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幻小說影響力
科幻小說為我們認知宇宙、重塑世界觀打開了一扇大門,世界級的小說有很多,我只來說一說我覺得有代表性的幾部。
最後我要隆重地說一說
- 《三體》:中國科幻里程碑式著作
劉慈欣,是中國當代新生代科幻的代表人,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三體》是中國近幾年最受關注、最暢銷的科幻小說。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劉慈欣用《三體》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
空不是無,空是一種存在,你得用空這種存在填滿自己。
❷ 日本最有才華 知名度最高 作品銷售量最大 影響力最為深遠的top1男女漫畫家
鳥山明 性別:男 生日:1955-04-05
聯系地址:
-->出生地:
鳥山明生於1955年4月5日,日本愛知縣。 公認的當今日本漫畫界首席代表,被稱作是繼已故漫畫大師手冢治蟲(「日本漫畫之神」)之後日本漫畫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他的成名之作《阿拉蕾(Dr. Slump)》和代表作《龍珠(Dragon Ball)》在全世界都極受歡迎,廣受贊譽。
至1995年7月,《Dr. Slump》共售出28,110,000份拷貝,而《Dragon Ball》更是創造了109,300,000的銷售記錄。
1974年鳥山明從縣立工業高中設計科畢業,進了一家廣告設計公司,從事設計工作。由於他經常遲到,只幹了3年就辭職了。
有一天,他在茶館里看到《少年跳躍》周刊,被漫畫徵稿的獎金吸引住了,滿心歡喜地把應徵稿送去,卻落選了。他沒有灰心,又畫了一幅送去。就這樣,不斷地投稿,終於在1978年他的《島上漫遊》在《少年跳躍》上刊出了。這是他第一次嶄露頭角。
1980年,他的《Dr. Slump》開始在《少年跳躍》上連載。故事中的天才博士和他製造的機器娃阿拉蕾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阿拉蕾常說的那些不規范的地方話一時成了大街小巷的流行語言,阿拉蕾的形象被印製在各種商品上,人們把這一年稱作「阿拉蕾年」。這部作品使作者一舉成名。然而,鳥山明並沒有因此而滿足,在之後的十年(1985-1995),他不可思議地完成了驚世名作《Dragon Ball》,事業成就達到了新的高峰。 在這期間鳥山明還擔任任天堂《勇者斗惡龍(Dragon Quest)》六部系列及史克威爾《克魯洛時空之旅(Chrono Trigger)》等游戲的角色設計工作,同樣獲得了巨大成功。
在休息了兩年半之後,鳥山明又在1997年11月推出了一部作品,名叫「Cowa!」。描述一個人與妖怪共存的世界,主要面向低齡讀者。
1998年7月,鳥山明再次推出12章篇幅的新作「Kajika」,這部系列較大程度地受到《Dragon Ball》的影響。
不久前,鳥山明的作品在日本9個公眾藝術博物館和其他公共場所進行了巡迴展出,吸引了超過300萬的參觀者。一名漫畫家的作品能達到如此受人矚目的程度,這在歷史上僅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手冢治蟲)。東京的國家西方藝術博物館更做出了史無前例的舉動——展出漫畫作品。鳥山明的作品同莫奈、米勒等畫家的作品擺在了一起。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鳥山明的作品受到如此廣泛歡迎和高度評價的呢? 鳥山明自述 我成為漫畫家以前,曾在名古屋一家廣告公司設計廣告畫,一干就是三年,了不起吧。這三年我幾乎天天遲到。我估計老闆快炒我的魷魚了,就主動提出了辭呈。 我最崇拜的漫畫家是手冢治蟲先生和美國的迪斯尼。小時候,我就特別愛畫『鐵臂阿童木』中的機器人,直到把練習本畫得黑乎乎的。我認為:我今天能成為漫畫家多虧了那時的模仿,想當漫畫家的人首先要從模仿下手。對我來說,漫畫家才是明星。在宴會上只要遇到有名的漫畫家,我就立刻請他給我簽名留念。我已經攢了30多頁這樣的簽名了。大家還記得『阿拉蕾』里有個愛收集簽名的空豆美助吧?其實那就是我的影子。 鳥山明就是我的本名,愛知縣只有三個人叫這個古怪的名字。我成名後,不斷接到騷擾電話,真讓我頭疼。