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有酈道元的科幻小說劉蘭芳

有酈道元的科幻小說劉蘭芳

發布時間: 2021-10-28 03:02:41

⑴ 酈道元有哪些作品

酈道元 酈道元(約466—527),生活於南北朝北魏時期,出生在河北省涿縣一個官宦世家,少年時代就喜愛游覽。後來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歷,每到一地除參觀名勝古跡外,還用心勘察水流地勢,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氣候,人民的生產生活,地域的變遷等。他發現古代的地理書——《水經》,雖然對大小河流的來龍去脈缺乏准確記載,但由於時代更替,城邑興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稱也變了,但書上卻未加以補充和說明。酈道元於是親自給《水經》作注。 為了寫《水經注》,他閱讀有關書籍達400多種,查閱了所有地圖,研究了大量文物資料,還親自到實地考察,核實書上的記載。《水經》原來記載的大小河流有137條,1萬多字,經過酈道元注釋以後,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條,共30多萬字,比原著增加20倍。書中記述了各條河流的發源與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狀況,以及火山、溫泉、水利工程等。這部書文字優美生動,也可以說是一部文學著作。由於《水經注》在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史上的巨大價值,歷代許多學者專門對它進行研究,形成一門「酈學」。 酈道元,字善長,初襲爵永寧侯,例降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執法清刻,自太傅掾引為書侍御史。彪為僕射李沖所奏,道元以屬官坐免。景明中,為冀州鎮東府長史。刺史於勁,順皇後父也。西討關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為政嚴酷,吏人畏之,奸盜逃於他境。後試守魯陽郡,道元表立黌序,崇勸學教。詔曰:「魯陽本以蠻人,不立大學。今可聽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中,為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蠻人指闕訟其刻峻,請前刺史寇祖禮。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還京,二人並坐免官。 後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懷朔、薄骨律、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御夷諸鎮並改為州,其郡、縣、戍名,令准古城邑。詔道元持節兼黃門侍郎,馳驛與大都督李崇籌宜置立,裁減去留。會諸鎮叛,不果而還。 孝昌初,梁遣將攻揚州,刺史元法僧又於彭城反叛。詔道元持節,兼侍中、攝行台尚書,節度諸軍,依僕射李平故事。梁軍至渦陽,敗退。道元追討,多有斬獲。 後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嚴猛之稱,權豪始頗憚之。而不能有所糾正,聲望更損。司州牧、汝南王悅嬖近左右丘念,常與卧起。及選州官,多由於念。念常匿悅第,時還其家,道元密訪知,收念付獄。悅啟靈太後,請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盡其命,因以劾悅。 時雍州刺史蕭寶反狀稍露,侍中、城陽王徽素忌道元,因諷朝廷,遣為關右大使。寶慮道元圖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圍道元於陰盤驛亭。亭在岡上,常食岡下之井。既被圍,穿井十餘丈不得水。水盡力屈,賊遂逾牆而入。道元與其弟道(闕)二子俱被害。道元目叱賊,厲聲而死。寶猶遣斂其父子,殯於長安城東。事平,喪還,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安定縣男。 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然兄弟不能篤睦,又多嫌忌,時論薄之。 地理學家 酈道元 嚴官被害 當你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夏威夷火山噴發的壯觀景象:那高達數百米似噴泉噴射而出的岩漿,使晴朗的天空為之變色;那由岩漿匯聚而成的赤熱的河流,所到之處,土壤、岩石為之熔化,花草樹木傾刻間化為灰燼……你可曾想到,在1500年前,我國山西省大同市的西南也有火山,火山口深不見底,熱氣上沖,常常發出像細微的雷鳴般的聲響。現在大同附近的火山早已停止噴發了。關於大同火山當對噴發的情況,是在我國古代地理學名著《水經注》中看到的,這部書的作者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酈道元。 酈道元,字善長,范陽涿鹿 (今河北省涿縣)人,大約出生在公元465年或公元472年。他和他的父親都在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政權中做過官。他的父親做過山東青州刺史,他自己也先後在北魏首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和洛陽(公元493年北魏遷都洛陽)做過中央官吏,在冀州 (今河北冀縣)、魯陽(今河南魯山縣)、東荊州(今河南唐河縣)做過地方官。據史書記載,酈道元為官素以嚴猛著稱。他在地方做官時,對於地方的治安和文教事業做了許多好事,很有成績。他執法很嚴,官吏都怕他,不敢為非作歹,盜賊也都逃到其他地方去了。在中央政府做官時,他不畏避權勢人物,敢於揭露他們乾的壞事,因而不少權勢人物都憎恨他。