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風起智能》讀到一半可以推薦一下,這是一部知識密集型的科幻小說,但字里行間都是作者對當今社會經濟、文化形勢呈現的浮躁表象的憂患。作者用辛辣的筆鋒寫盡了近五年來的所有社會現象。
2. 有哪些好看的科幻小說推薦
三體系列
作者劉慈欣,三體系列分別是:《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其中,《三體》獲得了2015年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這也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3. 科幻小說點評
又不是非得外星人機器人克隆人才叫科幻,那都是人們對科幻的誤區。飛機潛艇一百年前也是那時候的科幻,現在不都是現實么。建議去看一下劉慈欣、王晉康、江南,再遠一點可以看童恩正鄭文光~
4. 如何評價中國現在的科幻小說水平
《三體》從第一部到最後一部出版已經快5年了,這段時間國內科幻小說的市場並沒有明顯改善。我不知道這背後的原因,應該很復雜。全世界的科幻文學都在衰落。
5. 世界科幻小說排行榜
科幻小說為我們認知宇宙、重塑世界觀打開了一扇大門,世界級的小說有很多,我只來說一說我覺得有代表性的幾部。
最後我要隆重地說一說
- 《三體》:中國科幻里程碑式著作
劉慈欣,是中國當代新生代科幻的代表人,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三體》是中國近幾年最受關注、最暢銷的科幻小說。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劉慈欣用《三體》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
空不是無,空是一種存在,你得用空這種存在填滿自己。
6. 有哪些堪稱偉大的科幻小說
下面這些都應該算是吧?請你參考!
最偉大TOP15 科幻小說系列
當你讀完一本精彩的科幻小說,了解到這只是系列小說的第一本,一定會感到特別的興奮。科幻界的一些最偉大頭腦用連續小說的形式為他們故事的角色構造了一個復雜而驚心動魄的宇宙,還有一些則虛構了地球的反烏托邦或烏托邦的未來。這里列出的就是最棒的科幻小說系列,雖然為它們排名是困難的任務。
15.《邁爾斯傳奇》,洛伊斯·比約德(Lois McMaster Bujold)著:故事主人公Miles Vorkosigan是Barrayar 星球上的一位殘疾的貴族,他的整個生命都在挑戰本星球對「突變異種」的偏見。該系列有多本獲得過雨果獎最佳小說。
14.《新日之書》,吉恩·沃爾夫(Gene Wolfe)著:一位慈悲的刑訊者,為了讓受害者避免痛苦的折磨,他容許她自殺。最後被流放,去尋找真理和懺悔,這個角色具有救世主的特徵,他最終將拯救地球。
13.《海伯利安四部曲》,丹·西蒙斯(Dan Simmons) 著:讓時間倒流的時間冢與人工智慧終極殺器伯勞鳥,丹西蒙斯在書中描述了一個人類與AI的可怕未來。《海伯利安》獲雨果獎,《海伯利安的隕落》獲星雲獎最佳小說提名。
12.《太空漫遊系列》,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著:由於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成功而成為最為知名的系列。
11.《文明(The Culture)》,弗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著:一個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和烏托邦式的未來社會,沒有貧窮、死亡和疾病。小說主要描述了社會邊緣群體:外交官、間諜和雇傭兵,都是干臟活的。
10.《拉瑪系列》,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和Gentry Lee著:阿瑟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講的一艘外星飛船突然出現在太陽系,人類與外星生命相遇的故事。獲得雨果和星雲獎,是公認的經典之作。但後面的系列主要由Gentry Lee執筆,克拉克主要是審查和編輯,評價不是很高。
9.《沙丘系列》,弗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著:系列的第一本《沙丘》曾被大衛林奇怕成電影,一部跨越時間達16000年的涉及社會、政治和宗教的史詩。
8.《Heechee Saga》,弗雷德里克·波爾(Ferderik Pohl)著:HeeChee是一個極為先進的恆星旅行種族,早在幾百萬年前就到達了太陽系,在人類開始宇宙探索前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的消失了。
7.《銀河系漫遊指南》,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著 :源自BBC的廣播劇,亞當斯在寫第一本書的時候就意識到需要在地球上增加一個外星人,提供背景知識,就是那位《銀河系漫遊指南》書的編輯。
6.《環形世界 》,拉里·尼文(Larry Niven)著:兩個地球人和兩個外星人一起探索一個神秘的」環形世界「——一個人造的環形建築物,圍繞在一顆恆星周圍,內表面可居住,面積相當於300萬個地球。獲得了1970年星雲和雨果獎。
5.《安德系列》,奧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著:始於一篇短篇小說Ender』s Game,最終發展成一系列包含9部長篇,10部短篇,還有兩部等待出版。系列的前兩部獲得星雲和雨果獎。被認為1980年代最有影響力的科幻小說之一。主要角色是Andrew 「Ender」 Wiggin,一位童子兵,在一所戰爭學校受訓成為地球的未來領袖。
