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中如何寫團聚的場面
『壹』 科幻小說寫作技巧
單線式結構中的線索有可能是人,也有可能是物,或者事。在科幻小說中,以物、事,特別是具有神奇色彩的物或事為線索的情況要遠遠多過以人為線索情況,某種神秘事件從出現到解謎,通常就是一篇科幻小說的全部內容。這也是科幻小說的重要特徵。
二,復線式結構,即以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線索交插表現形成的結構。復線式又分平行復線、主次復線、明暗復線等情況。村上春樹的科幻小說《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是平行復線的典型。「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兩個線索一直平行出現,直到小說結尾處才合為一體。王晉康的《生死平衡》是空間上主次復線的典型。圍繞主人公皇埔林展開的故事是主線,其餘是復線。劉慈欣的《地火》是時間上主次復線的典型。劉欣主持的地下煤制氣實驗上主線。一百多年後一個初中生體驗前輩采礦生涯的內容是副線。而他在《鄉村教師》里,更是運用復線式結構的佳作。一方面是極端落後的鄉村學校環境,一方面是先進得無法理喻的銀河系「碳基智慧生命」和「硅基智慧生命」的大戰。兩條線索最後交匯到一處,取得一種奇特的美學效果。金·凱利主演的科幻片《楚門的世界》則是明暗副線的典型。主人公被製片人操縱的生活是明線,製片人的活動是暗線。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是圍繞著主人公的明線,直到內容過了一半才進入另一條線索,揭開謎底。
三,散文式結構。這種結構打破了情節核心,以作者希望創造的某種意境、氛圍、情感為結構中心。比如克拉克的名著《地球凌日》,就是宇航員臨死前的樂觀主義精神為結構中心。國內作品採用散文式結構的有劉維佳的《黑太陽升起來》、凌晨的《燃燒的星球》,以及天津作者張卓的短篇科幻小說等。散文式結構較易表達作者的內心感受。不過,由於沒有情節線索,讀起來不太有趣,散文式結構的小說是那種提供給知音細細品味的作品。
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輻射式結構。在這種結構里,情節從一點發散開,向不同的方向輻射。王晉康的《解讀生命》也運用了這種結構。在這篇小說里,外星人來到地球,並且在與人類的沖突中被殺死。然而它們那種奇怪的死法最終沒有得到解釋。父子兩代科幻作者就根據這種死亡現象,虛構出不同的致死理由。在這里,小說從外星人死亡這個事件開始輻射出去,引出了不同的線索。與其它結構方式相比。輻射式結構過於復雜,適用范圍也小。
更有一些表面上凌亂不堪的結構方式,卻正符合作品本身的主題。比如,賽伯朋克流派的開山之作《神經漫遊者》,被譯成中文後,許多讀者無法接受那種天上地下的隨意式結構。但作者運用這樣的結構方式,正是為了表現網路世界裡人們支離破碎的生活特點。
上面這些結構方式,主要談了小說的主幹部分。小說的開始和結尾也是作者必須要注意的。開始決定了一篇小說是否吸引人,在讀者缺乏時間和耐心的今天,開始部分不吸引人,小說就失敗了一半。甚至可以這樣說,三五個自然段里不能讓讀者喜歡的作品就是失敗的作品。而結尾則決定這篇小說能給人留下什麼回味,好的結尾可以把全篇的努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所以開始和結尾的構思往往更費力氣。
楊平的小說《黑客事件》的開始一個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這個世界只有二百五十六色」。了解計算機技術的讀者一下子就知道,這是一個數字虛擬世界的故事。而對計算機技術了解不多的讀者也會產生疑問:什麼叫「只有二百五十六色」?這個優秀的開篇一直為科幻愛好者稱道。王晉康的《生死平衡》用了一個歌舞昇平式的開端:人類終於消滅了天花,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來到最後一個天花病人那裡,想取些樣本,卻得知已經有神秘人物取走了樣本。這個很喜氣的開始卻為後面的悲劇故事埋下的伏筆。
