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派科幻小說
Ⅰ 急!中學生論文網或者一篇科幻論文範文
科幻
即科學幻想(Science fiction)
科幻的定義眾說紛雲,莫衷一是,尺度差異極大。
比較接近的是:「用幻想藝術的形式,表現科學技術遠景或者社會發展對人類影響。」
其中最廣義的一種認為:「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現實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
《辭海》上對「科幻小說」的定義是:「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跡的新型小說。」
《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第四卷定義為「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體裁,這種體裁的小說以真實或想像的科學理論的發現為基礎。」
正統科幻迷主張科學與幻想缺一不可。倘若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則只能歸為奇幻、魔幻或超現實作品;反之幻想若是付之闕如,那就只是一個科學寫實故事。
在中國大陸科幻迷中有這樣的民間分類:科幻有硬科幻、軟科幻之分,硬科幻對技術描述的要求很高,一般寫硬科幻的作者都必須有扎實的科學知識,而軟科幻就比較寬松,以情節取勝,另外還有一種稀飯科幻的說法,這是軟科幻中的一個特別分支,指軟到極點的科幻作品,這兩類科幻是科幻迷中永恆的爭論,硬科幻迷往往不能容忍毫無科學色彩純幻想被稱為科幻,他們認為,辨別一篇作品是不是科幻,只要把作品中的科學元素去掉,如果文章的意思不變,依然通順,那麼這篇作品就算不上科幻。而軟科幻迷則顯得寬容許多,他們的觀點是只要有科幻因素的都能稱為科幻作品。
但是這兩種科幻的界線並不明顯,比如大家熟悉的《STAR WARS》,有很多人被其各種機械設定所吸引,將其視為硬科幻,也有許多人只是將起作為一部暢銷小說來讀,只看劇情,於是他們認為星戰是軟科幻。 國內的硬科幻代表人當屬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而軟派作家比較多,並沒有誰特別突出。而劉慈欣先生一直以來都主張硬科幻和軟科幻合為一個整體,他認為多餘的分類和爭論會拖慢科幻的發展。
俄裔名小說家納布可夫有句耐人尋味的名言:"科學離不開幻想,藝術離不開真實",或許正是科幻藝術的最佳寫照。
科幻中的科學並沒有任何局限,天文、物理、生物、化學、機械、電子都可以提供很好的題材。除了自然科學之外,社會科學同樣能作為科幻的素材。
實際上,科學可能性的大小必須保持適度的大小才能保證科幻的吸引力,對技術的幻想要求過於嚴苛往往限制了想像力的展開,而幻想的科學含量過低,則失去了科幻的本來意義。
在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一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是這樣的:「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這時響起了敲門聲。」可以說,這比一個精確的定義更能概括科幻小說的特質。
科幻為人們提供了幻想的平台,文學文化交流的平台。它為人們接受某些超自然現象做了思想准備--在讀過科幻的人們中更容易接受或理解新的現象或未知的事物。科幻之所以是科學與人的橋梁之一是因為它具有前瞻性。並且這前瞻性具有警世的作用--它關注現在又高於現在,從現在預言未來,從現在中思考遠古,思考未來,思考人類、生物乃至地球、太陽系甚至整個宇宙的未來!它的題材既有厚重又有活潑,形式多樣,無疑激發了人們的從童年時期就有的好奇心。它的深厚的思想性與思考性是人智慧的精華,思想的結晶。
Ⅱ 血型AB的目錄
第1章 AB型人是「IT」民族
A型與B型混合的內在美人/2
無法發揮優秀本質的AB型人的困惑/3
「安定」與「流浪」志向的交替/5
身為少數派的煩惱/6
抓住獨特性,成為未來之星/8
第2章 AB型人的基本性格
AB型被稱為「天才」是因為人數少?/10
1分不同的場合充當「軟派」與「硬派」/11
2用溫和的表情說嚴厲的話/13
3比起自己的興趣,更喜歡觀察他人/15
4總會有辦法的!不善於計劃自己的事情/16
5不能大聲笑!不能紅著臉生氣!/18
6很像心地善良的「鐵臂阿童木」/19
7除非有人推著你,否則不會想要在公司里出人頭地/21
8討厭冒險和賭博!更討厭競爭!/22
9就算被人說無責任感,也不願意擔負重任/23
10即使戀愛也不願被對方黏著!喜歡有一定的距離感/25
11心胸寬廣!最適合做戀愛的丘比特/27
12結婚願望強烈的顧家型,渴望愛的小屋/28
13不能容忍社會的不正之風,是憎恨惡勢力的正義英雄!/30
