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幻小說作家排名
1. 香港科幻小說的代表是
衛斯理是奇幻
張小嫻是言情
林燕妮更多的是些散文。
這個,無解啊樓主
2. 香港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家是誰
倪匡,原名倪亦明。
3. 找一本香港科幻小說有關宇宙旅行奇遇,80-90年代的,我是99年看到的.名字不記得了
。。。。。我也一直在找這本書,好像叫鑽石什麼的,但不是鑽石花。。。
4. 譚劍:為什麼我不是科幻小說作家
譚劍
生於1972年,香港人。1989年和1990年分別拿下香港新雅少年兒童文學創作獎科幻故事組的季軍和冠軍,1993年以《斷章》參加台灣幼獅文藝科幻小說獎時獲張系國推薦。英國倫敦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布拉福特大學企管碩士。曾任程序設計、系統分析及項目管理等工作,並開設顧問公司,如今以寫作為職業。多部作品獲獎,包括《免費之城焦慮症》獲「倪匡科幻小說獎」;《肉體竊賊》獲「可米瑞智百萬電影小說獎」第二名;《人形軟體(卷一):靈魂上載》獲首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奇幻長篇獎。另著《虛擬未來》、《換身殺手》及《1K監獄》等,皆在港台兩地出版。
「為什麼我不是科幻小說作家?」在譚劍廣州聯合書店讀者的見面會上,播放的PPT文件第一頁,譚劍這樣寫道。
有沒有搞錯?這位英國倫敦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前程序設計員,2007年起以一年一獎的速度在台灣連摘四個指標性小說獎,去年獲得首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他居然說自己不是科幻小說家?
「我心目中的科幻小說的背景不在太空,也不在幾百年後,」他說———與此同時,PPT出現的畫面是浩瀚的宇宙,「而是———我們居住的城市。」視角迅速拉近,香港的夜景出現了。「故事的重心是人,是人的故事。其實我最想處理的題材,」畫面改變為電視徵婚節目愁眉苦臉的男女們,「是剩男剩女。」下面坐著的讀者都笑起來。
5. 香港暢銷書作家亦舒有一位兄長也是香港著名武俠科幻小說作家,請問是哪一位
倪匡.,.,.,.
6. 香港暢銷書作家亦舒有一位兄長也是香港著名武俠科幻小說作家,請問是哪一位
倪匡。
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著名小說家。
1957年到香港,作過工人、校對、編輯,自學成才,成為專業作家。他寫作面十分廣闊,眾體皆備,小說則包括偵探、科幻、神怪、武俠、言情各種。寫作速度也十分驚人,每小時可寫八千字(手寫),曾同時為12家報紙寫連載。武俠小說以《六指琴魔》為代表, 想像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國期間代寫《天龍八部》連載。1962年,倪匡於查良鏞(金庸)的鼓勵下,開始用筆名「衛斯理」寫小說。第一篇小說名為《鑽石花》,在《明報》副刊連載。至第四篇小說《藍血人》起,衛斯理系列小說正式走向科幻系列。(《藍血人》一書於二零零零年入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成為倪匡科幻小說的代表著作)。
7. 香港有一個姓倪的科幻小說作家是誰
倪匡原名倪亦明,祖籍浙江鎮海。1935年出生於上海,1951年進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繼而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公安幹警,並先後參加治淮工程、在內蒙古興建農場等工作,1957年來港定居。來香港後,倪匡先後當過染廠雜工,《真報》雜役、見習記者、記者、主筆。一步步辛勤耕耘,倪匡終於成為一富有傳奇色彩且風格多變怪異的香港名作家,他以」衛斯理「的筆名寫科幻小說,用」倪匡「的筆名寫武俠小說,以」沙翁「的筆名寫框框雜文,以」魏力「的筆名寫偵探小說,樣樣精通,且寫作速度極快。
倪匡憑著超人的毅力和才華,三十年來已創作了近百部文藝作品。其中,科幻小說有《藍血人》、《地圖》、《心變》、《失魂》、《無名發》、《多了一個》、《不死葯》等六十五種(據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的《衛斯理小說系列》),收入《倪匡短篇武俠小說全集》中的《飛針》、《游俠兒》、《紅飛雁》等十四種,還有《不寄的信》、《沙翁雜文》等散文雜集多種,名副其實的著作等身。
