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圖罪城小說免費
㈠ 女人如霧救贖結局誰知道
最後主人公得到了救贖,但這種救贖,紛我一種虛假的感覺。
生物學名詞,人類兩性之一,與男性相對,泛指女人。如:女性心理,女性生理,可與女子通用。
文化特徵
在人類社會若干年的歷程中,女性一直是受歧視的一類人。人類社會大部分的權力都集中在男性身上。在某些文化中,女性更是沒有身份,地位和權利可言。三從四德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用於約束女性的行為規范,也成為男性選擇妻子的標准。
在女性主義者的努力下,女性權利已獲得基本上的保護和平等。男女平等在《聯合國憲章》序言中與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大小各國平等被並列重申。
然而伊斯蘭教教義則強調男女兩性應當按實體的表現功能給予不同的權利和權力,以保護男女兩性生理上賦予的生存尊嚴與精神尊嚴。
例如:女性穆斯林或在伊斯蘭教國家的所有女性,出行服飾均遮蓋住頭發,雙手和雙腿,甚至連臉孔和眼睛也蓋住,務求減少男性人員生慾念而使自身被侵犯的機會。
㈡ 北京茶館的四種茶館
北京的茶館種類很多。每日演述日夜兩場評書的,名「書茶館」。「開書不賣清茶」,是書茶館的標語。賣茶又賣酒,兼賣花生米、開花豆的叫做「茶酒館」。專供各行生意人集會的,名「清茶館」。在郊外荒村中的叫「野茶館」。在談「書、酒、清、野」四種茶館之前,先談一下「大茶館」。 大茶館在清代北京曾走過紅紫大運。八旗二十四固山,內務府三旗、三山兩火、倉庫兩面,按月整包關錢糧,按季整車拉俸米。家有餘糧、人無菜色,除去蟲魚狗馬、鷹鶻駱駝的玩好以外,不上茶館去哪裡消遣?於是大茶館便發達起來。高的高三哥,矮的矮三哥,不高不矮的橫三哥。蒙七哥,詐七哥,小辮趙九哥,「有人皆是哥,無我不稱弟」,大家都是座中常客。北京以先的大茶館,以後門外天匯軒為最大,後毀於火,今成天匯大院,曾一度開辦市場,其大可知。東安門外匯豐軒為次大。
大茶館入門為頭櫃,管外賣及條桌帳目。過條桌為二櫃,管腰栓帳目。最後為後櫃,管後堂及雅座帳目,各有地界。後堂有連於腰栓的,如東四北六條天利軒;有中隔一院的,如東四牌樓西天寶軒;有後堂就是後院,只做夏日買賣和雅座生意的,如朝陽門外榮盛軒等,各有一種風趣。
茶座以前都用蓋碗。原因是:第一,品茶的人以終日清淡為主旨,無須多飲水。第二,冬日茶客有養油葫蘆、蟋蟀、咂嘴、蟈蟈,以至蝴蝶、螳螂的,需要暖氣噓拂。尤其是蝴蝶,沒有蓋碗暖氣不能起飛,所以蓋碗能盛行一時。在大茶館喝茶既價廉又方便,如喝到早飯之時需要回家吃飯,或有事外出的,可以將茶碗扣於桌上,吩咐堂倌一聲,回來便可繼續品用。因用蓋碗,一包茶葉可分二次用,茶錢一天只付一次,且極低廉。
大茶館分紅爐館、窩窩館、搬壺館三種,加二葷鋪為四種。
甲、紅爐館。大茶館中的紅爐館,也像餑餑鋪中的紅爐,專做滿漢餑餑,惟較餑餑鋪做的稍小,價也稍廉。也能做大八件、小八件,大餑餑、中餑餑。最奇特的是「杠子餑餑」,用硬面做成長圓形,質分甜咸兩種。火鐺上放置石子,連拌炒帶烘烙,當時以「高名遠」所制最為有名。紅爐只四處,一即高名遠,在前門外東荷包巷,面城背河,是清朝六部說差過事、藏奸納賄的所在。現在六部已無,高名遠已然改成東車站停車場。二即後門天匯軒,為提督衙門差役聚會所在。三即東安門匯豐軒,別稱「聞名遠」(與宣武門內海豐軒的「聲名遠」及前面提到的高名遠共稱三名遠)。清代燈節,此館兩廊懸燈,大家閨秀多半坐車到此觀燈。四為安定門內廣和軒,俗稱西大院,歇業在民國十年以後。
乙、窩窩館。專做小吃點心,由江米艾窩窩得名,有炸排叉、糖耳朵、蜜麻花、黃白蜂糕、盆糕、喇叭糕等,至於燜爐燒餅為各種大茶館所同有的,也是外間所不能及的。
丙、搬壺館。介於紅爐、窩窩兩館之間,亦焦燜爐燒餅、炸排叉二三種,或代以肉丁饅頭。
丁、二葷鋪。既不同於飯庄,又不同於飯館,並且和「大貨屋子」、切面鋪不同,是一種既賣清茶又賣酒飯的鋪子。所以名為二葷鋪,並不是因為兼賣豬羊肉,也不是兼賣牛羊肉,而是因鋪子准備的原料,算作一葷,食客攜來原料,交給灶上去做,名為「炒來菜兒」,又為一葷。現在碩果僅存的二葷鋪,已然改了飯館,二葷變為一葷,不炒來菜兒了。二葷鋪有一種北京獨有的食物,就是「爛肉面」。形如鹵面,鹵汁較淡而不用肉片,其他作料也不十分齊全,卻有一種特殊風味。前清最有名的,除二葷鋪外,要首推朝陽門外「肉脯徐」。漕運盛時,日賣一豬,借著糧幫稱揚,竟能遠播江南。還有西長安街西頭龍海軒,也是二葷鋪,北京教育界有京保之爭的時候,京派(校長聯席會)在此集會,所以有人別稱京派為「龍海派」。
庚子以前,北京大茶館林立,除上文所舉,還有所謂「天泉裕順高名遠」,崇文門外永順軒,專賣崇文門稅關和花市客商。北新橋天壽軒,專賣鑲黃旗滿蒙漢三固山顧客。燈市口廣泰軒專賣正藍、正白、鑲白九固山顧客。阜成門大街天祿軒,專賣右翼各旗顧客。護國寺西口外某軒,則因柳泉居酒好,能招徠一部分食客。天壽、廣泰、廣和三處,因為能直接趕車入內,高等人士、有車階級,多半喜歡在天棚下飲酒下棋,所以特別興盛一時。 書茶館以演述評書為主。評書分「白天」「燈晚」兩班。白天由下午三四時開書,至六七時散書。燈晚由下午七八時開書,十一二時散書。更有在白天開書以前,加一短場的。由下午一時至三時,名曰「說早兒」。凡是有名的評書角色,都是輪流說白天燈晚,初學乍練或無名角色,才肯說早兒。不過普通書茶館都不約早場。說評書的以兩個月為一轉。到期換人接演。凡每年在此兩月准在這家茶館演述的,名「死轉兒」。如遇閏月,另外約人演述一月的,名「說單月」。也有由上轉連說三個月的,也有單月接連下轉演述三個月的,至於兩轉連說四個月,是很少的,那要看說書的號召力和書館下轉有沒有安排好人。總而言之,不算正軌。
書茶館開書以前可賣清茶,也是各行生意人集會的「攢兒」、「口子」,開書後是不賣清茶的。書館聽書費用名「書錢」。法定正書只說六回,以後四回一續,可以續至七八次。平均每回書錢一小枚銅元。
北京是評書發源地,一些評書名角,大半由北京訓練出來,可是北京老聽書的,也有特別經驗,特別有準確耳朵。藝員一經老書客評價,立刻便享盛名。北京說書的就怕東華門、地安門,因為東華門外東悅軒和後門外一溜胡同同和軒(後改廣慶軒),兩處書客都極有經驗,偶一說錯,須受批評,以至不能發達。實在說起來,也只有東悅軒、同和軒的布置、裝修,才夠十足的北京書館。此外要算天橋的福海軒,因為天橋是游戲場所,不掛常客,所以任何說書的都能由福海軒掙出錢來。
茶館里說的評書主要有這幾類:
長槍袍帶書像《列國》、《三國》、《西漢》、《東漢》、《隋唐》、《精忠》、《明英烈》等一些帶盔甲贊、刀槍架、馬上交戰的評書,都屬於這一類。凡是武人出來的開臉、交戰的架子,都千篇一律。比如黑臉人,必全身皆黑,什麼「烏油盔鎧,皂色緞錦征袍,坐下烏騅馬,手掌皂纓槍」一類的本子。
小八件書就是所謂公案書,也叫俠義書,像《大宋八義》、《七俠五義》、《善惡圖》、《永慶昇平》、《三俠劍》、《彭公案》、《施公案》、《於公案》等,內容敘述行俠作義、保鏢護院、佔山為王,以一個官員查辦案件,或放賑災民為線索,中道遇見山賊草寇、惡霸強梁,以手下俠義英雄剿滅盜賊,為公案書中主要線索。有時也插入奇情案件,用化裝偵得案情,大快人心,並且增加聽眾智慧。像袁傑英說《施公案》的「趙璧巧擺羅圈會」、「巧圓四命案」、「張家寨拿□□反串翠屏山」等都極見巧思。有時書情窮盡了,必定穿插國家丟失陳設古玩、大官丟印,以及丟官、春雲再展,另布新局。書情有組織的,以《七俠五義》為最好。可惜不如說清代公案書的火熾。還有《善惡圖》,組織穿插都好,只是沒有印本。演述的以廣傑明專長,已於去年死去,現在只有阿闊群能繼續他師父的盛業了。《善惡圖》眼看將失傳,已被各公案書竊去情節不少,如能有人寫成小說,一定能受歡迎。
