《蒼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另譯《蒼穹微石》、《空中石子》,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0年的長篇科幻小說,也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雖然最早出版,故事年代卻是「銀河帝國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集,此時整個銀河系業已統一在「銀河帝國」的旗幟下。
故事的開頭發生在1949年6月的地球,芝加哥的退休裁縫約瑟夫·施瓦茨在人行道上突然被核能研究所因事故而產生的泄露射線擊中,來到了地球紀元12411年,銀河紀元827年的芝加哥(這時的名字叫芝加)。
他被農夫亞賓·瑪倫一家收留。此時地球已經遭到放射性物質的嚴重污染,只有少數地區可供人類存活,並只能供養2000萬全球人口,因此地球人在年滿60歲時都要被施行安樂死;
每個家庭都被分配了嚴格的生產定額,不能勞動的殘疾人士也要被安樂死。亞賓·瑪倫的岳父格魯身患殘疾,但被瞞報。
亞賓·瑪倫計劃將施瓦茨留在家中協助完成生產定額,但後來聽從格魯建議,將其送至城中,擔任核能研究所教授謝克特發明的「學習機」的人體試驗志願者。通過改造,施瓦茨無意中具備了判讀甚至控制他人思維的能力。
(9)讀科幻小說空中石子有感擴展閱讀:
銀河帝國三部曲(The Galactic Empire Trilogy),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早期的科幻小說,除了三部長篇小說之外尚包含一篇短篇小說。依照寫作順序表列如下:
1、1945年,〈Blind Alley〉,短篇小說,後收錄於《The Early Asimov》
2、1950年,《蒼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
3、1951年,《繁星若塵》(The Stars, Like Dust)
4、1952年,《星空暗流》(The Currents of Space)
「銀河帝國三部曲」與「基地系列」的故事背景相同,但是彼此之間並未緊密結合,也可視為是各自獨立的作品。
「銀河帝國三部曲」比較無人所知的特色是阿西莫夫打造的未來銀河帝國,還有一些未來科技,像是「超時空躍遷」、「爆破槍」和「神經鞭」,以及著名的特殊景點,首都行星川陀。
「銀河帝國三部曲」與「機器人系列」扯上關系,是在後來的《機器人與帝國》里,阿西莫夫揭露地球為何充滿放射性時,提到了《繁星若塵》和《蒼穹微石》的故事。而〈Blind Alley〉也是唯一設定在基地宇宙背景里的短篇小說。
阿西莫夫最初並未刻意將這個系列寫成三部曲,三本書的關聯亦十分薄弱。因此,這個系列的知名度遠比另外兩個系列低很多。
後來,他重新寫科幻小說,決定統一「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阿西莫夫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他最初並沒有想過要這樣做。兩個系列的設定根本完全無關。
他決定擴寫兩大系列的故事,並用「銀河帝國三部曲」作為中間的橋梁。如上文所言,「銀河帝國系列」嚴格來說並非什麼三部曲。
三部小說分別講述三個在銀河帝國建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故事。角色之間沒有特別的關系,故事強調主角的個人太空歷險過程多於討論帝國的興起。
但是無論如何,「銀河帝國三部曲」幫助了艾莫西夫統一其小說,並且開展了銀河帝國兩萬年的歷史。
這三部小說並沒有特別的聯系,從任何一本開始閱讀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依據故事發生的順序,閱讀次序建議為《繁星若塵》、《星空暗流》、《蒼穹微石》。
Ⅹ 阿西莫夫的fans和專家進來!!!!!
我看的那本《基地》的評論也是這樣,是說阿西莫夫走進了一家書店,看的第一本書上的的一張圖是一個軍人,由此聯想了羅馬帝國衰亡史,便構思了銀河帝國衰亡史的。這只是寫作的時候作家們常用的聯想方法,阿西莫夫的確看了很多遍羅馬帝國衰亡史,但雖然都是衰亡史,實質上羅馬帝國衰亡史與銀河帝國衰亡史並不需要一樣呀,所以「一個輝鴻的宇宙世界背景,帝國擁有良好的社會體系和管理體系」的銀河帝國衰亡史與羅馬帝國衰亡史是不能因為阿西莫夫的聯想而強遷在一起說。他們之間為什麼會帶給阿西莫夫靈感就只有問阿西莫夫他自己了,好比你我也想不到那樣好的作品出來呀!!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