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光環
Ⅰ 光暈小說
一、它是埃里克創作的很有影響力的一套科幻系列小說,到目前為止一共七部。
二、詳解如下:
1、主要內容介紹:
遙遠的未來,人類進入了宇宙時代。由於人口過剩等問題,地球上的居民不得不前往宇宙深處開拓新的殖民地。隨著超光速引擎投入了實際應用,跨越星際的時間大大縮短了,人們終於可以自由來往於星際間。 依照太空史詩的慣例,通常這時候就該有一幫強大而極具威脅的外星入侵者侵入地球,勇敢地衛士們為了地球的生存奮起戰斗......
2、《光暈》七部小說具體的名稱:
《光環1:致遠星的淪陷》
《光環2:洪魔》
《光環3:初次反擊》
《光環4:光暈·奧星的幽靈》
《光環5:豐饒星戰役》
《光環6: 科爾協議》
《光環7:進化》。
3、具有代表性的前三部的具體內容介紹:
(1)《致遠星的淪陷》:
人類進入宇宙殖民時代後,與強大而好戰的聖約人遭遇,聖約人宣稱人類褻瀆了他們的信仰,對人類發動了全面戰爭。
很早以前,人類就在進行一個絕密軍事計劃——「斯巴達II」。該計劃培育了數十名基因強化戰士,這些超級生化士兵裝備著配有人工智慧的能量盔甲,戰鬥力之強超出想像。戰爭爆發後,以約翰-117為首的超級戰士們被投入戰場,果然所向披靡。
然而這支小小的「超人」特種部隊畢竟無法挽回人類在太空戰場上的慘敗。在聖約人的瘋狂進攻下,人類的殖民地接連淪陷了。當致遠星這個重要軍事要塞陷落之時,人類最優秀的艦長指揮秋之柱號巡洋艦帶著約翰-117逃出生天,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星系,在這里,他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神秘環狀天體——光暈…
(2)《洪魔》:
在與聖約人的戰爭中逃出來秋之柱號巡洋艦降落到了神秘的巨大環狀天體「光暈」上。聖約人的追兵緊跟著奔襲而來,俘獲了秋之柱號巡洋艦的艦長。
秋之柱號巡洋艦上惟一的一名超級生化戰士約翰-117,在105空降師的傘兵們協助下,左沖右突,四處游擊,伺機從聖約人手中救回艦長。雙方殺得難解難分,卻全然不知可稱為生命公敵的夢魘——洪魔,同樣沉睡在這個不祥世界中。洪魔是一種寄生生物,它能通過感染,控制任何滿足其寄宿條件的智慧生物。一旦它從禁錮中獲得解放,可怕的浩劫將在全宇宙肆虐。這個巨大的光暈就是一個先進外星種族專為禁錮洪魔所建造的。為使宇宙蒼生免遭洪魔荼毒,約翰-117隻身殺向光暈的核心控制機構……
(3)《初次反擊》 :
摧毀光暈後,從光暈上成功出逃的約翰-117,盡力收攏被打散的人類殘余部隊,力圖回到地球。
而致遠星也並未被聖約人徹底摧毀,約翰-117的部下大多還活著。這是因為致遠星上有著聖約人渴望得到的光暈建造者所留下的「聖物」。
約翰-117超人一般永不停息地戰斗著,居然成功搶奪了一艘敵艦殺回致遠星,救下了自己那些已奪得「聖物」的部下。然而在逃回地球的過程中,他們發現聖約人竟集結了約五百艘戰艦的龐大艦隊,意欲進攻地球!地球的命運已經危如累卵……
Ⅱ 光暈編年史的光暈系列小說
《光暈:致遠星的淪陷》
作者:埃里克·尼倫德
內容簡介:人類進入宇宙殖民時代後,與強大而好戰的星盟遭遇,星盟宣稱人類褻瀆了他們的信仰,對人類發動了全面戰爭。早在26世紀初,聯合國太空指揮部(UNSC)就在進行一個絕密軍事計劃——「斯巴達II」。該計劃旨在培育超級士兵來鎮壓遠地殖民地的人類叛軍,這些「斯巴達戰士」在6歲時就被從他們的家庭拐走,送抵致遠星進行軍事訓練。他們在12歲時接受基因改造,擁有高於正常人數倍的骨密度、肌肉密度和反應速度,首次行動就成功抓獲叛軍首領羅伯特·華茨上校。人類-星盟戰爭爆發後,以約翰-117(即士官長)為首的斯巴達戰士們被投入戰場,並在地面戰斗中所向披靡。然而,小規模的地面戰勝利無法挽回人類在太空戰場上的慘敗。在星盟的瘋狂進攻下,人類的殖民地接連淪陷了。當致遠星這個重要軍事要塞陷落之時,雅各布·凱斯艦長指揮「秋風之墩」號巡洋艦進行隨機躍遷,來到了陌生的星系。在這里,他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神秘環狀天體——光環……
《光暈:洪魔》
作者:威廉·C·迪茨
「秋風之墩」號巡洋艦在與星盟的戰斗中逃脫後,迫降在神秘的巨大環狀天體「光環」上。星盟的追兵緊跟著奔襲而來,俘獲了「秋風之墩」號巡洋艦的凱斯艦長。「秋風之墩」號巡洋艦上惟一的一名斯巴達戰士約翰-117在陸戰隊員們的協助下,左沖右突,四處游擊,伺機從星盟手中救回艦長。雙方殺得難解難分,卻全然不知可稱「生命公敵」的洪魔同樣沉睡在這個不祥世界中。洪魔是一種寄生生物,它能通過感染,控制任何滿足其寄宿條件的智慧生物。一旦它從禁錮中獲得解放,可怕的浩劫將在全宇宙肆虐。這個巨大的光環就是先行者為了消滅銀河系半徑內洪魔的宿主並保留活體生物所建造的。發現了洪魔的危險所在,約翰隻身殺向光環的「心臟」……