公案書中講究變口,如《永慶昇平》的馬成龍的山東口音,《小五義》徐良的山西口音,《施公案》張玉、夏天雄的南方口音,哪部公案書都有的。不過只許變這三種口音,以外的口音是不許變的。好一點說公案書的,凡書中有特性的都能學出不同聲調來。像袁傑英說趙璧,杜克雄、趙元霸、閻伯濤學賀仁傑咬舌童音,十分有趣。說評書的規矩,一不許批講文義(《聊齋志異》除外),二不許學書中人對罵的話,三遇書中有二人對話,只能以聲調區分,不許用「某人說」。所以凡是善於說書的,一開口便知是學的某人。死去的評書大王雙厚坪和他徒弟楊雲清,以及袁傑英,最能描摹書中人的個性。就是長槍袍帶書,其中的岳飛、岳雲、牛皋,也要分個清楚的。還有介於袍帶公案之間的評書,如《水滸》,也有列陣開仗,也有公差辦案,也有光棍土豪,也有兒女私情,是一部極不好說的書。
當日雙厚坪說《水滸》,武松、魯智深、李逵的個性絕不相同,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三副相似而實不一樣的面孔,令人聽得耳目清朗。尤擅長的是說挑簾裁衣,武松殺嫂,一個「十分光」能說五天,聽眾沒有一個願意散書的。能繼雙厚坪衣缽的,只有楊雲清。雲清有兩部書,一是《濟公傳》,一是《水滸》,凡聽楊雲清的,就是一段聽幾次也不煩厭,因為他抖的葷素包袱,都是隨時變換,沒有死包袱的。過去說公案書的,以潘誠立、田嵐雲最得書座贊許,享了一世盛名。過去說公案書的,,以群福慶的《施公案》、《於公案》最好,有「活黃天霸」的別稱。凡是想聽書過癮的,最好是聽群福慶,尤其後套《施公案》、前套《於公案》,常應聽眾特煩,享了四十年大名。群福慶的徒弟不少,都是「榮」字,能得他神髓的,只有一個張榮玖。還有一個間接徒弟廷正川,能傳他的《於公案》。以外說公案書較比不錯的,海文泉可以算一個,中年時很能叫座兒,能說《濟公傳》、《永慶昇平》,每到一轉兒完了的末兩日,必要特別加演「逛西廟」(護國寺)、「斷國服」、「大改行」,比現在相聲強多了。 有內丹圖《西遊》、外丹圖《封神榜》、《濟公傳》幾種。說《西遊》的是道門評書,創興才幾十年,共傳「永、有、道、義」四代。說書時打漁鼓,賣沉香佛手餅。我聽過李有源和他徒弟奎道順以及奎道順的徒弟邢義儒、什義江說的《西遊》。到奎道順時免去漁鼓,到「義」字輩時連沉香佛手餅都不做了。李有源以「活猴」出名,奎道順以「活八戒」出名。我在幼年很中了許多日子的《西遊》迷。因為說《西遊》時要學孫猴、八戒五官四肢亂動,幼童聽了容易出毛病,所以一般家長都禁止小孩子到書館去聽《西遊》。《西遊記》在評書界已算失傳,慶有軒(老雲里飛)已然不能再說,只有一位沒下海的李君(是奎道順的得意弟子,因曾救奎命得傳《西遊》,現在東城某小學服務,是不肯出台的了)。
《封神榜》較《西遊記》火熾,雙厚坪能說此書,也是雙厚坪臨死所說的最後一部書。雙厚坪出語滑稽,《封神榜》上所有神仙,皆另加以外號,例如說長耳定光仙的耳朵拉下,便成彌勒佛,所以稱彌勒佛為「大定子」,因旗人中下社會稱人全在姓下加子(音咂)。有人認為雙子唐突神仙過甚,所以一病不起,這也未免太迷信。現在說《封神》的很少,李傑恩還算不錯。
《濟公傳》也以雙厚坪最好,以後能說的很多,能由濟公降生說到擒韓殿。濟公被罪二次渡世的,只有楊雲清。雲清說《濟公傳》互有得失,得是:一能顧全濟公的羅漢身份,不至說成妖人瘋魔;二是所加材料所抖包袱,都是本地風光,尤以「官人辦案」和「鬥蟋蟀」為拿手戲。這是因為楊雲清曾經當過官人的緣故,所以說忤作驗屍,近情近理,宛如眼見。失是:過於細致,進度太慢。再者過於顧全濟公身份,所以凡在濟公現法身,總是不盡其辭,未免矜持。楊雲清死後,就以劉繼業所說《濟公傳》為最好了。他的長處是能滿足書座的慾望,能多給人們書聽和加力渲染濟公法力,短處是長告假歇工和欠於細致。
《聊齋志異》自清末宗室德君創為評書後,也出了很多人才,不過太不好說。太文了不行,太俗也不行,解釋典故要天衣無縫,和原文事實吻合才好。
近年很有幾個說《聊齋》的,死去的董雲坡,以文雅幽默見長,很受歡迎。我曾連續聽了四個月,能令人回味。現在最好的要屬天津陳士和。陳士和能把《聊齋》說成世俗的事,但又俗不傷雅。他的長處是能用扣子,這是其他說《聊齋》的人所不能的。還有已然殘廢了的曹卓如,雖比不上董、陳,也還不壞。近年人們生活困難,勉強聽書的已屬不易,所以唯一拉書座的方法,就是多給書聽,像品正三的《隋唐》,本很平常,但能在兩個月內由《隋唐》說到殘唐五代,書量較旁人多五六倍以上。因之榮膺「品八套」的美名,生意也因此而大發達了。
書茶館約聘一年的說書人,例在年前預定,預備酒席,款待先生,名曰「請支」,一年一次,就是死轉也得邀請。有的不請支,名曰「不買書」。說書每日收入,皆按三七下帳,書館三成,說書先生七成,遇有零頭,便不下帳,統歸先生。說書先生遇有舊相知,在書錢以外另給的錢,也歸先生。例如楊雲清說書時,曹君伯英每次總是加贈一元的。在每轉的首日末日,所得書錢不下帳,皆歸說書人。在每轉末一日,凡是常聽書的老書座,都在書錢以外另贈「送行錢」,不拘多少,以資聯絡感情。 北京在前清時代,禁苑例不開放。故宮、太廟、社稷壇、三海當然不能開放,就是什剎海的臨時市場也是民國五年才開辦的。城內除陶然亭、窯台以外,是沒有遊憩地方的。那時都人遊憩,只有遠走城外。夏日二閘有香會、什不閑、八角鼓助興,「大花障」、「望海樓」十分興盛。一進五月,朝陽門、東便門、二閘來往遊船,絡繹如織。兩岸蘆荻槐柳,船頭唱著「蓮花落」,不但熱鬧非常,而且清涼爽快。還有永定門外沙子口四塊玉茶館,也是北京郊外有名茶館,有跑道可以跑車跑馬,每年春秋兩季十分熱鬧。夏天有八角鼓、什不閑小曲,貴族王侯、名伶大賈都要前去消遣的。再有東直門外自來水廠東北的「紅橋茶館」,規模宏大,由明代到清末,興盛了三百多年。前清末年,「抓髻趙」曾在此唱蓮花落,於今片瓦無存了。以上所說二閘、四塊玉、紅橋等處,雖然地處郊外,但不能直謂之野茶館,因為這三處茶館都以娛樂為目的,和清末民初的朝陽門外菱角坑相同,都是唱曲小戲的所在。野茶館是以幽靜清雅為主,矮矮的幾間土房,支著蘆箔的天棚,荊條花障上生著牽牛花,砌土為桌凳,砂包的茶壺,黃沙的茶碗,沏出紫黑色的濃苦茶,與鄉村野老談一談年成,話一話桑麻,眼所見的天際白雲,耳所聽的蛙鼓蛩吟,才是「野茶館」的本色。據記憶郊外的野茶館有這幾處。
麥子店茶館在朝陽門外麥子店東窯,四面蘆葦,地極幽僻,和北窯的「窯西館茶館」類似,漁翁釣得魚來,可以馬上到茶館烹制,如遇急風驟雨,也可以避雨,所以至今還能屹然獨存。麥子店附近水坑還產生魚蟲,尤其多有蒼蟲,因此養魚的魚把式每年要到此地撈魚蟲。在前清時宮內魚把式也以麥子店為魚蟲總匯,由二月至九月,在這八個月的麥子店野茶館,真有山陰道上之勢。夕陽西下,肩著魚竿的老叟,行於阡陌之間,頗有畫圖中人的意味。
六鋪炕野茶館在安定門外西北里許地,四面全是菜園子,黃花粉蝶,新綠滿畦,老圃桔槔伴著秧歌,令人有出塵的念頭。六鋪炕因有土炕而得名。到此喝茶的以斗葉子牌為主要目的,「打十胡」、「開賞」、「斗梭胡」,也有「頂牛兒」「打天九」的,總以消遣為主,並不在乎輸贏,所以沒有「牌九」、「開寶」、「搖攤」等一類名色。每到紅日西斜,贏家出錢買酒餚,共謀一醉,然後踏著月色趕城門,也倒別有情趣。
綠柳軒野茶館在安定門東河沿的河北。茶館在一個土山凹里,四周重重楊柳,主人開池引水,種滿荷花,極有詩意。夏日有棋會、謎語會,北面闢地幾弓,供各香會過排,頗能吸引眾多的茶座。
葡萄園在東直、朝陽兩門中間,西面臨河,南面東面臨菱角坑的荷塘,北面葡萄百架,老樹參天,短籬繚繞,是野茶館中首屈一指所在。夏日有謎社、棋會、詩會、酒會,可稱是冠蓋如雲。