出色的結尾在科幻小說中也屢見不鮮。在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中,外星人的巨大飛船絲毫不理會人類的一番折騰,從太陽中得到能量後,轉頭高速飛走。星河的《殘缺的磁痕》中,主人公放棄了躲避地球磁場變化的機會,讓女友進入隱蔽所,獨自去面對危險的未來。這些結尾都把充分的想像空間留給了讀者,同時又結束了整個故事。
不過,對於不少作者來說,寫小說開頭時還很有創作沖動,寫到結尾時可能就會煩了、倦了,於是匆匆收尾了事。如果有這種情況,作者一定要提醒自己重視結尾的構造。
掌握小說的結構藝術,還要了解所謂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一種電影藝術手法,指把本來不在同樣時空的畫面、聲音等因素擺放在一處,使觀眾產生聯想,達到編導希望的效果。蒙太奇手法原本是電影工作者汲取自小說的技巧。只是這種技巧在小說創作中不為人注重。當蒙太奇在電影里大放光彩時,小說家們又把它請回來,加以改造,成為一種成熟的小說結構技巧。
(還是我,接上個回答)
『貳』 關於科幻或者玄幻仙俠小說里秘境,戰斗等場面應該怎樣描寫敘述才能給
幻想神界
作者: 念
簡介:
蔡州城外妖氣林飄著終年不散的白霧,一丈以外已經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天地.耳邊隱隱約約傳來狐狸的哀啼聲,時遠時近. 我一邊走在崎嶇的小路上,一邊不由得贊嘆發行幻世的升龍科技公司,能把全息3D技術開發到如此真實的境地
『叄』 寫一本科幻小說,裡面涉及到眾多不同國家的人,場景是在野外,怎麼讓他們溝通
你可以在序言的時候進行說明,比如由於涉及不同語言,考慮書寫以及閱讀的流暢性,均用中文表述。
『肆』 科幻小說裡面的空間該怎麼用科學的方式寫出來
我覺得如果是想寫警世的科幻,大可不必追求技術方面的描寫。很多精通於這方面描寫的科幻小說作家都是醉心於世界或者文明的架構,如阿西莫夫所架構的機器人世界,基地世界,平行宇宙世界;哈里·哈里森的恐龍文明及其所構想的一系列生物工具等等。但是這樣的構思是非常花時間的,而且要寫到使人信服更是很困難,因為內部邏輯關系稍有不慎就可能錯亂,所以這類比較硬的科幻寫起來是相當死腦細胞的^_^
『伍』 求科幻小說的打鬥場面描寫
兩人鞠了個躬,就擺出戰斗姿勢。父親一句話都沒說,沖上前來一記甩腿,掃向兒子頭部。這一下速度極快,有如旋風。兒子不敢大意,他清楚,這次父親是認真的。而他,必須認真對待這次打鬥。兒子向下一蹲,躲過了攻擊。他能感受到耳邊的風聲,心道:「父親的速度果然很快!」
看到兒子躲過攻擊,父親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
『陸』 科幻小說中如何描寫飛碟降落在地球上
反物質引擎損毀,制動離子引擎失效,光學迷彩系統停止響應,吸波隱形塗層大面積損毀,主龍骨變形,居住艙大部分受創,能源艙沒有泄漏,動力艙損壞,主船體撕裂,內部空氣泄漏,啟動空氣監測系統,空氣質量良好。
著名科幻作家葉永烈說,科幻小說就是科學+幻想+小說。在「科學」「幻想」和「小說」三個並列名詞中,誰最重要呢?當然是幻想。
研究中國科幻的英國學者愛麗絲1985年在成都第一屆中國科幻銀河獎大會上講話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科幻最大的缺陷是幻想不夠大膽。
科幻創作,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想像力的競賽。
一種大膽的、全新的幻想的點子決定了科幻的價值。
艾薩克·阿西莫夫從現代電子技術,特別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飛速發展,聯想到縮微技術,從而幻想某一天人和戰艦能縮微到可在人體的血管中激戰。他的《奇妙的航程》栩栩如生地描繪了縮微人在人體內臟器官內的感覺。如果沒有驚人的微縮技術這一核心,這部長篇科幻就無法成立。
