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分子手術刀簡介
❶ 董仁威的個人簡介
董仁威,男,1942年5月生,重慶市人,是個「雜家」,他既是中國知名科普作家,又是傳記文學、報告文學、科幻文學及主流文學作家,科幻評論家,科普科幻活動家,還是中國知名食品發酵專家、醫葯專家、營養專家、蘭花專家、收藏專家等。歷任成都市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四屆委員會主席(2000年12月19日-2006)、五屆理事會會長(2006-2011年5月21日)。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科學文藝委員會副主任委會,六屆理事會榮譽理事。世界華人科普作家協會主要創始人之一、首屆理事會理事長。世界華人科幻協會主要創始人之一,首屆監事會監事長。
董仁威現任全球華語科幻科普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時光幻象成都科普創作中心主任、時光幻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世界華人科幻協會監事長。成都市科普作家協會顧問、成都市收藏家協會顧問;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六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六屆理事會榮譽理事。世界華人科普作家協會二屆理事會名譽會長。
人生經歷
董仁威初高中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1957、1960),四川大學植物學本科(1965)、細胞學研究生畢業(1969)。1969年參加工作,歷任成都制葯四廠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執業葯師;成都制葯四廠車間主任、研究所所長、副廠長;成都健康食品研究所所長兼總工程師;中國義大利政府合作建設成都兒童營養中心主任;成都蘭博園藝場董事長。
董仁威曾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三次、成都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次。著有技術類著作:《澱粉深加工技術》《蘭花鑒別手冊》《食品加工新技術》《畜禽產品加工技術》《花卉園藝小網路》《蘭花經營手冊》《藏珍尋寶攬勝》等,曾任四川省保健康品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營養學會常務理事、成都市生化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成都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成都市標准化協會常務理事、成都市保健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全國卡那黴素協作組副組長等職,創辦世界首屆國際蘭花拍賣會、世界首屆科幻收藏品拍賣會。
董仁威畢身主要精力用於科普科幻創作和科普科幻作家組織工作,在擔任成都市副理事長和十年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主席、會長期間,提出「以科普創作為中心,出作品,出人才」的宗旨,創建了「成都科普創作中心」,作為科普創作和科普創作人才培育的基地。在1999-2011年的12年中共組織800人次參與科普圖書編撰工作,已出版《新世紀少年兒童網路全書》《新世紀青年網路全書》《新世紀老年網路全書》《金色年華21世紀科普叢書》《現代農民科學素質教育叢書》《小科學家叢書》《科普趣談圖書》《少年科學院書庫》等24套叢書,計152部,共2500餘萬字,發行突破200萬冊。這些科普著作中,《新世紀少年兒童網路全書》獲四川省2002年度最佳圖書獎和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提名獎、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小學生自我素質教育叢書》獲四川省2002年度優秀圖書獎,《小科學家叢書》《星潮》等被團中央等單位評為《全國青少年最喜愛的百部圖書》《全國青少年喜愛的優秀讀物》,《科普趣談叢書》《流浪地球》分獲首屆和二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圖書提名獎,《中外著名科學家的故事叢書》(20本套)獲2010年冰心兒童圖書獎,《現代農民科學素質教育叢書》獲國家科技部首屆優秀科普圖書獎。
