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小說都是道德經
1. 玄幻小說是什麼概念
玄幻小說是一種類型小說,通常以冒險、戰爭為主題,時代背景、世界觀等皆無拘束,可任憑作者想像力自由發揮。與科幻、奇幻、武俠等幻想性質濃厚的類型小說關系密切。 玄幻意指「混和奇幻、科幻、武俠等多重要素的中文幻想小說」。
對於慣於以玄幻來統稱幻想小說的社群而言,他們有時會以玄幻來統括fantasy的范疇,有時會以魔幻一詞來指稱歐美的fantasy小說,尤其是強調其偏重於超自然與魔法的特色。
玄幻小說的定義,至今仍有不少爭議。 科幻小說家葉永烈說過,科幻小說、魔幻小說、玄幻小說是幻想小說的三大種類。這種分類方法目前得到較多的承認,所謂幻想小說是一種建立在假想情況下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區別在於:科幻小說注重建立在科學基礎上,以英國作家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為第一部代表作;魔幻小說是建立在神話基礎上的,以西方的《魔戒》、《龍槍》等為代表;玄幻小說最近才在中國大陸興起熱潮,它建立在玄想之上,內走得比魔幻小說更遠,更自由,不受科學依據的束縛,有更多空間可以發揮幻想,黃易可視為中國現代玄幻小說的一個代表。 中國的玄幻小說數量之多,種類之繁雜,早已把這各種元素都收攏其中了。網路上最火紅的玄幻小說之一《飄邈之旅》開宗明義就說:「也許會看到古代中華的延續/也許會看到先進的文明/也許會看到誘人的法寶/也許會看到仙人的遺跡/也許會看到西方中世紀的古堡/也許會看到各種稀奇古怪野獸/這就是飄邈之旅。」僅僅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玄幻的玄,和玄學沒有瓜葛,而僅僅是一種海闊天空恣意縱橫的玄想了。 玄幻與魔幻、科幻、奇幻的區別
魔幻:辭海中可查的片語為「魔幻現實主義」。注釋:20世紀60年代流行於拉丁美洲的一個重要文學流派。該派接受了原宗主國西班牙、葡萄牙文化的傳統影響,同時吸收了古老的印第安文化和黑人文化,並從西方現代派文學得到了啟迪。作品借用古老神話和民間傳說,把拉美現實政治社會描寫為一種現代神話,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不乏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景……
玄幻:這個詞辭海中沒有,不過從么「某某幻」的構詞結構可以分析「玄幻」的概念應該視基於「玄」這個背景的想像吧。那麼「玄」的意義就可查了:1、幽深玄妙、高遠莫測的道;2、精神性的宇宙本體。而縱觀被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說」的文學作品「玄幻」的內容真實的的確確的「高遠莫測」。大量的「玄幻小說」裡面有西方的魔法、占星術、中國的武術和謀略、日式的人物造型,再加上科幻,或者特異功能,更有神話,而且往往是中國、印度、希臘神話並存其中。這個時候我發現「玄」這個字真的很「玄」。
科幻:可以在辭海中看出,「科幻」是「科學幻想」的簡寫,所以與原本並沒有科幻這個詞。它的意義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現、探索人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各種科學事實和預見性想像。所以看出科幻的「幻」不是單純的YY,而是有「探索」、「科學事實」、「預見」這樣的基礎的。
奇幻:辭海中查不到,在漢語的概念中還沒有準確的定義。查過相關資料,大多數的觀點認為奇幻可以解釋為「傳奇」。什麼是傳奇呢?從中國文化史角度辭海說傳奇是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為超越尋常的故事。從西方文化史角度說是「中世紀歐洲騎士文學中一種長篇故事詩,主要描寫騎士的愛情和游俠的冒險故事」。在現在,一談及奇幻往往被人聯想到精靈、矮人、吸血鬼等等。其實這只是狹義的把北歐神話的概念擴大了。
2. 請問玄幻小說在嚴格文學意義上是如何界定的
什麼是玄幻小說?據說,一個玄幻小說深度中毒者會出現如下症狀∶吸煙想用火魔法點火,洗臉想凝聚水元素,等公交車時恨不得自己會空間魔法,平時沒事會擺姿勢,試圖凝聚魔法力,去名山不是為了旅遊,是想尋找傳說中的修真者,看到雞蛋時會懷疑裡面有一隻九階以上的幻獸……