「上龍」「下龍」在北京沒有洋井之先,甜水很是難得。城內大甜水井,每天賣水錢就能收入一個五十兩的銀元寶。然被北京人盛稱為「南城茶葉北城水」的「北城水」,卻是指「上龍」「下龍」而言了。「上下龍」在安定門外西北半里地,「上龍」在北,「下龍」在南,相離不過百步。前清盛時,「上龍」北鄰有興隆寺古剎,地勢很高,寺北積水成泊,大數十畝。廟內僧人以配殿設茶座,開後壁的窗戶,可以遠望西山北山,平林數里,燕掠水面,給欣賞上龍水的烹一壺雨前茶,倒也別有風趣。廟內有三百年「文王樹」一株,開花時香籠滿院,很能招徠一些文人。現在「下龍」井已然坍毀填平,興隆寺也破爛不堪,只有「上龍」還因井主毛三先生經營保留到現在。一株古老空心的柳樹斜覆在井上,井東空地支有席棚,井南葡萄一架,西南環有葦塘。主人賣茶賣酒,也做些村餚饅頭出賣,生意還不錯。一間斗大土房,建在兩丈高的土坡上。冬日臨窗小飲,遠村傳來賣年畫的貨聲,彷彿三十年前了。
三岔口野茶館在德勝門外西北、撞鍾廟附近。茶館坐西朝東,直對德勝門大道,房後樹木成林,矮屋三間,生意頗為興隆。城內閑人到此喝野茶的固然很多,但主要是因為德勝門果行經紀在此迎接西路果駝的緣故。
白石橋野茶館在西直門外萬壽寺東。清代三山交火各營駐兵的往還,萬壽寺的游旅,均以白石橋為歇腳的地方,所以白石橋野茶館到今日還存在著。高梁橋、白石橋之間水深魚肥,柳枝拂水,獲花搖曳。很有許多湊趣的人,乘船飲酒,放乎中流,或船頭釣魚,白石橋野茶館便更熱鬧起來。
清茶館
清茶館專以賣茶為主,也有供給各行手藝人作「攢兒」、「口子」的。凡找某行手藝人的,便到某行久站的茶館去找。手藝人沒活干,到本行茶館沏壺茶一坐,也許就能找到工作。清茶館也有供一般人「搖會」、「抓會」、「寫會」的,也有設迷社的,也有設棋社的。例如圍棋國手崔雲趾君,曾在什剎海二吉子茶館,象棋國手那健庭君,曾在隆福寺二友軒,全是清茶館的韻事。
茶酒館
茶館賣酒,規模很小,不但比不過大酒缸,連小酒鋪都比不上。茶酒館雖然賣酒,並不預備酒菜兒,只有門前零賣羊頭肉、驢肉、醬牛肉、羊腱子等,不相羼混。凡到茶酒館喝酒的,目的在談天,酒是次要的了。
㈢ 有沒有人知道罪城小說的後續啊,主角是林嵐和章毅
有的,罪城林嵐全本,採納一下,發給你
㈣ 《善惡圖全傳》最新txt全集下載
善惡圖全傳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免費的,直接下載就行
㈤ 私惡公善圖解:紋身善惡圖半善半惡:鸚鵡公母怎麼區分
這個不正規不行的
正規神佛像和真言,咒語 經文都行 自願 一切恭敬就好
過去古代有燃指供養佛菩薩的 可以消除罪業億劫不止
造佛像可以任何材料 土、石、金、銀、銅、鐵、都行 何況皮膚!捨身造佛像也是一種功德!一切恭敬就好!! 紋身是要忍受很多疼痛的 這樣可以消業的 吃苦 受罪都是屬於消業 業力小了 就不會生病 一切吉祥如意了
㈥ 求郭德綱文武雙全劇本
八大改行 28:00 郭德綱 於謙
八大改行 38:33 郭德綱 張文順
八貓圖 26:14 郭德綱 於謙 趙楠
八扇屏 15:22 郭德綱 李文山
扒馬褂 36:57 郭德綱 高峰 欒雲平
霸橋挑袍-西河大鼓 5:27 郭德綱
白犬墳-1 18:51 郭德綱
白犬墳-2 21:21 郭德綱
白犬墳-3 14:12 郭德綱
白蛇傳-太平歌詞 6:51 郭德綱
白事會 17:20 郭德綱 范振鈺
白事會 29:17 郭德綱 於謙
白小平上墳 11:48 郭德綱
白宗巍墜樓01 55:55 郭德綱
白宗巍墜樓03 54:48 郭德綱
白宗巍墜樓04 47:31 郭德綱
白宗巍墜樓05 52:41 郭德綱
白宗巍墜樓05 50:15 郭德綱
報菜名 11:00 郭德綱 於謙
北京你好 9:54 郭德綱 於謙
波斯尋寶-下 1:00:10 郭德綱
吃餃子 29:05 郭德綱 張文順
吃論 28:13 郭德綱 於謙
吃元宵 11:14 郭德剛 何雲偉 潘雲俠
吃元宵 13:38 郭德綱 王文林 謝金 劉源 孔雲龍
吃月餅 18:05 郭德綱 於謙
丑娘娘(第01回) 33:48 郭德綱
丑娘娘(第02回) 35:02 郭德綱
丑娘娘(第03回) 35:47 郭德綱
丑娘娘(第04回) 38:05 郭德綱
丑娘娘(第05回) 34:55 郭德綱
丑娘娘(第06回) 1:31:24 郭德綱
丑娘娘(第07回) 36:29 郭德綱
丑娘娘(第08回) 34:11 郭德綱
丑娘娘(第09回) 35:36 郭德綱
丑娘娘(第10回) 52:08 郭德綱
丑娘娘(第11回) 33:27 郭德綱
丑娘娘(第12回) 32:49 郭德綱
丑娘娘(第13回) 34:47 郭德綱
丑娘娘(第14回) 32:59 郭德綱
丑娘娘(第15回)大結局 24:01 郭德綱
醋點燈 14:14 郭德剛 李文山
醋點燈 26:45 郭德綱 於謙
打黃狼-太平歌詞 8:52 郭德綱
大保鏢 19:27 郭德綱 於謙
大登殿 30:31 郭德綱 於謙
大福壽全 23:51 郭德綱 於謙
大開場番三翻 30:00 郭德綱 於謙 王玥波
大鬧四美堂 1:03:00 郭德綱
大娶親 20:20 郭德綱 張文順
大上壽 21:18 郭德綱 張文順
大上壽+返場 1:03:47 郭德綱 於謙
大審案 26:11 郭德綱 張文順
大實話 5:31 郭德綱 張文順
大實話(70大壽版) 10:55 郭德綱 張文順
大雙簧 20:41 郭德綱 李菁 王文林 何雲偉
大隋唐1 1:04:46 郭德綱
大隋唐2 46:04 郭德綱
大西廂 25:55 郭德綱 張文順
大相面 14:48 郭德綱 李菁
大禹治水 29:44 郭德綱
得勝圖 23:30 郭德綱 張文順
地球是這個樣子滴 2:58 郭德綱 於謙
調寇準 28:27 郭德綱
豆腐堂會 22:28 郭德綱 張文順
竇公訓女返場山東二黃 29:05 郭德綱 於謙
賭論 16:20 郭德綱 張文順
恩威並施 2:41 郭德綱
兒比父大一歲 33:07 郭德綱
反覆小人 34:23 郭德綱
返場 12:32 郭德綱 於謙
返場22段 58:55 郭德綱 於謙
返場小段 18:08 郭德綱 於謙
返場小段 16:04 郭德綱 張文順
返場小段2 23:54 郭德綱 張文順
飯店題詞 10:08 郭德綱 張文順
范家店 29:21 郭德綱
分不清 4:27 郭德綱 於謙
汾河灣 32:49 郭德綱 曹雲金
汾河灣 29:19 郭德綱 何雲偉
蜂麻燕雀 1:00:02 郭德綱
富貴圖 32:57 郭德綱 張文順
剛剛好 4:38 郭德綱 劉剛
剛剛好 4:38 郭德綱 劉剛
剛剛好2 5:32 郭德綱 劉剛
剛剛好2 5:32 郭德綱 劉剛
高亮趕水-鐵片大鼓 14:38 郭德綱
古董王 56:05 郭德綱
怪治病 12:09 郭德綱 於謙
官衣賀喜 24:36 郭德綱 於謙
郭德綱德雲社開說藏秘代言 19:29 郭德綱
紅事會 16:38 郭德綱 張永久
花瓶里的神仙 4:02 郭德綱 於謙
華容道 39:54 郭德綱 於謙
化蠟釺 37:33 郭德綱
黃鶴樓 35:22 郭德綱 欒雲平
黃鶴樓 48:25 郭德綱 於謙
黃鶴樓 29:28 郭德綱 張德武
黃一刀 3:07 郭德綱 於謙
濟公傳1-上 36:43 郭德綱
濟公傳1-下 24:16 郭德綱
濟公傳2 1:23:27 郭德綱
祭天 8:24 郭德綱
姜太公賣面-西河大鼓 12:04 郭德綱
將節日進行到底+返場 10:58 郭德綱 於謙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上 58:55 郭德綱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下 47:42 郭德綱
叫賣圖 16:53 郭德綱 王世勇
叫小番 1:35 郭德綱 於謙
叫小蘋 2:10 郭德綱 於謙
轎子胡同 24:01 郭德綱
揭瓦 27:04 郭德綱 張文順
揭瓦及返場 55:06 郭德綱 於謙
解學士趕考-1 17:32 郭德綱
解學士趕考-2 38:13 郭德綱
解學士趕考-3 36:39 郭德綱
解學士趕考-4 36:55 郭德綱
解學士趕考-5 35:56 郭德綱
解學士趕考-6 18:44 郭德綱
