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聽書諸葛

聽書諸葛

發布時間: 2022-04-25 20:08:29

⑴ 請簡述《三國演義》中「空城計」的故事 情節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13
分享評論

三國演義3【全本免費】下載七貓小說
值得一看的三國演義3相關信息推薦
三國演義3「七貓免費小說」海量精品,都市/言情/玄幻免費任選,還能領紅包哦!注冊領紅包,當天能提出!
spread.wtzw.com廣告
單田芳評書隋唐演義全集_ 單田芳評書在線聽,免費下載
值得一看的小初高學科教育相關信息推薦
喜馬拉雅,單田芳評書隋唐演義全集在線聽,無廣告, 自動連播 ,你的聽書神器!
m.ximalaya.com廣告
查看主頁
請簡述《三國演義》中「空城計」的故事 情節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極速提問
籃球大圖 正在咨詢一個旅遊問題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電子書_免費小說全本閱讀
下載誇克App,端內海量小說免費看,不花一分錢輕松看完整本小說!
廣告2021-03-11
簡述''空城計''的故事情節
司馬懿在奪取街亭後,乘勝連奪三城,直逼蜀軍的後方機關西城。諸葛亮來不及撤退,手下只有一些老弱殘兵。萬分焦急時,諸葛亮忙命人把旌旗隱藏,又叫士兵把城門打開,派幾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 諸葛亮領著兩個小書童,到敵樓上彈起琴來。知道消息後的司馬懿便令三軍原地停下,自己帶一隊人馬前去觀看。看到此景後,司馬懿十分疑惑,便令全軍急忙撤退。 (1)聽書諸葛擴展閱讀: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條亮五事」改編的一段故事。後被用於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於己弱而敵強的情況。 事實上,這只是郭沖在註解里編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戰時司馬懿遠在洛陽,攻克孟達後回駐宛城,和發生地點相隔千里,和諸葛亮對戰的是張郃,孔明見街亭敗績,迅速撤回漢中。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虛構的。
1贊·416瀏覽2021-01-14
請簡述三國演義中「空城計」的故事情節
你只要看看《三國演義》就知道了唄!
7贊·330瀏覽
請簡述空城計的故事情節20字左右
蜀將謖失守街心亭 魏將司馬懿直逼西城 諸葛亮無兵迎敵在城樓上彈琴並將城門打開 司馬懿懷疑有埋伏 引兵退去
65贊·3,834瀏覽2020-01-08
用簡潔的話概括《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
【簡介】:《空城計》主要講述了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後,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利用司馬懿多疑的缺點無兵迎敵,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的故事。 【兵法】:空城計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高明策略。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於己弱而敵強的情況。歷史上也確有一些運用此計成功的例子,如張守圭守瓜州等。 【《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吳.蜀.魏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空城計】: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沖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明羅貫中據郭沖《條諸葛亮五事》(按系民間傳說)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其情節為 街亭 失守, 司馬懿 大軍直逼 西城 ,諸葛亮無兵御敵,卻大開城門,並在城樓撫琴, 司馬懿 疑有埋伏,遂退兵。後以「空城計」泛指掩飾自己力量空虛、迷惑對方的策略。
9贊·2,886瀏覽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誰【全本免費】下載七貓小說
關注三國演義的人也在看
上海七貓文化傳媒有..廣告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聽故事,來小紅書看經典睡前故事推薦
值得一看的小初高學科教育相關信息推薦
行吟信息科技(上海)..廣告
《斗羅大陸》經典台詞,你還記得多少?
1,950播放
文子lxy
關注
貓和老鼠里的傑瑞的表哥來幫他是哪一集
1,700播放
kuhaiwubian325
關注
對兒子說的勵志暖心話
1.你是一個很優秀的孩子,可為什麼不敢向大家展露自己的才華呢?勇敢些吧!孩子。2.人只要不失去方
8條回答·1,016人在看
所謂俠客中問情老人的答案是什麼。
5,745播放
w2389337褂
關注
三國演義免費播放在線聽_免費有聲小說APP
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喜羊羊懶羊羊他們的爸爸媽媽哪裡去了?
0播放
小不點2Oa
關注
正在載入

