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小說春花秋月何時了林蔭免費閱讀

小說春花秋月何時了林蔭免費閱讀

發布時間: 2022-05-20 03:49:44

㈠ 《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詞,堪稱絕命詞。此詞是一麴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詞語言明凈、凝練、優美、清新,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㈡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原文及翻譯

原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雕欄 通:闌)
譯文: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注釋: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

㈢ 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這一經典詩句出自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
全文為: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
一年四季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往事又知道多少?小樓在昨夜再次吹來了春風,在這靜寂的夜晚,我又怎麼能承受回憶故國的不堪回首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由玉石砌成的台階都應該還在,只是心中所懷念的人已逐漸老去。自問我心中究竟有多少哀愁,就有如滔滔不盡的春水向東流去。
這是一麴生命的哀歌,李煜通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對階下之囚來說,表明了他對生命的決絕心態。

㈣ 春花秋月何時了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作者:李煜 (五代)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注釋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了:了結,完結
砌:台階。雕欄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
應猶:一作「依然」。
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㈤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原文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㈥ 春花秋月何時了的全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㈦ 春花秋月何時了 秋明月 宋楚瑜 小說txt全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唐宋詞里的風花雪月》以唐宋詞人的風花雪月和經典詞作為線索,通過對唐宋詞人及其膾炙人口名篇的趣味化解讀,講述了著名詞人與詞背後那不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論世之語。同時,作者結合這些詞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學養、情感經歷等方面,來探尋唐宋詞藝術的發展與演變及詞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媒體推薦編輯
唐宋兩代的詩詞來看,也許可以說,愛情,尤其是在封建禮教眼開眼閉的監視之下的那種公然走私的愛情,從古體詩差不多全部撤退到近體詩里,又從近體詩里大部分遷移到詞里。
——錢鍾書《宋詩選注·序》
詩貴庄而詞不嫌佻,詩貴厚而詞不嫌薄,詩貴含蓄而詞不嫌流露。
——唐圭璋《詞話叢編》
品評詞,離不開詞心和詞境,作者的高明之處在於講得明白,說得有趣,深入淺出又不失嚴謹。既有啟迪讀者的真知灼見,也有詳解修辭的字斟句酌;既有美麗的憂傷,也有風月的感發。能讓讀者在輕松愉快中提高對中國古典詞的感受能力,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㈧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原文,翻譯及賞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雕欄 通:闌)

翻譯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賞析
作者:蔣雅雲
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但正是亡國成就了他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地位。正所謂「國家不幸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傳誦不衰的著名詩篇。
這首詞刻畫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效果。「春花秋月」這些最容易勾起人們美好聯想的事物卻使李煜倍添煩惱,他劈頭怨問蒼天: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呢?一語讀來,令人不勝好奇。但只要我們設身處地去想像詞人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了:一個處於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這些美好的事物只會讓他觸景傷情,勾起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今昔對比,徒生傷感。問天天不語,轉而自問,「往事知多少。」「往事」當指往昔為人君時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為虛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來,為什麼人生的春天卻一去不復返呢?「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東風」帶來春的訊息,卻引起詞人「不堪回首」的嗟嘆,「亡國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讓我們來想像:夜闌人靜,明月曉風,幽囚在小樓中的不眠之人,不由憑欄遠望,對著故國家園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湧上心頭,又有誰能忍受這其中的況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無奈、哀痛的感情!東風又入,可見春花秋月沒有了結,還要繼續;而自己仍須苟延殘喘,歷盡苦痛折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國」的倒裝。「不堪回首」,但畢竟回首了。回首處「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想像中,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都還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嘆惋的口氣,傳達出無限悵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結構上是頗具匠心的。幾度運用兩相對比和隔句呼應,反復強調自然界的輪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暫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兩句春花秋月的無休無止和人間事的一去難返對比;三四兩句「又東風」和「故國不堪回首」對比;五六兩句「應猶在」和「改」對比。「又東風」、「應猶在」又呼應「何時了」;「不堪回首」、「朱顏改」又呼應「往事」。如此對比和回環,形象逼真地傳達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
最後,詞人的滿腔幽憤再難控制,匯成了曠世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水喻愁,可謂「前有古人,後有來者」。劉禹錫《竹枝詞》「水流無限似儂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些詩句或失之於輕描淡寫,或失之於直露,都沒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得打動人心,所謂「真傷心人語」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顯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漲溢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舍晝夜,無盡東流。形式上,九個字平仄交替,讀來亦如滿江春水起伏連綿,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達出來了。以這樣聲情並茂的詞句作結,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書頁,讀者似也被這無盡的哀思所淹沒了。
全詞抒寫亡國之痛,意境深遠,感情真摯,結構精妙,語言清新;詞雖短小,餘味無窮。難怪王國維有如是評價:「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降宋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軒數人而已。」(《人間詞話》刪稿之四○)

㈨ 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

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

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者簡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他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但最大的成就是他的詞,在五代時期的詞人當中首屈一指,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著作導讀】

