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不朽
① 找些科幻小說的等級升級!一定要把書名和等級貼出來,一本書10分,兩本書20分,三本類推
<永生>:肉身境界:養生、練力、招式、剛柔、神力、氣息、內壯、神勇、通靈、神變 神通秘境:法力境、真氣境、罡元境、陰陽境、天人境、歸一境、種子金丹、風火大劫、天地法相、逆天改命 長生秘境:萬壽境、不死之身、空間法則、時間法則、造物之境 仙人秘境:暫未出現 永生:暫未出現
<仙逆>: 修真第一步與第二步過渡階段:陰陽虛實二意,即陰虛、陽實階段 修真第二步:碎涅三境:窺涅、凈涅、碎涅三境 修真第二步與第三步過渡階段:念涅磐成,既涅念、磐成階段,自身無意識回歸本源,目前具體劃分未知(疑為 天人五衰) 修真第三步:涅劫四境:空涅、空靈、空玄、空劫 四境 修真千難萬險,看似簡單的三步,卻是難於登天!許多人終其一生,也難以走完第一步的前幾個境界,能達到嬰變、問鼎之境界者,少之又少。 第一步與第二步之間,具有一個過渡階段,此階段修士已經遠超第一步,但同時距離第二步還有很大距離,被稱為陰陽虛實二意,陰虛為低階段,陽實為高階段。 至於第二步,被分為碎涅三境,細分為:窺涅,凈涅,碎涅!每一步神通都是天差地別! 第三步,神通驚人,遠非第二步可比,據說一個第三步修士即可戰一星域之第二步修士,為眾多第二步修士追尋。羅天星域第三步修士魯夫子已現身,雲海星域神宗大長老水道子也是第三步修士。
② 十大科幻長篇小說是那些
同學你問的好籠統啊,那我也只能籠統回答了
1,《太空漫遊2001》硬科幻的聖經,把科幻小說徹底從低俗小說泥潭中解救出來。
2,《基地》,其實是個系列小說,史詩級的描寫,摻雜著阿西莫夫對人類文明的重新審視對歷史的反思(最近風頭正盛的大數據讓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裡的「心理史學」)
3,《三體》1、2、3又是系列小說,劉慈欣力作,被稱為中國科幻基石,事實證明並非吹牛,中國科幻很少能這樣兼具好看與深邃了,關鍵是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據說在美國遇冷)強烈建議題主看看。
4,《銀河系漫遊指南》超乎想像的故事情節及字里行間閃爍的英式幽默是這本書的最大特點。而且想像力簡直爆棚。
5,《時間機器》這本書的牛B之處在於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簡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
6,《我,機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又一力作,書中出現了最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不過無論從思想深度還是從情節描寫上都不如《基地》
7,《1984》,反烏托邦小說代表作,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 時刻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
8,《宇宙過河卒》,這本書使得「巴薩得引擎『家喻戶曉。
9,《美麗新世界》,軟科幻小說代表作,情節一般但影響深遠。因為它是赫胥黎的代表作,重點本來就是為了傳播他的哲學思想,像我這種=理科生基本抓瞎。
10,,《機器人夢到電動羊了嗎?》書名有點無厘頭,但由他改編的電影《銀翼殺手》可以說是影響最深遠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排名不分先後
③ 有科幻小說,有沒有社會幻想作品呢
1818年以來的幻想作品
想在數千字的篇幅內盡述1818年以來的幻想作品,這本身就是一個幻想。但當我們有這個機會時,我們卻無法抵禦這種誘惑。這僅僅因為,幻想,是人類本身所具有的天性……
幻想是人類得天獨厚的美麗天賦,也是人類整體創造活動和生存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它更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源泉;是不是覺得這很矛盾?其實不然。因為不管人類的最終目的是什麼,達到與否都是一種事關幻想的幻滅。正是這種痛苦成為了文學創造的原動力,於是文學在幻想中誕生了。