⑵ 請將與劉備有關的事例簡要概括出來

關羽千里行,離曹尋劉備。(過五關斬六將是錯誤的說法,那是小說中的,有部分虛構的地方。比如斬的第六個蔡陽,其實和關羽沒關系,正史中是劉備殺的)
關羽死後,張飛心情低落,日日引酒,甚至帶軍時還飲。心情不好,打罵下屬,終於被下屬在他熟睡之時暗殺。
同樣是關羽死後,劉備親率大軍70萬打東吳,御駕親征!東吳害怕,願交出荊州還給劉備,劉備不幹,鐵了心要打。東吳無奈,把幾個「罪人」交劉備處置,劉備將其在關羽靈前剮了,還是要打。打敗後一病不起,劉備交代了……

劉備字玄德,生於公元161年,涿郡涿縣(河北涿縣)人,是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劉勝玄孫,劉勝的兒子劉貞於公元前117年被封為涿縣陸城亭侯,後因宗廟祭祀時所獻助祭用的禮金不合規定而被取消封侯。

劉備的祖父叫劉雄,父親叫劉弘。劉備少年喪父,和母親一起靠販鞋織席度日。他家附近有一棵桑樹像華蓋,在樹下和同族孩子玩耍時他曾說過:「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劉備年輕時不喜歡讀書,喜愛騎馬射箭,彈琴作樂。他身高7尺5寸(漢尺),《三國志》與《三國演義》里都介紹他雙手下垂可以超過自己的膝蓋(猩猩?),眼睛能看見自己的大耳(大象?),所以在三國演義里他又多被人罵為「大耳兒」、「大耳賊」,劉備生性少言寡語,待人謙和,喜怒不形於色,喜歡結交英雄豪傑,故後有「桃園三結義」。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他在商人張士平、蘇雙的資助下組織一支隊伍,在鎮壓起義中初露鋒芒。但由於力量弱小,一直沒有固定地盤,公元196年,陶謙推薦劉備為豫州刺使,駐屯小沛(江蘇沛縣),陶謙病逝後將徐州(江蘇徐州)讓給劉備,曹操上表推薦劉備做鎮東將軍,封為宜城亭侯。

後徐州被呂布侵佔,劉備依附曹操,在曹操幫助下消滅呂布,公元200年劉備占據徐州,曹操親自東征,劉備兵敗。劉備逃往青州(山東濰坊北)依附袁紹,曹操攻破袁紹後劉備南下依附劉表,屯兵新野(河南新野),公元207年他「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諸葛亮幫助他聯吳抗魏,經赤壁一戰獲得荊州地區(河南與湖北銜接地區以及湖南北部一帶)。

公元211年進駐益州(四川地區),公元212年至公元214年,劉備圍攻成都(四川成都),劉璋投降,劉備自稱益州牧。公元219年5月,劉備佔領漢中(陝西漢中),7月自立漢中王。公元221年4月在成都稱帝。公元219年孫權派呂蒙襲擊江陵(湖北江陵),荊州守將關羽戰敗被擒,荊州被孫權全部佔領。劉備於公元221年7月親自率兵進攻東吳,孫權派陸遜領兵5萬抵抗,公元222年6月,兩軍在xiao亭(湖北宜都北)對恃,劉備於彝陵(湖北宜昌東南)到xiao亭一帶扎營40餘座,後被陸遜火燒連營慘敗,退守白帝城(四川奉節)。公元223年4月,死於白帝城,終年63歲。

劉備先有長子劉禪,即蜀國第二任皇帝,劉禪為甘夫人在新野時所生,三國演義里提到甘夫人因夢到吞北斗而懷孕,故劉禪小名「阿斗」,劉備另有兩子為劉備的妾所生,一子劉永,封為魯王,一子劉理,封為梁王,劉備曾有義子劉封,本為羅侯姓寇人家的兒子,長沙郡姓劉人家的外甥,劉備初到荊州時因為沒有兒子故將其收為義子,後因劉封欺壓孟達,不救援關羽惹劉備怨恨,諸葛亮考慮他為人粗獷率直,恐換代之後無人能控制,勸劉備將其除去,於是「賜封死」。劉備的遺詔中所提到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成為一代至理名言。
參考資料:www.powershotman.com/archiver/?tid-25111.html 7K 2006-7-10 -

