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有寫過科幻小說嗎
A. 請問胡適的代表作品都有那些
1、《中國哲學史大綱》
《中國哲學史大綱》,胡適著。中國先秦哲學思想史專著。本書原是胡適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時的博士論文《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
1917年他根據此編成在北大教授「中國哲學史」的講義。全書共12篇,10餘萬字。1918年7月,經過整理;8月,蔡元培作序;1919年2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轟動一時。
本書在中國哲學史,甚至在各種專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稱是一部具有開創意義的書,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個積極成果。
蔡元培給此書以很高評價,指出它有四種特長:第一,證明的方法。第二,扼要的手段。第三,平等的眼光。第四,系統的方法。
胡適本人自信的說:「我自信,治中國哲學史,我是開山的人,這一件事要算是中國一件大幸事。這一部書的功用能使中國哲學史變色。
以後無論國內國外研究這一門學科的人都躲不了這一部書的影響。凡不能用這種方法和態度的,我可以斷言,休想站得住。」
2、《嘗試集》
《嘗試集》系詩集,胡適作。是新文化運動期間第一篇以白話寫成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的詩集。1920年出版。共三編。第一編大多是脫胎於舊詩詞的作品。
第二、三編在運用自由詩體和音韻節奏的改革等方面作了嘗試,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白話詩集。作品或詛咒封建軍閥的黑暗統治和舊禮教的虛偽。
或表現個性解放和積極進取精神,或歌頌勞工神聖。胡適無疑是第一位白話詩人。他的《嘗試集》充滿了矛盾,顯示出了從傳統詩詞中脫胎,蛻變,逐漸尋找,試驗新詩形態的艱難過程。
3、《戴東原的哲學》
人都知道戴東原是清代經學的大師,音韻的大師,清代考核之學的第一大師。但很少人知道他是朱子以後第一個大思想家,大哲學家。
他在哲學的方面,二百年來,只有一個焦循了解得一部分;但論思想的透闢,氣魄的偉大,二百年來,戴東原真成獨霸了!
本書主要是對戴東原的哲學的探討與闡述。介紹了戴東原的哲學、戴東原哲學所產生的反響、戴東原在中國哲學史上的位置等等。
4、《白話文學史》
《白話文學史》為胡適論述的白話文學史,在中國文學史上同樣具有開創性的、里程碑的地位。作者以全新的思路與結構框架,揭示中國文學發展的規律和特質。
其突破性的成就具體表現在:打破了前人文學史研究的狹隘框限,把視野伸展到了經典作家作品以外的廣闊領域,大拓闊了中國文學史的內涵。
研究方法上,注重縱向的考查與橫向的比較;跳出傳統的思維偏見,以全新的審美觀和價值觀評判中國古代文學。
《白話文學史》簡體橫排,以適應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加上後記,對作者其人及其書予以簡要介紹,有助於現代讀者加深理解。
加上少量的歷史圖片,圖文並茂,使讀者知人論世、知世論人。選目精當、裝幀得體、印刷精美,既是文史愛好者了解民國學術文化的一條重要渠道,也是值得書友珍藏的珍品。
5、《四十自述》
《四十自述》是胡適生前唯一親筆撰寫的自傳,是中國現代傳記文學的名篇之作。該書講述了自己童年、少年與青年時代的人生經歷。
回顧了前四十年的心路歷程,是胡適先生與自己的青少年時代進行的「心靈對話」,從中能夠感受到先生特有的儒雅、睿智、幽默的文人氣息。
B. 胡適寫得最著名的文章或書是什麼
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胡適文存》、《胡適文存二集》、《胡適文存三集》、《戴東贏的哲學》、《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選》、《胡適論學近著》、《四十自述》、《藏暉室札記》、《胡適日記》、《齊白石年譜》,以及《先秦名學史》等英文論著。此外,從1919年起,還陸續翻譯了都德、莫伯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說(先後編輯為兩集《短篇小說》出版),以及拜侖的長詩《哀希臘》、易卜生的劇本《娜拉》(與羅家倫合譯)等。胡適去世後,台灣編輯出版了《胡適選集》、《胡適手稿》等,大陸出版了《胡適往來書信選》、《胡適書評序跋集》、《胡適文集》等。
C. 胡適著名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胡適文存》《胡適文存二集》《胡適文存三集》《胡適自傳》《戴東贏的哲學》《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選》《胡適論學近著》《四十自述》《藏暉室札記》《胡適日記》《齊白石年譜》,以及《先秦名學史》等英文論著。
此外,從1919年起,還陸續翻譯了都德、莫伯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說(先後編輯為兩集《短篇小說》出版),以及拜侖的長詩《哀希臘》易卜生的劇本《娜拉》(與羅家倫合譯)等。