於是,我就想起個筆名,叫「水田二期作」。可是,編輯先生說這個名字太「無聊」,就只好作罷。 我最討厭上電視了。那個像大炮似的攝像機一對著我,我就渾身發抖,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而且,一想到鏡頭前面有幾百萬人正看著自己,我就嚇得要尿褲子。因此,我總是找各種理由來謝絕在電視上露面。有一次,我應邀來到「徹子房間」節目組,看到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大名鼎鼎的黑柳徹子朝我走來,還跟我聊天。我緊張得滿臉通紅,渾身打顫,連自己說了些什麼都不知道。結果,還沒等我清醒過來呢,采訪節目就結束了。說到電視節目,我只愛看「動物世界
北條司 性別:男 生日:不祥 聯系地址: -->出生地:北條司,寫實派大師。成名作《貓眼三姐妹》,代 表作《城市獵人》(俠探寒羽良),作品 帶有一定的色情成分,輕松搞笑,深受青 少年的歡迎。78年畢業於東京農業大學藝 術系。《城市獵人》被製成動畫和電影, 數年被評為最受歡迎動畫電影。作品還有 《陽光少女》,《假小子勇希》,《難忘 青春之夏》等,近作《非常家庭》。
1977-1981就讀於九州產業大學藝術系設計科。在79年完成處女作《宇宙天使》,並入選第18回手冢獎。1981年推出的長篇連載《貓之眼》,一舉成名,這時他才22歲,剛剛大學畢業。可以說他的創作過程是相當順利的,不象很多漫畫家成名之前都曾長期擔任其他漫畫家的助手。《貓之眼》雖然是成名作,但據北條司自己說,畫了兩星期就煩了 ,而85年開始連載的《城市獵人》才是他投入了全部熱情的作品,也正是這部作品把他的漫畫事業推向了高峰,使他擠身於最受歡迎的漫畫家之列。
象北條司這樣畫技與故事創作均達到一流水平的漫畫家,即使在漫畫大國日本也並不是太多。他的成名作雖然是《貓之眼》,但國內漫迷們最先看到的卻是《城市獵人》,這也是國內漫迷們最早接觸的日本漫畫之一。和《貓之眼》相比,《城市獵人》無論在畫技還是情節設計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從這部作品可以看出北條司漫畫風格的成熟,而「城市獵人」這四個字在漫迷中更是無人不曉。
北條司的畫風是很寫實的,而且現代感強,動感與質感完美融合,有種看真人版電影的感覺。他畫的各種槍械是我所看過的漫畫中畫得最真的。在人物造型方面,可以用八個字形容「俊男美女,賞心悅目」(呵呵,當然,這只限主角哦)。只是有一個毛病,眾多的女性角色雖然個個都是天使面孔,魔鬼身材,可實在是長得太象了些,只能在發型上加以區別。記得在90年,我去深圳(那時國內還沒有漫畫),偶爾看到了香港翡翠台正在放的《城市獵人》動畫片,由於是粵語配音,也聽不懂,只能看看畫面。當時讓我感到最奇怪的就是,畫面里的女孩子剛剛還是長頭發,怎麼一轉眼就變成短頭發了(笑)。
北條司漫畫的一大特色就是詼諧,幽默,這一點在《城市獵人》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可以讓人從漫畫的第一頁爆笑到最後一頁。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笑料的內容很低級,與之配合的畫面也十分不雅,簡直就是拿肉麻當有趣。在國內最早發行的版本中,刪去了這部分幾近兒童不宜的內容,說實在的,幸虧刪去了,否則,至少女性讀者對這部漫畫的喜愛會打個折扣。
除了瘋狂搞笑外,北條司漫畫的另一大優點就是細膩,感人的情感刻畫,讓人回味無窮,我想這才是他的漫畫能長久吸引讀者的主要原因。他對愛情的描寫可以認為是屬於純情一派的,這在男漫畫家中還真不多見。好比《城市獵人》(呵呵,又是它)中的寒羽(或孟波),咋看是個看見美女就垂涎的大色狼,可是在面對真愛時那宛如高中生般的羞澀才是他真實的一面。還有《貓之眼》大結局中所表現出的溫馨浪漫,有種超越現實的感覺,都很象是少女漫畫的風格了。
在《城市獵人》之後,北條司發表了一些主題較為嚴肅的作品。作者似乎想讓自己的漫畫往高層次發展而不僅僅只具有娛樂的效果。這種風格的變化在《少女的季節》,《少年的夏天》,以及《陽光少女》這三部作品中最能體現。短篇《少女的季節》可以說根本沒有什麼趣味性,整個是對一心理學問題的探討。而《陽光少女》的主題則帶有很明顯的環保意識。但最讓人感動和震撼的還是《少年的夏天》。看過《城市獵人》的朋友可能都能感覺到作者所表現出來的反戰情緒。但在《城市獵人》中這類描寫還僅僅留於表面,遠不如《少年的夏天》中所表現的那麼深刻.
