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名言英語
『壹』 儒勃.凡卡納的名言警句
儒勒·凡爾納(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紀法國作家,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 1828年,凡爾納生於南特,寫過短篇小說和劇本。以總名稱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異的漫遊》一舉成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主要作品還有《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機器島》、《漂逝的半島》、《八十天環游地球》等20多部長篇科幻歷險小說。
滿意請採納
『貳』 科幻文怎麼寫
如何寫科幻小說?這是個極難回答的問題。如果有固定答案,豈不是人人都可寫科幻小說?豈不是科幻小說再不會發展?我這里不想詳細敘述寫科幻的技巧,只想列舉一些作家的經驗之談,供同學們參考。
先說兩件美國寫作課上發生的事。
一次,在寫作課剛開始時,學生在教室里坐定,教師走進課堂,從講台上看看學生,開口第一句話是:「一切能夠寫出的故事都已經寫出,你們不可能寫出更好的故事!」
還有一次,也是第一次上寫作課,教員把這門課定名為「為樂趣和收益而寫作」的寫作課。他開口第一句話是:「《灰姑娘》的故事已經寫了5萬次,都能賣掉。這故事還可以再寫——再賣!」
兩個教員講的話是什麼意思呢?按第一個教員的說法,豈不是無需再學寫作?按第二個教員的話說,豈不是一切故事都是重復或抄襲?
否!他們的含義是我們必須向前人學習,學習前人的寫作經驗。他們那樣說只是為了幽默,引起學生的興趣。
現在,我們列舉一些著名科幻作家關於寫作經驗的名言。
一、關於科幻小說的結構
傑克·威廉森(曾參加成都科幻會議)說:
永遠不要讓讀者設想有多個基本前提……保持故事連貫一致,小說中的一切都要合乎邏輯順序,前後呼應……要讓讀者極想知道你准備告訴他什麼。
A.E.范·汪說:
考慮一些大約800字的場景……每個場景都有一個目的,一般在第三段陳述,在場景結束時這個目的可以完成也可以尚未完成……場景不一定按最終順序來寫……想到它們就寫下來。
二、關於科幻小說的人物
傑克·威廉森說:
保持人物符合邏輯……壞人一般比英雄人物好寫。
約翰·布魯納說:
如果誰有志寫科幻小說,對銀河帝國的興衰極有興趣,而對他故鄉街道上的人卻漠不關心,那麼我勸他回家,在自己腦門上用硫酸寫上下面的標語:「科幻小說與所有的小說一樣,是關於人的小說,」這樣他一照鏡子就能提醒自己。
約翰·坎貝爾說:
首先,科幻小說是關於人的小說。即使以狗為主人公,我們也會把人的品質投射到狗的身上,只注意它象人的一些特徵,而不管它是否是四條腿。如果一個能思維的機器人是主人公,那麼這機器人要麼具有人性,要麼與它們支持的人物為敵。
三、如何向別人學習
雷·布拉德伯里寫道:
1940年,我拆散斯特金的每一篇故事,找出它的內部結構,看看是什麼使他的故事引人入勝。當時我20歲,還未能發表一篇故事,因此我熱衷於找到成功作家的秘密。我暗暗地懷著痛苦的忌妒注視著斯特金……然而由於他有我追求的獨創性,我仍然不斷地回到他的小說,拆解、分析、反復考察小說的結構。
約翰·坎貝爾寫道:
人們常說,你若要寫作,就得研究專家的作品,這並不是說你只是閱讀他們的小說,而且還應注意他們的寫作方式,為什麼用那種方式?他們為什麼成功?這次成功和下次成功有什麼不同?