從《吉爾迦美什》到《神曲》,從《伊利亞特》到《奧德賽》,從《理想國》到《太陽城》,從《格列佛游記》到《米克羅梅加斯》,從《天方夜譚》到《羅摩衍那》,從《山海經》到《西遊記》……這些恢宏的、不朽的著作中處處閃耀著幻想的光芒。在這里,幻想與文學似乎有著同命題的關系,互依共生,密不可分。
然而,這種親密無間的關系卻隨著十八世紀前後工業革命的開始戛然而止,現實主義文學的風頭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浪漫主義文學的光芒。在這個科學時代里,誕生於法國的啟蒙運動,以其否認權威、崇尚理性思維的精神在歐洲諸國再度引起一次思想革命,對這一時期及其後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科幻,這一融合了科學與文學之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在這個大背景下,悄然登上了文學舞台,二個多世紀以來,翩翩起舞,以其別致而優美的舞姿傾倒了越來越多的讀者。它的始作俑者,就是英國大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
《弗蘭肯斯坦》(科幻)——瑪麗·雪萊
1818年,寓居義大利的瑪麗·雪萊在阿爾卑斯的雪夜中創作了現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故事情節很簡單,青年科學家弗蘭肯斯坦利用死人的器官和組織,拼合出了一個人體;並在一次雷擊下使這個人體擁有了生命;可天性善良的巨人卻因面貌醜陋而不容於世界。整個故事自然是以悲劇收場。瑪麗·雪萊受限於時代,並沒有意識到她的這部小說創造了一個嶄新的體裁。更多的,這部小說充斥著哥特體小說的印跡。但在浪漫幻想、宣洩情感、尊崇自由、彌漫神秘的特點之下,《弗蘭肯斯坦》第一次引入了現代的科學原理和技術發明,這使得它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幻想與科學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這種基本特徵來源自特定的時代背景,同時也是科幻小說有異於其它文學體裁之處。從文本的自然價值上來講,《弗蘭肯斯坦》乏善可陳,但它畢竟開創了現代科幻小說這一體裁,無法忽視。
盡管《弗蘭肯斯坦》問世後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的反響,但在現實主義文學的洪流下,這部小小的作品還掀不起太大的浪花。三十餘年後,法國科幻小說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出現才真正開始將科幻小說推向一個頂峰。而跨世紀的英國科幻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則是科幻文學界繼往開來的另一位翹楚。
《時間機器》(科幻)——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1895年,威爾斯發表了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時間機器》,就此這個題材被人們廣泛認知。小說中,一位時間旅行家乘坐時間機器來到了公元802701年的世界上,發現那時地球人分為兩個種族,一個是生活在地面的埃洛依族,智力僅及兒童;而另一個則是生活在地下的莫洛克族,他們用以前遺留下的機器飼養埃洛依族,並在夜間獵捕他們為食。時間旅行者的出現,自然打亂了這種社會結構的平衡。藉助小說中的時間機器,威爾斯帶領讀者進入了數十萬年後的未來乃至地球的末日,他用進化論的觀點向人們展示出一幅幅觸目驚心的未來畫卷。很顯然,小說中的情節是暗有所指的,這種悲觀的情緒恰恰是威爾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譏諷。
在凡爾納、威爾斯等作者的帶動下,科幻文學步入了一個更加撲朔迷離,色彩繽紛的二十世紀。科幻文學的創作重心逐漸從歐洲大陸轉移到了北美大陸上,科幻小說進入了它的「黃金時代」。優秀科幻作家和傑出科幻作品層出不窮,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茵萊因和阿瑟·克拉克這三位科幻巨頭的出現,標志著科幻文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代。
《基地》(科幻)——艾薩克·阿西莫夫
