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科幻小說
1. 俄羅斯的航空設計師們正在試圖將科幻小說中的飛碟變成未來的交通工具
航空設計師們試圖將飛碟變成交通工具
浩瀚蔚藍的海宛如恬靜沉睡的少女
黃山松的枝條不是沒有異常強大的團結力
2. 求主角建造戰艦的小說
1、《特勤艦隊》
《特勤艦隊》由網路作家」暴君的家人」發表在起點中文網的以星際戰爭為題材的網路小說。是起點中文網的A級簽約小說。
小說描述了一個找不到回家的路的孩子,在另一個世界守護著自己的祖國,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民族的故事。
2、《開艘航母去抗日》
《開艘航母去抗日》是17K小說網簽約作家且聽滄海於2013年3月5日開始創作的一部軍事小說,於同日發表於17K小說網。由於作者本人對創作的熱愛,軍工出身的他受到了許多讀者的好評。
作品簡介:中國下一代航空母艦北京號,在一次執行任務途中,回到了甲午戰爭時期,俘虜日本艦隊,全殲入侵朝鮮的日軍,轟炸東京,抗擊八國聯軍,強占沙俄領土……艦上的將士,用來自未來的尖端的科學技術,改變著一個民族的命運。
3、《穿越甲午之我是霸主》
《穿越甲午之我是霸主》是掌中文學網出品,在手機APP安卓讀書和暢讀書城上連載同步更新的玄幻小說,作者是 爆瘋語。
一個在現代做啥啥不行的宅男,穿越到象徵著中華屈辱的年代——甲午戰爭發生的三年前。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訓練新軍,籌辦艦隊,憑借著自己已經沉浸了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文明,一隻新式軍隊在世界崛起,北拒俄國,南擊列強,一血中華屈辱,使中國以強橫的姿態屹立於世界之巔的歷史故事。
4、《重生之超級戰艦》
《重生之超級戰艦》是一部由彩虹之門所創作的網路連載小說,這部小說的連載平台是起點中文網,屬於科幻、未來世界類型的小說。2017年11月,《重生之超級戰艦》獲得第28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網路文學獎。
5、《大宇宙時代》
《大宇宙時代》是著名網路原創文學作家zhttty所寫科幻類網路小說,連載於起點中文網。主要講述了無盡的星空,無垠的星海,那裡並不是什麼樂園,而是充滿著黑暗與危險,死亡與恐怖的未知領域。
3. 三十年代有一位蘇聯科幻作家,後被稱為蘇聯科幻之父,他的名字是:
亞歷山大·別利亞耶夫(1884-1942)
是蘇聯的科幻小說大師。
他出生於沙俄時代閉塞的外省城市斯摩棱斯克。由於「在這外省城市的夢一般的偏僻閉塞中,使人的心靈惟一能有生氣的出路只有幻想」的緣故,他從小耽於幻想,是儒勒·凡爾納、威爾斯的科幻小說迷。他學習過法律、音樂,在十月革命後又多年從事兒童工作,和天真無邪、充滿幻想的孩子在一起更加激發了他的想像力。世間的事物往往是偶然蘊涵必然。他在童年時代由於幻想飛上天空,以孩童的幼稚從房上縱身跳入空中,其結果釀成了他在25歲時患病卧床不起的災難。
他整整三年被禁錮在床上,癱瘓威脅著他。他感到自己「只有一個沒有身體的腦袋還活著」。這一突然的災難帶給他異常的困難,也更激發他拼搏的毅力。他閱讀寫滿拉丁文的醫學和生物學書籍,翻閱各種刊物,病魔的肆虐倒更激活了他的想像力,最終使他走上了科幻作品創作之路。他從1925年發表長篇科幻小說《多爾教授的頭顱》開始至逝世,在短暫的15年時間里共創作了17部長篇科幻小說、幾十個中短篇科幻作品,還有一大批反映他所生活的時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札記,其成就之大是令人贊嘆的。
如果說儒勒·凡爾納的科幻作品更注重科學性(有的研究者稱作「硬科幻」),威爾斯的作品更注重社會性(有的研究者稱作「軟科幻」),那麼,別利亞耶夫的科幻小說則是兩者得兼。別利亞耶夫的科幻創作立足於堅實的科學基礎,從不憑空臆造。他明確表示「蘇聯科學幻想作品的社會作用也應該具有確切的科學基礎,如同其他科學技術領域一樣」。為此,他的《多爾教授的頭顱》所幻想的人的頭部移植,《水陸兩棲人》中談的人的完善,重返人的第二故鄉——海洋,《找回自己臉面的人》談的人的肌體的改造,當今的科學已經將其相當程度地變成了現實。他的《躍入蒼穹》(1933)、《太空飛船》(1935)、《盲目的飛行》、《康采星》(1939)正是基於前蘇聯宇宙航行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作品。這些作品隨著人類登上月球,並向火星和更廣袤的宇宙進軍而驗證了它們的科學性。
齊奧爾科夫斯基本人在看過這些作品之後曾寫信給別利亞耶夫:「有一些人從事設想和計算,另一些人很好地證明了這些設計,而第三種人用小說的形式把它敘述出來。這些全部需要,全都可貴」。這是很有見地的,因為齊奧爾科夫斯基本人也是「第一流的科學幻想家」(別利亞耶夫語)。
別利亞耶夫科幻小說的更大魅力在於他在作品中所體現的深邃的哲理思考。這些思考是建立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結合基礎上的(哲理本身的特點也在於此),是對人類歷史進程的認真反思。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讓你回味無窮。