四、關於科學的精確性
哈爾·克萊門特寫道:
你不能使故事與生活中已知的事實矛盾,例如跑得快的動物一般腿長,吃草的動物腦子不會發達。
保羅·安德森寫道:
約翰·坎貝爾曾引用過一個可怕的例子:一顆行星圍繞著一個藍白色的太陽,上面有氧氣和氟氣。這在化學上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氧和氟在陽光照射之下立刻爆炸結合。
五、關於寫作和投稿
最後,羅伯特·海因萊因對初學者提出幾點忠告:
必須不斷寫作(光說不練不行)。
必須寫完你已經開始的故事(不可半途而廢)。
除非編輯提出要求,一定不要擅自重寫你的故事。
寫好後一定要寄給有關雜志,鎖在抽屜里永遠不會發表,也聽不到別人的意見
『叄』 中國十大科幻小說是哪些
《太空漫遊2001》硬科幻的聖經,把科幻小說徹底從低俗小說泥潭中解救出來。2,《基地》,其實是個系列小說,史詩級的描寫,摻雜著阿西莫夫對人類文明的重新審視對歷史的反思(最近風頭正盛的大數據讓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裡的「心理史學」)3,《三體》1、2、3又是系列小說,劉慈欣力作,被稱為中國科幻基石,事實證明並非吹牛,中國科幻很少能這樣兼具好看與深邃了,關鍵是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據說在美國遇冷)強烈建議題主看看。4,《銀河系漫遊指南》超乎想像的故事情節及字里行間閃爍的英式幽默是這本書的最大特點。而且想像力簡直爆棚。5,《時間機器》這本書的牛B之處在於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簡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6,《我,機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又一力作,書中出現了最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不過無論從思想深度還是從情節描寫上都不如《基地》7,《1984》,反烏托邦小說代表作,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 時刻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8,《宇宙過河卒》,這本書使得「巴薩得引擎『家喻戶曉。9,《美麗新世界》,軟科幻小說代表作,情節一般但影響深遠。因為它是赫胥黎的代表作,重點本來就是為了傳播他的哲學思想,像我這種=理科生基本抓瞎。10,,《機器人夢到電動羊了嗎?》書名有點無厘頭,但由他改編的電影《銀翼殺手》可以說是影響最深遠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肆』 有哪些好看的英文科幻小說可以推薦
威爾斯這部發表於1898年的科幻小說《世界大戰》,被斯皮爾伯格搬上大熒幕。小說對外星人的外貌特徵進行了直接描寫,這也成了後來20世紀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一大特徵。
『伍』 十來年前的裡面引用了莎士比亞名言的科幻小說
這個嗎?
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271140
『陸』 科幻小說怎麼寫
如何寫科幻小說?這是個極難回答的問題。如果有固定答案,豈不是人人都可寫科幻小說?豈不是科幻小說再不會發展?我這里不想詳細敘述寫科幻的技巧,只想列舉一些作家的經驗之談,供同學們參考。
先說兩件美國寫作課上發生的事。
一次,在寫作課剛開始時,學生在教室里坐定,教師走進課堂,從講台上看看學生,開口第一句話是:「一切能夠寫出的故事都已經寫出,你們不可能寫出更好的故事!」
還有一次,也是第一次上寫作課,教員把這門課定名為「為樂趣和收益而寫作」的寫作課。他開口第一句話是:「《灰姑娘》的故事已經寫了5萬次,都能賣掉。這故事還可以再寫——再賣!」
兩個教員講的話是什麼意思呢?按第一個教員的說法,豈不是無需再學寫作?按第二個教員的話說,豈不是一切故事都是重復或抄襲?
