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曾仕強道德經聽書閣

曾仕強道德經聽書閣

發布時間: 2022-05-10 03:21:18

① 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秘04究竟何為道

究竟何為道
外:老子在《道德經》中告訴我們,道無處不在,卻既沒有形狀,也沒有聲音,看不見,摸不著,既不能用語言來形容,也不能用五官來了解,那麼這個道究竟是什麼?它對於人們的生活究竟有哪些重要的影響呢?人類社會為什麼一定要「依道而行」呢?我們又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了解道,認知道呢?
曾:道究竟是什麼,道是一個抽象的、假設性的名詞,它可以代表我們所要知道的所有一切的概念。我們先從假設為道,然後再推出來我們所要的那些預知,我們想知道什麼,我們就可以用道來推出去。這就是《道德經》,非常靈活,也是非常玄妙的地方。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這個物,就是道的意思,它是混成,就是含含糊糊搞不清楚,可是它就已經存在了,所以叫做「有物混成」,它的特點是什麼?--「先天地生」,它比天地還要早,那這樣是不是說,道把天地生出來?不是這樣。而是說在一片混沌的時候,道就存在了,然後開天闢地的時候,道就開始產生作用。那盡管這樣子,老子還是要替我們描述一下,這個混成的道是怎麼回事,「寂兮寥兮」,寂,就是寂靜的意思,沒有聲音,不聲不響,寥是沒有形狀,你看不出它是什麼樣子,不知其所自來,但是它是獨立而不改,它是獨立於萬物之上,可是它是恆久不改,從來沒有離開過萬物,「周行而不殆」,它運行在宇宙之中,永遠不停息,可以為天下母。它是天下萬物共同的母親。
道,天地沒有形成以前,一片混沌的時候,它就已經存在了。天地形成,然後萬物慢慢演化出來,道,附在所有萬物的身上,可是它還是存在的,它還是道。「吾不知其名」 因為他本來就沒有名嘛,哪裡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所以老子他很誠實,他說,我只知道有這么一樣東西,可是也沒有人給他名字,強字之曰「道」,我勉強把它叫做道,「強為之名曰大」,這里的「名」是形容的意思,我很勉強用大來形容它,太大了,實在太大了。這是老子給我們對於道的初步的描述。
外: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有這樣一種東西,它先於天地而生,不僅創造了萬物,同時又存在於萬物之中,我不知道這種東西叫什麼名字,就暫且稱它為「道」吧,在這里,老子似乎告訴了我們什麼是道,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感到很困惑呢?
曾:那這樣的話我們還是搞不太清楚,所以他前面那段話就讓我們想到了他在二十一章說的:「道之為物,惟恍惟惚」。什麼叫做恍跟惚呢?老子在前面的十四章,他有這么一個說法,「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我們不是說它混成嗎?它是什麼混成的呢?他是那種看不見的、那種聽不到的,那種摸不得的,那些東西混為一體,所以很坦白講,你是很難追究它到底是什麼。我們已經說過了,當你摸的很清楚,看得很明白,拿在手上都可以把玩的時候,它就變成道的作用,那就叫「器」,器是道的一部分,但它不能代表道,所以我們現代人常常說:你給我說清楚一點,我怎麼看不明白,這種觀念其實都不是很合適的。「視之不見」就是你去看它,看來看去,看不出它的樣子來,叫做夷;你用心去聽,聽了半天聽不出聲音來,叫希,夷是沒有色,希是沒有聲。然後再加上搏之不午,什麼叫做搏,就是我用手去摸索去觸碰,碰不到東西,那叫微,微就是無形的意思。無色,無聲,無形,這代表什麼,代表道的虛無性。
道它是虛無的,因為他是虛無,所以可以變成所有看得見的東西,所有所有很具體的東西,這就是他很特殊的地方。所以老子說:大,大,實在大。
外:老子又告訴我們,道既沒有形狀,也沒有聲音,他看不見,摸不著,既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它,也不能用五官來了解它。既然這個道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鼻子嗅不著,嘴巴說不出,那麼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了解它,來認知他呢?
那怎麼辦?那你就安靜下來,求之以神。這個神也不是說是外來的主宰,說他告訴你什麼,也不是,而是你要用感應的,因為神就是用來感應的,你看我們今天還在講「神遊什麼地方」,「跟某人神交多久」那是靠什麼,靠的就是那種感應。我們要去想想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因此我們接著就看老子的話:「其上不繳」,繳(白敫)就是光明的意思;「其下不昧」,昧就是昏暗的意思,其上其下怎麼分?其上是道本身,道本身沒有光亮,其下是道的化身,它化成萬物的時候,萬物都很具體,都看得見,都摸得著,上下就是構成這個道的全體。你說它光明吧,它沒有光明,因為真的一片光明你就看得見了,你說它昏暗吧,它也不昏暗,為什麼?因為它現出來就是很光明,所有物體一現出來都很清楚嘛,這是一陰一陽,有看得見的部分,有看不見的部分,有摸到的部分,就有摸不著的部分。視之不見,就是不光亮,但是萬物是因為它而可見的,萬物如果沒有道,你就看不見,萬物有道,所以你就看出來,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你分得清清楚楚的。可見它不光明也不昏暗。下面還有更玄妙的「繩繩不可名」繩繩就是無邊無際,不可名就是不可名狀,「復歸於無物」,到最後通通又都回來,還原到不具任何形象的道,就叫混沌。