自從尾崎南的一部《絕愛1989》沖擊傳統少女漫畫後,同志漫畫迅速流行起來,對傳統的少女漫畫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所謂愛無性別論似已成為世紀末少女漫畫界的一個創作趨勢。專畫少年漫畫的北條司居然也來湊熱鬧,推出了他的《非常家庭》,描寫一對性別倒錯的夫妻極其家庭生活。這部作品雖然不象其他兩部長篇《貓之眼》和《城市獵人》那麼富有傳奇色彩,但在溫情與胡鬧並存上仍有著濃厚的北條司風格。《非常家庭》不象同題材的少女漫畫那樣超浪漫,超不現實,作者對感情的刻畫保持了寫實的風格,依然是那麼感人,這是一種真實的感動。雖然也有人對這部表現同性傾向和性別倒錯的漫畫頗不以為然,但並不影響它的收歡迎程度。《非常家庭》連載至今,一直都是少年漫畫Top 10的常客,世紀末的北條司魅力依然不減。
因為一部作品一炮打紅的漫畫家實在不少,然而能夠十幾年如一日的持續保持高水準的創作勢頭的漫畫家卻不多。多部優秀作品的發表,足以證明北條司並非是一個曇花一現的漫畫家。從《貓之眼》到《非常家庭》,18年來的成就使他當之無愧地擠身於那些令人難以忘懷的漫畫大師的行列。
桂正和 性別:男 生日:不祥
聯系地址:
-->出生地:在學生時代,為了購買一台屬於自己的音響,參加了漫畫新人獎比賽,入選手冢獎。1981年在《少年跳躍》,中以《轉校生》出道。
他開始發表一些短篇故事,之後的是他首個長篇,在《少年跳躍》上推出《飛翼人》。雖然他不是很滿意這作品,但《飛翼人Wingman》的動畫化也為他來一些名氣。跟著,他繼續發表一些短篇及中篇作品(《超機動員Vander》及《Present from Lemon》等),但因不太受歡迎的關系,連載很快便完結了。
在1989年,他發表了一系列的短篇故事,其中包括了一篇名叫《VideoGirl》。接著,桂正和發表了由《VideoGirl》衍生而成的作品《電影少女》。《電影少女》的動漫畫也令當時的他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漫畫家之一。自此桂正和的畫風開始自成一格及偏向寫實,而他替動畫《Iria Zeiram》作的科幻人物設定,對他的下一個商業化作品《DNA2》有很大的影響。這作品的漂亮角色及科幻元素曾引起大眾的注意,但這作品很快便完結,並只出版了5期單行本。及後,他的主要工作轉移向15集動畫方面。
到1995年,桂正和才繼續他的漫畫創作,開始了極有Batman風格的作品《Shadow Lady》,令人失望的是,這作品很短,只出版了三本單行本。1997年,桂正和及StudioK2R在《少年Jump》發表了一個愛情故事《I"s》,這作品的受歡迎程度不錯,希望這個作品會像《電影少女》一樣令他的事頁更上一層樓吧!