《光暈:初次反擊》
作者:埃里克·尼倫德
摧毀光環後,從光環上成功出逃的士官長在星系內偶然發現與自己一樣成功逃出的倖存UNSC士兵。在他們和人工智慧科塔娜的幫助下士官長奪取了星盟旗艦「至上正義」號並成功躍遷。而致遠星也並未被星盟徹底摧毀,紅隊的一些斯巴達戰士也仍然活著——因為致遠星上有著星盟渴望得到的先行者所留下的「聖物」。士官長帶領約翰遜上士和勒克萊爾下士乘運輸機飛抵致遠星表面,與丹佛斯·維特康中將聯絡,並救下了自己那些已奪得「聖物」的斯巴達隊友和哈爾茜博士。然而在逃回地球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星盟竟集結了約五百艘戰艦的龐大艦隊,意欲進攻地球!地球的命運已經危如累卵……
《光暈:瑪瑙星的幽靈》
作者:埃里克·尼倫德
瑪瑙星是先行者在光環環帶之外的創造的另一個星球。按先行者的設計,7座光環環帶是「劍」,瑪瑙星是「盾」。「劍」的作用如前幾部所述,目標是啟動後毀滅全銀河系所有碳基生命;盾世界的作用是,啟動後創建一個封閉的遷越空間,內部有完整的生態系統,供先行者躲避「劍」的威能。 斯巴達二期戰士科特-051受到海軍情報局(ONI)的命令在瑪瑙星上訓練斯巴達三期戰士,訓練出的阿爾法連和貝塔連戰績卓越,但相繼在高危行動中陣亡,貝塔連只剩下湯姆-B292和露西-B091二人。在伽瑪連三支小隊進行最高榮譽訓練期間,盾世界隨光環07環帶的啟動而觸發倒計時機制,釋放出的聖堂防衛者無人機中斷了訓練。哈爾茜博士帶著斯巴達戰士凱莉-087、弗萊德-104帶領藍隊先後來到瑪瑙星,協助哈爾茜博士尋找先行者科技。精英艦長沃羅也從光環07環帶的混戰中脫身,受到總指揮官塞坦的委任率領艦隊前往瑪瑙星,希望搶先於斯巴達戰士得到先行者科技。一場大戰就此展開,但幕後,哈爾茜博士所謂的「先行者科技」則實際是為了斯巴達戰士們的生存。《光暈:豐饒星戰役》
作者:約瑟夫·史達頓
豐饒星是遠地殖民地中最遙遠的一個,盡管大小僅為地球的三分之一,但這里的土地卻非常肥沃,為其它20餘個殖民地提供糧食補給。ONI注意到豐饒星前往頌歌星人類貨船的神秘失蹤事件,並懷疑是叛軍所為。海軍情報部從前線調回約翰遜上士和拜仁上士前往豐饒星,以訓練民兵的借口觀察動向。豐饒星上空,一艘星盟豺狼傳教艦正在搜尋他們所朝拜的古老種族先行者遺留下的遺跡。他們吃驚地發現用來搜索先行者遺跡的導航儀表(先行者聖光指引器的復製品)上顯示豐饒星上有數以十萬計的先行者遺跡。一名叫做達達布的野豬獸教會助祭警覺地注意到貪婪的豺狼想要在上報這項發現前攻佔一艘啟航的人類貨船,並將其中的遺跡據為己有。然而豺狼部隊沒有想到這艘貨船是人類設下的圍剿叛軍的陷阱,上面載有約翰遜和拜仁。豺狼部隊突入人類貨船後,遭到兩位上士的埋伏,傳教艦也在約翰遜突入其中後被豺狼艦長炸毀,只有達達布和他的星盟工程師好友「稍輕一些」乘坐救生艙僥幸逃生。這次交火代表著人類與星盟的首次交鋒,同時也令人類意識到他們面臨著新的敵人。
《光暈:科爾協議》
作者:托比亞·S·巴凱爾
講述「仲夏之夜」號護衛艦及斯巴達灰隊、雅各布·凱斯等人調查一個被稱為「亂石」的叛軍殖民地的故事。「亂石」擁有斷層躍遷裝置,星盟的豺狼人試圖與他們交易,用帶有人類瞄具的星盟武器進行交換。「亂石」的居民也不滿地球政府的統治,甚至一度想加入星盟。星盟高層察覺到這個異常情況,派精英狂熱者提爾』瓦達米前來調查。故事的最後「亂石」部分撲向一顆富含甲烷、被星盟用來培養野豬獸的小行星並毀滅,而「仲夏之夜」號護衛艦帶領「亂石」和其中的人類成功回到UNSC前哨行星。
《光暈:進化》
由多位歐美知名科幻小說創作者所創作的中短篇小說組成,其中包括埃里克·尼倫德、凱倫·查維斯和托比亞·S·巴凱爾,以及弗蘭克·歐·康納與凱文·格雷斯在內的光環系列劇情構造者,因此本書最大程度地還原了《光環》深邃的世界觀。作為一部中短篇合集,《光環 進化》從多方面為玩家和光環系列的劇情愛好者揭示了極具深度的世界觀和劇情走向,而且幾乎囊括了所有層次和所有方面的劇情主題,從而最大程度上滿足讀者與玩家的需要和求知慾。
另外還有《光暈:原基》《光暈:冥冢》《光暈:靜默》《光暈:焦土》《光暈:星期四戰爭》《光暈:道德准則》《光暈:破碎循環》《光暈:新軍》《光暈:暗地獵手》這些中國大陸尚無中文版本
Ⅲ 求好看的科幻小說