董仁威通過組織科普創作,培養了以50餘名骨幹科普科幻作家組成的,老、中、青結合,遍布全球的科普科幻作家團隊,能承接各類大型科普科幻叢書的創作任務。
董仁威從1979年開始業余從事科普創作,獨著及與人合著78部科普作品,1000餘萬字,由於他是雜家,代表作分幾類,科學家傳記文學的代表作是《達爾文》《李時珍》,輯入《中外著名科學家故事叢書》(叢書第一獲獎作者),分獲第十屆中國圖書獎、兩屆冰心兒童圖書獎,並被中國科協評為中國50年來「最受公眾喜愛的10部科普作品」之一;科普圖書代表作為《生物工程趣談》,獲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被《科普創作通論》(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列為l00部中外經典科普圖書,納入湖北科技出版社與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聯合出版《中國l0O部優秀獲獎科普圖書》計劃;評傳類的代表作是《穿越2Ol2-中國科幻名家評傳》;網路類的代表作是由他主編,並撰寫其中四分之一稿件的《新世紀少年兒童網路全書》,獲四川省2006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提名獎及「第二屆四川出版.圖書獎」一等獎;科學游記類代表作是《美麗三部曲》(《四川依然美麗》《成都依然美麗》《美麗西部》);科幻小說代表作《分子手術刀》(《科學文藝》)《基因武器大戰智能疫苗》(《世界科幻博覽》);實用科普讀物的代表作是《澱粉深加工技術》《畜禽產品加工技術》(作為《中國農村文庫》之一,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97年全國農村青年最喜愛的科普讀物)《蘭花鑒別手冊》(兩屆全國蘭花博覽會禮品書)。
董仁威還是科普科幻活動家,他在擔任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兩屆主席、會長職務期間,創建了中國最大的科普創作團隊-成都科普創作中心。2006年,他與松鷹、何定鏞一起,在澳門注冊創建世界華人科普作家協會,2010年,他又與吳岩、姚海軍一起,創建「世界華人科幻協會」,並同姚海軍、吳岩、程婧波、董晶、韓松、楊楓、楊波、鄭軍、石以、雷斌祿及其他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同仁一起,創辦「全球華語星雲獎」,成功地舉辦了1一3屆「全球華語星雲獎」評獎活動。
董仁威還從事文學創作,著有長篇小說《狂人情書》《花朝門》(獲2009年度中國優秀長篇小說一等獎),中篇小說《好女孩壞女孩》,短篇小說《紅辣椒》,微型小說《敲門》,科幻小說《分子手術刀》《基因武器大戰智能疫苗》《智力放大器》《神秘的葯店》,報告文學和傳記文學《他在燈海中閃光》《綠海探寶》《兩棲人》《沈括》《少年達爾文》(獲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等,是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曾任成都市作家協會理事,現為成都市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
至2012年底,董仁威獨著或與人合著各種文體圖書80部。
董仁威曾獲成都市先進工作者、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成都市科普之星、成都市科普明星,四川省先進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十大傑出科普作家、科普創作終身成就獎,中國有突出貢獻的科普作家,第三屆全球華語最佳科幻傳播金獎等榮譽稱號。