1951年,在《基地》的第一篇故事發表十年後,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正式結集出版了。這個系列可以說復演了羅馬帝國興衰史,是科幻文藝史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史詩類作品之一。艾薩克·阿西莫夫一生著作頗豐,其中以科幻和科普作品最為有名,他的《基地》系列描述了心理歷史學家謝頓以心理史學計算出銀河帝國即將崩潰,於是以編纂網路全書為名將人才匯集到銀河邊陲的第一基地,隨後在銀河另一端秘密地建立第二基地;藉此希翼把黑暗時期縮短至一千年。《基地》系列為科幻小說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它在這方面所做的貢獻可能要比其他任何一部科幻小說都大。第二十四屆世界科幻大會上,這套作品獲得了為其特設的最佳小說集獎,這是空前的榮譽;而阿西莫夫本人當時還以為托爾金的《魔戒之王》會贏得這份大獎。
阿西莫夫也無法忽視《魔戒之王》的成就?是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時《魔戒之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這篇文章從一開頭就聲明是介紹幻想文學的。但由於十九世紀純幻想文學的低潮,奇幻文學始終沒有出現在我們的視線所及之處。不過,奇幻文學終於在二十世紀中葉再次迸發出它的青春;這首先應該歸功於英國大學教授J·R·R·托爾金《魔戒之王》系列的面世。
《魔戒之王》(奇幻)——J·R·R·托爾金
1954年出版的托爾金的奇幻史詩《魔戒之主》系列現在被奉為所有現代奇幻文學的鼻祖,這一點似乎已經達成了共識。托爾金背離了撰寫「晚安故事」的初衷,耗費十二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套作品。如今,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部以純熟的、盡可能宏大的筆觸描述的史詩傳奇。霍比特人弗羅多與他的同伴們為了中土的和平,與邪惡的索倫圍繞著至尊魔戒展開了殊死的爭斗。托爾金彷彿一位優秀的說書人,用語言和文本構築出一個「比真實還真實」的「中土世界」;這里的每條河流,每座山川,每個種族都是那麼栩栩如生;故事中的每個情節似乎都正在這片神秘的大陸上演繹。對於讀者來說,沒有讀過它,你的閱讀生涯肯定會少了點兒什麼。
奇幻小說與早期幻想文學(傳說、神話、史詩等)的淵源更近,在經歷了十九世紀的壓抑和沒落後,隨著《魔戒之王》的問世,奇幻文學迎來了它的全面復甦。這是幻想文學界的一大幸事。而與此同時,進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科幻小說界又開始了一場變革。「新浪潮」作家的出現對「黃金時代」的科幻小說帶來了沖擊,他們企圖徹底改變科幻小說的寫作方式,希望賦予科幻小說更大的力度,創作出更富有文學性和社會道德感的作品。
《溫室》(科幻)——布里安·奧爾迪斯
1962年,「新浪潮」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奧爾迪斯出版了他的名作《溫室》。這部作品描寫了千萬年後的地球因為自轉速度下降,終於以一面永遠朝向月亮。巨大的植物遍布大地,人類已退化成原始狀態。主人公古連便是在這樣的世界上探索著自己的人生之路。小說中奇異的自然風光和神秘的原始色彩構築了這部作品永恆的藝術魅力。奧爾迪斯的作品明顯遠離了傳統的科幻題材,致力於對整個人類社會的思考,把科幻文學推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他曾這樣評論自己的作品,「我寫的是人類的不幸,隔絕,失望,忍受和友愛。」評論家們經常分析這句話,並對他的排列順序津津樂道:人類從「不幸」開始,導致「隔絕」,繼而「失望」,但仍「忍受」,最終達到「友愛」。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新浪潮」運動已經窮途末路,失去了其先前的革命性和實驗性,很多作品不再比自然科學作為創作的基礎,毫無情節,只是在建築空中樓閣,探討晦澀艱深的所謂哲理;可以說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種文學已經脫離了科幻小說賴以生存的基本屬性,難免遭遇失敗。
另一方面,奇幻文學在《魔戒之主》的感召下,不斷蓬勃發展,眾多奇幻作家以自己的作品能與托爾金的名著並立而倍感自豪。這其中就包括1977年推出了《沙拉娜之劍》的泰瑞·布魯克斯。