胡適去世後,台灣編輯出版了《胡適選集》《胡適手稿》等,大陸出版了《胡適往來書信選》《胡適書評序跋集》《胡適文集》等。1920年3月,他所寫的白話詩集出版,即《嘗試集》,這是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出版的一部個人詩集,也是第一部白話詩集。
D. 胡適的著作有哪些
[著作]
著作
《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胡適文存》《胡適文存二集》《胡適文存三集》《胡適自傳》《戴東贏的哲學》《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選》《胡適論學近著》《四十自述》《藏暉室札記》《胡適日記》《齊白石年譜》,以及《先秦名學史》等英文論著。
此外,從1919年起,還陸續翻譯了都德、莫伯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說(先後編輯為兩集《短篇小說》出版),以及拜侖的長詩《哀希臘》易卜生的劇本《娜拉》(與羅家倫合譯)等。
胡適去世後,台灣編輯出版了《胡適選集》《胡適手稿》等,大陸出版了《胡適往來書信選》《胡適書評序跋集》《胡適文集》等。1920年3月,他所寫的白話詩集出版,即《嘗試集》,這是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出版的一部個人詩集,也是第一部白話詩集。
http://ke..com/view/2010.htm#7
E. 胡適寫過哪些書
胡適先生生平
胡適(1891一1962),原名胡洪〔馬辛〕,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為白話文和五四文化的倡導者。1910年留學美國,入康乃爾大學,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從學於杜威,深受其實驗主義哲學的影響。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191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任北京大學教授。參加編輯《新青年》,並發表論文《歷史的文學觀念論》、《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出版新詩集《嘗試集》,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很有影響的人物。1919年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主張改良主義。1920年離開《新青年》,後創辦《努力周報》。l923年與徐志摩等組織新月社。1924年與陳西瀅、王世傑等創辦《現代評論》周刊。1932年與蔣廷〔fu2〕、丁文江創辦《獨立評論》。1938年任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8年離開北平,後轉赴美國。1958年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一生在哲學、文學、史學、古典文學考證諸方面都有成就,並有一定的代表性。 著有《五十年來之中國文學》、《胡適文存》、《白話文學史》、《中國章回小說考證》等。
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史學、文學和哲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 、《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的假設 、小心的求證」的治學方法。晚年潛心於《水經注》的考證,但未及寫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F. 誰知道胡適的書,給我推薦推薦,最少五本,第一採納
1、胡適本人的著作(要想較深了解其思想,還是推薦讀他自己寫的書)
《中國哲學史大綱》(只寫了原計劃的上卷,此書大開風氣和 顯示了胡適的傳統文化的造詣),《白話文學史》、《嘗試集》、《胡適文存》、《戴東原的哲學》、《四十自述》、《中國章回小說考證》。。。簡短的但是很開風氣,影響重大的篇章,有《紅樓夢考證》、《中國禪宗史》、《文學改良芻議》等;
2、他人寫的,可從側面了解胡適的書:
李敖《胡適評傳》,羅爾綱《師門五年記》,唐德剛《胡適口述自傳》、《胡適雜憶》,胡明《胡適傳論》等等。
3、胡適不僅是個影響巨大的學者、教育家,更是一個身體力行的自由主義者、思想家。隨著歷史的發展,他最終會得到足夠公正的評價。
G. 胡適長篇小說代表作有
胡適(1891-1962)
胡適原名胡洪(馬辛)、嗣糜、字希疆,參加留美考試後改名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學者,歷史學、文學家,哲學家。1891年2月17日胡適生於上海大東門外,世為安徽績溪人。其父胡傳(字鐵花,號鈍夫),清歲貢生,官至淞滬厘卡總巡、台東直隸州知州,有著作《台灣紀事兩種》傳世。母馮順弟。
