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科幻小說藝術特色分析
⑴ 科幻小說的特點有哪些
科幻小說最大的特徵就在於,它賦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極大可能,甚至有些「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後,的確在科學上成為了現實。因此,科幻小說就具有了某種前所未有的「預言性」。
在哲學主題上來說,科幻小說和人類上古的神話傳說有著相似的精神基礎,即對人類與宇宙關系的解釋、人類社會未來命運的關注與猜測。在文學譜繫上,浪漫主義的文學傳統應該是科幻小說最早的文學母體。早期的科幻小說往往帶有恐怖小說、冒險小說或奇幻小說的痕跡。
(1)兒童科幻小說藝術特色分析擴展閱讀
科幻小說代表著一種「開放的系統」,它不受傳統社會思想的束縛,可以無拘無束地探討各種各樣的社會概念和科學概念。當然,對科幻小說是不是「開放的系統」一直存在著爭論,但科幻小說是充滿了不同的種族、不同的生命、不同的社會和變化多端的不同的環境,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它們為科幻小說的形式和內容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
因此麥克因泰爾說科幻小說「是最有價值的文學方式」,「科幻作家正開始挖掘科幻小說無限的可能性,生產出文學領域里最激動人心的作品」。
因此我們讀當代西方的科幻小說,必須擺脫傳統的閱讀方式,充分馳騁自己的想像,因為科幻小說本身就是與現實拉開距離的「陌生化」的作品,而西方現實又是我們感到陌生的現實。換句話說,西方當代科幻小說是與我們拉開雙重距離的作品,以傳統的閱讀方式想像,很難理解其絕妙之處和真正的意義。
⑵ 分析科幻電影的藝術特色
一個虛構的、但原則上是可能產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戲劇性事件 。
⑶ 科幻小說有哪些特點為何作品少見
科幻小說特點:
1.科學性
2.預見性
3.故事性
科幻小說不同於其他的小說,其中有很重的知識性,並不是說有想像力有文采就可以了,小說的內容要有科學方面的知識。
這類小說難寫也難有人才,懂文學的作者很多,懂科學的作者卻極少,想要寫好寫出有實力的科幻小說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要求作者本身對科學方面的事物了解的相當豐富,再加上文學才華,才能寫出有含金量的科幻小說。反之,沒含金量的科幻小說,就會成為一本爛書,根本得不到專業人士的認可。再加上此類書不是十分普及,讀者群也不是很大,與科幻小說相比,魔幻、奇幻、玄幻等書選擇多,也受讀者喜歡,書商就不太願意選擇科幻。所以,就導致科幻小說冷場面,寫得少,出得少,看得少。
⑷ 小說的藝術特色評析
如果要分析小說文學所獨有的藝術特色,首先就是要弄清楚小說的含義與概念,也就是要搞明白什麼是小說——小說就是通過塑造人物、敘述故事、描寫環境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的一種文學體裁。 小說是作者對社會生活進行藝術概括,通過敘述人的語言來描繪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開作品主題,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從而藝術的反映和表現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眾所周知,小說有三個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而在這三要素之中,重中之重就是描寫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人物,我們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作出來的,他不同於真人真事,正所謂「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時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在環境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而自然環境的描寫也是不可馬虎的。如此而來,簡單地說,小說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
永遠要記住,「虛構性」,是小說的本質。小說要塑造人物,而塑造的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為模特兒,綜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跡,正如如魯迅所說:「人物的模特兒,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
下面來說說小說的幾個常用技巧。
