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論告訴我們

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論告訴我們

發布時間: 2021-06-19 20:21:26

A. 三體中最大的BUG就是黑暗森林理論,為什麼這么說

因為竟然沒有人“燒森林”。

黑暗森林理論曾經被眾人稱之為人性的黑暗,但是這些這么說的人還太過於年輕,因為這還不夠黑暗。

也就是說,所謂的黑暗森林理論,還不夠黑暗,所以這個理論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BUG”。

你可能會說,森林好燒,可是宇宙是那麼容易毀滅的嗎?

“您的二向箔快遞已到門口,請開門領取。”

“親,不用五星好評哦。”

B. 中國硬科幻小說《三體》里的理論有可信之處么

如果單純地將《三體》作為一部科幻小說來看,可能確實如一些人說的那樣,在想像力上缺乏一些天馬行空、在語言上缺少一些華麗奇崛。但《三體》的偉大在於它不單單是一部科幻小說,它更是一部對人性和社會討論的重要作品。加之作者無比強大的邏輯敘述能力,為這部書增添了無窮魅力。就像第二部書中,「黑暗森林理論」的引入就完美地對這點進行了驗證。「猜忌鏈」等一系列社會學理論的運用,將圍繞宇宙文明描寫的《三體》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另外,小說中很多人文場景的描述,也是傳統科幻小說中所不具備的。因此,有人將《三體》評價為科幻史詩,確實有其道理!

C. 《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如何解釋地球上的遠古外星人遺跡

嘿嘿,我也大愛三體啊,簡直太牛了這小說。
OK接下來我來說說我的想法。
首先,我想能和您交流下種種跡象的事情,因為我個人很感興趣但是接觸似乎並不多,也沒有得到「地外文明曾經到過地球」的肯定答案。
其次,我們假設確實有地外文明曾經到過地球,那麼為什麼沒有消滅人類?
我想,這或許與意識形態有關。三體的製作背景是把地外文明的存在設定為一種類人思維的文明,有極重的猜疑心態和生存意識,也與人類有許多共同點。比如,都是物質生物,都是科技文明等等。
那麼,假設現實生活中,或者說您提到的曾經到過地球的地外文明不是這樣的呢?可能就說得通了。
比如,這支地外文明是非物質的,是精神生物或者能量生物,那麼對空間沒有需求和索取,也就不需要對人類作出傷害和掠奪。
又比如,由於某種原因他們不能對地球文明出手?比如他們的文明需要地球文明發展壯大以後的協助?呵呵,當然這是地球至高的一種想法。
很期待能與您多做交流。

D. 按照劉慈欣小說《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那麼人類向外太空發射文明信號的做法不就是在自尋死路嗎

首先,三體小說中黑森的理論建立在兩個基礎上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因此所有討論都得建立在這兩個基礎上,不論現實中是否是真理(不過我相信這是真理...)。霍金也曾警告過人們要小心。但目前人類對外聯系也太弱了,發射出的電波遠沒達到小說中所提及的恆星級別的廣播功率。旅行者號也才到太陽系邊緣,而且旅行者被截獲的機率基本上跟雲天明的大腦被三體截獲的機率差不多,非常小。因此目前人類已經做出的信號就我來看還算是比較安全的。但我們確實必須要思考我們積極的向外太空進行聯絡的深層意義,宇宙可能真的不像我們看起來那麼純潔。而整個人類想要長久地在宇宙中生存下去也必須要強大自己,走出去,甚至也要不得不做出侵略其他智慧物種的事。至於黑森中是否有愛的光明,在人類真正能走向宇宙的時候才有討論的資本。

總之,人類是否在自尋死路或是在開創未來,最最關鍵的一句話是「無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E. 《三體:黑暗森林》讀後感

十一國慶大家過得可好啊?三葉去了趟海南,足足休息了七天,順帶把一部科幻小說看完了,今天想來分享一下讀這部小說的心得。

這次讀的科幻小說是劉慈欣著作的《三體》系列的第二部:《 三體Ⅱ : 黑暗森林》,另外兩部是《三體 : 「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和《三體Ⅲ : 死神永生》。網上評論說《三體》系列是中國最值得閱讀的科幻小說,對此說法我保留意見,因為這是我第一次閱讀科幻小說,並不能妄下定論稱之為「最」,不過《三體》確實是值得一讀的科幻小說,這也是我寫心得的原因。

《三體》系列前兩部小說里,大致內容是人類在探索外太空,並與外星文明---三體文明接觸後,所產生了一系列矛盾與沖突。這些矛盾和沖突是來自三體文明在知曉地球文明的存在後,率領三體艦隊向人類發起毀滅性的計劃,即「世界末日」,而人類為了抵抗外來文明的侵略,發展各種科技和謀劃各種策略,故事則是圍繞人類的活動展開。