1893年4月12日胡適隨母到台灣住鐵花先生任所。1895年2月7日偕母離開台灣返績溪。胡適5歲開蒙,在績溪老家私塾受過9年舊式教育,讀鐵花先生所撰的「學為人詩」,打下一定的舊學基礎。1904年到上海進新式學校梅溪學堂、澄衷學堂求學,初步接觸了西方的思想文化,接受《天演論》等新思潮,受到梁啟超、嚴復思想的較大影響。並開始在《競業旬報》上發表白話文章。1906年考入中國公學,1910年考中「庚子賠款」留學生,赴美後先入康乃爾大學農學院,1912年春,改入文學院。1914年2月,得學士學位。1915年9月,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研究院,系主任為杜威。胡適師從哲學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並一生服膺。1917年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古代中國邏輯方法之進化》。
在此期間,胡適熱心探討文學改良方案,並試作白話詩。而與《新青年》主編陳獨秀的通信,以及1917年1月發表的《文學改良芻議》,更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文學革命。1917年5月,胡適在哥大通過博士學位的最後考試。1917年7月胡適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撰文反對封建主義,宣傳個性自由、民主和科學,積極提倡「文學改良」和白話文學,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胡適13歲時,由母親做主,與旌德縣江村江世賢之女江冬秀訂婚。而後,冬去春來14載,兩人未曾見過面。1917年12月,胡適回故里完婚,無情人終成眷屬。
胡適一家。左為胡適長子胡祖望,右為次子胡思杜,中坐者為胡夫人江冬秀
1919年5月1日,應中國教育團體之邀,杜威攜同夫人、女兒來我國講學,停留兩年零二個月,由胡適陪同並任杜威的翻譯,作了一百多場的講座,僅以教育問題為題的講演就達20多次。來華講學時間之長,內容範圍之廣泛,在西方學者中實屬罕見。他的講演傳播實用主義哲學,宣傳美國的文化、社會政治觀、道德觀和教育觀,在我國知識界中產生很大影響。在這期間,我國學者撰寫發表的介紹、評述實用主義的文章甚多。當時頗有影響的《新教育》雜志,1919年第3期還特地出版了「杜威號」專刊。傳播與宣傳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首推胡適,他不僅系統地介紹實用主義哲學——實用主義實在論、經驗論、真理觀、方法論,而且把杜威的方法論概括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並具體運用到「朴學」與「紅學」的研究中去。
「五四」時期,胡適連續撰寫《歷史的文學觀念論》、《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等文,提倡「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並相繼完成《國語文法概論》、《白話文學史》等著作,對白話文取代文言文而成為現代中國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決定性作用。
在理論倡導的同時,胡適還進行了一些文學創作的「嘗試」。其小說、劇本均未見成功,獨有出版於1902年的《嘗試集》,乃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新詩集,頗有開拓之功。胡適第一個用白話寫作獨幕劇《終身大事》,確立了現代話劇的新形式。劇情里女主角留下「孩兒的終身大事,孩兒該自己決斷」的字條,與戀人離家出走。這是受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響。他的小說《一個問題》開啟了中國現代小說的第一個流派「問題小說」。
文學創作非其所長,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另一主要貢獻是輸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義》、《貞操問題》,當年都是振聾發聵之作。從與李大釗等展開「問題與主義」辯難,到《人權論集》,再到主辦《獨立評論》,胡適始終堅持獨立姿態和批判精神。
1920年3月,胡適(右二)同蔡元培(左二)、蔣夢麟(左一)、李大釗(右一)合影。
胡適稱新文化運動為「中國的文藝復興」,並斷言其有四重目的: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照他的理解,所謂整理國故,就是用科學方法對三千年來破碎的古學進行一番有系統的研究。故胡適治學特重方法,屢次撰文介紹清儒與西哲的「科學方法」,以至於再三聲稱他的學術研究都是為了證明並推廣其「科學方法」。
