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科幻小說作文
❶ 科幻小說作文 500字 急急急急急!!!
現在是2999年,人類進入了恐慌時代。因為人類的破壞,臭氧層已經快消失了。看到這些,不得不為人類的未來擔心。不行,我不能這樣眼睜睜地看著人類走向滅絕,我要想個辦法。於是,我找到了我的好朋友----CC博士。她聽了我的話後,便進入了沉思……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眼看著時針就要從3指到4時,CC博士終於打破了沉靜:「不如這樣吧,我們投一個漂流瓶,利用時空大海把它投到以前的社會,讓人們意識到不能再破壞環境了。」我聽後,緊皺的眉頭立刻像花一樣綻開了:「CC博士,你太有才了,就這么辦吧!」
於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我們來到了時空大海的海邊。
雨下得好大,我一邊用手擋著,一邊對CC博士抱怨:「幹嘛選這種鬼天氣啊?」「因為這樣漂流瓶的速度會提高不少,我怕漂得太慢,還等不到漂過去,人類已經滅絕了呢!」CC博士耐心地解釋道。
漂流瓶進入大海後,我擔憂地想著:「希望我們做的這些不會是徒勞的啊!」
時間過去了很久很久,這個瓶子飄到了2091年。它被一條大鯊魚吞進了肚子里。它的肚子里沒有一點亮光。這條鯊魚最後被可惡的偷獵者捕撈上來了,瓶子卻沉入大海中。
時間 又過去了很久很久 ,來到了2069年的瓶子正趕上北極融化,那裡已經成了一望無際的汪洋。瓶子被全世界唯一的兩只北極熊撿到了----你一定會覺得奇怪,既然都成水了,那北極熊住哪呢?由於生存需要,北極熊的前肢進化成了鰭,後肢則進化成了尾巴,在水下生活,所以應該叫它們北極魚。
這是一對母子。小北極魚見到瓶子後,游到媽媽面前問:「媽媽,這是什麼?」大北極魚見是不明物體,便讓孩子扔掉了。
又過了很久,這個瓶子終於來到了2012年,它隨著一條魚來到了總統家。總統先拿起瓶子看了看,又小心翼翼地打開了,裡面是一封信,內容如下:
親愛的人類:
你們好!我是2999年的人類,不管你們信不信,請一定看完。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環境卻一天比一天差。我希望你們從現在開始保護環境,給地球一片純凈的天空!
未來人類
看完這封信,總統公布了這件事。最終在人類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家園,又變回那個山川蔥綠的地球了
❷ 科幻小小說範文
2087年的一天,我出去辦事,在路口看到一個飛碟來到我面前,從裡面跳出了一個八條腿的「怪物」,嚇了我一跳。
這時「怪物」說話了:「地球人別怕,我是木星人,聽說地球好,我特意來看看。帶我到你家轉轉,行嗎?」我害怕他,便答應了。
慢慢地我不怕他了。我給他喝飲料,他謝絕了。他說:「我們星球上的人,早就不吃東西了。」我想,他們那裡可真發達!外星人說:「聽說你們這里夜景不錯,能帶我去嗎?」「好是好可你得樣子別人會嚇著的。」我有些擔心。外星人卻滿不在乎的說:「沒關系,我會變。」啊!我頓時目瞪口呆。
打開電視機,正好演新聞,鏡頭上出現了美國總統柯林頓,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對外星人說;「你就變成美國總統柯林頓吧。」只見他搖身一變真成了柯林頓,真把我嚇了一跳。
來到夜市上,我們盡情地欣賞著這些美景,突然人群中有人叫了一聲:「這不是美國總統柯林頓嗎?」人們頓時擁了過來。我說;「美國總統已經來了,我們送他一些禮物吧。」人們紛紛把巧克力、鮮花等東西放在了「總統」面前,堆的像小山一樣高,「謝謝大家!謝謝......」外星人看起來很激動。
回到家中,外星人對我說:「沒想到你們地球人這么好,這么熱情,我現在就來報答你。」說著,他象天空揮舞了一翻,這里立刻變的高樓林立,草木茂盛,一切弄好後,他和飛船都不見了。
外星人走後,我們都快樂的生活著,這就是好心有好報吧。
❸ 微型科幻小說
很不錯哦,你可以試下
gkpbhvmawx3720681610