1.「橫切懸念,倒敘事件」法:這是指作者為避免平鋪直敘,在小說首段就設置提挈全篇、籠罩全文的懸念,故意給讀者造成疑團,以激起讀者產生興趣讀下去的一種手段。也是一種很普遍很流行的文學方法
2.「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相信你應該知道卓別林,世界藝術大師卓別林有一句名言:「我總是力圖以新的方法來創造意想不到的東西。假如我相信觀眾預料我會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輛馬車去。」這就告訴我們,創作結構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這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所敘述的情節,必須在情理之中。所謂情理之中,是指這種「出其不意」,與小說中人物性格的發展合拍,合乎客觀規律,合乎生活邏輯。它不是荒誕的,不是臆造的。既曲折離奇,又理所當然。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就是最佳的佐證。
3.「淡化情節,形散神聚」法:這種創作法,從表面看,沒有出其不意的情節,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而且平鋪直敘,一直 是淡淡的氣氛。但是,在這平鋪直敘中,帶有涌襲心靈的感情;在這淡淡的凄涼中,帶有一種說不出的人生韻味,常常是「無情」更有情,無聲勝有聲。
4.「一箭雙雕,一點兩面」法:作者在寫小說中,似導戲的導演,常常讓舞台上的角色拿這樣或那樣的道具。好導演會利用 這個「道具」,不只讓一個角色,而使許多角色與這個「道具」有關系;不只讓一方,而是讓矛盾的雙方都與這個「道具」打交道。這樣,就可以從這個「道具」身上挖掘人物心靈世 界,揭露生活本質,完成作者在這發現上的美學思想。
5.「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小說作者要學會在生活中發現偶然中隱藏著的必然性,學會在寫小說時運用這種偶然中的必然性。它能引發讀者尋根盤底地、津津有味地追讀下去,而且能揭示生活中不易發現的本質意義。這里要舉例,法國小說《項鏈》的作者莫泊桑,對此技巧就運用得非常漂亮。故事是這樣的:小 職員的妻子路瓦裁夫人為了得人歡心,被人艷羨,在准備參加一個上流社會的晚會時,向她 的女友借了串項鏈配戴。當晚,這項鏈加上她的美貌,確實讓她出了風頭。不料,樂極生悲 ,在歸途上她竟丟失了項鏈。為了賠償這項鏈,她不得不承受經濟上的壓力。經過十年艱苦 努力,她和丈夫還清了因買項鏈所欠的債。誰知待她剛還完債,便發現她原來借的項鏈是假 的。真是一夜風頭得到的是十年辛酸,片刻虛榮換來的是半生痛苦。這「借項鏈」——「失項鏈」——「賠項鏈」——「還項鏈債務」——「發現項鏈是假玩意」的一系列情節,節節都隱蔽著「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讀來引人入勝,又發人深省。
6.「欲揚先抑」和「欲抑先揚」法:這種創作技巧是,作者把自己准備著力表現的人物,不妨先壓一壓,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頭,先縮一縮。這樣,擊出去,更有力;而准備貶低的人物,則不妨先讓他「威風威風」,然後,讓他從「威風嶺」上掉下來,便「摔」得更慘。
⑸ 科幻小說的特點
在文學中,奇幻小說這種小說形式包括了長篇小說、短篇小說、角色扮演游戲和電影,依文化背景可區分為東方奇幻小說與西方奇幻小說,故事結構多半以神話與宗教以及古老傳說為設定,因而具有其獨特之世界觀。典型的奇幻小說大都發生在與地球迥然不同的世界中,充滿了神話生物和魔法力量。奇幻小說這種體裁與科幻小說與恐怖小說既有聯系,又有不同。這三種體裁起重要作用的都是幻想成分,都以現實為基礎或者推測現實曾經怎樣、應當怎樣。奇幻小說的特點是魔法、勇敢的騎士、不幸的少女、虛構生物和探索。奇幻小說有悠久、卓越的歷史,起源自希臘神話和羅馬神話(特別是荷馬的奧德賽)、其他史詩如貝奧武甫、和中世紀浪漫文學的廣泛基礎。亞瑟王的傳說是當代奇幻小說的另一個先驅,充滿了大量的魔法、劍術、浪漫和輪廓鮮明的道德問題。與科幻小說不同之處,在於奇幻小說之背景,通常較偏向非百分之百理性或是不可預測的世界結構上(內容多有魔法、劍、神、惡魔、先知),以時間序區分,奇幻小說較偏向過去也就是歷史中尋求背景依據或是相似,而科幻小說則會偏向現有科技的延續,強化及加強想像。
62
5 贊賞
⑹ 簡述兒童科學文藝的特點
兒童科學文藝是一種體裁多樣的文學門類,各種體裁都有自己的具體要求。但它們畢竟都是用文學的形式來表現科學內容、給小讀者以啟迪和教育的。因此,它們還是有共同特徵的。
