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科幻小說
A. 中國最暢銷的科幻小說
自1999年處女作《鯨歌》問世以來,劉慈欣已發表短篇科幻小說三十餘篇、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六部,並創下連續八年榮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的紀錄。其長篇力作《三體》開創《科幻世界》月刊連載原創作品之先河,一舉成為2006年度最受關注、最暢銷的科幻小說,《三體Ⅱ:黑暗森林》也因此被讀者譽為「最值得期待的科幻小說」。
B. 求有關量子力學,高能物理學,或者別的關於物理學的科幻小說,只要名稱就好
長篇的話前幾年有個物理教授(似乎是)寫的The Quantum Rose似乎評價挺高。其他的跟物理牽涉太深的似乎都沒有什麼非常好的作品(本質上所有科幻其實都是軟科幻即重點是「小說」而非「科幻」)。科幻小說的主流領域還是集中在星際航行/通信,AI,生物科技,生態科技,外星文明,賽博技術,時間旅行,統計學,玄學這些的,並且大多說科幻小說家引用的物理內容都是錯誤的或片面曲解的。
短篇的話跟物理有關的就多如牛毛了,可以找一些國內或國外的科幻雜志隨便看一下(短篇科幻小說家尤其喜歡量子力學)。
C. 誰知道這篇科幻小說的名字,很多年前看的,想回味一下,可惜忘了名字了
為了生存
1998 第10期 - 校園科幻
韓楠
這是一個古老的日本寓言——一條懶惰的蛇飢餓極了,卻找不到食物,於是,它吃掉了自己的尾巴。之後,當它再次感覺到飢餓時,它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把自己的下半截吃掉。又一次飢餓時,它吃掉了自己的上半身……就這樣,它把自己整個吃掉了。
我曾以為,這個寓言只是在講懶惰,並且它和童話一樣不真實。
一切都緣於一場不幸的事故。現在,我只能獨自在這顆紅色行星上守住電台,等待著四個月後的救援。
其實我應該慶幸我的好運氣,至少這里沒有惡劣的天氣,氧氣充足不會讓我悶死。可是周遭卻一派死寂,一看就知道,我不可能在這里找到任何食物。而我當前的任務很簡單明確:找到食物,活到救援飛船到來。
我現在僅有少得可憐的一點兒干糧,一把我最喜愛的古老的左輪手槍——如果我不能用它打獵,至少還可以用它來自殺,還有一台克隆機和一些高能燃料。高能燃料雖然不能當飯吃,至少還可以生火取暖,或燒烤食品——雖然我沒有食物。可克隆機,盡管它完好無缺,如果現在給它高能燃料,再放上一點我的表皮,就會憑空跳出一個我來,但我現在並不急於復制一個「我」來與我談天說地,並分享我少得可憐的干糧。最可惱的是干糧無法克隆!
我需要能量來維持我的生命,在這里,我只要找到食物維持四個月就可以了。可是這卻是多麼遙不可及的願望呀……
幾天後,我木然坐在地上,盡量少消耗能量,我已經吃完那點干糧了。唔,在沒有食物時男人可以支持七天,我抓著那支華麗的手槍,用一半的心思來思考是自殺還是餓死,另一半心思繼續考慮食物來源,盡管我已經想了幾天也沒有頭緒,可還是像溺水的人想抓根稻草。現在,飢餓的感覺在吞噬著我,我已經在想吃自己的那隻手臂了。
高能燃料還在爐子里分解成光和熱。我絕望地看著溫暖的火苗,不由胡思亂想起來。一個念頭如靈光一閃:克隆機就是我的希望。我激動萬分,把飢餓的感覺化為動力,立刻行動起來,為活下去而努力……
直到克隆機內的肉塊成形後,我才意識到令我垂涎欲滴的那塊肉是一個胎兒,實際上,他就是我!