2012-6-26 下午 02:41:37
微型小說寫作技巧
微型小說又名小小說,超短篇小說,一分鍾小說。過去它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品種而存
在, 後來的發展使它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其性質被界定為「介於邊緣短篇小說和
散文之 間的一種邊緣性的現代新興文學體裁」。阿·托爾斯泰認為:「小小說是訓練作家
最好的學校。」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著類似超短篇小說的作品。……但是,超短
篇小說 這個名字的正式出現,是源於美國。」多數人推崇美國作家歐·亨利(1862—1910)
是創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節生動,筆調幽默。其中《麥琪的禮物》膾灸人口。可以
這么說,超短篇小說具有立意新穎、情節嚴謹、結局新奇三要素。即在 1500 字以內,要概 括
出普通小說應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說,微型小說是一種敏感,從一個點、一個畫面、一個對
比、一聲贊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小說——一種智慧、一種美、一個耐人尋味的場景,
一種新鮮的思想。
微型小說在寫作上追求的目標是四個字:微、新、密、奇。
一、微。
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過一千五百個字。因此,構思和行文時必須注意字句的 凝煉,
不允許作品中有贅詞冗句。如馬克·吐溫的《丈夫支出帳本中的一頁》。全文只有七行字,
卻具有長篇小說的全部情節。
二、新。
指的是立意新穎,風格清新。星新一寫作一分鍾小說,就極力追求「新」。他寫道:「有
些評論家把我的小說與美國的超短篇小說(Short-Short)混為一談,這是不妥當的。 我
是受了美國超短篇小說的影響。但是沒有完全依靠,而是發揮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我
的小說強調一個『新』字,給讀者以新題材、新知識,甚至讓他們感到驚訝! 」 (星新一《一
分鍾小說選》)為此,他常常藉助於童話、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過非現實的題材或
現實題材的非現實筆法,反映他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的感覺,表現清新的主題,如他的《保
修》。 當然,微型小說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說作品一樣,有時並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
時主題並 非一個,是多元化的,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寫
的一篇被稱 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
然響起了敲門聲……」就寫得十分別致而耐人尋味。
三、密。
指的是結構嚴密。微型小說的作者在結構上,應力求時間、場所、人物都盡可 能地壓
縮、集中,使作品結構簡練、精巧,如同微雕工藝品那樣。因此,特別要在選材、剪裁和布
局上下功夫。
四、奇。
指的是結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說的特點多半在於一個「奇」字。 中外作
家的許多優秀作品就常在結尾處使人拍案叫絕。如邵寶健的《永遠的門》的結尾就出人意料。今日雜談
❹ 科幻小說 作文
轉眼間,我來到了3015年。煥然一新的景象使我眼前一亮。寬闊的柏油馬路上一塵不染,交通機器人有條不紊地指揮交通。真不愧於文明星球——地球啊!