在《三體II》中,敘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三體人在利用先進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龐大三體的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在這樣的危局下,地球人開始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神秘莫測的「面壁計劃」,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開對三體人的反擊。三體人自身雖然無法識破人類的詭譎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展開智慧博弈。但隨著一個個」破壁人」不斷識破「面壁者」的計劃,地球開始陷入危機時,人類的科技得到了飛速發展,在一百多年的發展中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能與三體艦隊抗衡的宇宙艦隊,但不幸的是最後還是被三體的先進技術所摧毀,地球和人類開始陷入毀滅前的恐懼和世界末日的絕望當中,到底最後結果如何,我還是不劇透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部科幻小說吧。

讀完《三體》系列的前二部小說,給我的印象是:這是一部難懂但不無聊的科幻小說。科幻小說在內容側重點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軟科幻」,情節和題材集中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或社會學等傾向的科幻小說分支;另一類是「硬科幻」,以追求科學(可能的)的細節或准確為特性,著眼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三體》則屬於後者。相對於理科生來說,理解起來可能更明白些,畢竟裡面涉及大量的太空學、天體學、天文學、量子力學、基礎物理學等科學的知識,沒有一點物理和數學底子外加些許想像力的朋友讀起來相對費勁一點。雖然三葉也是理科出身,但是物理始終是我的軟肋,所以有些地方我怎麼也弄不明白,讀著讀著就打瞌睡了,呵呵。雖然《三體》在內容上偏專業性描述,但是在故事情節上卻很吸引人,尤其是作者寬廣雄闊的想像力。不足的是,劉慈欣製造了一個巨大的故事體系,但是各環節的文字描述卻無法支持整個體系,具體表現在:

1)人物缺乏鮮活力,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或許是作者刻意為之,將描述重點放在技術說明和情節發展上,在人物外貌神態刻畫、心理描寫的文筆明顯缺少,這使得小說顯得略微蒼白、缺乏活力,畢竟人物是小說的核心,故事情節是小說的重點,沒有深刻的人物形象,可能難以被人們記住和贊頌,不過《三體》卻做到了。

2)想說的東西很多,但重點不突出。《三體》里描述介紹了許多概念和觀點---像失敗主義、逃亡主義、宇宙社會學、「黑暗森林」理論等,雖然作者用相當多的篇幅去說明這些,而且也解釋得比較清晰,但是重點偏向不明顯,特別是在結尾提到永恆主題」愛「時,描寫篇幅很少,幾句話帶過,給人一種突兀的感覺,讓我覺得是不是結尾有點草率了。或許作者在第三部會對第二部的某些情節進行延伸解謎,到時候重點自然就明晰清楚了。

3)鏡框式的切換讓人混亂。在《三體》里,作者是通過不同的人物視角和不同故事情節分支同時展開的,這在寫作手法上叫」鏡框式敘事結構」,有點像美國電影《雲圖》的敘事方法。雖然這種寫作方法讓人感覺想看在看電影的感覺,而且將信息和線索分布在不同的場景和人物身上,可以增加小說的懸疑性,但是由於故事結構過於龐大,過度的場景切換讓人有種混亂感,而且場景間切換過度略微有點不自然。

讀科幻小說,讓我有種感想:不論科幻小說怎麼描繪未來的情景和生活,最終都會回到人類的現實發展問題上,而這些問題有時還會牽扯到「人性」和「心理」上(「軟科幻」的題材)。而這些問題是當下人類不得不去思考的問題,比如:

1)如果新能源和新資源未能及時開發,同時不可再生資源又瀕臨耗盡時,這是地球上的資源該如何分配才能避免資源爭奪戰的爆發,同時又能滿足人類的需求?

2)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如資源不足、人口過度膨脹等,而必須削減人口時,除了要抑制出生人口外,還需要減少現有人口,那麼人類要做出怎樣選擇呢?如果通過遷徙外太空來緩解人口壓力和資源壓力,那麼決定要哪些人作為第一批「外太空新人類」呢?

3)如果因外星人入侵或地球毀滅等類似像《世界末日》的不可抗逆因素,導致人類必須選擇少部分人作為延續人類文明和後代,那麼在人群中做出選擇才比較合理呢?既然要犧牲某一部分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如何要這部分人心甘情願,才不至於煽動他們的反抗情緒呢?

4)如果宇宙的資源是有限的,同時存在許多類似人類文明的外星文明,那麼在未確定對方是善意還是惡意的前提下,我們是否要與其交流接觸,表達善意,共同發展宇宙文明呢?還是直接侵入對方文明,征服之後再做談判呢?(」黑暗森林「理論)
.......