世界著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幻大師、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他是一位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品極其豐富,代表作有《我,機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鋼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陽》(The
Naked
Sun)
等。他他於1941年發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即: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二、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給與的任何命令;三、在不違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盡力保護自己)。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至今仍然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志。
這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的副教授,先是業余寫作科幻小說,1958年開始專職寫作,以他淵博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為引人注目的科學作家。其科幻小說的代表作為「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學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學簡史》、《化學簡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識》、《空間知識》、《聖經入門》、《莎士比亞入門》等。阿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改變了原來科幻小說中機器人老套的奴隸工具或人類敵人的怪物面目,開始成為人類的親友,他在科幻小說中制訂的「機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為機器人科幻的經典,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進偵探與推理小說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中國作家的最好讀劉慈欣,王晉康或星河的比較好.
Ⅳ 《光暈》的小說叫什麼名字
哈哈!這基本我都有!!無論是書和游戲我都喜歡!!!
《光暈》(《helo》)系列一共有三本,分別是《致遠星的淪陷》、《洪魔》、《初次反擊》,游戲的內容是根據《洪魔》改編的……
那游戲叫一個經典啊……
Ⅳ 求光暈全系列TXT的小說,第一部到第6部小說要全的不然不給分
鏈接:
Ⅵ 光暈系列的科幻小說(全)
已發望採納
Ⅶ 求光環(游戲) 三部曲 小說
作者:美國 埃里克·尼倫德
內容簡介:
遙遠的未來,人類進入了宇宙時代。由於人口過剩等問題,地球上的居民不得不前往宇宙深處開拓新的殖民地。隨著超光速引擎投入了實際應用,跨越星際的時間大大縮短了,人們終於可以自由來往於星際間。
依照太空史詩的慣例,通常這時候就該有一幫強大而極具威脅的外星入侵者閃亮登台了。在《光暈》中,聖約人(Covenant),出演了這個任重道遠的角色。聖約人其實是一個以宗教為紐帶建立起的龐大團體,包括了許多外星種族,他們宣稱人類對天神有侮辱輕蔑之意,褻瀆了其信仰,於是悍然發動了針對人類的全面戰爭。
目錄編輯本段第一部 《致遠星的淪陷》
第二部 《洪魔》
第三部 《初次反擊》
第四部 《奧星的幽靈》
第五部 《豐饒星之戰》
分部簡介編輯本段
原名: Halo: The Fall of Reach
譯名: 致遠星的淪陷
介紹: 《致遠星的淪陷》是 Halo 系列的第一部小說,也是 Eric Nylund 創作的第一部 Halo 小說,2001.10.30 上市,趕在了 Halo 游戲發售前,讓玩家對故事有個更深刻的了解。
劇情: 人類進入宇宙殖民時代後,與強大而好戰的聖約人遭遇,聖約人宣稱人類褻瀆了他們的信仰,對人類發動了全面戰爭.