今晚開始 31:11 郭德綱 於謙
今夜說到明晨上 1:17:41 郭德綱 於謙
警察故事 15:11 郭德綱 於謙
九藝鬧公堂 59:20 郭德綱 於謙
君臣斗04.和紳求解 44:55 郭德綱
君臣斗05.智參乾隆 43:32 郭德綱
看話劇 4:43 郭德綱 王玥波
看京劇 6:58 郭德綱 王玥波
看馬戲 5:59 郭德綱 王玥波
可鴣進京 24:59 郭德綱
口吐蓮花 16:37 郭德綱 高峰
李菁開車 3:52 郭德綱 於謙
李菁買狗 4:55 郭德綱 於謙
李菁妹妹 8:01 郭德綱 於謙
李鳴齋 37:37 郭德綱
聊齋之王成(下) 53:58 郭德綱
聊齋之鴉頭1 33:11 郭德綱
聊齋之鴉頭2 33:34 郭德綱
聊齋之鴉頭3 5:22 郭德綱
列寧評戲 7:37 郭德綱 於謙
論50年相聲之現狀 40:07 郭德綱 張文順
論夢 24:57 郭德綱 李菁
論夢 24:16 郭德綱 於謙
論捧逗 17:21 郭德綱 於謙
馬壽出世 29:54 郭德綱
買麵茶 22:35 郭德綱 於謙
買月票 8:15 郭德綱 王玥波
賣寶貝 26:20 郭德綱 李文山
賣布頭 13:30 郭德綱 於謙
賣布頭 21:21 郭德綱 張文順
賣吊票 49:41 郭德綱 於謙
賣馬 16:23 郭德綱 於謙 何雲偉
賣馬 17:03 郭德綱 張文順 王文林
賣五器 20:31 郭德綱 李菁
賣五器 34:03 郭德綱 張文順
夢中婚 42:11 郭德綱 曹雲金
夢中婚 33:01 郭德綱 於謙
夢中婚 25:53 郭德綱 張文順
木蓮救母 1:09:21 郭德綱
你得學好 21:11 郭德綱 於謙
你要鍛煉 33:17 郭德綱 於謙
你這半輩子 21:15 郭德綱 於謙
朋友譜 9:34 郭德綱 於謙
批三國 18:42 郭德綱 李箐
批三國 25:49 郭德綱 於謙
批四大名著 39:21 郭德綱 於謙
批捉放 4:56 郭德綱 王玥波
皮鳳山發財-1 1:10:49 郭德綱
皮鳳山發財-2 53:19 郭德綱
皮鳳山發財-3 46:07 郭德綱
皮鳳山發財-4 1:10:15 郭德綱
皮鳳山發財-5 1:00:34 郭德綱
皮鳳山發財-6 44:24 郭德綱
皮鳳山招親1 15:39 郭德綱
皮鳳山招親2 37:13 郭德綱
皮鳳山招親3 43:28 郭德綱
皮鳳山招親4 19:14 郭德綱
皮褲胡同凶宅奇案1 43:15 郭德綱
皮褲胡同凶宅奇案2 29:26 郭德綱
皮褲胡同凶宅奇案3 35:11 郭德綱
皮褲胡同凶宅奇案4 34:12 郭德綱
槍斃劉漢臣(1) 38:21 郭德綱
槍斃劉漢臣(2) 40:02 郭德綱
槍斃劉漢臣(3) 39:47 郭德綱
槍斃劉漢臣(4) 39:22 郭德綱
槍斃劉漢臣(5) 7:52 郭德綱
槍斃閻瑞生 1:22:13 郭德綱
鏘鏘四人行 48:03 郭德綱 李菁 於謙 何雲偉
搶菜刀 5:00 郭德綱 張文順
怯大鼓 31:17 郭德綱 於謙
怯大鼓 22:29 郭德綱 張文順
怯跟班 22:20 郭德綱
怯拉車 24:03 郭德綱 李文山
怯拉車 48:28 郭德綱 於謙
怯生活 26:22 郭德綱 於謙
怯洗澡 25:19 郭德綱 李鶴彪
怯洗澡 16:40 郭德綱 王文林
怯洗澡 15:31 郭德綱 於謙
竊聽器 3:48 郭德綱 王玥波
秦瓊觀陣-太平歌詞 7:53 郭德綱
窮瘋了 9:55 郭德綱 徐德亮
窮富論 9:23 郭德綱
日本邦子 22:16 郭德綱 李菁
三節會 46:33 郭德綱 劉鶴春
色既是空 19:48 郭德綱 李菁
色論 12:31 郭德綱 徐德亮
山東二簧 2:58 郭德綱 張文順
善惡圖-1 46:48 郭德綱
善惡圖-2 41:54 郭德綱
善惡圖-3 49:26 郭德綱
善惡圖-4 31:39 郭德綱
善惡圖-5 47:04 郭德綱
善惡圖-6 40:23 郭德綱
善惡圖-7 43:20 郭德綱
善惡圖-8 29:52 郭德綱
師傅經 18:52 郭德綱 張文順
師傅經+返場 28:25 郭德綱 於謙等
壽比南山 26:55 郭德綱 張文順
拴娃娃 23:09 郭德綱 李菁
拴娃娃 24:42 郭德綱 張文順
雙唱快板 24:40 郭德綱 李菁
雙槐樹-1 21:52 郭德綱
雙槐樹-2 11:39 郭德綱
雙槐樹-3 18:31 郭德綱
雙學濟南話 20:55 郭德綱 王文林
誰動了我的減肥茶 4:23 郭德綱 於謙
水泊梁山-巧入江州城 36:07 郭德綱
水滸——大鬧江州 58:22 郭德綱
水滸——宋江發配 39:00 郭德綱
水滸——武大郎 19:11 郭德綱
水滸之劫法場 25:14 郭德綱
說武術 18:22 郭德綱 徐永剛
四川二簧 17:26 郭德綱 張文順
孫龐鬥智-太平歌詞 3:14 郭德綱
抬寡婦 23:49 郭德綱 李菁 許廣
談吃 9:16 郭德綱 王玥波
嘆人生 16:28 郭德綱 張文順
桃花女破周公1 34:19 郭德綱
桃花女破周公2 26:26 郭德綱
桃花女破周公3 31:25 郭德綱
桃花女破周公4 31:50 郭德綱
天下無賊 20:12 郭德綱 王文林
跳大神 25:49 郭德綱 於謙
跳大神 31:14 郭德綱 張文順
托妻獻子 41:44 郭德綱 高峰
托妻獻子 34:20 郭德綱 於謙
歪唱太平歌詞 19:21 郭德綱 於謙
玩兒人 16:25 郭德綱 王玥波 於謙
王半仙-1 40:43 郭德綱
王半仙-2 41:02 郭德綱
王半仙-3 31:51 郭德綱
王半仙-4 40:54 郭德綱
王半仙-5 41:04 郭德綱
王半仙-6 35:22 郭德綱
文武雙全(奧巴馬版)+返場 1:06:45 郭德綱 於謙
文武雙全(金庸版) 41:10 郭德綱 於謙
文訓徒 23:46 郭德綱 高峰 朱雲峰
文章會 24:14 郭德綱 張文順
文字游戲 11:22 郭德綱 於謙 劉雲天
我的大學生活 21:23 郭德綱 徐德亮
我是黑社會 1:04:20 郭德綱 於謙
我是科學家 21:31 郭德綱 於謙
我是文學家 14:24 郭德綱 於謙
我要反三俗 21:47 郭德綱 於謙
我要奮斗 26:22 郭德綱 於謙
我要結婚 40:12 郭德綱 於謙 等
我要旅遊+返場 38:45 郭德綱 於謙
我要鬧緋聞 27:43 郭德綱 於謙
我要上春晚 14:41 郭德綱 李菁
我要玩網游 7:52 郭德綱 於謙
我要幸福 17:50 郭德綱 於謙
我這一輩子 48:40 郭德綱 於謙
五毒論 15:13 郭德綱 於謙
五紅圖 44:57 郭德綱 於謙
五龍捧聖-太平歌詞 9:28 郭德綱
武訓徒 22:07 郭德綱 劉雲天 曹雲金
武墜子 16:31 郭德綱 李葉明
西征夢 34:15 郭德綱 於謙
西征夢 24:29 郭德綱 張文順
戲劇與方言 22:44 郭德綱 於謙
戲曲漫談 11:22 郭德綱 趙龍軍
相面 21:21 郭德綱 於謙
香水無毒 16:20 郭德綱 曹雲金
小話西遊 5:43 郭德綱
小神仙 39:06 郭德綱
小淘氣 26:34 郭德綱
辛十四娘-1 34:10 郭德綱
辛十四娘-2 31:51 郭德綱
辛十四娘-3 31:38 郭德綱
辛十四娘-4 40:46 郭德綱
許願池 2:01 郭德綱 於謙
學電台 19:51 郭德綱 李菁
學電台 21:46 郭德綱 邢文昭
學高腔翻八輩 19:00 郭德綱 王玥波 於謙
學叫賣 7:39 郭德綱 於謙
學聾啞 1:03:45 郭德綱 於謙
學評戲 25:11 郭德綱 楊進明
學跳舞 24:14 郭德綱 於謙
學跳舞 42:09 郭德綱 岳雲鵬
學西河 26:06 郭德綱 王文林
學小曲 21:09 郭德綱 張文順
煙袋鍋大鼓 11:32 郭德綱 王玥波
羊上樹 19:36 郭德綱 王文林
楊乃武與小白菜 27:57 郭德綱 於謙
楊乃武與小白菜 19:38 郭德綱 張文順
