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相比聽書的好處
1. 孩子不喜歡看書,喜歡聽書,聽書和看書有多大的區別
有家長問:我家孩子不喜歡看書,喜歡聽書。您覺得聽書好還是看書好?聽書和看書有多大區別?
下面是我的回答。
先亮觀點:對孩子而言,聽書整體不及看書。
接下來,我從孩子接收信息的角度,說說兩者的區別。
最後,我想說的是,聽書本來也不錯。畢竟我們這些80年代生人也聽書,我們也是聽著單田芳長大的。記得小時候,就著一台收音機,坐在大樹下,一聽就是一下午,那感覺真是美妙至極。那時頻率也少,不是音樂,就是評書。
現在不一樣了,一台手機玩遍天下。孩子可能一開始是在聽書,聽著聽著,就玩游戲去了。聽著聽著,就看網路電影、電視劇去了。恐怕不是聽書聽一下午,而是拿著手機玩一下午。孩子本身沒有形成學習自律,而我們家長把這么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所謂「聽書工具」撂給孩子,學習有效率嗎?不,玩起來很有效率!
書呢,書是樸素的,永遠像我們身邊的真朋友好老師,不花里胡哨,也不花言巧語,但她就是那麼很真誠地給你溫暖、給你力量。只要你認真端起她。
這位家長,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到您。
2. 看書和聽書哪個對自己學習效果好
各有利弊,看書可以提高閱讀速度,需要比較安靜的環境,而聽書,可以在站立狀態以及擁擠的地鐵中進行,缺點是速度比較緩慢,必須順序聽。一般是兩種相結合,在家或安靜的環境下看書,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地鐵里就聽書,不用手操作手機
3. 多讀書有好處,孩子看書和聽書有多大區別呢
看書和聽書有著非常巨大的區別,看書的時候,我們是通過眼睛將所看到的內容傳達到大腦的,而聽書是通過耳朵傳達到大腦的。我們人類在使用眼睛方面,往往比使用耳朵上更具有優勢。
尤其是那些哲思類的書,很多時候聽書往往是一頭霧水。因為這些書籍往往句子特別的長,一般一句話都有二三十個字,我們通過語言講出來的時候,聽到了後面忘掉了前面,那又如何能夠理解這句話呢?本身這些話就是非常富有思考意義的話,它需要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去思索。
所以聽書是比較適合在那些輕小說類型的書籍裡面,那些故事性很強的書籍之中。而用眼睛看,更適合那些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琢磨的,以及需要我們很強的想像力的,或者特別抽象的東西,這些內容必須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琢磨。看一本書下來可能都需要花費十天半個月,而聽一本書可能只需要短短的十幾個小時。
4. 看書好還是聽書好為什麼兩者都有哪些利弊
通常來說,看書更好。但也不絕對是。
現代人看書,容易進入兩個誤區。
第一個是過度解讀。
就拿「紅樓夢」來說(當然,我不是刻意貶低,只是用它做個列子,也是一家之言,當不得真,看看就好)
真以為它的作者文化素養就吊炸天,超越全人類?顯然是不可能,他受限於時代,受限於對世界的認知,對情感的認知,對經濟學的認知,對科學的認知……哪怕在他的同時代,他都算不得文化素養最高的那幾個人,在評論他作品的人中,也很多比他高的,這毋庸置疑,但是……他有光環,很容易被過度解讀,立馬變得深不可測……
就像我們這個時代,五百年後,在歷史上留下來的美人,就是這個時代最出名的那幾個……最後就會被光環加成,成為「未來」的古典絕世美人,至於這些成名的美人有多美……呵呵,仁者見仁,無法評判。
第二:一目十行。
現代很多人看書,由於知識大爆炸,渠道多,書籍多,哪裡容得仔細揣摩?慢慢就養成了一目十行,看個大概,看個印象。
這兩種是極端的,也是不正確的閱讀。
看書傷眼,聽書傷耳。
聽書也是,其實很多文章或者小說是不適合聽書的,很多立意深遠,唯美感十足的文章,用聽書的方式就完全變味道了。
比如:大道爭鋒,這本小說,你去看,會覺得挺不錯的,你用聽,會覺得「這寫的什麼姬霸玩意兒」。
通常來說,口水話,白話適合聽書。
5. 看書和聽書有什麼區別
看書和聽書區別為:方式不同、媒介不同、重復性不同。
一、方式不同
1、看書:看書是用眼睛看的方式來讀書。
2、聽書:聽書是用耳朵聽的方式來讀書。
二、媒介不同
1、看書:看書的媒介是文本文件,多採用txt文件。
2、聽書:聽書的媒介是音頻文件,多採用mp3文件。
三、重復性不同
1、看書:看書可以直接重復翻看,可以立即明確的回看之前看過的內容。
2、聽書:聽書不可以直接重復翻看,需要回放,且不能明確的回看之前看過的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看書
網路——聽書
6. 孩子聽書和看書有哪些區別聽書和看書,哪個效果會更好
我們都知道對於孩子來說,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在他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讓他多看書,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出現,有的孩子,他不會看書反而是會聽書,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去看實際的書本內容,而是靠聽去閱讀。
三、看書的效果更好