《沙拉娜之劍》——泰瑞·布魯克斯
如果說《魔戒之主》是史詩奇幻的基石,那麼《沙拉娜之劍》系列可稱得上「劍與魔法」奇幻的圭臬。正是這部作品讓布魯克斯成為作品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奇幻作者第一人,同時也替奇幻文學打開了上世紀最後二十年的興盛之門。這一系列作品一開始是以劍與魔法來包裝的;漸漸地,你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這個世界就是經過一場科技災難後的地球,精靈、矮人、巨龍等傳說中的生物開始出現在地球上,進而改變了整個地球的面貌和歷史。
奇幻文學的迅猛發展,令科幻文學界產生了危機感。我們已經說過,「新浪潮」的發展逐漸走向了歧路,使得科幻文學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在讀者對科幻小說的狀況日益不滿的情況下,另一場「賽伯朋克」運動以強烈震顫的方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演了。
《神經浪遊者》(科幻)——威廉·吉布森
1984年,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浪遊者》甫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科幻界,一時間好評如潮。這本小說是一個三部曲的第一部,同時也是導致「賽伯朋克」第一次被正視的作品。在小說中,主人公凱斯將自己的大腦與電腦網路相聯通,成為信息竊賊。小說將復雜的線索盡情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個關於未來的無法逃避的現實。《神經浪遊者》所推動的「賽伯朋克」運動是對新浪潮運動的一種反駁,它引入了資訊理論、控制論、生物工程等高科技內容,在文化價值觀點上具有反傳統性;它又一次將科技的力量展現在科幻迷的面前,從本質上體現了硬科幻小說的回歸。
科幻文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當然,這個階段不只有「賽伯朋克」,科幻文學實際上進入了一個多元化、邊緣化的年代。在這個年代裡,科幻文學和奇幻文學的交叉越來越多,彼此之間的隔閡也逐漸消弭;也許,幻想文學的復興指日可待。
縱觀最近十年幻想文學的發展,明顯地,奇幻文學的勢頭更加猛烈。最近四年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奇幻文學三度掄元。在屢有奇幻佳作涌現的今天,有一個系列是我們不得不提到的,那就是號稱近三十年來最佳奇幻系列的《冰與火之歌》
《冰與火之歌》(奇幻)——喬治·R·R·馬丁
喬治·馬丁是一位科幻奇幻雙料作家。他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推出的《冰與火之歌》描述了一個異常豐富充足的世界、擁有令人驚訝的可愛人物。這套偉大作品的靈感直接來源於傳說和神話,同時建構在歷史和現實之上。普通讀者很難想像在短短的幾年內描寫和架構《冰與火之歌》的世界是個多麼龐大的工程,而馬丁駕馭這個龐大世界的能力又令人嘆為觀止,每一個細節都不是信手寫來的,而是一幅嚴整的鑲嵌畫中的分子,全都有其存在的具體意義。可以這么說,《冰與火之歌》有能力驕傲地站在《魔戒之王》的身邊。
④ 《不朽的人》這部小說有誰知道
不朽的人與樂
作者 : 辛豐年
ISBN : 7503919140
頁數 : 329
開本 : 32開
封面形式 : 簡裝本
出版社 : 文化藝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00-1-1
在後王朔時代,當「愛」這個字眼和「屁」成為同義詞,淪為滑稽和笑料的道具的時候,我們抱著一絲寬慰和感激的心情,發現現實中居然還有一個雨果小說里才可能出現的人物——辛豐年,他有著一種刻骨銘心的悲天憫人的情懷,他擁有一個情感豐富的心靈。辛豐年不是音樂家,也不是樂評家,卻寫出了許多音樂家或樂評家們根本寫不出的音樂筆記,若干年之後,這些東西成了大家搜求的寶貝。
本書由作者30餘篇音樂筆記(隨筆)組成,談貝多芬,談莫扎特,談舒伯特、柏遼茲,談瓦格納、德彪西,無不從自己的半生的深切感受落筆,無不從別人未留意處說開。作者幾十年對音樂的理解,對人生的感悟,都一一濃縮在他的文字里。談音樂,有感覺,有色彩,有領悟的文字不多見,本書即是難得的一輯,讀者不信,請讀下面《天才與庸人的喝彩》一文!