很早以前,人類就在進行一個絕密軍事計劃--"斯巴達II".該計劃培育了數十名基因強化戰士,這些超級生化士兵裝備著配有人工智慧的能量盔甲,戰鬥力之強超出想像.戰爭爆發後,以約翰-117為首的超級戰士們被投入戰場,果然所向披靡.
然而這支小小的"超人"特種部隊畢竟無法挽回人類在太空戰場上的慘敗.在聖約人的瘋狂進攻下,人類的殖民地接連淪陷了.當致遠星這個重要軍事要塞陷落之時,人類最優秀的艦長指揮秋之柱號巡洋艦帶著約翰-117逃出生天,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星系,在這里,他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神秘環狀天體--光暈...
(官方翻譯中文版版小說已經上市)
原名: The Flood
譯名: 洪魔
介紹: 《洪魔》是 Halo 系列的第二部小說,William C. Dietz 創作,2003.4.1 上市,這部小說講述了 Halo 1 戰役中沒有介紹的故事情節,是對劇情的補充。
劇情: 「秋之柱號」巡洋艦在與聖約人的戰爭中逃出來後,降落到了神秘的巨大環狀天體「光暈」上一聖約人的追兵緊跟著奔襲而來,俘獲了「秋之柱號」巡洋艦的艦長。
「秋之柱號」巡洋艦上惟一的一名超級生化戰士約翰在105空降師的傘兵們協助下,左沖右突,四處游擊,伺機從聖約人手中救回艦長,雙方殺得難解難分,卻全然不知可稱為「生命公敵」的洪魔同樣沉睡在這個不祥世界中。
洪魔是一種寄生生物,它能通過感染,控制任何滿足其寄宿條件的智慧生物。一旦它從禁錮中獲得解放,可怕的浩劫將在全宇宙肆虐。這個巨大的光暈就是一個先進的外星種族專為禁錮洪魔所建造的。為使宇宙蒼生免遭洪魔荼毒, 約翰隻身殺向光暈的「心臟」。
(官方翻譯中文版版小說已經上市)
原名: First Strike
譯名: 初次反擊
介紹: 《初次反擊》是 Halo 系列的第三部小說,也是 Eric Nylund 創作的第二部 Halo 小說,2003.12.2 上市。這部小說講述了游戲 Halo 1 之後、Halo 2 之前的事件,解答玩家在游戲中的一些疑團。
劇情: 摧毀光暈後,從光暈上成功出逃的約翰-117,盡力收攏被打散的人類殘余部隊,力圖回到地球。
而致遠星也並未被聖約人徹底摧毀,約翰-117的部下大多還活著。這是因為致遠星上有著聖約人渴望得到的光暈建造者所留下的「聖物」。
約翰-117超人一般永不停息地戰斗著,居然成功搶奪了一艘敵艦殺回致遠星,救下了自己那些已奪得「聖物」的部下。然而在逃回地球的過程中,他們發現聖約人竟集結了約五百艘戰艦的龐大艦隊,意欲進攻地球!地球的命運已經危如累卵……
(官方翻譯中文版版小說已經上市)
原名: Halo: Ghosts of Onyx
譯名: 奧星的幽靈
介紹: 《奧星的幽靈》是 Halo 系列的第四部小說,也是 Eric Nylund 創作的第三部 Halo 小說,2006.10.31 上市。這部小說講述了斯巴達 III 戰士的成立和戰斗、Halsey 博士在奧星尋找 Halo 之盾的過程。
劇情: 士官長領導的斯巴達藍隊共有 5 名隊員,包括 Samuel、Kelly、Linda、Fred。在 2525 年的一次遭遇戰中,他最好的朋友 Samuel 成為第一位陣亡的斯巴達戰士,第六感能力超強的 Kurt 加入藍隊補充他的位置。一開始他們都很難接受這個轉變,不過在一次奪回被叛軍偷取的核彈頭任務時,士官長等四人遭到伏擊後被俘,Kurt 再次依靠直覺營救了他們,藍隊的關系重新融合。
原名: Halo: Contact Harvest
譯名: 豐饒星之戰
介紹: 《豐饒星之戰》是 Halo 系列的第五部小說,也是 Eric Nylund 創作的第四部 Halo 小說,2007.10.30 上市。可能與明年上市的描寫豐饒星戰役的即時戰略游戲《光環戰爭》Halo Wars 有所關聯。
劇情: 小說講述了人類與星盟首次接觸前後的事件,從不同角度描述星盟戰爭的開始、星盟對人類的種族屠殺、年輕時代約翰遜中士所經歷的威脅人類星際帝國存亡的豐饒星內戰、科爾中將率領人類艦隊與星盟激戰六年重奪豐饒星系的情況,另外還涉及 Halo 2 故事中出現的幾位星盟主要角色。
編年史編輯本段
2160年—2200年: 早期沖突