桂正和是一個Batman迷,在他的作品中常找到蝙蝠俠對他的影響(例如洋太在《電影少女》中看Batman電影、《 I"s》的逸姬做的模型在類似Batman的電影中出現)。 桂正和也是酒井法子的歌迷,他們曾在《電影少女》的大碟中合作歌,桂正和也在唱片內唱了三首歌呢!(第一隻碟的第3段—Tomorrow Is Tomorrow、第二隻碟的第6段及第10段—Puddle of the Heart及Unseen Dream)他也很喜歡收集運動鞋,他的作品中很多漫畫角色也穿著很新款及昂貴的運動鞋呢!Studio K2R其實是他名字的縮寫(K=ka 2=tsu R=ra )。他是日本少有的沒成為別人助手便一舉成名的漫畫家。
漫人心語
偶感 待我察覺到時,才發現自己不知為何正在描繪著愛情喜劇,而且是毫無科幻感覺的愛情喜劇。時常有人對我說「你的興趣、工作和氣氛完全不同呢。」確實圍繞在我身邊的是蝙蝠俠、運動鞋和時鍾,根本沒有愛情喜劇的元素「愛」的影子。我也幾乎不看愛情電影。為什麼我會描繪愛情喜劇呢…?也罷,因為我並不討厭。
正義 在談論及追求正義的同時,正義其實己成為一件殘酷的事,大家總是極力想使隱藏在幕後的真相曝光,然後試圖去相信這個真相,這樣的過程最使我感興趣。時間 我並非要以「時間」來作為題材,只是想將時間轉換成有形的來表現創意空間,這是我一直執著的重點。
收藏 與其說我是依作品來改變收藏品,倒不如說是我把當時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延伸到我的作品上面去了。
喜愛 那時候真的很喜歡偶像,而且那時候最熱衷於將可愛的女孩子,畫在每一件作品上。
創作 我一直無法理解自己為何會畫不出自己想畫的東西?所以只好把這種情形當作復健運動般地一直畫一直畫……在那段時間中,畫了許多許多的畫!
畫風 《電影少女》是將可愛的少女塑造成主角所畫成的故事,而漫畫化的《DNA2》這樣差異性極大的題材也畫過了,我這個人對畫風的自然改變有時自己也無法完全掌握(笑)。
雜志 硬要說有哪些特別喜歡的漫畫雜志,還真是想不出來。基本上我除了贈閱的《少年跳躍》之外是不太閱讀其他雜志的!看來我真需要重修漫畫這門課嘍!我真是太不用功了!(笑)
心態 我在創作的時候只是想把當時所覺得有創意、有趣味、而且以從沒用過的技法來作為創作的要素,其他方面倒也沒有想得太多。況且我好像也沒什麼特別喜愛的作家……其實有喜愛的作家對我來說可能是比較好的。那會燃起自己努力上進以求齊頭並進的鬥志和決心。(笑)
喜悅 剛開始在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製作成LD時,心裡真是無限的激動和感動。但感動歸感動,激動歸激動,LD畢竟與自己的原始漫畫作品不太一樣。所以那種喜悅的感覺只維持一段時間而己(笑)。
英雄因為是英雄為故事的主題,所以說教的意味也並沒有那麼地濃厚,而且也不會有那種特別刻板的思想灌輸在我身上。
結構 嚴格來說,也許那是在談大人與小孩的世界。故事的結構是描寫在大人的游戲規則里倍受壓迫的小孩子們吧!
動機 我只是一直畫,不斷的畫,一心只想早一點能出版代表自己的作品,腦子里只想著這些。也許就是因為有如此強烈的動機,今天才會成為職業的漫畫家吧!
希冀 我好希望深入地觀察周遭的人,以及這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如果只單憑自己的喜好,以及自己最擅長的畫法來畫的話,那要讓作品深入而發人深省不是件困難事嗎?