片斷:
天才與庸人的喝彩——再說莫扎特
向來有「莫扎特謎」之說,謎在於其人的稟賦過人,其樂的似淺率而實神奇,等等。而今借著紀念他死去二百年的機會,又出現了「莫扎特狂」。
十九世紀以來,莫扎特已成了許多音樂家「心中的太陽」。有的頌贊也頗帶點崇拜狂的味道。當代指揮家索爾蒂說,他之所以相信上帝,原因有二,其一便是出了莫扎特這樣的大天才。還說他的音樂無一句不美。
我也算個莫扎特迷,雖然並未因此而信上帝,也很不夠資格去贊同或反對「無一句不美」。因為他的六百多號作品,聽過的只是不多一部分,是否聽懂,還大成問題。
莫扎特迷也好,莫扎特狂也好,想想這位大天才二百年來在聽眾心目中地位的升沉是很有意思的。因而又翻出百年前蕭伯納為他的百年祭而作的幾篇文字來讀(收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版《蕭伯納樂評集》中)。
當年蕭寫這些東西的時候,尚無大名。要再過一個年頭(一八九二年)才拿出他第一部劇作《鰥夫之家》,但他已寫了十來年的樂評,而擔任一家雜志的樂評欄首席撰稿人也兩年了——不過,他用的是「巴賽特管」(CornodiBassetto)這古怪筆名。它是類似低音黑管的一種樂器,如今已從管弦樂隊中「退隱」多年了。莫扎特不但為此器和黑管寫過二重奏,還用之於《魔笛》與《安魂曲》中。
從蕭在百年前寫的這幾篇文字中,可以得知,那時的英國雖是音樂文化昌盛之地,莫扎特的作品卻已從原先的大受歡迎轉而頗被冷落了。到了百年祭時,才又漸漸有了票房價值。
那受冷落的情形,讓蕭用漫畫筆法一描,讀來可發一笑:「(莫扎特的交響樂)演奏快板的第一樂章時,聽眾已煩躁不寧。呵欠連連地好歹熬過了行板樂章。奏到小步舞曲的第三樂章,猛然驚醒,發現那『三聲中部』(按,為傳統的小步舞曲中間一段)倒還好聽,於是堅持著把最後一章聽下去,反正快完了。」
那時節,除了少數的知音,庸人們已經把這個百年前人們的寵兒淡忘了。待到百年祭之年,平日不提此人的報刊上忽又把他抬出。音樂界自也不得不有所表示,應個景。「水晶宮」排出了《朱庇特交響樂》和《安魂曲》。阿伯特音樂廳則排出了《安魂曲》與《朱庇特交響樂》。
蕭認為,冷是因為從前熱過了頭,但也要怪那些庸劣的演出壞了作者的名聲。某些樂隊指揮總以為莫扎特的作品容易對付,殊不知要作精彩的演繹是要真功夫的。只是在里希特這樣的真正領會莫扎特音樂的人指揮下,英國聽眾才又發現了莫扎特,頓時把那些正吃香的新作品給比了下去。
蕭所謂的新作,也並非無名之輩的貨色,而是李斯特、瓦格納等人的大作。那時正是這類作品最有吸引力。其實蕭自己便是瓦格納派的宣傳者。但他最討厭庸人們一窩風趕時髦,有些人只愛聽個新奇、熱鬧。而且像《女武神的飛馳》、《魔火場》這些並非無價值的作品,由於討人歡喜而過度地重復演奏,弄得喪失了新鮮感。蕭有次因為有一場音樂會中有莫扎特作品,欣然赴會,卻遲遲進場,以躲開那些時新節目。
從小便把一部《唐璜》聽得爛熟的蕭,對莫扎特自有他的卓見。比方,古諾認為這部歌劇盡善盡美,他便不肯附和。
蕭天生是個劇作家,所以他極力主張音樂的戲劇化也就不奇怪了。他曾認為,一切音樂作品無不是標題樂。對於不去依附文學內容而只守著樂藝自身規律與形式的純樂,他往往不以為然。對於莫扎特之不作標題樂,他認為要怪老莫扎特的狹隘的教學法。老父灌輸給兒子的觀念是「一篇用奏嗚曲形式譜成的樂曲,只要聽起來是美的、均衡的、率真而饒有興趣的,此外不必也不容再有更多的要求」。蕭因此說,假使小莫扎特未曾經過這種訓練,說不定會得出自己的結論:沒有詩或劇的內容,這篇音樂只不過是無益的浪費。蕭又認為,莫扎特有時在其器樂作品中其實也表了某種詩意的內容,但又徒然才智虛耗於遷就音樂形式,而不能毅然越出樂式的藩籬。於是,這一篇作品,在不知樂式為何物的外行聽來仍是一首音詩;而那些對詩與劇感覺遲鈍的音樂學究們,則拿它當古典作品的楷模來教授自己的門徒。
