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微型科幻小說未來中國

微型科幻小說未來中國

發布時間: 2021-11-02 21:27:16

① 國內有關未來的短篇科幻小說/故事

《盜墓》:作者顯然是人文與科學素養兼具的科幻大家,故事也相當吸引人,但表達的卻是極具文化感和責任感的主題。應該算是典型的軟科幻了。
《審判與被審判的》:不怎麼喜歡這個故事,不僅是其中的科幻描述不吸引我,也不僅是由於那個過於開放和悲情的結尾,更重要的是讓人得不到期待中科幻小說給人的驚喜。
《最後的防線》:人類會被由於自身過錯而釀成的災難毀滅嗎?比如沙塵暴。一般大家想像的後果不外乎黃沙漫舞渺無人煙,但這個故事卻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思路。慈悲的大自然讓人類進化成了沙體以適應地球的變化,那些不願接受現實的人成為最後的防線悲壯地結束肉體的生命。想法新奇,故事講得也好。
《歸宿》:其實吧…說實話…這個故事…到最後…我也沒大明白。實在無法理解這個「歸宿」的含義,也總結不出一個足以概括整個故事的主題。想起某位影評人對某部電影的評價——一隻處處抖著機靈卻沒有鋒利爪牙的刺蝟。不過有句話倒是印象深刻「我們的區別在於,你需要一個自己的合理,我需要一個合理的合理。」還有探險家在外太空完成躍遷之後竟然回到了被放逐到另外一個宇宙並且是一百年後的地球上。極具吸引力的想法。
《看的恐懼》《贊寺的轉經筒》《天下之水》:這三篇都是韓松的小說,好像其中還有些哲學和宗教的意味,主題甚是隱晦,老懷疑這不是科幻小說。引用一句話吧「中國科幻的邊界正在模糊並有了一個凸入純文學領域的遠點。」
《日光鎮》:是關於生化試驗的東東,其中並沒有太多的科幻成分,絕對的軟科幻,也沒有什麼深奧的東西,但這個「美麗少女復仇記」的故事把我吸引住了。兩條敘事線索交替進行逐漸揭開了故事的本原。還有最後溫暖的陽光灑下來,爸媽關切的詢問,然而「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是剛從夢中醒來,還是又回到了夢中。」這個極好的似是而非的結尾幾乎解構了整個故事,讓人只能用「極具張力」來形容了。
《阿夏》:最為美好動人的一個故事了。「阿夏」在某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中是「永遠的情人」。當基因繁殖技術發展到一定高度時,「兩組基因,簽訂了永恆的誓約,在一代代的漫長的歲月中守望相助,在對方年幼和年老的時候給予傾心呵護。」阿夏制度代替了婚姻制度,成為世間最為親密和永恆的關系。奇特的想像,優美的語言,纏綿深沉的愛意,永恆和輪回的感覺都極為動人。軟科幻中的精品。
《競技場》:據說這是一篇名叫弗雷德里克•布朗的科幻名家的作品,成文與冷戰時期。小說中與外星人的對峙大概是隱喻當時美蘇冷戰,如果真是這樣,那美國人把蘇聯想得也太殘暴怪異了,並且最後竟然是一種更高級的生物幫助了人類毀滅了外星人。這種構思即使是囿於當時的背景也未免狹隘了些,想像力算不得太奇妙,結尾也不太歐•亨利。
《審判日》:是一個人如何利用名為「審判者」的讓人口吐真言任人評判的系統騙得世人的信任又被揭穿的故事。有點講偏了,故事的主人公應該是「審判者」的創造者。他質疑無神論,相信宗教的終極審判和彼岸世界會令世人有所恐懼而多做善事,以使世界更加美好,因此研製出這個系統讓世人得到最終的審判。聽上去是不是像做夢一樣並且有點搞笑?理論大概沒錯,但任何人都沒有權利窺探他人心靈的全部,人類的恐懼感目前是通過宗教將來可能是通過科學來控制,但決不會是這種方式。我以為作者安排系統遭到利用而違背研製者原意目的是說明它的荒謬,可惜最後系統竟然正式啟用並昭示理想社會的到來。實在讓人搞不明白。
《時光的背叛》:當克隆技術發達到可以復制記憶、思維方式、心理模式,也就是說靈魂也可以被復制時,死去的人就可以復活。但是復活的還是記憶里的那個人嗎?「我們『記得』過去,但和這個『過去』相逢時卻對面不識,思想總在回溯,但是時光一直前行,一旦分離,即是永訣。」