公元527年,雍州 (今陝西西安一帶)刺史肖寶夤企圖反對北魏政權,憎恨酈道元的人為了達到除掉他的目的,玩弄了借刀殺人的陰謀,故意慫恿北魏政權派酈道元去西安一帶任關右大使。肖寶夤果然懷疑酈道元是要去與他作對,於是派部下半路劫殺。當酈道元赴任行至陰盤驛亭 (今陝西臨潼縣東)時,受到肖部的圍困。建在山岡上,而食用的水井在山岡下,被圍困後吃水斷絕。酈道元一行雖然在山岡上打井,尋找水源,但打井十幾丈深,仍然沒有水,最後水盡力窮,酈道元和他的一個弟弟、兩個兒子同時被殺害。臨死的時候,酈道元還怒目厲聲呵斥叛賊,表現了至死不屈的精神。 考察地理寫 《水經注》 酈道元在少年時代,就對地理考察有濃厚的興趣。十幾歲時,他隨父親到山東,經常與朋友一起到有山水的地方游覽,觀察水流的情景。當時,他們游歷過臨朐縣的熏冶泉水,又觀看了石井的瀑布。瀑布奔瀉而下的水流,激起了滾滾波浪和飛濺的水花,那鏗鏘有力的巨大音響,在川穀間回盪。這美麗壯觀的景色,使酈道元大為陶醉。後來,他在山西、河南、河北做官,經常乘工作之便和公餘之暇,留意進行實地的地理考察和調查。凡是他走到的地方,他都盡力搜集當地有關的地理著作和地圖,並根據圖籍提供的情況,考查各地河流幹道和支流的分布,以及河流流經地區的地理風貌。他或跋涉郊野,尋訪古跡,追溯河流的源頭;或走訪鄉老,採集民間歌謠、諺語、方言和傳說,然後把自己的見聞,詳細地記錄下來。日積月累,他掌握了許多有關各地地理情況的原始資料。 同時,酈道元愛好讀書,並以此聞名於世。在日常生活中,書籍是他不可分離的伴侶。他一生中讀過許多書,尤其是有關地理記述的書籍,他幾乎都讀遍。他讀書非常嚴肅、認真,對書中的記載力求弄懂、弄通,對各書中記述同一地方而有出入的問題,更是著意探究其原因。大量地讀書,使他具有淵博的學識,成為當時有名的學者。他寫了不少著作,都流行於世,可惜後來大都佚亡了。 通過實地的考察和對地理書籍的研究,酈道元深切感到前人的地理著作,包括《山海經》、《禹貢》、《漢書·地理志》以及大量的地方性著作,所記載的地理情況都過於簡略。三國時有人寫了《水經》一書,雖然略具綱領,但卻只記河流,不記河流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而且河流的記述也過於簡單,並有許多遺漏。更何況地理情況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理情況也不斷發生變化。例如,河流會改道,地名有變更、城鎮村落有興衰等等,特別是人們的勞動會不斷改變地面的風貌。因此歷史上的地理著作,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了。酈道元決心動手寫一部書,以反映當時的地理面貌和歷史變遷的情況。 在著書的過程中,酈道元選取了《水經》一書作為藍本,採取了為《水經》作注的形式,因此取書名為《水經注》。但是,他並不是圖省力,走捷徑,簡單地為 《水經》作注釋,跟著《水經》一書的記述走,《水經》記什麼,他就注什麼,而是很花了一番功夫和氣力。《水經》一書記載的河流僅137條,文字總共只有一萬多字。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補充了許多河流,數量比《水經》增加了近10倍,達1252條,其中有些還是獨立流入大海的重要河流。《水經注》共計40卷,約30萬字。僅從這些就可以看到,酈道元的《水經注》是一部內容遠遠超過《水經》一書的再創作,書中凝聚著酈道元大量的辛勤勞動,是他多年心血的結晶。 酈道元生活的年代,正值我國南北分立對峙的南北朝時期,北方為北魏政權,南方先後為宋、齊、梁政權。酈道元雖然只是活動在北魏政權統治的地區之內,其范圍大約相當於現在的秦嶺和淮河以北的地區,但他的著作並沒有受政權和地域的限制,他的視野遠遠地超出了北魏政權統治的范圍,反映了他盼望祖國早日實現統一的心情。在《水經注》中,酈道元所記述的內容包括了全國各地的地理情況,還記述了一些國外的地理情況,其涉及地域東北至朝鮮的壩水(今大同江),南到扶南(今越南和柬埔寨),西南到印度新頭河 (今印度河),西至安息(今伊朗)、西海(今蘇聯鹹海),北到流沙 (今蒙古沙漠)。可以說,《水經注》是北魏以前中國及其周圍地區的地理學的總結。 酈道元在寫《水經注》時,突破了《水經》只記河流的局限。他以河流為綱,詳細地記述了河流流經區域的地理情況,包括山脈、土地、物產、城市的位置和沿革、村落的興衰、水利工程、歷史遺跡等古今情況,並且具有明確的地理方位和距離的觀念。像這樣寫作嚴謹、內容豐富的地理著作,在當時的中國,以至世界上都是無與倫比的。 從《水經注》中我們可以看到,酈道元以其飽滿的筆觸,為我們展現了一千四五百年前中國的地理面貌,使人們讀後可以對各地的地理狀態及其歷史變遷有較清晰的了解。例如從關於北京地區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當時北京城的城址、近郊的歷史遺跡、河流以及湖泊的分布等,還可以了解到北京地區人們早期進行的一些大規模改變自然環境的活動,像攔河堰的修築、天然河流的導引和人工渠道的開鑿等。這是我們現在所能得到的關於北京地區最早的地理資料,也是我們研究北京地區歷史地理變遷的一個重要地點。這些資料對於我們今天仍然是非常有用的。科學和經驗告訴我們,地理情況是隨著自然條件的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加強而不斷發生變化的。我們要真正了解和深刻認識今天的地理情況,單靠對現在的地理狀態的研究是不夠的,還必須深入了解地理情況的變化過程及其原因,以認識和掌握它的發展規律,為今天的建設事業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說,《水經注》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是我們不可多得的珍貴的歷史地理文獻。 《水經注》中的內容,除酈道元親身考察所得到的資料外,還引用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和資料,其中引用前人的著作達437種之多,還有不少漢、魏時代的碑刻材料。這些書籍和碑刻,後來在歷史的變遷中大都已經散佚了,幸而有酈道元的引用轉錄,才尚存一斑,使我們能夠知道這些書籍和碑刻的部分內容。這又是我們研究我國文明發展歷史的極其寶貴的資料。 酈道元對地理學的貢獻和歷史功績,是值得人們尊崇的。