養寵物 10:54 郭德綱 於謙
姚家井 52:44 郭德綱
窯論 19:03 郭德綱 李菁
搖煤球 11:43 郭德綱
葯引子 10:03 郭德綱 於謙
英台修書 16:17 郭德綱 張文順
嬰寧一笑緣-1 31:46 郭德綱
嬰寧一笑緣-2 10:32 郭德綱
於公案 32:40 郭德綱 張文順
玉堂春 16:32 郭德綱 張文順
鷸蚌相爭-太平歌詞 1:33 郭德綱
雜學唱 18:19 郭德綱 范振鈺
在梅邊 4:40 郭德綱
早餐的故事 20:10 郭德綱 王文林
張廣泰4 59:16 郭德綱
張廣泰回家 39:53 郭德綱
珍珠翡翠白玉湯 27:58 郭德綱
珍珠衫+返場(關於315) 1:14:00 郭德綱
蒸骨三驗(01) 25:57 郭德綱
蒸骨三驗(02) 45:13 郭德綱
蒸骨三驗(03) 37:28 郭德綱
蒸骨三驗(04) 43:31 郭德綱
蒸骨三驗(05) 46:10 郭德綱
蒸骨三驗(06) 32:44 郭德綱
蒸骨三驗(07) 40:16 郭德綱
蒸骨三驗(08) 49:51 郭德綱
蒸骨三驗(09) 36:16 郭德綱
蒸骨三驗(10) 36:23 郭德綱
蒸骨三驗(11) 36:46 郭德綱
追著幸福跑 10:54 郭德綱 石富寬
做推車 3:36 郭德綱 王玥波
㈦ 三國演義作者是誰
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山西太原(清徐縣)人(另有山西祁縣、清源人、山東東原人說)。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 羅貫中的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代表作《三國演義》等。其故里有多種說法,山西太原、清徐、祁縣、山東東平、福建建陽。目前尚無確切最終定論。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陽等處,另有祠堂、紀念館等。
中文名: 羅貫中
別名: 名本,字貫中
國籍: 中國元末明初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祖籍山西太原府
出生日期: 約1330
逝世日期: 約1400
職業: 小說家,戲劇家
主要成就: 代表作《三國演義》
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
小說《隋唐兩朝志傳》等
代表作品: 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羅貫中。英文名:The Legend of Three Kingdoms(翻譯為:三個國度的傳奇故事),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
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與《三國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國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礎上,才進行再發揮,進行誇張、美化、惡搞、醜化等等。其實這是歷史演義小說的套路,歷史演義小說都是虛實相間,穿越惡搞;古今兼顧,諷古說今;一段故事,說兩朝事情,一個人物,兼具兩朝特點。《三國演義》把這種藝術方法發揮得很好,一方面,既盡量地反映了真實的三國歷史,照顧到讀者希望了解真實歷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明朝社會肯定有與三國人物相似類型的人,所以又盡量去符合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誇張、美化、惡搞、醜化等等,給予讀者一些啟發或引導,照顧到讀者希望增長見識,統治者希望鞏固統治的需要。從歷史演義小說的創作套路可以知道,《三國演義》不但比較真實地反映了三國歷史的真實面貌,還反映了許多明朝社會內容。 三國時代是迥然不同於明朝的一個時代,三國時代沒有青樓和賭場,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奉行儒家文化,宣揚仁、義、道、德、禮、信、忠、貞、孝、廉、真、善、美,是很單純、很典型的漢文化;而明朝有大量青樓和賭場,雖然儒家文化是官文化,但佛教卻是朝廷把控政局的定海神針,在佛教超越國界的強大影響力面前,宋朝、元朝時代的官場和戰場都成了游戲場,浪漫主義風行,岳飛遭遇莫須有罪名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民間實際奉行的更是以市井文化為主,驕、奢、淫、佚、假、丑、惡、作姦犯科、強取豪奪思想在民間可以廣泛宣揚。三國時代與明朝時代相比,統治思想、官場風氣、社會生態、世態人心差別巨大,古今對比強烈,能充分發揮歷史演義小說穿越、惡搞的藝術特點,讓文字更詼諧有趣,人物形象更有藝術張力,知識含量更豐富。三國時代最適於作歷史演義小說,所以《三國演義》是第一部被集結成書的歷史演義小說。 《三國演義》描寫的英雄不像英雄,小人不像小人,戰爭不像戰爭,「寫其書中所崇拜之人,往往費盡力氣,仍無絲毫是處:如寫劉備,成了一個庸懦無用的人;寫諸葛亮,成了一個陰險詐偽的人;寫魯肅,簡直成了一個沒有腦筋的人」。三國風雲人物都成了徒有其名、華而不實之徒。反而李儒、王允這些龍套角色,雖然文字不多,卻給人一種大隱隱於朝,背景深厚神秘,幕後坐莊老手印象。其實在三國時代,劉備、曹操、袁紹才真正是背景深厚神秘,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人物。「大隱隱於朝,幕後坐莊老手」這樣的角色只有在隋唐之後,宗教組織得到大力發展之後才會出現。戰斗寫得比較兒戲,經常出現單挑場面,不符合三國歷史,三國時代戰斗都是混戰,單挑場面在隋唐時代才開始出現。戰爭場面和戰爭謀略基本都是虛構的,《三國志》很少描寫戰爭場面和戰爭謀略,虛構情節一般都不符合三國時代特點,而更符合宋朝、元朝的時代特點,其中寫了很多比較隱蔽的整蠱情節,曹操、劉備、關羽被整蠱得特別慘。羅貫中參加過元末農民起義的戰爭活動,其描繪的戰爭場面可能是元末農民起義戰爭的戰爭場面。「戰爭不像戰爭」指的是《三國演義》描寫的戰爭不像是三國時代的戰爭。從《三國演義》可以看到,在宋朝和元朝的官場或戰場上,性格和志向類似曹操、劉備、關羽、岳飛的忠良人物往往會遭受整蠱和算計。 《三國演義》五分史實,五分虛構,虛構情節有許多惡搞內容,以第一回為例:玄德看招兵榜文時,張飛在背後歷聲說話,是惡搞劉備。張飛對劉備說:「吾頗有資財」,是惡搞張飛和劉備。劉關張結義配桃花,是惡搞劉關張和「結義」兩字;張飛說:「我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是惡搞張飛,張飛「豹頭環眼,燕頷虎須」,最多隻會說「我庄後有一園」。「桃園結義」桃園兩字還昭示了更惡毒的惡搞行為,一般人想不到,與上火有關。 《三國演義》開創了歷史演義小說的先河,是「用浪漫主義的想像「改造」史實的範例」,在唐傳奇故事把佛教文學藝術初步本土化基礎上,進一步把佛教文學藝術應用到歷史演義小說領域。自此以後,文人紛紛效仿,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大部分都已寫成了各種歷史演義小說,但成就都沒有超越《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在對三國態度上,尊劉反曹鄙吳是民間的主要傾向,而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和皇室正統思想,盡管這些舊有觀點已不容於今日。