玄幻小說的定義,至今仍有不少爭議。科幻小說家葉永烈說過,科幻小說、魔幻小說、玄幻小說是幻想小說的三大種類。這種分類方法目前得到較多的承認,所謂幻想小說是一種建立在假想情況下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區別在於∶科幻小說注重建立在科學基礎上,以英國作家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為第一部代表作;魔幻小說是建立在神話基礎上的,以西方的《魔戒》、《龍槍》等為代表;玄幻小說最近才在中國大陸興起熱潮,它建立在玄想之上,內容走得比魔幻小說更遠,更自由,不受科學依據的束縛,有更多空間可以發揮幻想,黃易可視為中國現代玄幻小說的一個代表。今天,中國的玄幻小說數量之多,種類之繁雜,早已把這各種元素都收攏其中了。網路上最火紅的玄幻小說之一《飄邈之旅》開宗明義就說∶「也許會看到古代中華的延續/也許會看到先進的文明/也許會看到誘人的法寶/也許會看到仙人的遺跡/也許會看到西方中世紀的古堡/也許會看到各種稀奇古怪野獸/這就是飄邈之旅。」僅僅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玄幻的玄,和玄學沒有瓜葛,而僅僅是一種海闊天空恣意縱橫的玄想了。
3. 寫玄幻小說的人都是道家人嗎
不是,都是些寫手寫的,但他們會了解一些古典文學和神學傳記做為素材!
4. 玄幻小說里的修煉步驟,元嬰期啊什麼的出自那裡
就現代玄幻小說里的元嬰一說,其實就是修道的內丹。
關於內丹修煉的階次,倒是古有記載,各家方法有差,一般可分為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幾個階段。元代陳致虛《金丹大要》卷四曰:「是皆不外神氣精三物,是以三物相感,順則成人,逆則生丹。何為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謂逆?萬物含三,三歸二,二歸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養形煉精,積精化氣,煉氣合神,煉神還虛,金丹乃成。」
煉內丹方法還有人元丹法、地元丹法、天元丹法之別,階次各有不同。
關於這些小說原型素材,可以參考道教典籍:《道德經》 - 《南華經》 - 《太平經》 - 《參同契》
《抱朴子》 - 《黃庭經》 - 《雲笈七簽》 - 《道樞》-《歷世真仙體道通鑒》 - 《道法會元》 - 《道藏》
5. 有關玄幻小說里 修煉問題
刺客修煉的當然是殺人之術了,有的修魔法,有的修斗氣,或者書里設定的其它什麼,反正是怎麼能最有效殺人就修煉什麼。
不過估計刺客首先要修煉的斂息之術,要能近身了別人還發現不了,據說很多金牌刺客都能殺高自己幾個等級的人~~
弓箭手一般是魔法師啦,首先修煉的肯定是射擊術了,也不排除有些弓箭手修煉一些斗氣防身,因為法師近戰很弱,弓箭手也一樣。這就看書中的設定了,沒那麼死了。
汗,基礎問題還用說嗎?關鍵是看一本小說或一個游戲里的設定,有的小說以魔法為主,而魔法類小說又分為兩大體系,DND體系與元素類體系,一個魔法師的魔力是來自魔法女神的魔網,魔法師每放一個魔法都需借用魔網的力量,魔法師的等級提升是看對魔網的感知層次,接觸的魔網越高級,魔法師的等級就越高。
魔獸世界就這體第。
另元素魔
法體系,如風,水,火,雷,土等魔法元素,這些魔法元素充斥於整個世界之中,一般一個魔法師只能接觸一系元素,也有兩系雙修的。這體系裡魔法師的等級提升是體內貯存的魔力多少以及學會多少魔法攻擊或防禦手段。
當然兩者都遇不開精神力,魔網體系裡,精神力越強,對魔網的感知就越深,而且放魔法也需要精神力。
而元素體系裡,精神力是溝通魔法師與魔法元素的橋梁,精神力越強,當然魔法師就越能利用這些元素的力量提升自己魔法的威力咯。
所以在魔法體系裡,精神力到關重要。
至於斗氣,目前這類小說還較少,起點有一本專門寫斗氣小說的斗破蒼穹,說實話,沒看懂裡面斗氣是怎麼修煉的~~不過一個人的資質相當重要就是了
靈魂問題很多小說都有涉及,但沒有一個深究,估計作者也沒那功力。
精神力越強,靈魂當然越強了。
古代有所謂: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風,火,水;人有三寶,精氣神。
其中的神有先天與後天,先天即元神,與靈魂有相通之處,後天的神某種意義上可以看起人的精神力,為識神。
元神虧則則識神損,修煉靈魂的方法你自己想啦,葯物啦,功法啦,甚至可以來個天雷煉體煉魂法啊~~~~~反正這類東西都是設想的,你能夠自圓其說就好了。
好久沒打這么多字了,鄙視Ctrl+c+v的!