《一生的故事》:這就是傳說中王晉康的手筆。本應是總結的重點,卻因我的笨拙不靈光而不知道說點什麼。時空旅行能不能實現?一切由人類創造出的東西(包括人工智慧)是不是擺脫不了受奴役的命運?這是一個涉及到這些問題,充滿哲理和悖論又彌漫著宿命般憂傷的故事,我總結不出作者在後記中說到的兩條故事線也不明白那些關於時空旅行、目的與宿命、人類整體選擇與個體自由意志的悖論,但也正是由於這些不解才吸引我一次次捧讀。喜歡這個充滿宿命意味的故事。很想看一下作者提到的特德•蔣的《你一生的故事》,或許會有所啟發。
《靈魂出竅》:首先厭惡自己的軀體,然後把身體需要或不需要的事物同精神需要或不需要的事物區別開來,再集中於精神需要而不理會身體的要求,當靈魂有了足夠程度獨立性後,朝某個方向行走,然後出其不意地就把靈魂引向另一個方向,也就是說靈魂出竅了。多具幽默感的想法,我都忍不住想去試試這種胡扯的想法呢。作者小庫爾特•馮古內特是美國大師,貌似不大承認自己科幻小說家的身份,卻寫出了這么有意思的軟科幻作品。
《三體》:看完全部的再說吧。關於外太空的題材總是很令人著迷的。
《囚魂曲》:科幻成分和《時光的背叛》、《日光鎮》有些相似,都是關於人體復制的,只是方式不同。只要大腦還存活的人可以通過某種的人可以通過某種信息素使體細胞回撥後再分化成完整的軀體從而完成復活。故事還不錯,有點凄美的感覺。只是那天看完後,晚飯有點吃不下去。
《異象》:上帝呀原諒我吧,這個故事實在看不下去了。據說作者格雷戈里•本弗德是美國當代最著名的硬科幻作者之一,也是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同時還擔任NASA(美國宇航局)的顧問。我沒看完不是它太硬了,而是在大量哲學理論和科學術語的雙重打擊下敗下陣來。不過我總算開始放棄偏見慢慢接受「數學描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蘊涵了某種數學邏輯」的說法。
《泡泡》:王晉康的另一篇小說。關於三維世界之外的宇宙泡泡的描述挑戰了我的想像力,這次關於外宇宙不再是韓松那樣的玄妙了,卻仍然讓人費解,雖然讓人費解卻又吸引人一次次去試圖理解。我只看了上半部分的故事,不知道後面會有什麼驚喜。大概會有各國摒棄猜疑仇視,放下武器,共同研究滿足人無限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內容吧。好像這樣就不驚喜了哈。
《祖母家的夏天》:一個手法不太高明的小故事。讓我先理一下思路吧,祖母家的東西不能和它們通常的外表相對應,在祖母看來「你永遠都不知道一件東西真正的用處是什麼」,由此引出了哲理。這樣的講述勉強算是流暢,只是故事情節實在牽強,並且大段生物學的闡述搞得我暈頭轉向,但對其中的道理卻深以為然。我們不知道現在所做的一切會有什麼意義,但我們相信沒有一段時光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那些發呆的胡思亂想的日子。何必那麼功利呢?我只要一個更好的自己。
《時間之淵》:宇宙探索是科幻小說最傳統的題材,也是讓人無限著迷的話題,這篇很硬的挑戰想像力的外國科幻或許能稍微滿足一下你的好奇心。「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就命名方式顯示了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無能為力,但關於它們的哪怕是混雜著大量科學術語的敘述也有足夠的吸引力。小說里充斥著暗能量的「深海潛水艇」內部構成與作者設想的未來宇宙基本無異,因而能夠在宇宙時間中穿行,潛入宇宙時間的最深處,也就是異常渺遠的未來。於是時光飛逝而過,轉瞬間宇宙已過了百萬年,在人類有限生命中無緣見識的無數設想像焰火表演般出現在眼前,回答著你諸多的疑問。最後宇宙膨脹到每一個粒子都成為自己宇宙視界中的唯一存在,宇宙及其中的生物的復雜度降為零。生命、意識、宇宙終將毀滅還是永恆不滅?如果是前者,那我們能夠找到另外的宇宙以逃脫終極毀滅嗎?宇宙之外真得還存在四維、五維,甚至六維的空間嗎?現代宇宙學理論模型中究竟哪一個才是最終的答案?不知道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能不能得到解答。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你值得擁有。