之後,我來到了森林公園,我見許多人耳朵上都戴著形似耳機的一個東西,正當我疑惑不解地戴上那個奇怪的東西時,一條大恐龍走到我的面前,我被嚇得不敢動。但是,那條大恐龍並沒有向我發起進攻。突然,我的耳朵里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小朋友,我就是你面前的大恐龍,歡迎來到森林公園,在這里的每隻動物都是某位遊客的導游,我就是你的導游。」噢!我恍然大悟。可是,早已滅絕的兩棲動物恐龍,又怎麼出現在今天呢?我帶著疑惑去問恐龍導游。恐龍導游對我說:「現在的科學技術發達,人類的科學家用恐龍化石蛋和現代技術把我們孵出來。」原來是這樣,這使我驚訝不已。我們有說有笑地轉完了整個森林公園,這期間恐龍導游向我介紹了許多動物和植物。叫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種類繁多,真是大飽眼福!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要和恐龍導游告別了。我又能住到哪裡呢?經過詢問,許多人都去一個名字叫「夜晚就上我這里」的地方。我帶著好奇心便走過去了。一進來,一股沉重的氣味撲鼻而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待續……
❺ 急需一篇短篇作文 《我們的未來生活》 微型科幻 想像 寫的好給分
2100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有許許多多新鮮的事物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你看,有薄如紙片的大屏幕高清晰電視,有會說話的電飯鍋,有紐扣大小的手機,有會變顏色能調溫的鞋子……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那各種各樣功能奇特的書。
未來的書店宛如一本翻開的大書。正面的幕牆上,你會看見許多色彩鮮艷、生動有趣的畫面,正向過往行人介紹新出版的書,吸引著人們走進知識的殿堂。
走進店門,首先是「寶寶讀物」區,我們看看有些什麼書吧。有一本名叫《水果娃娃》的書,裡面介紹了世界各地的水果,圖片顏色鮮艷,更奇特的是,這種書會發出香味,翻到蘋果圖,自然就散發出蘋果的香味,翻到葡萄圖,就能聞到葡萄的香味……這樣色香味齊全的書,看著令人愛不釋手,饞涎欲滴。翻開一本叫《有趣的動物》的書,不僅可以看見各種動物,還能聽到他們的叫聲,你說,這樣是書,寶寶能不喜歡嗎?
過了「寶寶讀物」區,來到「兒童讀物」區,這里的書更有趣了。翻開《安徒生童話》,悠揚婉轉的音樂遍飄了出來,把你帶入夢幻般的童話世界,你可以選擇閱讀文字,也可以選擇聽故事爺爺講故事,還可以選擇看動畫片,可神奇了。翻開《孩子的歌》,如果你不認識那些蝌蚪般的五線譜,不過沒關系,輕輕按一下歌曲題目,悠揚的歌聲就會飄出來,你可以輕輕鬆鬆地學習新歌了。最有趣的書是關於書法的書了,它有「模仿」、「提高」、「欣賞」三種模式,如果你的字潦草的話,就選擇書中的「模仿」模式,你寫字時筆再也不會亂跑了,會寫出跟字帖一模一樣漂亮的字來。
過了「兒童讀物」區,就進入「成人讀物」區。有許許多多叔叔阿姨在聚精會神的學習。如果你想學廚師,趕快翻開關於烹飪書吧,用動畫的形式給你介紹各種美味製作的方法,做好的菜餚你能夠聞到它的味呢。如果你想學開其他的技術,只要你找到相應的書籍,就可以輕輕鬆鬆學習了。
未來社會還有奇妙的書還有很多很多,如:能變形的書,能吃的書,能穿的書……你還想了解它們的奧妙嗎?
❻ 求一篇微型科幻小說,1000字左右。水平不要太高。要揭露一種人類造成的社會現實。是科幻的哦。
《長生葯》
「您的這項發明的確是有效的,很不錯。但事實上,目前地球上已經人滿為患了。」
「是,這我是理解的。」博士點了點頭,臉上浮現出一種極為苦惱的神色,然後接著說,「但是,您要知道這種葯是經過長期、艱苦、反復的連續驗證才求得的呀!」
「是啊,的確是不容易啊!」
由聯合國人口調查局派來的工作人員一面以同情的口吻說著,一面想,如果不是有個小組監視的話,那他一定要想方設法得到這種葯的。
最後,他還是懇切而反復地向博士說明了他的職責與世界人口增長率的危險性。為此......他們似乎是達成了協議。
終於,博士在對方的同情與惋惜聲中,把他發明的寶貴葯物,在極其微小數額的鈔票報酬下交給了調查局工作人員。