6. 不是說修道者都絕情絕欲嗎怎麼現在的玄幻小說主角都是重情重義、至情至性的人為了不相乾的人也願意冒
劇情需要,每個作者心理不一樣,你也可以寫本絕情絕欲出來的,但是最後上架了,結局還得吸取群眾意見雲雲
7. 我發現那些寫玄幻小說的都很有才華,我特別好奇裡面的什麼悟道啊,道生一,一生萬物 這些詞,還有一些華
都很多是從《論語》《詩經》《道德經》《易經》等中華古典中脫胎出來的,還有什麼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取自《周易》
8. 許多玄幻小說里都說到混沌這個詞,它到底作何解釋
混沌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的用法並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樣常常只有貶義。相反,中國人常把混沌作褒義詞使用,用以表達某種令人神往的美學境界或體道致知的精神狀態。這與歷史上的中國神話、中國哲學有很大關系,最終與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系。《辭源》收有「混沌」、「混芒」、「渾沌」、「渾淪」、「渾敦」等條。
混沌在漢語中有多種變音,如昆侖、餛飩、糊塗、囫圇、溫敦、混蛋、葫蘆等。在考察混沌意義問題時不能只從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樣用混沌的,還要聯系與它同義或近義的詞彙。不過,也沒必要囊括一切。
1.神話中的混沌
《山海經》中較早記述了混沌神話,特別值得認真分析。《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渾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里「渾敦」指太陽。那麼渾沌怎麼又與帝江聯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6�1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這段文字把帝江、蛇(龍)、《莊子�6�1應帝王》中的渾沌聯系在一起,決非偶然。
另外,把太陽神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是較合理的。在人類最初的悟性中還有什麼能比白天與黑夜、光明與與黑暗、太陽與太陰的對比更明顯呢?古人把太陽神稱做混沌,就其初義來說,因為只有太陽具有那包納一切、吞吐一切、涵蓋一切的大光芒。敦與渾連用還見於老子《道德經》:「敦兮,其若朴;……混(渾)兮,其若濁。」黃帝與渾沌相聯系還有其它許多證據。
2.《莊子》中的混沌
《莊子�6�1應帝王》中的「混沌」影響很大,郝柏林先生曾在英文版《混沌》扉頁上引過一句;《湍鑒》(TurbulentMirror)一書在前言中整段引過(用的是華生(Burton Watson)的英譯文)。這段文字是:「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對這里的「混沌」大致有三類解釋:1)以自然之現象解,如李頤、梁簡文帝、成玄英和陸長庚;2)以人之現象解,如林希逸和胡文英;3)以歷史之現象解,如宣穎。根據《莊子集解》:「南海是顯明之方,故以倏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為無,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渾沌為非無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無形也;渾沌:無孔竅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有無二心,會於非無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執為一中志,故雲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猶懷偏滯,未能和會,尚起學心,妄嫌渾沌之無心,而謂穿鑿之有益也。不順自然,強開耳目,乖渾沌之至淳,順有無之取捨,是以不終天年,中途夭折,應了老話:為者敗之。」