胡適是個學識淵博的學者,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不小的建樹。他治學有兩個主要領域,一是中國哲學史,一是中國文學史。都是開一代新風,功不可沒。在1919年出版《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中,胡適首先採用了西方近代哲學的體系和方法研究中國先秦哲學,把孔子和儒學放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用「平等的眼光」與諸子進行比較研究,破除了儒學「獨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開創性的影響。盡管《中國哲學史大綱》只出版了上卷,《白話文學史》也沒有下編,可這兩部書都是建立規范並奠定學科基礎的經典性著作。後人可以贊賞,也可以批評,卻無法漠視其存在。前者的平視諸子以及歷史的眼光,後者的雙線文學觀念,都是對本世紀學術發展影響甚深的「大膽假設」。
1920年,胡適與高一涵、馬君武、蔡元培丁轂音合影
從1920年至1933年,胡適主要用歷史演進法來從事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的研究考證,胡適在古典小說《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三俠五義》、《海上花列傳》、《兒女英雄傳》、《官場現形記》、《老殘游記》等十二部小說的研究皆卓然有成,著述六十萬言,結集為《中國章回小說考證》出版。
自1923年2月到1924年年底,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發生了一場影響深遠的「科學與玄學的論戰」,又稱「人生觀論戰」。整個論戰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論戰的緣起與爆發:從1923年2月張君勱發表「人生觀」講演,到同年張發表長文反擊丁文江的駁斥。(2)論戰的展開與深入:從1923年5月梁啟超作《關於玄學科學論戰之「戰時國際公法」》,到同年吳稚暉發表《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及人生觀》,其間科學派、玄學派雙方人物紛紛登場,論戰愈演愈烈。(3)論戰的轉折與結局:從1923年11月陳獨秀為論戰文集《科學與人生觀》作序、鄧中夏發表《中國現在的思想界》,直到1924年歲末,其間「科-玄」論戰發展為科學派、玄學派和唯物史觀派三大派的思想論爭。胡適是當時「科學派」丁文江的後台。
胡適是新紅學派—考據派的創始人,可以說是將小說納入了學術研究正軌的第一人,取代蔡元培為代表的「索隱派」舊紅學。胡適在《紅樓夢考證》中說:「我現在要忠告諸位愛讀《紅樓夢》的人:我們若想真正了解《紅樓夢》,必須先打破這種牽強附會的《紅樓夢》謎學!」胡適是紅樓夢海內孤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發現者和擁有者。並且接下來發現了一系列珍貴的版本比如《庚辰本》,為近代紅學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胡適在寫《中國禪宗史》的過程中接觸到神會與北宗辯論的記載,感到如果不寫神會,就難以寫好禪宗史。1926年,胡適因在巴黎、倫敦相繼發現三卷及一份殘卷,約兩萬字有關神會和尚的資料,也就是《神會和尚語錄》和《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又在倫敦發現了神會的《顯宗記》,他不僅「要把禪宗史全部從頭改寫」,而且強調「這位大和尚神會實在是禪宗的真正開山之祖,是《壇經》的原作者」。印順認為此為他的結論是不足取的,但在禪宗史的研究上,仍舊是有貢獻的。胡適說:「一千多年中,幾乎沒有人知道神會在禪宗史上的地位,歷史上最不公平的事,莫有過於此事的了」。
H. 胡適的小說作品有哪些以及他翻譯過的外文小說作品
胡適第一篇白話小說是《嘗試集》.
I. 請問胡適有哪些作品越多越好
一生著述豐碩,遍涉文史哲各學科,均有極深造詣。其學術研究和創作主要集中前期,有《胡適文存》、《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短篇小說》(翻譯)、《先秦名學史》(博士論文、英文)、《國語文學史》、《白話文學史》,《胡適論學近著》、《淮南王書》、《四十自述》、《藏暉室札記》、《中國章回小說考證》、《詞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中國新文學運動小史》、《丁文江的傳記》、《齊白石年譜》、《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嘗試後集》等。以抗戰後期到晚年,學術方面主要從事《水經注》的研究。另有頗多時論文字。
胡適作品集:《四十自述》、《胡適文選》、《文學改良芻議》、《問題與主義》、《水訴傳與紅樓夢》、《貞操問》、《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我們的政治主張》、《西遊記考證》、、《海外讀書雜記》、《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三百年的女作家》、《說儒》、《神會和尚傳》《醒世姻緣考證》、《我們走哪條路》、《白話文學史》、《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丁文江的傳記》、《胡適演講集》、《嘗試集》、《嘗試後集》、《胡適選注的詩選》、《胡適選注的詞選》、《中國古代哲學史》、《戴東原哲學》、《章實齋先生年譜》、《胡適留學日記》等著作共計3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