求採納

⑵ 酈道元的作品有哪些

酈道元的作品的作品只有《水注經》流傳了下來,他的著作還有《本志》、《七聘》,均已失傳。

(請採納)

⑶ 酈道元的作品有什麼

酈道元
酈道元(約466—527),生活於南北朝北魏時期,出生在河北省涿縣一個官宦世家,少年時代就喜愛游覽。後來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歷,每到一地除參觀名勝古跡外,還用心勘察水流地勢,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氣候,人民的生產生活,地域的變遷等。他發現古代的地理書——《水經》,雖然對大小河流的來龍去脈缺乏准確記載,但由於時代更替,城邑興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稱也變了,但書上卻未加以補充和說明。酈道元於是親自給《水經》作注。

為了寫《水經注》,他閱讀有關書籍達400多種,查閱了所有地圖,研究了大量文物資料,還親自到實地考察,核實書上的記載。《水經》原來記載的大小河流有137條,1萬多字,經過酈道元注釋以後,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條,共30多萬字,比原著增加20倍。書中記述了各條河流的發源與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狀況,以及火山、溫泉、水利工程等。這部書文字優美生動,也可以說是一部文學著作。由於《水經注》在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史上的巨大價值,歷代許多學者專門對它進行研究,形成一門「酈學」。

