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科幻小說嗎
①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主要內容
這是惟一一部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兒童小說,也是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最有名的作品,更是一部著名的教育性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作為一部暢銷百年的宏篇巨制,本書將北歐美麗的自然風物與人心靈的陶冶巧妙地熔於一爐,成為了童話史上一部難以逾越的罕世經典。
講的是小男孩尼爾斯玩皮透頂,特別喜歡虐待小動物,結果被小狐仙變成像大拇指般大小。尼爾斯為了逃避動物們的追逐,爬到了家鵝的身上。沒想到家鵝神奇地飛上天,和大雁們一起旅行。於是尼爾斯開始了漫長而又危險的騎鵝旅行。通過這次奇異的旅行,尼爾斯增長了很多見識,結識了朋友,也碰到過好凶惡陰險的敵人。他在種種困難和危險中受到了鍛煉,最後尼爾斯回到了家中,恢復原形,變成了一個好孩子。
塞爾瑪•拉格洛芙(Selma Lagerof)是瑞典的優秀女作家,1909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金。她於1858年11月20日出生在瑞典中部的韋姆蘭省,父親是陸軍中尉。拉格洛芙三歲時得了病,髖骨關節變形,從此走路不便,而且疾病時常發作,給她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拉格洛芙的祖母是一個記憶力很好、很會講故事的人,祖母便經常給拉格洛芙講故事。拉格洛芙在長期靜養中也把讀書作為消遣,這一切對她的成長和後來成為作家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她唯一為兒童而寫的長篇童話,它是根據瑞典教育部的要求,作為一部學校地理教育讀物而寫的,不料它在以後竟成為了世界文學藝術的珍品。因為拉格洛芙的巨大成就,1914年她被選為瑞典皇家學會會員。在瑞典,現在有一項最重要的兒童文學獎,就是用尼爾斯這名字命名的。由於她的文學貢獻,從1991年開始,她的肖像出現在瑞典貨幣20克朗鈔票上。
寫出一部作品不難,難的是細致地、認真地、做足准備地完成一部作品。拉格洛芙在開始創作前的准備是常人不能及的。看似簡單的童話故事,卻是作者「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拉格洛夫走遍瑞典,搜集各種地理,動植物資料,當地風俗所寫成的,不僅是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一次對瑞典進行全面考察的旅行。
②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簡介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創作的童話,首次出版於1907年。
在該書中,作者用新穎、靈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動的筆調為孩子們描繪了瑞典一幅幅氣象萬千的美麗圖畫,並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對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動物、植物、文化古跡、內地居民和偏僻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的生活和風俗習慣,進行了真實的記錄,融文藝性、知識性、科學性於一體。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童話作品。
拓展資料
塞爾瑪·拉格洛夫,又譯名塞爾瑪·拉格洛芙。女作家,瑞典人。1909年因為「由於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貴的理想主義。豐饒的想像力、平易而優美的風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這一榮譽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獲得這一文學獎的女性。
③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講述了一個不愛學習的14歲少年尼爾斯由於不愛學習,一看到書本就會犯困,所以每天捉弄家裡飼養的小動物們,他這種行為導致了家中的小動物們一看到它就會咬他。同時他所住的村莊裡面還住著一群小精靈。有一天尼爾斯戲弄了一隻小精靈,小精靈處罰他,將他變成了一個拇指大的小人,故事也由此開始了。
二、《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作者
這本小說的名叫塞爾瑪·拉格洛夫,她非常的優秀,不僅是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同時還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憑借長篇童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出版之後,就變成了全瑞典學童的必讀課外讀物,塞爾瑪·拉格洛夫的肖像從1991年開始就被印在了瑞典貨幣20克朗的鈔票上,她的成就是很多人一生都難以企及的。