雖說,這種「長生不老葯」是不應當舍棄的,但因為目前的世界人口增長已經到了最大的極限,所以絕不能再用這種極有效的寶貴葯品了。
於是,本世紀發明的極其有效的「長生不老葯」,按照聯合國人口調查局的指示,在嚴密的監視下,被一點不剩地倒進了污水溝而付之東流了。
盡管如此,這些神奇的葯,卻對在污水溝一帶活動的大批老鼠(萬萬沒有想到它們竟會如此幸運)——子孫萬代都可以因為有這種葯而長生不老了。這就是有利於人類幸福、和平的聯合國所經常履行的義務。
❼ 幻想微型小說作文400字
最近閑暇時一直在讀安房直子,被她深深地打動,心裡時常浮現出一片童話的森林,彷彿我也身在其中。
森林裡有好客的小狐狸,有愛吃醬蘿卜的野豬,有滿地的櫻花,有天藍色搖椅,有會做各種菜餚的小兔子,還有滿天紛飛的白鸚鵡,還有銀孔雀,還住著一對叫茂平的夫婦,當然還有一片黃昏海,海之館里住著比目魚……一群遠離塵囂的精靈在森里里跳舞、歌唱。
這是一個怎樣的森林啊!詭異、夢幻、童話、天真,味道應該是那種淡淡的清香,顏色應該是那種綉球花的藍,摸起來應該是軟軟的,像鋪滿櫻花的小道,聽起來應該有森林裡各種的鳥鳴,或者有各種動物的吼叫,偶爾一陣夜風「呼呼」地吹過,這森林顯得安靜而神秘。
這片森林的主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她一生淡泊,絕少見人,甚至拒絕出門旅行,只是把自己一個人緊緊地鎖在家裡」。
搜索到這樣的資料,我心頭一驚:我原以為,這個主人應該經常旅遊,看遍這世間的一草一木,與野豬同住,和狐狸交朋友的人呢!
而她卻把自己的心靈緊緊地鎖在自己那片幻想的森林裡!
這何嘗不是旅行呢,這是幻想的旅行!在自己心靈的森林裡,與小熊談心,和野獾奔跑,美麗的花妖、樹精、風精都是她的夥伴,她哪天閑了,偶爾從森林裡拎出一片花田、一個樹精,我們就可以讀到一篇篇淡雅、唯美、純凈、溫情,甚至詭秘的童話。
喜歡安房直子,喜歡這一片奇妙的森林。
她是怎麼有這樣一片森林了呢,我很好奇,循著她的足跡找下去。
安房直子在談到創作時說:「我總會想起一幅圖畫——完全被視覺化的東西。(www.fwsIr.com)而在那之後,我就會湧起一股熱情——用語言把這個心象描述出來,讓別人也能歷歷在目地看見!」
想到我自己,我也經常會在腦海里浮現各種各樣的幻想,或者說是心象。
比如捉到一個螃蟹,我會想是把它帶走還是放了它呢?後來覺得還是應該放它回家,它的家在這里,它要跟它的媽媽一起生活。順著水流,我把它放在上游的一條小河溝里,我在想,它能找到媽媽嗎?它的朋友都在哪裡?它能回到以前的家嗎?
或者在大森林裡,看到一棵高大的樹被另外一棵樹寄生,高大的樹不斷地吸收養分,但都被寄生樹所斬獲,最後,高大的樹因沒有養分的供給而死亡的事實。我心裡也會產生一個童話的情景,一個似有似無的心象,但都是轉念即過。
或許這些轉念即過的心象在安房直子那裡都成了唯美、溫情的童話。
我常想,普通人和作家是有區別的,這區別也許真的可以分為三個境界。第一個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個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個依舊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這是經歷過大是大非之後的頓悟,是返璞歸真的最高境界。
普通人眼中的花是花、水是水、人是人、物是物。而在一般寫手的眼中,他們都被賦予了靈性,花非花、水非水、人非人、物非物,但也僅僅如此而已,沒有升華,沒有還原。在真正作家眼中,這些人和物都是有靈性,而且會因為不同的需要而被賦予不同的性格,在輕描淡寫中向人們訴說一種平靜、一種生活的方式,或者一種人生的信念。最後還會回歸到生活中,一切都還是原來的人和物。
是的,童話不是說教,不一定非要告訴人們什麼道理,或者講述一種生活的方式,或者描繪一片美麗的花田,或者訴說一種幻想的交流和溝通……它就是來自生活的幻想,它還會回歸生活。
我可能現在處於第二種境界的開端,雖然腦海里經常會有很多很多的心象和感悟,但許多都沒有抓住,轉瞬即逝,或者即便抓住了,但只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沒有來自生活的幻想,沒有最終回歸生活。
我還沒有自己的童話森林,有的只是一個個孤立的人和物,這些離形成那一片森林還差好遠。
希望能早日插上幻想的翅膀,把我的這一個個人和物都串聯起來,帶著他們一起,飛到我嚮往的那片清新、奇妙的童話森林!