② 出版10多年的科幻小說,主角穿越到未來的中國,知道以後是大科學家,那時候中國已經成為最強大的國家

我大概是2002年左右看過的,好想重溫一下。

③ 誰能介紹幾部中國的科幻小說

《希望星》

科幻小說,科幻巨制

作者:老母!

未來高等文明科技,比肩漫威,中國元素色彩,真正的中國科幻小說!

未來宇宙,列強爭霸,科技升級,人類以科技一次次突破,追求創世主的境界!

每次科技升級,人性膨脹,必然帶來毀滅的戰爭!

希望星!人類最後的救贖!

人造希望星計劃,一群努力的人,一個偉大的國度,共創輝煌!

開啟人類最後的救贖,也是模擬追尋創世主的科技!

本書不是穿越小說!

本書不過多碼字,不追求過多字數。

寫給看的懂的人!

歡迎留言評論!

喜歡看打怪升級無腦小說的人,請不要來!

④ 未來中國科幻小說

然後,所有的愛戀與疼惜就都從此而生,一發而不可遏止了。而無論求得到或者求不到,總會有憂傷與怨恨,生活因此就開始變得艱難與復雜起來。而現在,坐在南下的火車上,看窗外風景一段一段的過去,我才忽然發現,我一生中僅有的一次又豈只是一些零碎的事與物而已呢?

我自己的生命,我自己的一生,也是我只能擁有一次的,也是我僅有的一件啊! 那麼,一切來的,都會過去,一切過去的,將永不會再回來,是我這僅有的一生中,僅有的一條定律了