漫畫作品:
《飛翼人》/《Wing Man》
《檸檬》/《Lemon》
《電影少女》/《Video Girl AI》
《影子少女》/《Shadow Lady》
《月光淑女》
《DNA2》
《I"s》
《ZETMAN》
《真之進》
《男人中的女人》/《WOMAN IN THE MAN》
《伊利亞》
《學園部隊》
《轉校生》
《夏日回憶》
《秋日回憶》
《天翼人》
《Voguman》
《超機動員》
《Pantenon》
《KANA》
《Present from lemon》
《馬戲之戀》
《已傷的心》
《Shin-No-Shin》
《愛葉》
clamp 性別:女 生日:不祥 聯系地址: -->出生地: 在同人志創作的世界裡,團體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一項條件,因為初出道的創作者,只有借眾人之力,才有機會對外發表作品。但日本同人志界一般的合作方式只是「—起出版」,並非「分工」。偶爾會有像桔水樹和櫻林子那樣兩人協力的作品出現。但在同人志界里,真正將漫畫創作當成拍電影一樣作細部分析的,CLAMP算是開山祖師。CLAMP是誰?這不是一個漫畫家的名字,而是一個漫畫創作團體。它僅憑小眾之力,卻幾乎顛覆了日本少女漫畫界奉行了40年之久的編輯制度。在90年代初,掀起了一陣人人驚艷的「CLAMP風暴」。由於是同人志團體起家,CLAMP的成員不斷有變化,由當初的11人到今日的4人,CLAMP走過了漫畫同人志起飛的輝煌年代。
身為少女漫畫第4代的一份子,CLAMP擁有她們獨特的風格。她們積極主動,率先將組織化、企業化的手法帶入同人志創作。1989年,CLAMP以《聖傳》一書一炮而紅時,團體還剩6人。她們輪流扮演原作、人物設定導演及作畫者。ClAMP的成員們擺脫了以往漫畫家學歷不高的陰影,她們幾乎都是大學畢業,有的學商,有的學文,也有美術大學本科系的畢業生。
❸ 國外科幻小說作家地位如何
國外科幻小說作家的地位挺高的,這主要是由於科幻作品在外國的受歡迎程度比較大。首先,科幻小說相比較與別的種類的小說,科幻小說的邏輯性以及文學性要更高,比如說國外著名的科幻小說《1984》等就是這類科幻小說中的佼佼者。同時在小說的描繪結構上,科幻小說也比起其他的文學作品更具有嚴謹性,是小說中的精品。
當然,固然科幻小說的作者具有極大的創作熱情,讀者也願意買單,但是依據現在的寫作潮流,科幻小說已經逐漸地成為創作的一大雷區,但是若作者依舊堅持創作下去,持續地輸出優秀的作品,那麼科幻小說的未來還是有待可期。因此,無論是處於哪個時期,科幻小說的作家的地位始終都是小說作家中最高的,他們創作的目的不僅僅是將故事說好,同時還要為那些對科幻有幻想的青年塑造好一個宏大的世界觀,這是作家們最值得崇敬的一點。
❹ 「日本最有影響力的12位名推理小說作家」是怎麼評出來的他們都屬於什麼派別
1.本格派:江戶川亂步,島田莊司,綾辻行人(新本格),西村京太郎,有棲川有棲,仁木悅子
本格派著重於邏輯解謎,必須在公平競爭的原則之上進行創作。江戶川亂步的出現標志著日本本格派的誕生。
2.變格派:橫溝正史
橫溝正史開創了變格派,是變格派的大師。
3.社會派:松本清張,森村誠一,夏樹靜子
1958年松本清張發表《點與線》標志著社會派推理的誕生。他的創作打破了早年日本偵探小說界本格派和變格派的固定模式,開創了社會寫實派推理小說領域。
4.法庭派:高木彬光
5.幽默推理派:赤川次郎
附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簡介:
江戶川亂步:日本本格派的開山鼻祖,改變了推理小說在日本的地位。風格浪漫,富有想像力。有以他為名的江戶川亂步獎,專門表彰新人作家。
橫溝正史:日本變格派的代表人物。
高木彬光:法庭派代表作家。
松本清張:他的創作打破了早年日本偵探小說界本格派和變格派的固定模式,開創了社會寫實派推理小說領域。
仁木悅子: (1928~1986)
被譽為「日本克里斯蒂」。名推理小說作家。生於東京。後遷居富山縣。4歲時得結核性胸椎骨疽病,下肢癱瘓,半身不遂。在哥哥的鼓勵下學習文化,以刻苦努力與堅韌不拔的精神,寫出推理小說《貓知道》。1957年獲江戶川亂步獎,後拍成電影。與一翻譯家結婚。之後又發表《林中小屋》、《殺人線路圖》、《有刺的樹》、《黑色緞帶》、《枯葉色的街》、《冰冷的街道》等。作品風格爽朗、明快,構思精巧,可讀性強。以兄妹偵探著稱於日本推理小說文壇,並以日本女小說家的風格影響了當時的讀者。
夏樹靜子 :「主婦作家」,作品風格多以寫實、動人為主,1973年更以《蒸發》第二十六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而《第三之女》也於1989年獲得了冒險小說大賞。代表作是《住宅悲劇》、《變性者的隱私》、《罪犯的現場證明》、《案件的假象》、《蒸發》、《跑道燈》等。她的文風細膩深沉,以《蒸發》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西村京太郎:以旅情推理著名,常以鐵道與航空等交通工具為題材,因此小說中會有火車時刻表及車站的平面圖。但也有本格派的佳作,如《殺人雙曲線》。