倪匡的文學生涯始於武俠小說創作。或許由於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太出色了,掩蓋了倪匡在武俠小說創作方面的名聲,他的作品銷路雖不錯,但影響不是很大。1963年,在金庸的鼓勵下,倪匡寫了第一部科幻小說《鑽石花》,自此,他走上了科幻小說創作的道路,成為香港最負盛名的科幻小說作家。
8. 《亞洲周刊》評出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是哪些
排名 作品 作者
1 吶喊 魯迅
2 邊城 沈從文
3 駱駝祥子 老舍
4 傳奇 張愛玲
5 圍城 錢鍾書
6 子夜 茅盾
7 台北人 白先勇
8 家 巴金
9 呼蘭河傳 蕭紅
10 老殘游記 劉鶚
11 寒夜 巴金
12 彷徨 魯迅
13 官場現形記 李伯元
14 財主底兒女們 路翎
15 將軍族 陳映真
16 沉淪 郁達夫
17 死水微瀾 李口人
18 紅高粱 莫言
19 小二黑結婚 趙樹理
20 棋王 阿城
21 家變 王文興
22 馬橋詞典 韓少功
23 亞細亞的孤兒 吳濁流
24 半生緣 張愛玲
25 四世同堂 老舍
26 胡雪岩 高陽
27 啼笑因緣 張恨水
28 兒子的大玩偶 黃春明
29 射鵰英雄傳 金庸
30 莎菲女士的日記 丁玲
31 鹿鼎記 金庸
32 孽海花 曾樸
33 惹事 賴和
34 嫁妝一牛車 王禎和
35 異域 柏楊
36 曾國藩 唐浩明
37 原鄉人 鍾理和
38 白鹿原 陳忠實
39 長恨歌 王安憶
40 吉陵春秋 李永平
41 黃禍 王力雄
42 狂風沙 司馬中原
43 艷陽天 浩然
44 公墓 穆時英
45 舊址 李銳
46 星星·月亮·太陽 徐速
47 台灣人三部曲 鍾肇政
48 洗澡 楊絳
49 旋風 姜貴
50 荷花澱 孫犁
51 我城 西西
52 受戒 汪曾祺
53 鐵漿 朱西甯
54 世紀末的華麗 朱天文
55 蜀山劍俠傳 還珠樓主
56 又見棕櫚,又見棕櫚 於梨華
57 浮躁 賈平凹
58 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 王蒙
59 玉梨魂 徐枕亞
60 香港三部曲 施叔青
61 京華煙雲 林語堂
62 倪煥之 葉聖陶
63 春桃 許地山
64 桑青與桃紅 聶華苓
65 藍與黑 王藍
66 二月 柔石
67 風蕭蕭 徐□
68 芙蓉鎮 古華
69 地之子 台靜農
70 城南舊事 林海音
71 古船 張煒
72 酒徒 劉以鬯
73 未央歌 鹿橋
74 沉重的翅膀 張潔
75 果園城記 師陀
76 人啊,人! 戴厚英
77 黃金時代 王小波
78 狗日的糧食 劉恆
79 棋王 張系國
80 賴索 黃凡
81 妻妾成群 蘇童
82 霸王別姬 李碧華
83 殺夫 李昂
84 楚留香 古龍
85 窗外 瓊瑤
86 沉默之島 蘇偉貞
87 白發魔女傳 梁羽生
88 古都 朱天心
89 尹縣長 陳若曦
90 四喜憂國 張大春
91 喜寶 亦舒
92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張賢亮
93 將軍底頭 施蟄存
94 藍血人 倪匡
95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趼人
96 活著 余華
97 岡底斯的誘惑 馬原
98 十年十 林斤瀾
99 北極風情畫 無名氏
100 雍正皇帝 二月河
《亞洲周刊》(Yazhou Zhoukan,YZZK)創刊於1987年12月,在香港編輯發行,是全球第一本、且是目前唯一一本國際性中文時事周刊。
《亞洲周刊》為全球華人提供每周最新的區內及全球時事資訊,以他們熟悉的語言及華人的價值觀報道和分析新聞,也是國際華商的資訊平台。《亞洲周刊》涵蓋的內容包括經濟、政治及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廣獲全球華人關注,尤其是香港、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區。《亞洲周刊》以中文報道新聞資訊,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中文為要求和標准,為使用不同方言的各地華人讀者構築文化橋梁。
《亞洲周刊》總部位於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現任總編輯為邱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