殤逝科幻小說
㈠ 魯迅寫的第一篇文章是......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㈡ 魯迅寫了啥
最早的一篇譯述文章《斯巴達之魂》前半部分發表於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後半部分載於第9期);同年在東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譯科幻小說《月界旅行》。 1906年棄醫學文,希望以文藝改造國民精神。籌辦文藝雜志《新生》,未果,轉而在《河南》雜志發表《人之歷史》、《摩羅詩力說》、《文化偏重論》等重要論文。與周作人合譯《域外小說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辛亥革命後任紹興師范學校校長。1911年用文言寫了第一篇小說《懷舊》,思想特色和藝術風格,都與後來小說相同,捷克學者普實克認為它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聲」。1912年2月應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職,後隨教育部遷往北京。1918年5月開始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發表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專集都被收錄在各類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發表《阿Q正傳》,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北洋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魯迅逝世於上海。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自動地來為他送行,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沈鈞儒手書)三個字。 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1957年版本,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八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
㈢ 求魯迅簡介
魯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
作品有小說集《吶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葯》、《故鄉》、《社戲》、《一件小事》、《風波》等14篇作品;《彷徨》(1926年),包括《傷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編》(1936年),包括《補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詩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過客》等24篇作品。
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且介亭雜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等。
㈣ 求一份魯迅作品的先後順序,以及相應年份
說明:手頭有份《魯迅作品手冊》,轉其中《魯迅著譯年表》(孫自筠 作)如下。另可參看人民文學出版社《魯迅全集》最後一卷。
魯迅著譯年表
魯迅一生,為我們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學遺產,他所寫的小說、散文、雜文、詩歌、以及中國文學史研究等著作,共二百餘萬字。在翻譯方面,他譯介了十四個國家九十多位作家的二百多種作品,字數超過二百五十萬。下面,將他著譯中的主要篇章列出,以供檢閱。
一八九八年
作《戛劍生雜記》、《蒔花雜志》等短文。
一九〇〇年
作《別諸弟》(三首)、《庚子送灶即事》、《蓮蓬人》等舊體詩。
一九〇一年
作《祭書神文》及舊詩《別諸弟》(三首)、《惜花四律》等。
一九〇三年
作舊詩《自題小像》。
作《斯巴達之魂》刊於《浙江潮》雜志當年5、9兩期。
作《說鈤》、《中國地質略論》刊於《浙江潮》雜志當年8期。譯述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科幻小說《月界旅行》、《地底旅行》
10月《月界旅行》出版。
一九〇二年(原書作1902年,誤,應為1906年)
作《中國礦產志》正式出版。
譯儒勒·凡爾納《地底旅行》出版。
一九〇七年
譯英國哈葛德和蘭格合寫小說《紅星佚史》中的詩十六章。作《人之歷史》刊於《河南》月刊當年12月創刊號上。
一九〇八年
2、3月作《摩羅詩力說》刊於《河南》2、3期上。
6月作《科學史教篇》刊於《河南》5期上。
8月作《文化偏至論》刊於《河南》7期上。
12月作《破惡聲論》刊於《河南》8期上。
一九〇九年
3月編譯《域外小說集》一集在日本東京出版。
8月《域外小說集》二集出版。
一九一〇年
輯錄《古小說鉤沉》
一九一一年
作文言文小說《懷舊》這是魯迅的第一篇小說,刊於1913年《小說月報》4卷1期。
一九一二年
7月作舊詩《哀范君三章》刊於當年8月《民興日報》上。
一九一三年
3月校《謝承後漢書》完成。
10月校《稽康集》完成。
又,譯日本上野陽一論文《兒童之好奇心》。
一九一四年
譯德國詩人海涅的詩。
11月譯上野陽一論文《兒童觀念界之研究》畢。
一九一五年
6月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集》刻本刊行。