這個「混沌」是什麼,就是你說它沒有,它又有,你說它有,它又沒有。道就是這個樣子,你說什麼,它就是什麼,你要什麼,它就生成什麼。你沒有道,哪裡有電燈,你沒有道,哪裡有高樓大廈,你沒有道,哪裡有橋梁,這個說都說不完的,無邊無際,但是它又是萬物共同的歸宿,你看高樓大廈最後不見了,為什麼,回到道那裡去了,東西最後爛掉了,人最後死掉了,任何再寶貴的東西最後都是回歸於無嘛,那就回到道,然後道又生出萬物,萬物又回歸於道,一方面看是生生不息,一方面是慢慢又把它回歸原來的地方,這樣就叫做循環往復。這就是《易經》的道理嘛。
外:《易經》的道理告訴我們,否極泰來,物極必反,任何事物都是循環往復的,老子的《道德經》則進一步指出,任何事情都是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這是大自然的基本規律。如果說《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泉,老子的《道德經》就是對《易經》最深刻的詮釋。那麼老子通過這種詮釋,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曾:老子用這種方式來告訴我們,世界上為什麼會這樣子,因為它是宇宙一種不變的規律,我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你就必須要接受這樣的一個規約,你就要按照這樣的軌道、遵照這樣的方式,然後你就平平安安地過一輩子,你該怎麼樣,你就怎麼樣,你為你是離不開道的。
四十二章,老子說了一段我們非常熟悉的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它原本是混沌狀態,無邊無際,渾然一體,可是這種形狀,這種狀態,它是可以打破的,就叫開天闢地,西方人就叫big bang,大爆炸,一爆炸以後,混沌的狀態就顯現出不同形體的萬物,那我們就把它叫做什麼,叫做創生,叫做深化,這都是事實,萬物都是道所生,但道依然存在,這個是比較特殊的,因為這一點是老子思想裡面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道不但生成萬物,而且是萬物運行所不可離開的法則。所以三十四章老子特別說了: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它是泛濫流行,它無所不在,哪裡它都去,什麼它都生得出來,這個「其」就是道的意思,「其可左右」就是說它可以左,也可以右,它無往復界,無所不至,萬物恃之而生,所有的東西都是秉持這個道產生出來的,但是最要緊的是「而不辭」,道並沒有因為說我把你生出來了,我就要控制你,我就要干預你,你不聽我的話不行,沒有這個意思。他還是讓你自然的,你怎麼樣就怎麼樣,因為都在道裡面嘛。「功成而不有」,我這個道把所有的東西生出來,我不居功,我不控制,「衣養萬物而不為主」,我不做你們的主人,我不做你們的主宰,你們各人去循你們的道,有沒有德也是你們自己的事,換句話說,我只提供本錢,我只提供機會,我只是指出方向,只是有一些規律在那裡,但是你們自由自在的,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就告訴我們,老子是沒有主宰的觀念,他沒有說道在主宰誰,天在主宰誰,他沒有這種觀念,他還不主張教條,因為都擺在這里,你自自然然的,你自己去走。我覺得這一點呢,是我們應該好地地去在實踐當中去找到自己的路。
外:老子通過《道德經》告訴我們,道雖然生出萬物又存在於萬物之中,但它不會主宰任何事物,因為道只是宇宙自然中的基本規律,能不能認知這個規律,是一個人的修行,要不要遵循這個規律,是一個人的選擇,但我們怎麼樣才能看出,自己是否遵循道了呢?
我們現在很大膽的,用現在的語言,讓各位養成一種「怎麼去看出這個道來」的一個比較粗淺的方式,請大家指教。
當我們面昨任何事物的時候,第一步,我們一定要提醒自己,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我有什麼,我生下來時光溜溜的,一件衣服也沒有帶出來,我的身體發膚都是受之父母,都是父母給的,所以一個人一定要體會到連我的身體都是身外之外,然後你就進入第二步,客觀地去了解這個事物的本性是什麼,只有在這種心態之下,你才有辦法很冷靜,沒有慾望的引誘、指引,都沒有,你就不會有主觀的一種執著,你在這個時候,那個事物的真相,它就比較容易如實地顯現出來,因為我們一般人都是很主觀,都是戴著有形眼鏡,都是以你自己的想法來看那個東西,那是不正確的。所以你必須要告訴自己,這都不是我的東西。你就冷靜、客觀、公正,這時候有一個東西會出現,就叫道心,那就是道的能量在指引我們去了解這個事物的本性是什麼,這樣一來,你就會比較合理地去面對它,去處置它。第三,享受過程,結果你計較它干什麼,當你處置完了以後,你要再退回來,再一次地提醒你自己,我原本無一物,我又沒有什麼利害關系,得了就是得了,沒有得就是沒有得,給我的就是給我的,給別人的也是給別人,有那麼必要去生氣嗎?有那個必要去爭執嗎?有那個必要採取各種手段來明爭暗鬥嗎?沒有必要。因為什麼結果你都是可以接受的。這就符合我們所講的一切是那個過程比較重要,我過程已經享受過了,那個結果呢?就顯得不重要了。