⑤ 有沒有什麼以中國為主體、未來軍事或者科幻類的小說

超級科技強國,在穿越背景下講科技種田的。還可以。

⑥ 有沒有人推薦一些經典的「微型」科幻小說集

《編碼寶典》尼爾・斯蒂芬森這部由尼爾・斯蒂芬森創作於1999年的作品講述了一則二戰期間的密碼破譯人員和1997年的極客之間錯綜復雜、環環相扣的故事。「這本書不僅很長,內容也非常豐富。它有近1000頁,而且是大開本。這書一定有五十萬字,」游朝凱(CharlesYu,美籍華裔作家)說道。2.《沙丘》弗蘭克・赫伯特這部經典作品的是發生在一顆沙漠星球上的故事,還講述了香料Melange所具有的力量。很難相信人們從沒真的讀過這本書――但是PatCadigan(Synners、DervishisDigital等書的作者)說她相信很多人「可能認為要不從電影里要不從Syfy頻道的迷你劇里已經了解《沙丘》是怎麼回事了。」另外,很多人大概「看過」《沙丘》,讀過前傳和後傳,但是從來沒有真的閱讀過原版。「不是件容易事,」Cadigan說,因為它既深厚又復雜。但如果你只讀過這部傑作的外延或改編作品,你都不算真的了解沙丘是怎麼回事。這是一次「必須通過閱讀才能完全領略的全沉浸式的體驗」。3.《萬有引力之虹》托馬斯・品欽後現代主義經典之作,故事背景設置在二戰結束之際,其事件主要圍繞德國V2火箭計劃。這一個有點奇怪。我們為這篇文章聯系過許多作者,因為《萬有引力之虹》是一本大家都假裝讀過的書――然而他們都承認他們自己也沒有真正讀過。「我不相信有人真的讀完過《萬有引力之虹》。托馬斯・品欽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等待讀者們為結尾處漂亮的螺旋式設計捧腹,而現在他開始想不明白了。我自己就讀過五次開頭。」PaulCornell(漫畫SaucerCountry還有即將出版的小說LondonFalling的作者)說道。所以像他這樣厲害的類型作者都失敗了的情況下,為什麼你還應該讀《萬有引力之虹》呢?有人說起碼這書的某些部分他們可以感到相當充實地讀下去。PatMurphy(TheCity,NotLongAfter和TheWildGirls的作者)提供了一些理由:「這是一部可以與詹姆斯・喬伊斯(的作品)媲美的科幻小說,曾經是普利策獎的有力競爭者,它糾纏不清而復雜萬分,既出格又晦澀又離題()。1974年它一出版,隨後就獲得了國家圖書獎,而又是IrwinCorey教授出面代品欽領獎。」另外將超常的性和V2火箭相結合,這也讓PatMurphy喜歡:「我愛自己對這本書的感覺,以及它於世界的精神性(psyche)中製造混亂的潛力。」也許有天她會讀完――或者也許她將堅持自己對這本書的想像。4.《基地》艾薩克・阿西莫夫這部經典的主題是哈里・謝頓以及一個偉大星際帝國的衰亡。Cornell大膽地說:「在這個混沌理論已將心理史學毀滅殆盡、而小說作品都建立在那個大觀點之上的年代,《基地》變成了那種討論的遠比讀過的多的經典作品。」盡管阿西莫夫的機器人故事「也許會永遠保持科幻入門必讀的地位。」Cadigan還是激情洋溢地提醒人們應該真正閱讀一下《基地》而不是只討論它:人們「應該讀,因為它是阿西莫夫(的作品),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它是將數學應用到科幻中的最天才的範例。」5.《大魔法師》蘇珊娜・克拉克一部異質歷史,講述了早已消失的魔法回到了19世紀的英格蘭的故事。這是一部每個人都在談,但很多人都懶得讀的作品,因為它「又大又厚」,JohnShirley說(他最近的作品是兩本選集ASongCalledYouth和EverythingisBroken)。但這絕對物有所值,他接著說:「這部吸引人的、想像豐富的、偉大的奇幻作品有點像舌頭和什麼歪曲的東西同時貼在頰上的感覺。這也是奇幻界里出產過的最好的散文作品。然而其實它本身並不很在意奇幻這個標簽,除了某種程度上是絕對富有深意的。而且還全然明白存在的荒誕性。也許有點像JamesBranchCabell。」6.《1984》喬治・奧威爾給了我們「新話」和「老大哥」的反烏托邦經典。「我覺得很多人都假裝他們已經讀過了奧威爾的《1984》然而實際上沒有。它是如此風行於世的一個文化符號,以至於一旦有人提及它大家總會假定自己知道別人在說什麼,」ChristopherMoore(Lamb、Fluke和TheStupidestAngel的作者)說道。他又接著說:在這樣一種我們對信息自由和隱私做出種種假定的文化之中,我認為,《1984》的重要性比起以往更加突出。它很好讀,而且在它直接而確切的文本中能感到一種真實的人性。自從它出版以來,很多反烏托邦題材的書和電影都以它為靈感來源,所以我覺得你閱讀它的時候一定會覺得似曾相似。」7.《最後和最先的人》《造星者》奧拉夫・斯塔普雷頓1930年代創