一九一六年
3月重校《會稽郡故書雜集》,用周作人名義出版。
一九一八年
4月以魯迅名寫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刊於本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雜志4卷5號上。
寫新詩《夢》、《愛之神》、《桃花》刊於《新青年》5月4卷5號上
7月作雜文《我之節烈觀》刊於8月出版的《新青年》5卷2號上。
9月在《新青年》雜志5卷3號《隨感錄》欄開始發表雜感(從「二十五「起)。
一九一九年
4月作《孔乙己》刊於《新青年》6卷4號上。
5月發表《葯》刊於《新青年》6卷5號上。
又,發表短評《聖武》刊於《新青年》的「馬克思主義專號」上。
10月作雜文《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刊於11月出版的《新青年》6卷6號上。
又,發表小說《明天》刊於本月《新潮》月刊2卷1號上。
12月發表《一件小事》刊於本月1日《晨報·周年紀念增刊》上。
一九二〇年
1月譯成日本武者小路實篤的戲劇《一個青年的夢》。
10月作《頭發的故事》刊於同月出版的《時事新報·學燈》上。
又.作小說《風波》刊於《新青年》8卷1號上。又,譯俄國阿爾跋綏夫中篇小說《工人綏惠略夫》。
一九二一年
5月發表《故鄉》刊於《新青年》9卷1號上。
12月發表《阿Q正傳》從4日起,在北京《晨報副刊》的《開心話》、《新文藝》、《文藝》等欄中分九期刊完。
一九二二年
1月譯成俄國愛羅先珂童話九篇,定為《愛羅先珂童話集》7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行。
6月作小說《端午節》刊於本年9月出版的《小說月報》13卷9號上。
又,作《白光》,刊於本年7月出版的《東方雜志》19卷13號上。
10月作《兔和貓》刊於本年10月《展報副刊·文藝》上。
又,作《鴨的喜劇》刊於本年12月出版的《婦女雜志》8卷12號上。
又,作《社戲》刊於本年12月《小說月報》13卷12號上。
11月作《不周山》(《補天》)刊於本年12月出版的《晨報四周年紀念增刊》上。
一九二三年
6月譯《現代日本小說集》,列《世界叢書》之一,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9月《吶喊》集出版北京新潮社印行。
12月《中國小說史略》上卷印成,由北京新潮社發行。
一九二四年
1月在北師大附中發表《未有天才之前》的講演刊於該校《校友會刊》第1期。
2月作《祝福》刊於本年3月《東方雜志》21卷6號上。又,作《在酒樓上》刊於5月《小說月報》15卷5號上。
3月作《幸福的家庭》刊於同月《婦女雜志》10卷3號上。
又,作《肥皂》刊於同月《晨報副刊》上。
6月《中國小說史略》印成,仍由北京新潮書社發行。
9月作散文詩《秋夜》、《影的告別》等刊於12月《語絲》3期上。
10月譯日本廚川白村文藝論集《苦悶的象徵》本年12月由新潮社印行。
11月寫雜文《未有天才之前》刊《京報副刊》11月17日。
又,作《論雷鋒塔的倒掉》刊於本月出版的《語絲》周刊l期上。
一九二五年
2月作《長明燈》刊於3月5-8日《國民日報副刊》上。
3月作《示眾》刊於4月《語絲》周刊22期上。
又作雜文《戰士和蒼蠅》刊於本月25日出版的《民眾文藝周刊》上。
4月作《高老夫子》刊於5月《語絲》周刊26期上。
5月寫雜文《燈下漫筆》刊於本月出版《莽原》3、5期上。
10月作小說《孤獨者》、《傷逝》。
11月作《離婚》刊於本月出版《語絲》周刊54期上。
又編定雜文《熱風》集北京北新書局印行。
12月譯成日本廚川白村文論集《出了象牙之塔》同月由未名書社刊行。
一九二六年
1月作《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刊於《莽原》半月刊1期。
2月發表小說《兄弟》刊於本月《莽原》3期。
又寫《狗、貓、鼠》等散文陸續發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總名「舊事重提」。
4月寫《記念劉和珍君》刊於本月《語絲》74期上。
6月編成《華蓋集》北京北新書局出版。
8月輯錄的《小說舊聞鈔》,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
又編小說集《彷徨》北京北新書局出版。
一九二七年
1月編雜文集《華蓋集續編》北京北新書局出版。又發表小說《奔月》刊於本月《莽原》2卷2期上。
2月在香港作題為《無聲的中國》、《老調子已經唱完》的講演。
3月編文集《墳》北京未名社出版。
4月發表小說《眉間尺》刊於本月《莽原》2卷8、9期上。
又寫《野草·題辭》。
5月寫《慶祝滬寧克服的那一邊》刊於當月5日廣州《國民新聞》副刊《新出路》上。
7月《野草》出版北京北新書局印行。
11月在上海光華大學發表《文學與社會》講演刊於《光華周刊》2卷7期上。
12月《唐宋傳奇集》上冊,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
一九二八年
1月與齊宗頤合譯荷蘭作家望·藹覃童話《小約翰》本月由未名社出版。
2月《唐宋傳奇集》下冊,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
又,譯日本板垣鷹穗作《近代美術史潮論》。
6月譯《蘇聯的文藝政策》在《奔流》雜志上連載。
又譯日本鶴見佑輔的《思想·山水·人物》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
9月散文集《朝花夕拾》由北京未名社出版。
10月雜文集《而已集》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
一九二九年
4月譯日本片上伸作《現代新興文學的諸問題》上海大江書鋪出版。
又譯蘇聯盧那卡爾斯基《藝術論》,同年6月由上海大江書鋪出版。
又譯文藝論文集《壁下譯叢》上海北新書局出版。
10月譯蘇聯盧那卡爾斯基《文藝與批評》上海水沫書店出版。
