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厘免費小說
⑴ 張怡微的資料
張怡微,1987年生,現就讀於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
高二第一次寫了20萬字的長篇小說。
對於文字,張怡微覺得它本身不能溫暖人,文字所包容的細瑣情感匯在一起,卻能給很多人力量。文學是一種內在的需求,它從來沒有泯滅。覺得歷史性的文學作品會有靜默的力量。喜歡寫作----這種訴情或者說交流的方式。
平時喜歡看書和看電影。寫作時,喝咖啡喝得很厲害。
喜歡王安憶,唐穎,李修文的小說。
電影方面偏好木村拓哉。
生活方面希望自己能回歸,在某一天,很平和地作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可以清貧,但是很自足,寫一些能讓人感動的東西。
2004年獲得全國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5年獲全國第七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
2008年,獲得《上海文學》「中環杯」中篇小說大賽新人獎。
曾出版個人散文集《悵然年華》(汕頭大學出版社2005),短篇小說集《青春禁忌游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2005年起在《萌芽》雜志發表影評小說二十餘篇。
除開小說與電影,台港流行樂正是她的另一精修項目。身為一個大部分青春記憶都與粵語歌相勾連的少女,她對林夕和黃偉文的態度經歷過轉變,但也正因為一路相伴的了解讓她作出評判時顯得中正與理性。
個人網站:http://amytakuya1987.spaces.live.com/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2008年,獲《上海文學》「中環杯」中篇小說大賽新人獎
2007年,《萌芽》網站2月「萌芽之星」
2007年,中國十大80後小說作家權威排行榜 第八名(《新周刊》、《華西都市報》、《山西商報》、《文學報》、《勞動報》轉載報道)
2004年,獲全國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2005年,獲全國第七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
2004年,獲全國第一屆語文之星大賽綜合二等獎,單項創作獎 [編輯本段]出版個人文集:《悵然年華》(汕頭大學出版社2005)
《青春禁忌游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夢醒了》(接力出版社2008) [編輯本段]出版合集:《指甲花開-中篇小說精粹》(2008,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趙麗宏主編)
收入《我真的不想來》
《10年新概念:「80後」的文字力量》(2008,作家出版社)
收入《我和吉瑞》、《鐵匠和他的女人》
《旗.80後精品文叢?征途》(2008,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收入《下一站西單》
《一厘米微藍-《萌芽》美文精選(2000-2006)?情》(人民文學出版社)
收入《宋宋》
《溫暖》(2008,九州出版社)
收入《宋宋》
《第六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 B卷》(作家出版社)
收入《我和吉瑞》
《第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 A卷》(作家出版社)
收入《鐵匠和他的女人》
《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小說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
收入《漸落的一個我的一年》等
《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散文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
收入《釋放和行為藝術》、《上海感覺》 [編輯本段]發表作品:2009年第8期 《萌芽 驚奇亂講》:《如果我聽歌可眼紅》
2009年第6期 《萌芽·紀實風》:《依舊不會是他們的時代》
2009年第4期 《萌芽·紀實風》:《師生戀:界定一個時代的歌》
2009年第3期《萌芽·咖啡吧》:《有時我想回到輕盈的嬰兒時代》
2008年第12期《上海文學》:《婚債》
2008年第12期《中文自修》:《他們是許多人的青春期》
2008年第12期《萌芽·紀實》:《到餐廳去減肥才是正經事》
2008年第11期《萌芽·小說家族》:《熊笨還是豬笨》
2008年第10期《萌芽·驚奇》:《沒有比聽「蘇打綠」更重要的事》
2008年第10期《萌芽·非常道》:《這女孩的眼睛為我看路》
2008年9月第5期《布老虎青春文學·影享》:《最後一次忘記你》
2008年9月第5期《布老虎青春文學·輕文藝》:《後海之後,江南以南》
2008年9月第5期《小說界》:《江南西夏》
2008年第9期《萌芽·小說家族》:《妮妮》
2007年第12期《上海文學》:《我真的不想來》
2008年第7期《萌芽?驚奇》:《四個四重奏》
2008年第5期《萌芽?驚奇》:《別碰我的圓》
2008年第2期《萌芽?小磨咖啡》:《煙花瀲灧 時光轉身》
2007年第10期《萌芽?小說家族》:《1987不再是2007》
2007年第六期《萌芽?刊中刊「Amazing驚奇?驚奇書坊」》:《見證青澀蛻變,見證不一樣的張怡微》
2007年《萌芽增刊2》:《夢醒了(節選)》
2007年第5期《萌芽?小磨咖啡》:《暗戀櫻花源》
2007年第4期《萌芽?小說家族》:《下一站西單》
2007年1月《HIT輕音樂?聽者有心》:《清輝水木 演漾窗欞——Sophie Zelmani和她的音樂潛行》
2006年第6期《萌芽?刊中刊「Amazing驚奇大牌檔」》:《天人不寂寞》
2005年第12期《萌芽?小磨咖啡》:《那件關於愛情的小事》
2005年第2期《萌芽?新影客》:《殘酷的留白》