這一時期的人類歷史充斥著太陽系中各大政府和派別之間的一系列血腥沖突。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沖突有:木衛戰役(Jovian Moons Campaign)、雨林爭霸(The Rain Forest Wars)和一系列火星上的戰爭。
隨著地球上人口過剩和政局動盪愈演愈烈,興起了多股政治新潮。這一時期最值得注意的政治異端運動是「科思洛維克」("Koslovics")和「福里登」("Frieden")運動。「科思洛維克」是指新共產主義者的強權領袖福拉德米亞•科思洛夫(Vladimir Koslov)的擁護者,他們致力於回到共產主義的光榮歲月,要消滅私有公司和資本家的流毒,特別是要肅清近地軌道和地外殖民地。
「福里登」運動則是法西斯主義的復興。該運動起源於反「科思洛維克」思潮,以木星殖民地為據點(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統一德意志共和國企業的支持,這些企業常常成為科思洛維克「工人起義」的受害者)。「福里登」的字面意思是「和平」——意即他們相信只有消滅了「人類自由的敵人」(oppressors on Terra Firma),才可能達成和平。
2160 年3月—6月: 木衛戰役開始
木星分裂主義者襲擊了位於木衛一愛莪(Io)的聯合國殖民總署(United Nations Colonial Advisors),導致了地球軍與木星「福里登」部隊展開了長達三個月的鏖戰。雖然這並非我們太陽系中的第一起武裝沖突,但此役仍堪稱最為血腥的戰斗之一,也被普遍認為是引發接下來種種摩擦和軍國主義大潮的導火索。
木衛戰役還加劇了地球各國政府間的緊張關系。許多國家都已在太陽系中都建立了殖民地,從此他們開始為各自的地外權益展開了爭奪。殖民地戰爭此起彼伏,使得地球上的緊張關系一觸即發,引發了地球本土的數起武裝沖突,
2162年: 雨林爭霸
武裝沖突橫掃南美大陸。科思洛維克、福里登和聯合國軍三方因不同的意識形態而大開殺戒。而這又反過來加劇了地外沖突。
2163 年12月:火星征戰
地球三股主要勢力將雨林爭霸中燃起的戰火燒到了火星上。聯合國軍首次對科思洛維克軍在阿爾及爾平原(Argyre Planitia,已知火星的第二大隕石坑)附近發動了一系列閃電戰,這也是聯合國軍第一次地外軍事行動。戰斗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乘勝追擊,此後的聯軍軍事指導戰略,就是慣用大規模編制的地面部隊突襲,配合艦船登陸行動。
2164年: 星際大戰
聯合國軍開始形成大規模集結的格局,終於迎來了第一次真正的星際大戰。繼火星部隊初戰告捷後,大規模的徵兵行動和宣傳策略極大地鼓舞了UNSC(United Nations Space Command,聯合國太空司令部)軍隊的士氣。聯合國軍挫敗了科思洛維克和福里登在地球的叛軍,接下來的重點開始全面轉移到清剿其在太陽系內其他行星上的殘余勢力。在這些局部戰爭後,福里登和科思洛維克叛軍被龐大、統一而強大的聯合國軍悉數剿滅。
2170年: 膨脹
60年代的戰亂促使人們建立起統一的地球政府。現在,勝利者必須處理不太引人注目卻同樣嚴重的威脅:人口過剩和無仗可打的龐大軍隊。
戰後的歲月里,大量人口急劇膨脹;雨林爭霸遺留的資源破壞和飢荒問題更是雪上加霜,世界經濟岌岌可危。
2291年: 超越光速
一支由研究人員、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組成的團隊正在秘密研發「肖恩•藤川」超光速引擎(Shaw-Fujikawa Translight Engine,簡稱SFTE),一種驅動太空船穿越遼遠星際的特殊手段。
這種新型引擎允許飛船鑽入「躍遷空間」("the Slipstream"或"Slipspace",又稱為「遷躍斷層空間」)。「斷層」一個變通的物理法則下的空間,允許超光速航行而避免相對論的副作用。超光速航行並不是瞬間完成的;「短程」遷躍一般要花兩個月,而「長程」遷躍則能持續六個月,甚至更久。
SFTE能生成一個共振場,與遷躍空間的物理特性結合,從而大大縮短跨越星際的時間;然而,科學家們也注意到在遷躍空間內部會有短暫的亂流這一奇怪的 「變數」。盡管人類科學家都無法確定為何星際航行所需的時間不是一個常量,但有理論指出在遷躍空間內部存在「漩渦」或「亂流」——正是這些造成了星際旅行所需的時間會有百分之五到十的波動。這一短暫的紊亂使軍方參謀頗為惱火——顯然這會妨害協同作戰。