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國演義時,把明代流傳下來的版本中不實譏望、怪力亂神之處刪除勘正。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稱:「因為三國底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於作小說。而且三國時底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都喜歡取來做小說底材料。」 而書中亦刻畫了近二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則被塑造成一位「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和陰謀家。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主要以個人恩怨為前提。劉備則被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而當中的戰爭,手法多樣,讀者往往感到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被認為是波瀾起伏、跌宕跳躍,使人讀來驚心動魄,將史書上所沒有的情節描寫得十分細致。不過,前33回寫了從桃園結義到曹操統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寫了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的27年,而以後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場。 由於《三國演義》在民間的流傳范圍、影響程度,都可謂是中國古代歷史小說中獨一無二的,這就造成了普通民眾,甚至一部分專家學者對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也就是小說所描述的歷史時期的概況、事件、人物缺乏正確的常識,從某種程度上說,小說《三國演義》的內容在國人心目中已經占據了真實歷史的地位,這種現象在近來的電影、文學作品中都有所反應。民間也一直對這類現象有不少爭論。 非凡的敘事才能,全景式的戰爭描寫,特徵化性格的藝術典型,淺近的文言,構成了《三國演義》的主要特色。
㈧ 你聽過的 郭德綱的哪些評書比較搞笑
大話劉羅鍋、白小平上墳、白宗巍墜樓、槍斃嚴瑞生、槍斃劉漢臣,丑娘娘,善惡圖,蒸骨三驗
㈨ 三國演義。邊城。吶喊。雷雨。老人與海的作者簡介,作品的思想和藝術成就以及經典故事情節與結構
羅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一生著作頗羅貫中像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代表作《三國演義》等。羅貫中,元末明初生於山西太原祁。元代中期,由於滅宋戰爭的創傷逐漸平息,社會的經濟、文化重心也開始由北方轉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僅成為人口雲集、商業發達的繁華城市,也成為戲劇演出和「說話」藝術發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識分子。
羅貫中生於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時代。作為與「倡優」、「妓藝」為伍的戲曲平話作家,當時被視為勾欄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為他寫經作傳。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無名氏編著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編》,上寫:「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
羅貫中的傳世之作《三國演義》中,體現出羅貫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經天緯地之氣。他精通軍事學、心理學、智謀學、公關學、人才學……如果沒有超人的智慧,豐富的實踐,執著的追求,何以能成為這般全才?他主張國家統一,熱愛中華民族,弘揚民族傳統美德,痛恨奸詐邪惡。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我們看到了羅貫中依戀故土、緬懷英雄、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他動情地寫道:兩岸西風起白楊,沁州存孝實堪傷。 晉中花草埋幽徑,唐國山河繞夕陽。 鴉谷滅巢皆寂寞,並州塵路總荒涼。 詩成不盡傷情處,一度行吟一斷腸。他根據自己看法,將歷史藝術化,寫成了《三國演義》。
【藝術成就】
《三國演義》不僅是較早的一部歷史小說,而且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小說採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戰爭描寫和人物塑造上。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准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說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斗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著名的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威震長坂橋」、「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三國演義》雖以歷史為題材,但它畢竟不是史書而是文學作品。因為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個方面,加以誇張,並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條基本原則。小說中運用這一原則的最好說明,就是向來人們所謂的「三絕」,即曹操的「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明的「智絕」——機智過人。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驚心動魄的軍事、政治斗爭中,放在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中來塑造。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復雜的性格。2.它長於描述戰爭。全書共寫大小戰爭四十多次,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最為出色。