蕭對莫扎特未能擺脫家教的束縛,把器樂曲都作成了純樂是深為惋惜的。這可真是那位望子成龍的老父決想不到也不能接受的!為了兒子,他把父親、教師(不止教音樂,也教文化)、秘書、劇本作者、宣傳者、旅遊組織者這諸種職務都集於自己一身了,必要時還得當兒子的跟班!他把栽培自己的神童兒子當成了神意、天職。
後人也有非議,說他的有些行事簡直是赤裸裸地在兒子身上「開發」。為兒子吹噓的廣告也俗不可耐。
我們還是應該接受一種多數人的看法:莫扎特的才智是老天和他老父共同造就的傑作。縱然可以怨他挾著孩子奔波,過分損耗了孩子的精力,然而假如不曾行萬里路,遍游歐陸音樂中心,親炙了格盧克、海頓、J.C.巴赫等等樂界泰斗,恐怕也就不會有那個取精用宏,不能以一民族的傳統局限他的莫扎特了。
至於音樂之美在於純還是不純的問題,蕭其實自己也是徘徊不定的。他既崇仰貝多芬,也贊美莫扎特,在他對這雙峰並峙的相提並論中,有的議論大可啟發我們去思索樂史中的無盡波瀾。
蕭提出,盡管百年前的人總把莫扎特看成一個標新立異之徒,其實,他是一代樂風的一個總結。就像拉斐爾之於畫,莫里哀、莎士比亞之於劇。這一點,海頓看得清楚(按,海頓曾向老莫扎特誇他兒子是當代最了不起的作曲家。)。他本人雖然寫不出像《降E大調交響樂》這樣的傑作,但他知道其中有自己一份貢獻。莫扎特是站在他肩上所以更高大。可是,海頓不可能認為,自己也寫得出《英雄交響樂》的第一樂章。對於那樣的音樂,他甚至會搖頭。
這倒又並不是抑此而揚彼。蕭的看祛:藝術創作最難的是集前人之大成。任何人可以開個頭,難在作總結,作出後來者難乎為繼的總結。
蕭雖然在贊揚貝多芬的造反精神時說過:相形之下莫扎特只是個穿號衣的仆從而已。可在樂藝上又把莫扎特看得更重。尤其在他批評貝多芬的模仿者「無目的地故作高深」、「虛張聲勢」、「一味製造高潮卻總叫人失望」的時候,更加傾心於「善能駕馭音樂,也駕馭自己感情,始終不失其優雅」的莫扎特了。
總結之說,有助於解天才之謎,沖淡神秘性。如果沒有那個等著斯人作總結的十七、十八世紀歐洲音樂文化的大環境,沒有乃父嘔心瀝血的因材施教等等因素,這個秉賦迥異常人的孩子,也只能像他姐姐(另一個神童)南耐兒那樣,退化為常人,一首曲稿也沒留存下來吧?
真不知庸人們的捧場、起鬨,是玉成了還是幾乎摧折了這個天才!看一看他十四歲那年一場音樂會的節目單,不難想像到他所受的押弄與折磨。六個節目,全是臨場即興創作和演奏。其中一項是一首詠嘆調,現場看歌詞,即時譜出,自唱,自己彈伴奏。當年,同「網路全書派」人士有交往的格林姆男爵記述道:「音樂家把所能想得出的最難的測驗都提了出來。」連英王也親自考這孩子。薩爾斯堡大主教為了試他是否真能作曲,把他軟禁了一個禮拜。
通過了這重重磨難,造成了轟動效應,他也學會了對付庸人。什麼顧客給什麼貨。對一個如此敏感的早熟兒童,這自然有助於他領略「人生實難」的滋味。
如今的種種國際比賽之類,常常令人聯想到神童們的磨難似乎還在繼續。有時又覺得,受折磨的何止是台上少兒。那座中評委們被迫接二連三地聽門德爾松的協奏曲,往往要聽幾十遍之多,硬是把這部最需要保持新鮮感的作品吃倒了胃口!