前人吊李後主詩雲:「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的確,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亡國之君,沒有什麼好說的,可是作為一代詞人,他給後代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文字,千古傳誦不衰。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一篇。相傳後主於生日(七月七日)晚,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葯,將他毒死。所以,這首《虞美人》,可說是後主的絕命詞了。

這首詞通篇採用問答,以問起,以答結,以高亢快速的調子,刻繪詞人悲恨相續的心理活動。對「春花秋月」的吟詠歌唱,在古典文學中屢見不鮮,但論起悲涼深沉,則莫過於李煜。他劈頭怨問蒼天:春花秋月,年年花開,歲歲月圓,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完了呢?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好奇!然而,從後主處境設身處地去想,他對人生已經絕望,遂不覺厭春花秋月之無盡無休,其感情之極端悲苦可見。後主面對春花秋月之無盡時,不由感嘆人的生命卻隨著每一度花謝月缺而長逝不返。

於是轉而向人發問:「往事知多少?」一下轉到社會現實中來了。「往事」,自然是指他在江南南唐國當皇帝的時候,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沒有了,都消逝了,都化為虛幻了。他深深嘆惋人生之短暫無常。「小樓昨夜又東風」,縮筆吞咽。「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後又過一年。時光在不斷消逝,引起他無限感慨。感慨什麼呢?「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放筆呼號,是一聲深沉的浩嘆。夜闌人靜,幽囚在小樓中的人,倚欄遠望,對著那一片沉浸在銀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國之思,凄楚之情,湧上了心頭,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他完全以一個失國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國之恨,表現出後主任情縱性,無所顧忌的個性,和他那種純真而深摯的感情。「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他遙望南國慨嘆,「雕欄」、「玉砌」也許還在吧;只是當年曾在欄邊砌下流連歡樂的有情之人,已不復當年的神韻風采了。「只是」二字的嘆惋口氣,傳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之感。

「亡國之音哀以思」,由於亡國,李煜由一國之主,跌落為階下之囚,他失去了歡樂,失去了尊嚴,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悔恨,他的追思,他對家國和自己一生變化的痛苦的反復咀嚼。以上六句的章法是三度對比,隔句相承,反復對比宇宙之永恆不變與人生短暫無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如頭二句以春花秋月之無休無盡與人世間多少「往事」的短暫無常相對比。第三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又東風」三字翻回頭與首句「春花」「何時了」相呼應,而與第四句「故國不堪回首」的變化無常相對比。第四句「不堪回首」又呼應第二句「往事知多少」。下面五、六兩句,又以「雕欄玉砌應猶在」與「朱顏改」兩相對比。在這六句中,「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恆不變;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也一脈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如此回環往復,一唱三嘆,將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曲曲傳出。

最後,悲慨之情如沖出峽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發而不可收。詞人滿腔幽憤,對人生發出徹底的究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顯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這九個字,確實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表達出來了。九字句,五字仄聲,四字平聲,平仄交替,最後以兩個平聲字作結,讀來亦如春江波濤時起時伏,連綿不盡,真是聲情並茂。

這最後兩句也是以問答出之,加倍突出一個「愁」字,從而又使全詞在語氣上達到前後呼應,流走自如的地步。顯然,這首詞是經過精心構思的,通篇一氣盤旋,波濤起伏,又圍繞著一個中心思想,結合成和諧的藝術整體。在李煜之前,還沒有任何詞人能在結構藝術方面達到這樣高的成就,所以王國維說:「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惟李後主降宋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軒數人而已。」(《人間詞話刪稿》)可見李煜的藝術成就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當然,更主要的還是因為他感之深,故能發之深,是感情本身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還是王國維說得好:「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這首《虞美人》充滿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一個處於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李煜詞這種純真深摯感情的全心傾注,大概就是王國維說的出於「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吧,這個特色在這首《虞美人》中表現得最為突出,以致使李煜為此付出了生命。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五月之夜》))李煜《虞美人》不正是這樣的不朽之作嗎!

㈩ 春花秋月何時了

1《春花秋月何時了》是2011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清華。
2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熱點內容
盛世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09 22:48:44 瀏覽:58
至高奇跡小說txt免費下載 發布:2025-05-09 22:44:07 瀏覽:12
現代軍工業小說 發布:2025-05-09 22:43:28 瀏覽:494
壞蛋是怎樣練聽書 發布:2025-05-09 21:48:57 瀏覽:989
現代穿越到現代小說女主 發布:2025-05-09 21:46:00 瀏覽:927
關於言情小說的電視劇 發布:2025-05-09 21:14:32 瀏覽:210
四男追一女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5-09 20:42:25 瀏覽:211
蘇戒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09 20:33:49 瀏覽:643
類似清凱的校園小說全集 發布:2025-05-09 20:24:55 瀏覽:406
都市小說主角母親為了報仇 發布:2025-05-09 19:59:54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