《水陸兩棲人》中的伊赫江德爾何罪之有?他希求的不過是一個人起碼的自由,甚至是遠離塵囂,重返海洋,與海豚、魚類為友的自由。然而,惡勢力要把他作為聚斂珍寶的工具,達不到這一目的就將他置於死地。他只好永遠消逝在茫茫的海洋……《永生糧》、《找回自己臉面的人》也蘊涵著同樣的哲理。人類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決不能偏離正確的航道。解鈴還需系鈴人。命運就掌握在人類自身。在進入21世紀的時刻,人類更需要對這一重大問題認真思考。
縱觀別利亞耶夫的作品,無不具有情節生動,扣人心弦的藝術特點,不要說他的長篇,如《水陸兩棲人》、《多爾教授的頭顱》早有定評,連他的短篇《在深淵上》(已選入我國高校兒童文學作品選)、《雪人》等也都膾炙人口。任何讀者都會為他的奇拔的想像力、高超的藝術手筆所傾倒。這也是他的作品盛傳不衰的又一原因。
亞歷山大·別利亞耶夫的主要作品有:飛人阿里埃爾,霍伊蒂-托伊蒂,世界主宰,水陸兩棲人,陶威爾教授的頭顱,瓦格納教授的發明,躍入虛空。
4. 俄國宇航家齊奧爾夫斯基寫的一本什麼科幼小說
康斯坦丁齊奧爾夫斯基,著有科幻小說小說《在地球之外》
1918年出版,寫的正好是2017年的事哦
5. 俄羅斯影集《生路》,讓人再次感受疫情對世界的改變,這是為何
國內已經連續N多天沒有出現本土病例,但歐美國家也同時宣布再度封城,讓人感覺彷彿身處兩個世界。
去年10月於Netflix上架的俄羅斯影集《生路》,正好是講述未知病毒席捲莫斯科,甚至擴散至全俄國的故事,這個時刻上架顯得格外吸睛。
"神預言"影集本劇改編自俄羅斯作家亞娜.瓦格納的小說《Vongozero》,這是作者於俄羅斯2008年經濟衰退後寫成的。當時部分生活富足的俄國人,突然意識到繁榮的日子將會終結,許多銀行破產、各地生產活動停擺,甚至有暴亂事件發生,如此末世感促使她創作了這本以流行病為主題的小說。
《生路》於去年11月在俄羅斯線上串流平台Premier播映,亦入選坎城電視劇影展主競賽單元,成為俄羅斯首部入圍的電視作品。今年Netflix以150萬美元買下本劇版權,打破一年多前《殺手管家》100萬美元的成交價格,成為目前Netflix買進的俄羅斯影集中最高價的作品。
除此之外,本片亦提到了戈巴契夫改革重組、蘇聯解體、二戰抗德等等,雖然都是短短幾句台詞帶過,但不難看出這些歷史事件仍影響著今日的俄國人。
它們可能變成茶餘飯後的話題,可能是教科書中的一章,可能成為某個人社群上的梗圖……透過一部八集的電視劇,我們窺見了俄羅斯宗教內核與世事結合成今日的社會情狀。
《生路》劇情與疫情對應,且風格不同於多數俄羅斯傳統作品重視內心戲與角色動機,而是更加著墨於技術面表現。此外,剪輯、運鏡與配樂較為西式,亦是本作獲得較大回響的原因之一。
但若能加強角色的情感塑造,以及面臨的危機有更多變化,會讓後面集數的"拖戲感"大減。目前本劇已在籌備第二季,預計明年秋季播映,或許就能解開我國究竟在這部影集扮演什麼角色。
6. 托爾斯泰希普金高爾基在俄國作家出現的先後順序是
(1)法國 凡爾納 (2) ②①③
7. 俄羅斯的著名作家有那些
1、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818年-1883年),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處女地》,中篇小說《阿霞》、《初戀》等。
2、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5、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1837年2月10日),是俄羅斯著名文學家、詩人、小說家,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
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青銅騎士」。
8. 《阿凡達》抄襲俄國小說,不會吧
你好 目前網上的消息是這樣的
俄羅斯《新報》的資深記者、聖彼得堡著名專欄作家迪米特里·比科夫一針見血地指出,好萊塢電影《阿凡達》與前蘇聯小說《正午世界》有諸多地方雷同:比如,小說《正午世界》中的外星人部落叫做「Nave」(納維),而影片《阿凡達》中則叫「Navi」(納美),如此相近不得不讓人產生「聯想」。再比如,二者的故事發生時間都是22世紀,發生地都在一個名叫「潘多拉」的遙遠星球。惟一不同的地方在於,小說中的「潘多拉」星球上生活著兩個不同的人種,而影片中的星球只有一個人種。迪米特里在專欄文章中直斥《阿凡達》是對前蘇聯科幻小說的「無恥剽竊」,同時也是對整個西方文明的損害。
我昨天去看了3D的阿凡達 俄國的小說我當然沒有看過 但是 根據這位記者的描述 我可以肯定的說 他一點不懂什麼是抄襲 什麼是剽竊 一條一條說 比如「潘多拉」 是希臘神話中的 很多地方都使用 再比如navi這個詞也是 描述科幻世界 尤其是外星星球的科幻故事 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雷同 這些簡單的雷同 根本不可能構成法律上所說的抄襲和剽竊 照他這么說 那抄襲的多了 七龍珠是不是抄襲西遊記呢?奧特曼是不是抄襲恐龍戰隊呢?顯然不是 簡單的一點點雷同 占整個作品的哪怕1%都不到 是不會被認定為抄襲的
現在俄羅斯電影產業很差 好萊塢文化充斥全球 俄羅斯人不爽是正常的 這記者也不懂法律 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