可惜不能請蕭再來發幾通快人快語。對於種種對待文化藝術的不文明做法,他最義憤了。
然而,他對庸人庸行開炮又是同他那主張社會改革的一面有聯系的。他雖嘲諷了趕熱鬧的風氣,又即點明:「沉悶無聊的日常生活,弄得大家去尋找刺激。只要這種無聊文化延續下去,莫扎特就被束之高閣了。倒霉的是這文化貧瘠的一代,於《唐璜》的作者又何傷!」
我覺得,蕭的文章也啟發人們用你自己的耳朵去聽莫扎特。
自從他寫這幾篇為莫扎特鼓吹的文字,一晃又是百年。莫扎特的知音顯然是多起來了。像我這種夠不上知音的,也是始而嫌其平淡,漸漸發現有味,終乃驚嘆為音樂美的極致;所以讀蕭的文章也增加了同感,也更知道舒曼的話是對的:「隨著歲月的更替,我們的要求愈來愈高。我們所喜愛的人的圈子也就愈加縮小了……甚至莫扎特的陽光燦燦的峰巔,對於青年也還是高不可攀。」(《舒曼論音樂與音樂家》)。
有關莫扎特的許多傳說,在其身後很有廣告作用。到現在,一件件被澄清得不那麼值得津津樂道了。這在「謎」與「狂」的愛好者是掃興的事。舉個例子,不但沙里埃利下毒之說無稽(此人後來還當了他兒子的老師),連《安魂曲》的寫作對他精神有大刺激也不像,臨死前的那些日子,他並非怎麼頹喪的。
他雖不幸短命,但當時便公認為同海頓並世齊名。身後為之作傳者不少,且有他姐姐和妻子提供資料。百年誕辰前後,又出了他的學術性傳記。尤可慶幸的是,學者克希爾做了嚴肅的編目工作。所以凡是他的作品,曲號上都附著一個代表克氏的「K」字。
蕭的話,沉痛中含著憤慨:「莫扎特後半輩子那十四年,是一個極偉大的人生活於一個極狹小的天地間。」
維也納宮廷又要羈縻他,又只叫他寫一些舞曲。
有一些作品只起了個頭,沒有買主,便擱下了,成了殘稿……
今天的莫扎特狂熱中,恐怕仍然是知音的掌聲不如庸人的起勁。有些人則是「吃」莫扎特的吧?
這樣,百年前的文章讀起來似乎並不陳舊,只可惜蕭翁不能再來一篇,否則必又是醒腦的妙文!
本書目錄
如是我聞貝多芬
人之黃昏——再說貝多芬
交響音樂是他的自由王國——貝多芬為同一歌劇寫的四首序曲
可信賴的導遊人——說肯普夫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解說
無形有相——說莫扎特
天才與庸人的喝彩——再說莫扎特
向太陽——漫說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
未完成的人與樂——說舒伯特
樂史留名一過客——為邁耶貝爾勾像
文如其樂如見其心——說柏遼茲及其《配器法》
關於《幻想交響曲》的二三事
人如其樂嗎?——說瓦格納
還是太虛幻境自在——再說瓦格納
瓦格納造訪羅西尼
德沃夏克常駐我心中
印象之印象——說德彪西
惆悵的人與樂——說德流斯
樂史浮雕——維努斯《協奏曲》摘介
一雙復雜的存在——維努斯談李斯特與布拉姆斯
魯賓斯坦繽紛錄——阿圖爾魯賓斯坦自敘剪輯
一、同斯特拉文斯基之間
二、與海菲茲、霍羅維茨
三、拉赫瑪尼諾夫及其他
四、鍵盤上有歡樂有煩惱
五、險些兒賭掉了兩個指頭
⑤ 推薦幾本外國科幻小說!
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地心歷險記》 《神秘島》。17K也有很多好看的科幻小說,你可以去看看!