否!他們的含義是我們必須向前人學習,學習前人的寫作經驗。他們那樣說只是為了幽默,引起學生的興趣。
現在,我們列舉一些著名科幻作家關於寫作經驗的名言。
一、關於科幻小說的結構
傑克·威廉森(曾參加成都科幻會議)說:
永遠不要讓讀者設想有多個基本前提……保持故事連貫一致,小說中的一切都要合乎邏輯順序,前後呼應……要讓讀者極想知道你准備告訴他什麼。
A.E.范·汪說:
考慮一些大約800字的場景……每個場景都有一個目的,一般在第三段陳述,在場景結束時這個目的可以完成也可以尚未完成……場景不一定按最終順序來寫……想到它們就寫下來。
二、關於科幻小說的人物
傑克·威廉森說:
保持人物符合邏輯……壞人一般比英雄人物好寫。
約翰·布魯納說:
如果誰有志寫科幻小說,對銀河帝國的興衰極有興趣,而對他故鄉街道上的人卻漠不關心,那麼我勸他回家,在自己腦門上用硫酸寫上下面的標語:「科幻小說與所有的小說一樣,是關於人的小說,」這樣他一照鏡子就能提醒自己。
約翰·坎貝爾說:
首先,科幻小說是關於人的小說。即使以狗為主人公,我們也會把人的品質投射到狗的身上,只注意它象人的一些特徵,而不管它是否是四條腿。如果一個能思維的機器人是主人公,那麼這機器人要麼具有人性,要麼與它們支持的人物為敵。
三、如何向別人學習
雷·布拉德伯里寫道:
1940年,我拆散斯特金的每一篇故事,找出它的內部結構,看看是什麼使他的故事引人入勝。當時我20歲,還未能發表一篇故事,因此我熱衷於找到成功作家的秘密。我暗暗地懷著痛苦的忌妒注視著斯特金……然而由於他有我追求的獨創性,我仍然不斷地回到他的小說,拆解、分析、反復考察小說的結構。
約翰·坎貝爾寫道:
人們常說,你若要寫作,就得研究專家的作品,這並不是說你只是閱讀他們的小說,而且還應注意他們的寫作方式,為什麼用那種方式?他們為什麼成功?這次成功和下次成功有什麼不同?
四、關於科學的精確性
哈爾·克萊門特寫道:
你不能使故事與生活中已知的事實矛盾,例如跑得快的動物一般腿長,吃草的動物腦子不會發達。
保羅·安德森寫道:
約翰·坎貝爾曾引用過一個可怕的例子:一顆行星圍繞著一個藍白色的太陽,上面有氧氣和氟氣。這在化學上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氧和氟在陽光照射之下立刻爆炸結合。
五、關於寫作和投稿
最後,羅伯特·海因萊因對初學者提出幾點忠告:
必須不斷寫作(光說不練不行)。
必須寫完你已經開始的故事(不可半途而廢)。
除非編輯提出要求,一定不要擅自重寫你的故事。
『柒』 關於科幻的名言警句
1、幻想能害人,也能救人。作者:托·富勒
名言出自:托·富勒
托·富勒檔案資料:英國歷史學家
2、幻想恰似那時鍾的指針,轉了一大圈,結果依然回到原處。作者:威·柯珀威·柯珀
名言出自:威·柯珀
檔案資料:英國詩人
3、幻想就像瓦缸一樣容易碎。作者:葉門
名言出自:葉門
含義:幻想式瓦缸如若工藝品精美,手工細膩,在中國也能成為生活用品或成為藝術品,若善加保護,也有一定的耐久性。誠然撇開別的不論,到時先要創造出瓦缸,對此小心謹慎,不能用力,絕對不可經受大的外力作用。然而自身維護修養的好壞,也能尤其存在的價值觀。特別是在中國家庭生活中,「幻想就像瓦缸一樣容易碎」正在立此存照。
4、每一時代和每一種條件都沉迷於某種心愛的謬誤,每一個人都因某些他們明知不大可能實行的計劃而自娛,正因其不大可能實行,他們可以決心實行而又不必冒檢驗這引起些計劃的風險。作者:塞·約翰遜
名言出自:塞·約翰遜
塞·約翰遜檔案資料:英國作家
5、缺乏智慧的幻想會產生怪物,與智慧結合的幻想是藝術之母和奇跡之源。作者:戈雅
名言出自:西班牙
戈雅名言作者:戈雅
戈雅檔案資料:西班牙藝術家
6、幻想是極其可貴的品質。作者:列寧
名言出自:列寧
幻想是完美的,對萬事萬物沒有任何折扣;包括從物質和精神上,都可以達到你所慾望的.雖說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是也有一定的作用.如能結合實際和你的動力你可以使他變為現實;即使不能實現,甚至你不做任何的行動,你也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滿足.起碼上,你活動了你的思維.