❷ 主角用手術刀的末世小說
我看到的一本是主人公在大學里解剖課得到的手術刀 不過年代久遠 忘了
❸ 隱形人的內容簡介
故事從南薩塞克斯郡一個鄉村旅館開始。一天,一個神秘的陌生人來投宿,他渾身上下遮掩得嚴嚴實實,只有一個粉色的鼻頭露在外面。他整日把自己關在屋裡,埋頭於科學實驗中,只在天黑時才出來活動。他態度粗暴無禮,不許任何人接近和打擾。他的種種怪異舉動在村民中引起極大不安和各種猜測。一天晚上,牧師家被盜。牧師夫婦眼看著金幣被偷走,卻看不到竊賊的半點身影。旅館的老闆娘無意中走進陌生人的房間,發現他唯一的一身行頭全都搭在床上,而其人卻不見蹤影。她正自詫異,忽然看見衣服和椅子飛起,把她趕出屋外。後來,老闆娘就這件事和牧師家被盜一事質問陌生人,被激怒的陌生人扯下頭上所有的東西,人們才突然發現他是個看不見的人。這個隱形人面對前來抓捕他的警察和圍攏來的村民,在紛亂中脫掉衣服逃走。他逼迫流浪漢瑪沃爾做他的助手,幫他偷回遺落在旅館里的書。他希望用瑪沃爾做掩護,來彌補隱形給自己帶來的種種不便。孰料,瑪沃爾不甘受他的役使,欲到警察局告發他,還藏起他描描述實驗秘密的三本記錄,隱形人追捉瑪沃爾,在此過程中被人用槍打傷,意外逃進他的大學同學開普博士(Dr.Kemp)的家中。
隱形人向開普博士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隱形人名叫格里芬(Griffin),原是醫學院的一名高材生。畢業後,他窮困潦倒,一心想在科學界做出一番非凡成就。他無意中發現,如果讓人身體的折射率和空氣的一樣,就既不能吸收光線,也不能反射光線。為了購買實驗材料,成為隱形人,格里芬搶走父親從別人那裡借來的錢,逼得父親自殺身亡。他服用自己研製出來的隱形葯劑,在經歷過地獄般的痛苦之後,成為他夢寐以求的隱形人。他放火燒毀做試驗時租住的公寓,毀掉所有的實驗痕跡。在隨後的日子裡,隱形雖然給他帶來常人所沒有的非凡能力,卻也常常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他赤身裸體,飢寒交迫,在寒冷的冬日裡四處游盪。最後,他決定把自己包裹起來,找一個偏僻的地方繼續實驗,把自己重新變回有形人的狀態。於是,他住進南薩塞克斯郡的鄉村旅館。但是,實驗失敗,他再也不能恢復人形。他把這一切告訴了開普博士,並勸說開普博士和他一起建立一個恐怖王國,利用他的隱形恐嚇民眾就範。開普博士意識到,格里芬已經喪失正常人的理智,於是秘密叫來警察。格里芬倉皇逃走。開普博士的出賣激怒了格里芬,他開始濫殺無辜,並公然叫囂要從開普開始,殺一儆百。但開普博士已經掌握隱形人的全部弱點。最後,他和村民們聯合起來打死了格里芬。
❹ 小說《手術刀》結局是什麼
主角死了
❺ 基因工程分子手術刀
為了切取目的基因,我們一般用同一個限制酶,即手術刀,切取目的基因和運載體。但有時為了防止自身環化現象,也用雙酶切法。
❻ 手術刀的劇情簡介
風雨交加的晚上,豪華酒店盛大的生日宴會上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命案,醫生周敏在洗手間被殺害。破案的希望落在當晚唯一目擊證人—陳子含身上。
公安局內,子含指認出閉路電視上的疑兇-安雲。同時意外得悉這位素未謀面的女子竟然與自己的男友---醫生徐克勤有染;
基於證人與疑兇的私人瓜葛,隊長李龍彪決定另覓破案線索。
子含受到襲擊,幸而得到安雲的救援,撿回一命,安雲和子含的關系日益親密,讓徐克勤感到恐懼。
徐克勤被子含打入了冷宮,他認為是安雲在從中作梗,氣憤地來到安雲家。翌日,醫院主任醫師徐克勤墜樓自殺未遂成了植物人。傷者身邊發現了遺書,供認了自己因為欠下巨額賭債而盜買醫院麻醉葯品,供製毒組織製造毒品的罪行。
李龍彪翻閱徐克勤的檔案、履歷……他覺得徐克勤身上一定還隱瞞著重要的線索,這幾件案子看似簡單,但背後疑點重重。
安母病逝,安雲悲痛欲絕,幸得院長黃三全及時救助。黃三全告訴她,張曉是被他利用而殺害了周敏和李紅。而徐克勤也是被他推下樓的,因為這些人都發現了他盜賣葯品的證據。現在要輪到安雲了。
安雲並不感到驚訝!她說自己早就發現了黃三全的反常。而黃三全所殺的人都是自己恨之入骨的!安雲不過是借了黃三全的刀,殺了自己想殺的人,這其中也包括徐克勤、包括藍心……也包括在這時尾隨而來的子含!