14工作成績出眾,果然是「天才」?!/31
15比一般人更警惕謊言和蠱惑,恭維的話毫無用處/33
16隱私被刨根究底,會感到不愉快/34
17雖然情感細膩容易受傷,但傷口都很淺,沒有致命傷/36
18興趣廣泛心血來潮,做事沒有連貫性的怪人?/37
19不是雙重性格!隱藏著A與B的兩面性/39
20從社會服務與自願者活動那裡感受到生活的價值/40
21喜歡科幻小說與童話故事!會常常一個人沉湎於幻想中/42
22不善於反省,重復同一個錯誤/44
23兢兢業業認真努力,但還是不能長久持續/45
24經常自上而下看待事物,傾向於把握整體/47
第3章 AB型人面面觀
世界上最少的血型=了解AB型的
復雜性/50
戀愛篇/52
工作篇/62
人際關系篇/70
第4章 AB型人的戀愛和婚姻
如何與徹底個人主義的AB型人建立幸福
的戀愛婚姻關系?/82
接近AB型人/84
AB型人的戀愛/92
AB型人的婚姻/100
第5章 AB型人的人際關系
如何與不會利用血緣與親近關系的AB型
人相處?/110
AB型的朋友/112
AB型的父母/120
AB型的兄弟姐妹/126
第6章 AB型人的職場和工作
如何與孤傲的AB型精英在工作上有意義
地相處?/136
AB型的上司/138
AB型的部下/146
AB型的同事/154
Ⅲ 有什麼好的懸疑小說值得推薦的
阿加莎的作品在推理圈來說應該是非常有名的,而且由她的作品改編的電視劇也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應該是《無人生還》了,種種規劃好的巧合,在最後的揭秘也顯得尤為順暢。
Ⅳ 科幻科技等級
科幻科技等級如下:1、軟硬科幻:把科幻分為「軟科幻」與「硬科幻」,是科幻界內部流傳最廣的一個分類法。而流傳得廣與劃分得合理。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則非「機關布景派」莫屬(請注意「硬」在此並沒有「生硬」的涵義)。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面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
2、真偽科幻:還有一些人稱,根本不存在什麼硬科幻與軟科幻,只存在「真科幻」和「偽科幻」。這兩個概念不見於正式發表的文字,但在網上交流或者私下聊天時經常被提到。記得有一次,筆者遇到一位作者,問他最近寫了什麼作品。他的回答是,發表了一篇作品。但是不好意思,是偽科幻。
「真科幻」和「偽科幻」當然也不是有理論意義的概念,只是意氣之爭,是價值判斷而非真偽判斷。稱一部作品是「偽科幻」,實際上等於說它是冒牌科幻。
不過,持這種觀點的人,如果和他們深入交流,會發現他們其實仍然是把那些習慣上稱為「軟科幻」的作品當成「偽科幻」。把習慣上稱為「硬科幻」的作品視為「真科幻」,甚至是「純科幻」、「正統科幻」、「主流科幻」。他們放棄了「軟硬科幻」這對至少表面上貌似公允的概念,代之以更為偏頗的概念。
3、認知和審美:可以劃分出『認知』和『審美』兩種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前者的代表人物應當是阿西莫夫,布拉德伯雷、克拉克則是後者的典範。」(嚴蓬《關於鄭文光科幻小說的審美分析》轉引自《鄭文光70壽辰暨從事文學創作59周年》)這是對「軟硬科幻」概念的某種提升。不過,科幻本身,甚至任何敘事類文學作品本身,都是「認知」和「審美」的綜合體。將兩個不能分開的部分分開是不成立的。
「軟硬科幻」雖然不是一對有理論價值的概念,但它們反映了科幻界內部,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傾向的沖突。不過,那不是在本章中討論的問題。
在中國大陸科幻迷中有這樣的民間分類:科幻有硬科幻、軟科幻之分。硬科幻對技術描述的要求很高,一般寫硬科幻的作者都必須有扎實的科學知識,而軟科幻就比較寬松,以情節取勝。
另外還有一種稀飯科幻的說法,這是軟科幻中的一個特別分支,指軟到極點的科幻作品,這兩類科幻是科幻迷中永恆的爭論,硬科幻迷往往不能容忍毫無科學色彩純幻想被稱為科幻,他們認為,辨別一篇作品是不是科幻,只要把作品中的科學元素去掉,如果文章的意思不變,依然通順,那麼這篇作品就算不上科幻。而軟科幻迷則顯得寬容許多,他們的觀點是只要有科幻因素的都能稱為科幻作品。
但是這兩種科幻的界線並不明顯,比如大家熟悉的《星球大戰》,有很多人被其各種機械設定所吸引,將其視為硬科幻,也有許多人只是將其作為一部暢銷小說來讀,只看劇情,於是他們認為星戰是軟科幻。 國內的硬科幻代表人當屬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而軟派作家比較多,並沒有誰特別突出。而劉慈欣先生一直以來都主張硬科幻和軟科幻合為一個整體,他認為多餘的分類和爭論會拖慢科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