當然,我下意識地放進去的是我的表皮。可他是我,在幾個小時後,他就會長得和我一樣大,有和我一樣的思維方式和面容,以及我的記憶。他將從克隆機中走出來,作為我以後許多天的食物。我害怕了,我無法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但我也沒有勇氣中止克隆,他是我生存的希望。我知道,如果要支撐四個月,這個過程不會只有一次,一次復制不可能讓我吃四個月。我在希望與恐懼之間無所適從。
時間,在我的自責與渴望作斗爭時悄悄地流走了。在這幾個小時里,我把玩著手槍,考慮著我的選擇是「生存還是死亡」。我給了自己許多活下去的理由:他只是能量的形式而已,既然能量變成的雞或豬我會毫不猶豫地吃掉它,那麼我為什麼不能吃掉同樣是能量產物的人?
終於,我不得不面對他了,這時我才發現我所有的理由在他面前是如此無力。我能怎麼樣,先和他講道理,說服他成為我的午餐?不行。我已經准備好一言不發就一槍打死他,我以為這樣我就會心安一些。
然而,他卻先發話了。
他似乎像我還飽食終日時的樣子,帶著滿臉惡意的笑,悠閑地踱過來:「我知道你想干什麼。你是不是希望我不會恨你?當然,我知道你是迫不得已。」我簡直要感動了。「當然,我是克隆出來的,我比你後出生,你手上有槍,所以是我做午餐而不是你。對了,不要忘了把我的腸子灌上肉做成香腸,這樣不容易變質。」他幸災樂禍地說,彷彿一切與他無關。這個混蛋,他最了解我心靈上的弱點,他知道,他的話會永遠在我心中銘刻,成為我一生的噩夢。
他的眼中閃著惡毒的笑。我開始恨他了,他應是受害者,而我將是殺人者。他已經決心要用最後的機會加深我的痛苦,這正是我的一貫作風。我希望他也能嘗一下痛苦的滋味,哪怕以我的生命為代價也在所不惜。於是我決定了。
我盡量保持情緒穩定:「你看,我們真是一模一樣,所以,我們應該有相同的機會。」他沉默不語。「我們都應該有活下去的機會。」我知道他無法拒絕,「來,賭一局吧。」我抓起手槍,塞進一粒子彈,撥了一下轉輪。這是一種古老而殘酷的賭博,最多在六槍之內,子彈會穿透我們其中一個的頭顱,把我們中的一個變成一具屍體,一塊肉,一堆食品。活下去的一個會在良心與人性的夾攻下,承受著痛苦,啃著「自己」的骨頭,喝著「自己」的血。其實我也說不清楚,哪一種結局更好。
他苦笑起來:「好吧,你知道我無法拒絕。」他走過來,拿起槍,我們四目相對,心靈似乎瞬間經歷了許多滄桑。「我先來,畢竟我是一個克隆人。」他把手槍頂住太陽穴。真的,我們都不會知道死亡會在第幾槍時發生,會落在誰的頭上;但都知道,我們中必須死掉一個。死亡也許就在第一槍……
他突然想起了還沒有遺言,又說:「如果是我死,你不要害怕,我不會怪你。吃下去,一切為了生存嘛。」我回敬道:「如果是我,你可不要浪費呀!」我們都笑了,只是淚水也都流了下來……
也許,一個好的故事不一定需要結局,但我希望故事是完整的。
當四個月過去後,我已經記不清有幾次這樣的賭博,也不知道我究竟還是不是最初的我。我只知道,外面幾個簡陋的土堆里埋著許多「我」的殘骸。只知道最初的我在「賭博」中活下來機會是很小的,因為逃過一次,還有第二次在等待。我只知道一切為了生存是我銘刻在心的信念。
遠處,傳來了救援飛船的轟鳴。
一個噩夢終於結束了,但我知道,另一個永遠的夢魘才剛剛開始……
D. 求講述未來世界的科幻小說!
《吞噬星空》作者:我吃西紅柿
《地球紀元》作者:彩虹之門
《大宇宙時代》作者:zhttty
《小兵傳奇》作者:玄雨
《澤天記》作者:Raywood
《人間冰器》作者:闞智
《黑暗血時代》作者:天下飄火
《希靈帝國》作者:遠瞳
《尋找人類》作者:raystorm
這些被稱之為中國十大科幻小說,希望對你有幫助
E. 求書名,很小時候看的科幻小說,講的是一艘已經被遺棄在宇宙的飛船,經歷漫漫歷程後變成了具有智能的生命
《星際旅行系列--首次接觸》作者:吉恩·羅登貝里
F. 找一本科幻小說
一樓的回答瞎七搭八!怎麼可以侮辱大劉的《超新星紀元》?哪來的艷遇!