⑶ 歷史上「三顧茅廬」講的是什麼故事

長期以來,劉備本人,雖然寬厚待人,很得民心,卻不能在軍事、政治方面作出很好的決策,當然就不容易佔領基地,佔領了也不能夠守住。主要原因是劉備實力不足,無法與勢力雄厚的大軍閥曹操等人抗衡,再者,劉備知道自己雖有關羽、張飛等幾員猛將,但缺乏才能出眾的軍師謀主。因此,劉備渴慕賢才奇士諸葛亮輔佐自己。

劉備打聽到諸葛亮的住地後,便率關羽、張飛等隨從前去拜訪,眾人來到了一處風景宜人的茅舍前,裡面出來一位小書童。劉備便很完整的說出自己的官名和名字以求見,沒想到小童卻說:「我記不住這么長的名字。」劉備只得說:『你說劉備求見便是。」小童這才回答:「先生一早出去了。」劉備問:「什麼時候能回來?』書童說:「那可說不定,也許是三五日,也許是十幾天,沒准。」劉備一請諸葛亮就這樣落了空。

第二次,到了諸葛亮的茅廬,劉備下馬,虔誠地輕叩柴門。那位書童出來說:「諸葛先生正在堂上讀書呢。」

劉備非常高興地進去拜見,只見那位少年英俊年輕,也不過二十來歲。劉備恭敬地行個禮說:「我已久仰先生大名,這次終於見到您,實在萬幸。」那位少年慌忙還禮說:「將軍是劉豫州吧。聽書童說過,您曾經來找過我二哥。」劉備非常驚訝地問:「您不是卧龍先生嗎?」那少年說:「我是諸葛均。大哥諸葛謹在東吳作官,我和二哥孔明在這兒躬耕。」

劉備等人又專程拜見諸葛亮竟又未見到。關羽、張飛等人頗為不滿,劉備卻對他們說:「此次未見,下次再來。」關、張二人更不高興,嘴裡嘟噥不停。劉備只好給諸葛先生留下一封信,信中表達敬仰之意,並且說改日再來拜訪。就這樣又過了幾天,劉備打聽到諸葛亮確實在家,劉備就讓關羽、張飛作陪,三赴隆中。這次,劉備終於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被劉備的真心真意所折服,立刻同意效力,劉備終於請出了孔明出山。這就是歷史上「三顧茅廬」的故事。

⑷ 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哪個不屬於三國的歷史人物

對於中國的一些歷史知識,絕大多數人都是從一些文學作品中了解的。比如大家關於三國時期的一些歷史知識跟人物,基本都是從《三國演義》這本書中了解的。這本書是元末明很久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寫的《三國志》和裴松之註解以及一些關於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結合起來編寫的一本歷史演義小說。

吳帝孫權同樣是三國中一位比較厲害的人物,他跟在曹操跟諸葛亮這樣的對手當中保存一定的實力,自然有比較出色的能力,不然的話也不會出現三國鼎立的情況。但跟劉備以及曹操那種差不多是白手起家的人相比,孫權就要幸福得多。無論是他的父親還是哥哥都是當時比較厲害的人物,所以才會有那麼大的地盤,而他只不過是繼承哥哥的地盤並守護著而已。

⑸ 除了孔明,還有哪個人也被賜予了「自取之」的權力

三國時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期,所以涌現出了一大批的謀臣策士,比如說蜀漢有諸葛亮,曹魏有司馬懿,東吳有張昭,這些人物的出現似乎改寫了三國的歷史,但從人物的名氣來看,最為出名的當屬諸葛亮,這其中有何原因呢?

相似之處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諸葛亮與張昭,諸葛亮是蜀漢的重臣,張昭是東吳的重臣,二者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比如二者都是名震一時的人物,比如二者都十分的博學,而且二者都十分的受重用,都是君王倚重的人才,往往能在關鍵時刻出謀劃策,為各自的主公排憂解難。

最後,我們來談談民間形象,據說在北宋的時候,人們都喜歡聽書,聽書人每當講到曹操戰敗的時候,眾人都拍手稱快,但每當聽後劉備戰敗的時候,眾人都痛哭流涕,由此可見,蜀漢人物的民間形象太好了,老百姓都喜歡蜀漢中的人物,久而久之,諸葛亮的形象也隨之變得高大起來,這可能與中國的一種文化有關,因為劉備向來以仁義招賢納士,帶兵治國,所以老百姓都很喜歡他,而諸葛亮又是劉備的左右手,所以諸葛亮也隨之受到喜愛,因此名聲鵲起,所以比張昭要出名,張昭一直以謀臣的形象出現,很少出現在眾人的面前,因此名聲並沒有那麼大。