『捌』 求一篇科幻小說
時間之墟
作者:寶樹 文案: 公元2012年10月11日,一次超高能量的強子對撞機實驗引發了無人能夠想像的後果。世界范圍內,時間場被扭曲,每隔二十個小時,一切都會還原到10月11日早上6點47分的狀態,除了部分人的記憶之外。 時間的循環無窮無盡,一個不可思議的新紀元由此開始。韓方,北京一名最普通的大學生,和朋友們一起經歷了這個新紀元最初的震驚和災難。在每況愈下的混亂局勢中,他們必須設法自救。 此後的世界被瘋狂和愚昧所席捲,他們的生活分崩離析,在黑暗的時代中仍堅守著希望。經歷種種劫難後,一個自稱受到時間之神指引的神秘教派又在全球范圍興起,教主保羅似乎掌握了幕後真相,通過精心安排的計劃把人類帶向不可知的未來。
開頭
那是普普通通的一天,早上八點整,朝陽像往日一樣在東方升起,穿過北京霧蒙蒙的天空,將略顯蒼白的陽光投到秋日寧謐的湖面上。遠處的理科樓群和近處的古塔倒映在湖水中,在清晨的湖光中倒映著。
韓方穿著T恤短褲,在湖邊跑步,這是他從實時代保留下來的習慣,每天早上都要繞湖跑上三圈,虛紀元以來,一切都變了,只有這個習慣依然故我,或許只有這樣,他才能覺得自己還是自己,是一個活著的人。當然,韓方想,這種感覺或許也只是幻覺,或許自己只是一個沒有實體的幽靈。但雙腿跑動時的沉重,雙臂擺動的節律,汗流浹背的燥熱,和微風迎面而來的愜意,卻是那麼真實不虛,至少每一下粗重的呼吸都在提醒他,他還活著。
韓方跑完了三圈,停下腳步,在湖邊長椅上坐下,拿出帶的一瓶水喝了幾口,望著澄碧湖面上的倒影。一片落葉飄到湖面上,水面泛起了一圈圈的波紋,倒影奇妙地波動著,如同要擺脫這個無趣的世界,變成另一個奇異時空的入口……
不一會兒,韓方聽到微微的腳步聲,扭頭望去,就看到迎著陽光的方向,一個紅衣服的女人朝著他大步跑來。韓方略感詫異:這么早會來湖邊的沒幾個人。他每天清早都來湖邊,能見到的幾個人早就熟極如流。
女人的頭湮沒在陽光中,看不清面貌,韓方只看到胸口跳動的豐腴,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女人很快跑到了他面前,韓方微微轉過頭,女人卻大咧咧地停步,在他身邊坐下了,喘著粗氣問他:「喂,有水嗎?」
韓方有些尷尬,說:「只有半瓶了……」女人卻毫不在乎地接過去,大口喝了起來。韓方看著她的側臉,忽然認出,叫了起來:「陶老師,怎麼是你?」
韓方認得,陶老師名叫陶瑩,三十齣頭,以前教過韓方兩個學期的英語,是個嚴厲古板的女教師,同學們暗中都叫她「老處女」。她轉頭看了韓方一眼,顯然認不出他,只點頭說:「你挺面熟啊……」
「我是經濟系的,以前上過您的四級英語。」韓方說,「您怎麼一早在這里?您也來跑步?」
「無聊么,得找點刺激。」陶瑩輕快地說,「你要不要也試試?」
說著她解開了上衣的紐扣,露出了雪白的胸脯和小腹。韓方微微一驚,看著陶瑩脫下上衣,又褪下運動褲,身上只剩下輕薄胸罩和短褲,然後脫掉了鞋子,成熟的女性曲線暴露在清晨的空氣中。韓方獃獃地看著,只覺得慾望在隱秘的地方燃燒了起來。
「小傢伙,瞎看什麼呢?」陶瑩輕蔑地一笑,語氣中有顯然的挑逗意味。
韓方還不習慣這種身份的變化,有些羞澀地收回了目光,心中暗罵自己沒用。
「想要麼?」陶瑩拍了拍他的腦袋,更露骨地說,「不說話老師可走了。」
韓方點了點頭,大著膽子伸手去攬陶瑩,這種事他干過幾次,但總是不熟練。陶瑩卻躲開他後退幾步,大笑著說:「有本事就來追我!」縱身跳進了湖裡,暢泳起來。