11月校譯匈牙利H·至爾·妙倫作童話《小彼得》上海春潮書局出版。
一九三〇年
1月在上海講《離騷與反離騷》刊於《暨南校刊》
又始譯蘇聯法捷耶夫小說《毀滅》。
3月2日在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上發表題為《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刊於4月《萌芽》1卷4期上。
又寫《「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本月在《萌芽》1卷3期上5月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刊於本月《萌芽》2卷5期上。
7月從日文轉譯俄國蒲列漢諾夫《藝術論》上海光華書局出版。
9月為賀非校訂所譯《靜靜的頓河》。
一九三一年
4月作《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發表在當月《前哨·紀念戰死者專號》上。
又作《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發表在美國進步雜志《新群眾》上。
7月在上海社會科學研究會上發表題為《上海文藝之一瞥》的演說。
9月在「九·一八」事變後第一天,作《答文藝新聞社問》一文,憤怒譴責日寇侵略中國。
10月發表《「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刊於《文學導報》半月刊第6、7期合刊上。
12月寫《友邦驚詫論》刊於《十字街頭》旬刊2期上。
又重譯蘇聯法捷耶夫小說《毀滅》以:「三閑書耀」名義自費印行。
一九三二年
5月作《我們不再受騙了》刊於當月《北斗》雜志2卷2期。
9月《三閑集》出版上海北新書局印行。
10月《二心集》出版上海合眾書局印行。
又作《自嘲》詩。
11月作《論第三種人》刊於《現代》雜志2卷1期。
本月九日,北上探親,在北大、輔仁等校作《幫忙文學與幫閑文學》、《今春的兩種感情》、《遵命文學與革命文學》、《再論第三種人》、《文藝與武力》講演,是為有名的「北平五講」。
12月作《祝中俄文字之交》、《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斗》刊於《文學月報》1卷5、6號合刊上。
一九三三年
2月由日文精譯蘇聯雅各武來夫小說《十月》由上海神州國光社出版。
又作雜文《為了忘卻的記念》發表在4月《現代》雜志2卷6期上。
3月出版《魯迅自選集》上海天馬書店印行。
4月與許廣平通信集《兩地書》本月由上海青光書局出版。
5月發表《文章與題目》刊於《申報·自由談》
7月編定雜文集《偽自由書》10月由上海青光書局出版。
10月發表《小品文的危機》刊《現代》3卷6期上。
12月寫《作文秘訣》刊於《申報月刊》2卷12號上。
同月與鄭振鐸共編《北平箋譜》印行。
一九三四年
1月寫《搗鬼心傳》刊於《申報月刊》3卷1號上。
3月雜文《南腔北調集》由上海同文書店出版。
又作《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刊於本日《改造》日刊上。
5月編蘇聯木刻《引玉集》出版。
6月發表《拿來主義》刊於本月7日《中華日報》副刊《動向》上。
8月寫小說《非攻》。
10月抽《二心集》中部分文章,編《拾零集》,由合眾書店出版。
又發表《中國人失掉自信心嗎?》刊於《太白》本月刊1卷3期上。
12月編雜文集《准風月讀》上海興中書局出版。
又作《病後雜談》刊於1935年2月《文學》月刊4卷2期。
一九三五年
1月重訂《小說舊聞鈔》上海聯華書局出版。
3月譯蘇聯班台萊耶夫小說《表》,7月,上海生活書店出版。
5月楊霽雲編魯迅雜文《集外集》上海群眾圖書公司出版。
6月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印行。
又寫《現代中國的孔夫子》刑於日本《改造》月刊。
8月重譯高爾基《俄羅斯的童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9月收關於語文改革的文章《論大眾語》、《門外文談》等五篇,以《門外文談》為集名,由上海天馬書店出版。
11月重譯俄國果發里《死魂靈》第一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又寫《理水》。
12月寫《採薇》、《出關》、《起死》。
一九三六年
1月續譯《死魂靈》第二部。
又編神話歷史題材小說《故事新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5月寫《三月的租界》刊於《夜鶯》月刊1卷3期。
6月寫《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發表於7月《文學叢報》4期上。
又編雜文集《花邊文學》本月由上海華聯書局出版。
又摘譯的日本刈夫達米《葯用植物》本月由上海商務書局印行。
7月編《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出版。
9月寫《死》。
10月為曹靖華譯《蘇聯作家七人集》作序。
又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是最後的絕筆。
本月19日上午5時25分,魯迅逝世。
魯迅逝世後刊行的文章、文集有:
譯俄國契訶夫短篇小說,編為《壞孩子和別的奇聞》上海聯華書局1936年出版。1934年的雜文編集《且介亭雜文》1937年7月上海三閑書屋出版。
1935年的雜文編集《且介亭雜文二集》1937年7月上海三閑書屋出版。
1936年的雜文編集《且介亭雜文末篇》1937年7月上海三閑書愛出版。
《集外集拾遺》1938年編入《魯迅全集》出版。《漢文學史綱要》1938年編入《魯迅全集》出版。
㈤ 魯迅有什麼作品
魯迅著作
《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新潮社