這是我第一次看科幻小說,有點讓我壓抑,尤其是碰到這些「未來發展的問題」,雖然小說里描繪的人類文明還離現在的我很遙遠,或許應該說,我是沒有機會看到了,子孫們是很有機會碰到了,但是看到人類在未來的道路上蹣跚顛簸而行,不免讓人有點擔心,畢竟面對未來,沒有一個人能有踏實的安全感,而且不管小說裡面描繪的未來有多麼的貼切、多麼合理,那也是基於現實所構建出來了,無法代表未來,因此我只能希望人類的後代能在文明延續和發展的道路上一路平安了。

F. 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到底揭示了怎樣的宇宙真相

地球之外可能存在高於和低於地球的文明。

劉慈欣的三體改變科幻小說的局面,書中的黑暗森林理論是基礎,因為黑暗森林理論是整部書的邏輯所在,黑暗森林理論是什麼樣的法則呢?

宇宙中文明有這樣的公理:生存是文明的首需;文明增長繼而擴張,宇宙中的物質總量是保持不變的狀態的。

小說中總結,宇宙就是黑暗森林,各個文明都是獵人,都在尋找其他文明,隱藏自己,發現對方,就會消滅,這就是黑暗森林理論!

文明發展資源需求是增加的。黑暗森林理論只要有獵人開槍就成立。而文明發展是黑暗森林理論的原因所在。

G. 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其原理又是什麼

黑暗森林法則是在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的宇宙社會學法則。理論是宇宙中的一方文明一旦被發現,就必然遭到打擊。

原理: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另一個獵人。在這片森林中,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7)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論告訴我們擴展閱讀

黑暗森林概率理論的核心是:宇宙中有很多文明,總會有文明對被廣播坐標進行打擊。若一個文明通過某種方式得知另一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則有一定概率發動不加偵查的隨意打擊。由於具有打擊能力的文明數量極多,因此一個坐標暴露後,無論是否真的具有文明,必然受到隨意性質的打擊。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黑暗森林法則



H. 《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講的什麼意思有沒有什麼破綻

因為是說邏輯上的錯誤,所以從假設上開刀是不行的,所以就按照它說的一步一步推理就是了。

黑暗森林簡單的說,就是:假設1、資源總量一定;2、以生存為第一要務,結論:不能暴露,因為會被打打打。
於是推理開始:
既然,資源總量一定,那麼宇宙中其實生命很稠密,不然怎麼會資源不足? 那麼,既然生命很稠密了,不同生命發射出去的飛船之間遭遇概率大不大?一旦遭遇的話,要不要打?飛船和各自的母星之間如何聯系?這種聯系是否安全到無法破 解,否則一旦出現中間人攻擊怎麼辦?如果真的開打,而聯系無法破解,那麼打贏的一方是否會被求救信號等等被推測出位置而受到報復?這種遭遇戰發生一次後, 是否意味著一定至少有一方會被滅族?雙方打起來之後,第三方又是否會知曉?知曉後會不會跟進,然後像拉開拉鏈一樣導致宇宙大戰?人類總會要飛出太陽系,向宇 宙移民的,運氣不好發現了外星人的星球,要不要打?打輸了怎麼辦?或者反過來,外星人一旦來到太陽系,要不要打?打輸了怎麼辦?就算這次打贏了,自己當然 也暴露了,能到太空中進行殖民的生命,有多個母星不奇怪,能不能全部找出並一次性同時消滅?假如一個生命體向地球暴露了位置,地球人要不要去打?是陷阱 (釣魚)怎麼辦?就算不是陷阱,去攻打的時候恰好遭遇了其他去攻打的生命體怎麼辦?撤退、結盟還是混戰?如果每次都打打打的話,經歷幾次遭遇戰、釣魚戰 後,生命是否還稠密?如果不夠稠密,是否可以認為其實資源充足?反過來,如果地球人不去打,三體人會不會去打?三體人要去打的話,會不會被歌者盯上?三體人不去打的話,歌者會不會去打?……大家都不去打,那麼黑暗森林是否還成立?
所以,就算資源總量一定,以生存為第一要務的話,暴露一下也無妨。

I. 科幻小說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這本書上說的是什麼內容

黑暗森林法則是指在一個黑暗的森林裡你不知道有沒有別人也不知道這個別人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所以你只能用最壞的想法你想別人

J. 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是作者構思的,還是其他學者提出的

這個問題的最初理論是由霍布斯提出來的,意思一模一樣,只不過霍布斯描述的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猜疑,而大劉則是套用到了文明與文明之中。

熱點內容
異星生存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5-19 16:58:59 瀏覽:602
好看的都市奇幻完結小說 發布:2025-05-19 16:57:10 瀏覽:619
歷史最火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5-19 16:24:09 瀏覽:463
女主有特異能力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5-19 16:13:34 瀏覽:945
有關神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19 16:05:02 瀏覽:455
三國穿越召喚流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19 15:57:02 瀏覽:680
二戰小說完結榜排行榜 發布:2025-05-19 15:48:37 瀏覽:821
在線小說閱讀器哪種好 發布:2025-05-19 15:30:30 瀏覽:347
科幻小說劇海底兩萬里 發布:2025-05-19 15:09:02 瀏覽:727
小說都市慾望瘋狂纏綿 發布:2025-05-19 14:56:55 瀏覽: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