2310年: 初潮
地球政府向民眾公開了首批殖民船中的第一艘,結果登船應征者趨之若鶩。地球的局勢因人口過剩而不斷惡化,搭乘飛船前往外星殖民自然成了誘人的選擇。
每艘殖民船都配備了軍隊和護衛艦,這有助於更好地消化現有的龐大軍力。反政府武裝分崩離析後,現役軍隊正消耗著龐大的軍費和物資。
因為超光速航行在當時還十分新鮮且費用高昂,所以意欲登船的殖民地平民和軍人都要通過嚴苛的生理和心理測試。原則上,只有最優秀的平民和士兵才能獲准去「鄰近」的世界殖民。這就是近地殖民地(Inner Colonies)的創立。
2362年: 奧德賽號
奧德賽號(The Odyssey)於2362年1月1日發射。作為浩浩盪盪的殖民艦隊的領頭艦船,奧德賽號滿載著軍隊和地貌改造裝置,殖民的矛頭直指宇宙新世界。人類超越太陽系的邊境向外擴展的「初潮」由此拉開帷幕。
2390年: 近地殖民地
到2390年,近地殖民地的殖民化運動已開展得如火如荼。總計有210個人類占據的異星世界在進行不同程度的地貌改造。人類掌控了太空,人口負擔得到了巨大緩解。
2468年:豐饒星
UNSC艦艇斯基德普拉特尼號(Skidbladnir,名稱出典自法國科幻動畫片Code Lyoko中用來瀏覽數碼海的一艘虛擬潛艇名)在豐饒星建立殖民地。該艦最後被拆解,用於建設殖民地的材料。其發電機被用來為殖民地首都厄特加爾(Utgard,名稱出典自北歐神話中的外域)供電。
2473年:UNSC艦艇火靈號
UNSC艦艇火靈號(Spirit of Fire CFV-88)建成。這艘鳳凰級(Phoenix class)殖民艦後來被改造成一艘戰艦。
2490年: 遠地殖民地的誕生
擴張仍在馬不停蹄地進行,到2490年已經有800多個人類世界遍布銀河系獵戶座星臂了(這些世界形形色色,既有高度開化的星際要塞,也有偏僻的小定居點)。隨著向外擴張的繼續,近地殖民地成了政治和經濟重鎮,雖然他們極其仰賴遠地殖民地提供的原材料。
在這一時期,致遠星(Reach,圍繞波江座第五恆星(Epsilon Eridani)運轉,正當地球通往銀河的咽喉要道)成為了UNSC的主要艦船製造廠和訓練營地。致遠星是戰艦和殖民船的主要製造地,也是訓練秘密特工和特種部隊的所在地。
2520年:火靈號改造
UNSC艦艇火靈號在這一年經過一連串的改造,從殖民艦變成了戰艦。改造中給艦艇加配了一門磁力加速炮(Magnetic Accelerator Cannon)。
2525年:2月3日,豐饒星
環豐饒星軌道平台的一顆遠程雷達搜索到某個不明物質構成的物體。這段與豐饒星的通訊隨後很快便銷聲匿跡了。
2525年4月20日:金羊毛號事件
2525年4月20日,與遠地殖民地豐饒星(Harvest)的聯絡中斷了。在試圖重新建立聯絡的努力失敗後,殖民軍總參謀部(Colonial Military Administration,簡稱CMA)派遣偵查艦金羊毛號(Argo)前去調查。可是金羊毛號剛到達豐饒星系,聯絡也突然中斷了。
2525年10月7日:星盟戰爭爆發
10月7日,CMA火速派遣了一支三艘戰艦組成的艦隊趕赴豐饒星系。這支艦隊由三艘驅逐艦組成:維爾迪艦長(Captain Veredi)指揮的大力神號(Heracles),以及阿拉伯號(Arabia)和東方號(Vostok)。
結果他們發現豐饒星表面已經發生了巨變,絲毫沒有三百萬殖民地軍民的跡象。在行星軌道附近,他們遭遇了一艘異星飛船。維爾迪船長剛准備進行通訊聯絡,對方就發動了攻擊。對方的回答是用人類的語言做了以下清晰的宣告:「汝等之滅亡乃眾神之意志……我等只是奉命行事。」
東方號和阿拉伯號全軍覆沒,只剩下傷亡慘重的領航旗艦大力神號(Heracles)在數周之後返回了致遠星。艦長維爾迪報告說,出現了一艘配備了強大武器的外星戰艦,已經踐踏了豐饒星,血洗了殖民地(很可能也已摧毀了金羊毛號)。
2525年11月1日: 開戰
地球軍隊立即全面提升警報級別,開始積極准備收復豐饒星的作戰計劃。當年12月,由普雷斯頓•科爾中將(Vice Admiral Preston Cole)率領的地球軍艦隊浩浩盪盪地發兵征討。如此迅速地派出一支如此龐大的遠征軍,在人類歷史上實數僅見。
斯巴達戰士Ⅱ型計劃(The Spartan II)因為星盟的新威脅而加快了研發步伐。
2525年11月1日:豐饒星戰役(HALO WARS 發生年代!)