道家思想明顯有懷念上古社會的傾向,覺得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這不一定是中國文化獨具的性質,奧維德也鼓吹過上古「黃金時代」。不過,中國文化的「戀古情結」實在太嚴重。儒家上溯到等級森嚴的西周封建制就滿足了,程度不及道家,道家卻要回溯到平等的、無知無識的原始集產社會——混沌社會。
3.盤古與混沌
關於盤古和混沌的關系,這方面觀點林立,眾說紛紜。在民間,開天闢地之說,婦孺皆知,常與「盤古」相聯系。《子不語》中將混沌、開辟、盤古聯系在一起,並出現多處。
如1)《天殼》:「渾天之說:天地如雞卵,卵中之黃白未分,是混沌也。卵中之黃白既分,是開辟也。」
2)《奉行初次盤古成案》:「文木知王神靈,跪拜求歸。王顧謂侍臣曰:『取第一次盤古皇帝成案,替他一查。』文木大駭,叩頭曰:『盤古皇帝有幾個乎?'王曰:『天地無始無終,有十二萬年,便有一盤古。今來朝天者,已有盤古萬萬餘人,我安能記明數目?但元會運世之說,已被宋朝人邵堯夫說破,可惜歷來開辟,總奉行第一次開辟之成案,尚無人說破。故風吹汝來,亦要說破此故,以曉世人耳。』文木不解所謂。」
3)《盤古以前天》:「予疑此人是前古天地將混沌時人也。」
4)《賈士芳》:「或雲賈所遇道人,姓王名紫真,尤有神通。嘗烹茶招賈觀之,指曰:『初烹時,茶葉亂浮,清濁不分,此混沌象也。少頃,水在上,葉在下,便是開辟象矣。十二萬年,不過如此一霎耳。』」
雖然如此,但「盤古」字樣,卻不見於先秦典籍。在一些學者看來,「盤古」的發音,似乎有些特別,中國有無系統的創世神話,也值得懷疑。魯迅認為,中國的天地開辟之說,已設想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見。也有的學者說得比較肯定,譚達先認為可以肯定中國漢代以前一定創作流傳過優美的天地開辟神話。許多專家共同注意到的一個情況是,盤古可能與「燭龍」有關,燭龍的形象也類似「渾敦」和「黃帝」。
4.上古四大惡獸「混沌」
漢�6�1東方朔《神異經�6�1西蕪經》:「昆侖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音皮)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藏,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觸之,有凶德則往依憑之。名渾沌。」
9. 玄幻小說史
最近剛好寫這方面的論文和小說
網路玄幻寫作則是特指在起點、17K、幻劍、瀟湘、逐浪、清新等原創網路書站發表與玄幻、表現和發泄非理性慾望的一種寫作。玄幻寫作多屬於網路商業寫作,以通俗和商業價值為其最終的追求目的。
一般認為玄幻小說一詞為香港作家黃易所提出,原意指「建立在玄想基礎上的幻想小說」。 中國網路玄幻小說普遍認為誕生於二十世紀90年代,當時陸續有(龍槍》系列、《魔戒》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和《銀河英雄傳》等奇幻作品由國內學者翻譯進人中國,在這些作品的影響下,國內網路上開始產生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即後來被稱作的玄幻小說,葉永烈曾這樣解釋過該詞。葉永烈認為,玄幻小說是幻想小說的一種,是最近興起的,它建立在玄想之上,強調一個「玄」字,內容走得比魔幻小說更遠,從創作層面講,玄幻小說作者比科幻小說作者創作更自由,不需要受科學依據的束縛,有更多的發揮空間。玄幻小說,是一種在幻想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魔幻詭異內容的題材,通常小說情節非常引人入勝。這類小說既非傳統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又不同於近幾年從國外引進的《哈里·波特》一類的魔幻小說。當然,玄幻小說至今為止沒有嚴格的定義,而它的特點在於「奇」,以幻想貫徹全文,而這種幻想,卻於科學無關。
玄幻小說,可以說是近年來才興起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幻想小說」。它的創作原則就是無原則,它的幻想基礎就是無基礎。 因為玄幻小說基本上是綜合了西式奇幻、中國武俠、日本動漫、科學技術的大雜燴。
還有好多 ,你可以去看看關於葉永烈對其的評論
10. 找一本玄幻小說,主角穿越了。不過主角記得(道德經)。
是不是還會木雕斂息法最後發現自己是地球大道的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