拿一段節選以饗大家:
在那遠得無法想像的外太空,死星在繼續走向自己的末日。又發生了幾次氦閃,但規模比第一次小,氦聚變生成的碳和氧又組成了一個新的核心。緊接著,碳氧核心又被點燃,產生出更重的氖、硫和硅元素。這時,恆星內出現了大量的中微子,這種不和任何物質發生作用的幽靈般的粒子,不斷地帶走核心的能量。漸漸地,死星中心的核聚變已無法支撐沉重的外殼,曾使死星誕生的萬有引力現在干起了相反的事,死星在引力之下坍縮,成了一個緻密的小球。組成它的原子在不可思議的壓強下被壓碎,中子和中子擠在一起。這時,死星 上一茶匙的物質就有十億噸重。首先坍塌的是核心,隨後失去支撐的外殼也塌了下來,猛烈地撞擊緻密的核心,在一瞬間最後一次點燃了核反應。
五億年引力和火焰的史詩結束了,一道雪亮的閃電撕裂了宇宙,死星化做億萬塊碎片和巨量的塵埃。強大的能量化為電磁輻射和高能粒子的洪流,以光速湧向宇宙的各個方向。在死星爆發三年後,能量的巨浪輕而易舉地推開了那片星際塵埃,向太陽撲來。
在死星爆發時,八光年外的人類正處於鼎盛時期。雖然,他們早已得知自己生活在宇宙間一粒小小的塵埃上,但他們並未從心理上接受這一事實。在剛剛過去的那個世紀中,他們掌握了核裂變和核聚變的巨大能量,他們用禁錮在矽片中的電脈沖造出了復雜的智能機器,自以為已掌握了征服宇宙的力量。沒有人知道,死星的能量正以光速日夜兼程地撲向這個小小的藍色行星。
死星的強光越過了人馬座三星後,又在冷寂而廣漠的外太空走了四年,終於到達了太陽系的外圍。在那不帶彗尾的彗星游盪的空間中,死星的能量同人類進行了第一次間接的接觸:距地球十多億公里的遠方,有一個人造的物體在向銀河系的星海孤獨地跋涉著,這就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從地球啟程的「旅行者」號星際探測器。它像一把形狀奇怪的傘,傘面是對准地球的拋物面天線。探測器上帶著一塊人類的名片,那是一塊畫有兩個裸體人的鉛合金板,還有一張唱片,上面錄有聯合國秘書長對外星文明的問候,還錄有地球大海的濤聲、小鳥的鳴叫和中國古曲「流水」等。這個人類向銀河系派出的使者首先領略了宇宙的嚴酷,在它進入死星光海後,立刻變成了一堆熾熱的金屬。傘狀天線因溫度從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突然升高而變形扭曲;檢測高能射線的蓋革計數儀因射線強度過大而呈飽和狀態,讀數反而為零;只有紫外光探測器和磁場儀正常地工作了兩秒鍾,在集成電路被高能射線摧毀之前,「旅行者」號上的計算機向地球發回了一串令它的製造者難以置信的觀測數據。由於發射天線的損壞,設在內華達和澳大利亞的高靈敏度天線陣列,永遠也不會收到這串數據。但這已無關緊要,人類很快可以親自測量他們無法相信的一切了。
死星的強光越過了太陽系的邊界——冥王星,在它那固態氮的藍色晶體大地上激起一片蒸氣;很快,強光又越過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它們的星環變得晶瑩透明;越過了土星和木星(這時,北京,那個小學畢業班的晚會剛剛開始),高能粒子的狂風在它們的液體表面掀起一陣磷光;死星的能量又以光速飛行了一個半小時,到達月球,哥白尼環形山和雨海平原發出一片刺目的白光。死星的光芒也照亮了雨海平原上的一排人類腳印,那是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四十年前留下的,當時不遠處的藍色行星上有上億人在電視中看著他們,在那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很多人都認為宇宙是為他們而存在的。
又過了一秒鍾,在太空中行走了八年的死星光芒到達地球。
夜空驕陽
是中午了!