⑹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是怎麼講的

劉備打聽到諸葛亮的住地後,便率關羽、張飛等人去拜訪,眾人來到了一處風景宜人的茅舍前,裡面出來一位小書童。劉備便很完整的說出自己的官名和名字以求見,沒想到小童卻說:"我記不住這么長的名字。"劉備只得說:"你說劉備求見便是。"小童這才回答:"先生一早出去了。"劉備問:"什麼時候能回來?"書童說:"那可說不定,也許是三五日,也許是十幾天,沒准。"劉備一請諸葛亮就這樣落了空。
第二次,劉備等人又專程拜見諸葛亮,竟又未見到。關羽、張飛等人頗為不滿,劉備卻對他們說:"此次未見,下次再來。"關、張二人更不高興,嘴裡嘟噥不停。
到了諸葛亮的茅廬,劉備下馬,虔誠地輕叩柴門。那位書童出來說:"諸葛先生正在堂上讀書呢。"
劉備非常高興地進去拜見,只見那位少年英俊年輕,也不過二十來歲。劉備恭敬地行個禮說:"我已久仰先生大名,這次終於見到您,實在萬幸。"那位少年慌忙還禮說:"將軍是劉豫州吧。聽書童說過,您曾經來找過我二哥。"劉備非常驚訝地問:"您不是卧龍先生嗎?"那少年說:"我是諸葛均。大哥諸葛謹在東吳做官,我和二哥孔明在這兒躬耕。"
這時劉備二請孔明又撲了空,他只好給諸葛先生留下一封信,信中表達敬仰之意,並且說改日再來拜訪。就這樣過了幾天,劉備打聽到諸葛亮確實在家,劉備就讓關羽、張飛做陪,三赴隆中。第三次,劉備終於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被劉備的真心真意所折服,立刻同意效力,劉備終於請出了孔明出山。這就是歷史上"三顧茅廬"的故事。

⑺ 當年假如曹操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會怎麼說200字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深入人心,幾乎家喻戶曉。可是在此之前,曹操三請諸葛亮的事,卻很少人知道或記起。
相傳,曹操屯兵許州時,派曹洪帶十萬人馬第一次打新野,結果吃了敗仗。他很惱火,揮劍要殺曹洪。這時,有個叫程煜的謀士出來講情,說:「新野的敗仗不怪曹將軍,只恨劉備有個能掐會算的徐庶當軍師。要是丞相信得過,我願舉薦一個能人,處處比徐庶都高一招,這個人就是水鏡先生的高徒諸葛亮,也是我的師兄,現在卧龍崗隱居。」
曹操早聽說過諸葛亮有超群之才,眼下程煜又為他舉薦,就決定請諸葛亮來當謀士。第二天,他領著程煜、曹洪等一夥人馬,帶上金銀財寶、綾絹綢緞,上了路。他們趕到卧龍崗已是晌午,人困馬乏,就來到路邊的茶館里歇腳。曹操吩咐曹洪先去茅庵,請諸葛亮到茶館來敘談。過了一會兒,曹洪回到茶館,對曹操說:「先生不在家,聽書童說,他到山上歇晌去了。我在山腰吆喝了半天,也沒人應聲。」程煜忙說:「我師兄最愛在靜處讀書,不許外人打擾。莫非將軍莽撞無禮,師兄不肯出見?」曹操一聽,臭罵了曹洪一頓,又派程煜去請諸葛亮。
又過一會兒,程煜皺著眉頭也回到茶館。他惱火地說:「我好不容易在野雲庵找到師兄,說明來意,哪曉得他不理不睬,拂袖而回,鎖上柴門,拒不見我。真是太傲慢了!」曹操心想:你諸葛亮到底有多大的本事,憑啥擺這么大的架子?在師弟面前也這等傲慢!看來我得親自出馬了。
曹操一行來到茅庵門前,只見柴門大開,諸葛亮正在草堂讀書。等曹操進屋,諸葛亮一沒起身讓座,二沒磕頭下拜。這時候,曹操是心裡有火不敢發,還強裝笑臉上前問:「請問你可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先生?」諸葛亮頭也不抬,隨口應道:「不敢不敢!我是個山村野夫。聽說丞相遠道而來,專門在這兒靜候。」說罷把書中一合,望著曹操。
曹操仔細一看,這諸葛亮果真是氣度不凡哪!就趕緊使個眼色,叫人把禮品抬上,說:「早就聽說先生足智多謀,專程登門相請,為我統一大業賣力。」諸葛亮一聽,哈哈大笑,說:「丞相花這么大的本錢來買一個普通山民,不怕失了你的面子嗎?我實在不敢受這一請!」說罷又連連搖頭大笑。曹操本來就疑心多端,見諸葛亮又是搖頭,又是大笑,分明是當著手下人取笑自己,心裡真不是味兒:「我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親自來請他。」曹操本想發頓火,出出氣,又怕傳出去世人笑話,只好吱唔說:「看來先生也有為難之處,那就不必勉強了!」說罷灰溜溜地走了。
這事傳到民間,變成了人們的歇後語:「曹操請孔明----沒誠心」。有人又附會了一句:「程煜薦諸葛----不識相」,都是指的這件事。