4.《未來歷史系列》,羅伯特·海因萊因(Robert Heinlein)著:海因萊因的這套書中最好的兩本是《The Man Who Sold The Moon》和《時間足夠你愛》,描述了人類從20世紀中期到23世紀早期的未來歷史。
3.《Barsoom系列》,埃德加·賴斯·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著:這套誕生於20世紀早期的小說雖然內容可能過時了,但影響了後世的許多電影和科幻小說。《火星公主》可能是20世紀最早的幻想作品。
2.《Lensman系列》,E.E.史密斯(E E Smith)著 :該系列的背景起始於20億年前,一個和平的種族Arisian 能以其它種族無法實現的方式理解生命和生命力,他們創造一個類似透鏡的東西能賦予穿戴者特殊的精神能力,可以在外星球上根據需要執法和在不同種族之間建立交流橋梁。
1.《基地系列》,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著:阿西莫夫的7卷銀河史詩,橫跨千年,該系列書的完成也花了44年。小說中最主要的設定是一位科學家開發了數學的一門分支——心理史學,能夠預測未來大多數人類的行為。
《基地》《時間足夠你愛》《環形世界》《銀河系漫遊指南》《太空漫遊》《邁爾斯系列》《沙丘》《海伯利安》《海伯利安的隕落》等都有中文版,但許多系列都沒有出全。
7. 如何評價科幻小說《天意》
《天意》是2004年科幻世界雜志社出版圖書,由中國當代歷史科幻文學的代表作家錢莉芳編著。
無論是依託歷史抑或是架空設定,人物衣食住行的細節都非常重要。錢老師的優勢在於她的專業,所以這部小說里某些道具、服裝、典儀的展現,都給讀者強烈的時空代入感。這就明確指出,想要寫小說如我之流,在寫之前必須精心做好物質層面的功課和設定才行。即便如馬丁老爺的《冰火》,完全架空,還是可以在生活細節中看出中世紀的痕跡。我到目前為止看到的幻想類小說,扭曲變形現實細節的,大概只有《變化的位面》。但《變化的位面》就是以扭曲變形現實細節為根本寫作目的的。
8. 你對科幻小說有哪些了解
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 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中文最早也有譯作科學小說。雖然從科幻史的角度來看,暫時還沒有一個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認的定義標准。在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一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是這樣的:「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這時響起了敲門聲······」可以說,這比一個精確的定義更能概括科幻小說的特質。美國著名 文學評論家布哈伊·哈桑曾說:「科幻小說可能在哲學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簡單的,在美學上是有些主觀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觸及了人類集體夢想的神經中樞,解放出我們人類這具機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9. 如何評價《銀河帝國》在科幻小說中的地位
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小說,在世界科幻小說中范圍內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成就不僅超越了劉慈欣的《三體》,甚至超越了《魔戒》系列,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最令人震撼的小說巨著。作為一部科幻文學,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不可謂不驚艷。
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基地》曾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這種說法確有其事——1966年,世界科幻小說大會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召開,給當年的雨果獎新設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獎項——「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和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基地》系列都獲得提名。最終《銀河帝國:基地》擊敗了奇幻巨著《魔戒》,獲得了這個獨一無二的至高獎項。
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小說,包含歷史分析與未來假想,洋溢著對人類宇宙探索的終極關懷。通過科幻類比的分析了羅馬帝國整個衰亡史,並探討了可能的解決方案。是一部極為優秀的科幻歷史類著作。
10. 如何評價科幻小說《餓塔》
這樣的科幻小說對後來的很多同類題材的作品影響深遠,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