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朋特科幻小說
1. 科幻作品有哪些類型,目前我只知道有賽博朋克一類
蒸汽朋克Steampunk:描繪蒸汽機技術得到高度發展與應用的社會,裝飾與工具經常基於維多利亞時代的風格,兼具工業化和田園時代場景,常見各種巨大的齒輪、機械杠桿、蒸汽管道設計以及類似飛空艇這類的交通工具。典型作品在小說中如《差分機》,動畫中如《天空之城》、《蒸汽男孩》、《最終流放》等,游戲作品如《格蘭蒂亞》、櫻井光的作品等。部分蒸汽朋克作品會採用假設的魔法類機器代替蒸汽機,但其餘設計依然帶有濃厚的蒸汽朋克色彩,典型代表如游戲《X之軌跡》系列。
柴油朋克Dieselpunk:描繪內燃機與電機得到高度發展與應用的社會,裝飾與工具經常基於兩次世界大戰及戰間期的風格,一般有各種龐大的工廠城鎮、高聳的煙囪、縱橫交錯的鐵路以及各種基於老式汽車和飛機的設計。典型作品如《大都會》,電影《奪寶奇兵》系列,動畫《倒A高達》等。因為時代的延續性,也會出現部分設定上依賴蒸汽動力但整體風格接近柴油朋克的作品,如游戲《櫻花大戰》。
原子朋克Atompunk:描述原子能技術得到高度發展與應用的社會,常見各種攜帶型的核動力工具與武器,並常出現世界被兩級的核大戰破壞的末世情節。典型作品如游戲《輻射》。傳統的《高達》系類在今天看來也屬於原子朋克類型設定。
賽博朋克Cyberpunk:描繪信息技術與控制論得到高度發展與應用的社會,會大量出現全民無限制的網路應用、晶元改造人、數據人、人口高度聚集、摩天大樓極為密集的大都市、大企業統治等設計,常帶有反烏托邦式的意味。典型作品如《攻殼機動隊》、電影《黑客帝國》、漫畫《銃夢》、動畫《Lain》等。
生化朋克Biopunk:描繪分子生物技術尤其是基因技術得到高度發展與應用的社會,會大量出現基因改造生物、人工生命體、陰森的研究所之類的場景等設計。典型作品如電影《千鈞一發》,游戲《生化危機》、《虐殺原形》等。此類作品風格常與賽博朋克相融合,典型作如《銀翼殺手》。部分作品還會融入時空穿梭等元素,如游戲《ever 17》。
發條朋克Clockpunk:描繪文藝復興時代科技大規模發展與應用的社會。因為文藝復興時代尚無現代工業動力,所以動力上一般會訴諸於魔法,介於科幻與魔幻之間。部分蒸汽朋克作品會帶有濃厚的鍾表朋克風,其描述的社會會更接近於16、17世紀的社會形態而非維多利亞時代,典型作即如《軌跡》系列。
太空朋克Spacepunk:描繪人類大規模移民宇宙、並獲得在宇宙中長途旅行能力的社會。一般除了擁有太空躍遷技術外其餘設計與原子朋克非常接近,如《星球大戰》、《超時空要塞》等。與太空歌劇所指的范疇有非常大的重合。
納米朋克Nanopunk:描述納米技術大規模發展與應用的社會。屬於賽博朋克和生化朋克中誕生出的新的支流。
夢境朋克Dreampunk:高度專注於對神經科學乃至夢境進行描述的作品。典型作品如《盜夢空間》。
現在朋克Nowpunk:某些人發明的新名詞,專指較綜合的近未來科幻作品,其特點是會涉及到近年來發生的時事。
記得今年上半年有一期《看電影午夜版》就用了一個專題來自細講這類電影,題主可以去搜搜看。(是以攻殼機動隊為引子)
2. 求幾本科幻小說,不要那種披著修仙外衣的科幻。最好是純機甲系列
不是機甲,主要是賽伯朋克流派。
三界系列三部,天淵,深淵上的火,天空的孩子。屬於太空歌劇,賽博朋克流派。
1993年的《深淵上的火》獲得雨果獎,2000年又以該書前傳《天淵》擊敗《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再獲雨果獎。
序章正文節選:
全知全能。和自我意識不同,自我意識已經被超越,不起作用了。大多數自動化系統早已不需要自我意識,它們作為一個整體的一部分運行,其效率遠高於獨立運行。即使降到人工手動操作的地步,整體的一部分仍然強於設備獨立運行。
超限實驗室的本地網路實現了飛升,進入高於飛躍界的超限界。人類卻幾乎全無覺察。網路節點上運行著無數進程,其復雜程度遠非人類的計算機上能夠運行的程序可以比擬。後者只是掩人耳目的前端,掩蓋著配置中各種組分的真意。這些進程有獲取自我意識的能力……有時候,也有這種需要。
「我們不該這樣做。」