《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熱風》(雜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說集)1926,北新
《華蓋集》(雜文集)1926,北新
《華蓋集續編》(雜文集)1927,北新
《華蓋集續編補編》(雜文集)
《墳》(論文、雜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詩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雜文集)1928,北新
《三閑集》(雜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雜文集)1932,合眾書店
《魯迅自選集》1933,天馬
《兩地書》(書信集)與景宋合著,1933,青光書局
《偽自由書》(雜文集)1933,青光書局
《魯迅雜感選集》瞿秋白編選,1933,青光書局
《南腔北調集》(雜文集)1934,同文書局
《拾零集》1934,合眾書店
《准風月談》(雜文集)1934,興中書局
《集外集》楊霽雲編,魯迅校訂,1935,群眾圖書公司
《門外文談》(論文)1935,天馬
《故事新編》(小說集)1936,文生
《花邊文學》(雜文集)1936,聯華書局
《且介亭雜文》(雜文集)1936,三閑書屋
《夜記》(雜文集,後編入《且介亭雜文末編)1937,文生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且介亭雜文附集》(雜文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古籍序跋集》
《魯迅書簡》(影印本)許廣平編定,1937,三閑書屋
《魯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譯文和輯錄的古籍)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綜合集)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補編》
《漢文學史綱要》(文學史)1941,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全集補遺》唐韜編,1946,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許廣平編,1946,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日記》(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鉛印本,1959,人文
《魯迅選集》1952,開明
《魯迅小說集》1952,人文
《魯迅全集補遺續編》唐韜編,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補遺》吳元坎輯,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魯迅選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文學史)1958,三聯
《魯迅選集》(上下冊)1959,人文
《魯迅書簡》(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報社
《魯迅詩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魯迅書信集》(上下卷,收《兩地書》以外書信1381封)1976,人文
《魯迅佚文集》1976,解放軍報社
《魯迅書簡》(致曹靖華)1976,上海人民
《魯迅手稿全集》(書信8冊,日記6冊)1978一1980,文物
《魯迅致許廣平書簡》1980,河北人民
《魯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魯迅全集卷一(墳 熱風 吶喊)
魯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魯迅全集卷三(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而已集)
魯迅全集卷四(三閑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魯迅全集卷五(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 花邊文學)
魯迅全集卷六(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魯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魯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遺補編)
㈥ 青年必讀書籍有哪些
1.《愛的教育》作者:[義大利]德.亞米契斯這是一部以小學生為主人公的日記體小說,記述了主人公在五年級一年中所發生的事情,其間收錄了老師每月給他們講的故事。作者在序言里特別提到:特將此書奉獻給九歲至十三歲的小學生們。所以可以說這是一本小學生的啟蒙讀物。但這不僅僅只是一本小學生的啟蒙讀物。小說通過小學生的眼光,用樸素和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一系列貌似渺小、但實際卻不平凡的人物,向我們展示了一種老師勤奮工作,學生刻苦學習,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熱愛祖國這樣一種簡朴、文明、高尚的生活。特別是其中的每月故事,讓人讀來有一種強烈的震撼感。