森村誠一: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元老,現代社會派推理小說作家大多受其影響。代表作《高層的死角》(李重民譯群眾出版社出版),主要作品包括《人性的證明》《青春的證明》《野性的證明》等。
島田莊司:本格派,對之後所謂新本格影響甚重,《占星術殺人魔法》最為著名,被稱為新本格的開山鼻祖。
綾辻行人:新本格旗手。本格推理,但又帶有恐怖情節。最著名的是『館』系列推理小說。
有棲川有棲:日本新本格派推理小說家的中堅力量,多產作家,涉獵領域極其廣泛,涉及漫畫,電視劇,評論等等方面。
赤川次郎:日本幽默推理的代表,創造大量系列作。大部份作品的推理意味較淺,故有時受推理迷批評,然仍為推理入門的好選擇。
鮎川哲也
水上勉:與松本清張並列為社會派棟梁作家的水上勉,代表作《大海獠牙》獲得第十六屆日本偵探作家Club大獎。雖然他創作推理小說的時期不算太長,但其間每部作品都稱得上是社會派的傑作。
山村美紗:
1934年生於日本京都府,畢業於京都府立大學國文系,曾做過中學國語教師,業余時間創作推理小說。1969年曾獲《小說星期天》每日新人候補獎。1970年、1972年、1973年連續獲得「江戶川亂步獎」。《消失在馬六甲海峽》是她的處女作。代表作品有《花棺》(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候補獎」),《幻空的對號座》、《京都祭日殺人事件》、《京都殺人地圖》、《埃及女王之棺》等。山村美紗的作品大都以京都為舞台,頗具地方色彩,情節曲折、離奇。每部作品都有新意,結局卻合情合理。她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因長期積勞成疾,不幸於1996年9月5日突然去世。
山村美紗是擅長刻畫女性心理的高手。山村美紗的小說題材大同小異,都是與影視生活有關,兇手大都是漂亮的女人。由於她站在女人的高度來描寫女人,讀來更覺生動。她的作品代表了日本女推理小說家的另一種風格,敘述節奏明快,文筆哀幽陰森,把美麗的外表與冷酷的心靈作了強烈鮮明的對照。山村美紗的作晶很暢銷,但在文學性上不如仁木悅子和夏樹靜子。
金城陽三郎:為推理漫畫《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的是該漫畫初期的原作者,之後由天樹征丸更替。借用橫溝正史的推理小說人物金田一耕助自創出推理能力強的孫子。漫畫畫者為佐藤文也。
森博嗣:大學工學院副教授,在作品中大量出現理工科的術語及知識,故在日本特以「理科系推理小說」(此分類目前只有森博嗣一人)。著名的系列有《犀川&萌繪》系列、《瀨在丸紅子之V》系列、《四季》系列。
宮部美幸:日本文學史上罕見的小說作家,創作題材廣泛,歷史、奇幻、推理均有涉獵。1987年處女作《吾家鄰人的犯罪》獲All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踏入文壇,接著1992年《龍眠》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1999年《理由》獲直木獎;《模仿犯》這部費時四年才大功告成的作品,不僅創下了暢銷一百三十萬冊的紀錄,也為宮部帶來了日本出版界史無前例的「六冠」榮譽。「六冠」的六項大獎當中,包括為宮部美幸的文壇地位背書的第五十二屆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賞」和第五屆「司馬遼太郎賞」等。她的小說剖析人性,分析心理,作品常常奪得暢銷書榜首。
東野圭吾:著名推理小說作家,初期作品《放學後》獲江戶川亂步獎,早期是寫清涼明快的校園推理,中期《超。殺人事件》《名偵探的規條》充滿了黑色幽默,後期向社會派轉型《白夜行》、《紅色手指》、《湖邊兇殺案》、《秘密》都帶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其《嫌疑犯X的獻身》是他最經典的代表作。《偵探伽利略》前些時日在日本聯播,獲得了不小的收視率。
❺ 推薦幾本日本宇宙類科幻小說
《捲入火星謀殺案》[俄] 基爾·布雷切夫
《雙子座歷險記》[美] 邁克爾·斯科特
《反物質飛船》[美] 傑克·威廉森
《地海巫師》[美] 厄休拉·勒奎恩
《大西洋底來的人》[美] 不詳
《天淵》[美] 弗諾·文奇
《天網的墜落》[美] 傑克·威廉森
《太空烽火(上)》[美] 斯蒂文·萊哈德
《太空烽火(下)》[美] 斯蒂文·萊哈德
《宇宙盡頭的餐館》[英] 道格拉斯·亞當斯
《循環》[美] 弗諾·文奇
《快樂製造者》[美] 詹姆斯·岡恩
《我們》[俄] 尤金·扎米亞京
《時間殺人器》[俄] 基爾·
❻ 日本科幻類的小說,說有一個超級大的垃圾坑,什麼都往裡扔
好像是小學課文吧,我也看到過
❼ 有哪些日本科幻動漫值得推薦
我為大家推薦一些。
手冢治蟲的科幻三部曲是《遺失的世界》、《大都會》與《未來世界》。作為日本科幻史早期的先鋒性作品,不能算是他非常優秀的作品。因此重點介紹那些科幻史上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
1.《鐵壁阿童木》(《原子小金剛》)——開天闢地的機器人科幻始祖
2.《三眼神童》——科學興趣愛好普及與原始文明珠聯璧合的黑高科技科幻,寫樂與和登的成人版本是庵野秀明的《藍寶石之迷》,真的假的!?