你看一個很好的珠寶,你欣賞過了,那個價值你已經有了,至於最後放在哪裡,你計較它干什麼,真的放在你這里,你晚上還睡不著呢。那你不如放在別人家,你自己反而輕松。這樣各位才知道,為什麼最珍貴的珠寶最後不會放在任何人的家裡面,都是放到博物館裡面去。
外:說到這里我們基本已經明白,道就是宇宙自然中的基本規律,而這個規律就是: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循環往復,以至無窮。所以無論是我們的人生還是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應該重視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此外對於道的認知,我們還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曾:這就是老子所講的,你從道的立場來看,它是在生養萬物,可是從萬物的角度來看,我們都在依從道的規律。這個叫做一體兩面。道,它是一種法則,也是一個生源,這一句話我們必須要牢牢記住,因為你如果只看到一面說,道它產生一切,生完以後它就不管了,那萬物就可以各自走各自的路,它天下就大亂了。那還得了!現在不是,道,它把所有東西生出來,它又在它們的身上始終沒有離開,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經常都是不知不覺在依道而行,反而是好的,你如果學了很多東西,你反而會離經叛道,你反而會破壞道的本質,你會違反了道的規律,這樣各位才知道,為什麼老子有那樣的主張――「棄聖絕學」。你覺得很奇怪了,這是個好東西啊,你怎麼把它去掉?就是因為,如果你把學來的東西拿來離經叛道,那還不如不學,這個我們以後會慢慢地分析,我們只是提醒各位,不要用主觀的,用有色眼鏡來看老子的東西,那就太辜負老子的本意。那道的法則是什麼?你不能光說它是惚惚恍恍,它是混沌的,它是混進來的,你摸不清楚的,那不行。所以老子在很難講很難講的時候,他還是要講,在不容易講不容易講的情況下,他還是盡力地講,所以,道的法則,按照老子的意思,有兩句話,寫在四十章裡面: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就是靠運動啊,它沒有靠別的,它一切動動動動,它就產生萬物了,但是它的作用是什麼?作用就是弱,而不是強。一般都是認為強者才會勝,實際上,柔弱勝剛強。那我們一個一個來說,會比較清楚。所以我們下一次就要先說,為什麼反者道之動,這個反是什麼意思,謝謝大家。

② 曾仕強的書可以在喜馬拉雅讀嗎

喜馬拉雅FM最近更新了有聲書電台音頻下1357313lyex的專輯曾仕強,您可以在線收聽曾仕強或者下載APP。精彩紛呈,不容錯過!盡在喜馬拉雅FM。喜馬拉雅FM...你可以花錢請人讀或者自己讀;如果你的作品很火的話,比如土豆番茄,別人就會找你買有聲的版權,然後再喜馬拉雅上讀。不然你只有花錢請人或者自己讀。
請採納,謝謝

③ 曾仕強講道德經:老子真的是陰謀家嗎

老子是思想家和哲學家,不是陰謀家。陰謀最大的特點是玩弄心機,投設圈套,這恰是道家反對的。「已所不欲,勿施與人」才是人道順應天道的處世原則。老子雖然講了不少以退為進、先舍後得、低位者尊等道理,但那是「天道無極」體現出來的世間哲理,不是陰謀。