⑻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是真的嗎

這句話亦真亦假,雖然沒有那麼玄乎,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原因何在,且聽我細細道來!

小時候,經常跟著奶奶看戲,那些大人們最愛看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戲,因為三國中有一個神一樣人物,他就是諸葛亮!

所以在那個時候,只要諸葛亮和司馬懿對戰贏了以後,諸葛亮的事跡就會傳到百姓耳中,有時候也真是神乎其神的!

而「死諸葛嚇死活司馬」的故事也是在那個時候流傳下來的,但其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不過,諸葛亮比司馬懿計高一籌倒是真的,而百姓希望蜀國勝利討伐曹魏的心情也是真的!

⑼ 為什麼劉備三顧茅廬才把諸葛亮請來,難道是因為劉備前倆次沒帶禮

前兩次把劉備當推銷的了..... 官渡一戰,曹軍以少勝多,大敗袁軍,原先投奔袁紹的劉備,又投奔了荊州刺史劉表,得到了兵力上的補充,在新野(今河南新野)駐扎了下來。 劉備從不甘心寄人籬下,現在有了落腳之地就開始圖謀更大的發展,四處尋訪能輔佐自己建功立業的賢才。為此,他虛心請教名士司馬徽,司馬徽告訴他:「知曉天下大勢的人,並非是普通的讀書人,而是才能出眾的俊傑之士。本地倒有兩名俊傑,一位是卧龍,一位是鳳雛(chú)。卧龍名叫諸葛亮,鳳雛名叫龐統。」 劉備憑著漢朝宗室後裔的身份,使得荊州一帶的豪傑名士紛紛歸附於他,其中有個名叫徐庶的人深受劉備的器重。徐庶很感動,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我有個朋友名叫諸葛亮,人稱卧龍先生,他是個傑出的英才,將軍難道不願見見他嗎?」 劉備一聽卧龍二字,眼睛一亮,忙不迭地說:「好啊!好啊!你趕快把他請來吧!」 徐庶卻說:「不行啊。他這樣的人是不肯自己來的,將軍您只能委屈自己,親自跑一趟了。」 劉備見司馬徽和徐庶都如此推崇諸葛亮,真是思賢若渴,就帶上關羽、張飛,親自去請諸葛亮。 卻說諸葛亮從小就沒了父母,跟著叔父來到了荊州。叔父死後,他就定居在隆中(今湖北襄陽西)卧龍崗,蓋了座茅屋,邊讀書邊種地,常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戰國時的著名人物——管仲和樂毅。這引起不少人的嘲諷譏笑,認為他是痴人說夢,但是司馬徽和徐庶對他的才能和志向確信不疑,因此主動向劉備推薦。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兩人,風塵僕僕地趕到卧龍崗,不料諸葛亮聽說後故意躲開了,他們撲了個空。 劉備並不灰心,過了些時候再次前去造訪。這時正值隆冬時節,天氣異常寒冷,半路上忽然風雪交加。張飛打起了退堂鼓,劉備卻非常堅定,頂著風雪艱難地跋涉著,沒想到千辛萬苦地趕到後,卻被告知諸葛亮和朋友一起出門去了。 一連碰了兩次壁,關羽和張飛不樂意了。關羽說:「主公您兩次親自前去拜訪,這樣講禮節也太過分了吧!只怕那諸葛亮徒有虛名沒有真才實學,才故意避開,不敢見您呢!」 劉備搖搖頭,耐心地勸導關羽和張飛,終於說服了他倆。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第三次登門拜訪諸葛亮。這回諸葛亮倒是在家,但不巧的是正在睡覺。劉備見此情形,沒有叫醒諸葛亮,而是靜靜地站在門口,耐心等著諸葛亮醒來。 誰知,劉備這一站足足站了兩個時辰,張飛氣得暴跳如雷,大叫道:「這個諸葛亮也太傲慢了,竟敢讓主公等這么長時間,我去放把火燒了屋子,看他起不起來!」幸好關羽再三勸阻,才把張飛攔住。 劉備直站得雙膝發軟,渾身無力,諸葛亮方才醒來。聽書童說劉備已等候多時,諸葛亮連忙穿戴整齊,將劉備迎進屋中。 