對於決定三國興亡的幾次關鍵性的大戰役,作者總是著力描寫,並以人物為中心,寫出戰爭的各個方面,如雙方的戰略戰術、力量對比、地位轉化等等,寫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戰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既寫出了戰爭的激烈、緊張、驚險,而又不顯得凄慘,一般具有昂揚的格調,有的還表現得從容不迫,動中有靜,有張有弛。3.它的結構,既宏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時間長達百年,人物多至數百,事件錯綜,頭緒紛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實,又要注意藝術情節的連貫。因此,在結構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難的。可是作者卻能寫得井井有條,脈絡分明,各回能獨立成篇,全書又是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這主要得力於作者構思的宏偉而嚴密。他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的矛盾斗爭為主線,來組織全書的故事情節,既寫得曲折多變,而又前後連貫;既有主有從,而又主從密切配合。4.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今天看來,這種語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當時它卻近於白話;用這種語言來寫長篇小說,是一種創舉,和過去某些小說粗糙蕪雜的語言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三國演義》在藝術上的最大缺點,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發展變化。這可能是受了民間傳說人物定型化的影響和歷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誇張有時不合情理。魯迅先生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批評是很中肯的。
《三國演義》是古代歷史小說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廣泛流傳,魅力無窮,在中國文學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深影響。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與《三國志》中的人物真實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現舉幾個人物說明。 諸葛亮: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贊他,歌頌他,熱愛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歷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劉備: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但他「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徵著力描畫,極盡誇張,但在突出其「仁愛」時卻又落入了「無能」一面,給人以「無能」和「虛偽」的感覺。電視劇中的劉備常常以淚洗面,哭與淚雖然表現了劉備的「仁」,但又給人以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印象,扭曲了劉備是「梟雄」、「人傑」的真實形象。 關羽:歷史上的關羽為「萬人之敵」一虎將,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但「剛而自矜」,勇猛有餘,智略不足。馬超投降劉備後,封為平西將軍。時關羽督荊州,修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諸葛亮答信時,稱馬超雖為一世之傑,但不如關羽的「絕倫逸群」,關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這是典型的有勇少謀的武將性格。但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又有講信義的特點,所以,就被塑造成「義」的化身。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險。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劉備,只是有感於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離曹歸劉前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但是《三國演義》中寫關羽下邳投降時相約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禮待他等卻是子虛烏有。總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是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義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嚴重的扭曲了。 曹操: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復雜,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歷史上「明略最優」,「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勛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周瑜: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贊他有「王佐之資」。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寫周瑜,是為了抬高諸葛亮。因此,《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氣量狹小,智謀也總是遜諸葛亮一籌,根本不像蘇軾所歌頌的周瑜「雄姿英發」,是「千古風流人物」。 魯肅:如果說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的性格、形象雖被扭曲,但多少還有些根據的話,那麼,魯肅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名字外幾乎就全是杜撰了。歷史上的魯肅「雖在軍陣,手不釋卷」,「思度宏遠」,「有過人之明」。他初見孫權,就提出了建國方針: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待機剿除黃祖,進發劉表,竟長江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有相似之處。曹操大軍南征荊州時,孫權部屬都主降,唯獨魯肅主張抗曹,勸孫權召回周瑜,共商戰守大計。赤壁戰後,他又力主扶劉抗曹。在東吳歷史上,魯肅實為諸葛亮式人物,孫權對他也極為欣賞。吳國的建立和發展基本上是按照魯肅提出的政略、戰略方針進行的。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成了諸葛亮與周瑜兩人智斗的犧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沈從文是本世紀最為優秀的文學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物質文化史專家。對於許多人來說他還是個謎:學歷高小,行伍出身,有著傳奇般的人生經歷。時間證明,他許多作品今天依然顯出極強的生命力。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以《邊城》等作品享譽文壇,蜚聲海外。