❽ 有沒有人推薦一些經典的「微型」科幻小說集
《編碼寶典》尼爾・斯蒂芬森這部由尼爾・斯蒂芬森創作於1999年的作品講述了一則二戰期間的密碼破譯人員和1997年的極客之間錯綜復雜、環環相扣的故事。「這本書不僅很長,內容也非常豐富。它有近1000頁,而且是大開本。這書一定有五十萬字,」游朝凱(CharlesYu,美籍華裔作家)說道。2.《沙丘》弗蘭克・赫伯特這部經典作品的是發生在一顆沙漠星球上的故事,還講述了香料Melange所具有的力量。很難相信人們從沒真的讀過這本書――但是PatCadigan(Synners、DervishisDigital等書的作者)說她相信很多人「可能認為要不從電影里要不從Syfy頻道的迷你劇里已經了解《沙丘》是怎麼回事了。」另外,很多人大概「看過」《沙丘》,讀過前傳和後傳,但是從來沒有真的閱讀過原版。「不是件容易事,」Cadigan說,因為它既深厚又復雜。但如果你只讀過這部傑作的外延或改編作品,你都不算真的了解沙丘是怎麼回事。這是一次「必須通過閱讀才能完全領略的全沉浸式的體驗」。3.《萬有引力之虹》托馬斯・品欽後現代主義經典之作,故事背景設置在二戰結束之際,其事件主要圍繞德國V2火箭計劃。這一個有點奇怪。我們為這篇文章聯系過許多作者,因為《萬有引力之虹》是一本大家都假裝讀過的書――然而他們都承認他們自己也沒有真正讀過。「我不相信有人真的讀完過《萬有引力之虹》。托馬斯・品欽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等待讀者們為結尾處漂亮的螺旋式設計捧腹,而現在他開始想不明白了。我自己就讀過五次開頭。」PaulCornell(漫畫SaucerCountry還有即將出版的小說LondonFalling的作者)說道。所以像他這樣厲害的類型作者都失敗了的情況下,為什麼你還應該讀《萬有引力之虹》呢?有人說起碼這書的某些部分他們可以感到相當充實地讀下去。PatMurphy(TheCity,NotLongAfter和TheWildGirls的作者)提供了一些理由:「這是一部可以與詹姆斯・喬伊斯(的作品)媲美的科幻小說,曾經是普利策獎的有力競爭者,它糾纏不清而復雜萬分,既出格又晦澀又離題()。1974年它一出版,隨後就獲得了國家圖書獎,而又是IrwinCorey教授出面代品欽領獎。」另外將超常的性和V2火箭相結合,這也讓PatMurphy喜歡:「我愛自己對這本書的感覺,以及它於世界的精神性(psyche)中製造混亂的潛力。」也許有天她會讀完――或者也許她將堅持自己對這本書的想像。4.《基地》艾薩克・阿西莫夫這部經典的主題是哈里・謝頓以及一個偉大星際帝國的衰亡。Cornell大膽地說:「在這個混沌理論已將心理史學毀滅殆盡、而小說作品都建立在那個大觀點之上的年代,《基地》變成了那種討論的遠比讀過的多的經典作品。」盡管阿西莫夫的機器人故事「也許會永遠保持科幻入門必讀的地位。」Cadigan還是激情洋溢地提醒人們應該真正閱讀一下《基地》而不是只討論它:人們「應該讀,因為它是阿西莫夫(的作品),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它是將數學應用到科幻中的最天才的範例。」5.《大魔法師》蘇珊娜・克拉克一部異質歷史,講述了早已消失的魔法回到了19世紀的英格蘭的故事。這是一部每個人都在談,但很多人都懶得讀的作品,因為它「又大又厚」,JohnShirley說(他最近的作品是兩本選集ASongCalledYouth和EverythingisBroken)。