但是這種方式,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好,而且對於孩子而言看書的效果,是會更好一點的,因為他們在翻看的過程當中就已經學到了知識,而且當他們不會的時候,他們是可以重新翻閱,加深自己的記憶。所以這也就是說聽書的效果,可能對孩子而言並不好,尤其是對於一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說,他們在聽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去玩其他東西,也就是說根本不能專心。
7. 看書和聽書,兩中方式哪個對孩子的學會更有幫助
已經到了關燈入睡的時間,女兒卻遲遲不肯睡去,我便拿了一本故事書,希望她帶著奇幻故事進入夢鄉。女兒將書遞給我,不悅道:“我不喜歡看書,你講給我聽。”忙碌一天的我,哪有精力給她講故事,於是我拿出手機,搜出相關的聽書軟體,讓孩子聽故事。
聽書和看書的區別。
聽書的好處:有些聽書軟體,並非是將整本書的內容全部搬出,而是選取其中的精華部分。長期聽書的孩子,可以縮短獲取知識的時間,也能精準地把握核心內容。人們常說“聽說讀寫”,經常聽書,聽覺感知受到“刺激”,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也會有所提高。就像女兒經常聽我哼同一首歌,久而久之,她也學會了唱這首歌。
再者,聽書可以引起他們對故事的興趣,讀書需要孩子在文字間自我探索,顯得略微枯燥。他們更喜歡聽娓娓道來的語音故事。
看書的好處。
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說: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相比於聽書,閱讀主要是視覺和思維的感知,通過文字的描寫,想像出各種場景畫面。經常看書的孩子,即便口頭表達能力略有欠缺,但其書面表達能力卻明顯提高。他們可以對書中的某句經典反復閱讀品味,能夠提升對文字的敏感和趣味性的把握
而且看書需要全身心投入其中,孩子的專注力也會得以提升,在閱讀文字時,想像力在無形之中得到了提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也明顯增強。
聽書的弊端。
對孩子來說,聽書是解放眼睛和雙手的“娛樂活動”,在聽書時,他們不需要全神貫注,可以玩著玩具、吃著零食、甚至靜音玩游戲。無法全身心投入,即便聽各種名著,他們也無法記住其中的橋段,只會像看電視那樣一趟而過。
聽書屬於“淺層閱讀”,在聽故事時,孩子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聽覺上,會隨著“進度條”
行進。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每一段文字的美妙之處,以及背後的深意。通常聽完一本書,孩子可能毫無印象,只知道主人公的名字。
寄語:聽書是一種“快餐式娛樂”,沒有看書,感受紙張在指尖劃過的厚重感和代入感。聽覺記憶的效果略差,眼睛和頭腦同時記憶的知識,才能夠將其融會貫通。你家孩子喜歡看書還是聽書呢?你會支持哪一種呢?
8. 聽書與看書有何區別
方式不同。
我會選擇聽書,看書當然好,但離開校園工作以後,生活中需要忙碌的事情變多,成年人很難找到整塊時間坐下來一頁一頁看書,而且短視頻,各種強刺激的長期影響,我們的注意力已經很難長時間集中了。
所以看書是一個要求很高的活動,聽書就容易多了,我覺得相比沒時間看書,所以就不看書而言,聽書是一個非常好的折中方案,聽書的優點非常明顯,可以隨時隨地聽。
帶上藍牙耳機,走路可以聽,當然要注意安全,做飯可以聽,收拾屋子可以聽,吃飯可以,飯後健身散步,跑步可以,我們每天忙起來,又不太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動場景,都可以聽書。
我甚至半夜睡醒了,如果短時間內睡不著,也會打開聽書app,找一段喜歡的音頻,設置好倒計時自動關閉,繼續聽,我不買車,也不開車,每次出行坐順風車的時候。
我都會呆在後排,看著窗外的景色,帶上耳機聽,比如之前經常聽王東岳的哲學課,最近在聽王德峰的哲學課,這使得出行坐車,變成了一段寧靜的內心旅行,進入哲學思維之中,忘記外面的世界。
9. 聽書和看書效果一樣嗎
不一樣。
看書和聽書區別為:方式不一樣、媒介不一樣、重復性不一樣。
一、方式不一樣
1、看書:看書是用眼睛看的方式來讀書。
2、聽書:聽書是用耳朵聽的方式來讀書。
二、媒介不一樣
1、看書:看書的媒介是文本文件,多採用txt文件。
2、聽書:聽書的媒介是音頻文件,多採用mp3文件。
三、重復性不一樣
1、看書:看書可以直接重復翻看,可以立即明確的回看之前看過的內容。
2、聽書:聽書不可以直接重復翻看,需要回放,且不能明確的回看之前看過的內容。
四、適用書籍不一樣
任何類型的書都適合看,但是聽書只在某些類型有超過看書的優勢。相對而言,有韻味的書籍,帶著某種情懷,例如唐詩宋詞和散文,好比《追風箏的人》。
閉上眼睛聽書,讓大腦沉浸在書的情境里更能體會。另外比如《比如明朝那些事兒》,有趣是保證不會睡著,動點腦子。時不時冒出一句看書可能忽略掉的妙語,還有種種小懸念勾引你往下聽。聽書如《六指琴魔》,一邊聽一邊腦中演相聲。
10. 讀書和聽書有什麼區別
用眼睛接受信息和用耳朵接受信息後的大腦處理起來顯然還是有差異的。看相對於聽來說,注意力能更加集中,所以看適合細讀,聽適合粗讀。
當然聽書有個巨大的優勢,就是可以解放雙眼,我們生活處處離不開眼睛,所以看書的時候幾乎做不了其他的事情,但是聽書不同,聽書只要帶上耳機,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邊散步一邊聽,一邊做飯一邊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