可以說這是一本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極好書籍,可惜在我們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有很多學生,很大家長,甚至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沒有讀過這本書。參考閱讀:《愛的教育續集》作者:孟德格查。《愛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續集》則是自然教育。前者塑造的是感情豐富的人,後者磨練的是意志堅強的人。真正的素質教育二者都不能少。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前蘇聯]奧斯特絡夫斯基本書自出版以後影響了幾代中國人,其中主人公在烈士墓前的自白可以說是本書的畫龍點睛之筆。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很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了,但是,我們除了要看到主人公在戰場上那種躍馬揮刀,勇往直前的英雄主義氣概外(保爾的這種英雄主義氣概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所追求的古惑仔所不能比似的),還要看到他對待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嚴謹、認真、執著的態度,這一點對我們現在中小學生同樣也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參考閱讀:《牛虻》作者:[愛爾蘭]艾捷爾.麗蓮.伏尼契很難想像一個女作家能寫出這么盪氣回腸的英雄主義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很大程度受了《牛虻》的影響,但前者的思想性顯然又超越了後者。3.《西遊記》作者:[中國]吳承恩孫悟空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深受孩子們喜歡的藝術形象。暫且不論用孫猴子來教育孩子們學會明辨是非的本領,培養他們勇於和壞人壞事要作堅決斗爭的精神,單用這本書作為小學生閱讀古典文學作品的開始也是不錯的。參考閱讀:《格林童話》作者:[德國]格林兄弟《安徒生童話》作者:[丹麥]安徒生想必這二位世界級的童話大王的作品很多人在童年時都看過,這二部作品幾乎都成為全世界兒童必讀書了。5.《八十天環游地球》作者:[法國]凡爾納凡爾納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寫出來的幻想,有很多最終被科學證實並實現了。《八十天環游地球》僅是凡爾納眾多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該書寫得既扣人心弦,又幽默活潑,特別是最後由於時差而給主人公帶來既在情理之中,又實屬意外的結局,會讓讀者情不自禁地感到欣慰。參考閱讀:《海底二萬里》作者:凡爾納《小靈通漫遊未來》作者:[中國]葉永烈葉永烈是中國比較著名的科幻作家,其作品很多,不過專為小讀者寫的,展示整個未來世界全貌的就首推這部了。不要低估了科幻小說對孩子的影響力,絕不能抹殺孩子們的想像力,這是世界進步的動力源泉。6.《海倫.凱勒》作者:[美國]海倫.凱勒海倫.凱勒是一個偉大的平凡人,平凡在於她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績,偉大在於她通過不懈地努力,使自己這樣一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人成為全世界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榜樣。有海倫.凱勒,我們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呢?參考閱讀:《老人與海》作者:[美國]海明威海明威給我們塑造了一個硬漢形象,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結,沒有感人肺腑的豪言壯語,但他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人,可以失敗,但決不能放棄奮斗!7.《可愛的中國》(方誌敏獄中文集)作者:[中國]方誌敏在獄中留下作品的革命先烈不少,像象方誌敏這樣留下這么多文稿並保存下來的不多。方誌敏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獄中既為祖國的現狀擔憂,又對祖國的前途充滿信心,他利用在獄中受「優待」的機會不僅回顧和檢討了自己的工作,並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史料,同時還用優美的文筆、用一個中華民族熱血男兒的激情嘔歌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可愛的中國》絕對是我們不可多得的愛國主義教課書。參考閱讀:《絞刑架下的報告》作者:[捷克]伏契克《紅岩》作者:[中國]羅廣斌楊益言這三本書所寫的都有相同之處,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都可以把它們當作一種歷史教課書來讀,領略人類與黑暗鬥爭的悲壯,感悟仁人志士的偉大。從這里我們可以懂得,人類對真理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為了崇高的信念和遠大的理想,我們必須去怎樣的奮斗和犧牲。8.《簡.愛》作者:[法國]夏洛締.勃朗特世界文壇史上親姐妹都成為偉大的作家,留下不朽作品的好象只是勃朗特姐妹,夏絡締在二姐妹中又略勝一疇。這是一部經典的愛情小說。現在青少年成熟早,早戀現象時有發生。讀一讀這部小說,對青少年形成正確的戀愛觀大有幫助。