一、嚴格的科學性 00兒童科學文藝的科學性,指兒童科學文藝以科學實驗為依據,揭示事物的本質,並符合事物之間相互作用之規律的特性。它要介紹科學知識,向孩子們傳播普通的科學道理,以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使他們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作用,認識人類征服自然、掌握科學的艱難過程和偉大力量,為他們今後叩開科學的大門、走進科學的殿堂作準備。因此,兒童科學文藝涉及到的科學知識要准確無誤。而嚴格的科學性,也就成了兒童科學文藝最顯著的特點。即使是科幻小說,也是如此。因為嚴格的科學性不僅是兒童科幻小說藝術真實的保證,也是對它與一般幻想小說、荒誕小說進行界定的基準。就此而言,嚴格的科學性是科學文藝的靈魂。如果一篇兒童科學文藝的知識內容是錯誤的,就必然會帶來極壞的影響。 00科學文藝作品反映科學內容一是量大,任何一篇科學文藝作品都有使人能覺察出來的科學內容,即使那些以表現社會生活為重點、注意思想意義的「軟科幻派」的小說,也離不開相應分量的科學內容的支持。如威爾斯的《隱身人》是揭露資本主義社會丑惡的人際關系的,但這種揭露卻是建立在幻想的科學發明——「隱身術」基礎之上的。二是面廣,由於科學本身的范圍十分廣泛,所以科學文藝所表達的科學知識的范圍也十分廣泛。真可謂從小到大,從古到今,從天上到地下,從高山到海洋,包羅萬象,無所不有,不僅涉及了自然科學的六大基礎學科,也涉及了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三是不濫,科學內容都是嚴密、准確、真實的,都要言之有理、論之有據,即使是幻想的科學內容,也絕不能憑空想像,胡說八道。 00二、生動的文學性 00兒童科學文藝既然進入文學之林,就要具有文學藝術的特徵。文學性是宣傳科學知識的良好手段,它幫助作者將科學本身的奇妙和動人之處展示在小讀者面前,或者將一些抽象的概念變成具體的形象,將一些枯燥呆板的事物說得生動有趣,將一些深奧難懂的道理說得淺顯明白,讓小讀者在樂趣中獲得知識,激發其探求世界奧秘的興致。高士其說:「科學文藝……失去了文藝性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他十分重視作品的藝術表現。有人以吃菜作比喻:我們為了取得營養而去吃一盤菜,如果這盤菜看上去顏色鮮美,聞一聞,氣味芬芳,吃起來,味道可口,那當然就更能刺激食慾,促進消化了。 00科學本身就是很美很誘人的,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枯燥呆板。如:低溫世界裡,液態的水銀柱可以變成堅實的硬棍,能像釘子一樣釘入木頭中;鮮花在液態空氣里浸過後,能變得像玻璃一樣脆,搖動起來叮當作響;非洲的避役可以隨環境變換自身的顏色,時黑、時綠、時紅、時黃;還有蜜蜂、螞蟻的群居生活,植物王國的「婚配」狀況,原子內部的秘密,天外的來客,生命的冷藏等等。生動的文學性就是要以活潑的形象、耐人尋味的巧妙構思、生動的描繪,使科學自身的美得到開掘,得到完美的表現。作家要善於從眾多的科學知識中精心選擇,並有效地調動各種文學手段,把科學知識有聲有色地奉獻給小讀者。 00文學性的高低,往往是兒童科學文藝作品質量、價值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大力提高作品的藝術性,是當前兒童科學文藝創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00三、鮮明的思想性 00科學是人類意志和智慧的結晶,描寫科學的現在和未來,必然表現出科學家的高貴品質、思想傾向和科學造福於人類的種種奇跡,從而賦於作品以深刻的思想意義。它或者表現一種哲理(如科學童話《小蝌蚪找媽媽》),或者贊揚一種事物(如科學小品《祝螳螂南行》),或者頌揚一種精神(如科幻小說《和平的夢》)。正如伊林在《論兒童科學讀物》中所說的那樣:「我們對兒童科學讀物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它的教育意義是什麼?是吸引小讀者關心科學,還是使小讀者厭棄科學?它是否能夠幫助他們建立人生觀?是否能教會他們思考和工作?總之,它是否能促進少年讀者的成長和發展。」 00優秀的科學文藝作品都有鮮明的主題,把深刻的思想寓於科學內容之中。如葉永烈的《圓圓和方方》,講的雖是方形和圓形的幾何知識,主題卻在教育少年兒童要團結,不要互相瞧不起。 00不過,我們的思路還要更開闊一些,我們要從廣義來理解「思想性」。科學和迷信、真理和謬誤是矛盾對立的,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說」與教會的神造說是對立的。堅持了科學真理,就破除了迷信謬誤;宣傳了「日心說」,就破除了宗教邪說;揭示了客觀規律,就宣傳了唯物主義。從這個意義講,一切科學文藝作品都具有鮮明的思想性。莫克的《花叢中的流星》,雖只是介紹生長在南美洲的世界上最小的一種鳥——蜂鳥的體態、生活習性、飛行速度、對人類的作用等有關知識,但不能說它沒有思想性。 00科學文藝的思想性並非是外加的政治說教,也不是簡單地聯系時事,而是密切結合科學內容來表達,並貫穿於科學性之中。作者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深入地分析所描述的題材,從中加以開掘。在這方面,伊林是一個典範。他的《幾點鍾》、《黑白》等作品,不僅形象地描繪了計時工具和書的歷史,講述了它們演變過程中種種有趣的故事,而且讓孩子們看到了社會的進化,聽到了人類歷史前進的腳步聲。 00兒童科學文藝的科學性、文學性和思想性,是有機結合、水乳交融的整體,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它們。
⑺ 科幻小說的主要特點是什麼和什麼
