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世界科幻小說的地位
A. 請分點概述劉慈欣對中國科幻文學的貢獻
有人說,科幻文學描寫了未來的可能性。但劉慈欣卻l理解認為,這是國內讀者對科幻文學最大的誤區。「科幻小說應該給人一種對宇宙深邃的敬畏、對神秘新世界的嚮往」,而絕不是對未來的預測。希望能夠幫到你。
B. 為什麼說劉慈欣一個人把中國科幻提高到世界級水平
在《三體》還沒有上市之前,劉慈欣在中國文壇的名字大概只有少數的科幻迷知曉。縱使他連續獲得了八次銀河獎,縱使他號稱中國科幻第一人,科幻作為一種類型文學這個事實註定了他的受眾面只能輻射到一小部分讀者。而當《三體》橫空出世,彷彿就在一夜之間,在中國的文壇颳起了一股不小的科幻旋風。
《三體》的故事很難用簡單的一句話去描述,而一切的開始似乎都是一場意外。文革期間,一個叫做葉文潔的女生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的巨型軍事基地「紅岸」打開了一個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得知了三體星球將進攻地球的消息。從此以後,人類世界地覆天翻。為了抵禦有史以來人類最大的一次危機,無數如同鑽石閃耀的人物群星一般劃過人類的星空,穿越黃金時代,危機紀元,威懾紀元,廣播紀元,掩體紀元,乃至最後的銀河紀元,書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篇章,描繪了愛、責任、良心和勇氣等人類具備的一切美好素質。
在黃金時代的2005年,劉慈欣在中國一個叫做娘子關的地方,開始寫下這個時間跨度數百年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作為電力工程師的他,白天需要上班,而寫作,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愛好,或者說在生活之外尋找快樂的一種方式。
C. 劉慈欣獲得這個科幻藝術屆含金量最高的獎項對我國的科幻文學有什麼影響
這代表了我國的科幻文學又上了一個新台階,在這方面還是很有潛力可以挖掘的,為劉慈欣點贊。
D. 如何評價《銀河帝國》在科幻小說中的地位
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小說,在世界科幻小說中范圍內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成就不僅超越了劉慈欣的《三體》,甚至超越了《魔戒》系列,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最令人震撼的小說巨著。作為一部科幻文學,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不可謂不驚艷。
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基地》曾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這種說法確有其事——1966年,世界科幻小說大會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召開,給當年的雨果獎新設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獎項——「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和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基地》系列都獲得提名。最終《銀河帝國:基地》擊敗了奇幻巨著《魔戒》,獲得了這個獨一無二的至高獎項。
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小說,包含歷史分析與未來假想,洋溢著對人類宇宙探索的終極關懷。通過科幻類比的分析了羅馬帝國整個衰亡史,並探討了可能的解決方案。是一部極為優秀的科幻歷史類著作。
E. 劉慈欣科幻小說的中國特色表現在哪裡