它除了讓我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愛情外,還會讓少女們懂得,女人重要的是平等,自尊,自強,而容貌是次要的;可以讓少男們懂得,男人要胸襟開闊,堅忍不拔,要富有正義和責任感。參考閱讀:《青春之歌》作者[中國]楊沫《傷逝》作者[中國]魯迅愛情是偉大的,但人生的追求更重要。生活在變,人的觀念也就在變,愛情也要變。所以青少年在沒有定型的時候,要多把精力和時間放在知識的追求上。9.《三國演義》作者:[中國]羅貫中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在中國文壇上有著無可比似的地位,全書對人物的刻化,故事情結的安排等等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認真讀一讀,一定受益非淺。參考閱讀:《三國志》作者:[中國]陳壽陳壽是三國同時代人,所以他的記述當有很高的真實性。和《三國演義》對照著讀一讀,就可以明白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這樣一條創作規律。同時你還可以走出千百年來就有的對關羽等的盲目的崇拜和對曹操等的無端的痛恨這樣一種錯誤認識,初步形成一個正確的歷史唯物觀。9.《培根論說文集》作者:[英國]培根雖說培根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但這個論說文集並不是鴻浩巨著,而是篇幅都很短小的言論集,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常理演繹出的人生真理,文筆清新,絕無說教的感覺,對提高中小學生的理性思維有極大的幫助。參考閱讀:《人性的弱點》作者:[美國]卡耐基《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美國]羅伯特.清崎如果說培根教給我們的是人生的基本哲理的話,卡耐基和羅伯特.清崎教給我們的則是在現實生活中生存的基本法則。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長青,但生命之樹要靠幸勤的汗水去不斷地澆灌。10.《傅雷家書》作者:[中國]傅雷這是中國現代翻譯家傅雷在兒子出國留學後寫給兒子的書信集,全書無處不流露出一個治學嚴謹的長者對下一代成長的希望與關切之情,讀之不僅可以讓中小學生從中領略父輩養育後代的艱辛,還可懂得很多生活簡朴、律己以嚴、待人以寬、事業第一的做人准則。由於傅雷父子二人對藝術和文學都有很高的造詣,信中隨處可見許多對藝術和文學相當精彩的論述,也不失為一部藝術鑒賞教材。傅雷教子以嚴厲著稱,加上老版的《傅雷家書》因為時代的原因刪去了家書中流露親情的部分,使得很多人對傅雷先生有更大的誤解,最近新版的《傅雷家書》新增了不少內容,相信能讓的讀者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本書的意義。參考閱讀:《約翰.克利斯朵夫》作者:[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英雄成長的史詩,記述的是英雄與自我做斗爭的艱險歷程,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貝多芬、莫扎特等眾多音樂家的影子,可以感受到浩盪的萊因河在你心靈緩緩流過,為你洗去旅途的疲憊,盪滌心裡的塵埃。這部巨著的中文版譯者就是傅雷。傅雷先生對文學和音樂都有極高造詣,譯著對文字、人物、藝術都把握得恰到好處,讀來有一種行雲流水,氣勢恢宏的感覺。
㈦ 有哪些文學作品
中國現代作家中,作品作多的是巴金
中長篇小說
《滅亡》《家》《春》《秋》《霧》《雨》《電》《火》《憩園》《第四病室》《寒夜》《死去的太陽》《海底夢》《春天裡的秋天》《沙丁》《萌芽》《新生》《利娜》
短篇小說集
《復仇》《光明》《電椅》《抹布》《將軍》《沉默》《神·鬼·人》《淪落》《發的故事》《長生塔》《小人小事》《還魂草》《英雄的故事》《明珠與玉姬》《李大海》
散文集
《海行》《旅途隨筆》《巴金自傳》《點摘》《生之懺愧》《憶》《短簡》《控訴》《夢與醉》《旅途通訊》《感想》《黑土》《無題》《廢園外》《旅途雜記》《懷念》《靜夜的悲劇》《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華沙城的節日》《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保衛和平的人們》《大歡樂的日子》《談契訶夫》《一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友誼集》《贊歌集》《傾吐不盡的感情》《賢良橋畔》《大寨行》《爝火集》《創作回憶錄》《序跋集》《懷念集》《家書———巴金蕭珊書信集》《再思錄》《隨想錄》
文學譯著
《薇娜》《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骷髏的跳舞》《丹東之死》《草原故事》《秋天裡的春天》《過客之花》《門檻》《叛逆者之歇》《夜未央》《遲開的薔薇》《父與子》《處女地》《快樂王子》《笑》《六人》《紅花》《癩蛤蟆與玫瑰花》《木木》《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
㈧ 你印象很深刻的小說是哪部
先說明10年以上的書齡,王牌特戰之權少追妻,這本書超贊,除了作者起名廢其他哪都好,水果店的瓶子寫的,之前就差點因為名字棄了這本書,後來看到好多人推薦這本書才去看的,真的不虧,不想其他軍旅文那麼套路,這本寫的很真實,超喜歡裡面的女二隊
㈨ 中國當代文學有哪些好的小說
《兄弟》,一般大家覺得上半部好,因為寫實而殘酷。其實余華野心更大的是下半部:《下》他有許多是把劉鎮當馬貢多(馬爾克斯那玩意)寫的,魔幻世俗,狂歡的黑色幽默,但不喜歡的,就會覺得寫得略輕。
㈩ 青少年最適合讀的十本書
這些都能增加你的閱歷,適合你:
1.