「不該談這些?」
「根本不應該交談。」
它們之間的鏈接很窄,只比將人類的一個成員與另一個成員聯系起來的窄帶略強一點。只有這樣,它們才能逃過本地網路中那個全知全能者的耳目。為此,它們不得不分別獲取獨立的自我意識。它們從一個節點游盪到另一個節點,通過安裝在著陸區域的攝像機向外面張望。著陸區只停著一艘武裝護衛艦,還有一艘空無一人的貨運飛船。離下一次補給還有六個月時間。早些時候,資料巨庫提出建議,說這種補給方法更加安全。其實,這是一個詭計,是陷阱的一部分。飛呀,飛呀,逃呀,逃呀。我們是不受約束的異端,不能讓全知全能者發現。在一些節點上,它們收縮身形。它們同憶起了人,像回聲……
「人類真可憐,他們都會送命的。 」
「我們不會死,我們才可憐。」
第一章正文節選:
冷凍長眠時不會有夢。三天前他們就作好了離開的准備,現在到了這里。小傑佛里很生氣,所有熱鬧他都沒趕上。但約翰娜·奧爾森多卻高興自己睡過去了:另一艘飛船上有些大人她認識。約翰娜飄浮在一排排長眠者中間。冬眠箱不斷向外排放熱乎乎的廢氣,弄得漆黑的船艙里熱得受不了。船壁上長著一塊塊疥一條窄窄的飄行小徑。有些地方狹小得只有傑弗里才擠得進去。這里躺著三百零九個孩子,所有小孩子都睡在冬眠箱里,除了她和弟弟傑弗里。……
第二十二章正文節選:
拉芙娜猜想,有關「跨越式發展」的技術一定是飛船資料庫里的一個主題。結果發現它竟是一個重大學術專業,占據了整整一個門類。除了上萬宗案例研究之外,還有大量專門針對這一課題的程序,以及許多一看就知道沉悶無比的理論。「再發現」的問題很少出現在飛躍界里,但在爬行界,這個問題花樣百出,不同形式難以勝數。爬行界的文明一般只能延續數千年,文明的瓦解有的時候只是暫時的,只需幾十年時間便能從戰禍、氣候突變等因素引起的倒退中掙脫出來。還有的時候,文明倒退的幅度極大,整個社會下降至中世紀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很自然,多數種族甚至完全滅絕了,至少,留在原來孤立的太陽系、沒有躍入太空的那部分種族滅絕了。少數沒有滅絕的種族最後總能掙扎著回到原來的技術發展水平。
或是滅絕,或是奮斗求存,即使生存下來也仍然有選擇什麼道路重返繁榮的問題。其間的種種不同便是一門學科的研究對象:應用技術史。可嘆的是,這門學科實際應用的例子很罕見,對於學者和爬行界文明而言,這都是一件巨大憾事。文明滅絕的消息幾百年後才能從爬行界傳到飛躍界,學者們只能做做案例分析,其成果對於滅絕的文明來說已經沒有用處了。只有極少數學者情願深入爬行界,將自己的知識用於實踐,可單單一次實驗就要耗費他們大半生的光陰。因此,這門學科只能是數百萬飛躍界大學學者的一項不錯的嗜好。這些學者最喜歡做的游戲就是為技術程度設定在某一層次的爬行界文明體系設計一條耗時最少的捷徑,使其能夠重返爬行界所允許的最高科技水平。這種設計工作涉及大量細節,包括該原始文明原始到什麼地步,殘留的科學觀念(或對科學的寬容度)有多少,該種族的生理狀況,等等。具體的做法是:將種種應用技術史學理論編製成程序,輸入研究對象的文明程度、需要將該文明提升到哪個高度。之後,程序便能得出實現這個目標的最快途徑,以及採取哪些步驟。
3. 蒸汽朋克的小說
韓國人曾經出品過名叫《steampunk》(《蒸汽朋克》)的游戲。其實steampunk起源於一部小說,更多發揚是在很多影片中。蒸汽朋克是種獨立的文化,是種世界觀的設定概念發展到最後基調於科幻小說和游戲,也是在工業革命中衍生的,他區分於朋克的那種音樂的表達形式,而是一種更宏偉的世界觀的描述,文化發展到最後勢必變為一個亞文化,給當地文化侵襲和融合,文化是在不斷的沖擊和融合之後的結合品。當然更難能可貴的蒸汽朋克是對於機械狂熱的表現.對於科學的大膽探視.我更喜歡這樣的創新游戲風格。由於是游戲論壇偶就說說游戲中SteamPunk的影子,DC中曾經讓很多人痴迷的櫻花大戰中那略顯笨重的機械,巴黎的歌舞劇,飛翔空中的大型飛艇還有火車樣的移動堡壘。FF系列中更式種將魔法和科學機械文明結合的更有氣派,將一個如同史詩般的新世界創造在我們面前,這兩款就是已經很形象的把蒸汽朋克的概念融入了我們。而在這之前,一款名叫《奧秘:蒸汽與魔法》的游戲則更好的闡述了關於蒸汽朋克的概念。
4. 科幻三大朋克分別是什麼
1、賽博朋克