科爾率領的艦隊誓報殖民星淪陷之仇,在與外星戰艦的遭遇戰中告捷——盡管勝利的代價是損失了科爾部三分之二的有生力量。扭轉戰局的只是科爾在最後幾分鍾,戰術上的靈光乍現罷了。
軍隊回師地球之後,晉升為上將的科爾才獲悉:許多外圍殖民地已經淪陷,無人生還。科爾開始排兵布陣,准備對入侵者展開截擊。地面戰和艦船戰相當慘烈,戰火綿延到了整個遠地殖民地。在一次地面遭遇中,人類部隊俘虜了一名異星入侵者。在該戰俘負傷過重而死前,人類終於得知這些外星人自稱為「星盟」(Covenant,簡體中文版官方小說譯名「聖約人」)。
2535年:遠地殖民地大屠殺
接下來的幾年,科爾部屢遭重創。他個人出色的統帥力和戰略才華也無濟於事。這完全是一場實力懸殊的較量,星盟在艦船太空戰中的勝率甚至逼近四比一。
到了2535年11月,事實上所有的遠地殖民地都已經慘遭星盟屠戮。「科爾協議」(Cole Protocol)作為軍事命令確立了如下原則:所有的地球艦船必須確保星盟軍不會發現地球。當地球艦船被迫撤退時,必須遠離環地航線,甚至不做計算就進行超時空遷躍也在所不惜。
如果存在被星盟俘虜的危險,連「盲跳」都不可行時,船長必須下令船隻自毀。此外,強大的艦船人工智慧(AI)核心數據也切不可落入敵軍之手。所以,科爾條款的部分內容也指出:在緊急狀態下,必須轉移或銷毀艦船人工智慧。
2536-2552年: 近地殖民地之圍
星盟鐵蹄已經踏入近地殖民地。多年來的戰事漸成定局:人類只是以極其高昂的代價贏得地面對抗中局部戰斗的小小勝利。而在太空大戰中,人類的潰敗勢如破竹,殖民地也隨之接二連三淪陷。
2552年: 光環事件(光環1代開始)
星盟軍終於到達了致遠星——連這個離地球最近的重大軍事要塞都走向了覆滅。UNSC最小的翠鳥級巡洋艦秋之柱號(Pillar of Autumn)載著最後一個斯巴達戰士(SPARTAN)逃出生天,倖免於難。所謂「斯巴達戰士」指的是超級特種兵的一種精英作戰單位,裝備了令人望而生畏的MJOLNIR裝甲。他們是人造的終極兵種。
現在,僅存一個斯巴達戰士能與敵對決了。秋之柱號的艦長雅各布•凱斯(Jacob Keyes)為了遵守「科爾條款」下令進行目的地未知的長程跳躍,希冀著能讓星盟追兵始終遠離地球。
引擎熄火後,秋之柱號發現自己落入了一個遼遠未知的星系。星系中也有一支星盟艦隊,他們附近有一個行星般大小的環狀結構——「光環」(Halo)。
光環的秘密一定會水落石出——如果在星盟的兇殘進攻之下,人類仍能倖免於難的話……
小說要買的,網上沒有,有也要收費,只能找到這些了,SORRY。希望還是有幫助。
Ⅷ 類似於《光暈》的科幻小說
《安德的游戲》《地光》《銀河帝國》《星戰風暴》《三體》《星際戰爭》《地球之光》《溫室》《頭發》
Ⅸ 光環4大概講的什麼內容
既然《光環》解列曾經倒退到了《最初一和》,這么將來的《光環4》就很否能像《星球小和》一樣走前傳的路線。據《光環》合領職員在一個探討會下流露,《光環4》替前傳,老說息者未經敲定替雨因懲跟星雲罰失賓——Greg Bear,依據游戲改編的《光環》大說綱前曾經沒版了6標,皆非環繞Halo宇宙領師的。而前傳三部直將產生在《光環》戰斗之前的一萬年,psp1000維修,情節將繚繞後行者戰光環的修制下。Greg Bear以寫突沒技巧粗節的軟科幻著稱,非該古美邦最有名的科幻息野之一。他主16歲的時候開端發表科幻小說, 本文由PSP維修網發送索尼PSP3000是否將啟用新主板防破解?。1983年發表的缺外篇大說《血的音樂》(bloodmusic)獲失贖年的星雲罰及1984的雨因罰並使他博得了世界性的名譽。他共年所領表的《艱難戰役》(hard fought)也獲切當年的消西篇老說星雲懲。他的欠篇老說《切線》(tangents)取得1987年的星雲獎及1988年的雨因獎。他的少篇大說《挪動水星》(movingmars)失掉1994年的星雲懲。他的其它有名幼篇小說包含《地使兒王》(queenofangels)以及「永久三部直」《永久》等。