一見面,劉備就開誠布公地說:「如今漢室衰敗,奸臣當道,我決心復興漢室,無奈才學短淺,因此特地來請先生指教。」 劉備三顧茅廬所顯示出的誠意,令諸葛亮非常感動,於是誠懇地幫助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指出目前應當以荊州為基地,與孫權聯合共同對付曹操,到時以漢朝皇室後代的名望,必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擁護。到那時,霸業必成,漢室可興。接著,諸葛亮讓書童拿出一張掛圖,說:「這是我繪制的西川五十四州地圖,可為您成就大業提供參考。」 這一番促膝長談,兩人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劉備打心眼裡佩服諸葛亮的遠見卓識,恭恭敬敬地請諸葛亮出山共謀大業。諸葛亮也為劉備的誠意所感動,答應結束隱居生活,出山相助。「三顧茅廬」的成語就是由此而來。 劉備拜諸葛亮為軍師,並對關羽、張飛說:「我有了孔明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 從此,諸葛亮一心一意輔佐劉備,使劉備的勢力一天天壯大起來,最終成為三國時三分天下的一方霸主。

⑽ 三國中,諸葛亮為何要處處壓制魏延

《三國演義》裡面的魏延與歷史中真實的魏延有很大的區別,魏延在蜀漢的地位非常的高,諸葛亮不但沒有壓制魏延,而且處處依仗他;至於《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每次都派魏延打頭陣,那純粹是小說家的胡編亂造。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其實有相當多的成分是捏造,虛構的,比如將軍之間的單挑,大戰三百回合,雙方打得風生水起,這嚴重的有悖於歷史史實,究其原因,那是因為《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不是寫給人看的,而是寫給人說的!

魏延之死其實與諸葛亮沒有半毛錢關系,更多的是因為魏延自身性格的缺陷,與朝中眾臣不合,諸葛亮死後,作為當時的漢中太守,征西大將軍,南鄭候,他在北伐軍的地位和職務最高,按理應該是由魏延進行全權處置。

諸葛亮死後,只是命令長史楊儀組織退兵,他卻誣告魏延謀反,後主劉禪不明真相,下旨誅殺了魏延。

《三國演義》只是一部消遣小說,沒有必要當真,如果要對真實的魏延有理性的認識,還是要進行史料的研究。

熱點內容
民國腹黑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7 02:46:03 瀏覽:334
只有一個女主的優質玄幻小說 發布:2025-08-27 02:45:16 瀏覽:312
都市藏嬌類似小說 發布:2025-08-27 02:43:41 瀏覽:715
高中生獲獎科幻小說 發布:2025-08-27 02:00:14 瀏覽:646
男主女主比較逗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7 01:58:49 瀏覽:544
都市小說血色浪漫 發布:2025-08-27 01:55:29 瀏覽:598
末世重生校園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7 01:01:09 瀏覽:317
推薦必看免費小說應用 發布:2025-08-27 00:42:55 瀏覽:138
穿越小說有哪些好看的求推薦 發布:2025-08-27 00:42:42 瀏覽:273
人魚校園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7 00:27:34 瀏覽:268