他的小說新穎之處正在於提出某種跟個人主體相對應的集體性形象,對西方經典現代性「文學性」的標准進行了改寫,這個改寫回到文化政治的角度,就是第三世界的位置,或者帶有中國特色的高度政治化的第三世界的位置,並非僅是區別於西方的「第三世界」。必須把科幻文學放置在當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政治中,才能理解劉慈欣科幻小說以及當代中國科幻文學的潛力,科幻文學正是藉助對「整體性」的世界的想像與書寫達到了其他文學不能達到的力度。
劉慈欣作品的啟示是不要寄希望於強力,而要從第三世界反抗殖民的歷史中找到解決混亂的葯方——第三世界知識人在反抗殖民、守護鄉土中彰顯的「游擊隊員」品性,以及中國在第三世界獨立運動中保持先鋒隊位置。
F. 《三體》在科幻小說界的地位怎樣,可以算科幻巨著嗎
一、科幻與社會關懷的相熔鑄《三體》作為劉慈欣最著名的長篇之一,國內外獲獎無數,更是獲得了科幻小說中極為重要的獎項——雨果獎,可以說是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雖然誕生的時間並不長,但《三體》依然在科幻小說界中占據較高的地位,足以稱得上科幻巨著了。而《三體》的重要特點可以具體概括為以下幾點:其一是科幻與社會關懷的相熔鑄;其二是宏觀與細節的刻畫;其三是中國文化的融入。
劉慈欣在《三體》中所寫的不僅僅是單純的科幻,更是將目光投向了道德與信仰等等社會問題,當科幻加入到這些理念的探討中時,顯得更獨具一格。
在《三體》之中,劉慈欣同樣融入了中國傳統的元素,在第一部的《三體》游戲之中,裡面的人物就是通過歷代帝王將相、著名人物來呈現,周幽王、秦始皇等等熟悉的名稱,不僅帶給了人們親切之感,也讓整部小說表現出豐富的文化意蘊。
G. 如何評價劉慈欣的科幻小說《西洋》
2002年的《西洋》,是一篇描述虛構的未來社會的幻想小說,不像科幻。內容上很歷史虛無,也很唯心。最大的優點是娛樂性很強,有一點教育意義。
傑克倫敦寫過一篇爽文《前所未有的入侵》,先讓中國強大,再投下生物武器滅絕了中國。劉慈欣比傑克倫敦人道了很多,沒有滅絕西方平民,而是寫了個像《蝴蝶效應》一樣的故事。
故事中,因為鄭和下西洋時一念之差,歷史被改寫。1997年本來是英國歸還香港給中國,小說中成了中國把北愛爾蘭還給英國。
描寫巴黎是這樣的:「一出北愛爾蘭,西歐的其他城市那混亂和貧窮的氣息便撲面而來。交通被自行車的洪流所堵塞,空氣渾濁。一出巴黎海關,我們便被一大群渴望換到人民幣的法國青年圍住,好不容易才擺脫他們。」這一段的背景肯定是開放初期許多中國人「倒匯」,低三下四賺洋人錢的歷史。
中國有一個時期對西方盲目的追捧,把自己貶低到一文不值的地步,當時有一部電視紀錄片《河殤》就是典型代表。在這里,作者把這種情況顛倒過來,西方人自慚形穢,東方人搞歧視!
H. 劉慈欣為什麼能成為中國科幻第一人
其實在我國的話科幻小說很少的
他是有一定的科學知識的。
而他寫了一部三體,
在好萊塢都引起了轟動,所以他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
I. 世界科幻小說有哪些能達到劉慈欣的三體系列這樣的水平與深度
其實中國的科幻發展本來就起步較緩,而發展過程也一直步履維艱,比如曾經的李昶事件都對中國的科幻事業造成很大的打擊。
國外的優秀科幻作品其實還真挺多,比如《星船傘兵》《群星,我的歸宿》
國內的優秀科幻作品除了劉慈欣之外,何夕,王晉康,遲卉,這些人的作品也很不錯的,只是多寫的短篇。傳的附件被刪除了,有興趣的話我可以發一些給你看!(按照劉慈欣自己的說法,他認為中國現在專職的科幻寫手還非常少,有一些發表一兩篇就消聲匿跡了。而目前看來劉慈欣也很久沒有發表新作品了,國內科幻前景特別是長篇硬科幻這塊堪憂的說。)
另外其實國內的網文里現在也有一些不錯的科幻文,不過良莠不齊的質量造成了網文科幻整體的口碑較差,而超大的量也容易將更新緩慢的硬科幻淹沒在書海當中,其實像《重生之超級戰艦》《雌蜂帝國》寫的也還不錯,相對於網文的更新速度和字數來說。
J. 如何評價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山》
劉慈欣的小說《山》顯然脫胎自東德作者埃里克.西蒙的短篇科幻小說《伊卡洛斯星球》。同樣是空泡行星,同樣以輻射礦物為能量來源,同樣是和人類截然不同的技術路線,同樣是持續億萬年的對外挖掘。只不過伊卡洛斯星球最終因為內外壓差的原因碎裂成了隕石帶,全族死於探索。劉慈欣的「泡文明」則幸運的浮出水面,見到了無垠的星空。相較而言東德作者的小說包含一層政治隱喻(冷戰與柏林牆),劉慈欣的作品則添加了大量的技術細節,篇末還升華到對其他宇宙的探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