《宋宋》
2005年第1期《萌芽?新影客》:《帶傷的豆蔻 悵然的年華》
《青春禁忌游戲》
2000年7月23日 《新民晚報?夜光杯》「七夕會」欄目樂評《感受滄桑》
⑵ 張怡微是哪裡人
《指甲花開-中篇小說精粹》(2008,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趙麗宏主編)
收入《我真的不想來》
《10年新概念:「80後」的文字力量》(2008,作家出版社)
收入《我和吉瑞》、《鐵匠和他的女人》
《旗.80後精品文叢?征途》(2008,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收入《下一站西單》
《一厘米微藍-《萌芽》美文精選(2000-2006)?情》(人民文學出版社)
收入《宋宋》
《溫暖》(2008,九州出版社)
收入《宋宋》
《第六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 B卷》(作家出版社)
收入《我和吉瑞》
《第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 A卷》(作家出版社)
收入《鐵匠和他的女人》
《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小說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
收入《漸落的一個我的一年》等
《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散文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
收入《釋放和行為藝術》、《上海感覺》
2008年將於《上海文學》發表短篇小說《婚事》
2007年第12期《上海文學》:《我真的不想來》
2008年第7期《萌芽?驚奇》:《四個四重奏》
2008年第5期《萌芽?驚奇》:《別碰我的圓》
2008年第2期《萌芽?小磨咖啡》:《煙花瀲灧 時光轉身》
2007年第10期《萌芽?小說家族》:《1987不再是2007》
2007年第六期《萌芽?刊中刊「Amazing驚奇?驚奇書坊」》:《見證青澀蛻變,見證不一樣的張怡微》
2007年《萌芽增刊2》:《夢醒了(節選)》
2007年第5期《萌芽?小磨咖啡》:《暗戀櫻花源》
2007年第4期《萌芽?小說家族》:《下一站西單》
2007年1月《HIT輕音樂?聽者有心》:《清輝水木 演漾窗欞——Sophie Zelmani和她的音樂潛行》
2006年第6期《萌芽?刊中刊「Amazing驚奇大牌檔」》:《天人不寂寞》
2005年第12期《萌芽?小磨咖啡》:《那件關於愛情的小事》
2005年第2期《萌芽?新影客》:《殘酷的留白》
《宋宋》
2005年第1期《萌芽?新影客》:《帶傷的豆蔻 悵然的年華》
《青春禁忌游戲》
2000年7月23日 《新民晚報?夜光杯》「七夕會」欄目樂評《感受滄桑》
《悵然年華》(汕頭大學出版社2005)
《青春禁忌游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夢醒了》(接力出版社2008)
⑶ 什麼是微米,有微厘米的概念嗎
微厘米就是指千分之一厘米.
⑷ 張怡微出過哪些書
《指甲花開-中篇小說精粹》(2008,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趙麗宏主編) 收入《我真的不想來》 《10年新概念:「80後」的文字力量》(2008,作家出版社) 收入《我和吉瑞》、《鐵匠和他的女人》 《旗.80後精品文叢征途》(2008,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收入《下一站西單》 《一厘米微藍-《萌芽》美文精選(2000-2006)情》(人民文學出版社) 收入《宋宋》 《溫暖》(2008,九州出版社) 收入《宋宋》 《第六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 B卷》(作家出版社) 收入《我和吉瑞》 《第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 A卷》(作家出版社) 收入《鐵匠和他的女人》 《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小說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 收入《漸落的一個我的一年》等 《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散文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 收入《釋放和行為藝術》、《上海感覺》 2008年將於《上海文學》發表短篇小說《婚事》 2007年第12期《上海文學》:《我真的不想來》 2008年第7期《萌芽驚奇》:《四個四重奏》 2008年第5期《萌芽驚奇》:《別碰我的圓》 2008年第2期《萌芽小磨咖啡》:《煙花瀲灧 時光轉身》 2007年第10期《萌芽小說家族》:《1987不再是2007》 2007年第六期《萌芽刊中刊「Amazing驚奇驚奇書坊」》:《見證青澀蛻變,見證不一樣的張怡微》 2007年《萌芽增刊2》:《夢醒了(節選)》 2007年第5期《萌芽小磨咖啡》:《暗戀櫻花源》 2007年第4期《萌芽小說家族》:《下一站西單》 2007年1月《HIT輕音樂聽者有心》:《清輝水木 演漾窗欞——Sophie Zelmani和她的音樂潛行》 2006年第6期《萌芽刊中刊「Amazing驚奇大牌檔」》:《天人不寂寞》 2005年第12期《萌芽小磨咖啡》:《那件關於愛情的小事》 2005年第2期《萌芽新影客》:《殘酷的留白》 《宋宋》 2005年第1期《萌芽新影客》:《帶傷的豆蔻 悵然的年華》 《青春禁忌游戲》 2000年7月23日 《新民晚報夜光杯》「七夕會」欄目樂評《感受滄桑》 《悵然年華》(汕頭大學出版社2005) 《青春禁忌游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夢醒了》(接力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