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基地拍電影了嗎
三體的人物內心描寫相對細膩,而基地構建廣闊壯麗的宇宙舞台,各有所長,都很好看。
不過如果沒看過基地的話,強烈推薦去看看,帶有強烈的七八十年代科幻電影的感覺
2. 有哪些著名的科幻小說被拍成電影
《I,Robter》《奇異潛航》、《黃昏》和《變人》等幾部影片均是根據阿西莫夫的小說改編的,
《2001太空漫遊》根據阿瑟·克拉克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
凡爾納的作品有三部被改編成電影,分別是1954年的《海底兩萬里》、1956年的《八十天環游地球》和1959年的《地心游記》,
威爾斯的《世界大戰》還有很多,具體的可以到我發的參考里了解。。。
3. 根據道西基地拍攝的科幻電影
其實很多啦,最符合你的條件的就是星球大戰系列,人類登陸其他星球的就要數阿凡達啦。但其實在阿凡達之前有一部經典系列都是人類登陸其他星球的,那就是星河戰隊系列。他們說的都是其他星球的登陸到地球的戰爭,最下面那個什麼星際傳奇其實叫星際迷航,是美國最暢銷的一部小說,改編成為電視劇,電影,動畫片等等。總共也不是兩部,而是11部電影,最新一版的的確很好看的,裡面的男二號是美劇英雄裡面的殺手塞勒。迷航系列談不上是戰爭,都是星際故事,而11集我覺得就是個人恩怨。呵呵。僅供參考。
4. 請問凡爾納的科幻小說都有哪些被拍成了電影
海底兩萬里
80天環游地球(最好看布魯斯南那部)
神秘島
地心游記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氣球上的星期五
從地球到月球
機器島
5. 你有想把科幻小說拍成電影嗎
阿西莫夫的《基地》!一直有改編傳聞,從來都沒見證實過。把《沙丘》重新改編一下,與後面幾本聯合推出《沙丘》系列電影該多好。
6. 為什麼沒人把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拍成電影
很多名導嘗試過,但都放棄了,那麼宏大的作品拍攝出來會有很大難度,一部電影無法講清楚,拍成系列電影又有很大風險,面臨粉絲和觀眾的評判,未必就能成功。
7. 阿西莫夫科幻小說《基地》將拍劇版,原作曾獲得過哪些獎項
阿西莫夫的小說一直受到大家的歡迎,其中《基地》這本小說也是獲得了非常多優秀的文學獎項。同時這本小說也將拍攝劇場版,所以要喜歡這本小說的粉絲非常期待。小說的主要背景是科幻題材的,給許多天馬行空愛好外太空的影迷們一份很好的寄託。
這部小說拍攝的導演曾經指導過,非常優秀的影視作品,所以對於這部影片粉絲們也是充滿信心。希望在選還有場景製作方面能夠下足功夫,將小說當中的情景更好的展現出來。
8. 艾薩克·阿西莫夫 的 哪些小說是拍攝成了電影的
有啊~
9. 有人看過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科幻小說嗎
1. 機器人全集 ( The Complete Robot, 1982)
2. 鋼鐵洞窟 ( The Caves of Steel, 1954).
3. 裸陽 ( The Naked Sun, 1957).
4. 機器人的覺醒 ( The Robots of Dawn, 1983).
5. 機器人與帝國 ( Robots and Empire, 1985).
6. 太空潮 ( The Currents of Space, 1952).
7. 似塵繁星 ( The Stars, Like Dust-, 1951).
8. 蒼天一粟 ( Pebble in the Sky, 1950).
9. 基地的序奏 ( Prelude to Foundation, 1988).
10. 邁向基地 ( Forward the Foundation, 1993).
11. 基地 ( Foundation, 1951).
12. 基地與帝國 ( Foundation and Empire, 1952).
13. 第二基地 ( Second Foundation, 1953).
14. 基地的邊緣 ( Foundation』s Edge, 1982).
15. 基地與地球 ( Foundation and Earth, 1983).
10. 世界科幻小說之父是美國的誰他的科幻小說有拍成電影嗎
一、世界科幻小說之父不是美國人,而是法國人儒勒.凡爾納,關於他詳解如下:
1、簡介:
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法國小說家、博物學家,科普作家,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由於凡爾納知識非常豐富,他小說作品的著述、描寫多有科學根據,所以當時他小說的幻想,如今成為了有趣的預言。1905年3月24日儒勒·凡爾納逝世。
2、詳解:
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是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代表作有《海底兩萬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地心游記》、《八十天環游地球》等,其中《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被稱為凡爾納三部曲。近年來,隨著對於其作品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凡爾納作為一位純文學意義上的作家開始為一些學者所重視。
1863年起,凡爾納開始發表科學幻想冒險小說為主的作品,以總名稱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的系列作品集(Voyages Extraordinaires dans les Mondes Connus et Inconnus)一舉成名。代表作三部曲為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
粗略地概括,他的主要作品涉及了兩個背景:十九世紀末期的世界(如《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八十天環游地球》、《沙皇的信使》等)和想像中的世界(如《太陽系歷險記》、《征服者羅比爾》、《面對國旗》(又名《迎著三色旗》)等)。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最多的第二大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658種。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家。在法國,2005年被定為凡爾納年,以紀念他百年忌辰。
二、他的作品被拍成電影的解釋如下:
1、《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4D版改編自科幻小說作家儒爾·凡爾納的同名著作。小男孩奈德登上「鸚鵡螺號」,跟隨著尼摩船長進行海底旅行。他飽覽海底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觀和各類生物,享受高潮迭起的絢麗之旅。
2、《八十天環游地球》;
中文片名: 環游地球80天[1]
外文片名: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更多中文片名:環游世界八十天
更多外文片名: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USA) (alternative spelling) 80天環游地球
80日環游世界
導演:弗蘭克·克拉斯 Frank Coraci
編劇:
Jules Verne....(novel Le Tour monde en quatre-vingts jours)
David N. Titcher....(screenplay) (as David Titcher) and
David Benullo....(screenplay) &
David Andrew Goldstein....(screenplay) (as David Goldstein)
片長:12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