韓方這才明白她是要游泳。也三下五除二扒了衣服,跟著趟進了湖水。清晨的湖水異常冰冷,讓他一陣顫抖,卻也給他異樣的刺激。這時陶瑩的腦袋已經在十幾米外了,韓方深吸一口氣,用自由泳的姿勢劃出了一行水花,追了上去。
陶瑩泳技不錯,韓方剛才跑步又損耗了不少體力,花了半天才追上。他急促地喘息著,抱住了陶瑩光滑的身體,將她攬在懷里,在她的脖頸上胡亂親吻著。陶瑩算不上漂亮,在水中卻充滿了成熟女人的魅惑。陶瑩將腦袋湊到他耳邊,咯咯笑著,濕漉漉的頭發搭在他肩膀上,含含糊糊地說:「你讀過莎士比亞的詩不?」
「什麼詩?」韓方一怔。
「Shakespeare,比如這首,」陶瑩說,接著自言自語道:「『/;/That /Whereonthestarsinsecret influencecomment……』下面是什麼來著?好像忘了。」陶瑩困惑地搖著頭,彷彿是一個惱人的難題。
「是不是那個『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韓方傻乎乎地問,他只知道這一句莎士比亞名言。
陶瑩狂浪地大笑起來,推開他站了起來,湖水實際上只到她胸口。她在水中向岸上走去。「那個……你去哪?」韓方叫道。
「去圖書館,」陶瑩笑著說,「跟我來,老師給你上一節英語課。」
韓方跟著陶瑩上了岸,隨便套上了衣服,兩人一先一後向圖書館走去。「陶老師,您剛才念的英文是什麼意思?」韓方問。
陶瑩回頭說:「文藝復興時期,宗教信仰低落,人們開始懷疑永生,覺得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因此藝術作品中重視此世的享受,特別是愛情和性愛,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一個常見的主題就是生命和青春不能長久,時間會摧殘人的身體,讓人變成一堆白骨,比如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是不是很諷刺?」
「什麼『莎士比亞的喪屍』?」韓方沒聽清楚。
陶瑩興致一下子沒了,「對牛彈琴。」她嘟囔著,走在前面不說話了。
轉過一座小山,就到了圖書館,玻璃門上不知道被誰砸出了一個大洞。他們很容易就走了進去,館內一個人也沒看到。
外國文學閱覽室在二樓的最深處,門已經被打開了,不過裡面好像沒有人。陶瑩走了進去,很熟練地穿過一排排書架間。韓方傻頭傻腦地跟在後面,開始有點後悔,覺得自己完全是在被這個女人牽著鼻子走。他知道自己應該像其他男生那樣,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把陶瑩按倒在地上,隨手給她三四個耳光,打得她求饒,不理會她的掙扎反抗,扒光她的衣服,在她身上一展男人的雄風……不過他畢竟做不出這種事。要不就掉頭而去?但是他又期待著——
「找到了!」陶瑩從架子上抽出一本英文書,依稀是莎士比亞詩集,打開來,高聲念了出來:
, That ; , -samesky, Vauntintheiryouthfulsap,atheightdecrease, ……
她一邊念著詩,一邊將韓方推倒在兩排書架之間,扯下他的褲子,然後迅速脫去了全部上裝,一對豪乳跳了出來,在空氣中晃動著,深褐色的乳尖挺立起來。韓方只覺得白晃晃的一陣頭暈目眩,陶瑩已經把短褲甩到一邊,坐在了他身上,開始狂野的動作。口中繼續吟哦著:
, , , Ashetakesfromyou,Iengraftyounew.