酈道元,字善長,初襲爵永寧侯,例降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執法清刻,自太傅掾引為書侍御史。彪為僕射李沖所奏,道元以屬官坐免。景明中,為冀州鎮東府長史。刺史於勁,順皇後父也。西討關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為政嚴酷,吏人畏之,奸盜逃於他境。後試守魯陽郡,道元表立黌序,崇勸學教。詔曰:「魯陽本以蠻人,不立大學。今可聽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中,為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蠻人指闕訟其刻峻,請前刺史寇祖禮。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還京,二人並坐免官。

後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懷朔、薄骨律、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御夷諸鎮並改為州,其郡、縣、戍名,令准古城邑。詔道元持節兼黃門侍郎,馳驛與大都督李崇籌宜置立,裁減去留。會諸鎮叛,不果而還。

孝昌初,梁遣將攻揚州,刺史元法僧又於彭城反叛。詔道元持節,兼侍中、攝行台尚書,節度諸軍,依僕射李平故事。梁軍至渦陽,敗退。道元追討,多有斬獲。

後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嚴猛之稱,權豪始頗憚之。而不能有所糾正,聲望更損。司州牧、汝南王悅嬖近左右丘念,常與卧起。及選州官,多由於念。念常匿悅第,時還其家,道元密訪知,收念付獄。悅啟靈太後,請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盡其命,因以劾悅。

時雍州刺史蕭寶反狀稍露,侍中、城陽王徽素忌道元,因諷朝廷,遣為關右大使。寶慮道元圖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圍道元於陰盤驛亭。亭在岡上,常食岡下之井。既被圍,穿井十餘丈不得水。水盡力屈,賊遂逾牆而入。道元與其弟道(闕)二子俱被害。道元目叱賊,厲聲而死。寶猶遣斂其父子,殯於長安城東。事平,喪還,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安定縣男。

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然兄弟不能篤睦,又多嫌忌,時論薄之。

地理學家 酈道元

⑷ 酈道元一介書生,為何縷縷被派上戰場

酈道元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一代名臣,他本人是非常優秀的。但他生於南北朝時期,那是個社會動盪,戰爭特別多的朝代,作為一個文人確實是不太迎合社會的需要。在這種動亂的朝代,更需要的是武將和有軍事才能的官員。我們都知道酈道元有很多著名的詩流傳下來,這無疑是一名非常優秀的詩人、文學家。但是他在北魏時期卻屢次被派遣出去打仗,這又是為什麼呢?

⑸ 酈道元作者資料和代表文章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漢族,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
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

⑹ 酈道元的小故事

酈道元在少年時代,就對地理考察有濃厚的興趣。十幾歲時,他隨父親到山東,經常與朋友一起到有山水的地方游覽,觀察水流的情景。當時,他們游歷過臨朐縣的熏冶泉水,又觀看了石井的瀑布。瀑布奔瀉而下的水流,激起了滾滾波浪和飛濺的水花,那鏗鏘有力的巨大音響,在川穀間回盪。這美麗壯觀的景色,使酈道元大為陶醉。後來,他在山西、河南、河北做官,經常乘工作之便和公餘之暇,留意進行實地的地理考察和調查。凡是他走到的地方,他都盡力搜集當地有關的地理著作和地圖,並根據圖籍提供的情況,考查各地河流幹道和支流的分布,以及河流流經地區的地理風貌。他或跋涉郊野,尋訪古跡,追溯河流的源頭;或走訪鄉老,採集民間歌謠、諺語、方言和傳說,然後把自己的見聞,詳細地記錄下來。日積月累,他掌握了許多有關各地地理情況的原始資料。

同時,酈道元愛好讀書,並以此聞名於世。在日常生活中,書籍是他不可分離的伴侶。他一生中讀過許多書,尤其是有關地理記述的書籍,他幾乎都讀遍。他讀書非常嚴肅、認真,對書中的記載力求弄懂、弄通,對各書中記述同一地方而有出入的問題,更是著意探究其原因。大量地讀書,使他具有淵博的學識,成為當時有名的學者。他寫了不少著作,都流行於世,可惜後來大都佚亡了。