「魔鬼三角」是加勒比海上一片事故頻發的海域,這本是事實。西班牙科幻作家柯蒂斯·加蘭將它幻想成飛碟基地,其幻想充滿了真實感和扣人心弦的氛圍。《魔鬼三角與UFO》這部科幻小說使他一舉成名。
我們可以想像恐龍在某個特定的海域代代繁衍,也可以想像在金星可怕的風暴中生存;可以寫地球兒童與外星小孩的友誼,也可以寫地球人與外星殖民軍的戰斗。……總之,從古到今,從宏觀到微觀,盡可馳騁自己的想像力。
有專家將機器人、外星人、飛碟、時空隧道、災難預言(比如核戰之後的世界)作為科幻的「傳統題材」。
我國青年科幻作家韓松在其《宇宙墓碑》中,寫主人公子承父業當上宇宙殯葬工,專門安葬那些在外星探險中故去的宇航員的故事。作品寫出了地球人的孤獨感,因為地球的使者越朝太空深處飛去,越是寂寞。韓松描寫的人類的孤獨感,從更深層的意義上喚醒人類要珍惜現有的一切,特別是人間的真情。這篇作品在台灣榮獲「華人科幻大獎」絕非偶然,而是因為它的核心——幻想是很新鮮的,很大膽的,因而是很可貴的。
目前,一些科幻作者嘗試著從中國古代神話中「獵取」幻想核心。比如,晶靜的《女蝸戀》《嫦娥戀》是比較成功的例子。蘇學軍以戰國時的秦楚大戰為背景,寫從飛碟上來的外星人與鑄劍師的友誼,在極其悲壯的氛圍中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科幻的生命力在於它不停地創造出「傳統」(或一些模式),又迅速地打碎它,以更新的面目出現。既然人類的想像力的競賽不會停止,科幻的創新就不會停止。
人們初次嘗試科幻創作,往往從自己的生活出發進行「幻想」——這不失為一條成功的路子。比如:由於考試時間不夠,幻想能有一座「時間銀行」;面對屢屢出現的考試作弊現象,幻想有人在造「作弊機」;由對生活中不合理現象的憤怒創作《後門軟體》;由對中國古代科技的贊譽寫下《太空炸彈》。隨著社會生活和知識的積累越來越豐富,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拓寬了視野,喜歡「胡思亂想」「異想天開」的人們,會逐漸把握住怎樣把瞬間即逝的幻想火花,變成絕妙的科幻構思。
深受讀者喜愛的科幻小說《等你一千年》,是青年科幻作家張勁松的力作。此作發表後,張勁松聲稱要首先感謝舒明武。因為舒明武在《科幻世界》發表了一束「科幻構思」,其中有一個構思講宇航員執行任務一去千年,戀人為了等他歸來而不斷「單細胞繁殖」,使有情人終成眷屬。張勁松就根據這個構思寫成了這篇愛情題材的科幻。由此可見「幻想」何等重要。
初學科幻創作者要打開思路,不妨在一起圍繞著幾個科幻題材「神侃」。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就是與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神侃」時受到啟發,朋友們稱這種聚會為「奧林匹亞學院」。我們可組織自己的「奧林匹亞學院」,各種「異想天開」大撞擊,說不定能撞出些大膽、美妙的科幻構思來。
『柒』 如何寫出精彩的科幻小說
第一步當然是自己先去大量的閱讀這方面的出色小說,比如國產的三體,出名的國內外小說都要去看。把其中的關鍵概念(未來科幻概念)抄下來,弄一本專抄這種詞彙、思維的本子,留在後面大量用網路去市調這些都是什麼意思。這是基礎工作。第二步,就是研究每一本書的主體,總結歸納他們開始的構思是怎樣的,中間的是怎樣的,結尾是怎樣的?就像金庸說的,他會先列出十個最不可能的結局,再選其中一個最好的去寫,想寫好,一是未來概念,二是主體與構思,每一個小插曲,既是驚險的,又與大構思相結合。按著這種方向 去思考,相信你能寫好很多。當然最好的,還是先去加入一些小團體,比如起點中文的新手試寫,先學會怎麼寫,然後再研究
『捌』 科幻小說如何寫 (具體方法) (中型的,約2000-3000字)
我總結有幾點!
結構,題材,內容,
結構上整篇設計2、3個主線,有的是分情節也就是故事主線,感情主線,矛盾主線,時間主線,地點主線!全篇敘述一件事,同時中間有關鍵人物的感情變化,時間推移,還有地點的變化。再由不同的若干小矛盾去積累成大矛盾。
結構是否協調,可以畫一個小進度圖。從激烈和安穩的角度自己看看是否是很和諧的波浪狀!