科學性2.預見性3.故事性科幻小說不同於其他的小說,其中有很重的知識來性,並不是說有想像力有文采就可以了,小說的內容要有科學方面的知識。這類小說難寫也難有人才,懂文學的作者很多,懂科學的作者卻極少,想要寫好寫出有實力的科自幻小說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要求作者本身對科學方面的事物了解的相當豐富,再加上文學才華,才能寫出有含金量的科幻小說。反之,沒含金量的科幻小說,就會成為一本爛書,根本得不到專業人士的認可。再加上此類書不是十分普及,讀者群也不是很大,與科幻小說相比,魔幻、奇幻、玄幻等書選擇多,也受讀者喜歡,書商就不太願意選擇科幻。所以,就導致科幻小說冷場面,寫得少,出得少,看得少。
編輯於 2020-04-23
查看全部7個回答
報刊雜志排行榜_雜志首頁
根據文中提到的科幻小說為您推薦
訂報刊雜志排行榜訂閱上雜志鋪,數千種雜志低至3折起,全網低價,快遞配送一站式訂閱平台,雜志訂閱服務專家 方便,省心!
成都郵征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告
免費閱讀小說,咪咕閱讀免費閱讀平台
根據文中提到的科幻小說為您推薦
免費閱讀小說-下載咪咕閱讀APP,熱門小說大全,大神新書首發等你來看!海量資源獨家首發,小說/漫畫,聽書,多種精彩不錯過!
migu.cn廣告
科幻小說的主要特點是什麼和什麼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極速提問
動物樂園 正在咨詢一個寵物問題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聽小說_拼多多鉅惠_暢享底價1元起!
正品低價_品質保障_極速發貨_輕松購物_拼多多,新電商開創者,拼著買,才便宜。
⑻ 科幻小說的寫作特色
你是想要寫作指導還是俗套橋段集?
下面是寫作指導,正統奇幻的,不是網路上流行的垃圾小說的。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⑼ 求科幻小說的特點
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一般認為英國詩人雪萊之妻瑪麗·雪萊(1797--1851)的《弗蘭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法國作家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我國高士其等也寫過不少優秀科幻小說。
中文最早也有譯作科學小說。雖然從科幻史的角度來看,暫時還沒有一個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認的定義標准。在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一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是這樣的:「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這時響起了敲門聲······」可以說,這比一個精確的定義更能概括科幻小說的特質。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布哈伊·哈桑曾說:「科幻小說可能在哲學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簡單的,在美學上是有些主觀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觸及了人類集體夢想的神經中樞,解放出我們人類這具機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科幻小說也是通俗小說的一種,與一般的傳統小說不同,其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但它又是一種文藝創作,並不擔負著傳播科學知識的任務。
從抒寫幻想的方式來看,它應歸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范疇。一些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小說,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小說里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如潛水艇、機器人、宇宙航行等。
在網路里有~~~~~~~~~~~~~~~~~~~~~~~~~~~~~~~~~~~~~~~~~~~~~~~~~~~
求採納!~~~~~~~~~~~~~~~~~~~~~~~~~~~~~
⑽ 兒童科學文藝的特徵