這是孩子們視力恢復後的第一個感覺,剛才的強光出現得太突然,彷彿有誰突然打開了宇宙中一盞大電燈的開關,使他們暫時失明了。
這時是二十點十八分,但孩子們確實站在正午的晴空之下!抬頭看看這萬里碧空, 他們倒吸了一口冷氣。這絕不是人們過去看到的那種藍天,這天空藍得驚人,藍得發黑,如同超還原的彩色膠卷記錄的色彩;而且這天空似乎純凈到極點,彷彿是過去那略帶灰白的天空被剝了一層皮,這天空的純藍像皮下的鮮肉一樣,似乎馬上就要流出血來。城市被陽光照得一片雪亮,看看那個太陽,孩子們失聲驚叫起來。
那不是人類的太陽!
那個夜空中突然出現的太陽的強光,使孩子們無法正視。他們從指縫中瞄了幾眼,發現那個太陽不是圓的,它沒有形狀。事實上它的實體在地球上看去和星星一樣是一個光點,白色的強光從宇宙中的一個點迸發出來。但由於它發出的光極強(視星等為-51
G. 好看的科幻冒險小說
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地心歷險記》
H. 有什麼好看的科幻小說嗎
很多人都推薦的科幻小說《三體》
還有《寂滅天驕 》、《王牌進化 》、《冒牌大英雄 》、《星際屠夫》、《星際之超級帝國 》、《戰術天才 》等
可以看看哦~
滿意記得採納呦
I. 科幻小說精彩片段
1、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劉慈欣《三體》
2、對三體世界而言,在他們的行星被三顆恆星吞噬之前,太陽系是唯一的希望,再沒有第二個可以及時移民的世界,這樣,繼人類之後,三體文明也必將徹底滅亡。這就是您的同歸於盡戰略。
當一切都准備完畢,所有氫彈都已在水星上就位時,您將以此來要挾三體世界,最終使人類贏得勝利。以上就是我,您的破壁人多年工作的結果。我並不想征詢您的意見和評價,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是真的。在破壁人講述的過程中,雷迪亞茲一直默默聽著,他手上的雪茄已經抽了大半,現在他不停地轉動著雪茄,似乎在欣賞煙頭透出的火光。——劉慈欣《三體》
3、與外星文明的接觸一旦建立,人類社會將受到什麼樣的和何種程度的影響,這作為一個嚴肅的課題被系統深入地研究,還只是近兩年的事。但這項研究急劇升溫,得出的結論令人震驚。
以前天真的理想主義願望破滅了,學者們發現,與大多數人美好的願望相反,人類不可能作為一個整體與外星文明接觸,這種接觸對人類文化產生的效應不是融合而是割裂,對人類不同文明間的沖突不是消解而是加劇。
總之,接觸一旦發生,地球文明的內部差異將急劇拉大,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最驚人的結論是:這種效應與接觸的程度和方式(單向或雙向),以及所接觸的外星文明的形態和進化程度,沒有任何關系!——劉慈欣《三體》
4、太陽的運行之所以沒有規律,是因為我們的世界中有三顆太陽,它們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做著無法預測的三體運動、當我們的行星圍繞著其中的一顆太陽做穩定運行時,就是恆紀元;
當另外一顆或兩顆太陽運行到一定距離內,其引力會將行星從它圍繞的太陽邊奪走,使其在三顆太陽的引力范圍內游移不定時,就是亂紀元;
一段不確定的時間後,我們的行星再次被某一顆太陽捕獲,暫時建立穩定的軌道,恆紀元就又開始了。這是一場宇宙橄欖球賽,運動員是三顆大陽,我們的世界就是球!——劉慈欣《三體》
5、兩個智子到達地球後,第一個任務就是定位人類用於物理學研究的高能加速器,然後潛伏於其中。在地球文明的科學水平上,對物質深層結構研究所採用的基本方法,就是用經過加速的高能粒子撞擊選定的靶標粒子,當靶標粒子被撞碎後;
對結果進行分析,以圖找出反映物質深層結構的信息。在實際的實驗中,是用含有靶標粒子的物質作為撞擊目標,物質的內部幾乎全是空的,如果一個原子有一座劇院那麼大,原子核則只是懸浮在劇院中的一個核桃。——劉慈欣《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