最好是先建立一個結構的大框。主要人物姓名,個性區別,甚至是在故事裡的習慣兩點,就像電影里人們一聽某個音樂,或者看見某個道具就知道在映射某個人的出現。也包括人物之間的關系。
框架中可以實現設計好科幻社會包括,科技程度,在這個虛擬社會中建立符合生產力和關系的法則,
框架中還包括關鍵事件的發展對與全文的關系。
然後說題材:科幻小說的題材非常廣闊。世上所有事物的硬體升級,都可以變成科幻紅樓,科幻三國,科幻水滸,科幻夢里知多少,科幻……
把以上這些豐滿起來就是第三點內容了。
如果是2000到3000字的小說,行文用詞要簡練,因為體積比較小。情節需要節奏快,痛痛快快的7分鍾讓人看完很過癮。
用幾百字的小情節,可以是對話,可以是景物描寫,或者其他方式讓人知道這是科幻。同時這一段要引起讀者的興趣!可以是懸念,可以是伏筆,可以是倒敘,第一段的作用非常重要。
然後我的建議是可以參考一些電影的構架,讓人讀起來有代入感!這里的構架是骨架,各部分的文字分配,而究竟要寫什麼內容由你自己來定。
構架我覺得《記憶碎片》這個電影的構架比較不錯。你可以總結出一個迷你版的它的構架,行文的節奏啊,讀者在看到哪個部分你想給他什麼心理引導,然後用接下來的的內容去滿足讀者這個心理,同時再給他一個慾望,然後再滿足,直至最後。
還有一些建議:
寫之前,好好想想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脾氣,讓文字帶有你自己的色彩。
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一個完整的音樂是有一個嚴謹的邏輯!
科幻的關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嚴謹。一個由你自己建立起來的世界!有血有肉。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174800726我的QQ,互相學習,歡迎討論!
『玖』 寫科幻小說過程中怎麼找到靈感一直坐在凳子上寫著寫著容易腦子短路
問題一:怎樣找到靈感?
寫科幻小說,靠的就是腦洞,你可以天馬行空,隨意發揮自己的想像。
就比如說,你可以說很多年以後,地球上一片寂靜,而誰誰誰,就是最後一個人類。新的生命正在崛起,而主角要做的就是尋找人類,並與代替人類的生命大戰。
你也可以說很多年以後,人類全部滅絕,而主角就是外星人中的一個,然後吧啦吧啦。
寫科幻小說,真的不難,就是難的是你文章不能水,要有寫出大戰的那種精彩與刺激的場面,這種文章大多數都是男生在看,所以你可以寫主角有很多很多老婆。
後面自己想吧,我不想打那麼多字。
問題二:怎樣提高水平和文筆?
(我們先說說你的排版好不好,一般像什麼大神作家,他們都是大概一個人說一句話,就為一個自然段,排版起來就很寬松,讓讀者看起來很舒服。這是非常重要的。
標點符號也很重要,並且不要出現什麼錯別字,讓讀者分神,思考你那個字的原字是什麼,容易從你的內容中拖出來)
水平和文筆,那是要從平時的練習開始的,基礎得打好,所以得天天寫日記什麼的,磨練自己的文字能力。
三思而後行,這是家喻戶曉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也是家喻戶曉的。
你不求文章內容多,就只求精好吧?
前人們說的很對,你要仔細斟酌,而不是急匆匆的打完字。
一般你寫的後部分要去看一下前部分,這兩個連不連貫。如果連不起來的話,文筆再好也沒有用。
對了,看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絕對是最好的路,你可以吸取魯迅冰心他們的文筆,不過好像是網路小說。那就去看唐家三少江南什麼的。
最後:提醒的話
若實在是想不出,那你就不要想了,生編硬套出來的絕對不是好的!
你可以讓大腦放鬆,讓心情放鬆,要在最悠閑最愉悅的時刻,才能寫出真正的好內容。
就是這么多,打字真的好累!
『拾』 科幻小說中常常用的「降維打擊」名場面,究竟是怎樣的原理
科幻小說常常會用到一個詞叫做降維打擊,就是把這個空間的維度強行壓縮,把它從高維度空間變成低維度空間,比如說就可以把地球二維化,變成一個平面。這種降維打擊的技術是人類遠遠觸碰不到的。
人們現在做不到將為打擊,因為現在科學家對於宇宙之中是否存在多維度空間理論,超弦理論是否正確,還存在很大的皓衣行,除了人類所在的這個宇宙,有沒有其他的平行宇宙,有沒有更高等級的空間,這個都是件不確定的事情,這些東西都不確定就沒有辦法談到各個等級的空間之間,如何進行轉換,也就是說如何升維如何降維,這個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