「陶老……你究竟在念什麼?」韓方喘著粗氣問。
「要不要……我給你……翻譯一下?」陶瑩氣喘吁吁地說,白亮裸裎的腰肢上下起落,口中喃喃念道:
「當我看到一切生長者, 只在剎那能夠完美; 世界舞台上一無所有, 唯有星辰在秘密中牽引。 我看到人類像植物一樣生長 被同樣的天空賦予盛衰 少時繁茂,日中則仄, 一切美好都從記憶中被抹去!」
她念得越來越快,聲音也隨著動作的瘋狂愈發高亢起來,不是在呻吟,而是在大喊。韓方在興奮中閉上了眼睛,憑觸覺和聽覺感受著身上女體情慾中深深淺淺的律動。
「於是這瞬間停留的詭計 讓你青春的容盛出現在我面前。 而殘暴的時間和腐朽商議, 要把你青春的白日變成暗淡黑夜。 為了愛你,我將和時間對抗——」
砰然一聲巨響,彷彿炸雷在耳邊炸響。
陶瑩的吟誦聲戛然而止,動作也隨之停下。溫熱的液體和一些軟乎乎的東西撲在韓方的臉上和胸膛上。韓方詫異地睜開眼睛,看到身上的陶瑩身體微微顫抖著,一隻眼睛從眼眶中凸了出來,奇怪地瞪著他,另一隻眼睛,連同半個腦袋已經不翼而飛,鮮血和腦漿濺得他們二人渾身都是,濃重的血腥味撲鼻而來。
高漲的情慾一下子無影無蹤,韓方只覺得血液都變得冰冷,如同置身噩夢之中,想叫卻叫不出來。
陶瑩嘴巴動了兩下,身子緩緩倒下,歪向一邊,像沙袋一樣撞在書架上,一排書從上面跌落,帶著無人翻動的灰塵砸在他們身上。陶瑩仍在抽搐著,靈魂雖已離她而去,但亢奮中的身體一時還沒有失去原始的生命力。
韓方看到,陶瑩倒下的身體後面,露出了一張蒼白而美麗的少女的臉,和一個還在冒煙的槍口。他認出那是一支五四式手槍。
少女面無表情,再度將槍口對准了他,眼神中充滿了古怪的恨意。死亡的恐懼讓他無法呼吸,他艱難地吐出兩個字:
「你干——」
這時候,少女開了槍。
韓方並沒有聽到任何聲音,因為在聲音能傳到他耳膜並被輸入大腦之前,他的腦部已經被子彈貫穿。韓方只感到周圍的世界忽然像萬花筒一樣變幻出千奇百怪、匪夷所思的顏色和形狀,然後又像一個拙劣的拼圖游戲一樣破碎在虛空中。他的意識頑固地在黑暗中殘存了片刻,然後連黑暗亦消失不見,只留下最後一個念頭:
「我操。」
『玖』 凡爾納的名言有什麼
1、無意中佔有同類自由的人都不應該寬恕,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凡爾納《美麗黃色的多瑙河》
2、敢於崇尚犧牲,才能成就英雄。——凡爾納·《無名之家》
3、科學固然好, 但有時會出錯,然而本能是永遠也不會出錯的。——凡爾納《奇特旅行記》
4、人類既不能呼風喚雨,叱吒浪濤,該不該制止自己狂妄地凌駕於造物主之上的行為呢?——凡爾納·《機器島》
5、當科學開始說話的時候,那就只好閉口不言。但科學是從錯誤中產生,犯這些錯誤乃是必要的,因為這些錯誤逐漸導致真理。——凡爾納《地心游記》
6、經商固然好,哲學價更高。——凡爾納《一個中國人的遭遇》
7、任何事物都不應該過早成熟,包括進步。——凡爾納《征服者羅比爾》
(9)科幻小說名言英語擴展閱讀
儒勒·凡爾納簡介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751種,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家。在法國,2005年被定為凡爾納年,以紀念他百年忌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