Ⅹ 推薦幾部經典的科幻小說
# 安德的游戲》 絕對的 經典之作 號稱是 科幻小說的 試金石
小說里表達的 很多 寓意 非常有 見解 -em_05
《安德的游戲》[美]_奧森·斯科特·卡德 txt下載
然後是
# 《死者代言人》是《安德的游戲》的 續作
我沒有 看過 但是 也很 精彩
《死者代言人》作者:[美]_奧森·斯科特·卡德 txt下載
接下來是
# 《安德的影子》 是 《安德的游戲》 的 平行作品
是以《安德的游戲》里 另一個 主角 小豆子 比恩 的視角 來重新 審視 《安德的游戲》
我看過 第一章 看完《安德的游戲》 再看 《安德的影子》 感覺 很奇妙 -em_65
《安德的影子》作者:[美]_奧森·斯科特·卡德 txt下載
# 大名鼎鼎 光暈系列 光暈系列的游戲 算是 絕對的 大作 但是 小說的精彩 絕不輸給 游戲
* 《光暈1:致遠星的淪陷》其實 光暈三部曲 我只看過 第一部 後兩部 我是玩的游戲 和 看的 游戲攻略
但是 我想 但從一部來看 《光暈》的 小說 也是 不輸給 游戲的
特別是 看了 小說 之後 我喜歡 凱斯艦長 的程度 要 高於 士官長
《光暈1:致遠星的淪陷》作者:[美]_埃里克·尼倫德 txt下載
* 《光暈2:洪魔》作者:[美]_ 埃里克·尼倫德.rar
* 《光暈3》 話說《光暈3》的游戲 真是 大作中的大作啊
沒能晚上 一直 是用我的一大遺憾 -em_65
《光暈3:初次反擊》作者: [美]_埃里克·尼倫德 txt下載
# 《真名實姓》的作者弗諾·文奇 是 NASA 的工作人員 (好像 是個 科學家)
他的小說 邏輯性 很強 許多對未來科技的 假設 叫人 拍案叫絕 我任何時候 都不喜歡 在 網上 用真名 就是 因為這 部小說 -em_05
《真名實姓》[美]__弗諾·文奇 txt下載
# 《深淵上的火》是 弗諾·文奇的代表作 不過 我沒有看過
不是因為我 不想看 而是 那期的 《科幻世界》沒買到 -em_35
《深淵上的火》[美]__弗諾· 文奇 txt 下載
# 《費爾蒙特中學的流星歲月》 這部小說 我是 看過的 不過 具體的 情節 已經 記不太清了 -em_44
但是 我可以肯定 這是 一部 上乘之作 -em_05
《費爾蒙特中學的流星歲月》作者: (美)_費諾·文奇 txt下載
# 《阿瑟·克拉克中短篇科幻小說集》
身為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巨匠 阿瑟·克拉克的 名聲 遠不如 其他兩位 特別的 阿西莫夫 大
但是 克拉克的 硬科幻 風格 確實 無人能及 對科幻推理的 文章每一個細節 嚴格要求
都讓人 在想 克拉克 是不是 真的去過 太空?
同時 還有那部 讓人 難以忘懷的 《2001太空漫遊》
《阿瑟·克拉克中短篇科幻小說集》 txt下載
# 《神們自己》 廢話不多說 大師的經典 一生必看的50部 科幻小說 之一
《神們自己》作者:[美]_艾薩克·阿西莫夫. txt下載
# 《銀河系公民》作者 羅伯特·海因萊恩 同樣是 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巨匠
他的小說 有種 不輸給 好萊塢大片 的 沖擊力
《銀河系公民》作者:[美]_羅伯特·海因萊恩 txt下載
# 《銀河系漫遊指南》我沒有 看完 這部小說 在國內 可謂是 褒貶不一
說它垃圾的 和 說他是 神作的 吵個沒完 好不好 還是 要自己說了算
PS 這個 後來被改成了 電影 票房 好像 還不錯
《銀河系漫遊指南》作者:[英]_道格拉斯·亞當斯 txt下載
# 《你一生的故事》 是華裔 女作家 特德·蔣 的代表作
這部作品 在科幻小說界 有著很高的 聲望
細膩的筆觸 絕妙的行文 手法 絲毫不輸給 純文學小說
《你一生的故事》作者:[美]_特德·蔣 txt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