而讓安雲這樣做的原因並非嫉妒那麼簡單,而是一段往事,和家族世仇 。
❼ 分子手術刀讀後感1000字
不是什麼好受的事。在當事人堅持說那不是移情,那是真愛,在面對那些美好的感情敘說時,心理醫生在想什麼?「在痴迷之下我將發現什麼?我是否將發現痴戀的背後隱藏著人類經驗的殘酷真相?」真是不解風情啊!本書中不少主人公都老邁年高,治療師仍毫不遲豫地在解析,毫不手軟,殘酷至極,讓人感到不寒而慄。
心理治療對當事人而言是殘酷的,對心理醫生也是殘酷的。心理醫生需要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不放過一閃念,經常「靈魂深處鬧革命」,不僅如此,你看:「我學會不要預期得到任何個人的報償,事實上和她在一起沒有給我任何快樂……」,「無論我以任何方式指出她的行為有問題,她都會覺得很丟臉而永遠無法原諒我」,「……但提不起力氣――她把我磨纏得太累了。」如此千辛萬苦,但瑪吉要說,「我可以在一天之內將你一年的努力摧毀」。當最後治療師被莎爾瑪的丈夫哈利指責時,說實話,我有點幸災樂禍,我甚至可以想像治療師癱軟在沙發上的
❽ 安徽作家劉明銀的小說《手術刀》確實是一本好書,但是新浪網到16章就不連載了,新華書店也沒有書了,求全
手術刀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ISBN:9787539629254出版日期:2008-03-01 印刷時間:2009-10-26
21.8,我包郵! 空間裡面有詳情。可以HI我!
❾ 世界奇人之一韓松的書
奇人韓松
自從我在l979年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分子手術刀》後,以後也陸續發表過幾篇科幻小說,但由於我把主要集力放在科普創作上,便很少涉獵科幻領域。對新生代科幻作家的作品,偶爾翻翻。
2010年3月發生的一場引起海內外關注的《科幻世界》雜志社風波,將我的眼球重新吸引回科幻界。在這場風波中,我很想做點什麼,但由於對科幻界不夠了解,也無從下手,只能乾瞪眼。但是,在這場風波中,有一個奇人卻引起了我的特別關注。他就是世界知名的科幻大家韓松。他用在新華社擔任中央新聞采訪中心副主任兼對外部副主任的有利地位,強力介入事件,兩次對四川省委發出「檄文」,促使四川省科協在風波發生10天後做出了讓《科幻世界》雜志社社長李昶停職的決定。
奇的是,韓松在得知李昶停職的消息後,突然對李昶同情起來,他在風波暫時平息後,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引起了李昶對立面一方的一些人的不滿。這篇文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愚者見愚,特照錄如下(略,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741210100hly1.html)。
韓松是一個什麼人?我一定要見識見識。5月底,我應邀赴台灣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決定繞道北京,往返時在北京停留幾天,采訪韓松、吳岩、星河等人。我以前未見過韓松,通過吳岩,我與韓松建立了電話聯系。韓松痛快地答應了我的采訪要求。
2010年5月20日上午9時,韓松來到我下塌的酒店,吳岩派來製作視頻節目的北師大傳媒學院學生、科幻迷鄧韻也早早來到我的房間,在我12平米的陃室里安好攝像設備。采訪開始了,我為講不好普通話而抱歉,誰知韓松是我的重慶老鄉,而鄧韻是我的大老鄉—貴州人,我們用家鄉話交談起來,無比親切。
在談話中,我發現,韓松不像我想像的那麼「奇」,也一點不「怪」。他是一個很隨和的人,沒有一點新華社大記者的架子。而且他關心人,善解人意。在采訪中,我逐漸了解了韓松的身世,他走過的人生道路。從他的經歷中,我發現韓松既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又是一個不平凡的孩子,他的頭腦中經常會鑽出許多奇怪的念頭。
韓松8歲在位於重慶市中區上清寺附近的人民路小學讀書,小學畢業後先後在重慶6中、29中讀中學。那時候正值中國迎來科學的春天,科學雜志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韓松開始遭遇科幻。他從《科學文藝》《科學畫報》《知識就是力量》《我們愛科學》等科普雜志中看到了不少科幻作品,看了童恩正的《雪山上的魔笛》,看了葉永烈的《小靈通漫遊未來》,看了《十萬個為什麼》。他喜歡上了科學。