④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什麼年代的書
塞爾瑪·拉格洛夫(Selma Lagerlf,1858~1940)是瑞典的優秀女作家,1909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獎金。拉格洛夫生於瑞典西部的一個陸軍中尉家中。3歲時因下肢患病行走困難,主要與書籍和會講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並接觸了大量的童話和民間故事。她從小喜歡聽祖母講故事,喜歡讀書,立志要當一個作家。1882年,拉格洛夫入斯德哥爾摩皇室女子師范學院學習,長大後,她在一座小城當了十年中學的地理教師。在任教期間,她開始了文學創作,寫出了許多優秀的短篇小說。《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她唯一為兒童而寫的長篇童話,它是根據瑞典教育部的要求,作為一部學校地理教育讀物而寫的,不料它在以後竟成為了世界文學藝術的珍品。因為拉格洛夫的巨大成就,1914年她被選為瑞典皇家學會會員。在瑞典,現在有一項最重要的兒童文學獎,就是用尼爾斯這名字命名的。由於其文學貢獻,從1991年開始,她的肖像出現在瑞典貨幣20克朗鈔票上。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也給她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使她有能力買回童年時代住過的莫爾巴卡庄園。從1915年起到她去世,她一直居住在這座庄園里。她一面辛勤地經營庄園,一面積極創作,出版了長篇小說《利爾耶克魯納之家》(1911)、《車夫》(1912)、《普初加里的皇帝》(1914)、《被開除教籍的人》(1918),回憶錄《莫爾巴卡》(1922)和《羅文舍爾德》三部曲(1925一1928)。即使到了晚年,她仍然孜孜不倦地創作著,出版了回憶錄《一個孩子的回憶》(1930)和《日記》(1932)。她出版的最後一部作品是《秋天》(1933)。
⑤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算不算科幻作品沾點邊也算。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是可以的,是一本想像奇特,故事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活潑的故事。
⑥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作者介紹是什麼
童話《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由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創作。
塞爾瑪·拉格洛夫,又譯名塞爾瑪·拉格洛芙。女作家,瑞典人。1909年因為「由於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貴的理想主義。豐饒的想像力、平易而優美的風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這一榮譽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獲得這一文學獎的女性。
拉格洛夫終身未婚,但全世界有無數熱愛她《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孩子。八十二歲高齡時,由於腦溢血在她熱愛的馬巴卡庄園逝世。
1906年應瑞典一位小學校長的請求,年近50歲的拉格洛夫答應寫一本適合兒童讀的書。她忍受著腿疾帶來的巨大痛苦,跋山涉水,在全國進行實地考查。
在認真研究飛禽走獸的生活習性、各地的風俗習慣和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終於完成了舉世聞名的童話小說《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拉格洛夫也由此獲得了與安徒生齊名的榮譽。
這部童話出版以後,被指定為全瑞典學童的必讀課外讀物,並譯成50多種文字流傳世界。由於這部作品的成功和廣泛流傳,許多喜愛這部作品的讀者甚至從丹麥、挪威和德國來看望作者拉格洛夫。在瑞典,最重要的兒童文學獎就是用尼爾斯這個名字命名的。
⑦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主要內容50字數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小主人公尼爾斯雖然因為受到小妖精的懲罰變成拇指大的小人,但是正是因為變小,才有可能騎上家鵝馬丁的脖子為環游世界提供機會,而這一路上的種種見識,使尼爾斯從一個頑皮搗蛋的孩子變成一名有具有正義感、真誠、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7)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科幻小說嗎擴展閱讀:
這部作品一方面也是將他之前一貫喜歡虐待家裡動物、厭惡學習、喜歡搞惡作劇的形象和變成小人經歷多種困難挫折、變得有同情心、善良正直的形象形成對比,這一對比很明顯地反映出小主人公在成長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化。