通過實地的考察和對地理書籍的研究,酈道元深切感到前人的地理著作,包括《山海經》、《禹貢》、《漢書 地理志》以及大量的地方性著作,所記載的地理情況都過於簡略。三國時有人寫了《水經》一書,雖然略具綱領,但卻只記河流,不記河流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而且河流的記述也過於簡單,並有許多遺漏。更何況地理情況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理情況也不斷發生變化。例如,河流會改道,地名有變更、城鎮村落有興衰等等,特別是人們的勞動會不斷改變地面的風貌。因此歷史上的地理著作,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了。酈道元決心動手寫一部書,以反映當時的地理面貌和歷史變遷的情況。

在著書的過程中,酈道元選取了《水經》一書作為藍本,採取了為《水經》作注的形式,因此取書名為《水經注》。但是,他並不是圖省力,走捷徑,簡單地為 《水經》作注釋,跟著《水經》一書的記述走,《水經》記什麼,他就注什麼,而是很花了一番功夫和氣力。《水經》一書記載的河流僅137條,文字總共只有一萬多字。

⑺ 酈道元的作品是什麼

主要作品:《水經注》,《本志》(共十三篇,失傳),《七聘》(失傳)等。

酈道元撰《水經注》四十卷。且其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

可稱為中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傳。

酈道元勤奮好學,廣泛閱讀各種奇書,年少立志要為西漢後期桑欽編寫的地理書籍《水經》作注。在編纂時他引用的歷史文獻和資料多達480種(前人著作達437種之多)。

其中屬於地理類的就有109種及酈道元親身考察所得到的資料,還有不少漢、魏時代的碑刻材料(這些資料大多都已失傳)。

這又是研究中國文明發展歷史的極其寶貴的資料。且《水經注》可稱為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

(7)有酈道元的科幻小說劉蘭芳擴展閱讀:

後世影響:

酈學中的考據一流即關注《水經注》文本本身的修補整理工作。由於《水經注》文字生動優美,長期來為士人所喜愛,因此晚期鍾惺、譚元春評點《水經注》又發展處詞章學派。酈學研究中最後形成的是地理學派,因為《水經注》記敘河流兼及自然地理。

楊守敬、熊會貞,撰成《水經註疏》,並繪制《水經注圖》,是一部經世致用之書,屬於地理學派。地理學派的任務是如何發揮《水經注》的實際功效,使其更好發揮其價值。

近代以來地理學派的代表楊守敬、熊會貞所作《水經註疏》是《水經注》研究的重大成果,使《水經注》的地理學價值得到更好的發揚,推動了酈學的發展。

⑻ 酈道元簡介及作品介紹50字

酈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字善長,范陽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生於獻文帝天安元年(西元四六六年),另一說為孝文帝延興二年(西元四七二年),卒於明帝孝昌三年(西元五二七年)。

其父親為酈范,在北魏太武帝時就已為官,做過平東將軍、青州刺史,進爵為永寧侯。酈道元十多歲時,就游青洲江河,喜愛大自然。曾襲封永寧侯,後降為伯。曾任東荊州刺史,因得罪權貴,被免去官職。十年後,朝廷復起用為著河南尹。

明帝孝昌元年,率軍去彭城討平元法僧叛亂,因功升為御史中尉。因他彈劾過汝南王元悅,在雍州刺史蕭寶夤想反叛北魏時,元悅乘機叫朝廷派酈道元去宣撫,酈道元入關時被蕭寶夤殺害。著有《水經注》,是著名的文學與地理學大作。

作品《水經注》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於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在後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許多資料。

(8)有酈道元的科幻小說劉蘭芳擴展閱讀:

後世影響

酈道元對於後世的主要影響是其著作的《水經注》而衍生出來的酈學。 酈學是指學者對酈道元《水經注》不斷研究中逐漸形成的一門學問。

酈學中的考據一流即關注《水經注》文本本身的修補整理工作。由於《水經注》文字生動優美,長期來為士人所喜愛,因此晚期鍾惺、譚元春評點《水經注》又發展處詞章學派。酈學研究中最後形成的是地理學派,因為《水經注》記敘河流兼及自然地理。