⑥ 科幻小說西班牙乞丐、沙丘、薩布莉爾、鏡舞、垂暮之戰、貝拉亞、事關良心、不朽
全都有實體書!!買去唄!反正我都買了
⑦ 第一部科幻小說是什麼
1
1818年,年僅二十歲的英國女子瑪麗·雪萊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又譯《科學怪人》)。
2
儒勒·凡爾納(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紀法國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
【走上創作之路】
1828年,凡爾納生於南特,1848年赴巴黎學習法律,寫過短篇小說和劇本。
1863年起,他開始發表科學幻想冒險小說,以總名稱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異的漫遊》一舉成名。代表作為三部曲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海底兩萬里》 《神秘島》 。
凡爾納總共創作了六十六部長篇小說或短篇小說集,還有幾個劇本,一冊《法國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偉大的旅行家和偉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還有《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機器島》《漂逝的半島》《八十天環游地球》等20多部長篇科幻歷險小說。
3
阿特·布奇沃德 埃德加·賴斯·巴勒斯 阿西莫夫 安東尼·吉爾伯特
彼埃爾·伽馬拉 別利亞耶夫 布瑞恩·斯坦伯利福
陳勇 程東 崔西·西克曼
達世新 大衛·赫爾 德·比連金 杜漸
弗雷德里克·波爾 弗雷德里克·布朗 弗里茨·萊伯 馮尼古特 馮尼格特
哈里·哈里森 韓松 郝曉波 赫·齊·威爾斯 霍炬
基·布雷切夫 江漸離 傑恩·沃爾夫 傑克·芬尼 景星
空門 寬齊 克拉克
雷·布拉德伯雷 雷·布雷德伯里 凌晨 劉興詩 柳文楊 魯衛 綠楊 羅伯特·海因萊因 羅伯特·希克萊 羅爾夫·豪夫曼 羅森 羅琳 洛夫克拉夫特
莫仁
倪匡 怒加
帕莫拉·薩根 潘海天
Q喬治·盧卡斯
RR·A·薩爾瓦多 儒勒·凡爾納
施彤宇 斯蒂芬·金 蘇珊·西瓦茲 蘇學軍 蘇逸平 隨心玫
譚劍 特利·比松 田中芳樹 童恩正 托爾金
王晉康 威爾斯 威廉·厄普森 無極 威爾斯
蕭建亨 蕭志勇 星河 星新一 宣昌發 西馬克
亞歷山大·別利亞耶夫 楊平 英子 尤異 宇無名 約翰·瓦利
詹姆斯·岡恩 詹姆斯·考西 張系國 趙海虹 鄭軍 鄭文光 周宇坤
⑧ 求好看的科幻小說
世界著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幻大師、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他是一位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品極其豐富,代表作有《我,機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鋼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陽》(The
Naked
Sun)
等。他他於1941年發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即: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二、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給與的任何命令;三、在不違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盡力保護自己)。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至今仍然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志。
這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的副教授,先是業余寫作科幻小說,1958年開始專職寫作,以他淵博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為引人注目的科學作家。其科幻小說的代表作為「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學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學簡史》、《化學簡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識》、《空間知識》、《聖經入門》、《莎士比亞入門》等。阿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改變了原來科幻小說中機器人老套的奴隸工具或人類敵人的怪物面目,開始成為人類的親友,他在科幻小說中制訂的「機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為機器人科幻的經典,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進偵探與推理小說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中國作家的最好讀劉慈欣,王晉康或星河的比較好.
⑨ 求科幻小說~
完本……囧啊你以為三體是那些垃圾網路小說嗎?
網路小說無科幻。
《球狀閃電》 《詩雲》 《流浪地球》 《全頻阻塞干擾》:《三體》作者劉慈欣的其他足以震撼人心的作品
《真名實姓》《彩虹盡頭》三部曲:科幻巨頭弗諾文奇的大作
《垂暮之戰》《幽靈旅》:平行宇宙間地球的保衛戰。作者約翰斯卡爾齊
《上校的軍刀》:SFW好評短篇!作者韓文軒
《不朽》:地球地契即將被外星人買走,地球最後的守護者在地球的漫遊。作者羅傑澤拉茲尼
《末日禱言》:末日的槍火之歌。作者墨熊
《宇宙墓碑》:黑暗宇宙的散文詩。作者韓松
《掉線》:倒霉的程序員被惡意踢下網路。作者拉拉
《蟲族之屋》《晨臨霧逝》《夜行者》:千萬個世界,華麗而哀傷。作者喬治馬丁
《六道眾生》:何夕,又是何夕。作者何夕
反正多了去了,一時半會兒也列不完
我所羅列的都是真正的科幻小說
如果喜歡科幻,歡迎來劉慈欣吧,科幻愛好者的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