荒誕的故事卻蘊育這樣的成長的主題:騎鵝旅行的過程既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的過程,也是一個鍛煉自己成為有責任心、有愛心、有同情心的人的過程;不僅是尼爾斯視野逐漸擴大的過程,也是他內心變得強大、精神世界變得豐富的過程。
在這個成長的過程里,尼爾斯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發現自己,他拋棄之前的惡習,漸漸地展示給人們的是真善美的品格。整個童話故事以責任、愛心、智慧為理想追求,更體現了人和動、植物美好和諧相處的畫而。
尼爾斯是作品裡唯一人類的代表,開始飛行時,野鵝領頭阿卡不接納尼爾斯在飛行隊伍中,他認為人類是動物的敵人,所以不能讓尼爾斯同去拉普蘭。
但尼爾斯通過勇敢和智慧,幫助野鵝群戰勝狡猾的狐狸,成功解救一隻野鵝,才緩和了尼爾斯和野鵝群緊張的關系,也為尼爾斯贏取了阿卡的信任。只有人和動物互相取得信任和尊敬,才可以和諧共處。
尼爾斯通過自己的智慧、勇敢和真誠成功化解了人和動物之間的矛盾,說明人和動物是能夠成為好朋友的。盡管這些故事看似荒誕,但是作者卻告訴讀者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人只要善待動物、善待自然,學會與動物協作,與自然相處,人將會和自然成為最親密的夥伴。
參考資料: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_網路
⑧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作者是誰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童話作品。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作品簡介】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講一個不愛學習、喜歡惡作劇的頑皮孩子尼爾斯,因為一次捉弄了一隻精靈,而被精靈用魔法變成了一個跟老鼠差不多大的小人。他騎在他家的大白鵝背上,跟著一群大雁出發作長途旅行。通過這次奇異的旅行,尼爾斯增長了很多見識,結識了許多朋友,也碰到過好幾個凶惡陰險的敵人。他在種種困難和危險中受到了鍛煉,最後尼爾斯回到了家中,恢復原形,變成了一個好孩子
【作者簡介】
塞爾瑪·拉格洛夫(Selma Lagerlf,1858~1940)是瑞典的優秀女作家,1909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獎金。拉格洛夫生於瑞典西部的一個陸軍中尉家中。3歲時因下肢患病行走困難,主要與書籍和會講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並接觸了大量的童話和民間故事。她從小喜歡聽祖母講故事,喜歡讀書,立志要當一個作家。1882年,拉格洛夫入斯德哥爾摩皇室女子師范學院學習,長大後,她在一座小城當了十年中學的地理教師。在任教期間,她開始了文學創作,寫出了許多優秀的短篇小說。《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她唯一為兒童而寫的長篇童話,它是根據瑞典教育部的要求,作為一部學校地理教育讀物而寫的,不料它在以後竟成為了世界文學藝術的珍品。因為拉格洛夫的巨大成就,1914年她被選為瑞典皇家學會會員。在瑞典,現在有一項最重要的兒童文學獎,就是用尼爾斯這名字命名的。由於其文學貢獻,從1991年開始,她的肖像出現在瑞典貨幣20克朗鈔票上。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也給她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使她有能力買回童年時代住過的莫爾巴卡庄園。從1915年起到她去世,她一直居住在這座庄園里。她一面辛勤地經營庄園,一面積極創作,出版了長篇小說《利爾耶克魯納之家》(1911)、《車夫》(1912)、《普初加里的皇帝》(1914)、《被開除教籍的人》(1918),回憶錄《莫爾巴卡》(1922)和《羅文舍爾德》三部曲(1925一1928)。即使到了晚年,她仍然孜孜不倦地創作著,出版了回憶錄《一個孩子的回憶》(1930)和《日記》(1932)。她出版的最後一部作品是《秋天》(1933)。
⑨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文學地位
您好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是惟一一部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兒童小說,也是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最有名的作品,更是一部著名的集文藝性、知識性、科學性於一體的教育性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作為一部暢銷百年的鴻篇巨制,本書將北歐美麗的自然風光與人物心靈的陶冶巧妙地熔於一爐,成為了童話史上一部難以逾越的罕世經典。是一本對孩子有深大意義的一本書,她教會孩子,要熱愛小動物。
說句閑話,小時候去新華書店買的第一本書就是這個,好懷念,可惜借給別人,從此相隔了時間。關於它的記憶模糊,可每次出現都感慨萬千。
望採納,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