楊守敬、熊會貞,撰成《水經註疏》,並繪制《水經注圖》,是一部經世致用之書,屬於地理學派。地理學派的任務是如何發揮《水經注》的實際功效,使其更好發揮其價值。近代以來地理學派的代表楊守敬、熊會貞所作《水經註疏》是《水經注》研究的重大成果,使《水經注》的地理學價值得到更好的發揚,推動了酈學的發展。



後世紀念

河北涿州東道元村中,有一座「酈道元故居」。故居佔地約800平方米,

坐北朝南,有正房五間,內塑有酈道元仿銅像一座,兩側有大型山水人物壁畫,室內展有各代詠酈道元故居的詩詞和詠酈亭的詩詞。



⑼ 酈道元的主要作品

酈道元的主要作品:《水經注》,《本志》(共十三篇,失傳),《七聘》(失傳)。

《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於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經注》保存了許多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地理有很多的參考價值。

(9)有酈道元的科幻小說劉蘭芳擴展閱讀

酈道元,北魏時期酷吏、地理學家,青州刺史酈范之子。幼時隨父訪求水道,博覽奇書,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

為官之後,仕途坎坷,未盡其才,歷任御史中尉、 北中郎將,遷冀州長史、青州刺史 、魯陽太守、東荊州刺史,轉河南尹,封永寧伯。

執法嚴峻,拜關右慰勞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為叛臣蕭寶夤部將郭子恢殺於陰盤驛,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

酈道元勤奮好學,廣泛閱讀各種奇書,年少立志要為西漢後期桑欽編寫的地理書籍《水經》作注。在編纂時他引用的歷史文獻和資料多達480種(前人著作達437種之多)。

其中屬於地理類的就有109種及酈道元親身考察所得到的資料,還有不少漢、魏時代的碑刻材料(這些資料大多都已失傳)。 這又是研究中國文明發展歷史的極其寶貴的資料。且《水經注》可稱為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

⑽ 酈道元的人物評價

1、毛澤東:

(1)《水經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2)《水經注》寫得好!但不是深入實地地去走一走是寫不出那麼好的文字的。酈道元從事野外工作力求實證的方法和成果, 標志著中國古代地理學進入一個新階段。

2、日本地理學家米倉二郎:酈道元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地理學家。

3、原德國柏林大學校長、國際地理學會會長李希霍芬(1833—1905)稱酈道元《水經注》:世界地理學的先導。

(10)有酈道元的科幻小說劉蘭芳擴展閱讀:

酈道元的主要成就:

1、酈道元勤奮好學,廣泛閱讀各種奇書,年少立志要為西漢後期桑欽編寫的地理書籍《水經》作注。在編纂時他引用的歷史文獻和資料多達480種(前人著作達437種之多),其中屬於地理類的就有109種及酈道元親身考察所得到的資料,還有不少漢、魏時代的碑刻材料(這些資料大多都已失傳)。

這又是研究中國文明發展歷史的極其寶貴的資料。且《水經注》可稱為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

2、《水經注》是六世紀前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述。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游記。

酈道元以飽滿的熱情,渾厚的文筆,精美的語言,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祖國的壯麗山川,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且作者在《水經注》中還記述了全國所有河流及其流經區域的地理情況、建制沿革、歷史事件及民間傳說,為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料。

水經注為北魏酈道元所作,水經為兩晉郭璞、東漢桑欽撰。

熱點內容
小學六年級科幻小說作文題材 發布:2025-07-13 14:47:29 瀏覽:379
四季錦小說33言情 發布:2025-07-13 14:05:23 瀏覽:266
重生小說推薦現代短文 發布:2025-07-13 13:28:47 瀏覽:647
高幹小說言情總裁 發布:2025-07-13 11:50:21 瀏覽:340
有女的寫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13 11:07:43 瀏覽:308
男男小說古代重生 發布:2025-07-13 10:57:21 瀏覽:704
鹿晗和黃美英古代小說 發布:2025-07-13 10:56:36 瀏覽:30
男主重生到小時候現代小說 發布:2025-07-13 10:43:57 瀏覽:90
古代小說晚上描寫 發布:2025-07-13 10:22:23 瀏覽:752
玄幻小說十大巔峰之作女生 發布:2025-07-13 10:10:51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