兒童科學文藝是一種體裁多樣的文學門類,各種體裁都有自己的具體要求。但它們畢竟都是用文學的形式來表現科學內容、給小讀者以啟迪和教育的。因此,它們還是有共同特徵的。 兒童科學文藝的科學性,指兒童科學文藝以科學實驗為依據,揭示事物的本質,並符合事物之間相互作用之規律的特性。它要介紹科學知識,向孩子們傳播普通的科學道理,以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使他們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作用,認識人類征服自然、掌握科學的艱難過程和偉大力量,為他們今後叩開科學的大門、走進科學的殿堂作準備。因此,兒童科學文藝涉及到的科學知識要准確無誤。而嚴格的科學性,也就成了兒童科學文藝最顯著的特點。即使是科幻小說,也是如此。因為嚴格的科學性不僅是兒童科幻小說藝術真實的保證,也是對它與一般幻想小說、荒誕小說進行界定的基準。就此而言,嚴格的科學性是科學文藝的靈魂。如果一篇兒童科學文藝的知識內容是錯誤的,就必然會帶來極壞的影響。
科學文藝作品反映科學內容一是量大,任何一篇科學文藝作品都有使人能覺察出來的科學內容,即使那些以表現社會生活為重點、注意思想意義的「軟科幻派」的小說,也離不開相應分量的科學內容的支持。如威爾斯的《隱身人》是揭露資本主義社會丑惡的人際關系的,但這種揭露卻是建立在幻想的科學發明——「隱身術」基礎之上的。二是面廣,由於科學本身的范圍十分廣泛,所以科學文藝所表達的科學知識的范圍也十分廣泛。真可謂從小到大,從古到今,從天上到地下,從高山到海洋,包羅萬象,無所不有,不僅涉及了自然科學的六大基礎學科,也涉及了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三是不濫,科學內容都是嚴密、准確、真實的,都要言之有理、論之有據,即使是幻想的科學內容,也絕不能憑空想像,胡說八道。 兒童科學文藝既然進入文學之林,就要具有文學藝術的特徵。文學性是宣傳科學知識的良好手段,它幫助作者將科學本身的奇妙和動人之處展示在小讀者面前,或者將一些抽象的概念變成具體的形象,將一些枯燥呆板的事物說得生動有趣,將一些深奧難懂的道理說得淺顯明白,讓小讀者在樂趣中獲得知識,激發其探求世界奧秘的興致。高士其說:「科學文藝……失去了文藝性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他十分重視作品的藝術表現。有人以吃菜作比喻:我們為了取得營養而去吃一盤菜,如果這盤菜看上去顏色鮮美,聞一聞,氣味芬芳,吃起來,味道可口,那當然就更能刺激食慾,促進消化了。
科學本身就是很美很誘人的,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枯燥呆板。如:低溫世界裡,液態的水銀柱可以變成堅實的硬棍,能像釘子一樣釘入木頭中;鮮花在液態空氣里浸過後,能變得像玻璃一樣脆,搖動起來叮當作響;非洲的避役可以隨環境變換自身的顏色,時黑、時綠、時紅、時黃;還有蜜蜂、螞蟻的群居生活,植物王國的「婚配」狀況,原子內部的秘密,天外的來客,生命的冷藏等等。生動的文學性就是要以活潑的形象、耐人尋味的巧妙構思、生動的描繪,使科學自身的美得到開掘,得到完美的表現。作家要善於從眾多的科學知識中精心選擇,並有效地調動各種文學手段,把科學知識有聲有色地奉獻給小讀者。
文學性的高低,往往是兒童科學文藝作品質量、價值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大力提高作品的藝術性,是當前兒童科學文藝創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科學是人類意志和智慧的結晶,描寫科學的現在和未來,必然表現出科學家的高貴品質、思想傾向和科學造福於人類的種種奇跡,從而賦於作品以深刻的思想意義。它或者表現一種哲理(如科學童話《小蝌蚪找媽媽》),或者贊揚一種事物(如科學小品《祝螳螂南行》),或者頌揚一種精神(如科幻小說《和平的夢》)。正如伊林在《論兒童科學讀物》中所說的那樣:「我們對兒童科學讀物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它的教育意義是什麼?是吸引小讀者關心科學,還是使小讀者厭棄科學?它是否能夠幫助他們建立人生觀?是否能教會他們思考和工作?總之,它是否能促進少年讀者的成長和發展。」
優秀的科學文藝作品都有鮮明的主題,把深刻的思想寓於科學內容之中。如葉永烈的《圓圓和方方》,講的雖是方形和圓形的幾何知識,主題卻在教育少年兒童要團結,不要互相瞧不起。
不過,我們的思路還要更開闊一些,我們要從廣義來理解「思想性」。科學和迷信、真理和謬誤是矛盾對立的,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說」與教會的神造說是對立的。堅持了科學真理,就破除了迷信謬誤;宣傳了「日心說」,就破除了宗教邪說;揭示了客觀規律,就宣傳了唯物主義。從這個意義講,一切科學文藝作品都具有鮮明的思想性。莫克的《花叢中的流星》,雖只是介紹生長在南美洲的世界上最小的一種鳥——蜂鳥的體態、生活習性、飛行速度、對人類的作用等有關知識,但不能說它沒有思想性。
科學文藝的思想性並非是外加的政治說教,也不是簡單地聯系時事,而是密切結合科學內容來表達,並貫穿於科學性之中。作者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深入地分析所描述的題材,從中加以開掘。在這方面,伊林是一個典範。他的《幾點鍾》、《黑白》等作品,不僅形象地描繪了計時工具和書的歷史,講述了它們演變過程中種種有趣的故事,而且讓孩子們看到了社會的進化,聽到了人類歷史前進的腳步聲。
兒童科學文藝的科學性、文學性和思想性,是有機結合、水乳交融的整體,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