3.《火鳥》——火鳥就是所有日式科幻片貫徹始終的神靈大人的始祖鳥。本作品系列中有中國大陸優秀演員江青同志友情出演哦~可惜她沒有出演在天安門前有大屠殺場面的漫畫《巨人娃娃》,我說的當然是文化x革命
4.《大都會》——這並不是德國科幻神作《大都會》(我最尊敬的科幻作品,還是軟的XD)的翻版。只是同名。本作的動畫改編版不討喜地保留了原始的人物設定,但太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了,略遺憾。其實日本人很尊重原著的有沒有?有多少神作都是毀在了原著作者與時代脫節的審美品味上了。。。
5.其他略獵奇向的科幻作品,如MW(= = 大神的重口味耽美作品)
日本ACG中的大部分科幻題材還是比較主流的,只有小說和漫畫口味可以比較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話,如下:
星際牛仔 (豆瓣) 首推cowboy beeop, 科幻西部片中的代表作,音樂加成太多
- 六、最後我們的庵野秀明大神和他的《EVA》系列,愛的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這部作品擁有全宇宙最帥的機器人、動漫史上最迷人並開創動漫新人物類型的女神和人類自身嚴肅的思考(好吧,其實就是在諷刺額們這些宅男)。小時候看的是超帥的機器人和美麗的姑娘,大了看的是其中表現出的人的脆弱、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人為了相互靠近一點點作出的努力和掙扎。作品中豐富的設定,與高科技、宗教、心理學等領域的聯系和大量可供解讀的內容只是我們面前的團團迷霧,我們最終要面對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我想這也是庵野秀明最迷人的地方。
❽ 求日本科幻小說
長篇《日本沉沒》《廢園天使》《太陽篡奪者》《棱鏡》《寄生前夜》
短篇《醉步男》《地球是原味酸奶味的》《時尼的肖像》《看海的人》
❾ 一周加印10次,中國科幻小說《三體》風靡日本,這本小說哪裡吸引你
一個奇幻瑰麗的世界,一個讓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外星球,還有一群地球人在爾虞我詐的去跟自己的同類做斗爭,我們的地球究竟還會不會存在?三題把這些問題一個又一個的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大劉的腦洞真的是開的超級的大,山體這三本書讓我們覺得人類的渺小甚至是醜陋,這本書真的是科幻小說界的經典之作,如果要問我這部小說究竟是哪裡吸引了我的話。
那麼就是因為這部小說,其實就是一部我們人類近代的發展史,這部小說把人類所有在發展上的錯誤,都重新的梳理和創作了一遍,看這部小說的時候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的愚蠢,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我們把古時候犯的錯誤在現代社會中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的犯了一遍。
我們從來不接受經驗教訓,就是因為這樣愚蠢的我們才會被外星的生物所侵略和統治,這就是這部小說真正吸引我的地方,他讓我們能夠重新正視人類的錯誤,也讓我們能夠看到人類的希望,這絕對是一步值得一看的科幻小說。
❿ 日本科幻小說《環界》拿過什麼文學獎嗎
這個文學獎嗎?我覺得應該是拿過,因為這個小說是非常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