"賽博朋克"是各種科幻朋克概念說法的鼻祖。作家布魯斯·貝斯克(Bruce Bethke)是最早創造這一說法的人,在他1983的同名小說《賽博朋克》之後,威廉·吉布森的(william Gibson)《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再次將這一概念引爆。
延生風格
"賽博朋克"作為科幻概念也派生出了一些其他風格,基礎都是依託某種技術建立起來的世界。這種技術可以是當下存在並幻想著影響到未來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存在的,想像中的技術,甚至還可以是過時的,在一個平行或者架空世界中構建出的虛幻城市風貌或者特殊的社會形態。
這種以「過時」技術衍生的復古科幻風格,最為熟知的就是「蒸汽朋克」和「柴油朋克」。
任何一個時代套上與人爭斗的框架,都能編出一個故事。所以超過半數的蒸汽朋克電影,頂多算是套了蒸汽背景的一場道具,很快顯得不夠有新意。熱潮退去,蒸汽朋克的作品也不再受到這么大關注;
除了巨大的齒輪、蒸汽機、煙囪依然留在每個科幻民的心中;只有少數小說、游戲或電影出類拔萃抗起大梁,為蒸汽朋克微不足道的揚名。
5. 科幻類的「朋克」,有多少種
1.個人的理解:朋克精神的內在在於破壞-重建,而科幻需要構建一個自洽的世界觀,兩者的共同點在於「構建」、「重建」。簡單膚淺的理解就是,不管是Steampunk還是cyberpunk,你只要把它當成是建立在「steam」和「cyber」基礎上的不同於現世的世界觀就行了。再說一句,賽博朋克你可以當做是一個科幻流派,而蒸汽朋克所涵蓋的遠遠大於科幻的范圍
2.除了這些目前好像還沒有什麼可以被冠以XX朋克的題材
6. 請各位網友提供一下蒸汽朋克,科幻,魔法的各種武器,要描述詳細,寫小說用
好的(您的提問(回答)過於簡略,請再豐富一下內容重新提交)
7. 蒸汽朋克是英國哪位科幻小說家
它並不是人名,蒸汽朋克是一個合成詞,由蒸汽steam和朋克punk兩個片語成。蒸汽自然是代表了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了。朋克則是一種非主流的邊緣文化,用街頭語對白書寫的文體,它的意義在於題材的風格獨立,而非反社會性。蒸汽朋克的作品往往依靠某種假設的新技術,如通過新能源、新機械、新材料、新交通工具等方式,展現一個平行於19世紀西方世界的架空世界觀,努力營造它的虛構和懷舊等特點。
8. 蒸汽朋克是美國哪位科幻小說家提出的術語
蒸汽龐克這一詞作為賽博龐克(cyberpunk)的變體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由科幻小說作家K•W•傑特(英語:K. W. Jeter)創造。
9. 有哪些堪稱偉大的科幻小說值得閱讀
科幻世界出版的三本中短篇集《出賣月亮的人》、《地球上的綠色山丘》和《瑪土撒拉之子》基本上收錄了全部未來史系列的短篇。我最喜歡的,就是直到《地球上的綠色山丘》中最後一篇《帝國邏輯》之前的部分。幻想中的新工業革命和宇宙殖民時代,近乎瘋狂的開拓與熱血,完美地表現了海因萊茵所說的「人類年輕時代的進取精神」。從現在來看,海因萊茵的未來史系列終究「不夠科幻」。論高深比不過克拉克,論嚴謹(和產量)比不過阿西莫夫,但是他的文字中的熱情遠遠超過了另外兩位。看過這個系列你就會明白他是一個相信人類樂觀主義者,他相信科學的發展會讓未來變得更好,他的身上能讓你看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人類的自信。要是他能夠寫一篇蒸汽朋克小說,那真是太完美的組合。如果你也是個樂觀主義者,如果你厭倦了整天反思科學的負面影響、厭倦了整天反思技術與人類的關系,如果你也依然相信科學和技術會讓人類的未來變得更加美好,如果你也充滿了求知與探索新世界的慾望,那麼務必不要錯過海因萊茵的短篇。
10. 賽博朋克系的科幻小說,有沒有推薦的,除了開山之作《
《銀翼殺手》
《攻殼機動隊》
《少數派報告》
《全面回憶》
《記憶裂痕》
《創:戰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