⑦ 微型科幻小說

很不錯哦,你可以試下
gkpbhvmawx3720681610
2012-6-26 下午 02:41:37
微型小說寫作技巧
微型小說又名小小說,超短篇小說,一分鍾小說。過去它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品種而存
在, 後來的發展使它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其性質被界定為「介於邊緣短篇小說和
散文之 間的一種邊緣性的現代新興文學體裁」。阿·托爾斯泰認為:「小小說是訓練作家
最好的學校。」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著類似超短篇小說的作品。……但是,超短
篇小說 這個名字的正式出現,是源於美國。」多數人推崇美國作家歐·亨利(1862—1910)
是創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節生動,筆調幽默。其中《麥琪的禮物》膾灸人口。可以
這么說,超短篇小說具有立意新穎、情節嚴謹、結局新奇三要素。即在 1500 字以內,要概 括
出普通小說應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說,微型小說是一種敏感,從一個點、一個畫面、一個對
比、一聲贊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小說——一種智慧、一種美、一個耐人尋味的場景,
一種新鮮的思想。
微型小說在寫作上追求的目標是四個字:微、新、密、奇。
一、微。
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過一千五百個字。因此,構思和行文時必須注意字句的 凝煉,
不允許作品中有贅詞冗句。如馬克·吐溫的《丈夫支出帳本中的一頁》。全文只有七行字,
卻具有長篇小說的全部情節。
二、新。
指的是立意新穎,風格清新。星新一寫作一分鍾小說,就極力追求「新」。他寫道:「有
些評論家把我的小說與美國的超短篇小說(Short-Short)混為一談,這是不妥當的。 我
是受了美國超短篇小說的影響。但是沒有完全依靠,而是發揮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我
的小說強調一個『新』字,給讀者以新題材、新知識,甚至讓他們感到驚訝! 」 (星新一《一
分鍾小說選》)為此,他常常藉助於童話、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過非現實的題材或
現實題材的非現實筆法,反映他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的感覺,表現清新的主題,如他的《保
修》。 當然,微型小說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說作品一樣,有時並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
時主題並 非一個,是多元化的,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寫
的一篇被稱 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
然響起了敲門聲……」就寫得十分別致而耐人尋味。
三、密。
指的是結構嚴密。微型小說的作者在結構上,應力求時間、場所、人物都盡可 能地壓
縮、集中,使作品結構簡練、精巧,如同微雕工藝品那樣。因此,特別要在選材、剪裁和布
局上下功夫。
四、奇。
指的是結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說的特點多半在於一個「奇」字。 中外作
家的許多優秀作品就常在結尾處使人拍案叫絕。如邵寶健的《永遠的門》的結尾就出人意料。今日雜談

⑧ 關於中國未來的戰爭科幻小說

《中國標准》 小說作者:空間存在
我的一個夢想:祖國的強大。現實中目前可能不大,只好提前在小說中YY一番,主角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存在。我們堅信中國一定會強大。
中華兒女當自強,為祖國而努力奮斗。

⑨ 誰能推薦幾篇關於世界格局核未來中國戰爭,生存的科幻小說!比如《終極爆炸》。。。

劉慈欣《全頻道阻塞干擾》、《球狀閃電》;陳楸帆《鼠年》;韓松《2066西行漫記》
應該都看過了吧。

熱點內容
推薦電視劇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10 02:05:54 瀏覽:532
現代小說中容貌描述 發布:2025-07-10 01:53:09 瀏覽:997
女變男gl文穿越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0 01:48:47 瀏覽:834
軍統特務小說排行 發布:2025-07-10 01:21:12 瀏覽:512
高甜小說推薦重生女主 發布:2025-07-10 01:13:28 瀏覽:620
全本小全本小說下載txt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10 00:48:18 瀏覽:564
十大百合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0 00:45:04 瀏覽:183
言情小說農女當自強全文閱讀 發布:2025-07-10 00:31:24 瀏覽:732
言情絲襪小說合集藍天短篇 發布:2025-07-10 00:26:34 瀏覽:952
霸道總裁甜寵古風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0 00:20:56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