但這絕對物有所值,他接著說:「這部吸引人的、想像豐富的、偉大的奇幻作品有點像舌頭和什麼歪曲的東西同時貼在頰上的感覺。這也是奇幻界里出產過的最好的散文作品。然而其實它本身並不很在意奇幻這個標簽,除了某種程度上是絕對富有深意的。而且還全然明白存在的荒誕性。也許有點像JamesBranchCabell。」6.《1984》喬治・奧威爾給了我們「新話」和「老大哥」的反烏托邦經典。「我覺得很多人都假裝他們已經讀過了奧威爾的《1984》然而實際上沒有。它是如此風行於世的一個文化符號,以至於一旦有人提及它大家總會假定自己知道別人在說什麼,」ChristopherMoore(Lamb、Fluke和TheStupidestAngel的作者)說道。他又接著說:在這樣一種我們對信息自由和隱私做出種種假定的文化之中,我認為,《1984》的重要性比起以往更加突出。它很好讀,而且在它直接而確切的文本中能感到一種真實的人性。自從它出版以來,很多反烏托邦題材的書和電影都以它為靈感來源,所以我覺得你閱讀它的時候一定會覺得似曾相似。」7.《最後和最先的人》《造星者》奧拉夫・斯塔普雷頓1930年代創
❾ 作文科幻小說600字
我是一部XL3164型全自動激光數碼彩屏攝像機,產於3076年的聯邦地球,我正在進行一項重大的記錄工作。
由於人類的肆意破壞,地球已是千瘡百孔,生態環境瀕臨滅絕,綠色生物早已在自然界中消失了。為了挽救地球災難,聯邦地球總署的「生物基因A計劃」已於今年上半年實施,此計劃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利用生物基因技術,人工培養一棵綠色生命。經過大半年的努力,科學家們終於研製出了「希望1號」生命基因,我的任務是觀察並記錄此次試驗的全過程。
八個月五天十二小時四十八分已經過去了,可「希望1號」還沒有半點萌發的跡像。我不禁擔憂起來,看著被透明的特殊土壤圍住的小豆豆,我祈禱著:「小傢伙,快發芽呀!你系著多少人的心,你知道嗎?」
巡視人員宇博士細細地盯了半天,才滿臉疲憊地離開。他是一位中年科學家,可由於工作上的壓力與勞累,過早地顯得有些蒼老。我不忍心看到微微駝背的身影,便再次轉向裝有「希望1號」的玻璃器(轉載自第一範文網
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皿傾心地工作。
突然,「撲」的一聲,破裂的聲音振痛了我高度靈敏的聲音接收器,我自動調整焦距,把眼睛睜得大大地。「天啊,剛才的那個聲音竟是……」我簡直難以相信,剛才「撲」的一聲竟是……竟是「希望1號」漲破表皮發芽的聲音!那一瞬間,我呆住了,只知傻乎乎地不停地拍著幾乎相同的鏡頭。科學家們經過了多少不眠之夜的工作終於有了結果。
瞧,那小小的嫩芽,不緊不慢地從表皮里鑽出嫩黃的小莖桿,低低的垂著,顏色多麼清新,多麼引人。片刻之後,她又開始挺直腰,伸開了細細的手臂。短短幾個小時,竟然把它極富魅力的形象完美地展現在了我的面前。或許是小葉卷得太久的緣故,她索性張開僅有的兩片小葉子輕輕地抖了起來。自動噴水裝置受我的批示,噴出了水霧,經過沐浴的小芽兒更美了,閃爍著一道道靈動的光芒。
注視著小芽兒,我的視線漸漸模糊起來了,我的電池也快要耗盡了,但我無怨無悔,因為我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