④ 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秘 全集多少集

一共十八集
第一集鹿邑現場講座:《道德經》與人生
第二集老子傳道
第三集上士聞道
第四集人生的價值
第五集究竟何為道
第六集反者道之動
第七集智慧與陰謀
第八集柔弱勝剛強
第九集無為無不為
第十集知識與知道
第十一集無中生有
第十二集人生有三寶
第十三集有道必有德
第十四集以德治國
第十五集無知無欲
第十六集如何明道
第十七集上善若水
第十八集為人類謀福

⑤ 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秘怎麼存到百度雲

鏈接:

提取碼:2g2c

曾仕強解密《道德經》。在奔騰的黃河和崇山峻嶺之間,有一個雄關要塞,因其關在峽谷之中,深險如函,故被稱為「函谷關」。這里不僅曾是刀光劍影、戰馬嘶鳴的古戰場,還是中國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老子著述道家學派開山巨著靈谷聖地。這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當年六國伐秦大軍曾在這里「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日本侵略中國時,在函谷關打了幾天幾夜,也沒能越過關隘半步。傳說春秋時期天下大亂,函谷關守將尹喜,看見一位老人,倒騎青牛,緩緩而來。這位老人,就是老子。老子為何倒騎青牛?又為什麼會在函谷關,寫《道德經》呢?為什麼寫下《道德經》之後,西行不知所蹤?


課程目錄:

道德經下部

道德經上部

人為什麼會痛苦?

這樣做事情才,不會留下爛攤子

只給孩子講好聽的話,其實是害他

嘴巴說守信用的人,常常不守信用

......

⑥ 道德經的奧秘的內容簡介

五千真言《道德經》,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更是中華文明的智慧源泉。幾千年來,關於老子,關於《道德經》,有著無數的傳說和猜想。 曾仕強教授認為,《道德經》和作為「群經之首」的《易經》有著密切關系。老子寫作《道德經》,就在為高等智慧的人解釋《易經》中的「天之道」。老子所提出的「反者道之動」,就是《易經》中所說「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背後的規律。道德是最高信仰並不遙遠,也絕非玄之又玄,它是我們現代生活的源泉。 讓我們跟隨台灣師范大學曾仕強教授一起感悟道德經的奧秘!

⑦ 《道德經》誰講的好

曾仕強先生講的也挺好的。
《道德經的奧秘》,在網上也有。

⑧ 曾仕強道德經奧秘4,主要內容!!!

曾仕強,沒接觸過,不好意思。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講老子親證的境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有一東西混然而成,在宇宙形成以前就已存在,無聲無息無形無相,任何東西都無法影響它,循環往復而永不衰竭,可把它當作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把它稱為「道」,勉強把叫做「大」,大就是無邊無際。

這是老子認識到宇宙的本體,老子又把它稱為「無極」,無極就是沒有上下、前後、左右之分,也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之分,自己與整個法界融為一體,證得法身成就。無極就是《波羅蜜多心經》的「諸法空相……」,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因此,後人稱老子得道了。得的什麼道?道就是人的本體,萬物的本體,也叫本性、自性、真如、實相、空相、如來、上帝、正遍知、佛、世尊……等等,這些詞都可以描述道。

《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說「道」不是常人理解的道,說「名可名,非常名」,也不是普通一個名稱而已,不可以執著名相。開篇就講道無法描述。道只能自己去實證、親證才能體會,語言文字不足以表達「道」內涵。
同樣,佛經中描述,比如上面講的《心經、金剛經》普通人很難懂,只有親證道的人,一看就明白。

熱點內容
女生校園重生異能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5-15 01:27:28 瀏覽:241
開滿丁香花的校園小說一千字 發布:2025-05-15 01:24:26 瀏覽:725
好看的武俠小說續集 發布:2025-05-15 00:47:23 瀏覽:838
網路小說主角穿越成唐玄宗孫子 發布:2025-05-15 00:19:46 瀏覽:364
高智商科幻網路小說 發布:2025-05-15 00:16:01 瀏覽:196
現代修神玩網游的小說 發布:2025-05-15 00:03:15 瀏覽:687
科幻小說如何體現人性 發布:2025-05-15 00:02:13 瀏覽:632
女主放盪主動有肉的現代小說 發布:2025-05-14 23:36:44 瀏覽:681
流水小說言情 發布:2025-05-14 23:33:47 瀏覽:931
高中生必看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14 23:32:29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