1982年韓松14歲,在29中讀初三,正遇上全國在進行科幻小說徵文,學校老師發現韓松是個科幻迷,把他找去,要他寫幾遍科幻小說去應征。他答應了,一口氣寫了幾篇。這幾篇科幻小說已顯示出韓松的特質:思維新頴睿智,反常規,寫出來的文章色彩陰暗、悲觀、凄涼、詭異。老師看了直搖頭,連聲說:「要不得!要不得!」
老師教他用傳統的方法寫,編一個故事,將一點科學知識塞進去。韓松心裡不以為然,但不得不照辦。他用這種手法編了一個用宇宙飛船將熊貓送到月球上去的故事。雖然寫得傳統,小說中仍透出韓松行文的特質。學校不敢把這篇與眾不同的科幻小說送到北京去,但仍獲得了重慶市的獎勵。
韓松第一篇科幻小說的獎品是一大堆科幻書籍,有威爾斯的,還有一部外國科幻小說選。這些小說,不僅使他眼界大開,而且,這些「軟科幻小說」中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對人類、宇宙的終極關懷,以及行文布局的神秘、詭異,不同於傳統的中囯科幻小說,很對他的味口。他在這些小說的滋潤下,開始了他獨具一格的科幻小說創作。
1985年,韓松進武漢大學讀書時開始創作科幻小說。由於韓松的作品極富文學情趣,結構精巧,內蘊深遠,獨樹一幟,被四川成都《科幻世界》的老編們看中,不斷發表他的作品,並於1988年、1990年獲得《科幻世界》雜志社頒發的科幻銀河獎。
這些作品,寫得非同凡響。有一篇科幻小說,寫地球人到達一個有智慧生物居住的星球,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到這里做生意來了!」須知,那時中國的商品經濟「小荷才露尖尖角」,人們頭腦里還沒裝進商品意識,當年沒有一個大陸科幻作家寫太空探險小說會說出這樣的話。他還寫了一篇科幻小說,說科學家將所有人都返老還童了,世界上只剩下最後一個老人。這個老人使所有的年青人都羨慕,於是年青人又都把自己變成了老人。誰知這個老人社會也不理想,充滿了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爾虞我詐。怎樣才好呢?韓松也不知道,你自己去想吧!
《科幻世界》的老編們決定借頒發銀河獎之機見一見這個極有前途的青年科幻作家,向他面授機宜進一步培養。但是通知書發給韓松,韓松卻為難了。他非常想去,卻沒有路費!
《科幻世界》的編輯譚楷知道這一情況後,寫了一封信給武漢大學的校長。這位校長是位愛才之人,立即批了500元專款給韓松,讓他去成都開會。
韓松欣喜若狂,順利地來到成都,見到了他一直仰慕的《科幻世界》雜志社總編輯楊瀟、副總編輯譚楷等老編。老編們沒有贊揚他,卻對他耳提面命,認為他最近的創作路子不對頭,寫得怪頭怪腦的,色彩也很陰暗,把他寫的一大堆稿子退給了他。這一批退稿中包括了他自認為很得意的科幻小說《宇宙墓碑》。
對老編們的教誨,他洗耳恭聽,但內心不服。他將自己的作品交給台灣來的科幻作家呂應鍾看,呂應鍾大加贊賞,並將他的《宇宙墓碑》帶走。
《宇宙墓碑》寫的故事真是奇怪到了極點,寫宇航,寫月球,那樣不能寫,他卻去寫外星球上的墳場和墓碑,並像地球上的考古學家一樣去研究宇航員的墓葬風俗。他好像是在寫遙遠的未來,又像是在寫現在,讓人很快信以為真,隨後你便同作者一起墜入科幻故事的雲里霧里,為故事中人物哭,為故事中情節笑。寫這些有什麼意思?韓松說,不知道。
不知道這篇小說有何意義,不等於看了他的小說會無動於衷。我看完這篇小說後便產生了一些奇想,出現一些怪頭怪腦的念頭。我生前是沒機會去進行宇航了,生後我的遺體能不能進行宇航,能不能葬在外星球上,讓我在外星球上躺著,天天遙望深篴的星空,並在墳頭上也立一塊墓碑呢?這得花多少錢,我的存款夠不夠?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也許錢應該省著點用,或者將錢拿去投資,以錢生錢,攢夠足夠的錢,使我能實現死後上天,在天上的墳墓里靜靜地觀看、感受宇宙億萬年的變化,那有多爽!把錢投向什麼地方?建一個「宇宙墓碑」公司呵!公司成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將韓松的小說「宇宙墓碑」拍成影視片,充作公司的廣告片!不知韓松干不幹?給韓松一點公司的乾股,他能不見錢眼開?