沈從文生於湖南鳳凰一個舊軍官家庭,後因家境轉入困頓,剛剛小學畢業、年齡還不滿十五歲時,即廁身行伍,到人世間去「學習生存」。其後數年間,他隨當地軍閥部隊輾轉於湘、川、黔邊境及沅水流域各地。
三十年代初,沈從文在創作的同時,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並以其在文壇的廣泛影響,被視為「京派」作家年輕一代的領袖。一九四九年以後,由於「歷史的誤會」,改行從事古代文物研究,並先後出版《明錦》(與人合作)、《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等古代文物圖案集及學術論文集。一九六四年,受周恩來之囑,著手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填補了我國文化史上的一項空白。
沈從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沈從文先生的文學作品《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
沈從文1988年5月,因心臟病突發,在其北京寓所逝世。故居於1991年被列為省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撥款進行了整修。故居現陳列有沈老的遺墨、遺稿、遺物和遺像,成為鳳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觀之一,每天來瞻仰者絡繹不絕。
《邊城》寄託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這部小說通過對湘西兒女翠翠和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慘痛事實。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親也是如此,她們一代又一代重復著悲痛而慘淡的人生,卻找不到擺脫這種命運的途徑。
沈從文通過《邊城》這部愛情悲劇,揭示了人物命運的神秘,贊美了邊民淳良的心靈。關於《邊城》的主旨,用沈從文自己的話說就是,「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邊城》以撐渡老人的外孫女翠翠與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儺送的愛情為線索,表達了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這種寧靜的生活若和當時動盪的社會相對比,簡直就是一塊脫離滾滾塵寰的「世外桃源」。在這塊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們充滿了原始的、內在的、本質的「愛」。正因為這「愛」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邊茶峒里的「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份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
《邊城》正是通過抒寫青年男女之間的純純情愛、祖孫之間的真摯親愛、鄰里之間的善良互愛來表現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過翠翠、儺送的愛情悲劇,去淡化現實的黑暗與痛苦,去謳歌一種古樸的象徵著「愛」與「美」的人性與生活方式。翠翠與儺送這對互相深愛著對方的年輕人既沒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沒有離經叛道的驚世駭俗之舉,更沒有充滿銅臭味的金錢和權勢交易,有的只是原始鄉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這種情感像陽光下的花朵一樣,清新而健康。作者不僅對兩個年輕人對待「愛」的方式給予熱切的贊揚,而且也熱情地謳歌了他們所體現出的湘西人民行為的高尚和靈魂的美。《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展示給讀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諧的生命形態。《邊城》發表於1934年,小說描寫了山城茶峒碼頭團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與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的曲折愛情。青山,綠水,河邊的老艄公,16歲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龍舟中生龍活虎的儺送……
沈從文先生一生寫下很多部小說和散文集,但是在他眾多的著作之中,《邊城》則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邊城》奠定了沈從文先生在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1999年6月,《亞洲周刊》推出了「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對20世紀全世界范圍內用中文寫作的小說進行了排名,遴選出前100部作品。
參與這一排行榜投票的均是海內外著名的學者、作家,如余秋雨、王蒙、王曉明等。在這一排行榜中,魯迅的小說集《吶喊》位列第一,沈從文的小說《邊城》名列第二。但如果以單篇小說計,《邊城》則屬第一。《邊城》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
㈩ 焉耆縣四十里城監獄會見開始了嗎
沒有具體安排,你可以打114查詢一下監獄的電話,也可以問問當地司法局查閱一下監獄的電話。
監獄法
第四十七條 罪犯在服刑期間可以與他人通信,但是來往信件應當經過監獄檢查。監獄發現有礙罪犯改造內容的信件,可以扣留。罪犯寫給監獄的上級機關和司法機關的信件,不受檢查。
第四十八條 罪犯在監獄服刑期間,按照規定,可以會見親屬、監護人。
第四十九條 罪犯收受物品和錢款,應當經監獄批准、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