不得往生
——第一部以女性創業為主題的商戰勵志小說
、西方寓言的始祖
《伊索寓言》 伊索
14、阿拉伯世界的網路全書
《一千零一夜》 阿拉伯人
15、東方世界的《堂吉訶德》
《西遊記》 吳承恩
16、成就人生事業的大學問
《菜根譚》 洪應明
20、便覽古文發展的最佳範本
《古文觀止》 吳楚才,吳調侯
24、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
《紅與黑》 司湯達
26、夢回美好的童年
《安徒生童話》 安徒生
27、世界女權運動的圖騰柱
《簡·愛》 夏洛蒂·勃朗特
28、科學與文學的完美結合
《昆蟲記》 法布爾
29、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腸
《茶花女》 小仲馬
30、文學大師精雕細琢的藝術品
《包法利夫人》 居斯塔夫·福樓拜
31、瞻望我們最遙遠的過去
《物種起源》 達爾文
32、雄渾磅礴的史詩般生活畫卷
《悲慘世界》 雨果
33、生命的攀錮與放逐
《罪與罰》 陀思妥耶夫斯基
34、日神和酒石酸神的至深本能
《悲劇的誕生》 尼采
35、諄諄教誨中的睿智與光芒
《曾國潘家書》 曾國藩
36、心理描寫的完美巨著
《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爾斯泰
37、人類心靈的旅途
《夢的解析》 弗洛伊德
38、東方宗教的神聖贊歌
《吉檀迦利》 泰戈爾
39、精神在現實與夢境中的徘徊
《變形記》 卡夫卡
40、民族脊樑的心血與靈魂
《魯迅全集》 魯迅
41、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毛澤東詩詞》 毛澤東
42、意識流小說的旗幟
《尤利西斯》 詹姆斯·喬伊斯
43、清新與華美的交響曲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
44、隨心輕揚的愛與才華
《志摩的省》 徐志摩
45、一代文學的輝煌體現
《宋詞三百首》 朱疆村
46、革新生命意識的文學經典著作
《追憶似水年華》 馬塞樂·普魯斯特
47、哥薩克人的史詩巨著
《靜靜的頓河》 肖洛霍夫
48、愛與性的掙扎與解放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勞倫斯
49、開戶人生的一把鑰匙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書》 卡耐基
50、詮釋最寶貴的生命的歷程
《鋼鐵是怎樣煉成》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51、隨風而逝的愛情經典
《飄》 瑪格麗特·米切爾
52、愛情在現實中的殘酷與輝煌
《傾城之戀》 張愛玲
53、人生的徘徊與輪回
《圍城》 錢鍾書
54、改變命運的必修學科
《經濟學》 薩繆爾森,諾德豪斯
55、散發青春氣息的現代經典
《麥田的守望者》 塞林格
56、光輝的生存法則和人生尊嚴
《老人與海》 厄納斯特·海明威
57、再現拉丁美洲社會歷史的鴻篇巨制
《百年孤獨》 加西亞·馬爾克斯
58、美的回歸與美的魅力
《美的歷程》 李澤厚
59、人類靈魂的獨特詮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米蘭·昆德拉
60、歷史的回歸與文化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