這是後話,按下不表,還是言歸正傳吧。自從呂應鍾把稿子帶走後,韓松就把這事忘了。誰知1991年的一天,韓松得到通知,他的《宇宙墓碑》獲得了台灣《幻象》雜志組織的世界華人科幻小說徵文首獎,獎金10萬台幣,當時摺合人民幣2萬5千元,這對一個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台灣《幻象》雜志社通知韓松去出席頒獎儀式,並領取這一塊好大好大的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可是這時韓松已是一個新華社的國家幹部,到台灣得經上級的批准。批復很好下來了,結論是韓松同志不宜去台灣。
這有點遺憾,但韓松遇到的這一切卻影響了他一生的道路,使他能充分使用自己才能中「奇」的一部分,使他最終成長為科幻大師。韓松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三個「伯樂」,前兩個「伯樂」,一個是重慶29中的語文老師,一個是《科幻世界》的老編,他們識得韓松是「千里馬」,助他取得了初步成功。但是他們卻無法接受韓松跨越常規、常理、常識去玄想的詭異行為,不能容忍他的離經叛道。而韓松遇到的第三個「伯樂」台灣《幻象》雜志的老編們,不僅識得韓松是一匹「千里馬」,還識得韓松是一匹不同尋常的「千里馬」,是一個奇才,並欣賞他的跨越常規、常理、常識去玄想的詭異行為,欣賞他的離經叛道。
這使筆者想起著名作家沙葉新2009年5月2日在北京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一次演講中說的對作家的希望:「一個稱職的作家,一個有尊嚴的作家,一個真正想為這片多災多難的熱土、為你深愛著的人民寫出好作品的作家,必須:獨立蒼茫,頂天立地。天馬行空,無傍無依。無拘無束,豪放不羈。不當奴才,不做工具。不接聖旨,絕不遵命。敢想敢說,敢於直筆。敢愛敢恨,敢於犯忌。敢哭敢笑,敢於放屁。只信科學,只服真理。心靈自由,不為權力!」
於是,韓松這樣一個如沙葉新希望的天馬行空的奇才,才能在以後的創作生涯中,不斷發揮他「奇」的特質,寫出很特別的書,逐漸成長為世界級的科幻大師。
(待續)
❿ 基因工程分子手術刀這個過程是不是需要兩個一模一樣
試管嬰兒不是基因工程試管嬰兒又名體外授精後胚胎移植。也就是藉助內窺鏡或在B超指引下,從患有不孕症婦女的卵巢取出成熟的卵子,和精子一起放入試管內或培養皿中,先體外培養70小時左右,使卵受精並發育形成胚胎,然後再藉助於內窺鏡將之送到未來母親的子宮內,使之逐步發育成胎兒,經過取卵—受精—植入三步曲,最終還是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成熟的,而所用的精子、卵子,或兩者均可用夫婦雙方的或者是他人提供的基因工程(geneengineering),又稱為重組DNA技術,是按著人們的科研或生產需要,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遺傳物質(DNA片段),在體外切割,拼接形成重組DNA,然後將重組DNA與載體的遺傳物質重新組合,再將其引入到沒有該DNA的受體細胞中,進行復制和表達,生產出符合人類需要的產品或創造出生物的新性狀,並使之穩定地遺傳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